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及粗隆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张毫[1](2021)在《补肾活血汤促进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运用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分析比较补肾活血汤联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单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疗效的差异,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提供一种便廉的治疗手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江西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试验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加服补肾活血汤。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补肾活血汤,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对照组不予口服药物。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通过术后第1、3、6、12个月术肢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估;两组骨折不愈合标准采用《实用骨科学》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标准,通过术后第12个月术肢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估,计算两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髋关节功能标准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于术后第12个月统计计算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最后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分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Lane-Sandhu X线评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Lane-Sandhu X线评分第1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而第3、6、12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骨折不愈合率:术后12个月治疗组骨折不愈合率为3.33%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用于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可促进骨折愈合,并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降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苗长雨[2](2019)在《PFNA与Inter Tan联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PFNA与Inter Tan联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在中医中药辅助下两种内固定治疗的优势,为临床治疗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所用内固定器械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临床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15年03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收治的A2、A3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1例,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患者为选择PFNA内固定手术方法(以下称PFNA组),第二组患者为选择Inter Tan内固定手术方法(以下称Inter Tan组),两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恢复期间均根据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理论给予中药进行辅助治疗。PFNA组28例,年龄59-94岁,平均为80.35±6.97岁,男性10例,女性18例;Inter TAN组23例,年龄57-91岁,平均年龄78.87±7.98岁,男性8人,女性15人。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半月、1月、2月、3月、6月进行随访拍摄髋关节正位片,且于术后6月随访时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填写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回访表,对收集到的信息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记录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评价同样在中医三期辨证辅助治疗下两种内固定方式疗效的差异。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51例患者均按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2)两组患者在手术所用时间、术中总共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月PFNA组患者Harris评分平均87.14±7.77分,其中优17例,良7例,可3例,差1例,本组优良率为85.71%;Inter Tan组患者Harris评分平均88.76±6.89分,其中优1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本组优良率为86.95%,优良率Inter Tan组高于PFNA组1.24%。两组研究对象组间差异选用χ2检验,经分析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平均值都大于80分,优良率均在85%以上,表明两种内固定方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1、Inter TAN与PFNA在中医三期辨证辅助下治疗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均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但与Inter TAN系统相比,PFNA具有术中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所用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的优点,而Inter TAN在辅助复位、抗旋转、断端加压进而减小断端间隙,从而维持断端稳定方面更有优势。2、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优势及不足,临床治疗中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骨质条件及手术医师对内固定器械熟悉程度进行选择。3、PFNA可出现主钉末端股骨干应力骨折(假体周围骨折)、螺钉退出、髋内翻等并发症;而Inter TAN是一种较新型的内固定方式,但由于积累手术量少,随访时间较短,仍需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来观察这种新型内固定的远期疗效。
张保焜[3](2018)在《静力加压内侧支撑螺钉治疗垂直型股骨颈骨折》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股骨颈空心钉组合内固定方式对于偏垂直型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疗效。为垂直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2.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通过结合两种空心螺钉的优势,即普通空心加压螺钉拥有对骨折端强大的加压能力;全螺纹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拥有对骨折端更稳定的支撑。在现有器械的基础上达到优化垂直型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目的。a.首先进行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探究目前临床治疗偏垂直型股骨颈骨折常用的空心加压螺钉及其临床疗效,发现不足之处。b.生物力学实验:将20个VN角为20度的股骨颈骨折模具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以正三角形态置入3枚普通空心钉固定骨折,作为对照组;另外一组以正三角形态分别置入一枚普通空心钉加两枚全螺纹无头螺钉,作为实验组。在生物力学机器下,以2mm/min的速率予以加压,测试模型的抗压强度和最大失效载荷。c.临床前瞻性研究:共5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了本次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髋部正侧位平片。其中使用一枚普通空心加压螺钉加两枚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的患者即实验组共计28例;单纯使用三枚普通空心加压螺钉的病人即对照组共计31例。3.研究结果:a.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实验组的抗压强度为123.49±15.13N/mm,最大失效载荷为446.85±76.25N;对照组的抗压强度为109.92±10.81N/mm,最大失效载荷为302.92±80.46N,其中最大失效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临床前瞻性研究结果:实验组的28名患者,其中1人出现了骨不连,5人出现了内固定失败。而在对照组31名患者中,有7人发生骨不连,13人出现内固定失败。4.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证实,使用一枚普通空心加压螺钉加两枚无头全螺纹加压螺钉治疗偏垂直型股骨颈骨折,无论从生物力学方面还是从临床结果来看都要比单独使用三枚普通空心加压螺钉效果要好。这种内固定方式可以被介绍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垂直型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也为偏垂直型股骨颈骨折的研究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谭晓谦[4](2018)在《空心螺钉与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儿童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空心螺钉与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儿童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儿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复位质量、Ratliff评定结果、髋关节Harri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内固定术后两组患儿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Ratliff评定结果和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与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儿童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相当,但空心螺钉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徐可林,王建兵,刘宇,李海峰,顾三军,殷渠东[5](2018)在《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2月90例符合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PCCP(试验组,n=45)或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照组,n=45)。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康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62.1±19.6)min,明显短于试验组(81.4±11.2)min(t=5.735,P=0.000);对照组术中出血量(75.4±11.1)ml,明显短少于试验组(97.7±12.1)ml(t=9.110,P=0.000)。2组骨折复位质量无统计学差异(χ2=0.359,P=0.949)。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5.2±0.7)月,明显短于对照组(6.4±0.8)月(t=-7.573,P=0.000);试验组并发症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1例(χ2=3.920,P=0.048);试验组下地康复时间中位数8 d(345 d),明显短于对照组中位数40 d(1668 d)(Z=-7.928,P=0.000);试验组完全负重时间(3.1±0.7)月,明显短于对照组(5.7±0.6)月(t=-18.918,P=0.000)。90例随访(23.1±3.5)月,末次随访试验组Harris评分(89.7±1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2±10.8)分(t=3.131,P=0.002)。结论与空心加压螺钉相比,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尽管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但具有更好的静态稳定性和动态滑动加压作用,术后可早期下地康复,并发症更少,功能恢复更好。
杨开[6](2017)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时机及相关中医症候以及坏死分期,可为今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 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早期治疗提供明确适应症和保髋方案。方法:研究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瑞康医院骨科于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0日期间住院病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患者,选出符合纳入标准81例共81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后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观察M RI及X线片在骨折术后36月51例患者、712月16例患者、1320月9例患者、≥21月5例患者的不同时期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中医症候分型分为:筋脉瘀滞型和肝肾亏虚型。骨折分型参照Garden分型、坏死分期参照ARCO分期进行分型,计数资料的对照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影像学上出现ON FH为观察终点,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1)MRI和X线以发生ONFH为观察节点生存曲线在3月6月、7月12月存在差异。本组病例在术后各时期首诊及复诊的MRI诊断并发ONFH结果均为一致。术后不同时期,MRI检查较X线片检查发现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敏感度不同。其中,36月和712月,MRI和X线片提示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ONFH征象的精确度和敏感度有显着差异(P<0.05);1320月及≥21个月,MRI和X线片提示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征象的精确度和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时间变化,股骨颈骨折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发生进展。其中发现(ARCOI期)时间段为318月,平均(7.992士5.05)月;发现(ARCOII期)时间段为428月,平均(15.189士5.987月;发现(AR COIII、IV期)时间段为1036月,平均(19.65士7.398)月。(3)股骨颈骨折术后Harris评分高低对股骨头坏发生率存在相关性。(4)Garden分型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对并发股骨头坏死存在相关性。(5)外伤性股骨头坏死在不同时间段中医症侯具有差异。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行常规MRI检查即极大可能可以排除并发股骨头坏死,并且可以准确诊断已并发股骨头坏死。在股骨颈骨折后1年内,MRI诊断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价值远高于X线片,MRI和X线片在生存曲线上1年内生存率存在差异。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Ha rris评分越高,股骨头坏死率越低。Garden分型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具有相关性。骨折后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发的骨蚀分型指导其辩证治疗。
隋明家,刘长城,李赋勇,袁钢,魏凯,佟全民[7](2016)在《空心螺钉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颈骨折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空心螺钉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手术要点。方法 9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颈骨折患者,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结果。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15年随访,无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所有患者基本恢复到伤前步行状态。结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颈骨折大部分是低能损伤,伴有不同程度的废用性骨质疏松,股骨颈发育异常,股骨颈短细。初次治疗选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骨折愈合良好。术后负重和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叶锋,张龙君,李英周,万蕾,王晓[8](2014)在《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8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随访时拍摄X线观察颈干角变化(评估内固定的稳定程度),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发现轻度髋内翻畸形(颈干角97°),3例出现松质骨螺钉松动,2例骨折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Harris评分优良率87.8%。结论: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复位满意的优点。
樊恒[9](2014)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以及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上,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要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章年年,叶招明,朱仰义,任伟峰[10](2013)在《双螺钉系统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双螺钉系统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29例;年龄31~71岁,平均50.6岁;左侧41例,右侧26例。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双螺钉系统组(A组)30例,男19例,女11例;空心加压螺钉组(B组)37例,男19例,女18例。按Pauwells角分型:Pauwells角≥50°空心加压螺钉组22例,双螺钉系统组16例;Pauwells角<50°空心加压螺钉组15例,双螺钉系统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置入满意率、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内固定失效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6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30~59个月,平均42个月。从围手术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切口感染、术后内科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双螺钉系统组为(31.1±9.7)min;空心加压螺钉组为(40.4±1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评估及中远期并发症分析:在内固定置入满意率、骨折复位质量、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固定失效率上,Pauwells≥50°的病例,双螺钉系统组未出现退钉、断钉、螺钉切割股骨头等失效病例,而空心加压螺钉组有2例出现退钉,2例出现螺钉切割股骨头,2例螺钉未完全进入股骨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uwells<50°的病例,双螺钉系统组出现1例螺钉松动的失效病例,空心加压螺钉组有1例出现螺钉切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螺钉松动、退钉及切割股骨头的患者年龄都大于65岁。术后6、30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确实等优点。与传统的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比较,双螺钉系统组具有更少的手术时间,更少的内固定失败率,更高的患髋功能评分。特别对于Pauwells角≥50°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二、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及粗隆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及粗隆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活血汤促进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股骨颈骨折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资料 |
2 病例筛选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分型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3 手术方法 |
4 术后处理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骨折愈合诊断标准 |
5.2 骨折不愈合诊断标准 |
5.3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
6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受试者完成状况 |
2 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
3 疗效评价 |
3.1 主观评价 |
3.2 客观评价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1.现代医学方面 |
1.1 西医对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选择 |
1.2 西医对骨折的修复过程的认识 |
1.3 西医对股骨颈骨折愈合因素分析 |
1.4 西医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的方法 |
2 祖国医学方面 |
2.1 中医对骨折修复过程的认识 |
2.2 中医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 |
3 补肾活血汤成方依据 |
3.1 方剂方药依据 |
3.2 方剂方药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PFNA与Inter Tan联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采集时间 |
1.3 一般资料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分型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术前准备 |
3.2 麻醉方式与手术操作 |
4 随访与数据统计 |
4.1 随访方法 |
4.2 统计方法 |
5 骨折愈合标准、临床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5.1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参考《外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 |
5.2 骨折骨性愈合标准参考《外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 |
5.3 临床观察指标 |
5.4 疗效评定标准 |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
2 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局部并发症比较 |
3 两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愈合所用时间比较 |
4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 个月时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统计 |
讨论 |
1.股骨粗隆间骨折简要概述及其当前治疗进展 |
2.股骨近端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分析 |
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发病原因与损伤机制 |
4.中国传统医学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认识 |
4.1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的有关认识 |
4.2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原则的有关认识 |
4.3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
5.两种内固定系统比较 |
5.1 PFNA内固定系统 |
5.2 Inter TAN内固定系统 |
6.临床常见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
6.1 术前因素 |
6.2 术中因素 |
6.3 术后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概述 |
2.股骨近端解剖结构关系及生物力学 |
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发病原因分析 |
4.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相关术前评估 |
4.1 临床表现 |
4.2 影像学检查手段 |
4.3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局部稳定性评估 |
5.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 |
5.1 Evans分型 |
5.2 Evans-Jensen分型 |
5.3 AO分型 |
6.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治疗方法 |
6.1 保守治疗 |
6.2 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静力加压内侧支撑螺钉治疗垂直型股骨颈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关于现有CCS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回顾性分析 |
1.1 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常用的CCS |
1.1.1 OCCS |
1.1.2 LCCS |
1.1.3 HCCS |
1.2 三种CCS在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
1.2.1 OCCS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 |
1.2.2 LCCS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 |
1.2.3 HCCS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部分 OCCS固定股骨颈骨折与OCCS结合HCCS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股骨模具 |
2.1.2 手术导板 |
2.1.3 空心加压螺钉以及配套工具 |
2.1.4 生物力学实验机器 |
2.2 实验前期工作及实验模型制备 |
2.2.1 股骨颈骨折模型角度的确定 |
2.2.2 手术导板的制作 |
2.2.3 模型的制备 |
2.3 生物力学实验的进行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实验结果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部分 OCCS固定股骨颈骨折与OCCS结合HCCS固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
3.1 患者的筛选 |
3.2 手术经过 |
3.3 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锻炼告知 |
3.4 医学影像分析 |
3.5 统计学分析 |
3.6 结果 |
3.7 讨论 |
3.8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4)空心螺钉与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儿童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骨折复位治疗效果标准 |
1.8 Ratliff评定标准 |
1.9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
1.1 0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骨折复位治疗优良率比较 见表1。 |
2.2 两组患儿Ratliff评定结果和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见表2。 |
2.3 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3。 |
3 讨论 |
(5)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现状 |
3.2 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特点 |
(6)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ONFH现代医学的研究认识 |
1.1 概述 |
1.2 流行病学研究认识 |
1.2.1 年龄 |
1.2.2 性别 |
1.2.3 体重指数 |
1.3 股骨颈骨折后ONFH危险因素 |
1.3.1 骨折类型 |
1.3.2 手术时间 |
1.3.3 股骨颈骨折复位Garden指数 |
1.3.4 负重活动 |
1.3.5 手术方法 |
1.3.6 内固定物的取留,对ONFH的影响 |
1.4 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ONFH的发病机制 |
1.4.1 股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 |
1.4.2 ONFH的发病机制 |
1.5 创伤性ONFH的发病机制 |
1.5.1 骨折对血管的损伤 |
1.5.2 关节囊内压力 |
1.5.3 髓内出血 |
1.6 ONFH的辅助检查 |
1.6.1 X线检查 |
1.6.2 CT检查 |
1.6.3 MRI检查 |
1.6.4 核素骨扫描(ECT,SPECT)检查 |
1.7 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 |
1.8 ONFH的诊断标准 |
1.9 ONFH的分期 |
2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
2.1 保守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2.3 中医学对ONFH的认识 |
2.3.1 病名认识 |
2.3.2 中医学对ONFH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3 ONFH中医的辩证分型 |
2.3.4 中医本病的临床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1.1 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 |
3.1.2 ONFH的诊断标准 |
3.1.3 ONFH分期标准 |
3.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
3.3 病例纳入标准 |
3.4 病例排除标准 |
3.5 时间和地点 |
3.6 观察项目 |
3.7 统计学方法 |
3.8 结果 |
3.8.1 临床资料 |
3.8.2 MRI和X线片同期发现并发ONFH |
3.8.3 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ONFH病例首次及其复诊MRI情况 |
3.8.4 骨折术后无并发ONFH病例首诊及复诊MRI情况 |
3.8.5 首次同期X线片和MRI在不同时间段检查结果 |
3.8.6 首次MRI和X线片在各时间段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
3.8.7 MRI发现并发ONFH时间分布情况 |
3.8.8 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ONFH |
3.8.9 Garden分型对ONFH率的影响 |
3.8.10 骨折术后各期发生骨蚀及其中医症侯 |
4 典型病例 |
5 讨论 |
5.1 MRI和X线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ONFH随访时机探讨 |
5.2 不同检查方法的各时间段股骨头生存率分析 |
5.3 MRI发现并发ONFH分期时间分布情况 |
5.4 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ONFH |
5.5 Garden分型与ONFH |
5.6 关于骨折术后各时期发生ONFH的中医症侯分布 |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l临床资料 |
1.2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的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 |
1.3.2 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论 |
(10)双螺钉系统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手术方法 |
1.3.1 复位方法 |
1.3.2 空心加压螺钉 |
1.3.3 双螺钉系统 |
1.3.4 术后处理 |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
1.5 疗效评价方法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观察随访结果 |
2.2 疗效评价结果 |
3 讨论 |
3.1 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 |
3.2 双螺钉系统固定的优点 |
3.3 双螺钉系统固定的适应证 |
四、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及粗隆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活血汤促进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D]. 张毫.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PFNA与Inter Tan联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D]. 苗长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3]静力加压内侧支撑螺钉治疗垂直型股骨颈骨折[D]. 张保焜.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4]空心螺钉与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儿童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 谭晓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01)
- [5]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J]. 徐可林,王建兵,刘宇,李海峰,顾三军,殷渠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01)
- [6]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D]. 杨开.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7]空心螺钉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股骨颈骨折的体会[J]. 隋明家,刘长城,李赋勇,袁钢,魏凯,佟全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
- [8]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J]. 叶锋,张龙君,李英周,万蕾,王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06)
- [9]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疗效分析[J]. 樊恒. 中国医药科学, 2014(23)
- [10]双螺钉系统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J]. 章年年,叶招明,朱仰义,任伟峰. 中国骨伤,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