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长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贺静,于建春[1](2014)在《针灸血清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针灸血清作为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运用于在体实验研究和疾病治疗,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为克服在体实验的局限性和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探索的新思路。对针灸血清近十几年来基础研究部分的文献进行回顾,重点就针灸血清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抗衰老、骨代谢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加以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依据。
王渊[2](2013)在《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肠病大鼠双向调节机制初探》文中认为目的针刺对机体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同一穴位是否对同一器官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存在双向调节作用,也就是在激发机体自身固有的调节系统的前提条件下,可以起到这种疗法防治疾病、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我们从功能性肠病切入,以功能性腹泻和功能性便秘这两种相反病理生理状态的疾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针刺激可调节胃肠运动的穴位“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观察其对与大鼠胃肠运动相关的脑肠肽含量和c-kit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不同穴位对同一内脏活动的“双向调节机制”,系统探讨电针刺激穴位引起双向调节效应的作用靶点以及促使这种效应产生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本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是通过有关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FC)、功能性腹泻(FD)的古今文献、现代研究进展回顾、挖掘、分析,预期证实针灸是功能性便秘和腹泻的重要治法。实验研究部分首先采用番泻叶灌胃复制FD大鼠模型,冰水灌胃复制FC大鼠模型,在造模结束后,采用ELISA法及免疫印迹动态观察模型大鼠血清及组织中GAS、SP、 Ghrelin、VIP、SS、GAL及结肠组织c-kit蛋白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FD和FC发病中的作用。其次是在成功复制FD和FC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电针刺激不同穴位组合对FD和FC大鼠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FD和FC大鼠血清及组织中GAS、SP、Ghrelin、VIP、SS、GAL含量及结肠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电针双向调节功能性肠病的作用机理,探讨同一穴位是否对同一器官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存在双向调节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果(1)采用番泻叶灌胃复制F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不同其体质量增长率、腹泻指数、稀便率、稀便级,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呈负增长但趋势平缓,腹泻指数、稀便率、稀便级均较空白组显着性增多。模型大鼠结肠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可以呈现以下表现:结肠粘膜形态完好,粘膜下未现充血、水肿,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尚无炎性细胞浸润。采用番泻叶灌胃复制FC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不同其体质量增长率、24小时粪便粒数、24小时粪便质量、粪便含水量及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但趋势平缓,24小时粪便粒数、24小时粪便质量、粪便含水量均较空白组显着性减少,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空白组显着性增加。模型大鼠结肠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可以呈现以下表现:结肠粘膜形态完好,粘膜下未现充血、水肿,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尚无炎性细胞浸润。(3)对于FD大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均可使血清及组织中GAS、SP、 Ghrelin含量显着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同时模型组均可使血清及组织中VIP、SS、GAL含量显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FC大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均可使血清及组织中GAS、SP、Ghrelin含量显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同时模型组均可使血清及组织中VIP、SS、GAL含量显着性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4)对于FD大鼠,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ki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对于FC大鼠,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kit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5)对于FD大鼠,在电针干预第11天,各电针治疗组均可使大鼠1小时内排便粒数、腹泻指数、稀便率和稀便级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Ⅰ组对其改善最为明显。对于FC大鼠,在电针干预第11天,各电针治疗组均可使大鼠24小时粪便粒数、24小时粪便质量、粪便含水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Ⅱ组对其改善最为明显。(6)对于FD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治疗组均可使血清及绝大多数组织中GAS、SP、Ghrelin含量降低,VIP、SS、GAL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但均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电针Ⅰ组可使大鼠血清及绝大多数组织中GAS、SP、Ghrelin含量下降及VIP、SS、GAL含量升高并接近正常水平。对于FC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治疗组均可使血清及绝大多数组织中GAS、SP、Ghrelin含量升高,VIP、SS、GAI含量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但均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电针Ⅱ组可使大鼠血清及绝大多数组织中GAS、SP、Ghrelin含量升高,VIP、SS、GAL含量降低并接近正常水平。(7)对于FD大鼠,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治疗三组可以使c-kit的蛋白表达减少,电针1组c-kit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电针Ⅱ组和电针Ⅲ组c-kit的蛋白表达减少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Ⅰ组与电针Ⅱ组、电针Ⅲ组相比c-kit的蛋白表达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对于FC大鼠,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治疗三组c-ki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电针Ⅱ组c-ki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电针Ⅱ组与电针Ⅰ组、电针Ⅲ组相比c-kit的蛋白表达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采用番泻叶灌胃可成功复制FD模型,冰水灌胃可成功复制FC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脑肠肽GAS、SP、Ghrelin、VIP、SS、GAL和c-kit蛋白的平衡参与了FD和FC的发生、发展。(3)对于FD和FC模型大鼠,其结肠组织中c-kit蛋白的表达与脑肠肽GAS、 SP、Ghrelin的表达之间均存在程度相等的效应关系,呈正相关,与脑肠肽VIP、 SS、GAI的表达之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效应关系,呈负相关。(4)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均与相关脑肠肽含量及c-kit表达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天枢”、“大肠俞”对胃肠功能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胃肠运动,“曲池”、“上巨虚”对胃肠功能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胃肠运动。针刺上述穴位对胃运动的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脑肠肽对胃肠平滑肌细胞动力调节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调节c-kit蛋白表达而实现的。而且,在本研究中,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共识表现为同一穴位组合对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内脏器官存在着双向调节效应,而是表现为不同穴位的组合发挥综合的良性的调节作用。
陈永,乐毅敏,杨宗保,龚安[3](2012)在《梁门穴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复习近年来针灸对梁门穴研究的文献,归纳实验针灸学从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生理学等角度对梁门穴的研究进展;基础研究也证明了梁门穴或足阳明胃经作用的特异性。梁门穴在消化系统尤其是胃部疾病运用广泛,临床运用主要集中于胃脘痛(相当于胃炎、胃溃疡等)、消化不良、单纯性肥胖等。
谢燕东[4](2012)在《PKC及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针刺足三里穴调节大鼠胃运动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理状态下,介导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舒缩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分为钙信号通路和非钙信号通路两大类。作为主要的介导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钙介导的平滑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已比较明确,有文献报道针刺足阳明经穴后可使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及三磷酸肌醇的含量明显增高[1-2],这表明钙信号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参与了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然而钙并不是介导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唯一因素。通过对肌球蛋白调节蛋白轻链磷酸化程度与[Ca2+]不成比例这一现象证实了这一点,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新型蛋白激酶C(PKC)可以在不需要钙浓度升高的情况下使得肌动蛋白细肌丝相关蛋白,即钙调蛋白结合蛋白(CaD)和类肌钙蛋白(CaP)磷酸化,产生肌丝滑行,引起平滑肌细胞收缩[3-5]。实验表明PKC可以通过其同工酶以不同机制调节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环节,即ERK(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活性[3],从而激活P44/42MAPK通路进而产生平滑肌舒缩活动调节胃肠运动[6-9]。有实验报道针刺胃经后可使胃黏膜的PKC活性升高[68],这说明针刺调整胃运动的非钙信号介导机制可能也是通过这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本实验室既往的研究也发现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引起的胃运动增强可能和维甲酸通路中的同源盒holax基因的正性调节及磷脂酶C通路中的ptgs2基因的负性调节相关[82]。本课题采用技术成熟的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技术,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筛选大鼠胃组织标本(胃窦部,距幽门0.8-1cm),进行基因芯片及western blot检测PKC、MAPK信号转导途径及相关蛋白CaD,CaP的表达检测,采用“针刺血清”作用于大鼠离体原代胃窦平滑肌细胞,观察其舒缩活动,进一步验证针刺调节胃肠功能中PKC及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最终论证“针刺—胃肠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PKC通路及MAPK通路(细肌丝相关调节机制)—胃肠道运动”这一调节网络。为进一步探索针刺机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非经非穴组、正常对照组,观察电针刺后胃电的变化。2、分离出正常胃窦平滑肌细胞,同时对各组大鼠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经不同处理因素处理的胃窦平滑肌细胞在不同血清中的细胞形态学改变。3、筛选出大鼠胃窦组织标本(胃窦部,距幽门0.8-1cm),进行PKC及MAPK信号转导途径功能基因芯片检测及相关蛋白CaD、CaP的检测。结果:1、电针足三里穴能够双向调节胃平滑肌运动。2、电针足三里穴能够上调或下调PKC及MAPK信号通路中部分基因的表达。3、电针足三里穴能够上调或下调PKC及MAPK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CaD及CaP表达。4、足三里穴针刺血清能够使离体的正常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结论:1、针刺促进胃运动可能与MAPK6(ERK3)上调及IL1R2下调相关,针刺抑制胃运动可能与FOS、CXCL9(MIG)、NOS2A (iNOS)上调及MMP9下调相关。2、针刺促进胃运动可能与CaD及CaP表达的下调相关,针刺抑制胃运动可能与CaD及CaP表达的上调相关。3、PKC、MAPK通路可能是参与针刺调控胃运动的两个相关信号通路,但并不是针刺调节效应的唯一途径
李春华[5](2012)在《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实验性类痛经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子宫微循环为切入点,选择即刻及预先两个时机介入电针,比较不同时机电针相同或相近神经节段支配的胞宫相关经穴(三阴交穴、血海穴)、非相关经穴(悬钟穴)及非经非穴对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子宫微循环以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经穴与非穴、不同经脉的经穴、相同经脉的不同经穴调控胞宫效应的特异性以及介入时机对效应特异性的影响,为揭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应机制及经穴效应特异性影响因素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针灸临床取穴及择时提供科学指导。研究方法实验选用动情间期SD雌性大鼠192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即刻和预先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血海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1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天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即刻电针组于第10d给予电针20min,共1次;预先电针组于第8d给予电针20min,每日1次,共3次;盐水组及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实验一,即刻各组于电针同时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预先各组于末次电针后观察大鼠扭体反应。记录大鼠20min扭体潜伏期和扭体评分。实验二,即刻各组于电针同时观察大鼠电针5、10、20min时子宫微循环的变化,预先各组于末次电针5、10、20min时观察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变化。实验三,记录完扭体反应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观察子宫微循环后,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子宫ET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大鼠子宫NO的含量。研究结果1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即刻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各电针组扭体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各电针组之间比,扭体潜伏期、扭体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预先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扭体潜伏期、扭体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的扭体评分较血海组、非穴组明显降低(P<0.05)2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即刻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微血管、毛细血管(cap)粗细不均,管径收缩(P<0.01),微血管、cap条数减少(P<0.05,P<0.01),微血管、cap清晰度明显降低(P<0.01),微血管颜色明显加深(P<0.01),血流减慢或停滞(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三阴交穴20mmin时,微血管、cap管径均明显扩张,微血管、cap条数均明显增多,微血管颜色明显改善(P<0.05),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微血管、cap清晰度均明显改善(P<0.01,P<0.05,P<0.01,P<0.05),血流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悬钟穴20min时,微血管、cap清晰度,微血管颜色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血海穴、非穴各时间段各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电针三阴交穴5min时较电针血海穴、悬钟穴、非穴微血管清晰度明显改善(P<0.05,P<0.01),电针三阴交穴20min时,cap管径较电针非穴明显扩张(P<0.05)。预先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微血管、毛细血管(cap)粗细不均,管径收缩(P<0.01),微血管、cap条数减少(P<0.01,P<0.05,P<0.01),微血管、cap清晰度明显降低(P<0.01),微血管颜色明显加深(P<0.01),血流减慢或停滞(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微血管管径、cap管径(除5min外)明显扩张(P<0.01,P<0.05,P<0.01),微血管条数、cap条数(除5、10min外)明显增多(P<0.05),微血管清晰度、cap清晰度(除5min外)、微血管颜色(除5min外)明显改善,血流明显加快(P<0.01,P<0.05),电针悬钟穴各时间段微血管管径、cap管径(除5、10min外)明显扩张(P<0.05,P<0.01,P<0.05),微血管条数明显增多(P<0.05),微血管清晰度、cap清晰度(除5、10min外)、微血管颜色(除5、10min外)明显改善(P<0.01,P<0.05),电针血海穴10min时cap清晰度明显改善(P<0.05),电针非穴10、20min时微血管清晰度明显改善(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各时间段较电针血海穴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1),微血管清晰度明显改善(P<0.01,P<0.05),电针三阴交穴10min时较电针血海穴微血管条数明显增多(P<0.05),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较电针血海穴血流明显加快(P<0.05),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各时间段较电针非穴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1),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20min时cap条数较电针非穴明显增多(P<0.05),电针三阴交穴10、20min时较电针非穴血流明显加快(P<0.05)。3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的影响即刻组:①血浆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XB2的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血浆TXB2的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三阴交组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②子宫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子宫NO含量明显升高、ET/NO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除非穴组外)子宫N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各电针组ET/NO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0.05)。预先组:①血浆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XB2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TXB2/6-keto-PGF1α匕值明显降低(P<0.05)。②子宫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子宫NO含量明显升高、ET/NO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子宫NO含量明显降低,ET/NO比值明显升高(P<0.01),悬钟组ET/NO比值亦明显升高(P<0.01);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子宫NO含量较血海组、非穴组明显降低,三阴交组ET/NO比值较非穴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结论1即刻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悬钟穴、非经非穴均可缓解模型大鼠的类痛经反应,而三阴交穴的缓解作用最为明显,初步表明了三阴交穴具有缓解类痛经反应的相对特异性。2推测即刻电针可能是通过神经反射快速调节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3预先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悬钟穴、非经非穴对模型大鼠的类痛经反应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缓解效应,但三阴交穴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血海穴、非经非穴。4即刻、预先电针均可改善模型大鼠的子宫微循环状态,但预先电针的作用更为显着。5不同时机介入电针,三阴交穴改善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状态的作用均最为明显,且优于悬钟穴、血海穴、非经非穴。亦表明了三阴交穴具有调控胞宫微循环的相对特异性。综上可认为,穴位及介入时机不同,对胞宫的调节效应及机制不同。三阴交穴具有调控胞宫的效应特异性,该特异性是相对的;即刻电针对痛反应具有明确的缓解作用,而预先电针对子宫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表明介入时机对效应特异性具有一定影响。
杨宗保,严洁,姚雯[6](2009)在《应用细胞信号转导理论研究针灸效应机理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对多年来针灸效应产生的机制加以述评,提出针灸效应的实现最终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所介导的,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是针灸刺激引起机体某些活性物质的释放,继而激活靶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一系列的生物效应。
汪家柔[7](2009)在《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艾灸肺俞、肝俞穴,观察穴位施灸后钙离子在相关脏腑之间的分布调配及相关穴位电流变化规律,研究“穴脏相关”的非线性规律,探讨“一穴多脏”的内涵,为临床科学选穴、配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及实验三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10天组、肺俞10天组、LPS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实验二除上述组别外,增加空白45天组、肺俞45天组两组,以上每组均为8只大鼠。肺俞10天组、肺俞45天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分别连续灸两侧肺俞、肝俞穴各十天。空白10天组、空白45天组、LPS组同样抓取但不施灸。空白10天组、肺俞10天组、LPS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于第11天取材;空白45天组于空养45天后、肺俞45天组于艾灸肺俞10天继续空养35天后取材。取材前6小时LPS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均于腹腔注射LPS造成大鼠急性炎症反应,其后每小时测量一次穴位电流及体温。注射LPS后6小时腹主动脉取血,并取肺、肝、脾、肾、心组织进行钙离子含量测定。观察艾灸肺俞、肝俞穴后七组五脏、血清钙离子含量及体表相关穴位的电流变化情况。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实验期间大鼠未有死亡。肺俞45天组、肺俞10天组、肺俞LPS组及肝俞LPS组之艾灸穴位在灸后出现皮肤潮红及灸疤并逐日加重,且四组之精神、活动度、毛色均较空白45天组、空白10天组及LPS组为佳。肺俞LPS组、肝俞LPS组及LPS组三组于腹腔注射LPS后逐渐出现活动减少、蜷缩无力、毛竖少泽、口唇青紫、皮肤及尾部发硬、腹式呼吸及腹泻的现象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其中LPS组注射LPS后反应均较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严重。LPS组、肝俞LPS组在腹腔注射LPS后2 h肛温<36℃,肺俞LPS组在腹腔注射LPS后3h肛温<36℃。提示大鼠已产生急性炎症反应。此时其他组一般情况较注射LPS之三组为佳;肺俞LPS组、肝俞LPS组又较LPS组为佳。(2)左肺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左肺俞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5h与注后1h相比左肺俞电流下降,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注后1h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4h、注后5h与注后2h相比电流下降,有显着性差异。左肺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前:肺俞组与肺俞LPS组两者之注射前电流均值都显着高于其他组。肺俞组、肺俞LPS组与空白组、肝俞LPS组、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2h:肺俞组与空白组、肝俞LPS组、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3h:肺俞组与肝俞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5h:肺俞组与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左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左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后4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4h-注前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LPS组有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5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LPS组注后5h-注前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3)右肺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右肺俞电流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5h与注前、注后1h相比右肺俞电流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2h、3h、4h、5h与注前相比右肺俞电流均下降,其中注后2h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右肺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前:肺俞组、肺俞LPS组与空白组、LPS组、肝俞LPS组相比右肺俞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与左肺俞相同)注射LPS后1h:肺俞组与空白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2h:肺俞组与空白组、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3h:肺俞组与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右肺俞电流均较高,其中肝俞LP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4h:肺俞组与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其中LPS组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5h:LPS组与空白组相比右肺俞电流较低,有显着性差异。肺俞组与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相比右肺俞电流均较高,其中LP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右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5h-注前与注后1h-注前相比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注后4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右肺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射LPS后1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1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LPS组、肺俞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2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2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注后2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3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3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LPS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肺俞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4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4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肝俞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射LPS后5h-注射LPS前:肺俞LPS组注后5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肝俞LPS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LPS组注后5h-注前之右肺俞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4)左肝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左肝俞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2h、3h、4h、5h与注后1h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2h、5h有非常显着性差异,3h、4h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注后2h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其中2h、4h有非常显着性差异,3h、5h有显着性差异。左肝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前:肺俞LPS组与空白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1h:肝俞LPS组、LPS组与肺俞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后2h: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电流较低,其中LP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注后5h:LPS组、肺俞LPS组与空白组相比电流较低,有显着性差异。左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2h-注前、注后3h-注前、注后5h-注前与注后1h-注前电流差值相比负差值更大,其中注后2h-注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余有显着性差异。左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后1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后2h-注前:肺俞LPS组、肝俞LPS组、LPS组注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后3h-注前:肺俞LPS组、LPS组、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肝俞LPS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其余有显着性意义。注后4h-注前: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后5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LPS组之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5)右肝俞穴电流变化情况:右肝俞同一组内不同时点比较:LPS组:注后2h、注后3h、注后4h、注后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1h、2h、3h、4h、5h与注前相比电流均下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4h与注后2h、注后3h相比电流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右肝俞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后1h:肝俞LPS组与空白组、肺俞LPS组、LPS组相比电流均较高,其中LPS组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肺俞组与肺俞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后2h:肺俞组与LPS组相比电流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右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一组不同时点比较:肺俞LPS组:注后4h-注前与注后1h-注前、注后2h-注前、注后3h-注前相比电流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注后5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电流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4h-注前与注后1h-注前相比电流负差值更大,有显着性差异。右肝俞注射LPS后各时点减注射LPS前之电流差值同时点不同组间比较:注后1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肝俞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后2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空白组有显着性意义,肺俞组有非常显着性意义。肝俞LPS组、LPS组之电流差值与肺俞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有显着性意义。注后4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注后5h-注前:肺俞LPS组之电流差值与空白组、肺俞组、LPS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其中LPS组有显着性意义,其余有非常显着性意义。(6)各脏器及血清钙离子含量变化:各组同组中之血清Ca2+与肺、肝、心、脾、肾相比均较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而肺、肝、心、脾、肾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肺:肺俞10天组与肺俞45天组、空白10天组、肝俞LPS组相比肺中Ca2+均较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肺俞10天组与LPS组相比肺中Ca2+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肝:肺俞10天组、肝俞LPS组与空白10天组相比肝中Ca2+较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肾:LPS组、肝俞LPS组与空白45天组相比肾中Ca2+较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肺俞10天组、LPS组、肺俞LPS组、肝俞LPS组与空白45天组相比血清Ca2+均较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7)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体温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LPS前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如下:LPS组:注后6h与注前、注后5h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注后6h与注后2h、注后3h相比温度较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肺俞LPS组:注后5h、6h与注前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及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6h与注后1h、注后2h、注后3h、注后4h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5h、6h与注后2h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及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2h:肝俞LPS组与空白组相比温度较低,有显着性差异。注射LPS后6h:LPS组与空白组相比温度较高,有显着性差异。温度差:LPS组:注后6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正差值较大,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后6h-注前与注后3h-注前相比正差值较大,有显着性差异。肝俞LPS组注后6h-注前与注后2h-注前相比正差值较大,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变化的影响:1.1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的整体状态有积极的影响。腹腔注射2mg/kg LPS可对大鼠造成急性炎症反应,影响大鼠的整体状态,而预先艾灸处理可以起到保护或加强大鼠抵抗内毒素的作用。1.2空白组体表穴位电流呈平缓的非线性规律性动态变化。1.3.艾灸肺俞穴可显着提高肺俞穴电流,艾灸肝俞穴可显着提高肝俞穴电流,且分别艾灸肺俞、肝俞穴可影响其他五脏背俞穴的电流。提示艾灸背俞穴后穴位生物电流增加除了存在穴位特异性相关外,还对其他背俞穴的电流存在非线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提示刺激穴位存在“穴脏相关”、“一穴多脏”之非线性作用。而此非线性特性存在一定的规律,部份符合五行理论中的生克关系。1.4腹腔注射LPS后五脏背俞穴电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LPS对于肺、肝、脾、肾、心的经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出LPS对机体各脏器的影响亦为非线性作用。由于经络穴位内连腑脏,因此所致的损伤程度可以藉由测量背俞穴上的电流值得知,体现中医学说中“由表知里"、“以象测证”、“知外而揣内”的精神,也提示背俞穴可以较敏锐地反应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1.5艾灸穴位及LPS致炎作用下,五脏背俞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同时给予穴位一个艾灸的(调整)刺激并给予一个病理的(LPS)刺激时,机体各脏器在两种非线性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的影响作用。1.6五脏背俞穴与原穴相比,其对于艾灸及LPS刺激下穴位电流的变化幅度较大,提示五脏背俞穴与原穴相比,更能敏感地反应艾灸作用及LPS的急性损伤刺激对机体的影响。2.艾灸肺俞、肝俞穴对血清及五脏钙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2.1空白组钙离子游离在血清中的含量最多,五脏中均有钙离子但含量不同,一般为脾最多,心最少。而艾灸效应和LPS作用都能影响血清及脏器中钙离子的含量变化。随着大鼠年龄增加,肾中钙离子有降低的趋势。2.2艾灸正常大鼠肺俞对肺中钙离子含量影响最为显着,艾灸肺俞能使肺脏吸引钙离子造成钙离子的富集,而对其五行我生之肾及我克之肝亦存在较明显的Ca2+富集影响。艾灸正常大鼠肺俞穴对肺中钙离子聚集的近期效应明显,但后效应不明显。2.3在LPS所致急性炎症作用下,肝中钙离子升高,肾中钙离子降低,分别艾灸肺俞、肝俞穴对肾中钙离子的降低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艾灸肺俞的作用大于灸肝俞穴。2.4在LPS所致急性炎症作用下,艾灸肺俞、肝俞穴都能起到使肺中钙离子聚集的作用,而灸肺俞的作用大于灸肝俞穴。2.5艾灸肺俞对肺、肝、肾的钙离子聚集作用较显着;艾灸肝俞则对肝、脾、肺的钙离子聚集作用较显着。3.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体温的影响:3.1空白组生理体温呈动态平稳的规律变化。3.2 LPS所致急性炎症反应在体温表现为升高,而艾灸肺俞、肝俞穴都能抑制LPS所致体温升高的表现。在注射LPS后1h~3h艾灸肺俞穴的作用较肝俞大,而在注射LPS后4~6h,艾灸肝俞穴则表现出更好的防御效应。3.3各组体温的在各时点变化特点与电流变化相似,其相关规律仍需近一步研究。
张英进[8](2009)在《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分子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电针足阳明胃经“四白”、“梁门”、“足三里”穴对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效应,探寻针刺治疗的特异相关蛋白质分子。方法:应用乙醇灌胃法造成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用电针对胃粘膜损伤大鼠“四白”、“梁门”、“足三里”穴治疗10天。采用链霉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胃黏膜细胞,超声破碎法提取蛋白质。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得空白组、模型组、电针胃经穴组和电针对照点组大鼠胃粘膜细胞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通过对比分析各组的差异蛋白点,取有意义的点做质谱鉴定;应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获得空白组、模型组、电针胃经穴组和电针对照点组大鼠胃粘膜细胞蛋白质表达指纹图谱。从而找出与电针效应特异相关的蛋白质信号分子,为进一步阐明针刺参与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复杂网络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①经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最高,空白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最低,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造模是成功的;电针胃经穴组和电针对照点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电针胃经穴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降低最为明显,与电针对照点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将空白组、模型组、电针胃经穴组和电针对照点组分别进行比较,找出都有的差异的蛋白点7个(P<0.05),做质谱鉴定,共鉴定出6个蛋白质。③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共有4个蛋白质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两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升高,两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降低;电针胃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共有4个蛋白质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1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升高,3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降低;电针对照点组与模型组比较共有5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2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升高,3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降低;电针胃经穴组与电针对照点组比较共有12个差异蛋白质质/荷比峰(P<0.05),都表现为升高。④10777.71u、3727.126u这两个蛋白质质/荷比峰在模型组与空白组、电针胃经穴组与模型组、电针胃经穴组与电针对照点组比较都有明显的差异变化(P<0.05),说明10777.71u、3727.126u这两个蛋白质可能是针刺治疗胃粘膜损伤大鼠损伤修复的特异效应物质。⑤从实验结果来看,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鉴定出的差异蛋白主要分布在中、高分子量的蛋白质。而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分离出来的差异蛋白峰主要分布在分子量较小的低丰度蛋白质。所以两实验的结果没有找到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的差异蛋白质。结论:①电针足阳明经(穴)可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提示其与胃具有相对的特异性联系。②鉴定出的6个蛋白质可能通过各种作用通路,如细胞凋亡,发挥损伤和抗损伤修复的作用。电针治疗能够升高或降低这些蛋白质,说明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蛋白发挥治疗作用的。③建立的细胞蛋白质指纹图谱能够为空白组大鼠、乙醇所致胃粘膜损伤大鼠、电针胃经穴组大鼠和电针对照点组大鼠在筛选特异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为电针治疗胃粘膜损伤大鼠损伤修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洪丽莉[9](2008)在《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胃肠动力障碍及其电针调整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脊髓损伤后大鼠的胃肠动力的改变,初步探讨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可能的发病机理。2通过检测电针足三里前后胃内核素残留率、小肠推进率以及脑肠肽、脑肠肽受体、NOS等的改变,了解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调整作用,推断电针作用的可能途径和机制。方法:1脊髓损伤模型建立:用WD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采用BBB评分法,选择BBB评分0分的大鼠为造模成功。2大鼠的运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后CBS法进行动物运动行为评分,观察指标包括开放空间运动能力、脚趾伸展、触地反射、回缩反射、翻正反射、斜板试验。并且对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观察,采用BBB评分。3分组: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经非穴组、电针治疗组和莫沙比利治疗组。①正常对照组:对正常的大鼠,每日固定30 min,但不行电针刺,连续14天。②模型对照组: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每日固定30min,但不行电针刺,连续14天。③非经非穴组: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每日电针治疗(选“足三里”穴旁0.5 cm处,频率、强度同(3)组)30 min,连续14天。④电针治疗组: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每日电针足三里治疗30min,连续14天。(穴位选双侧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穴)。⑤莫沙比利治疗组: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每日给予莫沙比利灌胃,连续14天。4取穴和针刺方法:“足三里”穴,根据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研究会指定的“动物针灸穴位图谱”选取双侧足三里穴(在大鼠膝关节后外侧,腓骨小头下约5mm处)。大鼠清醒固定,各电针组动物均在造模成功后一周开始针刺,足三里穴直刺7mm,连接胃肠促动型医用数码电针治疗仪,参数选为:连续波,电针频率为3Hz,强度为2-3mA,针刺30min,每天1次。5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比的检测:各组大鼠于造模后第7天和第21天时,随机抽取10只大鼠,每组灌服混有99m碍-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0.05毫居(mCi)/10g和少量亚甲兰的营养性半固体糊标准餐20ml/kg,胃内核素残留率(%)=(胃内核素残留值/基准值)×100%,小肠推进比(%)=(幽门括约肌至色素前端的距离(cm)/幽门括约肌至回盲部的距离(cm))×100%。6脊髓组织病理观察:于造模后第1,7天,正常组和造模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处死,以T12为中心取长约1.0cm脊髓,以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后,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片厚5μm,备用,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7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浆、血清及组织标本在测定前混匀,4℃1500转/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测定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的含量。8一氧化氮合酶的检测:于造模后第3周,大鼠处死,取1cm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于4.0%多聚甲醛中固定,包埋,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肠组织iNOS蛋白的表达,采用SABC(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并用RT-PCR测定胃窦和小肠组织iNOS mRNA的表达。9 MTLRmRNA和SSR mRNA表达:采用RT-PCR测定MTLR mRNA和SSRmRNA表达,用多媒体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计算各样本PCR产物的光密度值。计算各样本MTL-R1A mRNA及SSTR2 mRNA与内参β-actin mRNA PCR产物的积分光密度比值,比值的高低反映了MTL-R1A mRNA及SSTR2 mRNA在样本中表达量的多少。结果:1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各组大鼠CBS评分结果:正常组的大鼠脊髓神经的运动功能正常,模型组大鼠双后肢软瘫,肌张力低,损伤平面以下各种反射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第造模后第7天和第21天,CBS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降低,P<0.01。2大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实验1周后,即造模后,脊髓损伤模型各组,与正常组相比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经过电针治疗后,即实验3周后,模型组胃内残留率仍比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而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3周后,小肠推进比模型组较正常组仍明显减少(P<0.01),而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在电针治疗前后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有显着差异(P<0.01)。3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正常组术后24h脊髓HE染色结果正常;而模型组损伤后24h:HE染色可见损伤区及邻近区域脊髓组织丧失正常的结构,有明显的组织破坏、坏死、空泡形成。灰、白质内明显可见大量、弥散的红细胞。损伤后1周:损伤区及邻近区域脊髓丧失正常结构,灰、白质内可见到脊髓液化坏死,形成空泡,灰、白质内出血消失。同时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排列紊乱,神经元极少见到。4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的测定结果:①脊髓损伤可使大鼠血液及组织中的MTL含量降低;电针组可使大鼠血液和胃窦组织和十二指肠组织中MTL含量明显上升,作用与西药组的作用相当。②脊髓损伤可使大鼠血液及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中的GAS含量明显降低,而电针组可明显增加血液中的GAS含量,而对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中的GAS含量变化作用不明显。③脊髓损伤可使大鼠血液及胃肠组织中的VIP含量升高。电针足三里能降低血液及胃窦组织中VIP含量,对十二指肠中VIP含量增高作用不明显;与莫沙比利相比较,电针足三里对胃窦组织的作用优于莫沙比利。④脊髓损伤后大鼠血液及组织中的SS含量升高。电针足三里能降低血液及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中SS含量,作用相当于莫沙比利。5脊髓损伤大鼠NOS的改变和电针的调整作用:①iNOS在胃和小肠组织中的表达:在正常组中,iNOS在胃黏膜上皮细胞浆中少量表达,而在模型组和穴旁组中,iNOS在胃黏膜的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电针组和西药组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和穴旁组与正常组比较iNOS表达明显增加(P<0.01),经过治疗,电针组iNOS表达有所改善,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而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②胃和肠组织iNOS mRNA:胃和肠组织中,模型组iNOS mRNA的表达增加(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和穴旁组相比较,iNOS mRNA的表达显着减少(P<0.01)。6脊髓损伤大鼠胃窦MTL-R1A mRNA及结肠SSTR2 mRNA表达的改变和电针的调整作用:MTL-R1A mRNA中,模型组的光密度积分比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平均光密度积分比值均升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SSTR2 mRNA中,模型组的平均光密度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比值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大鼠MTL-R1A mRNA表达下调,电针足三里上调MTL-R1A mRNA表达,作用相当于莫沙比利;脊髓损伤后大鼠SSTR2 mRNA表达增加,电针足三里下调SSTR2 mRNA表达,作用优于莫沙比利。结论1根据改良的WD方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模型组造模后第7、21天改良的CBS评分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符合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的病理变化,证实建立的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是成功的。2脊髓损伤大鼠存在胃肠动力障碍,本实验中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功能的下降,因此,脊髓损伤后胃肠的动力下降;电针足三里可以改善胃肠的排空率,促进胃肠的运动,因此,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动力有促进的作用。3脊髓损伤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紊乱和电针的调整作用:①血浆和组织中MTL的下降可能是造成脊髓损伤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MTL主要通过内分泌和局部神经分泌的方式影响脊髓损伤后的胃肠运动。电针足三里可以通过升高血液和组织中的MTL,促进胃肠动力。②血浆和胃肠组织中GAS的下降可能是脊髓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GAS既可以内分泌的方式,也可以局部神经分泌的方式影响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电针足三里可以通过升高血液中的GAS,以内分泌的方式促进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③血浆和组织中VIP的升高可能是引起脊髓损伤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电针足三里对VIP的调整不仅以内分泌的形式起作用,其胃窦组织中VIP含量也下降,因而电针足三里以血液循环和胃窦组织局部分泌的方式影响脊髓损伤后的胃肠动力。④血浆和组织中SS的升高可能是脊髓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之一,电针足三里后,可能通过降低抑制性脑肠肽SS的释放,以血液循环和局部分泌的形式调整胃肠动力的紊乱。4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组织中脑肠肽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当对胃肠平滑肌细胞有兴奋效应的脑肠肽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或对胃肠平滑肌细胞有抑制效应的脑肠肽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上升时,则可能会出现胃肠动力障碍,MTL-R1A、SSTR2的基因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SCI后的胃肠动力下降的发病;电针足三里对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可能通过受体的调节方式来实现,通过上调MTL-R1A、下调SSTR2的基因表达,来调节胃肠运动,达到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5 NO能神经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脊髓损伤后可能通过iNOS蛋白和基因水平的上调导致胃肠动力障碍;而针刺足三里治疗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机制可能与降低NO能神经兴奋性有关,针刺足三里在胃肠动力障碍的状态下,可以下调iNOS蛋白水平和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胃肠动力;以上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NO的释放来实现。
杨宗保[10](2007)在《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及其ERK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中医经络学说中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为指导,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效应、大鼠胃黏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c-myc表达的影响,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多层次系统地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物质基础以及电针足阳明经(穴)参与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WRS)制作应激性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以电针足阳明经“足三里”、“梁门”、“四白”穴为施治因素,按Guth等标准记录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胃黏膜细胞EGFR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细胞ERK磷酸化水平;RT-PCR法检测胃黏膜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①经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最高,正常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最低,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说明造模是成功的;电针胃经组和电针胆经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电针胃经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降低最为明显,与电针胆经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②在电针足阳明经(穴)后提取的不同稀释度血清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差异影响中,1/10胃经血清组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与1/2、1/5和1/20胃经血清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强弱依次为:1/10胃经血清组>1/20胃经血清组>1/5胃经血清组>1/2胃经血清组;③在与电针足阳明经(穴)或足少阳经(穴)提取的血清孵育后,胃经组和胆经组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及其基因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胃经组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及其基因的表达又最为明显,与胆经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在与电针足阳明经(穴)或电针足少阳经(穴)提取的血清孵育后,胃经组和胆经组大鼠胃黏膜细胞ERK磷酸化、c-myc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胃经组大鼠胃黏膜细胞ERK磷酸化、c-myc基因表达升高最为明显,与胆经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当用PD153035阻断EGFR后,胃经+PD153035组大鼠胃黏膜细胞ERK磷酸化、c-myc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与胃经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①电针足阳明经(穴)可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足阳明经与胃具有相对的特异性联系;②电针足阳明经(穴)后提取的不同稀释度血清皆能使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蛋白的表达增强,但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相关性,1/10稀释度血清的效应最为明显;③电针足阳明经(穴)后提取的血清可提高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及其基因的表达,EGFR是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重要物质基础;④电针足阳明经(穴)后提取的血清可提高大鼠胃黏膜细胞ERK磷酸化和c-myc基因表达水平,并且上述效应可随EGFR被阻断而减弱,EGFR是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修复的调节位点,ERK和c-myc是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重要物质基础;⑤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细胞信号转导可能是通过激活EGFR及其ERK信号转导途径而实现的;⑥利用针刺穴位后所提取的血清与离体器官、组织、细胞相互作用,以探讨针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值得做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二、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长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长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血清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哮喘 |
2 治胃病 |
3 保护心肌 |
3.1 电针 |
3.2 天灸 |
4 保护神经 |
4.1 针刺 |
4.2 电针 |
5 改善免疫 |
5.1 电针 |
5.2 艾灸 |
5.3 天灸 |
5.4 电针加艾灸 |
6 抗衰老 |
7 防治骨代谢疾病 |
7.1 电针 |
7.2 艾灸 |
8 抑瘤 |
8.1 艾灸 |
8.2 电针加艾灸 |
9 结语 |
(2)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肠病大鼠双向调节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功能性肠病病因病机研究 |
1.1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1.2 功能性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肠病机理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FC)机理的研究 |
2.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腹泻(FD)机理的研究 |
3. 针灸调节功能性肠病的文献研究 |
3.1 针灸调节功能性肠病的古代认识 |
3.2 针灸治疗功能性肠病的现代研究 |
4. 针刺调节胃功能的中枢机制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脑肠肽GAS、SP、Ghrelin、VIP、SS、GAL和c-kit蛋白在大鼠功能性肠病中动态表达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与药品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条件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功能性肠病大鼠模型制备 |
3.3 动物模型评定方法 |
3.4 观察方法和指标测定 |
3.5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功能性腹泻大鼠模型评定结果 |
4.2 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评定结果 |
5. 讨论 |
5.1 各组大鼠血清及组织中脑肠肽动态表达与功能性肠病相关性分析 |
5.2 各组大鼠结肠粘膜c-kit蛋白的动态表达与功能性肠病相关性分析 |
6. 实验小结 |
实验二: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肠病大鼠血清GAS、SP、Ghrelin、VIP、SS、GAL及结肠粘膜c-kit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双向调节机制初探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与药品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条件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功能性肠病大鼠模型制备 |
3.3 治疗方案 |
3.4 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肠病大鼠粪便形态学和结肠组织形态学影响的评价指标 |
3.5 观察方法和指标测定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大鼠一般状态 |
4.2 电针不同穴位治疗对功能性肠病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 |
5. 讨论 |
5.1 本课题的立项依据 |
5.2 功能性肠病的治疗现状 |
5.3 本实验研究的设计思路 |
5.4 脑肠肽对胃肠平滑肌细胞动力调节的信号转导机制 |
5.5 c-kit对胃肠动力调节机制 |
5.6 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肠病大鼠血清及组织脑肠肽含量的影响 |
5.7 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肠病大鼠c-kit蛋白表达的影响 |
5.8 穴位选择及配伍依据 |
5.9 电针调节功能性肠病的优越性与疗效评价 |
5.10 电针不同穴位双向调节功能性肠病机制初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梁门穴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研究 |
1.1 分子生物学角度 |
1.2 生理学方法 |
1.3 形态学方法 |
1.4 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
2 临床运用 |
2.1 梁门为主穴之一的报导 |
2.1.1 消化道疾病 |
2.1.2 单纯性肥胖 |
2.2 梁门为配穴的报导 |
2.3 其它疾病 |
3 小结 |
(4)PKC及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针刺足三里穴调节大鼠胃运动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针灸与胃肠运动 |
二、胃肠运动的信息系统 |
三、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试剂及抗体 |
3 主要仪器 |
实验一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电调节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实验二 足三里穴针刺血清对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实验三 PKC 及 MAPK 信号转导途径芯片检测及 Cad、Cap 蛋白 W-B 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讨论 |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2003~2012年国内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
1 检索方法 |
2 研究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治疗 |
2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及针灸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原发性痛经的针刺介入时机 |
1 不同针刺时机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 |
2 不同针刺介入时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比较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针灸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
1 针灸对体表微循环影响 |
2 针灸对脏器微循环的影响 |
3 针灸对微循环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1 经穴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
2 介入时机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表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附 查新报告 |
(6)应用细胞信号转导理论研究针灸效应机理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信号转导 |
2 针灸效应与细胞间信号分子 |
3 针灸效应与细胞膜受体 |
4 针灸效应与细胞内信号分子 |
5 针灸效应与基因表达 |
6 结语 |
(7)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英汉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份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性研究 |
1 中医对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理论的认识 |
1.1 古典理论(帛书~内经) |
1.2 背俞穴之由来及经络学基础 |
1.3 背俞穴与标本、气街理论 |
1.4 背俞穴与疾病、主治的关系 |
1.5 肺俞穴之典籍记载 |
1.6 肝俞穴之典籍研究 |
2 西医对体表内脏相关之研究 |
2.1 起源 |
2.2 牵涉性痛 |
2.3 中医经络、脏腑与西医解剖器官的联系 |
3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现代研究 |
3.1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之现代临床研究 |
3.2 经脉穴位脏腑相关之现代实验研究 |
4 肺俞穴与肺相关的现代研究 |
4.1 肺俞穴位解剖及针刺深度 |
4.2 肺俞穴与肺相关之现代实验研究 |
4.3 肺俞穴与肺相关之现代临床研究 |
5 小结 |
综述二 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电学特性研究进展 |
1 经脉腧穴的电阻、电位、电流、伏安特性研究 |
1.1 经穴导电基本原理 |
1.2 经脉腧穴低电阻、高电位、高电流特性的基础研究 |
1.3 经脉腧穴低电阻、高电流特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
1.4 经脉腧穴电学特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
1.5 经脉腧穴的伏安特性 |
2 经脉腧穴的良导络特性及与脏腑相关特性研究 |
2.1 良导的物质基础 |
2.2 经穴的低阻良导特性 |
2.3 良导络测量原理 |
2.4 良导络诊断常用穴位 |
2.5 良导络与疾病及其治疗 |
2.6 良导络的意义 |
3 小结 |
综述三 离子与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研究进展 |
1 钙离子(CA~(2+)) |
1.1 经穴钙离子浓度特异性研究 |
1.2 针刺对腧穴处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1.3 脏腑病变时相应外周经脉线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动态监测 |
1.4 改变经脉线及穴位处的钙离子浓度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
1.5 阻断穴位或经脉线的电压门控性钙离子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
1.6 拮抗经穴处钙调素对经穴功能活动的影响 |
2 钠离子(NA~+)、钾离子(K~+) |
2.1 经穴处K~+、NA~+浓度的特异性 |
2.2 针刺不同经脉对足三里穴K~+、NA~+的动态影响 |
2.3 针灸治疗与K~+、NA~+的关系 |
3 氢离子(H~+) |
4 其他离子 |
5 疾病及其针刺治疗中相关离子的变化 |
5.1 脑缺血 |
5.2 心肌缺血 |
5.3 胃病 |
6 经脉实质之离子学说 |
6.1 经脉实质与离子—电能相关 |
6.2 经脉实质与离子—组织结构相关 |
7 小结 |
第二部份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相关穴位电流的变化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1. 肺俞穴区电流检测 |
2. 肝俞穴区电流检测 |
3. 脾俞穴区电流检测 |
4. 肾俞穴区电流检测 |
5. 心俞穴区电流检测 |
6. 太渊穴区电流检测 |
7. 太冲穴区电流检测 |
8. 同时点各穴电流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实验二 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相关脏器及血清CA~(2+)分布的影响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艾灸肺俞、肝俞穴对大鼠体温的变化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份 结语 |
1 论文总结 |
1.1 五脏背俞穴及原穴电流变化 |
1.2 艾灸肺俞、肝俞穴及LPS作用下五脏及血清钙离子含量变化 |
1.3 艾灸肺俞、肝俞穴及LPS作用下体温变化情况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分子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电针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来源、分组与造模方法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动物造模 |
1.2.3 穴位定位 |
1.2.4 针刺方法 |
1.2.5 胃粘膜损伤指数胃粘膜损伤指数检测 |
1.2.6 光镜标本制作 |
1.2.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肉眼观察结果 |
2.2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的影响 |
2.3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光镜观察结果 |
第二部分 应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分析各组大鼠胃黏膜细胞蛋白质表达指纹图谱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器材 |
1.1.3 试剂 |
1.1.4 试剂配制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动物造模 |
1.2.3 穴位定位 |
1.2.4 针刺方法 |
1.2.5 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分离 |
1.2.6 胃粘膜细胞蛋白提取 |
1.2.7 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流程 |
1.2.8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胃粘膜细胞蛋白样本用弱阳离子芯片(WCX2)处理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应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研究电针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修复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器材 |
1.1.3 试剂 |
1.1.4 试剂配制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动物造模 |
1.2.3 穴位定位 |
1.2.4 针刺方法 |
1.2.5 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分离 |
1.2.6 胃粘膜细胞蛋白提 |
1.2.7 向电泳操作流程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胃粘膜细胞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足阳明经与胃相关规律的认识 |
1.经脉-脏腑相关规律的认识 |
2.古代对足阳明经(穴)与胃相关规律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机制的认识 |
三、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效应 |
四、蛋白组学对针灸对胃黏膜损伤的机制研究 |
1.蛋白组学的研究现状 |
2.蛋白组学在针灸学研究中的的应用进展 |
3.SELDI-TOF-MS技术对电针大鼠胃粘膜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 |
4.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对电针大鼠胃粘膜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 |
5.两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五、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综述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交流学习及获奖情况 |
(9)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胃肠动力障碍及其电针调整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
1 与脊髓损伤相关的胃肠动力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 脊髓损伤后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的概况 |
1.2 脊髓损伤的机理 |
1.3 胃肠动力病新概念和曼谷分类 |
1.4 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 |
1.5 脊髓损伤后为胃肠动力紊乱机制 |
1.6 脊髓损伤后消化道动力紊乱表现 |
1.7 脊髓损伤后胃肠道动力紊乱的治疗 |
2 脊髓损伤和胃肠动力障碍的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
2.2 针灸调节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 |
3 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研究 |
3.1 脊髓损伤的中医病机 |
3.2 脊髓损伤的中医治疗 |
4 祖国医学对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 |
4.1 中医对胃肠动力障碍的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
4.2 中医药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进展 |
5 足三里的研究进展 |
5.1 足三里的定位和层次结构 |
5.2 针刺足三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
5.3 针刺足三里穴对脑肠肽的影响 |
5.4 足三里反射途径的研究 |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胃肠动力障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实验二 脊髓损伤对脑肠肽的影响和电针的调整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实验三 脊髓损伤大鼠NOS的改变和电针的调整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实验四 脊髓损伤大鼠胃窦MTL-R1AmRNA及结肠SSTR_2mRNA表达的改变和电针的调整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第三部分:讨论 |
1 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选择依据和评估 |
1.1 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理论依据 |
1.2 脊髓损伤模型的评估标准 |
1.3 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评估分析 |
2 脊髓损伤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和电针的调整作用 |
2.1 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理论依据 |
2.2 足三里的选择依据 |
2.3 电针频率的选择依据 |
2.4 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
2.5 实验结果的分析 |
3 脊髓损伤对脑肠肽的影响和电针的调整作用 |
3.1 胃动素 |
3.2 胃泌素 |
3.3 血管活性肠肽 |
3.4 生长抑素 |
4 NOS在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中的改变和电针的调整作用 |
4.1 指标的选择依据 |
4.2 实验结果的分析 |
5 胃窦MTL-R1AmRNA及结肠SSTR_2mRNA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中的改变和电针的调整作用 |
5.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5.2 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四部分:结语 |
1 本课题的结论 |
2 本课题创新之处 |
3 工作中的不足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略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及其ERK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来源、分组与造模方法 |
1.2 穴位定位与电针方法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1.5 胃黏膜损伤指数计分 |
1.6 光镜标本制作程序 |
1.7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肉眼观察结果 |
2.2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的影响 |
2.3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光镜观察结果 |
第二部分 电针足阳明经(穴)血清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的浓度效应相关性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来源、分组与造模方法 |
1.2 穴位定位与电针方法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1.5 正常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分离方法 |
1.6 大鼠血清的提取及与正常大鼠胃黏膜细胞的作用方法 |
1.7 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检测方法 |
1.8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正常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分离结果 |
2.2 电针足阳明经(穴)血清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的浓度效应相关性结果 |
第三部分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来源、分组与造模方法 |
1.2 穴位定位与电针方法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1.5 正常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分离方法 |
1.6 大鼠血清的提取及与正常大鼠胃黏膜细胞的作用方法 |
1.7 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的检测方法 |
1.8 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基因表达的检测方法 |
1.9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 |
2.2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部分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阻断前后ERK和c-myc基因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来源、分组与造模方法 |
1.2 穴位定位与电针方法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1.5 正常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分离方法 |
1.6 大鼠血清的提取、胃黏膜细胞EGFR阻断途径及与血清的作用方法 |
1.7 大鼠胃黏膜细胞ERK磷酸化的检测方法 |
1.8 大鼠胃黏膜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检测方法 |
1.9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RK的影响 |
2.2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阻断前后ERK的影响 |
2.3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c-myc基因的影响 |
2.4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阻断前后c-myc基因的影响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足阳明经与胃相关规律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机制的认识 |
三、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效应 |
四、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修复影响与EGFR的关系 |
五、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修复影响与ERK、c-myc的关系 |
六、电针足阳明经(穴)调节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信号转导机制探讨 |
七、电针足阳明经(穴)与电针足少阳经(穴)效应差异分析 |
八、针灸血清学方法的探讨 |
九、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综述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交流学习及获奖情况 |
四、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长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血清作用的研究进展[J]. 贺静,于建春. 中国针灸, 2014(10)
- [2]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肠病大鼠双向调节机制初探[D]. 王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3]梁门穴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J]. 陈永,乐毅敏,杨宗保,龚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04)
- [4]PKC及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针刺足三里穴调节大鼠胃运动中的作用研究[D]. 谢燕东.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1)
- [5]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D]. 李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6]应用细胞信号转导理论研究针灸效应机理述评[J]. 杨宗保,严洁,姚雯.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3)
- [7]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D]. 汪家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分子的探讨[D]. 张英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05)
- [9]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胃肠动力障碍及其电针调整作用的研究[D]. 洪丽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10]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及其ERK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D]. 杨宗保.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