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美的沉管法隧道(论文文献综述)
丁小军,黄强盛[1](2020)在《沉管隧道的勘察特点和技术要求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沉管隧道正逐渐成为水下大型隧道工程的首选,其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总结了沉管隧道的设计特点和难点,对勘察过程中的一般共性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得到了实用性较强的结论和经验。
赵言亮[2](2020)在《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侧壁集中排烟系统及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沉管隧道是一种质量可控、水密性高、安装简单的水下隧道类型,始于美国,兴于欧洲,在欧美地区已有百年历史,而在我国近十年才开始大力发展。沉管隧道多为矩形断面,隧道成狭条状,多位于海平面以下十几甚至几十米处,通风环境较差,人员疏散难度较大,发生火灾时往往易造成较大后果。而使用集中排烟模式作为沉管隧道的火灾排烟模式可以收获良好的排烟效果,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但沉管隧道常采用的侧壁集中排烟模式又比普通隧道采用的顶部集中排烟模式烟气流动规律更加复杂,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的方法对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下的集中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烟气特性、烟控效果、排烟口流速分布及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常用隧道火灾排烟方式及其特点,并详细介绍了集中排烟模式的特点及排烟理念。结合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特点,对该沉管隧道下不同排烟设施布置形式、不同排烟量、不同纵向风速等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基于其他学者的理论研究,本文进一步整理得到了适用于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的烟气蔓延长度理论预测模型具体表达式;利用Pyrosim(FDS类火灾模拟软件)对不同排烟设施布置形式下的排烟效率及烟控效果,不同排烟量及纵向风速下的排烟效率、烟气特性、烟控效果及排烟口流速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比较得出适用于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的最佳排烟设施布置形式、最佳排烟量及最佳纵向风速。同时,利用Pathfinder(国内外常用的人员疏散软件)对不同排烟工况下的人员安全疏散时间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了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与排烟效率之间的变化规律。
冯海暴,苏长玺[3](2019)在《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给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文章调研了国内外沉管隧道基础施工技术和应用效果,并结合基础处理的方法和特点,从技术、经济、风险、工期等方面综合研究分析了沉管隧道采用先铺法和后铺法进行基础处理的优缺点。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工程实例,针对相应的施工环境和沉管结构等指标,提出了不同地质和工况等条件下选取基础处理方法的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清淤装备开发的必要性。研究结果对沉管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天驰,丁文其,魏立新,吴炜枫,乔亚飞[4](2018)在《考虑地基刚度不均匀影响的沉管隧道接头变形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管隧道接头是整个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刚度及变形特征对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当隧道下卧地层刚度不均匀时,接头变形将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对沉管隧道在不均匀地层条件下的接头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基于某沉管隧道工程,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沉管隧道接头部件分析计算,对钢剪切键及混凝土剪切键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其剪切刚度取值。之后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三维壳-弹簧沉管管节模型,对隧道整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地基的不均匀性,进行多工况计算,分析沉管隧道接缝变形情况,验证接头结构的可靠性。
杨璨[5](2018)在《波浪作用下双驳船沉放锚碇沉管管段的水动力试验与数值研究》文中提出大型海底沉管隧道的沉放是沉管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危险、对技术要求最强的环节。复杂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当遇到较恶劣的施工环境(主要是风、浪、流)时,过大的管段运动响应会直接影响沉管沉放定位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研究驳船-沉管系统在管段沉放过程中的水动力特性以及沉放控制缆的受力特征,将有助于把握沉管沉放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目前国内外对驳船抬吊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水动力特性研究还很少。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对双驳船沉放方式下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开展了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抬吊沉放沉管管段运动的模型试验。试验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海洋环境水槽中进行,水槽试验模型比尺为1:50。采用双目视觉非接触式运动姿态测量系统采集双驳船和沉管管段模型六个自由度方向上的运动响应,分析了不同波要素以及三个不同沉放深度条件下沉管管段的运动幅值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锚碇沉管在双驳船沉放作用下,管段的横荡、垂荡运动幅值较平台沉放时明显减小,横摇运动变大;双驳船抬吊沉放方式锚碇沉管管段的运动幅值随着相对宽度B/L和沉放深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波高的增大而增大;当B/L较小时,波高及沉深对管段运动响应的影响较为明显。锚碇缆对双驳船沉管系统的运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在波高和波浪周期较大时,锚碇缆对双驳船沉管系统运动幅度的制约更为明显。开展了不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沉放沉管管段的试验研究,讨论了不规则波作用下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动力响应和吊缆张力特性,分析了双驳船和沉管管段沉放过程中的运动响应频谱特征,以及不同有效波高、谱峰周期和管段沉放深度对沉管沉放运动响应的影响;比较了双驳船沉放与固定平台沉放方式下沉管管段的运动响应频谱特征,探讨了双驳船运动对沉管沉放运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驳船作用下沉管管段的运动幅值随沉放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沉管管段与双驳船以及驳船-沉管系统的固有周期是影响沉管管段运动特征的主要因素;对于管段的横荡低频运动,管段在波浪谱峰周期较小情形下低频慢漂现象较为明显,并随着有效波高的增大而增大。建立了双驳船抬吊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时域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海洋环境条件下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动力响应特性。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时域方程,采用满足自由水面条件的格林函数建立边界积分方程求解波浪力,应用集中质量法和莫里森方程对系泊系统的锚碇缆力进行静力和动力求解,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迭代求解管段时域运动方程。对静水中双驳船及沉管的自由衰减运动以及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抬吊沉管管段的运动响应进行了计算,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应用该数值模型计算了海洋环境下扩展入射波周期范围后的锚碇沉管管段沉放过程的运动响应,并选取三组典型海况对双驳船沉放沉管管段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给出了不规则波作用下沉管管段的运动响应计算结果和管段运动的频谱分析结果,数值计算的结果分析与模型试验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程新俊[6](2018)在《沉管隧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因此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体系得以大力推进,沉管隧道因其适应性强、交通便利、不占航道等独特优势,已在国内多个跨江(海)交通工程中得到应用。沉管隧道多数修建于水域软弱地层中,且耗资巨大,工期长,在运营过程中如果遭遇地震后发生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研究沉管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征。对于沉管隧道结构抗震研究,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是不可或缺的两种手段,研究不同场地中沉管隧道的地震反应和隧道接头的受力机制从而为沉管隧道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是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沉管隧道接头受力机制与抗震设计是研究中的难点,本文主要对沉管隧道在不同场地中的地震反应开展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接头拟静力试验,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非饱和与饱和砂土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了非饱和与饱和砂土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对模型场地加速度、土层孔压、频谱和沉管隧道模型加速度、动应变等试验结果分析,对比研究了场地土液化、地震输入方向、上覆水层和柔性接头对沉管隧道结构地震反应规律的影响。2.沉管隧道接头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根据沉管隧道特点在ABAQUS计算平台中建立了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及局部放大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并进行了拟静力数值计算,分析了纯水平剪切荷载作用下沉管隧道接头的受力特点,为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引入耗能软钢材料,模拟了Q235钢板的塑性变形能力,为沉管隧道接头抗震设计提供了思路。3.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拟静力试验设计了双管段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进行了水平低周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分别从沉管隧道整体滞回性能、结构应变、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及延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实现对沉管隧道整体抗震性能及水平剪力键的受力机制的研究。4.不同轴压下局部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设计了不同轴压(300KN、6000KN和800KN)作用下局部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分别从剪力键的滞回性能、结构应变、承载力、刚度及延性方面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轴压下单个剪力键在水平往复加载情况下的力学反应机制。5.耗能减震式局部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设计了矩形(厚度10mm)、弧形(厚度6mm)两种耗能钢板,每种钢板制作两组,通过将这四组耗能钢板连接与局部沉管隧道接头中,进行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耗能减震式局部沉管隧道接头的整体抗震性能,并验证了耗能钢板在接头剪力键抗震中实现的可能性。
赫飞宇[7](2018)在《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组合结构收缩和徐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遇水架桥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沉管结构在考虑通航和经济的优势下应运而生。由于沉管隧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会使钢混三明治组合结构沉管发生应力重分布,因此对钢混三明治组合结构收缩和徐变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进行了如下工作:以沉管底板边跨跨中截面为研究对象,结合平截面假定和微元法思想建立受力平衡方程组,通过解析方法分析了钢混三明治组合结构截面在考虑收缩和徐变影响下的应力和应变。根据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推导出徐变系数的增量表达式,通过Fortran语言将规范中的收缩和徐变本构写入ABAQUS子程序中,并通过已有的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编写的子程序利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沉管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将沉管结构分成墙体、底板和顶板三部分,分别分析了不同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和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引入折减系数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情况。结合影响折减系数的各因素,拟合出了考虑不同板厚、混凝土强度和内外钢壳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曲线,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二维混凝土模型与三维整体管节模型,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拟合公式的可行性。根据这一结果,对于今后的沉管隧道工程,都可以通过建立ABAQUS二维模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钢混三明治组合结构沉管对应各控制点的变形情况。
姜志威,白云,苏权科[8](2017)在《大型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刚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具有调节沉管隧道受力性能以及适应隧道不均匀变形的功能,在隧道运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港珠澳沉管隧道管节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管节接头刚度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管节接头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到了管节接头轴向压缩刚度、弯曲刚度与轴向压缩荷载、压缩弯矩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轴向压缩刚度随轴向压缩荷载增大而增大;轴向弯曲刚度随轴向荷载增大而增大,但在相同轴压下,弯曲刚度随弯矩增大而减小。此外,结合管节接头模型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管节接头轴向压缩刚度和弯曲刚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模型试验得出的接头刚度变化规律与有限元模拟结果一致。研究得到的管节刚度对沉管隧道整体计算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邓彪,郭小龙,李志军[9](2016)在《南昌红谷沉管隧道江中模袋砂围堰冬汛灾后土石围堰重建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快速恢复南昌红谷隧道冬汛灾后被冲毁的模袋砂堰体,给围堰内剩余工程提供无水作业条件,选用"土石围堰+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和高压旋喷桩防渗体系"新型堰体恢复方案:水中利用抓斗船沿围堰轴线抛填石块,陆上利用自卸汽车外运黏土从堰体两端逐步抛填直至堰体合拢,采用成孔过程中对周边地层扰动较小的反循环钻机施工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并在新做塑性混凝土咬合桩与原围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接茬处施工高压旋喷桩加强止水。实践证明:重建土石围堰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作业区域小、稳定性好、抗渗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沉管隧道江中围堰的新建和重建等临时性水利工程。
王强[10](2016)在《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与桥梁和暗挖隧道(盾构法、钻爆法)相比,沉管隧道有其独特的优点,对地基适应能力广,隧道长度相比最短,综合水密性优良,在水下隧道领域占有重要一席。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沉管隧道向着外海环境、大型化、长距离和深水化方向发展,国内一批跨河口、海湾的重大通道工程纷纷酝酿采用沉管隧道的方式。由于沉管隧道在我国大陆地区起步较晚,90年代中期建成的广州珠江隧道是国内首条水下交通沉管隧道,迄今为止,已在上海、广州、宁波、天津等地建成数十座内河沉管隧道,但大多长度较短,规模较小,施工整体水平与国际同类工程尚有一定的差距。沉管隧道施工流程一般包括基槽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管节预制、管节浮运、沉放对接和覆盖回填等主要工序,每道工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皆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有其不同与其它形式隧道的独特关键技术所在。本文首先在论述沉管隧道与其他形式隧道的不同之处和自身优缺点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国际、国内典型施工案例,简要论述其在跨河口和海湾工程中的优势,然后分工序说明沉管隧道的一般施工步骤和工艺,力求全面反映沉管隧道发展的主要历程和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然后,重点对沉管沉放和对接环节采用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调研,充分分析、论证和比选大型沉管隧道工程在管节沉放方式、锚泊定位、水下测控、导向定位、拉合对接、精确定线调整和最终接头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外海大型沉管隧道工程最优沉放对接工艺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相关施工技术也可为其他外海工程提供参考。
二、欧美的沉管法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美的沉管法隧道(论文提纲范文)
(1)沉管隧道的勘察特点和技术要求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管隧道简介 |
2 沉管隧道设计的特点与难点 |
(1) 基础与地基设计 |
(2) 管节设计和接头设计 |
(3) 水下基槽(边坡)设计 |
(4) 与明挖隧道的衔接设计 |
3 沉管隧道勘察特点和技术要求探讨 |
(1) 关于勘探点间距和勘察范围 |
(2) 关于勘探点深度 |
(3) 关于土工试验 |
(4) 关于勘察手段和原位测试 |
(5) 关于地层的精细分层 |
(6) 其他勘察调查专项资料 |
4 工程案例 |
4.1 工况条件 |
4.2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勘察措施选取 |
5 结论 |
(2)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侧壁集中排烟系统及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沉管隧道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火灾排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人员安全疏散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依托的工程背景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隧道火灾通风排烟基础理论 |
2.1 隧道火灾基础理论 |
2.1.1 火灾发展过程 |
2.1.2 基本控制方程 |
2.2 隧道火灾通风排烟方式 |
2.2.1 常见通风排烟系统 |
2.2.2 带独立排烟道的集中排烟系统 |
2.3 烟气逆流与临界风速 |
2.4 集中排烟量的修正计算 |
2.4.1 国家与行业标准要求 |
2.4.2 集中排烟量常用计算方法 |
2.4.3 集中排烟量的修正计算 |
2.5 烟气蔓延长度与排烟量及纵向风速关系式推导 |
2.6 本章小结 |
3.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数值模拟及排烟设施布置形式分析 |
3.1 FDS及Pyrosim简介 |
3.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3.2.1 隧道几何模型建立 |
3.2.2 火源设计 |
3.2.3 网格尺寸分析 |
3.2.4 计算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 |
3.2.5 监测点布置 |
3.2.6 计算工况设置 |
3.3 Pyrosim火灾模拟数据合理性验证 |
3.4 排烟效率与CO生成量/排出量的计算与分析 |
3.4.1 排烟效率的定义与计算 |
3.4.2 火源CO生成量 |
3.4.3 各组工况下CO排出量 |
3.5 不同排烟设施布置形式对排烟效率及烟控效果的影响 |
3.5.1 不同排烟口布置形式对排烟效率及烟控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排烟口开启个数对排烟效率及烟控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射流风机安装位置对排烟效率及烟控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排烟量与纵向风速对排烟效率及烟气特性的影响分析 |
4.1 隧道火灾羽流模型及烟流阻力 |
4.1.1 隧道火灾羽流模型 |
4.1.2 隧道火灾烟流阻力 |
4.2 不同排烟工况设置 |
4.2.1 不同排烟量工况设置 |
4.2.2 不同纵向风速工况设置 |
4.3 排烟量对排烟效率及烟气特性的影响 |
4.3.1 对排烟效率的影响 |
4.3.2 对烟气特性的影响 |
4.3.3 对烟控效果的影响 |
4.3.4 对排烟口流速分布的影响 |
4.3.5 最佳排烟量的确定 |
4.4 纵向风速对排烟效率及烟气特性的影响 |
4.4.1 对排烟效率的影响 |
4.4.2 对烟气特性的影响 |
4.4.3 对烟控效果的影响 |
4.4.4 最佳纵向风速的确定 |
4.5 烟气蔓延长度与排烟量及纵向风速关系式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人员安全疏散时间分析 |
5.1 Pathfinder简介 |
5.2 人员危险临界状态条件 |
5.3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及相关公式 |
5.3.1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 |
5.3.2 常见人员疏散方式 |
5.3.3 人员疏散经验公式 |
5.4 人员统计数量模型 |
5.4.1 人员安全疏散模拟中的车辆数量及布置 |
5.4.2 人员安全疏散模拟中的人员基本组成、速度及人数 |
5.5 两种计算方式下人员疏散时间比较分析 |
5.5.1 经验公式计算人员疏散时间 |
5.5.2 Pathfinder计算人员疏散时间 |
5.5.3 Pathfinder计算人员疏散时间合理性验证 |
5.6 不同工况下的人员疏散结果比较分析 |
5.6.1 最不利条件下的人员疏散结果分析 |
5.6.2 不同排烟工况下的人员疏散时间比较分析 |
5.6.3 不同排烟工况下的排烟效率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比较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调查分析 |
2.1 基础处理方法 |
2.1.1 先铺法 |
2.1.2 后铺法 |
2.2 国内外基础处理方法统计 |
3 先铺法和后铺法的综合分析研究 |
3.1 技术性分析 |
3.2 经济性分析 |
3.3 安全风险分析 |
3.4 回淤风险分析 |
3.5 航空限高分析 |
3.6 工期风险分析 |
3.7 施工工艺先进性分析 |
4 结论 |
(5)波浪作用下双驳船沉放锚碇沉管管段的水动力试验与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海底沉管隧道的发展概述 |
1.2.1 沉管隧道工程 |
1.2.2 沉管隧道的沉放关键技术 |
1.2.3 我国沉管隧道的应用与发展 |
1.3 沉管隧道浮运沉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双驳船沉放锚碇沉管管段的物理模型试验 |
2.1 试验设备与模型设计 |
2.1.1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1.2 双驳船与沉管模型 |
2.1.3 吊缆与锚碇缆模型 |
2.1.4 试验工况 |
2.2 试验数据采集 |
2.2.1 非接触式6-D运动姿态采集系统 |
2.2.3 典型工况下的管段运动响应与吊缆张力时间过程线 |
2.3 静水中自由衰减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规则波作用下系泊双驳船沉放锚碇沉管的试验研究 |
3.1 正向规则波与系泊双驳船-沉管系统的耦合运动分析 |
3.1.1 双驳船和沉管管段的运动响应特征 |
3.1.2 双驳船-沉管系统运动与吊缆张力的相位关系 |
3.1.3 双驳船沉放锚碇沉管管段运动的影响因素 |
3.2 平台沉放锚碇沉管管段的运动特性分析 |
3.2.1 管段运动响应历时曲线 |
3.2.2 不同锚碇缆长度对沉管管段运动的影响 |
3.2.3 不同布缆方式对沉管管段运动的影响 |
3.3 双驳船运动与锚碇系统对沉管管段运动的影响 |
3.3.1 双驳船沉放与平台沉放的锚碇沉管管段运动对比分析 |
3.3.2 锚碇系统对双驳船运动的影响 |
3.3.3 锚碇系统对沉管管段运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不规则波作用下系泊双驳船沉放锚碇沉管的试验研究 |
4.1 波面历时曲线与频谱特征 |
4.2 双驳船沉放沉管管段的运动响应分析 |
4.2.1 沉管管段的运动响应和缆绳受力时间过程线 |
4.2.2 有效波高对管段运动幅值的影响 |
4.2.3 沉放深度对管段运动幅值的影响 |
4.2.4 不同谱峰周期条件下管段运动响应及吊缆张力的频谱分析 |
4.3 双驳船运动对沉管管段运动的影响分析 |
4.3.1 双驳船运动对沉管管段横荡运动的影响 |
4.3.2 双驳船运动对沉管管段垂荡运动的影响 |
4.3.3 双驳船运动对沉管管段横摇运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系泊双驳船与锚碇沉管管段耦合运动的时域数值模型 |
5.1 数值模型 |
5.1.1 忽略驳船运动情形的沉管管段运动数学模型 |
5.1.2 系泊双驳船沉放情形的沉管管段运动数学模型 |
5.1.3 不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沉管系统运动响应数学模型 |
5.2 数值模型的验证 |
5.2.1 双驳船-沉管系统的网格划分与模型参数 |
5.2.2 静水衰减数值试验 |
5.2.3 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沉管系统运动响应的计算结果验证 |
5.2.4 不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沉管系统运动响应的比较验证 |
5.3 不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沉管系统耦合运动数值试验 |
5.3.1 不同谱峰周期对双驳船-沉管系统耦合运动的影响 |
5.3.2 不同有效波高对双驳船-沉管系统耦合运动的影响 |
5.3.3 不同沉放深度对双驳船-沉管系统耦合运动的影响 |
5.3.4 不规则波作用下双驳船-沉管系统的耦合运动数值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沉管隧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简介 |
1.3.1 管段预制 |
1.3.2 地基与基础处理 |
1.3.3 基槽开挖 |
1.3.4 管段浮运和沉放 |
1.3.5 水下连接 |
1.3.6 回填 |
1.4 沉管隧道接头研究现状 |
1.4.1 柔性接头 |
1.4.2 沉管隧道接头研究现状 |
1.5 沉管隧道抗震分析方法 |
1.5.1 地震观测 |
1.5.2 模型试验 |
1.5.3 理论分析 |
1.5.4 有限元法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相似比设计 |
2.3 试验目的 |
2.3.1 非饱和砂土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 |
2.3.2 饱和砂土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 |
2.4 试验设备及条件 |
2.4.1 振动台 |
2.4.2 模型箱 |
2.5 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设计 |
2.5.1 隧道结构模型设计 |
2.5.2 模型土的制备 |
2.6 传感器布置方案 |
2.7 试验加载工况 |
2.8 土层试验结果分析 |
2.8.1 加速度时程对比分析 |
2.8.2 土层加速度放大系数对比分析 |
2.8.3 加速度傅里叶谱对比分析 |
2.8.4 饱和砂土场地孔压分析 |
2.9 隧道模型反应分析 |
2.9.1 结构加速度时程对比 |
2.9.2 结构动应变峰值对比 |
2.10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地震输入方向饱和砂土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似比设计 |
3.3 试验目的 |
3.4 试验设备及条件 |
3.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6 试验加载工况 |
3.7 土层试验结果分析 |
3.7.1 加速度时程对比分析 |
3.7.2 土层加速度放大系数对比分析 |
3.7.3 加速度傅里叶谱对比分析 |
3.7.4 水下饱和砂土场地孔压分析 |
3.8 隧道模型反应分析 |
3.8.1 结构加速度时程对比 |
3.8.2 结构动应变峰值对比 |
3.9 结论 |
第四章 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ABAQUS软件平台简介 |
4.2.1 ABAQUS的组成及主要板块介绍 |
4.2.2 ABAQUS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拟材料单元选取 |
4.2.3 ABAQUS中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 |
4.3 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含止水带)模型模拟 |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2 整体式沉管隧道模拟结果 |
4.4 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不含止水带)模型模拟 |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2 数值分析结果 |
4.5 局部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模拟 |
4.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5.2 模拟结果 |
4.6 Q235耗能钢板力学性能模拟 |
4.6.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6.2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7 结论 |
第五章 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方案 |
5.1 引言 |
5.2 试验目的 |
5.3 试验工况设计 |
5.3.1 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设计 |
5.3.2 局部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设计 |
5.4 矩形减震耗能钢板设计 |
5.4.1 设计承载力 |
5.4.2 屈服承载力 |
5.4.3 极限承载力 |
5.4.4 连接件 |
5.5 弧形减震耗能装置 |
5.6 耗能减震钢板设计 |
5.7 试验平台与加载设计 |
5.7.1 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加载示意图 |
5.7.2 局部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加载示意图 |
5.8 加载制度 |
5.9 试验数据采集方案 |
5.9.1 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传感器布置方案 |
5.9.2 局部式沉管隧道接头模型传感器布置方案 |
5.10 结论 |
第六章 整体式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型制作及材料属性 |
6.2.1 模型制作 |
6.2.2 数据采集设备 |
6.3 试验过程 |
6.4 试验现象 |
6.5 试件抗震性能分析 |
6.5.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6.5.2 钢筋应变 |
6.5.3 混凝土应变 |
6.5.4 结构承载力分析 |
6.5.5 结构抗剪刚度分析 |
6.5.6 结构延性分析 |
6.5.7 耗能分析 |
6.6 接头恢复力模型 |
6.7 原型沉管隧道接头反应 |
6.7.1 原型承载力分析 |
6.7.2 原型接头与管段剪切刚度比 |
6.7.3 原型管段耗能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局部式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模型制作及数据采集 |
7.2.1 模型制作 |
7.2.2 数据采集设备 |
7.3 试验过程 |
7.4 试验现象 |
7.5 试件抗震性能分析 |
7.5.1 滞回性能 |
7.5.2 钢筋应变 |
7.5.3 结构承载力分析 |
7.5.4 结构抗剪刚度分析 |
7.5.5 结构延性分析 |
7.5.6 耗能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减震式沉管隧道接头拟静力试验研究 |
8.1 引言 |
8.2 模型制作及数据采集 |
8.2.1 模型制作 |
8.2.2 数据采集设备 |
8.3 试验过程 |
8.4 试验现象 |
8.5 试件抗震性能分析 |
8.5.1 滞回性能 |
8.5.2 钢筋应变 |
8.5.3 结构承载力分析 |
8.5.4 结构延性分析 |
8.5.5 结构抗剪刚度分析 |
8.5.6 耗能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组合结构收缩和徐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沉管发展概况 |
1.3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
1.3.1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 |
1.3.2 混凝土的徐变 |
1.3.3 混凝土的收缩 |
1.3.4 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钢混三明治组合结构截面收缩和徐变性能解析计算 |
2.1 初始内力计算 |
2.2 初始内力分布 |
2.3 徐变与收缩 |
2.4 应力重分布计算 |
2.5 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的数值模拟计算 |
3.1 收缩徐变计算的理论推导 |
3.2 徐变系数的拟合 |
3.3 收缩的计算 |
3.4 ABAQUS子程序的应用 |
3.5 模型准确性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考虑钢壳影响的收缩徐变分析 |
4.1 墙体竖向位移的收缩徐变分析 |
4.1.1 墙体高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1.2 墙体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1.3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1.4 外钢壳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1.5 内格板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1.6 轴压比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2 底板边跨跨中挠度的收缩徐变分析 |
4.2.1 底板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2.2 底板边跨跨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2.3 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2.4 外壳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2.5 内格板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2.6 板面荷载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3 顶板边跨跨中挠度和上倒角挠度的收缩徐变分析 |
4.3.1 顶板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3.2 顶板边跨跨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3.3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3.4 外壳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3.5 内格板厚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3.6 外荷载对折减系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折减系数的拟合以及沉管整体计算的对比 |
5.1 折减系数的拟合 |
5.1.1 墙体竖向变形折减系数的拟合 |
5.1.2 底板边跨跨中挠度折减系数的拟合 |
5.1.3 顶板边跨跨中挠度折减系数的拟合 |
5.1.4 上倒角竖向变形折减系数的拟合 |
5.2 沉管模拟计算 |
5.2.1 模型参数 |
5.2.2 模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Matlab徐变计算程序 |
附录B Matlab徐变系数拟合程序 |
附录C 徐变收缩计算ABAQUS子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南昌红谷沉管隧道江中模袋砂围堰冬汛灾后土石围堰重建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1.1 原设计围堰概况 |
1.2 枯水期赣江冬汛洪水情况 |
1.3 围堰冬汛受灾情况 |
2 围堰内尚未完成的施工任务 |
3 重建围堰施工方案比选 |
3.1 方案1:“土石围堰+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和高压旋喷桩防渗体系”围堰方案 |
3.2 方案2:“模袋砂围堰+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和高压旋喷桩防渗体系”围堰方案 |
3.3 方案比选 |
4 土石围堰重建堰体施工工艺 |
4.1 河床(2.0 m高程)~15.0 m高程堰体施工 |
4.2 15.0~18.0 m高程堰体施工 |
4.3 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施工 |
4.4 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 |
5 效果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10)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隧道和桥梁的比较 |
1.1.2 水下隧道发展简述 |
1.2 水下隧道施工方法 |
1.2.1 钻爆法 |
1.2.2 盾构(或TBM)法 |
1.2.3 沉管法 |
1.3 沉管隧道简介 |
1.3.1 沉管隧道定义 |
1.3.2 沉管隧道发展及现状 |
1.3.3 沉管隧道优缺点 |
1.4 外海沉管隧道研究综述 |
1.4.1 特点分析 |
1.4.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3 典型案例 |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沉管隧道总体施工技术研究 |
2.1 工艺概述 |
2.2 管节制作 |
2.2.1 管节分类简述 |
2.2.2 管节制作关键技术 |
2.2.3 管节制作方法 |
2.2.4 外海沉管隧道管节制作技术 |
2.3 基槽施工 |
2.3.1 沉管基槽特点分析 |
2.3.2 基槽开挖关键技术 |
2.3.3 基槽开挖工艺方法 |
2.3.4 外海沉管隧道基槽施工技术 |
2.4 沉管基础 |
2.4.1 先铺法基础 |
2.4.2 后填法基础 |
2.4.3 外海沉管隧道基础施工技术 |
2.5 管节浮运 |
2.5.1 管节浮运关键技术 |
2.5.2 管节拖航方法 |
2.5.3 外海沉管浮运技术 |
2.6 管节安装 |
2.7 回填防护 |
2.7.1 回填防护分类 |
2.7.2 回填工艺方法 |
2.7.3 外海沉管回填防护技术 |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节沉放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 |
3.1 沉放设备及方法研究 |
3.1.1 起重船吊沉法 |
3.1.2 浮箱吊沉法 |
3.1.3 双驳扛吊法 |
3.1.4 双体船扛吊法 |
3.1.5 自升平台骑吊法 |
3.1.6 外海沉管沉放设备和方法 |
3.2 管节定位技术研究 |
3.2.1 锚布方式 |
3.2.2 锚泊设备 |
3.2.3 外海沉管锚缆定位技术 |
3.3 管节压载技术研究 |
3.3.1 压载水箱 |
3.3.2 压载管系 |
3.3.3 压载控制 |
3.3.4 外海沉管压载技术 |
3.4 管节测控技术研究 |
3.4.1 测量塔法 |
3.4.2 声呐法 |
3.4.3 拉线法 |
3.4.4 其它测控方法 |
3.4.5 外海沉管水下测控定位技术 |
3.5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沉放施工技术应用 |
3.5.1 双驳扛吊无人沉放 |
3.5.2 大抓力锚锚泊定位 |
3.5.3 遥控遥测管内压载 |
3.5.4 测量塔声呐联合定位 |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节对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 |
4.1 管节接头概述 |
4.1.1 水下混凝土刚性接头 |
4.1.2 橡胶柔性接头 |
4.2 导向定位技术研究 |
4.2.1 鼻式托座导向结构 |
4.2.2 杆式托架导向结构 |
4.3 水下拉合技术研究 |
4.3.1 拉合力计算和分析 |
4.3.2 绞车拉合法 |
4.3.3 管内千斤顶拉合法 |
4.3.4 管顶千斤顶拉合法 |
4.3.5 外海沉管拉合技术 |
4.4 水力压接技术研究 |
4.4.1 工作原理 |
4.4.2 受力计算分析和GINA选型 |
4.4.3 工艺要点 |
4.4.4 外海沉管水力压接技术 |
4.5 精确定线调位技术研究 |
4.5.1 概述 |
4.5.2 体内调整定位技术 |
4.5.3 体外调整定位技术 |
4.5.4 外海沉管精调技术 |
4.6 最终接头技术研究 |
4.6.1 水下混凝土法 |
4.6.2 临时围堰干作法 |
4.6.3 水下止水板法 |
4.6.4 终端块体法 |
4.6.5 V型块体法 |
4.6.6 KEY管节法 |
4.6.7 外海沉管最终接头技术 |
4.7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对接施工技术应用 |
4.7.1 水下可调精确导向定位 |
4.7.2 数控水下自动拉合 |
4.7.3 数字信息化水力压接 |
4.7.4 体内精调线形控制 |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管隧道应用及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
四、欧美的沉管法隧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沉管隧道的勘察特点和技术要求探讨[J]. 丁小军,黄强盛. 中外公路, 2020(S2)
- [2]超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侧壁集中排烟系统及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研究[D]. 赵言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3]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研究分析[J]. 冯海暴,苏长玺. 现代隧道技术, 2019(01)
- [4]考虑地基刚度不均匀影响的沉管隧道接头变形分析[J]. 赵天驰,丁文其,魏立新,吴炜枫,乔亚飞. 现代隧道技术, 2018(05)
- [5]波浪作用下双驳船沉放锚碇沉管管段的水动力试验与数值研究[D]. 杨璨.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6]沉管隧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 程新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04)
- [7]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组合结构收缩和徐变分析[D]. 赫飞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大型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刚度特性研究[J]. 姜志威,白云,苏权科. 现代隧道技术, 2017(01)
- [9]南昌红谷沉管隧道江中模袋砂围堰冬汛灾后土石围堰重建施工技术[J]. 邓彪,郭小龙,李志军. 隧道建设, 2016(09)
- [10]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 王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