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龙湿地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宫兆宁,陆丽,金点点,邱华昌,张强,关晖[1](2021)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扎龙湿地蒸散发量及生态需水量的遥感估算》文中研究指明地表蒸散发量是影响湿地水热平衡的主要因素,也是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对湿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确定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利用2002、2010、2016年34景Landsat影像,基于时序NDVI数据对湿地下垫面物候特征的定量表征,准确获取了扎龙湿地保护区3个时期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信息。选用物理基础较好且应用广泛的SEBAL模型,估算了湿地的瞬时蒸散发量,并结合站点气象数据,实现了湿地蒸散发量在时间尺度上的扩展,分别得到日、月、年尺度的湿地蒸散发量,深入探究了扎龙湿地蒸散发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从湿地湖泡需水量、植物需水量及生物栖息地需水量3个方面,定量估算出扎龙湿地3个时期的现状生态需水量。研究发现:扎龙湿地的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以芦苇沼泽、草地和耕地为主,其中芦苇沼泽分布占绝对优势,且2002—2016年持续增加了205.82 km2;草地、耕地呈持续减少态势,分别减少了119.35 km2和95.96km2,表明2002—2016年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呈恢复态势;湿地保护区蒸散发量年内均大致呈单峰型分布,符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规律,在年际上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年蒸散发量由2002年的518.87mm增加到2016年的625.98mm,增加了20.64%。为满足湿地内的生态消耗,总体上2002—2016年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也相应的增加,保护区适宜生态需水量的变动范围为5.40亿—7.08亿m3,可以维持湿地湖泊、植被、动植物栖息地的健康态势。维持核心区健康状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变化范围为2.71亿—3.32亿m3。随着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基于蒸散发量反演的湿地生态需水量估算将更加实用和准确,为湿地保护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补水方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郑越馨[2](2020)在《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及其水文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嫩江流域湿地众多,是我国湿地集聚的重要区域。嫩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区域的中西部,属于典型的中高纬度地域。近些年来,在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作用下,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水文情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进而导致嫩江流域的湿地出现了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等威胁生态安全的现象。因此,探究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对流域湿地生态水文恢复和水资源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和决策支撑。本研究采用实测数据分析了近50年嫩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演变特征及研究区典型湿地主要补给水源的径流变化特征,评价了流域湿地和典型湿地的面积和景观结构的变化特征,明晰了湿地生态退化的现状,研究湿地退化和水文情势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尼尔基水库下游河滨湿地的退化状况,探究尼尔基水库运行对下游水文情势的改变及其对河滨湿地的影响,揭示了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嫩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利用嫩江流域及其周边的39个国家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资料,对嫩江流域气候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嫩江流域干旱频发且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潜在蒸散发量和全年水分亏损量在过去50年内均呈增加趋势,统计分析了嫩江流域内水文站的实测日径流量数据,发现嫩江流域年径流量和典型湿地主要补给水源的年径流量整体均呈减少趋势。(2)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分析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嫩江流域四期湿地遥感解译数据,采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从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两方面量化了嫩江流域湿地和典型湿地生态退化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5年嫩江流域湿地面积减少了21%;2000~2015年扎龙湿地、向海湿地和莫莫格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0.2%、6.4%和7.6%。嫩江流域湿地类型较为分散,湿地之间的连通性减弱,景观结构较为复杂,破碎化程度严重。(3)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学驱动机制在气温、降水量和潜在蒸散发量不断增加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弱化了河道与湿地间的水量交互,径流量不断减少,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嫩江流域湿地面积和32个水文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18个相关水文指标。在2000~2015年河滨湿地面积减少了14%,其中,由于尼尔基水库运行使下游水文情势发生中度改变,水库运行后湿地面积减少了13.2%,水库运行后年均最大1日流量、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和年高流量的洪峰数和平均连续时间的减少是导致湿地面积退化的关键因素。
李祥燕[3](2020)在《火灾干扰下的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文中提出火是对湿地生态系统能够产生严重影响的干扰因子,在火灾后,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和景观格局都会发生巨大改变,当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火干扰而不能通过自身调节功能消除其影响时,其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系统稳定性就会降低,从而发生景观演替。因此分析火灾前后湿地景观稳定性及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及恢复程度,能够对于湿地景观优化和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为研究区,以遥感数据和历史火灾资料为基础,共选取了2004-2008年五期TM影像数据,五期MODIS GPP产品数据-MODIS 17A2以及同期的气象数据,提取2005年扎龙湿地的火烧区,以景观生态学、GIS等为理论支持,选择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指标:湿地斑块面积、形状指数、湿地率、农田率、道路与沟渠因子、居民地因子共六项,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景观稳定性模型;选择斑块数、平均斑块大小、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指数进行扎龙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结合2004-2008年间扎龙湿地景观恢复状态的时空变化,分析火灾前后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的变化,结论如下:(1)在自然和人为这两种干扰条件下,扎龙湿地在2004-2008年期间,湿生景观类型约占湿地总面积的60%70%,旱地景观约占30%40%,湿生景观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旱地景观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湿地景观干旱化的趋势逐渐凸显;从空间分布的变化上看,湿生景观类型占据研究区中部地带,旱地景观多处于研究区外围空间的景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由于火灾发生导致大量湿地斑块的消失,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出现明显的均质化变化。(2)火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即未火烧、低火烧、中火烧和高火烧。其中高火烧区域面积最少,约为81km2,约有90%集中分布于扎龙湿地的核心区;中火烧区域面积最大,约为220.6km2;高火烧区、中火烧区、低火烧区大多呈现出缓冲区式的由内向外集中分布状态,低火烧区多位于研究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少部分分布较为零星化和边缘化。火烧不仅仅是由一个火点引起的,而是由于有多个火点,从而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火烧区域和不同等级的火烧严重程度。(3)湿地景观稳定性产生较大变化主要是由于2005年火灾的发生,在空间分布上:2005年湿地东南部(主要火烧区域)景观稳定性大幅下降,研究期间湿地景观稳定性变化态势始终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在数量变化上:除2005年为弱稳定性景观(稳定性数值在0.5-1之间)占据主导地位外,其他年份均为稳定景观(稳定性数值在1-2之间)发挥主导作用。截止到2008年强稳定景观(稳定性数值>2)与稳定景观所占面积比例下降10%,扎龙湿地整体稳定性呈现下降趋势,并未成功复原为火烧前的状态。在火烧等级上:由于火烧烈度大、范围广和人类干扰较强等原因,高火烧区与未火烧区的稳定性都未随时间的增长而呈现出正常良好的恢复及波动趋势。(4)扎龙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火灾的发生,湿地植被的GPP产值整体变化趋势呈现为2005年大幅度下降而后缓慢上升。从数量特征上:2004年是GPP产值最高的年份,火灾过后GPP产值逐渐攀升,扎龙湿地火烧区域GPP产值增长率约为整体增长率的1.3倍,总产量的增长量约为45gC/m2·a;从空间分布上:火灾过后,GPP数值较高的研究区中部范围出现明显萎缩,而后湿地进入恢复阶段,最先呈现出恢复态势的地区主要为植被资源与水资源较丰富的乌裕尔河流域、研究区中部的核心区,但由于火势过大,湿地植被资源破坏严重,截止到2008年都未恢复为未火烧前GPP数值较高的区域集中连片的空间分布状态。
杨艳丽[4](2020)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湿地生源要素碳、氮、磷的时空分布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是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苏打盐碱芦苇湿地作为典型的内陆湿地类型,在维持松嫩平原西部区域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天然湿地面临着因缺水导致的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等问题。通过生态补水,大面积的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得到恢复,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认识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特征,以及湿地退化和生态补水恢复过程中的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变化规律,本论文选择松嫩平原西部有代表性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典型恢复区“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定点观测、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分布及累积,芦苇的地上生物量及碳氮磷累积的变化和湿地水环境特征,探讨了退化湿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碳氮磷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文条件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生源要素的影响,从而对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保育和恢复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苏打盐碱芦苇湿地表层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具有很高的空间异质性,扎龙、莫莫格和牛心套保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2.3%、26.4%和48%;总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8.36%、28.87%和27.74%;总磷分别为34.16%、14.7%和33.18%。土壤碳氮磷在生长周期内是累积的过程,生长季末比生长季初分别增加了39.1%、52.1%和14.9%,碳、氮的累积速率远高于磷。不同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累积特征各异,苏打盐碱芦苇湿地1 m深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为8.34 kg·m-2,低于内陆淡水湿地的平均水平;总氮储量平均值为0.83 kg·m-2,高于滨海/河口湿地的平均水平;总磷储量平均值为0.38 kg·m-2,低于内陆淡水湿地和滨海/河口湿地的平均水平,湿地土壤营养水平较低,明显表现为低磷的特征。土壤C:N、C:P和N:P分别为12.1、127.1和10.4,C:N低于内陆淡水湿地、滨海/河口湿地和中国湿地土壤的平均值,C:P和N:P高于滨海/河口湿地,与滨海/河口湿地受氮素限制不同,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受到磷素限制。(2)芦苇地上部分碳氮磷含量和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有机碳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不断增加,而总氮和总磷含量随着时间不断降低;有机碳储量在9月份最高,为883.02 g·m-2;总氮和总磷储量在7–8月份最高,分别为17.27 g·m-2和1.63 g·m-2。苏打盐碱芦苇湿地芦苇的碳储存和氮累积能力低于滨海/河口湿地和内陆淡水湿地的芦苇,磷累积能力高于滨海/河口湿地和内陆淡水湿地的芦苇。植物地上部分的N:P随季节变化不显着,平均值为22.8,芦苇生长受到磷限制,这与对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的结果一致。(3)湿地水环境中总氮和总磷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在水较深和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相对较低,在其他月份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水量充足的年份,水体氮磷浓度比较低,而在缺水的年份,氮磷浓度升高。湿地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阶段。植物的氮磷储量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显着负相关(p<0.05),湿地下游出水区的氮磷浓度远低于进水区,湿地对水体中的氮磷有一定的截留能力,这对控制区域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4)水文条件变化是影响湿地碳氮磷累积的直接原因,有规律的干湿交替环境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碳氮磷累积。此外,盐度是制约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植物和土壤碳氮磷累积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高盐度不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碳氮磷累积。实施水文调控的恢复工程有利于松嫩平原西部典型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植被的恢复,增加了植被碳氮磷储量;土壤养分随着湿地恢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积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逐步恢复。在“两灌两排”的恢复措施下,估算芦苇碳储存和氮磷累积能力恢复至近自然湿地水平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至少需要34年才能到达近自然湿地水平,苏打盐碱芦苇湿地与一些淡水湿地相比,恢复更为困难,保护现有湿地尤为重要。(5)水文恢复和盐度控制是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有效的恢复方法,在湿地恢复方案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深、淹水时间及盐度等一系列影响湿地碳氮磷储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因素。研究发现,水深控制在0.3–0.5 m,淹水时间在5–6月更适宜提高芦苇初级生产力;合理灌排是降低盐度比较有效的措施;增施合适比例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缩短重度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恢复的时间。
高靓[5](2019)在《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防洪、蓄洪、气候调节和环境美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湿地面积第四位。但是,由于上世纪70年代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生态质量逐步下降,因此关于湿地生态研究与保护,逐渐成为国内与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黑龙江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尽管丰富,但土地复垦量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为研究对象,以湿地型生态旅游理论为基础,对景区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策略,以期实现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带动全省乃至东北的旅游经济增长。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作为国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湿地生态景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能为其他同类型湿地景区的开发对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将以生态伦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景区规划开发理论为依据,遵循四大开发原则,参照开发指标影响程度来设计扎龙湿地景区的开发方案。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章论述了湿地相关理论概念与经验分析,包括生态伦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景区规划开发理论与国内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经验分析;第三章运用SWOT分析对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展开定性分析,并且介绍了景区目前的开发情况和扎龙湿地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影响因素展开定量分析;第五章基于开发原则以及实证分析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开发方案和保障措施,包括实行景区分区差异化管理、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景区项目产品研发、建设景区文化旅游品牌、培养景区专业化服务人才、加强景区宣传提升影响力度以及强化政府扶持保障生态产业链发展。
杨泽凡[6](2019)在《基于水流过程的河沼系统生态需水与调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沼泽湿地是陆生系统和水生系统的过渡带,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体、调节气候和生物栖息等多重生态功能,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气候调节器”。但近50年来,由于长期的农垦开发和水资源侵占,上游来水持续不足,沼泽面积急剧萎缩,强烈干扰了沼泽生物的生境条件,尤其是珍稀候鸟的生存和迁徙。沼泽生态功能的持续退化,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沼泽生态需水保障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现有研究大多将沼泽作为单独个体,强调满足其各生态要素的需(耗)水量,而忽略了河流对沼泽生态需水研究的内在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态需水的调控和保障效果。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河沼系统的生态需水要求,需要结合河流与沼泽的连通关系,根据其重点保护目标不同时期的适宜水文条件,分析河沼系统动态需水过程。本文在河沼系统生态需水内涵解析的基础上,结合扎龙湿地及乌裕尔河河沼系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生态保护目标,进而开展典型鱼类洄游适宜水文条件实验,建立河沼系统生态-水文响应关系,并依托水动力学模拟,分析河沼系统关键物种适宜生境面积与流量、水位、流速等水文条件的定量关系,制定河沼系统生态需水过程,并根据现状满足程度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开展得具体工作包括:(1)提出了基于水流过程的河沼系统生态需水研究思路及生态保护目标分别从水量和水流的角度解析生态需水内涵,依据河沼系统生态需水特征,提出了基于水流过程及生物适宜水文条件研究生态需水的思路,并结合扎龙湿地与乌裕尔河河沼系统的连通关系,分别从水域空间、河流生态流量、沼泽生态水位三个方面确定了河沼系统重点生态保护目标,包括丹顶鹤的筑巢繁殖适宜生境面积、典型鱼类洄游通道及适宜水文条件、芦苇生长期和鱼类越冬期水深需求等。(2)开展了典型鱼类洄游适宜水文条件实验针对河流生态敏感期的生态保护目标,围绕鱼类洄游过程及其所需水文条件开展实验研究,探求足以支撑鱼类洄游持续刺激的流速、水深阈值范围。选取乌裕尔河及扎龙湿地优势种鲫鱼、鲤鱼和草鱼开展实验,通过搭建鱼类洄游仿真河道,营造不同的水深及流速情景,观察不同情景方案下实验鱼群上溯情况,初步探索了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洄游过程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依据模糊逻辑分析理论,综合上溯成功率、5min上溯成功率、平均完成上溯时间、完成上溯后是否长时间停留或是否多次完成上溯等观测指标,定量判断各实验情景下鱼群的洄游适宜度,明晰典型鱼类洄游的适宜水文水动力条件及阈值范围,绘制了流速适宜度曲线,弥补了国内关于洄游刺激流速对比实验的不足。(3)构建了河沼系统生态水力学模型结合实验研究成果及统计资料,分别针对丹顶鹤生长期的水深需求、典型鱼类洄游期流速条件以及芦苇生长期和鱼类越冬的适宜水深范围,分析了河沼系统生态-水文响应关系。基于MIKE软件组开发了河流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和沼泽湿地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分别模拟不同流量下河道流速分布,以及不同水位下沼泽湿地内部水深分布,模型统筹考虑了蒸发、下渗、芦苇蒸腾损失以及冰盖等的影响,针对河沼过渡带漫散问题,引入了入流系数进行参数率定,在扎龙湿地具备较好的精度。依据河流和沼泽湿地水动力模拟,构建河沼系统生态水力学模型,并分别确定关键物种不同生命阶段的栖息范围,以此定量评价了关键物种的生境适宜度,为进一步研究河沼系统生态需水过程奠定了基础。(4)制定河沼系统生态需水过程方案依据生态水力学模型和生境适宜度研究,分别计算不同时期的河流和沼泽生态需水,提出了包括河道生态基流、洄游期最小生态流量、产卵期脉冲流量及洪水脉冲过程的河流生态流量过程方案,以及包括丹顶鹤繁殖期生态水位、芦苇出芽期生态水位和鱼类越冬期生态水位的沼泽生态水位过程。基于鱼类洄游期适宜水文条件,利用河流水动力学模拟研究满足鱼类洄游流速刺激的适宜流量,得到乌裕尔河下游河段产卵期适宜生态流量为1 2m3/s,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鱼卵孵化需求,提出了产卵期各月份的流量脉冲过程;利用沼泽湿地生态水力学模型,分别计算丹顶鹤生长期、芦苇出芽期及鱼类越冬期不同水位下的生境适宜度,建立水位-适宜生境面积关系曲线,以此确定沼泽湿地生态水位过程。在此基础上,整体分析了河沼系统生态需水的现状满足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河流生态流量满足情况下沼泽水位变化,为补水方案的制定提供标准和依据。(5)提出河沼系统生态需水调控措施结合河流生态需水和沼泽生态水位现状满足情况,针对达标率较低的时段,通过研究乌裕尔河水资源优化调配和现有生态补水方案,挖掘上游流域节水和配水潜力,分别从水利工程调度和中部引嫩工程补水,提出了相应的调配方案和补水优化方案,尽可能满足河沼系统生态需水要求。重点对中部引嫩工程现有补水方案提出了优化建议,分别从补水时机优化、补水位置调整和补水总量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不同水平年、以及包括分期补水和集中补水的生态补水方案。
朱井丽[7](2019)在《基于生态足迹和繁殖生境需求的扎龙保护区人鹤共存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共存关系,本文以扎龙保护区为研究地,以保护区历史遗留的社区居民和主要保护对象鹤类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居民生态足迹和鹤类生境需求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扎龙保护区的人鹤共存策略。本研究首先分析了 2013-2016年连续四年保护区社区居民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供给、人均生态足迹需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年度动态及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年度变化;然后分析了 2011-2017年连续七年保护区五种常见鹤类(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白鹤)的种群与其同域分布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同域分布社区居民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供给、人均生态足迹需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性,以此判别鹤类在鸟类群落中的伞护作用及对社区居民生态足迹的指示性;接着,对具有伞护作用和指示性的鹤类进行生境需求分析与评价;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进行人鹤共存策略综合分析。详细分析结果如下。1、保护区社区居民生态足迹分析2013-2016年度,(1)保护区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面积以草地(含芦苇沼泽)和水域为主(67-77%),主要分布于核心区,其次是耕地和建筑用地(18-25%),主要分布于实验区和缓冲区,林地面积最少。(2)保护区人均生态足迹供给平均为4.5233ha/人,逐年上升;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间的供给存在极显着差异,耕地和建筑用地的供给最大(1.7-3.0ha/人),约为草地(含芦苇沼泽)、水域、林地的6-53倍,而化石燃料地为0。(3)社区居民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平均为3.3353ha/人,逐年先升后降;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间的需求也存在极显着差异,草地(含芦苇沼泽)和耕地的需求最大(0.9-2.2ha/人),约为水域的1-4倍、约为化石燃料地的80-4000倍、约为建筑用地的30-65万倍,而林地为0。(4)保护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连年生态盈余,平均为1.1879ha/人;但草地(含芦苇沼泽)、水域、化石燃料地等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却连年生态赤字,赤字度也较大。2、鹤类的群落伞护作用及生态足迹指示性分析2011-2017年,保护区五种常见鹤类中,丹顶鹤、白枕鹤能反映不同年度、不同生活史时期(繁殖期)等时间尺度内同域分布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二者的种群数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显着正相关。2013-2016年度,保护区五种常见鹤类中,丹顶鹤、白枕鹤能指示同域分布社区居民生态足迹,二者的种群数量与人均生态足迹供给、生态环境承载力呈显着正相关、而与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呈显着负相关。综上,丹顶鹤、白枕鹤既能反映同区域内鸟类群落多样性信息,也能反映同区域内社区居民的生态足迹信息;即二者的繁殖种群数量既对同区域内鸟类群落具有伞护作用,也能指示同区域内社区居民的生态足迹。可以将丹顶鹤、白枕鹤作为鸟类群落的代表,进一步评价二者的繁殖生境需求,并同社区居民的生态足迹共同衡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进而提出人鹤共存策略。3、丹顶鹤与白枕鹤的繁殖生境需求与评价2013-2016年,(1)丹顶鹤与白枕鹤繁殖期领域面积为59.11±8.25ha和51.67±17.81ha,即 50.86-67.36ha 和 33.86-69.48ha。(2)繁殖栖息地类型均为芦苇沼泽,即本文的草地(含芦苇沼泽),栖息地利用需求选择方面二者存在差异;栖息地适宜性均存在年度差异,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和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0.30-0.54万ha和0.20-0.67万ha;低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10-5.10万ha和1.20-5.10万ha。(3)繁殖环境容纳量均存在年度差异,其中最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所能容纳的繁殖数量分别为51-91对和39-131对不等。4、人鹤共存策略分析参考《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信息,本文将保护区1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88%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用于保护区社区居民生态足迹权衡,分别进行了繁殖生境需求的环境承载判别和社区居民生态足迹的盈赤权衡。鉴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的前提,若1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不能满足保护区鹤类繁殖生境需求,则以鹤类繁殖生境需求面积为衡量参考,再次进行后续的社区居民生态足迹分析。(1)基于鹤类繁殖生境需求的环境承载判别保护区12%的生产性土地面积(2.52万ha)大于本文模型模拟的丹顶鹤、白枕鹤2013-2016年度内最适宜生境面积与适宜生境面积之和(0.30-0.54万ha和0.20-0.67万ha),且小于低适宜生境面积(3.40-5.10万ha和4.20-5.10万ha)。在有效管护下,若低适宜生境面积质量被提升为适宜生境或最适宜生境,则保护区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栖息地面积能够达到保护区总面积的12%(2.52万ha),可以基于12%面积进行鹤类繁殖生境需求的环境承载判别。丹顶鹤、白枕鹤的繁殖生境为芦苇沼泽(也即本文的草地),假设二者繁殖期领域空间分布存在完全重叠、部分重叠、相邻三种情况。其中,(1)假设完全重叠时,保护区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草地面积能够容纳繁殖丹顶鹤与繁殖白枕鹤262-285对和299-326对,该结果约为2013-2016年丹顶鹤和白枕鹤野外繁殖数量的2.8-4.5倍和14.2-19.1倍,约为适宜生境繁殖容纳量的3.1-5.2倍和2.3-7.8倍。(2)假设部分重叠时,能容纳繁殖丹顶鹤与白枕鹤均为209-227对,这为2013-2016年丹顶鹤与白枕鹤野外繁殖数量的2.2-3.6倍与9.9-13.3倍,为丹顶鹤与白枕鹤适宜生境繁殖容纳量的2.54.2倍与1.6-5.5倍。(3)领域相邻时,能容纳繁殖丹顶鹤与白枕鹤均为140-152对,为2013-2016年丹顶鹤与白枕鹤野外繁殖数量的1.5-2.4倍与6.6-8.9倍,为丹顶鹤与白枕鹤适宜生境繁殖容纳量的1.7-2.8倍与1.1-3.6倍。三种不同假设条件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规定的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草地(含芦苇沼泽)面积(保护区总面积的12%)能够满足2013-2016年保护区丹顶鹤与白枕鹤的繁殖生境需求,但个别年度接近鹤类栖息地繁殖临界值(2016)。(2)基于社区居民消费的生态足迹盈赤权衡草地(含芦苇沼泽)和水域是保护区的优势生境类型(67-77%),主要分布于核心区;2013-2016年连续四年,草地(含芦苇沼泽)和水域的生态赤字度均最大,化石燃料地均微赤字(保护区无此供给)。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降低保护区核心区社区居民人口数、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转换等增大人均生态足迹供给的途径(即移民、退耕退林)解决核心区草地(含芦苇沼泽)与水域的生态赤字、可以通过将化石燃料地需求转化为建筑用地需求等降低人均生态足迹需求的途径(即能源替代)解决化石燃料地的生态微赤字。综上所述,《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规定的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能满足保护区丹顶鹤与白枕鹤的繁殖生境需求,但个别年度满足度接近临界值(2016年);剩余的88%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用于吸纳保护区社区居民生态足迹,保护区整体生态盈余,但分布于核心区的主要生境类型草地(含芦苇沼泽)和水域却连年赤字、且赤字度最大,人鹤共存存在危机。综合分析,解决人鹤共存危机的策略有三种:第一种为核心区部分移民1498人,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的塘土岗子、赵凯、石家店、道口及散户等4个村屯296户943人列为第一批移民计划,大庆市林甸县的育苇场三分场、四分场两个场区的203户555人列为第二批移民计划;第二种方案是退耕退林,将移民后的区域进行退耕退林还湿,增加草地(含芦苇沼泽)和水域的人居生态足迹供给面积;第三种是能源替代,核心区未移民的社区居民应该开展能源替代,将需要化石燃料地吸纳的油气煤等能源消耗转化为需要建筑用地吸纳的热电等能源消耗。
张洪云[8](2016)在《基于控制—干扰—响应机制的湿地景观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对象,以1984年、1994年、2004年、2014年四期TM影像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法,借鉴评价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干扰-响应机制,结合湿地景观稳定性的实际特点提出了评价景观稳定性的控制-干扰-响应机制。从控制-干扰-响应机制角度大量参考湿地生态系统或湿地景观稳定性的研究因子的选取,最终选定温度、降水、水文作为湿地景观稳定性的控制因子;沟渠、道路、人类居住及农耕活动作为湿地景观稳定性的干扰因子;以及景观水平的斑块丰富度、香浓多样性指数作为湿地景观稳定性的响应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赋权建立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近30年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时空分布特征。并对研究区1984年、1994年、2004年、2014年及不同景观组分、不同功能区景观稳定性的数量特征加以分析,结论如下:(1)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响应机制加以补充和借鉴,提出湿地景观稳定性控制-干扰-响应机制。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因子的赋权建立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模型,并且模型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说明层次分析模型可以用于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2)通过建立的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得到了扎龙湿地景观1984年、1994年、2004年和2014年景观稳定性,将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即WLAI<0.6为不稳定景观;0.6<WLAI<0.7为弱稳定景观;0.7<WLAI<0.8为稳定性景观;WLAI>0.8强稳定性景观。在空间分布上: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空间分布与湿地功能分区范围大致相同即核心区-实验区稳定性依次减弱。弱稳定性景观与不稳定性景观多集中在外围八支干、九支杆的沟渠和滨州铁路和301国道以及居农用地周围。在数量特征上:近30年来,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稳定性景观的范围发生明显的萎缩。尽管湿地强稳定性和稳定性景观总面积减少但是截止2014年其总体比重56%仍为主导景观,故此扎龙湿地整体仍处在稳定状态。(3)分析1984-2014年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的不同景观组分的稳定性变化特征:在六类景观组分中,组分中强稳定性的部分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下降幅度最明显的三类组分为湖泊、有地表水湿地和无地表水湿地;组分中稳定景观大体存在增加和保持不变的趋势,增加明显的四类类为湖泊、无地表水湿地、草甸草原和盐碱地农田和居民用地;组分中弱稳定性景观也呈现增长和不变的趋势,其中增长幅度明显的两类为草甸草原和盐碱地农田和居民用地;组分中不稳定景观呈现无规则变化。结合湿地景观总体变化特征反映出扎龙湿地正向着干旱化趋势发展。(4)统计分析了扎龙湿地保护区不同功能分区景观稳定性情况:核心区中强稳定性比重是最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下降幅度也是最大的。由1984年的12.1%下降到了2014年的2.8%,稳定景观和弱稳定景观比重呈增加趋势,不稳定景观小幅度减少;缓冲区中比重占的最大的为稳定性景观,且稳定性景观略有小幅度增长,强稳定性景观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从1984年的8.4%下降到2014年的3.5%,弱稳定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不稳定景观呈不规则变化;实验区仍是以稳定性景观为主,其比重呈现减少趋势,强稳定性景观比重很小但仍呈现下降趋势,弱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景观呈增长趋势,总体稳定性比重下降。单从湿地景观稳定性角度,湿地的功能分区作用减弱,有关部门应重新合理规划管理和保护扎龙湿地保护区。
张桐菓[9](2016)在《基于GIS的扎龙湿地丹顶鹤空间格局及其生境变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人类正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丹顶鹤是世界珍稀物种,在我国属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动物,扎龙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丹顶鹤栖息生存地,研究该区丹顶鹤的空间格局及其生境变化,对于保护丹顶鹤进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81-2012年间的扎龙湿地丹顶鹤巢址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对物种空间格局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比较,选用Ripley’s K的改进L(d)函数和局部G-统计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局及局部两个模式下研究了丹顶鹤巢址的空间格局。同时,从景观格局、土地利用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几方面,对该期间丹顶鹤的生境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1981-2012年间,从丹顶鹤巢址的整体变化来看:丹顶鹤的数量经历了增加-减少-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巢址分布面积先扩大后向核心区不断收缩,丹顶鹤平均中心先向西南后向东北发生迁移,2005年发生的重大火灾对丹顶鹤空间格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次引入Ripley’s K的改进L(d)函数和局部G-统计量是研究种群空间分布模式的新途径和新方法。1981-2012年间,丹顶鹤的巢址全局分布模式经历了由随机或均匀分布→聚集分布→随机或均匀分布的过程;局部空间分布模式经历了一个由离散→聚集→离散→聚集的反复过程,局部空间分布模式变化是全局空间分布模式变化的指示器。(3)通过对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近30年来,其景观构成愈发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这也是造成丹顶鹤空间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沼泽是丹顶鹤生境中最主要的景观类型,在1981-2012年间,丹顶鹤生境土地利用的主要转移方式为:重沼泽→轻沼泽→草地,体现了其生境干旱化现象明显,湿地补水是缓解该问题的重要措施。(4)人类活动对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的干扰主要以低干扰、中低干扰为主,核心区的人类干扰程度减弱,研究区内处于高干扰和中高干扰的范围在初期减少,后期又有所增加,应继续采取核心区生态移民、制定相关管理体制,加强对保护区尤其是核心区内生境的保护与管理。
董李勤[10](2013)在《气候变化对嫩江流域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文中提出嫩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湿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嫩江流域湿地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深刻变化,造成水资源短缺、湿地萎缩、功能退化等一系列突出的水与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旨在了解过去历史阶段气候变化影响下嫩江流域水文过程响应及其对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湿地生态需水量和社会经济需水量的预测,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流域湿地水资源管理适应性措施,对嫩江流域湿地水资源管理与合理调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共取得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成果:(1)过去55年嫩江流域气象水文变化特征及规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嫩江流域内及周边共39个国家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蒸散发进行泰森多边形插值发现,过去55年嫩江全流域增温显着(P<0.05),降水格局发生改变,在上、中、下游其降水分别出现增加、不变和减少的趋势;对流域内5个干流站和22个支流站的月径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集中在夏、秋两季;径流年际变化明显,丰、枯水期径流量相差悬殊;对富拉尔基水文站洪峰资料运用皮尔逊Ш型频率曲线方法分析发现,流域百年一遇设计洪峰值Q=12647m31%/s,洪水多发于7~8月份,以雨洪型为主。(2)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影响的贡献率将水量平衡法与水文敏感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嫩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75~2010年,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上游地区,达到80.3%,其次为中游地区为72.3%,下游地区最小为69.6%。此外,人类活动对嫩江流域的影响呈逐年增强的趋势。(3)嫩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水文驱动机制分析利用嫩江流域1970s、1980s、1990s、2000s四期湿地遥感资料以及土地利用资料对流域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嫩江流域自然湿地面积减少显着,沼泽湿地景观破碎化趋势呈加重趋势。影响流域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降水波动和径流减少是其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沼泽湿地面积变化与流域径流系数变化极显着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0。除此之外,人类活动特别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对湿地景观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草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都会对湿地水资源供给造成影响,从而造成湿地面积萎缩,景观特征发生变化。此外,极端气候事件洪水的发生对流域洪泛区湿地具有一定的水资源补给作用,对恢复洪泛区湿地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4)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湿地生态需水量预测通过对植物需水量、土壤需水量和野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的计算,得出嫩江流域不同降水频率下湿地适宜生态需水量的值。结果表明:枯水年(75%降水频率下)、平水年(50%降水频率下)和丰水年(25%降水频率下),嫩江流域湿地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69.343亿m3,118.696亿m3和70.284亿m3。选取CMIP5全球气候模式,对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下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预测得出,到2100年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达到121.223亿m3,147.337亿m3和132.659亿m3。(5)应对气候变化的嫩江流域湿地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对策最后,通过对嫩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提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水资源保护策略、重点湿地优先保护、重点湿地常态补水、重视洪水资源利用、建立和完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对流域湿地水资源进行管理。
二、扎龙湿地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扎龙湿地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扎龙湿地蒸散发量及生态需水量的遥感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与数据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数据 |
2 研究方法及参数估算 |
2.1 蒸散发量遥感估算方法 |
2.1.1 蒸散法模型所需地表参数反演 |
(1)地表反照率 |
(2)地表比辐射率 |
(3)植被覆盖度 |
(4)地表温度 |
2.1.2 蒸散发量的时间扩展 |
2.2 湿地生态需水量的估算方法 |
2.2.1 湿地湖泡需水量 |
2.2.2 湿地植物需水量 |
2.2.3 野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 |
3 蒸散发量及生态需水量的估算 |
3.1 基于时序NDVI数据的土地覆被分类 |
3.2 扎龙湿地蒸散发量的时空特征分析 |
3.2.1 蒸散发量精度验证 |
3.2.2 蒸散发量的时空特征分析 |
3.3 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核算 |
4 结论与讨论 |
(2)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及其水文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项目支撑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退化的影响研究 |
1.2.2 湿地生态退化评价研究 |
1.2.3 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条件 |
2.1.4 土壤和植被 |
2.2 水利工程概况 |
2.3 湿地概况及存在问题 |
2.3.1 湿地概况 |
2.3.2 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嫩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3.1 数据与研究方法 |
3.1.1 数据 |
3.1.2 研究方法 |
3.2 气象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
3.2.1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3.2.2 降水变化特征 |
3.2.3 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 |
3.2.4 水分盈亏变化特征 |
3.2.5 气象干旱变化特征 |
3.3 嫩江径流演变特征 |
3.3.1 嫩江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
3.3.2 嫩江径流年内变化特征 |
3.3.3 扎龙湿地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
3.3.4 向海湿地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
3.3.5 莫莫格湿地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
3.4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对湿地生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 |
4.1.2 研究方法 |
4.2 嫩江流域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
4.2.1 流域尺度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
4.2.2 典型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
4.3 湿地景观结构退化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
5.1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
5.1.1 流域尺度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
5.1.2 典型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
5.2 尼尔基水库下游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
5.2.1 河滨湿地河段选取 |
5.2.2 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研究方法 |
5.2.3 尼尔基水库运行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
5.2.4 水文情势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
5.3 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分析 |
5.3.1 河滨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
5.3.2 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影响因素 |
5.3.3 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活动 |
(3)火灾干扰下的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地景观研究 |
1.2.2 干扰与景观稳定性研究 |
1.2.3 火干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湿地景观数据库的建立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扎龙湿地景观数据库的建立 |
2.3 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2.4 火烧信息提取 |
2.4.1 计算归一化燃烧指数 |
2.4.2 火场信息的提取 |
2.5 GPP的提取 |
2.6 气象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第3章 扎龙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3.1 扎龙湿地景观类型数量变化分析 |
3.2 扎龙湿地景观类型空间变化分析 |
3.3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3.3.1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3.3.2 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第4章 火灾前后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及恢复分析 |
4.1 火灾信息提取结果分析 |
4.2 模型指标的选取及意义 |
4.2.1 扎龙湿地稳定性模型指标的选取 |
4.2.2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3 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模型的构建 |
4.3 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 |
4.3.1 湿地景观稳定性空间特征 |
4.3.2 湿地景观稳定性数量特征 |
4.3.3 不同火烧区域稳定性变化 |
4.4 扎龙湿地景观恢复状况分析 |
4.4.1 火烧区域与湿地整体GPP产值对比分析 |
4.4.2 扎龙湿地GPP空间变化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1.3.2 湿地碳氮磷的分布及累积 |
1.3.3 湿地恢复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牛心套保湿地 |
2.1.2 扎龙湿地 |
2.1.3 莫莫格湿地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布设 |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2.3 测试方法 |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
第3章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分布 |
3.1 湿地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 |
3.1.1 湿地土壤碳氮磷的季节动态 |
3.1.2 湿地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 |
3.1.3 湿地土壤碳氮磷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3.2 湿地芦苇碳氮磷累积特征 |
3.2.1 芦苇地上部分碳氮磷的季节动态 |
3.2.2 芦苇碳氮磷储量动态特征 |
3.2.3 芦苇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3.3 湿地水体氮磷特征 |
3.3.1 水体基本特征 |
3.3.2 湿地营养状态 |
3.3.3 湿地系统对水体氮磷的截留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的影响因素 |
4.1 水文条件的影响 |
4.1.1 水文条件对植物碳氮磷累积的影响 |
4.1.2 水文条件对土壤碳氮磷累积的影响 |
4.2 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1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碳氮磷的影响 |
4.2.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4.2.3 土壤营养与植物营养的相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退化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恢复过程中碳氮磷的变化特征 |
5.1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特征 |
5.2 不同恢复年限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特征 |
5.2.1 恢复湿地植被营养元素特征 |
5.2.2 恢复湿地土壤特征 |
5.2.3 湿地碳氮磷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 |
5.3 基于生源要素的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恢复对策 |
5.3.1 湿地生态恢复原则 |
5.3.2 湿地生态恢复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湿地型生态旅游理论与经验分析 |
2.1 湿地型生态旅游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旅游 |
2.1.2 生态旅游景区 |
2.1.3 湿地型生态旅游景区 |
2.2 湿地型生态旅游理论基础 |
2.2.1 生态伦理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景区规划开发理论 |
2.3 国内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经验分析 |
2.3.1 国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经验分析 |
2.3.2 国内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经验分析 |
第3章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SWOT分析及问题 |
3.1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SWOT分析 |
3.1.1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优势 |
3.1.2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劣势 |
3.1.3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面临机遇 |
3.1.4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面临挑战 |
3.1.5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SWOT分析结果 |
3.2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
3.2.1 功能性分区尚未形成 |
3.2.2 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2.3 湿地景区项目产品开发不足 |
3.2.4 湿地景区开发缺乏旅游品牌意识 |
3.2.5 湿地景区开发欠缺专业化服务人才 |
3.2.6 政府生态责任及监管机制缺失 |
第4章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评价 |
4.1 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
4.2 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判断矩阵构建 |
4.3 计算景区开发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
4.4 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结论 |
第5章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策略 |
5.1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原则 |
5.1.1 科学规划原则 |
5.1.2 突出特色原则 |
5.1.3 生态教育原则 |
5.1.4 社区参与原则 |
5.2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方案 |
5.2.1 实行景区分区差异化管理 |
5.2.2 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
5.2.3 创新景区项目产品研发 |
5.2.4 建设景区文化旅游品牌 |
5.3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保障措施 |
5.3.1 培养景区专业化服务人才 |
5.3.2 加强景区宣传提升影响力度 |
5.3.3 强化政府扶持保障生态产业链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基于水流过程的河沼系统生态需水与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2.2 沼泽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2.3 生物适宜水文条件研究进展 |
1.2.4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河沼系统生态需水内涵与保护目标 |
2.1 河沼系统生态需水内涵解析 |
2.1.1 生态需水的两种基本类型 |
2.1.2 河沼系统生态需水特征 |
2.2 扎龙湿地河沼系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2.2.1 河沼系统形成过程 |
2.2.2 河沼系统自然地理条件 |
2.2.3 河沼系统生态功能现状 |
2.3 河沼系统生态保护目标解析 |
2.3.1 水域空间保护目标 |
2.3.2 河流生态需水保障目标 |
2.3.3 沼泽生态需水保障目标 |
2.4 小结 |
3 典型鱼类栖息洄游适宜水文条件实验 |
3.1 实验目的和方案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装置设计 |
3.1.3 实验思路 |
3.2 实验结果和数据 |
3.2.1 鲤鱼实验结果 |
3.2.2 草鱼实验结果 |
3.2.3 鲫鱼实验初步结果 |
3.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3.3.1 模糊逻辑法 |
3.3.2 数据处理 |
3.3.3 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河沼系统生态水力学模型构建 |
4.1 河沼系统生态水力学模型构建思路 |
4.2 河沼系统生态-水文响应关系 |
4.2.1 鸟类生境生态-水文响应分析 |
4.2.2 鱼类生境生态-水文响应分析 |
4.2.3 植被生态-水文响应关系 |
4.3 河沼系统水动力学模型 |
4.3.1 一维河道水动力建模 |
4.3.2 二维沼泽水动力建模 |
4.4 河沼系统指示物种栖息地模拟与评价 |
4.4.1 物理栖息地模拟理论 |
4.4.2 丹顶鹤栖息地评价 |
4.4.3 鱼类适宜生境评价 |
4.4.4 芦苇出芽期适宜生境评价 |
4.5 小结 |
5 河沼系统生态需水过程研究 |
5.1 乌裕尔河生态流量过程 |
5.1.1 生态基流 |
5.1.2 产卵期生态流量 |
5.1.3 汛期洪水过程 |
5.1.4 河流生态流量过程 |
5.2 扎龙湿地生态水位过程 |
5.2.1 丹顶鹤生长期生态水位 |
5.2.2 芦苇出芽期生态水位 |
5.2.3 冰封前期生态水位 |
5.2.4 沼泽湿地生态水位过程 |
5.3 河沼系统生态需水满足情况 |
5.3.1 现状满足程度 |
5.3.2 河流生态流量满足情况下沼泽水位变化情况 |
5.4 小结 |
6 河沼系统生态需水调控措施 |
6.1 中引补水调控方案 |
6.1.1 中引补水工程现状 |
6.1.2 中引补水方案设置 |
6.1.3 调控方案比选 |
6.2 加强流域水资源优化和管理 |
6.2.1 水利工程调度 |
6.2.2 灌区用水量优化调配 |
6.2.3 污染削减及水质提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7)基于生态足迹和繁殖生境需求的扎龙保护区人鹤共存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动物与生态足迹研究 |
1.2.2 鹤类生境需求 |
1.2.3 研究地鹤类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生物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域 |
2.2.2 土地利用结构 |
2.2.3 地方经济及社区发展 |
3 保护区社区居民生态足迹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生态足迹相关概念 |
3.1.2 生态足迹供给 |
3.1.3 生态足迹需求 |
3.1.4 生态环境承载力 |
3.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均生态足迹供给 |
3.2.2 人均生态足迹需求 |
3.2.3 生态环境承载力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鹤类的群落伞护作用及生态足迹指示性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鸟类群落多样性 |
4.1.2 鹤类的群落伞护作用分析 |
4.1.3 鹤类与生态足迹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
4.2.2 鹤类的群落伞护作用分析 |
4.2.3 鹤类的生态足迹指示性 |
4.2.4 鹤类的群落伞护与生态足迹指示综合分析 |
4.3 讨论 |
4.3.1 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
4.3.2 鹤类的群落伞护作用分析 |
4.3.3 鹤类的生态足迹指示性 |
4.4 本章小结 |
5 丹顶鹤的繁殖生境需求与评价 |
5.1 研究方法 |
5.1.1 相关概念界定 |
5.1.2 繁殖栖息地利用需求 |
5.1.3 繁殖期领域 |
5.1.4 繁殖栖息地评价 |
5.1.5 繁殖容纳量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繁殖栖息地利用需求 |
5.2.2 繁殖栖息地评价 |
5.2.3 繁殖容纳量推演 |
5.3 讨论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繁殖栖息地利用需求 |
5.3.3 繁殖栖息地评价 |
5.3.4 繁殖容纳量推演 |
5.4 本章小结 |
6 白枕鹤的繁殖生境需求与评价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繁殖栖息地利用需求 |
6.2.2 繁殖栖息地评价 |
6.2.3 繁殖容纳量推演 |
6.3 讨论 |
6.3.1 繁殖栖息地利用需求 |
6.3.2 繁殖栖息地评价及繁殖容纳量 |
6.4 本章小结 |
7 人鹤共存策略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基于鹤类繁殖生境的环境承载判别 |
7.1.2 基于社区居民生态足迹的共存策略分析 |
7.2 基于鹤类繁殖生境需求的环境承载判别 |
7.3 基于社区居民消费的生态足迹盈赤权衡 |
7.3.1 降低化石燃料地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 |
7.3.2 增大草地与水域的人均生态足迹供给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控制—干扰—响应机制的湿地景观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地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景观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湿地景观数据库的建立 |
2.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2.2 扎龙湿地景观数据库的建立 |
2.3 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2.3.1 湿地不同类型景观的面积变化分析 |
2.3.2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第3章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湿地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与指标体系的概念 |
3.1.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 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2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指标的获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 |
4.1.1 层次分析法(AHP) |
4.1.2 指标权重分析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结果的时空分析 |
5.1 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结果 |
5.1.1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1.2 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数量特征分析 |
5.2 扎龙湿地不同景观组分景观稳定性分析 |
5.3 扎龙湿地不同功能分区景观稳定性分析 |
5.4 基于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发展趋势建议与对策 |
5.4.1 管理和保护对策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GIS的扎龙湿地丹顶鹤空间格局及其生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2.2 生物生境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间格局分析原理与方法 |
2.1 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类型 |
2.2 常用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2.2.1 Voronoi图CV值分析方法 |
2.2.2 样方分析法 |
2.2.3 Ripley’s K的改进L(d)函数 |
2.2.4 量测高/低聚集度的G-统计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自然条件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水文 |
3.2.3 自然资源 |
3.3 湿地现状 |
3.3.1 湿地生态现状 |
3.3.2 湿地经济现状 |
3.3.3 湿地保护现状 |
第四章 丹顶鹤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丹顶鹤巢址整体变化情况 |
4.2.1 丹顶鹤巢址在各个功能区的数量变化 |
4.2.2 各个年份丹顶鹤分布格局参数变化 |
4.2.3 丹顶鹤巢址的平均中心分布变化 |
4.3 基于Replay’s K变形L(d)函数的全局分布模式 |
4.4 基于G-统计量的巢址局部分布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变化 |
5.1 数据来源 |
5.2 丹顶鹤生境景观格局变化 |
5.2.1 景观格局参数指标选取 |
5.2.2 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3 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5.3.1 研究指标 |
5.3.2 土地利用变化结果与分析 |
5.4 人类活动对丹顶鹤生境的干扰强度变化 |
5.4.1 人类活动干扰强度评价指标 |
5.4.2 丹顶鹤生境的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时空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扎龙湿地丹顶鹤及其生境保护措施 |
6.1 扎龙湿地丹顶鹤保护主要面临的问题 |
6.2 保护措施 |
6.2.1 湿地水资源保护及恢复措施 |
6.2.2 核心区居民生态搬迁 |
6.2.3 加强扎龙湿地保护管理体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气候变化对嫩江流域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进展 |
一、 气候变化对湿地水文过程的影响 |
二、 湿地景观变化的水文学驱动机制 |
三、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需水量的影响预估 |
四、 洪水资源化与流域湿地保护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三、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
一、 研究区地理位置 |
二、 自然地理概况 |
三、 气候特征和水文条件 |
四、 土壤和植被类型 |
第二节 社会经济、水利工程概况 |
一、 社会经济概况 |
二、 水利工程概况 |
第三节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一、 水资源短缺 |
二、 洪涝旱灾频繁 |
三、 湿地水文调节功能下降 |
四、 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嫩江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嫩江流域气候变化的事实及主要特征分析 |
一、 数据与分析方法 |
二、 过去 55 年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
三、 过去 55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四、 过去 55 年潜在蒸散发量变化趋势分析 |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嫩江流域水文特征的影响 |
一、 数据与分析方法 |
二、 嫩江流域径流时空变异特征 |
三、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
四、 嫩江流域洪水资源性及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嫩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析 |
一、 数据与分析方法 |
二、 年径流序列突变分析 |
三、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嫩江流域湿地演变及其水文驱动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嫩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特征 |
一、 数据与分析方法 |
二、 嫩江流域湿地面积变化分析 |
三、 嫩江流域湿地斑块和景观破碎化分析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演变的水文影响因素 |
一、 降水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
二、 径流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
三、 极端洪水事件对流域洪泛区湿地的影响 |
第三节 影响流域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的其他因素 |
一、 数据与分析方法 |
二、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他人类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分析与预测 |
第一节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一、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的界定 |
二、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保护目标 |
三、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和原理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
一、 基础数据准备 |
二、 嫩江流域适宜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
三、 不同研究方法的比较 |
第三节 气候变化情景下湿地生态需水量的预测 |
一、 湿地生态需水量预测方法 |
二、 设置不同排放情景 |
三、 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趋势 |
四、 三种不同排放情景下湿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嫩江流域湿地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对策与措施 |
第一节 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一、 水资源条件 |
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三、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 |
一、 嫩江流域供水量分析 |
二、 嫩江流域需水量预测 |
第三节 嫩江流域湿地水资源保护管理措施 |
一、 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策略 |
二、 重点湿地优先、常态补水机制 |
三 重视洪水资源的利用 |
四 建立和完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
五 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扎龙湿地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扎龙湿地蒸散发量及生态需水量的遥感估算[J]. 宫兆宁,陆丽,金点点,邱华昌,张强,关晖. 生态学报, 2021(09)
- [2]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及其水文驱动机制研究[D]. 郑越馨.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火灾干扰下的扎龙湿地景观稳定性评价[D]. 李祥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D]. 杨艳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
- [5]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D]. 高靓. 长春大学, 2019(03)
- [6]基于水流过程的河沼系统生态需水与调控措施研究[D]. 杨泽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7]基于生态足迹和繁殖生境需求的扎龙保护区人鹤共存策略[D]. 朱井丽.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8]基于控制—干扰—响应机制的湿地景观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 张洪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9]基于GIS的扎龙湿地丹顶鹤空间格局及其生境变化研究[D]. 张桐菓.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10]气候变化对嫩江流域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对策[D]. 董李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