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几点思考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几点思考

一、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邢斐然[1](2021)在《破产重整中银行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张子信[2](2021)在《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杠杆率快速爬升。过高的杠杆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带来了负面影响,损害了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与盈利能力,并使得企业的风险不断增加。同时,高杠杆也损害了商业银行利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加,危及我国金融市场安全,甚至波及整个经济系统。在此背景下,为降低企业高杠杆带来的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有效的降杠杆手段,逐渐得到政策面的关注。我国在2016年颁布了相关政策,标志着新一轮债转股正式启动。截止到2019年年末,我国新一轮债转股总体进展平稳,已有将近170家企业进行了债转股。实施机构涉及多种类型,包括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基本达到了降杠杆的目的,债转股成效显着。在资金方面,2019年年末到位资金已经超过一万亿元。可以说,目前我国新一轮债转股表现符合预期,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中国中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法,研究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动机,效果及优势。首先,本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接着对债转股的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分析本轮债转股的根本动机与期望目标,为案例研究搭建相关理论框架。其次,对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方案进行分析。对债转股方案的步骤,定价及退出渠道进行研究。通过对债转股前中国中铁财务状况的分析,发现中国中铁存在债务负担过重、周转能力下降等问题。再次,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出发,全面分析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的影响,并得出相关启示。本文旨在为其他计划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提供借鉴。

李俊东[3](2021)在《上市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泸天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稳步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但是,经济发展质量却匹配不上增长速度,我国的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由于市场环境和自身的缺陷存在产能过剩,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由此,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促进企业完成现代化企业改革,增强经济韧性。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市场化债转股大幕由此拉开。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市场化债转股投资总额超1.6万亿,较上年末增加约2000亿元。债转股的实施,有助于上市公司降低杠杆率,使企业负债和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处于合理区间,提升盈利能力。然而,新一轮债转股在我国刚开始实践,缺乏经验,如何选择合适的高杠杆企业,以及如何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优化业务结构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选取四川省泸州市成功实施债转股的化工企业—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泸天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和经验教训,为尚未化解债务危机的优质企业提供一些经验。泸天化是我国化肥行业的知名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环保政策和市场低迷的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升高,产能过剩加重。自2013年起,在四川省政府和有关方面共同推动下,泸天化尝试了多种化解债务危机的方式,但仍未能达到目的。2018年,在政策的支持下,泸天化通过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降低了企业杠杆率,提高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本文首先搜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债转股的研究,并对所整理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归纳总结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和特点、实施动因、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债转股对上市公司财务和市场效果的作用路径,并梳理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接着介绍了泸天化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包括公司基本情况,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以及企业自身三方面分析市场化债转股动因,以及从确定债转股标的企业、债转股受偿方案、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四个方面介绍了泸天化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并对案例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本文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财务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泸天化债转股前后的股价变动情况。同时探讨了泸天化对财务和市场效果的作用机理,本文认为银行资本通过债转股进入企业,对企业投资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债务规模的减小,使得资本结构得到优化,为企业带来充足资金,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债权人实施债转股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以及重组方的引入给企业带来了资金,治理结构得到优化,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强了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预期。通过案例分析,本文认为泸天化开展债转股对企业债务规模的减小、资本结构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盈利能力的提升和短期市场反应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完成案例分析后,本文对泸天化债转股案例进行了经验总结:一是对案例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泸天化实施债转股对财务和市场表现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二是对其他陷入相似困境的企业提供几点启示,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应始终践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标的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实施债转股后也要密切关注标的企业的价值变化。债转股在国外已有多年实践,但在我国仅于上世纪90年代末施行,市场化债转股实践经验更是寥寥无几。随着各行业的不断摸索,采用市场化债转股的队伍不断壮大。本文结合相关政策与我国特殊的国情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不断深入提供了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桑田[4](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迅速推进,金融市场活跃度持续上升,国内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跨国商业银行也纷纷看准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这也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最近几年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这对于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处置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尝试了一系列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同时国家也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加强监管,但仍因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国内商业银行在实践中面临较高的不良资产风险。为此,本次研究拟定从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角度,对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相关法律提出针对性建议。

闫靖琦[5](2020)在《新一轮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速度放缓,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刺激等政策也步入消化阶段,部分企业受此影响出现杠杆率偏高、债务规模庞大等问题,进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渐渐增多,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让人担忧。为此,债转股新政策应时而生,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吹响我国企业新一轮债转股号角。与上世纪90年代首次债转股相比,本轮债转股主要以市场化和法制化为基本原则,以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减轻债务负担,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切实落实国务院政策,帮助企业渡过暂时性的困境。从国务院宣布新的债转股政策至2018年末,本轮债转股实际到位资金5050亿,到位率不够27%,民营企业的到位资金规模尚未突破400亿,到位比例远低于国有企业,可见债转股的深入推进并不顺利。南钢股份积极响应债转股新政策,是我国首个落地实施债转股的民营企业,较为典型。本文以南钢股份债转股事项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案例分析,期望为其他民营企业债转股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本文共五章,第一、二章首先解释了债转股的含义及相关理论,并对新旧两轮债转股做出比较;第三章从南钢股份公司背景以及自身需求着手论述了公司进行债转股的动因。第四章案例部分,围绕债转股方案的财务影响问题展开探讨,从短期到长期,多层面分析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对债转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南钢股份顺利摆脱财务困境,企业自身价值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既解决了南钢股份的“燃眉之急”又给债权人吃了颗“定心丸”。第五章对南钢股份实施债转股的实施效果做出总结,得出债转股对企业大有裨益的结论。结论表明:(1)债转股有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2)可以透过公司债转股同期的股价波动反思企业深层次的问题。(3)债转股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债转股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低杠杆,提升企业价值。最后对企业今后进行债转股提出建议。

王钰[6](2020)在《退上市制度对债转股中债权人决策的影响 ——基于长航油运与长航凤凰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世鹏[7](2020)在《破产重整中债转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为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加快推进了政策性债转股的进程。自2016年国务院推出《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来,在破产重整过程中债转股的适用变得应用更为广泛,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暴露出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基本属性不明确、运行规则较为混乱及股权退出方式单一等隐患和问题。因此,为了使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从债转股的概念和法律意义等基本理论出发,对债转股的属性,具体运行中的不足以及债转股后股东的权益保障等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进一步完善的法律建议,以期建立健全更为完善的债转股机制。首先,通过介绍和阐述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概念、类型以及作用来整体讨论商业性债转股适用于破产重整程序中的意义。其次,结合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市场化债转股的文件,确定了适用债转股的破产重整企业类型应具有再生可能性,又深刻分析了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基本属性、是否同受我国《公司法》以及《企业破产法》的规制的问题,用以明确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在运行中在受《企业破产法》规制的同时,亦应受《公司法》的约束。再次,深刻分析了债转股方案以及含有债转股方案的整体重整方案的债权人表决问题,认为前者的通过应充分尊重每一债权人的意见,后者的表决应适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最后,讨论了转股后债权人即新股东的安置及退出问题,以期更好的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本文又针对前述涉及到的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理论及现实问题,提出了如构建完善的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制度的法律建议,其主要包括依照我国《公司法》及《企业破产法》之规定运行、确定规范的债转股启用条件、规范债转股实施程序、实施普通股与优先股结合的模式、完善债转股分组表决机制以及建立健全新股东权利处置和退出机制;此外,又提出了构建完备的债转股实施配套制度的法律建议,主要包括建立法律监管制度、建立普通股与优先股结合的债转股模式、改善企业管理结构并建立现代化企业的制度以及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以期使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制度更为完善。

张秀豪[8](2020)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诱发的系统性风险引发持续关注。对适合银行未来发展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展开研究,对指引不良资产风险管控和科学处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提出以清收、呆账核销和以资抵债等为代表的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存在金融风险积聚、资产加速贬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探寻以风险隔离理论、看涨期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解决思路,指出针对传统模式的不足应主要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其次,本文针对三种优化模式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发展概况进行研判,提出各优化模式发展存在的现实障碍,并基于此提出各模式如何解决问题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选取“19工元”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和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平安自建AMS平台等案例,分析各案例及对应模式的特点,为三种模式优化的对比研究提供现实证据和案例支撑。然后,本文着重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重组和互联网平台化三种优化模式在应用分布、资产特征、效率效益和存在的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银行和AMC(以及AIC)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重组两个业务范畴分别具体突出优势,且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可以帮助前两种模式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同时,由于三种模式应用的区域和行业存在差异,为分区域和分行业制定模式发展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平台化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不充分、各模式中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最为突出等结论。最后,针对三种模式的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提出关于法制建设和信息披露、资本市场体系、不良资产基金、律师角色转变以及各方式结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对不良资产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边际贡献。

武敏纯[9](2020)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模式和效果分析 ——以中国中铁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依靠投资加杠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非金融企业部门尤其是国企、央企杠杆率过高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通过市场化债转股有效的降杠杆,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市场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着眼于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展开了如下研究:一,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一方面对我国开展的两轮债转股进行了梳理,明晰了本轮债转股的“市场化”特性、“两步走”债转股新模式,并对其实施现状展开了分析;另一方面总结了美国、波兰以及日本债转股的实践经验。二,采用案例研究法,首先梳理了中国中铁债转股项目的操作步骤。其次分析了各方的参与动因、中国中铁采用的转股定价策略以及项目成功落地的关键点等。最后,从市场反应、财务绩效、股权及治理结构等角度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之一是从债转股的模式选择来看,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表面看上去是分开进行的两步,但本质上其价值逻辑是机构投资者以货币资金购买中国中铁上市流通的股权。因此两步是同时进行且不可分割看待的,在分析过程中须将其看为合并的一步。二是中国中铁在短期内为投资者创造了短期收益,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都大幅提升,机构投资者的加入也使得中国中铁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合理化。三是中国中铁在参与主体的选择、转股定价和退出方式都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值得其他公司借鉴。

刘辉[10](2020)在《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常态经济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尤其是煤炭、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象;另外,最近几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也一直在不断升高,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和系统风险,削减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新一轮的债转股,随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银行等机构都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保证市场化债转股的有序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有助于企业去产能和去杠杆,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自从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提出以来,根据央行报道消息,截至2019年末,市场化债转股投资规模已超1.4万亿元,预计2020年会有更多企业实施债转股,该政策已成为企业“去产能”和“去杠杆”的优质选择之一。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有助于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不同于上一轮的政策性债转股,是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原则,政府的作用由主导变为引导和监督。根据本轮债转股的相关政策,和上轮债转股相比,转股对象的范围更加广泛,民营企业也可以作为标的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方面增加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银行附属机构等;资金来源也更加丰富,允许信托资金、私募股权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债转股;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除了回购、转让股权和上市,增加了并购重组、协商约定等方式。企业和投资者在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依据不同行业特点和标的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更为有效地设计债转股流程,确保债转股的成功实施。本文选取的案例企业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目前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但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产能过剩严重。因此,2017年9月,中国铝业选择通过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来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由于中国铝业为大型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规模为百亿级别,对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的研究有助于为其他国有企业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市场化债转股的文献进行了搜集、整理、评析和总结;然后对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特征、模式、实施动因、风险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梳理了市场化债转股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本文的基本逻辑架构;接着介绍了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简介、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以及从确定标的企业、确定战略投资者、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和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子公司股权实现股权退出四个方面介绍了债转股的实施流程;最后,对中国铝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一是对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后的经济效果进行了总结,包括降低了企业债务成本、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了内部治理结构和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对其实现原因和教训进行了分析,实现原因包括债转股过程中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合理挑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实施机构、实施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债转股流程、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股权退出机制、竭力保护企业股东的权益,教训则包括削弱了利息抵税作用、未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结构问题和无法根治内部治理结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可知,中国铝业通过本次实施债转股共计减少标的企业债务126亿元,对于企业降低杠杆率、优化资本结构和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化债转股有利于企业去产能去杠杆;二是企业应慎重选择市场化债转股;三是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市场化债转股流程。根据这些结论对中国其他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优化企业选择,真正服务于供给侧改革;二是进一步完善股权退出机制;三是完善市场化债转股配套机制;四是加强对市场化债转股的监管。

二、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动机研究
        1.2.2 市场化债转股企业选择研究
        1.2.3 市场化债转股模式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与局限
        1.4.1 本文创新
        1.4.2 本文局限
2 市场化债转股概述
    2.1 市场化债转股内涵及动因
        2.1.1 市场化债转股内涵
        2.1.2 国家推行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
    2.2 市场化债转股主要模式
        2.2.1 收债转股
        2.2.2 发股还债
        2.2.3 基金模式
    2.3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2.3.1 财务评价
        2.3.2 非财务评价
3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
    3.1 案例概况
        3.1.1 公司概况
        3.1.2 实施背景
    3.2 中国中铁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动因分析
        3.2.1 我国对于市场化债转股提供政策支持
        3.2.2 建筑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营运能力下降
        3.2.3 化解债务危机,提升企业形象
        3.2.4 投资需求多,定增再融资受限
    3.3 中国中铁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状况
        3.3.1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主体及对象
        3.3.2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交易方案
        3.3.3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转股价格及比例
        3.3.4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退出机制
    3.4 中国中铁集团债转股实施效果分析
        3.4.1 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
        3.4.2 对企业股权结构的影响
        3.4.3 对企业治理能力的影响
4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启示
    4.1 慎重选择目标企业,完善企业筛选标准
    4.2 拓宽资金来源,谨慎选择实施机构
    4.3 创新实施模式,拓宽交易思路
    4.4 健全退出渠道,完善退出机制
    4.5 完善公司治理,建立降杠杆长效机制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上市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泸天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债转股企业选择标准的研究
        1.2.2 关于债转股实施动因的研究
        1.2.3 关于债转股实施风险的研究
        1.2.4 关于债转股实施效果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上市公司债转股概述
    2.1 债转股的概念及特点
        2.1.1 债转股的概念
        2.1.2 债转股的特点
    2.2 上市公司债转股的动因
        2.2.1 降低企业杠杆率
        2.2.2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2.2.3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2.4 符合债转股政策的要求
    2.3 上市公司债转股效果评价方法
        2.3.1 财务指标分析法
        2.3.2 事件研究法
    2.4 债转股对上市公司财务及市场效应的作用路径分析
        2.4.1 债转股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改善投资效率
        2.4.2 债转股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增强再融资能力
        2.4.3 债转股通过分散股权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2.5 上市公司债转股的理论基础
        2.5.1 MM理论
        2.5.2 代理成本理论
        2.5.3 权衡理论
3.泸天化实施债转股案例概述
    3.1 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3.1.1 泸天化公司简介
        3.1.2 泸天化债转股前的经营状况
    3.2 泸天化债转股实施的过程
        3.2.1 确定债转股标的企业
        3.2.2 确定债权调整及受偿方案
        3.2.3 债权人会议通过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3.2.4 引入战略投资者
    3.3 泸天化债转股方案的特点
        3.3.1 债转股在金融债权违约前实施
        3.3.2 代偿子公司债务使金融机构参与子公司治理
        3.3.3 通过市场化方式创造资源
4.泸天化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分析
    4.1 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
        4.1.1 国有企业去杠杆需求
        4.1.2 化工行业需要去产能以提振市场
    4.2 国家政策的支持
        4.2.1 债转股政策导向
        4.2.2 泸天化符合新一轮债转股政策要求
    4.3 自身发展的需要
        4.3.1 提高债务清偿率避免破产清算
        4.3.2 降低杠杆率优化资本结构
        4.3.3 引入“银行效应”促进企业发展
        4.3.4 优化股权结构
5.泸天化债转股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5.1 泸天化债转股的财务效果分析
        5.1.1 降杠杆效果较为明显
        5.1.2 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5.1.3 改善了发展前景
        5.1.4 降低了融资成本
    5.2 泸天化债转股的市场效果分析
        5.2.1 泸天化债转股前后的市场反应
        5.2.2 泸天化债转股前后的股价变化
    5.3 泸天化债转股对财务效果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银行效应”的引入改善了企业投资效率
        5.3.2 资本结构的优化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
    5.4 泸天化债转股对市场效果的作用机理分析
        5.4.1 股权结构的优化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5.4.2 引入重组方使得企业未来发展得到支持
6.结论与启示
    6.1 泸天化债转股案例分析的结论
        6.1.1 合理的方案是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6.1.2 债转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治理
        6.1.3 债转股对企业财务和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
    6.2 泸天化债转股案例分析的启示
        6.2.1 债转股应作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工具
        6.2.2 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
        6.2.3 实施债转股后应充分关注上市公司价值的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及内容
    0.4 本文的新意以及存在的问题、难点
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概述
    1.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义
    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1.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1.3.1 批量转让
        1.3.2 债转股
        1.3.3 资产证券化
    1.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定
        1.4.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法律
        1.4.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部门规章
        1.4.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其他法规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
    2.1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存在的法律问题
        2.1.1 不良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
        2.1.2 组建不良资产包存在法律风险
        2.1.3 不良资产反委托处置中存在法律风险
    2.2 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存在的法律问题
        2.2.1 债转股相关法律规定尚未明确
        2.2.2 商业银行投资股权存在限制
        2.2.3 股权退出途径存在障碍
    2.3 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问题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尚需梳理
        2.3.2 证券法律体系内部矛盾
        2.3.3 司法运作存在障碍
3 国外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3.1 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制定单独的法律
    3.2 允许外资参与,实现债转股的退出
    3.3 健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规定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的解决
    4.1 单独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立法
        4.1.1 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4.1.2 明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确立合法融资渠道
        4.1.3 健全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
    4.2 建立健全债转股法律制度
        4.2.1 提供对债转股的法律支持
        4.2.2 明确债转股的参与主体
        4.2.3 清理股权退出的障碍
    4.3 完善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规定
        4.3.1 制定资产证券化法
        4.3.2 清理既存法律法规
        4.3.3 规范不良资产处置中证券化制度的设计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新一轮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债转股的理论概念
    2.1 债转股的含义
    2.2 相关理论
        2.2.1 MM理论
        2.2.2 权衡理论
        2.2.3 代理理论
    2.3 两轮债转股的介绍
        2.3.1 两次债转股的比较
        2.3.2 新一轮债转股的目的
        2.3.3 新一轮债转股的主要模式
第三章 南钢股份公司债转股的背景与方案
    3.1 公司简介
    3.2 公司的基本情况
        3.2.1 经营情况
        3.2.2 债务情况
    3.3 南钢股份债转股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
        3.3.1 市场环境
        3.3.2 政策背景
    3.4 南钢股份债转股的动因
        3.4.1 企业自身的需求
        3.4.2 高债务的不良后果
        3.4.3 满足债转股的条件
    3.5 南钢股份的债转股方案
第四章 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分析
    4.1 债转股前后公司股价变动分析
    4.2 债转股前后融资成本分析
    4.3 债转股前后的短期财务影响分析
        4.3.1 偿债能力分析
        4.3.2 营运能力分析
        4.3.3 盈利能力分析
        4.3.4 成长能力分析
    4.4 南钢股份的长期财务分析——企业价值评估
        4.4.1 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4.4.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4.4.3 经济增加值法在南钢股份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4.4.4 南钢股份企业价值的预测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破产重整中债转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学界研究现状
        二 国外学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概述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概念与类型
        一 破产重整中的债转股的基本概念
        二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类型
    第二节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方式与特点
        一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方式
        二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特点
    第三节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 破产重整债转股存在的主要争议法律问题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所适用范围的问题
        一 适用的企业范围的争议
        二 适用的债权范围的争议
    第二节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适用法律的问题
        一 不受《公司法》调整的理由
        二 受《公司法》调整的理由
    第三节 关于债转股分组表决及批准的争议问题
        一 债转股方案的通过应否受债权人会议多数决的限制
        二 破产重整中对含有债转股方案重整计划的分组表决问题
        三 人民法院强制批准未获通过的含债转股方案的重整计划的问题
    第四节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后的股东权利处置问题
        一 选择债转股的债权人能否对连带债务人追偿
        二 转股后股东的权利问题
        三 转股后股权退出问题
第三章 完善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法律建议
    第一节 构建结构完善的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制度
        一 依照《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的法律规定规范运行
        二 确定规范的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启用条件
        三 规范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实施程序
        四 完善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分组表决机制与正确适用强制批准制度
        五 建立健全完善的转股后债权人权利的处置机制
    第二节 构建完备的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配套制度
        一 健全对破产重整中债转股全程的法律监管制度
        二 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三 实施普通股与优先股结合的债转股模式
        四 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1.2.2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1.2.3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逻辑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方向
    2.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2.1.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2.1.2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发展趋势
    2.2 银行不良资产传统处置模式及其现实问题
    2.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3.2 不良资产重组的概念
        2.3.3 互联网平台化的概念
    2.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方向
        2.4.1 优化方向一:缓解金融风险积聚
        2.4.2 优化方向二:克服资产加速贬值
        2.4.3 优化方向三:降低信息不对称
        2.4.4 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
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证券化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况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
    3.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
        3.3.1 稳步提升投资者的认购信心
        3.3.2 科学组合基础资产的贷款分布
        3.3.3 强化证券化中银行的主导地位
    3.4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以“19工元”为例
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不良资产重组
    4.1 不良资产重组概况
    4.2 不良资产重组的现实障碍
    4.3 不良资产重组的发展方向
        4.3.1 丰富市场化参与主体
        4.3.2 加强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协调
        4.3.3 完善投资者现金回流和退出机制
    4.4 不良资产重组的实践:以“华菱钢铁”为例
5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优化及其实践:互联网平台化
    5.1 互联网平台化概况
    5.2 互联网平台化的现实障碍
    5.3 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及实践
        5.3.1 债权人处置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平安模式
        5.3.2 不良资产服务商催收产业链创新:青苔模式
        5.3.3 AMC和互联网平台战略合作创新:“AMC—阿里模式”
6 三种优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6.1 三种优化模式的应用分布比较研究
        6.1.1 发起主体的性质和优势
        6.1.2 参与主体的数量和标准
        6.1.3 实施的动因和政策支持
    6.2 三种优化模式的资产特征比较研究
        6.2.1 债权的类型和质量分布
        6.2.2 债权的区域和行业分布
    6.3 三种优化模式的效率效益比较研究
        6.3.1 处置周期和信息披露
        6.3.2 处置成本和社会效益
    6.4 三种优化模式的风险比较研究
        6.4.1 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
        6.4.2 发起主体面临的风险
        6.4.3 其他主体面临的风险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截至2019/12/12)
附录二 市场化债转股典型案例汇总(2016-2019年)
附录三 文中简称与全称对应表

(9)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模式和效果分析 ——以中国中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代理成本理论
        2.1.2 MM理论
        2.1.3 权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债转股动因
        2.2.2 债转股效果
        2.2.3 债转股风险
        2.2.4 债转股国外经验
        2.2.5 文献评述
3 案例介绍
    3.1 市场化债转股背景介绍
        3.1.1 债转股定义
        3.1.2 我国两轮债转股对比
        3.1.3 我国债转股模式
    3.2 行业基本概况
    3.3 中国中铁概况
    3.4 九家交易对方概况
    3.5 “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方案
        3.5.1 机构投资者以现金或债权对中国中铁子公司增资
        3.5.2 母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4 案例分析
    4.1 中国中铁“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动因分析
        4.1.1 降杠杆,减轻财务重负
        4.1.2 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促进公司发展
        4.1.3 绕开监管审批,实现快速落地
    4.2 中国中铁“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模式分析
        4.2.1 参与主体分析
        4.2.2 资金来源和用途分析
        4.2.3 估值逻辑和定价策略分析
        4.2.4 退出方式分析
    4.3 中国中铁“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效果分析
        4.3.1 市场反应
        4.3.2 财务绩效
        4.3.3 股权和治理结构
5 结论和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模式的研究
        1.2.3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效果的研究
        1.2.4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风险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基本框架
2 市场化债转股的理论概述
    2.1 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特征及模式
        2.1.1 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
        2.1.2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征
        2.1.3 市场化债转股的模式
    2.2 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
        2.2.1 降低企业债务成本
        2.2.2 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2.2.3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2.4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2.3 市场化债转股的风险
        2.3.1 企业选择错误,无法激活企业
        2.3.2 转股后实施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2.3.3 股权可能无法退出
    2.4 市场化债转股理论基础
        2.4.1 权衡理论
        2.4.2 代理成本理论
        2.4.3 信号传递理论
        2.4.4 MM理论
3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案例介绍
    3.1 中国铝业简介
    3.2 中国铝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
        3.2.1 铝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3.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增大
        3.2.3 部分重要企业债务负担过重
        3.2.4 企业急需转型升级
    3.3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过程
        3.3.1 确定市场化债转股标的企业
        3.3.2 确定市场化债转股的战略投资者
        3.3.3 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标的企业增资扩股
        3.3.4 中国铝业发行股份购买子公司股权
4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后的经济效果、实现原因及其教训
    4.1 市场化债转股后的经济效果分析
        4.1.1 降低了企业债务成本
        4.1.2 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
        4.1.3 优化了内部治理结构
        4.1.4 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4.2 中国铝业达成经济效果的原因分析
        4.2.1 债转股过程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4.2.2 合理挑选符合条件的标的企业和实施机构
        4.2.3 实施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债转股流程
        4.2.4 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股权退出机制
        4.2.5 竭力保护企业股东的权益
    4.3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的教训
        4.3.1 削弱了利息抵税作用
        4.3.2 未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结构问题
        4.3.3 无法根治内部治理结构问题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市场化债转股有利于企业去产能去杠杆
        5.1.2 企业应慎重选择市场化债转股
        5.1.3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市场化债转股流程
    5.2 对中国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建议
        5.2.1 优化企业选择,真正服务于供给侧改革
        5.2.2 进一步完善股权退出机制
        5.2.3 完善市场化债转股配套机制
        5.2.4 加强对市场化债转股的监管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破产重整中银行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D]. 邢斐然. 辽宁大学, 2021
  • [2]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D]. 张子信.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3]上市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泸天化为例[D]. 李俊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 桑田.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5]新一轮债转股对南钢股份的财务影响研究[D]. 闫靖琦.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退上市制度对债转股中债权人决策的影响 ——基于长航油运与长航凤凰的对比分析[D]. 王钰.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7]破产重整中债转股问题研究[D]. 刘世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三种模式的比较[D]. 张秀豪. 浙江大学, 2020(02)
  • [9]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模式和效果分析 ——以中国中铁为例[D]. 武敏纯. 暨南大学, 2020(04)
  • [10]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D]. 刘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