通酒 (600365)

通酒 (600365)

一、通葡萄酒(600365)(论文文献综述)

马海峰[1](2009)在《现金流视角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企业并购市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并购绩效如何、哪些因素导致了并购绩效的个体差异就成为企业并购理论和实证研究需要回答的基础问题。本研究以现金流分析作为并购绩效评价的基础,以上市公司2003至2005年的并购交易作为实证分析样本,同时突破以往对并购绩效研究仅局限于财务绩效的缺陷,力图系统把握上市公司并购的真实演变规律。论文首先研究了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以现金流指标结合因子分析模型作为综合绩效评价方法,采用对照样本年度均值调整方法排除非并购因素影响,最后利用对比模型和回归截距模型识别出并购财务绩效。研究发现,并购活动对主并企业财务绩效有显着负向影响,但并购长期绩效有一定改善趋势;并购活动对目标企业财务绩效无显着影响。研究发现,以现金流为基础和以传统盈利能力指标为基础的并购财务绩效出现明显背离现象,证实了传统盈余相关指标所识别的并购财务绩效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问题。论文采用相同的方法考察了上市公司并购社会绩效,研究发现并购活动对主并企业总体社会绩效无显着影响,但对目标企业社会绩效却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目标企业社会绩效显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员工福利水平的大幅度降低,表明控制权转移过程员工权益没有得到切实维护。对并购财务绩效和并购社会绩效相关性研究发现,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和并购员工福利绩效有显着负相关关系,而目标企业则有不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所有样本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和并购税费贡献绩效、并购违规状况绩效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表明三者之间有较好的协调性。对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追求协同效应、并购相对规模、战略委员会设置、并购前ST情况以及并购发生年度对其有显着解释能力;而管理者主义、自由现金流假说、民营控股、高管持股比例也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对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追求协同效应、保护壳资源、资本结构状况、财务资源状况、行业匹配性以及并购发生年度对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有显着解释能力;而Z指数、董事长总经理设置状况以及高管相对规模也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以并购财务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为依据,分别构建了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预测模型,准确率分别为72.4%和74.2%。

刘莹[2](2007)在《股票投资的可拓分析及其优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票投资是最常见,风险也最大的投资形式。它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一直作为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目前对股票投资的研究主要限于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对于股票投资评价还处在空白状态。一个实用的股票投资评价模型可以给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建议。基于此,本文利用可拓学的基本理论,对股票投资在分析基础上进行了评价研究。本论文应用可拓学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对股票投资进行了可拓分析。其中,宏观分析包括:重要经济指标、宏观经济周期和相关政策影响分析;中观分析包括:行业类型、行业生命周期、宏观经济周期与行业轮动分析;微观分析包括:公司的基本素质分析和财务分析;股票市场分析包括:牛市、熊市和泡沫分析。本论文以可拓分析总结出来的因素作为模型的衡量条件,进行量化,利用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建立了股票投资的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从1300多家上市股票中按照行业分类选出了100家上市公司股票作实证分析,利用建立的股票投资优度评价模型算出这100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优度,即投资价值。最后,本文对比了目前市场的股票走势状况和模型结果并利用文中的理论解释了实证结果,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任艳[3](2007)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在摸索阶段,龙头企业还在发展初期,机遇和挑战同在,政府的扶持义不容辞。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的研究文献较少,已有研究表明,财税扶持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依据更新的数据,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税扶持问题进行较全面的规范性和实证性研究。本文首先阐述龙头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的理论基础,包括扶持的必要性分析,财税扶持政策的作用原理以及政策目标。接下来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和财税扶持政策现状。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对龙头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实证分析部分,即对财税扶持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价部分。笔者将样本面板数据的时序部分更新到2006年,截面部分更新为47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对此面板数据目前尚无文献进行过研究。通过对财税扶持政策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六组回归分析最后导出基本结论——在2003~2006年间政府对龙头企业实施的财税扶持政策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此结论是基于对政策效果的短期评价得出,长远地看,目前的财税扶持政策仍存在一些隐患,一方面容易养成企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对市场机制有扭曲效果,针对这些隐患笔者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孙利[4](2007)在《基于获取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国内外管理层收购的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和现代金融学分析工具,以解释和指导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具体实践为目的,进行了以剩余索取权为中心概念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全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特征。1、本文将企业看成是各要素提供者之间的契约集,把管理层收购看成是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的管理者获取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契约行为。这一契约行为实现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企业风险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大量债务融资的紧密结合。收购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制度要解决好的两个问题,即经营者激励问题和经营者选择问题。2、本文以企业管理者自然地拥有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所有者自然地拥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为前提,分析了剩余索取权的不同分享安排对参与企业的要素提供者的不同激励,而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典型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结合方式是有效调动管理者努力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所有者不能有效实施对经营者的监督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有利于防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3、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公司不下市的特点,运用对公司收购效应研究所普遍使用的事件研究法,以较为长期的股价变动趋势为依据,创造性地进行了长期财富效应分析,这在对管理层收购问题的研究中尚属首次。长期财富效应研究的结论是持有实施了管理层收购公司股票的流通股股东获取了超常收益。这一结论呼应了国外管理层收购的短期财富效应,同时也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结论。4、管理层收购的关键性评价是能否带来经济效率。本文以4个指标组成财务绩效,以3个指标组成管理绩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是企业绩效得到提高。企业绩效提高连接了剩余索取权的激励作用与长期财富效应,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绩效的提高一方面是剩余索取权对管理者激励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长期财富效应的“信息”来源。5、本文构建的以剩余索取权为中心概念和本质特征的对管理层收购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框架,研究的假设、论证和结论是自洽的。其中的长期财富效应研究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因为是市场的选择凸显了剩余索取权对管理层激励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市场对管理层收购的肯定评价。

刘浩莉[5](2006)在《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结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与研究的焦点,其中对影响资本结构因素的研究尽管很深入,但是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大多数学者用当年的数据研究对当年资本结构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各项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在数据方面,大多数学者仅对某些影响因素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缺乏控制时间特征效应;对指标选取没有明确标准,即在实证中尽量避免相关性指标的选取,等等。 目前,农业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和重视,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EXCEL、SPSS、SIMCA-P等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提出现阶段影响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并为其优化提出对策及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更加丰富了资本结构理论,具有一定理论研究价值。 本文采用最新会计年度可得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的特征,得出结论:“以外源融资为主导,内源融资作辅助;外源融资中,负债融资优先,股权融资次之”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总体格局,部分上市公司的融资甚至完全依赖外源融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低于全国A股上市公司的水平,从整体而言,这种现象是合理的,但对于盈利性企业还是有举债融资的空间;债务结构主要表现为流动负债比率普遍较高;股权结构主要表现为流通股比例小,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格局。 本文结合农业上市公司自身特点,从宏观到微观对可能影响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但一个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构建资本结构决策模型进行综合性实证研究,有企业规模(用总资产反映)、营运能力(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对资本结构影响比较显着,其VIP值均大于1,且影响程度依次增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所有权结构或股权结构、非债务节税、风险、闲置资金、项目投资额以及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很弱,其VIP值均小于0.5,不是资本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余的影响因素介于0.5~1之间的灰色区域,依赖于样本集的规模;对相同的财务内容,若用不同的指标反映,会得到与资本结构截然相反的结论,不能简单地说,某种财务内容与资本结构是正相关或负相关。 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优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建议,即在主要考虑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还应该提高企业资本结构管理的战略意识,实行融资工具多样化,硬化债务约束机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时盈利性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

刘淑璐[6](2006)在《基于管理层自身利益驱动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由于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密切相关,使得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重点。目前,盈余管理现象非常普遍,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盈余管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的同时,我国的学者对盈余管理也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比较多的规范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是否发生,以及何时发生等领域。关于盈余管理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盈余管理动因的研究,我国学者目前研究的角度主要是侧重于对管理层出于企业利益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分析,而很少从影响管理层自身利益因素的角度进行研究,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没有。本文的研究便主要是在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盈余管理动因研究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管理层,从影响管理层自身利益的因素这一崭新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并且重点展开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了农、林、牧、副、渔、采掘业、制造业等十三个行业的439家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数据进行基于管理层自身利益的盈余管理研究,其中影响管理层自身利益的因素包括管理层报酬、管理层持股、两职合一情况和管理层变动;反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选用以琼斯模型为基础产生的新模型计算出的残值来衡量。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利用所得数据和设计的模型,对代表管理层自身利益的指标与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进行一对一的检验,从而说明二者之间是否具有显着的影响关系,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 笔者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与盈余管理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如果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一步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与管理层报酬之间呈现出的正相关关系很强,国有企业盈余管理与管理层报酬之间呈现出的正相关关系很弱;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任时,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当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由两人担任时,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上市公司中高管层发生变动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强于高管层未发生变动的公司,并且董事长变动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强。

喻辉[7](2005)在《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企业因财务风险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已屡见不鲜。但任何企业的危机都是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早察觉财务风险的信号,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使经营者、投资者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状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管理,预防失败,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任何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或不能对风险采取有效的化解措施,很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的困境。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必然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而具有财务风险的企业不一定陷入了财务危机。本文分析了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关系。 目前,运用于财务困境预测的方法可分为统计类和非统计类两大类,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归类,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文献。最后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作为主要建模方法,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并根据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了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特征、成因,介绍了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相关理论,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选择2004年首次亏损公司以及相应的盈利公司作为样本,选取样本前5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计算相应的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了筛选。根据基础数据分析了所选样本的资产规模、行业分布等基本特征;根据计算的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作为主要建模方法,建立了财务预警系统。 第四部分,根据建立的模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财务预警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声鸿[8](2005)在《投资问答》文中研究指明

刘刚[9](2005)在《企业财务危机识别与预警》文中研究指明财务危机预测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自上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破产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学者纷纷试图通过定量分析对企业破产提前作出预测。近五十年来,从多元判别分析等线性预测模型,到以神经网络模型为代表的各种非参数预测模型,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在国内对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其主要原因是1993 年7 月1 日之前我国并没有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缺乏可靠的规范的研究数据。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企业破产作出准确的预测,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证券市场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如果能借助财务危机预测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提前作出预测,不管对于监管者、银行、上市公司或者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逐步分析筛选自变量,并利用Logistic 回归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测。

贲友红[10](2005)在《以主成分分析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日益增大。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有效地避免和分散这些风险成为了当前财务学界讨论的热点。财务预警作为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本文以我国的上市公司对样本,通过引入一种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来创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期望在财务预警的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主成分分析是通过少数的几个主成分尽量代表全体变量的信息,这样既可以减少研究变量的个数,又抓住了主要矛盾,有利于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文章首先对我国企业进行财务预警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出了财务预警的必要性;从国内外两方面对财务预警模型实证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对这些成果进行评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这些研究对本文的启示:接着概要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和研究的技术路线;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结论和有必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在本项目的研究中,选取了2003年我国深沪股市A股市场54家被ST的公司和54家财务正常公司为样本,运用显着性检验筛选了初始研究变量,最终选取9个财务指标作为判别变量,其中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在分析方法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根据统计分组原理确定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评价区域,提出了以前研究中罕有论及的分割点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正确率为84.25%。本研究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科学论证。

二、通葡萄酒(60036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葡萄酒(600365)(论文提纲范文)

(1)现金流视角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opic Basis)
        1.1.1 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1.1.2 选题依据(Topic Basis)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Research Objective and Research Meaning)
        1.2.1 研究目标(Research Objective)
        1.2.2 研究意义(Research Meaning)
    1.3 概念界定(Concept Definition)
    1.4 结构安排(Structure Arrangement)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rocedure)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并购理论及并购绩效影响机制研究(Basic Theory of M&A and Performanc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A)
        2.1.1 资本集中理论(Theory of Capital Centralization)
        2.1.2 西方国家研究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on Basic Theory of M&A in Western Countries)
        2.1.3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on Basic Theory of M&A in China)
    2.2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研究(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
        2.2.1 事项研究法文献综述(Review of Event Study Approach Literature)
        2.2.2 会计研究法文献综述(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y Approach Literature)
        2.2.3 企业并购社会绩效研究(Research on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
    2.3 并购目标预测模型研究(Research on Forecast Model of Target Firms of M&A)
    2.4 研究文献评述(Comment of Research Literature)
3 基于现金流视角的并购绩效评价概述
    3.1 现金流绩效评价理论分析(Theory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Cash Flow)
        3.1.1 现金流指标分析(Analysis of Cash Flow Index)
        3.1.2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Value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Cash Flow Analysis)
    3.2 并购绩效评价样本选择(Sample Selec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
        3.2.1 主并企业样本选择(Sample Selection of Acquiring Firms)
        3.2.2 目标企业样本选择(Sample Selection of Target Firms)
        3.2.3 对照企业样本选择(Sample Selection of Comparison Firms)
    3.3 综合绩效评价模型(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3.3.1 绩效评价模型介绍(Introduc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3.3.2 因子分析模型(Factor Analysis Model)
        3.3.3 企业并购绩效识别模型(Evaluation Model of Performance of M&A)
    3.4 本章小结(Summary and Conclusions)
4 基于现金流视角的并购财务绩效评价
    4.1 基于现金流量分析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Evaluation Indexe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Based on Cash Flow Analysis)
        4.1.1 债务保障状况分析指标(Analysis of Liability Guarantee Indexes)
        4.1.2 营运水平状况分析指标(Analysis of Operation Level Indexes)
        4.1.3 盈利质量状况分析指标(Analysis of Earning Quality Indexes)
        4.1.4 投资保障状况分析指标(Analysis of Investment Guarantee Indexes)
    4.2 异常数据处理和评价指标筛选(Disposition of Abnormal Indexes and Filtr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4.2.1 异常数据处理(Disposition of Abnormal Indexes)
        4.2.2 评价指标筛选(Filtr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4.3 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测度(Measurement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4.3.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Sample Data)
        4.3.2 企业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4.3.3 并购绩效识别模型分析(Analysis of M&A Perform Recognization Model)
    4.4 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 ON M&A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4.4.1 对比模型分析(Analysis of Comparison Model)
        4.4.2 回归截距模型分析(Analysis of Intercept Model of Regression)
        4.4.3 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总结(Conclusion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M&A of Acquiring Firms)
    4.5 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 ON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ARGET FIRMS)
        4.5.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Sample Data)
        4.5.2 基于因子分析的对比模型(Comparison Model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4.5.3 基于因子分析的回归截距模型(Intercept Model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4.5.4 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总结(Conclusion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M&A of Target Firms)
    4.6 本章小结(SUMMARY AND CONCLUSIONS)
5 基于现金流视角的并购社会绩效评价研究
    5.1 并购社会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ON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
    5.2 基于现金流视角的社会绩效评价指标选择(SELECTION OF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ES FROM PERSPECTIVE OF CASH FLOW)
    5.3 基于现金流视角的并购社会绩效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 OF M&A SOCIAL PERFORMANCE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CASH FLOW)
        5.3.1 基于因子分析的社会绩效评价模型构建(Construction of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5.3.2 并购社会绩效的对比模型分析(Comparison Model Analysis of M&A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5.3.3 并购社会绩效的回归截距模型分析(Intercept Model Analysis of M&A So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5.3.4 并购社会绩效的主要研究结论(Main conclusions on Social Performance of M&A)
    5.4 上市公司并购双重绩效相关性研究(RESEARCH ON CORRELATION OF M&A DUAL PERFORMANCE AMONG LISTED COMPANIES)
        5.4.1 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的相关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erformance)
        5.4.2 主并企业并购双重绩效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5.4.3 目标企业并购双重绩效的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erformance of Target Firms)
        5.4.4 基于现金流视角的并购双重绩效相关性总结(Summary of Correlation of M&A Dual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ash Flow)
    5.5 并购绩效评价研究小结(SUMMARY AND CONCLUSIONS OF M&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6 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6.1 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影响因素分析(INFLUENCE FACTORS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6.1.1 并购动机(Motivation of M&A)
        6.1.2 目标企业选择(Selection of Target Firms)
        6.1.3 并购经验(Experience of M&A)
        6.1.4 股权结构(Ownership Structure)
        6.1.5 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
        6.1.6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 of Other Influence Factors)
    6.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以及回归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AMPLE DATA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6.2.1 连续变量描述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Continuous Variables)
        6.2.2 离散变量描述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Discrete Variables)
        6.2.3 并购财务绩效影响因素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fluence Factors of M&A)
    6.3 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预测模型研究(FORECAST MODEL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6.3.1 Logistic 回归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6.3.2 实证分析样本及指标筛选(Selection of Empirical Analysis Sample and Related Indexes)
        6.3.3 主并企业并购财务绩效预测模型构建(Construction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Forecast Model of Acquiring Firms)
    6.4 本章小结(SUMMARY AND CONCLUSIONS)
7 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7.1 目标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分析(INFLUENCE FACTORS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ARGET FIRMS)
        7.1.1 变更控股股东动机(Motivation to Change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7.1.2 目标企业具体财务特征(Specific Finan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 Firms)
        7.1.3 行业匹配性(Industry Matching)
        7.1.4 股权结构(Ownership Structure)
        7.1.5 并购员工福利绩效(M&A Performance of Employee Benefits)
        7.1.6 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
    7.2 样本数据描述统计以及回归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AMPLE DATA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7.2.1 连续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Continuous Variables)
        7.2.2 离散变量描述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Discrete Variables)
        7.2.3 并购财务绩效影响因素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fluence Factors of M&A)
    7.3 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预测模型(FORECAST MODEL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ARGET FIRMS)
        7.3.1 实证分析样本及指标筛选(Selection of Empirical Analysis Sample and Related Indexes)
        7.3.2 目标企业并购财务绩效预测模型构建(Construction of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Forecast Model of Target Firms)
        7.3.3 对目标企业并购绩效预测模型的思考(Consideration on M&A Financial Performance Forecast Model of Target Firms)
    7.4 本章小结(SUMMARY AND CONCLUSIONS)
8 研究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MAIN RESEARCH CONCLUSIONS)
    8.2 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S)
    8.3 研究创新之处(INNOVATION POINTS OF PAPER)
    8.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拓展(RESEARCH DEFECTS AND FUTURE WORK)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股票投资的可拓分析及其优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股票投资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本面分析
        1.2.2 技术分析
        1.2.3 资产组合及定价理论
        1.2.4 其他理论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的应用
        1.2.5 本文的研究空间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可拓学基本理论
    2.1 可拓学的发展及应用领域
    2.2 可拓分析方法
        2.2.1 物元的可拓分析
        2.2.2 物元的可拓性
    2.3 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2.3.1 可拓优度评价方法优点
        2.3.2 可拓优度评价步骤
3 股票投资影响因素的可拓分析
    3.1 股票投资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状况的可拓分析
        3.1.1 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状况的可拓分析模型
        3.1.2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3.1.3 经济周期及其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3.1.4 相关政策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3.2 上市公司的行业状况的可拓分析
        3.2.1 行业状况的可拓分析模型
        3.2.2 行业类型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3.2.3 行业生命周期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3.2.4 宏观经济周期与行业轮动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3.3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可拓分析
        3.3.1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可拓分析模型
        3.3.2 上市公司的基本素质分析
        3.3.3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
    3.4 股票市场状况的可拓分析
        3.4.1 股票市场状况的可拓分析模型
        3.4.2 股市熊市和牛市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3.4.3 股市泡沫现象及其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4 可拓优度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实证分析
    4.1 上市公司股票的选取
    4.2 股票投资的可拓优度评价模型
    4.3 实证结果的分析
        4.3.1 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分析
        4.3.2 被选股票优度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缺陷
    1.5 概念界定
        1.5.1 农业产业化
        1.5.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 财税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的理论分析
    2.1 财税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的必要性分析
        2.1.1 扶持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的重要地位决定
        2.1.1.1 发展极理论及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运用
        2.1.1.2 龙头企业发展极作用的表现
        2.1.2 扶持龙头企业旨在减少产业化过程中的沉淀成本
        2.1.3 扶持龙头企业是政府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的表现
    2.2 财税扶持政策的作用原理
        2.2.1 财政补贴的作用原理
        2.2.2 税收优惠的作用原理
        2.2.2.1 外溢正效应的税收优惠原理
        2.2.2.2 流转税税收优惠原理
        2.2.2.3 企业所得税优惠原理
        2.2.2.4 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原理
    2.3 财税扶持政策的目标
        2.3.1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为龙头企业降成本,减风险
        2.3.2 增强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是重点
3 财税扶持政策及龙头企业现状分析
    3.1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龙头企业的起源
        3.1.2 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
        3.1.3 龙头企业盈利状况差
        3.1.4 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差
        3.1.5 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落后
    3.2 财税扶持政策现状分析
        3.2.1 政策出台背景
        3.2.2 具体措施
4 财税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4.1 研究样本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所得税减免对龙头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4.2.2 补贴政策对龙头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4.2.3 财税补贴总额对净利润的影响
    4.3 研究假设
    4.4 变量及基本模型
        4.4.1 指标选择
        4.4.2 变量及基本模型
    4.5 估计结果及分析
        4.5.1 所得税优惠政策效果评价
        4.5.2 补贴收入政策效果评价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财税扶持政策表现出积极作用
        5.1.1 对盈利能力的提高有显着贡献
        5.1.2 明显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
    5.2 财税扶持政策带来的隐患
        5.2.1 易养成龙头企业的惰性
        5.2.2 对市场机制有扭曲效果
    5.3 政策建议
        5.3.1 把握好适度原则
        5.3.2 财税扶持手段应多样化
        5.3.3 加强对扶持政策实施的跟踪、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获取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管理层收购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结构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情况简介
        2.1.1 管理层收购兴起的具体背景及发展概况
        2.1.2 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源情况
    2.2 国外管理层收购研究回顾及对我国的借鉴
        2.2.1 国外管理层收购研究的总体情况
        2.2.2 管理层收购理论的正面观点
        2.2.3 管理层收购理论的反面观点
        2.2.4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实证研究
        2.2.5 国外管理层收购研究的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
    2.3 我国管理层收购研究回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几个基本假设及管理层收购的本质特征
    3.1 几个基本假设
        3.1.1 资源稀缺性
        3.1.2 理性经济人
        3.1.3 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3.1.4 产权
        3.1.5 人力资本产权
        3.1.6 剩余索取权
    3.2 管理层收购的本质与特征
        3.2.1 管理层收购的本质
        3.2.2 管理层收购的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分析
    4.1 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安排及其效率
        4.1.1 企业产权理论从所有权到剩余索取权的演变脉络
        4.1.2 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基础模型及效率分析
        4.1.3 古典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及其效率
        4.1.4 公司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及其效率
    4.2 管理层收购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
        4.2.1 时代要求拥有人力资本的经营者获取剩余索取权
        4.2.2 管理层收购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模型
    4.3 金融业的发展使管理者获取剩余索取权成为可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理层获取剩余索取权的委托代理分析
    5.1 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和简单评价
    5.2 委托代理理论关于所有者激励经营者的基本分析模型
    5.3 对称信息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最优合同
    5.4 不对称信息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最优激励合同
    5.5 管理层收购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最优激励合同
        5.5.1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简单总结
        5.5.2 管理层收购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合同
        5.5.3 管理层收购与资本雇佣劳动框架下经营者激励与约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特征
    6.1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特征
        6.1.1 公有剩余索取权转变为私有剩余索取权
        6.1.2 剩余索取权获取价格偏低
        6.1.3 MBO以最为彻底的方式使管理者获取了剩余索取权
    6.2 我国管理层收购剩余索取权特征根源分析
        6.2.1 管理者有以较低价格获取剩余索取权的内在动力
        6.2.2 剩余索取权获取价格偏低的合理性
        6.2.3 较低价格体现了管理者和职工的历史贡献
        6.2.4 企业剩余索取权从公有转变为私有的意义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7.1 管理层收购短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7.1.1 短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综述
        7.1.2 我国上市公司MBO短期财富效应研究
        7.1.3 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
    7.2 管理层收购长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7.2.1 长期财富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7.2.2 我国上市公司 MBO 长期财富效应研究
        7.2.3 长期财富效应明显存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8.1 引言
        8.1.1 已有的研究
        8.1.2 本章研究采用的方法
    8.2 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8.2.1 样本的选取和指标的设定
        8.2.2 财务数据的取得及整理
        8.2.3 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8.2.4 收购提升了财务绩效
    8.3 管理层收购管理绩效实证研究
        8.3.1 样本的选取和指标的确定
        8.3.2 评价指标的获取及说明
        8.3.3 管理绩效的比较分析
        8.3.4 收购提高了管理绩效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5)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的特色
2 资本结构的理论基础
    2.1 资本结构概念的界定
    2.2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
        2.2.1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2.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2.3 新资本结构理论
    2.3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的启示
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及资本结构特征分析
    3.1 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及特点
        3.1.1 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分类
        3.1.2 农业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分析
    3.2 农业上市公司总体融资行为的特征分析
    3.3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分析
        3.3.1 农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全国A股上市公司
        3.3.2 债务的内部结构不合理,长期负债偏低
        3.3.3 流通股所占比重小,国有股股东仍处于控股地位
4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4.1 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
        4.1.1 经济发展水平
        4.1.2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4.1.3 所得税的影响
        4.1.4 融资工具缺乏
    4.2 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
        4.2.1 不可量化的因素
        4.2.2 可以量化的因素
5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方法的选择
        5.1.1 建模原理
        5.1.2 单因变量 PLS1回归方法的建模过程
    5.2 样本数据筛选
    5.3 变量设计
    5.4 资本结构决策模型构建
        5.4.1 相关分析
        5.4.2 模型构建
    5.5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及解释
6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建议
    6.1 考虑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确定适度的资产负债率
    6.2 提高企业资本结构管理的战略意识
    6.3 实行融资工具多样化
    6.4 硬化债务约束机制
        6.4.1 完善企业的破产制度
        6.4.2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6.5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6.6 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
    6.7 盈利性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融资的“税盾效应”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管理层自身利益驱动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盈余管理动因的研究
        1.2.2 国内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回顾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 基础理论概述
    2.1 盈余管理的定义
    2.2 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关系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契约理论
        2.2.4 经济人假设
    2.3 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动因的分析
        2.3.1 中介动因分析
        2.3.2 终极动因分析
    2.4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层追求自身利益与盈余管理的影响
3 上市公司管理层自身利益驱动因素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3.1 研究假设
        3.1.1 管理层报酬与盈余管理
        3.1.2 管理层持股与盈余管理
        3.1.3 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
        3.1.4 高管层变动与盈余管理
    3.2 资料来源与样本选择
    3.3 盈余管理度量模型的选择
    3.4 变量的选择和方程的建立
        3.4.1 变量的选择
        3.4.2 方程的建立
    3.5 盈余管理度量模型的检验
    3.6 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层自身利益因素的描述分析
        3.6.1 样本的行业描述
        3.6.2 管理层报酬
        3.6.3 管理层持股
        3.6.4 两职合一情况
        3.6.5 高管层变动情况
        3.6.6 控制变量
    3.7 实证分析
        3.7.1 管理层报酬与盈余管理
        3.7.2 管理层持股与盈余管理
        3.7.3 两职情况与盈余管理
        3.7.4 高管层变动与盈余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全部样本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7)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工作和研究思路
第2章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研究
    2.1 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基本理论
    2.2 国外关于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文献述评
    2.3 国内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3章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3.1 样本选择
    3.2 预测模型与数据选择
    3.3 财务指标选择
    3.4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3.5 回归估计与判别结果
    3.6 研究结论
第4章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4.1 保持适度的债务规模,合理运用筹集的资金
    4.2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4.3 建立信用治理机制,重塑社会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9)企业财务危机识别与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研究
第二章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
    第一节 样本的选择
    第二节 预测模型的选择
    第三节 财务指标选择
    第四节 描述性分析
    第五节 回归估计与检验
第三章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第一节 企业财务危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一般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10)以主成分分析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财务预警模型研究成果回顾及启示
        1.2.1 国外财务预警模型实证研究成果的回顾
        1.2.2 国内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的现状及启示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设计及结构体系
2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2.1.1 主成分分析的概念
        2.1.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实质
        2.1.3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
        2.1.4 主成分分析中统计量的意义
        2.1.5 主成分分析的算法设计
    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及预警效果检验
    3.1 研究样本的选取
    3.2 研究变量的设计
    3.3 财务指标的筛选
        3.3.1 财务指标的显着性检验
        3.3.2 财务指标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3.4 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警效果检验
        3.4.1 主成分指标的选定
        3.4.2 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
        3.4.3 确定评价区域
        3.4.4 模型的预警效果检验及研究结论
4 财务预警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4.1 对财务预警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4.2 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4.3 对偏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4.4 共线性诊断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件
致谢

四、通葡萄酒(600365)(论文参考文献)

  • [1]现金流视角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马海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
  • [2]股票投资的可拓分析及其优度评价研究[D]. 刘莹.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研究[D]. 任艳. 四川大学, 2007(05)
  • [4]基于获取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D]. 孙利. 天津大学, 2007(04)
  • [5]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刘浩莉. 东北农业大学, 2006(02)
  • [6]基于管理层自身利益驱动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 刘淑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9)
  • [7]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 喻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4)
  • [8]投资问答[J]. 声鸿. 股市动态分析, 2005(27)
  • [9]企业财务危机识别与预警[D]. 刘刚. 吉林大学, 2005(06)
  • [10]以主成分分析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D]. 贲友红. 苏州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通酒 (60036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