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S患者射频组织收缩的疗效评价

OSAS患者射频组织收缩的疗效评价

一、OSAS患者经射频组织缩积术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毛婷[1](2020)在《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率高,可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脑卒中等,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OSAHS是房颤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阵发性房颤若频繁发作,日久可进展成为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合并OSASH目前缺乏确效治疗药物,射频消融术、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存在明显局限性,且治疗依从性较差。目前房颤治疗达标率存在严重不足,其基本治疗原则如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强度均远未达标。房颤的药物治疗存在转复及维持窦律困难,易复发,且手术费用较高并具有不可预知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而在疾病早期就联合中药治疗有望提高房颤总体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缓合并症进展,改善预后。中医药还能够减轻西药副作用,安全性良好,对于降低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是将随机对照的原理应用于单一病例所进行随机、多周期二阶段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案,阵发性房颤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的疾病,适用于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可通过反复在同一个体身上进行多次的交叉对照研究,通过观察患者对干预措施的反应,来评价某种药物与安慰剂或另一种药物比较的疗效,优选出对于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措施。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与中医辨证论治有相通之处。中药复方通过作用于多个靶标和多种途径来发挥其治疗作用,传统研究很难阐明其作用机理。随着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被用来系统地反映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标,多途径和复杂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网络药理学是通过网络平衡的整体观来探索药物与机体互作关系的学科,可反映多靶点与多疾病间的复杂关系,对于研究复杂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具有重要价值。其与中医学整体观有相通之处。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开展中药复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从OSAHS相关房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传统文献综述;并对OSAHS对冠心病患者房颤风险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发现OSAHS能够增加冠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的风险,且OSAHS严重程度越重,发生房颤的风险越大。第二部分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共纳入16例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患者,使用调肝益气定悸方与安慰剂进行三轮二阶段交叉对照,共持续23周。以观察调肝益气定悸方在预防房颤复发、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及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探索适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借鉴系统药理学思路,从“药物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疾病”系统阐释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OSAHS对冠心病患者房颤风险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OSAHS对冠心病患者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等中外文数据库,搜集OSAHS与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风险关系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7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队列研究,包括709例OSAHS患者和975例非OSAHS患者。结果显示,OSAHS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房颤的发病风险[OR=3.00,95%CI(2.31,3.90),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①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OR=3.24,95%CI(2.26,4.65),P<0.000 01],其中冠心病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更高[OR=5.60,95%CI(3.28,9.56),P<0.000 01];②采用柏林问卷调查(BQ)评估的冠心病合并高风险OSAHS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也比冠心病合并低风险OSAHS 患者增加[OR=2.21,95%CI(1.50,3.26),P<0.001]。小结:OSAHS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的风险,且OSAHS严重程度越重,发生房颤的风险越大。第二部分: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目的:通过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调肝益气定悸方在预防房颤复发、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及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进一步探索调肝益气定悸方临床疗效评估的研究方法,为寻找适用于中医药个体化的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以自身病例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双盲、三轮二阶段交叉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案。共纳入16例受试者,采用试验药物(调肝益气定悸方)与安慰剂自身前后交替对照,每位受试者将接受三轮治疗交替周期,每轮治疗交替周期为8周,包括调肝益气定悸方与安慰剂两个治疗阶段,每个治疗阶段前3周为治疗期,后1周为洗脱期,疗程共23周。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的使用顺序为随机双盲。分别在3w末、7w末、11w末、15w末、19w末、23w末进行病症信息及疗效指标采集,包括房颤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率变异性、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1)与对照期相比,受试者4、受试者10、受试者11治疗期的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即房颤负荷)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受试者治疗期的房颤负荷较对照期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所有受试者治疗期的房颤负荷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与治疗前相比,所有受试者对照期的房颤负荷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11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期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三角指数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期的PNN50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全部病例的每轮治疗期与对照期的临床症状疗效结果显示,治疗期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4)与治疗前相比,所有病例的每轮治疗期与对照期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减低。13例受试者每轮各期中医证候积分合并后结果显示,与对照期相比,病例1、病例2、病例6、病例7、病例9、病例10、病例12治疗期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期相比,治疗期的病例1、病例2、病例6、病例7、病例9、病例10、病例12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期的病例3、病例4、病例5、病例8、病例12、病例13、病例14、病例1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完成全部试验的受试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多导睡眠监测相关指标AHI、OD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次数、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SaO2在治疗后未见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调肝益气定悸方能够预防房颤复发、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及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改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中医证候疗效显着,同时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调肝益气定悸方对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未见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第三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探索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开展中药复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采用TCMSP数据库及BATMAN-TCM分析平台检索并获取调肝益气定悸方中11味药物酸枣仁、甘松、延胡索、仙鹤草、蒺藜、牡蛎、炙甘草、党参、白芍、麦冬、桂枝的药物成分及候选靶点。接着以“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及“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为关键词,在疾病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检索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再将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靶点与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作用靶点,接着结合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并分析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将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靶点网络与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靶点网络相映射,构建“药物候选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疾病”互作网络,获得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药效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对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靶点互作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确定关键治疗靶点;通过对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相应靶点的信号通路,构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药物成分-关键治疗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1)调肝益气定悸方11味药物共有活性成分214个,其作用于422个候选靶点。分别来源于酸枣仁、甘松、延胡索、仙鹤草、蒺藜、炙甘草、党参、白芍、麦冬、桂枝的8、5、50、9、11、89、18、7、8、5个活性成分为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有效成分。(2)经疾病基因数据库检索得到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232个。(3)调肝益气定悸方21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422个候选靶点,将其与232个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相映射,得到调肝益气定悸方189个活性成分作用于55个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4)通过对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治疗靶点互作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得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A)、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3(MAPK3)、白介素-1B(IL1B)、胰岛素(INS)、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共8个关键治疗靶点。(5)通过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发现65条生物学过程,14个分子功能相关过程,10条细胞组分表达过程及92条信号通路。其中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调节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NO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对缺氧的反应、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I-kappaB激酶/NF-kappaB信号的正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与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有关。小结:调肝益气定悸方中189个主要成分作用于55个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 疾病相关靶点,其中,IL6、TNF、VEGFA、AKT1、MAPK3、IL1B、INS、TP53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关键靶点,主要富集于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

蒋全智[2](2020)在《自拟保心汤联合胺碘酮对气虚血瘀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自拟保心汤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气虚血瘀型)的治疗方案,从而评价自拟保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06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就诊患者,对象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气虚血瘀型),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入组病例共46例。记录患者治疗前基本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两组在术后当天均常规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片),治疗组术后一周加用自拟保心汤。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1月、3月、6月时平均心室率及术后房颤的复发率,EHRA评分的变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房容积指数的变化;SF-36表评分的变化,对比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变,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事件。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 for Window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疗效性评价:治疗组在治疗3月、6月时EHR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表)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1月、3月、6月时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治疗3月、6月时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后1月、3月、6月时房颤复发相关影响因素水平有明显改善。对于不良事件,治疗组1例,对照2例,均为窦性心动过缓,胺碘酮剂量减半后自行恢复正常,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后疗效均优于治疗前;而治疗后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安全性评价:两组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结论:自拟保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气虚血瘀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可改善患者术后的房颤相关症状、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房颤复发率及心室率;降低房颤复发相关因素。显着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该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性、安全性。推测其机理可能与减轻炎症,抑制左心房增大,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赵蒙蒙[3](2014)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肾动脉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和肾动脉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renal artery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31例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CPAP治疗16例(CPAP组)、RSD治疗15例(RSD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时的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及24 h动态血压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夜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ventilation Index,AHI)、平均脉氧饱和度(SpO2)和最低SP0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CPAP组治疗30天时夜间AHI显着降低(5±3 Vs 35±12,P<0.05)且平均Sp02和最低Sp02均显着增高(95.6%±1.4%vs 93.6%±1.7%,89.2%±2.7% vs 79.1%±4.0%,均P<0.05);RSD组术后30天夜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降低(27±14 vs 32±12,P<0.05),平均Sp02增高(94.3%±2.2% vs 93.9%±2.0%,P<0.05),但最低Sp02变化不明显(80.1%±6.2% vs 79.5%±4.7%,P>0.05)。与RSD组相比,治疗30天时,CPAP组AHI更低(P=0.000)且平均Sp02与最低Sp02更高(均P<0.05)。治疗30天时CPAP组和RSD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30±12)、(83±7)mmHg(1 mmHg=0.133 kPa)和(122±9)、(80±8) mmHg,均低于治疗前的(136±14)、(87±7)mmHg和(134±20)、(88± 14)mmHg(均P<0.05),且RSD组平均收缩压降低较CPAP组更明显(P<0.05)。结论:CPAP与RSD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合并高血压的中重度OSAS患者的睡眠呼吸参数和血压,但CPAP对夜间AHI、SpO2的改善更显着,而RSD对改善收缩压更显着。

张焕[4](2013)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鼻及口咽部致病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其损伤的核心因素是缺氧-再氧合形成的慢性间歇低氧。虽然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但其发病机制仍没有完全阐明。OSAS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除全身因素外,局部解剖异常则为其中肯定的因素。一般认为与上气道即鼻、咽、喉的阻力增高有关,反复的发生上气道阻塞,最终导致通气不足、呼吸暂停、睡眠结构紊乱。OSAS作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咽喉部疾病的源头性疾病,威胁人类生命,应受到重视,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方法前,首先应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其中明确阻塞部位(鼻腔、软腭或舌体)是至关重要的。临床常见阻塞平面主要为鼻腔鼻烟水平(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慢性鼻炎等鼻部疾病),软腭水平(腭扁桃体肥大、悬雍垂粗长、咽粘膜肥厚、腭帆低垂等),下咽水平(舌体胖大松弛、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小颌或下颌后缩等疾病)。鼻腔通气程度与OSAS关系密切。睡眠中出现鼻阻塞会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如果患者有部分或完全的鼻阻塞,就会用口呼吸,因口咽部缺少骨性软组织构成的软性管道,具有可塌陷性,长期用口呼吸又加重了上气道的塌陷,当吸气时,胸腔扩大,肺被动型扩张使整个呼吸道处于负压状态,有可能因负压牵引造成局部软组织塌陷。但若同时有口咽部的狭窄,尤其是舌体肥大,出现上气道狭窄导致睡眠呼吸结构紊乱,最终形成OSAS。应用鼻阻塞评分(NOSE)及Mallampati评分(MS)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鼻阻塞及口咽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NOSE评分及Mallampati评分(MS)能否作为OSAS简单初筛诊断方法及危险度评估的方法。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外科手术或呼吸机等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1.应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评分量表及Mallampati评分(MS)对149例OSAS患者及30例单纯鼾症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分值结果,并行常规鼻腔检查。2.所有研究对象夜间均采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澳大利亚倍德华君COMPUMEDICS E-Series Standard PSG)进行至少7h睡眠呼吸监测。获取夜间鼾声指数、AHI、最低SaO2、觉醒指数等指标。3.NOSE、MS评分与PSG结果做相关分析。方法:①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因睡眠障碍就诊于我院呼吸科门诊并且确诊的OSAS患者149例,其中男125例,女24例;单纯鼾症者30例,男22例,女8例。②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基本检查包括体重、身高及体型颅面骨发育情况。详细检查应围绕以下三个部位--鼻、软腭和舌体。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专业人员采用交谈法应用NOSE评分量表和Mallampati评分(MS)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打分。对所有受试者行鼻部常规检查。③所有研究对象夜间均采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澳大利亚倍德华君COMPUMEDICS E-Series Standard PSG)进行至少7h睡眠呼吸监测。获取夜间鼾声指数、AHI、最低Sa02、觉醒指数等指标。④NOSE评分、Mallampati评分(MS)与PSG监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①OSAS组NOSE、MS评分均高于鼾症组----NOSE评分25.60>3(OSAS组患者>鼾症组)、P值<0.01;MS评分1.47>0.67(OSAS组患者>鼾症组)、P值<0.01;②NOSE与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呈正相关(P<0.01),与夜间平均血氧和最低血氧呈负相关(P<0.01);MS评分与体重指数(BMI)、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呈正相关(P<0.01),与夜间平均血氧和最低血氧呈负相关(P<0.01);③NOSE评分与MS评分均高者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更高;④OSAS病情分级越严重,NOSE、MS评分越高,NOSE评分:4.67<4.8<37.82(轻度<中度<重度),MS评分00.67<0.68<1.94(轻度<中度<重度);⑤NOSE评分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有相关性;AHI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有相关性,与稳定期过敏性鼻炎无相关性。结论:在OSAS患者的评估中,既往靠PSG、ESS评分等了解患者的阻塞程度,但对具体阻塞部位不能由此做出判断。本文采用NOSE、MS评分,可以更好了解其主要阻塞部位,作为其他检查的补充,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及研究。NOSE评分可作为OSAS患者鼻部情况的初筛方法;MS评分可评估其口咽部,尤其是舌体肥厚情况;OSAS患者病情程度分级越严重,NOSE评分与MS评分越高;OSAS患者与鼻腔结构的改变(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有相关性。临床上应重视评估OSAS患者鼻阻塞症状及口咽部情况,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外科手术或呼吸机等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潘红红[5](2012)在《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以中医理论基础及现代医学研究为依据,采用针刺结合电针的方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60例已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匀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针刺取穴:百会、印堂、风池、鼻通、合谷、列缺;对照组采用佩戴n-CPAP治疗,睡时进行。两组1天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中、后检测呼吸暂停指数、低氧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客观评定疗效。结果:本研究显示治疗组30例患者经针刺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其嗜睡、打鼾、憋醒、晨起头痛、头晕、夜尿频繁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组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时的呼吸紊乱程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还可有效纠正患者睡眠时的低氧状态,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并通过与对照组在治疗中、后两期的比较中发现针刺治疗本病疗效更加稳定。结论:1.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嗜睡、打鼾、憋醒、晨起头痛、头晕、夜尿频繁等临床症状;2.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时的呼吸紊乱程度;3.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时的低氧状态,从而降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

马瑞霞,赵迪,刘怀涛,邵辉[6](2010)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并探讨患者术前QOL、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及白天过度嗜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阻塞平面在口咽部的OSAS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Epworth睡眠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及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评分,将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参数、ESS和SAQLI评分及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4.4%,QOL总体改善率为73.3%。OSAS严重程度与患者QOL之间相关性小,而与术前ESS和SAQLI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可有效改善OSAS患者的QOL。进行ESS和SAQLI问卷主观测评与多导睡眠监测参数不完全一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病情。

王富森,邹月娥,陈舒华,文风妮,李影雪[7](2008)在《中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行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动态血压及呼吸睡眠监测联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呼吸睡眠监测(PSG)及动态血压联合观察评估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行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疗效的可能性。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7年5月间30例(愿接受舌托治疗)中度OSAHS患者行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PSG(AHI、SaO2)与24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后AHI、SaO2、24h动态血压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不仅能改善试验观察对象的AHI、SaO2,而且能有效降低其昼夜平均血压。结论呼吸睡眠监测(PSG)和24h动态血压试验联合观察可作为中度OSAHS患者的疗效评价参数组合之一;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为治疗中度OSAHS患者有效方式之一。

王伊宁[8](2008)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腭咽扩张肌病理基础和临床外科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建立某一疾病的合理可靠的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这种疾病的前提和必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仍在初步阶段,因为OSAHS发病机制复杂,不易从病因、病理等方面均得以模拟。颏舌肌是上气道最强有力的扩张肌,其肌力松弛会引起舌根后气道狭窄,是OSAHS发病原因之一。肉毒杆菌毒素这一药物注射于肌肉能引起较持久的肌力松弛作用,且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几乎无任何不良反应。我们因此设想通过在动物的颏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引起颏舌肌肌力慢性松弛,造成舌根后气道狭窄的OSAHS动物模型,既为研究者对OSAHS的病因、病理、病生理及治疗等各方面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工具,也为本课题第二部分“OSAHS病程中软腭部咽扩张肌不同时相病理改变”的研究奠定基础。已经明确OSAHS患者均存在上气道结构性狭窄,并主要位于软腭平面或/和舌根平面。在临床中发现轻度患者多只存在或软腭或舌根的一个平面的狭窄,而重度患者却基本两个平面的狭窄同时存在。人的机体在疾病初期器官或系统一般都有代偿功能,如果没有及早进行治疗则组织器官会因过度代偿出现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发展成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甚至甲亢,高血压久之可形成左心衰等等。同理,是否一个平面气道狭窄后另一平面气道咽扩张肌进行代偿性用力收缩,扩大气道截面积以增加通气量,但久之肌肉因过度劳损而发生松弛,反而出现继发性的这一部位气道的狭窄,使OSAHS的病情更加加重呢?到目前为止尚未查阅到是否一个平面气道狭窄会继发性引起另一个平面气道狭窄的研究。本实验以舌根后气道狭窄的OSAHS动物模型为基础连续观察了软腭部咽扩张肌的病理变化来研究这一问题。根据整形外科原则,OSAHS是组织的过多和移位。我们根据软腭肌的解剖结构和治疗腭裂的经验设计了在软腭正中菱形切除部分软腭组织以短缩和上提软腭来扩大口咽腔的术式。并对这一术式进行了随访以明确手术效果。研究方法1.以纯种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建立实验组和二组正常对照组,对实验组行颏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对一组对照组行颏舌肌注射生理盐水,另一对照组行股二头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用药后均行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人工计算氧减饱和度指数(ODI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值<0.05作为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标准;2.通过上述方法成功建立动物模型后,选取大白兔40只分成5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余4组均行颏舌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每隔10天处死一组动物行软愕部咽扩张肌取材作病理学检查。通过电镜和光镜观察组织变化,以Nachlas法行肌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研究酶含量变化。3.选择单纯存在软腭平面狭窄的OSAHS患者13例,运用整形外科原则中组织多多少去除多少的原则,根据软腭松弛程度在软腭正中菱形切除部分软腭粘膜及少许肌组织,使软腭短缩前翻,扩大口咽和鼻咽通气道。结果1.动物行颏舌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后出现明显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监测显示睡眠状态下出现间歇性低氧,其氧减饱和度指数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2.对行颏舌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后的动物,其软腭部咽扩张肌连续病理观察发现在第20天左右时显示出了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加深,线粒体功能加强,肌纤维的增粗;第40余天时肌纤维组织出现渐萎缩的改变,线粒体肿胀嵴减少,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变浅;3.应用软腭正中菱形切除短缩术共治疗了13例患者,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软腭运动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运用颏舌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能够成功地建立兔舌根后气道阻塞的OSAHS动物模型,这一模型更符合OSAHS病人发病原因和自然病程;OSAHS疾病过程中咽气道扩张肌具有代偿功能,但随病情的发展会发生失代偿的肌肉萎缩和松驰,从而发生继发平面气道的狭窄,所以要早期干预治疗;软腭正中菱形切除短缩术能够有效治疗软腭平面的气道狭窄,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张文华[9](2007)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生物力学原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 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等指标的对比观察,来研究根据患者腭咽间隙解剖以及生物力学的变化规律设计的UPPP的合理性,评定手术疗效。方法:OSAHS患者45例,术前均经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并按2002年杭州会议标准进行分级,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39例。均做咽喉x线侧位片检查,明确上气道腭咽水平狭窄存在。做BMI与OSAHS患者的AHI、最低SaO2及平均Sa02的相关性研究。根据OSAHS患者腭咽间隙解剖特点以及生物力学原理,设计UPPP手术操作方法:修正切除肥大增厚延长的软腭悬雍垂,切除扁桃体,剪开部分腭咽肌,及腭帆提肌与腭垂肌连接,以减轻软腭悬雍垂的重力,消减腭咽关闭肌的张力,开大腭咽间隙,避免伯奴里氏效应。对所有患者实行规范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BMI为25-29.9(即Ⅰ度肥胖)者22例占48.89%,BMI≥30(即Ⅱ度肥胖)者21例占46.67%,BMI与AHI、最低SaO2、平均SaO2显着相关(r=0.323,-0.309,-0.362:P=0.030,0.039,0.014)。UPPP手术治疗后,主观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观察:26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至1年期间复查PSG,治愈4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2%;远期疗效观察:19例患者于术后1年以上复查PSG,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8.42%。结论:45例OSAHS患者绝大部分存在肥胖(约占95.56%),其肥厚的软腭悬雍垂的重力增加,使腭咽间隙变窄,腭咽关闭的力量大于腭咽开放的力量。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施行UPPP手术,增加腭咽开放力的同时也消减了腭咽关闭肌的张力,使得二者达到正常平衡,从而使OSAHS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经复查,治疗后AI、AHI及最低SaO2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1),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满意,但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差。生物力学原理为UPPP治疗OSAHS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手术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肥胖在OSAHS发病因素中不容忽视,减肥应贯穿治疗的始终。

胡春梅[10](2006)在《射频组织缩积术治疗睡眠障碍性呼吸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射频组织缩积术(RFTVR)在治疗睡眠障碍性呼吸(SDB)中的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1期),MEDLINE(1950-2005,4),EMBASE(1989-2005年.4),CINAHL(1982-2000.10),VIP(1989-2004.1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78-2005),万方数据资源(1977-2004),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查找相关会议文献,询问本领域的专家以获取相关资料。纳入所有比较RFTVR与其他方法治疗SDB随机对照研究,半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由两名研究者分别收集资料,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4.2.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540名观察对象。其中随机对照研究5篇,前瞻性队列研究6篇,大部分研究存在方法学不足。与安慰剂比较:RFFVR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指标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方面优于安慰剂,在其它PSG指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氧合蛋白饱和度(LAST),睡眠及生活质量问卷结果,疼痛及吞咽障碍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FFVR在PSG指标,睡眠及生活质量问卷结果方面,与持续正压通气(CPAP),悬雍垂咽腭裂成形术(UPPP)和激光辅助悬雍垂咽腭裂成形术(LAUP)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但在疼痛及吞咽障

二、OSAS患者经射频组织缩积术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SAS患者经射频组织缩积术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房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冠心病患者房颤风险影响的系统评价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本量的估算
        2.3 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及隐藏
        2.4 对照措施
        2.5 盲法
        2.6 试验对象
        2.7 试验用药
        2.8 合并用药及治疗
        2.9 观察周期
        2.10 疗效评定标准
        2.11 疗效性指标
        2.12 安全性指标
        2.13 试验流程图及随访时点
        2.14 质量控制
        2.15 数据管理
        2.16 统计方法
        2.17 伦理与注册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试验完成情况
        3.3 随访及指标检测
        3.4 个体化疗效评价
        3.5 疗效揭盲
        3.6 安全性评价
        3.7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关于本研究的方法学探讨及方案设计
        4.2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房颤合并OSAHS的临床疗效分析
        4.3 房颤合并OSAHS中医证候的理论研究
        4.4 从肝论治房颤合并OSAHS
        4.5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作用的机理探讨
        4.6 OSAHS相关房颤的机制研究及治疗
    5 结论
    验案举例
    参考文献
机制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及候选靶点筛选
        2.2 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作用靶点筛选
        2.3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作用靶点的网络构建
        2.4 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
        2.5 调肝益气定悸方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分析
        2.6 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结果
        3.1 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作用靶点
        3.2 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网络图(D-pT network)
        3.3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作用靶点网络
        3.4 调肝益气定悸方潜在作用靶点网络PPI分析
        3.5 调肝益气定悸方潜在治疗靶点的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3.6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药物候选成分-关键治疗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分析
    4 讨论
        4.1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
        4.2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主要成分
        4.3 调肝、益气、安神定悸的生物学机制
        4.4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总结
创新点
课题来源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2)自拟保心汤联合胺碘酮对气虚血瘀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
        2.1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终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配及资料收集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指标
    4.疗效评定标准
        4.1 西医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4.3 安全性评价标准
    5.统计方法
    6.研究结果
        6.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6.2 西医疗效评价
        6.3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事件比较
        6.4 中医疗效疗效评价
        6.5 安全性评价
    7 讨论
        7.1 目前西医对阵发性房RFCA术后的研究认识
        7.2 中医对阵发性房颤RFCA术后的认识
        7.3 方药分析
        7.4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
附件二:中医证候计分标准
综述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肾动脉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鼻及口咽部致病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对象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上气道阻塞情况的探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名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
    2. 现代医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病机
        2.3 其他因素
        2.4 病理生理演变
        2.5 诊断标准
        2.6 病情轻重分级
        2.7 治疗概况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3.1 实验动物
        3.2 实验装置
        3.3 建模方式
        3.4 模型的验证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2.3 观察方法
        2.4 观测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选择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中及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3.2 治疗前中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3.3 治疗前中后两组PSG监测指标比较
讨论
    1. 针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2. 立方依据
    3. 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优势
    4. 问题
    5. 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中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行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动态血压及呼吸睡眠监测联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对象选择:
    1.2 实验方法
        1.2.1 呼吸睡眠监测:
        1.2.2 动态血压监测:
        1.2.3 实验分组及方法:
    1.3 实验设备:
2 结果
3 讨论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腭咽扩张肌病理基础和临床外科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药品及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用药前处理
        2.3 用药步骤
        3. 术后动物模型处理
        4. 统计学分析
    三 实验结果
    四 讨论
        1. 关于OSAHS动物模型
        2. 关于颏舌肌
        3. 关于A型肉毒杆菌毒素
        4. 关于本实验设计的问题
    五 结论
    六 创新点
    七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舌根后气道狭窄的OSAHS动物模型软腭部咽扩张肌病理变化的研究
    一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
        2.主要试剂药品及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动物分组
        3.2 注射肉毒毒素
        3.3 取材
        3.4 制作标本及观察
        3.5 统计学分析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1. OSAHS的病因
        2. 关于本实验设计
        3. 关于实验结果
    四 结论
    五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软腭正中菱形切除缩短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一般临床资料
        2. 术前准备
        3. 手术方法
        4. 术后处理
        5. 疗效评定
    二 结果
    三 讨论
        1. 本术式特点
        2.软愕菱形切除缩短术适应症的选择
        3.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四 结论
    五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一 OSAHS患者软腭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综述二 OSAHS的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9)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生物力学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机理的探讨
综述一文献
综述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治疗进展
综述二文献
致谢

(10)射频组织缩积术治疗睡眠障碍性呼吸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表:
    纳入-排除表
    质量评估表
致谢

四、OSAS患者经射频组织缩积术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毛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2]自拟保心汤联合胺碘酮对气虚血瘀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蒋全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肾动脉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比较[D]. 赵蒙蒙. 南京医科大学, 2014(02)
  •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鼻及口咽部致病因素的研究[D]. 张焕.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5]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潘红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6]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马瑞霞,赵迪,刘怀涛,邵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0(06)
  • [7]中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行UPPP+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动态血压及呼吸睡眠监测联合观察[J]. 王富森,邹月娥,陈舒华,文风妮,李影雪. 临床医学工程, 2008(12)
  •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腭咽扩张肌病理基础和临床外科治疗研究[D]. 王伊宁.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9]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生物力学原理[D]. 张文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07(S2)
  • [10]射频组织缩积术治疗睡眠障碍性呼吸的系统评价[D]. 胡春梅. 四川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OSAS患者射频组织收缩的疗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