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谢景星[1](2021)在《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析》文中指出当前,商业银行业务规模逐年攀升,内部审计制度和体系的逐渐健全对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成效。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应通过重视内部审计、内部监督、风险管理的审计方法来完成银行的增值。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先进的审计方法,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方向的研究拥有非常关键的意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风险理论方面为方向,从风险事件中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风险影响大小进行分类,完善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同时具备着重要性及可操作性,重要性表现为银行风险局面严酷,更新换代进度飞速,实行新资本协议深刻影响内部审计,监管机构严格要求内部审计,同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需要自我更新。可操作性表现为我国商业银行已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拥有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具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银行作为金融经济环境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其业务规模逐年攀升,业务开展的同时风险也在增加,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业务指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显得尤为必要。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其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健康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当前较少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以农业银行XY分行为研究对象,对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规范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农业银行XY分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例进行理论和实务分析。本文第一部分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对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行理论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以及运行程序进行剖析。第三部分,本文选取农业银行XY分行为案例,通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论述了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论述了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考核机制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不匹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与工具的更新滞后、审计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不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定位不清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未及时更新调整这五个方面第五部分,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通过以下五条相应措施进行完善。(1)增强内部审计考核机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2)加强信息化技术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应用。(3)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提高风险评估技术。(4)转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5)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的创新运用。本文探讨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弥补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缺陷,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为农业银行XY分行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夯实基础,同时给更多的商业银行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面提供思路。
管淑慧[2](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黄潆仪[3](2021)在《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因为会计风险的爆发而产生损失的现象频繁出现。特别是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不仅使其会计风险持续积累,而且还因为被处罚而使得商业银行蒙受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虽然分支机构在接受处罚之后,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能够悉心整改,从而提高会计风险的防控力度。但是,类似案件却始终未曾有所减少,反而还与日倍增。由此能够充分说明,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风险防控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虽然表面上商业银行都能够重视会计风险防控,但是真正落于实处,具有会计风险管理高效执行力的商业银行少之又少。本研究以P银行为例,系统的分析了P银行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简要阐述了银行的会计风险;第三部分主要讲如何识别P银行会计风险,以及P银行目前存在的会计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风险、会计信息风险和会计内控机制风险;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P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在于其内部审计失效、会计信息流通不顺畅以及会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这些原因导致P银行会计风险持续爆发,尤其是各分支机构相继被处罚;第五部分针对这些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提出强化内部审计的效用、优化会计信息流通系统、改善风险控制机制等对策;第六部分结合P银行会计风险的经验教训,提出P银行对其他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控的启示,包括高度重视银行内部审计效用、加快信息沟通系统的完善、打造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机制等,并得出总体结论,只有重视内部审计、加快完善会计信息沟通系统、打造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机制,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希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会计风险防控水平起到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王新华,杨玉婷[4](2020)在《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与网上银行业务相关的经济案件和客户纠纷日渐增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和成本保障造成了负面影响。鉴于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重要防线,在未来发挥好内部审计与非现场审计在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的网上银行业务存在的内部审计风险,针对性地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和审计数据库进行了剖析,并对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存在的主要审计风险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文志广[5](2020)在《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文中指出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内部监督、评价和服务的机制,对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完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分析其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吴紫薇[6](2020)在《辉山乳业财务任舞弊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活跃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并且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近些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频频被曝光,这些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自身各种目的,不惜使用各种造假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极大地损害了股民的切身经济利益,更是成为阻挡我国证券市场乃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屏障。因此,必须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辉山乳业作为研究对象,辉山乳业总部设立在辽宁省沈阳市,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2016年浑水公司针对辉山乳业发布沽空报告称其一直存在财务舞弊行为,2017年辉山乳业股价在短短半小时内暴跌85%,创下港交所最大跌幅,2019年辉山的债务问题迟迟未能得以解决,最终退市。本文首先对辉山乳业的公司情况进行介绍,具体包括经营范围、主要股东情况、近年来的主要财务数据及所属行业背景及现状。其次,对辉山乳业财务舞弊事件的爆发及最近进展进行介绍,并从舞弊手段、动因、影响三个维度入手,对该案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析,重点内容是利用学术界公认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舞弊动因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对辉山乳业财务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辉山乳业出于资金链压力、管理层过分追逐利益且法律意识淡薄、过度依赖旧的发展模式、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农业行业难以核查、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外部审计失效等动因,通过虚增利润、虚增资产性支出、匿名转移资产等方式进行财务舞弊从而获取不当利益。最后,本文综合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对防治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措施。本文认为,要想防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必须以舞弊风险五因子为核心,围绕道德品质因子、动机因子、机会因子、曝光因子、惩罚因子五个角度分别提出不同的治理对策。只有提升管理层的道德意识、法律素养,遏制舞弊动机、减少舞弊机会,提升舞弊曝光的可能性,同时加大舞弊惩处力度,才能有效且全方位的控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还我国资本市场一片蓝天。
于莹[7](2020)在《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规模迅速扩大,业务种类越来越复杂多样。但是由于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转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重业务、轻管理,重绩效、轻内控的经营状态,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与风险并存,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内部控制也受到了考验。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亩前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现有行业竞争加剧,受宏观政策特别是环保高压政策的影响,实体经济面临困难,作为向地方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各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金融风险易发、高发期,各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其自身业务高速发展的现状不匹配。如何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内部审计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发展,对审计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利用,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及时识别银行内部重大风险的重要方式,实现银行的自我革新和治理,从而使银行提质增效保持高质量运营,是当前形势下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根本要求。然而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是针对国有银行或者大型股份制银行进行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研究,但是很少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原理为研究起点,针对其含义、特征、基本流程进行简单阐述。然后以L市的城市商业银行-LS银行为切入点,通过在LS银行内部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具体分析内部审计案例的方式,对LS银行内部审计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为LS银行搭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并对LS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成果进行预估,最后基于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漏洞提出改进的方式,希望能够指导其他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的实行。
金月[8](2020)在《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不但加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推动和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促使自身不断革新进步。目前,各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旧将信贷业务作为其主要经营收入的来源,这将有助于企业与农户贷款,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信贷业务经营风险。因此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H县农信社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纰漏,从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H县农信社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信贷与内部控制相关概念与理论,为后续分析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对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情况与内部控制实施现状进行揭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并指出其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分析导致其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上述问题,对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确定优化目标与原则,并且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措施,以便改善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水平,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信贷风险控制手段,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瑶[9](2020)在《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F行汉中市分行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政策支农的重要职能,严格执行我国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宏观调控粮棉油市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向“三农”领域投放贷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着,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F行汉中市分行亦得到快速发展,拓宽信贷业务范围、壮大信贷业务规模。然而,业务在发展,风险也在增加。由于信贷业务是F行汉中市分行的主要业务,因此信贷风险也是F行汉中市分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目前,F行汉中市分行已经充分认识到防控信贷风险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增强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才能掌握好新形势下的经济特征,准确识别各类信贷风险,实现各项支农信贷业务稳健、持续发展。尽管已经积极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但是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F行汉中市分行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对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提供思路和对策。本文以F行汉中市分行为研究对象、信贷风险管理为选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首先对于风险、信贷、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理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逐一进行探讨,为后文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F行汉中市分行职能和经营特点、业务发展情况、信贷业务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归纳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论文的研究结论一是F行汉中市分行在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贷队伍整体实力不强、贷款审查模式不严谨、信贷风险识别能力较弱、信贷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对于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不显着;二是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员工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信贷管理操作系统不健全、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充分、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不浓厚;三是根据F行汉中市分行的业务种类和自身特点,应当从信贷队伍发展、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信贷管理操作系统、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F行汉中市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陶扬[10](2020)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 ——以YZ农村商业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平稳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爆发式成长的背景下,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而言,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审计体系已经无法与其发展相匹配,最近几年,虽然有很多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了保持盈利水平和防范各种风险,采取了许多方式方法,使得其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绝大部分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距离成立一系列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还相距甚远。比起别的商业银行而言,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基础,在公司制法人治理和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运营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比如说内部审计组织体系不具科学性;企业治理体系不完善;对内部审计认知存在偏差;内部审计人员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当前以互联网经济为时代背景的信息化、科技化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如何让内部审计薄弱环节得以改进从而完美融合进商业银行发展、内外部管理需求和新型业务处理模式的变化,这些就成为了目前要认真研究分析和总结的必修课题。针对于此,本人将利用自己在YZ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经验和条件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将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以YZ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案例并对其展开分析,通过分析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得出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并就此进行深入探讨,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为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系统出一份力,与此同时也希望为监管部门监管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二、农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内部审计相关研究 |
1.2.2 关于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研究 |
1.2.3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 |
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与特征 |
2.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
2.1.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能 |
2.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 |
2.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职能 |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运行程序 |
2.3.1 编制内部审计计划 |
2.3.2 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2.3.3 审计报告阶段 |
2.3.4 后续审计阶段 |
2.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4.1 战略管理理论 |
2.4.2 风险管理理论 |
2.4.3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3 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 农业银行XY分行背景介绍 |
3.1.1 农业银行XY分行基本情况 |
3.1.2 农业银行XY分行面临的金融风险点 |
3.1.3 农业银行XY分行内部控制体系 |
3.2 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 |
3.2.1 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 |
3.2.2 内部审计工作报告路线 |
3.2.3 内部审计职能、权限 |
3.2.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 |
3.3 农业银行XY分行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考核体系与银行现状不契合 |
3.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技术不完备 |
3.3.3 审计集中关注风险加权资产,风险评估体系待完善 |
3.3.4 内部审计职能局限于监督检查,未涉及增值领域 |
3.3.5 内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单一 |
4 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考核机制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不匹配 |
4.1.1 考核机制重业绩指标轻道德指标 |
4.1.2 未设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本及效率等方面考核指标 |
4.1.3 考核机制的设计忽视了内部违规操作风险点 |
4.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与工具的更新滞后 |
4.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库的建设迟滞 |
4.2.2 审计风险评估技术不尽完善 |
4.2.3 非现场IT监控手段的缺失 |
4.3 审计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不完善 |
4.3.1 审计风险信息收集渠道固化严重 |
4.3.2 审计风险因素关注点视角狭窄 |
4.3.3 对影响审计风险评估的因素考虑不周 |
4.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定位不清晰 |
4.4.1 银行内部对风险导向内审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
4.4.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和精细化不足 |
4.4.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注重“破”,不注重“立” |
4.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未及时更新调整 |
4.5.1 套用已有的风险审计模型或经验进行评价 |
4.5.2 缺乏审计风险信息系统性与整合性分析 |
4.5.3 缺乏全流程管理的风险审计模型 |
5 完善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建议 |
5.1 增强内部审计考核机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 |
5.1.1 将内部审计评级与银行管理层绩效考核相挂钩 |
5.1.2 优化内部审计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结构与考核制度 |
5.1.3 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考核机制 |
5.2 加强信息化技术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
5.2.1 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库的建设 |
5.2.2 借助数据挖掘系统降低审计风险 |
5.2.3 实施不间断的实时非现场监控 |
5.3 加强审计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提高风险评估技术 |
5.3.1 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指标的灵敏度 |
5.3.2 建立信用风险转嫁制度和缓释制度 |
5.3.3 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
5.4 转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 |
5.4.1 从“以查错纠偏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 |
5.4.2 从“监督导向型”向“增值导向型”转变 |
5.4.3 由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评价、咨询”转变 |
5.5 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的创新运用 |
5.5.1 设计新型适用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分析模型 |
5.5.2 突出热点、重点风险环节的模型覆盖 |
5.5.3 完善模型的全流程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3)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
1.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影响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理论基础 |
2.1 风险理论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1 风险理论 |
2.1.2 风险识别理论 |
2.1.3 风险控制理论 |
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
2.2.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概念 |
2.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
2.3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
2.3.1 会计核算风险 |
2.3.2 会计信息失真风险 |
2.3.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 |
2.3.4 联行业务风险 |
第3章 P银行会计风险的现状 |
3.1 P银行概况 |
3.2 P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
3.2.1 会计核算风险 |
3.2.2 会计信息风险 |
3.2.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 |
第4章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
4.1 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 |
4.2.1 会计核算风险的成因 |
4.2.2 会计信息风险的成因 |
4.2.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的成因 |
第5章 P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对策 |
5.1 强化会计核算风险意识和审计效力 |
5.1.1 强化会计核算风险意识 |
5.1.2 提高内部审计效力 |
5.2 优化会计信息流通系统 |
5.2.1 健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
5.2.2 提高基层信息流通效率 |
5.3 健全会计风险控制机制 |
5.3.1 调整会计选人用人机制 |
5.3.2 完善会计风险预警机制 |
5.3.3 落实会计监督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P银行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启示 |
6.2.1 高度重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效用 |
6.2.2 加快会计信息沟通系统地完善 |
6.2.3 形成多元化的会计风险控制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审计现状 |
2 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内部审计问题 |
2.1 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 |
2.2 内部审计技术落后,时效性不足 |
2.3 信息数据库建设缓慢 |
3 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内部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网上银行业务审计专家型人才支持不足 |
3.2 内部审计理论和技术发放滞后 |
3.3 缺少相关网上银行业务系统的数据归集 |
4 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内部审计的对策 |
4.1 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审计人员 |
4.2 进一步优化内部审计技术 |
4.3 完善网上银行业务的数据归集 |
5 结束语 |
(5)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内涵分析 |
1.1 内部审计的含义及职能 |
1.2 公司治理的含义 |
2 中国农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
2.1 中国农业银行治理结构现状 |
2.2 中国农业银行现行内部审计体制 |
3 中国农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审计技术不发达延缓审计过程 |
3.1.1 风险评估不细致。 |
3.1.2 控制流程没有达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
3.1.3 电子化水平较低。 |
3.2 审计力量不足影响职能的发挥 |
4 加强中国农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建议 |
4.1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
4.2 健全内部审计职能作用 |
4.3 扩充内部审计队伍 |
4.3.1 改进审计工作人员的聘用遴选体制。 |
4.3.2 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
4.3.3 建立严明的内部审计纪律。 |
4.4 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
(6)辉山乳业财务任舞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内文献综述 |
1.5.2 国外文献综述 |
1.5.3 文献评述 |
2 财务舞弊基本概述 |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2.1.1 财务舞弊的定义 |
2.1.2 财务舞弊的分类 |
2.1.3 财务舞弊的特征 |
2.2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
2.2.1 冰山理论 |
2.2.2 舞弊三角理论 |
2.2.3 GONE理论 |
2.2.4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
2.3 财务舞弊造成的危害 |
2.3.1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的危害 |
2.3.2 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危害 |
2.3.3 对证券市场造成的危害 |
2.3.4 对政府造成的危害 |
3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描述 |
3.1 辉山乳业简介 |
3.1.1 经营范围 |
3.1.2 主要股东情况 |
3.1.3 历年主要财务数据 |
3.1.4 行业背景及现状 |
3.2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
3.2.1 事件爆发 |
3.2.2 事件最新进展 |
4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4.1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4.1.1 虚增利润 |
4.1.2 虚增资本性支出 |
4.1.3 管理层隐匿转移资产 |
4.1.4 不如实披露真实的经营情况 |
4.2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4.2.1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的个别风险因子 |
4.2.2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的一般风险因子 |
4.3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造成的影响分析 |
4.3.1 对公司自身产生的影响 |
4.3.2 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 |
4.3.3 对审计机构产生的影响 |
4.3.4 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 |
4.3.5 对当地政府产生的影响 |
5 案例启示 |
5.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框架 |
5.2 关于控制道德因子的治理对策 |
5.2.1 提升公司管理层道德素养 |
5.2.2 增强公司管理层法律意识 |
5.3 关于控制动机因子的治理对策 |
5.3.1 注重农业企业融资问题 |
5.3.2 制定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 |
5.4 关于控制机会因子的治理对策 |
5.4.1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5.4.2 完善董事会及监事会制度 |
5.4.3 强化内部控制 |
5.4.4 加大信息披露 |
5.5 关于控制曝光因子的治理对策 |
5.5.1 加强内部审计 |
5.5.2 加强外部审计 |
5.6 关于控制惩罚因子的治理对策 |
5.6.1 加大财务舞弊处罚力度 |
5.6.2 完善投资者索赔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商业银行的界定 |
2.1.2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
2.1.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
2.1.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流程 |
2.2.1 审计计划阶段 |
2.2.2 审计实施阶段 |
2.2.3 审计报告阶段 |
2.2.4 后续审计阶段 |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3.1 战略管理理论 |
2.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3 系统理论 |
3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
3.1 LS银行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架构 |
3.1.3 经营情况 |
3.2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
3.2.1 LS银行内部审计机构 |
3.2.2 LS银行内部审计标准 |
3.2.3 LS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构成 |
3.3 LS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3.3.1 审前准备阶段 |
3.3.2 审计实施阶段 |
3.3.3 审计终结阶段 |
3.4 LS银行内审部现场审计实例 |
4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内部审计理念落后、审计方法不合理 |
4.2 内控制度存在漏洞,并且执行不力 |
4.3 内审力量无法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要求 |
4.4 考核机制不合理 |
4.5 信息化程度较低 |
4.6 内部沟通渠道单一 |
4.7 审计成果利用不足 |
5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构建 |
5.1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
5.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 |
5.2.1 审计准备阶段 |
5.2.2 审计实施阶段 |
5.2.3 审计报告阶段 |
5.2.4 审计后续阶段 |
5.3 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预期对LS银行所起的作用及效果 |
6 完善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
6.1 转变审计理念 |
6.2 加强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
6.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
6.4 改进平衡记分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6.5 加强信息化建设 |
6.6 加强内部沟通渠道建设 |
6.7 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局限性 |
7.3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LS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访谈提纲 |
附录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调查问卷 |
(8)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农村信贷与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
2.1.1 农村信贷的内涵 |
2.1.2 农村信贷风险的界定 |
2.1.3 内部控制的定义 |
2.1.4 内部控制的要素 |
2.1.5 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 |
2.1.6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
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博弈论 |
2.2.2 现代管理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控制论 |
第三章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H县农信社概况 |
3.2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概况 |
3.3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
3.3.1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管理组织结构 |
3.3.2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情况 |
3.3.3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控制活动实施情况 |
3.3.4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信息与沟通实施情况 |
3.3.5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监督实施情况 |
3.4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评价 |
3.4.1 层次分析法检验 |
3.4.2 模糊综合评价 |
3.5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5.1 H县农信社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
3.5.2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识别水平低 |
3.5.3 H县农信社信贷控制活动不完善 |
3.5.4 H县农信社信息沟通能力不足 |
3.5.5 对控制的监督形同虚设 |
3.6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3.6.1 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产物 |
3.6.2 制度缺失 |
3.6.3 管理层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限制 |
3.6.4 农村服务和管理水平与城市的发展趋势存在差距 |
3.6.5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仍面临挑战 |
第四章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优化 |
4.1 优化目标 |
4.2 优化原则 |
4.2.1 全面公开透明原则 |
4.2.2 全面覆盖原则 |
4.2.3 审慎性原则 |
4.2.4 相互制衡性原则 |
4.3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具体优化措施 |
4.3.1 完善H县农信社内部控制顶层设计 |
4.3.2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
4.3.3 完善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 |
4.3.4 加强控制活动管理 |
4.3.5 完善信息与沟通体系 |
4.3.6 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职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信社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
(9)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2.1 国外文献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1.1 信贷风险管理基础概念 |
2.1.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1.3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理论 |
2.2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2.2.1 信贷风险治理架构 |
2.2.2 信贷风险文化 |
2.2.3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2.2.4 风险数据与IT系统 |
2.2.5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
第三章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1 F行汉中市分行基本情况 |
3.1.1 F行汉中市分行职能和经营特点 |
3.1.2 F行汉中市分行业务发展情况 |
3.1.3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业务介绍 |
3.2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3.2.1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治理架构 |
3.2.2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条线人员结构现状 |
3.3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流程现状 |
3.3.1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识别现状 |
3.3.2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评估现状 |
3.3.3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监测现状 |
3.3.4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防控现状 |
3.4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数据与IT系统现状 |
3.5 F行汉中市分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现状 |
3.5.1 内部控制 |
3.5.2 内部审计 |
第四章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信贷队伍整体实力不强 |
4.1.2 贷款审查模式不严谨 |
4.1.3 信贷风险识别能力较弱 |
4.1.4 信贷风险防控能力不足 |
4.1.5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对于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不显着 |
4.2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缺乏员工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 |
4.2.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3 信贷管理操作系统不健全 |
4.2.4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充分 |
4.2.5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不浓厚 |
第五章 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
5.1 加快信贷队伍发展,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
5.2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
5.2.1 改进贷款审查制度 |
5.2.2 优化贷前调查制度 |
5.2.3 细化贷后管理制度 |
5.3 建立健全信贷管理操作系统 |
5.3.1 建立数据库 |
5.3.2 强化信贷风险预警功能 |
5.3.3 完善信用评分模型 |
5.4 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职能 |
5.4.1 强化内部控制职能 |
5.4.2 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
5.5 营造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 |
5.5.1 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 |
5.5.2 营造良好的信贷风险文化氛围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 ——以YZ农村商业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技术线路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审计基础理论 |
2.1.1 内部审计的定义 |
2.1.2 内部审计的特征 |
2.1.3 内部审计的职责和必要性 |
2.1.4 内部审计有效运行的约束条件 |
2.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理论 |
2.2.1 公司治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3 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分析 |
3.1 YZ农村商业银行概况及现行内部审计策略 |
3.1.1 YZ农村商业银行概况 |
3.1.2 YZ农村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审计策略及取得的成果 |
3.2 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2.1 审计范围和重点无法满足风险管理要求 |
3.2.2 内部审计监管缺乏全过程监督 |
3.2.3 内部审计的整改落实工作比较困难 |
3.2.4 人员无法满足专项审计的需要 |
3.3 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
3.3.2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
3.3.3 对内部审计整改阶段不够重视 |
3.3.4 审计工作人员影响因素制约 |
4 针对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优化方案设计 |
4.1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优化 |
4.1.1 YZ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内部审计机构的优化设置 |
4.1.2 营业部及一级支行内部审计机构优化设置 |
4.1.3 社区支行内部审计机构优化设置 |
4.2 内部审计程序的优化 |
4.2.1 优化基于业务流程的审计工作 |
4.2.2 优化基于全过程的审计流程 |
4.3 后续整改工作的优化 |
4.3.1 建立反馈分析机制 |
4.3.2 进行现场跟踪审计 |
4.3.3 提交后续整改报告 |
4.4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的优化 |
4.4.1 开展针对性的人才招聘 |
4.4.2 加强内审人员的专业培训 |
4.4.3 完善内审人员考评机制 |
5 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的实施与预期效果 |
5.1 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1 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5.1.2 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
5.1.3 协调公司内部审计关系 |
5.1.4 重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有效结合 |
5.1.5 继续强化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
5.1.6 创新工具研发,拓宽分析视角 |
5.2 YZ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实施的预期效果 |
5.2.1 重新确立内部审计部门在单位内部的重要地位 |
5.2.2 形成良好的经营与管理环境 |
5.2.3 内部审计队伍得到发展壮大 |
6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银行XY分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析[D]. 谢景星.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3]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 黄潆仪. 沈阳大学, 2021(06)
- [4]中国农业银行A支行网上银行业务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J]. 王新华,杨玉婷. 当代会计, 2020(24)
- [5]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文志广.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17)
- [6]辉山乳业财务任舞弊案例研究[D]. 吴紫薇.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7]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D]. 于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金月.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9]F行汉中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D]. 陈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 ——以YZ农村商业银行为例[D]. 陶扬.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辉山乳业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