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病例

剖宫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病例

一、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案(论文文献综述)

吴咏姿,廖嘉新,谢家润,马凌慧,梁群梅,姜漓,罗仁,陈洁瑜[1](2021)在《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WanFang)、维普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选择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文献,共计1804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组血性恶露时间[MD=-1.52,95%CI(-2.71,-0.34),P<0.00001]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MD=-4.47,95%CI(-6.20,-2.75),P<0.00001]均短于单用缩宫素组,联合用药组产后第1、3、5天子宫底高度[MD=-0.75,95%CI(-1.35,-0.15),P<0.00001;MD=-1.92,95%CI(-3.13,-0.72),P<0.00001;MD=-1.92,(-3.79,-0.06),P<0.00001]均低于单用缩宫素组。结论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与单用缩宫素比较,更能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反应少,报道的仅有4例出现轻微腹泻,安全性较高;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吴红艳,顾水琴,周欢[2](2021)在《穴位贴敷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后恢复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后恢复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8月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产妇均行常规筋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产妇术后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中药凝胶制剂穴位外敷治疗,3次/d,连用3 d。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产后宫缩痛评分、宫底下降至脐耻间时间和子宫入盆时间,并比较产后42 d时子宫复旧及宫腔积液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宫底下降至脐耻间时间和子宫入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宫缩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2 d时,超声检查发现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宫腔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用于剖宫产术后不仅可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加快宫腔积液的吸收,且可促进子宫的复旧,促进子宫收缩及子宫底下降,加快子宫恢复,缩短产后恶露持续时间。

高小茜[3](2021)在《揿针联合缩宫素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缩宫素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为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缩宫素入液静滴,观察组应用缩宫素入液静滴联合揿针治疗。记录两组子宫底下降高度、血性恶露量、恶露持续时间、产后42天子宫彩超、子宫收缩疼痛评分等,并统计分析。结果:揿针联合缩宫素能促进产后子宫底下降、减少恶露量、缩短恶露持续时间、缓解子宫收缩疼痛,促进子宫复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复旧不良率观察组6%,对照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缩宫素有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作用。

罗江荷[4](2021)在《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中药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热敷熨在子宫复旧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用药特点及临床组方规律,总结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核心方药,并探究该核心方药加减应用于中药热敷熨疗法在产后子宫复旧中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疗效显着的可用于热敷熨疗法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中药方剂,为临床医家辨证防治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提供临床经验,同时为临床科室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提供新的选药思路和试验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搜集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国基础知识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中药治疗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30日。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全文整理出有效方剂并形成标准化中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总结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各味中药的频数、性、味、归经、剂量及作用类别特征,再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其组方规律,总结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核心中药。数据挖掘采用R studio 1.4.1103和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2.临床试验研究:将数据挖掘总结出的核心方药加减应用于中药热敷熨疗法,观察符合纳排标准的剖宫产产妇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产后施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熨治疗,药物选择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和艾叶,于术后第2天开始,1次/天,持续4天。试验期间观察两组产妇在治疗前后子宫底高度、产后恶露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宫缩痛评分方面的变化及差异。数据统计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用药规律(1)频数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 803首有效方剂,涉及249味中药。频数分析得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前6味中药分别是当归(679次,8.71%)、川芎(586次,7.51%)、益母草(554 次,7.10%)、桃仁(509 次,6.53%)、炮姜(318 次,4.08%)和炙甘草(310次,3.97%);大部分中药为温性(3420次),其次为平性(2311次)和寒性(1865次);所用中药大部分味甘(4468次),其次味苦(3912次)和味辛(3097次);主要入肝经(5765次)和脾经(3558次)。249味中药的使用功效涉及19类,其中补虚药占比最大(34.43%,2685次),其次为活血化瘀药(29.98%,2338次),此外,占比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止血药(12.85%,1002次)和清热药(9.26%,722 次)。(2)聚类分析结果: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6个聚类,聚类C1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蒲黄、五灵脂、益母草、川牛膝9味中药组成,聚类C2由蒲公英、败酱草、茜草、马齿苋、山楂、枳壳6味中药组成,聚类C3由红花、香附、赤芍、延胡索、牛膝、鸡血藤和肉桂组成,聚类C4由中药阿胶、艾叶、黄芪、党参、白术、柴胡、三七组成,聚类C5由甘草、茯苓2味中药组成,聚类C6由牡丹皮、地榆、续断、杜仲、白芍、熟地黄、地黄、山药和干姜组成,除C5之外,其他聚类对临床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方治疗均具有指导意义。(3)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通过对803首方药中的249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78条支持度大于0.2、置信度大于0.8和提升度大于1的关联规则。规则{川芎}=>{当归}和{当归}=>{川芎}的支持度最高,为0.72。规则{当归,川芎,益母草,炮姜}=>{桃仁}的提升度最高,为1.52。有8条关联规则的置信度达到了 1,组成这8条规则的中药为川芎,益母草,桃仁,炮姜,当归,黄芪和炙甘草。其中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炮姜和炙甘草6味中药处于所有关联规则的中心位置,关联程度高。综合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结果,发现中药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炮姜和炙甘草不仅使用频率高、关联程度高,且在同一聚类C1中,说明这6味中药是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核心方药。2.临床试验研究(1)子宫底下降高度: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产后第2~5天的子宫底下降高度(cm)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X±S),试验组产后第2天宫底下降高度为1.32±1.05,对照组为0.72±0.88,试验组产后第3天宫底下降高度为1.48±0.41,对照组为1.05±0.60,试验组产后第4天宫底下降高度为1.60±0.39,对照组为0.79±0.49,试验组产后第5天宫底下降高度为1.33±0.36,对照组为0.82±0.38。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测量的宫底高度值以广义估计方程(GEE)进行比较,产后第2天试验组宫底高度比对照组低0.24cm,P=0.56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第3天宫底高度比对照组低0.838cm,P=0.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第4天宫底高度比对照组低1.271cm,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第5天宫底高度比对照组低2.08cm,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第5天宫底高度比对照组低2.72cm,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宫缩痛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后宫缩痛模拟视觉评分(VAS)在镇痛泵拔除前分别为4.18±1.70和4.45±2.19(X±s),P=0.569>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镇痛泵拔除后的宫缩痛模拟视觉评分分别为2.25±1.83和2.37±1.88(X+S),P=0.785>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恶露: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后第2天的恶露量(ml)分别为65.84±6.16和66.56±6.422(X±S);产后第3天的恶露量分别为28.16±4.68和35.11±4.33;产后第4天的恶露量分别为12.05±1.944和14.61±1.751;产后第5天的恶露量分别为9.68±1.587和10.11±1.319。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第2-5天恶露量相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h)为68.46±17.54,对照组为77.12±17.8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治疗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和清热药。中药当归、川芎、桃仁、益母草、炮姜、炙甘草使用频率高,且彼此强关联,是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核心中药。2.中药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炮姜和艾叶热敷熨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腹部,可以促进产后子宫底的下降、促进胃肠功能蠕动而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

祁金金[5](2020)在《厚朴汤联合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厚朴汤联合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两组均用注射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厚朴汤联合生化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恶露完全干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子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42天子宫三径之和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宫腔积液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用厚朴汤联合生化汤可促进子宫复旧,缩短恶露干净时间,且安全。

唐波[6](2020)在《聚焦超声波联合缩宫素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聚焦超声波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3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患者纳入本研究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超声治疗)和对照组(超声假照),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5例。治疗组采用聚焦超声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日治疗一次,每次时间20分钟,连续治疗5天。对照组与治疗组操作方式方法及时间均一致,不输出超声能量。在使用聚焦超声波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同时,所有患者于剖宫产术后前3天每天静脉滴注缩宫素一次,每次20U。每次均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宫底下降高度,计算出宫底下降指数[宫底下降指数=(第一次测量子宫长度-最后一次测量子宫长度)/(第一次测量子宫长度)×100%]。同时于术后第10天、第21天、第35天、第42天随访恶露变化情况、性质及量,计算统计子宫复旧不良率[复旧不良率=(恶露时间大于42天的人数)/(总人数)×100%]。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宫底的下降指数、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不良率。且予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需根据安全分级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并详细判断不良事件的发生事件、严重程度、是否需要处理等,发现不良反应时,临床医师依据病情判断是否需中止试验。从而最终评价聚焦超声波促进子宫复旧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治疗组2例未完成治疗,对照组9例未按要求完成治疗,2例失访。因此,治疗组183例、对照组174例。治疗组平均初始宫底高度为(19.84±1.48)cm,对照组平均初始宫底高度为(19.67±1.87)cm。治疗组与对照组宫底下降指数分别为(16.30±4.83)%和(15.13±8.87)%,对照组宫底下降指数小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血性恶露和浆液性恶露结束时间分别为(8.05±3.16)d、(17.51±7.17)d,而对照组分别为(9.51±3.97)d、(22.80±9.05)d,由此可见治疗组血性恶露及浆液性恶露结束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相关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复旧不良者6例,而对照组为1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子宫复旧不良率分别是3.27%、8.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试验患者均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聚焦超声联合缩宫素可安全的、有效地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的复旧;聚焦超声联合缩宫素可显着缩短血性恶露及浆液性恶露的结束时间。

鲁周南[7](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李婷[8](2020)在《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前瞻性地分析耳穴贴压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无创治疗子宫复旧不良拓宽思路,并为产后康复提供治疗处方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剖宫产初产妇9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耳压组和假耳压组。观察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共有5例病例脱落。对照组(假耳压组)和试验组(耳压组)患者均进行产科剖宫产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加缩宫素的基础治疗,试验组取单侧耳穴:肾、脾、肝、内生殖器、缘中,于产后2h行耳压治疗,隔天治疗一次,两耳轮换贴压,共治疗2次。对照组取穴同耳压组(只贴大小、形状相同的胶布,无王不留行籽),操作疗程、频次同耳压组。疗效观察主要指标:追踪随访至产后42天,子宫附件彩超检查子宫大小;宫腔积液的发生率;产后前3天每天宫底下降高度及每天宫底下降累计高度总和。次要指标主要包括: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剖宫产术后6小时和6-24小时出血量;与术前相比术后48小时血液分析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变化幅度。结果:纳入92例(耳压组46例,假耳压组46例)受试者,其中纳入意向性分析的数据87例。产后42天子宫三线径和耳压组小于假耳压组(P<0.01)。宫腔积液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前3天宫底高度累计下降幅度总和均明显大于假耳压组(P<0.01),其中产后第2天的宫底下降幅度最大(P<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耳压组比假耳压组短(P<0.05)。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概率很低(小于1%)。结论:耳穴治疗能促进子宫收缩,加快剖宫产术后宫底下降幅度,减少产后出血量及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从而有利于促进子宫复旧。此外,耳穴贴压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耳穴贴压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倪素娜,刘晓艳,梁燕茹[9](2020)在《产妇康颗粒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产妇康颗粒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定期产前检查并行剖宫产术分娩的高龄产妇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产妇康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置,产妇康组术后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康颗粒口服治疗,对比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血性恶露量及恶露持续时间,使用称重法计算产后血性恶露量;测量术后当时及术后第1、3、6天子宫宫底下降高度;于剖宫产术后6周复查彩超,测量并计算子宫三径线和值;对比2组剖宫产术后第1、5天凝血酶四项指标及D-D水平变化;并参照《妇产科学》及《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子宫复旧疗效标准,以评价治疗后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产妇康组剖宫产术后血性恶露量少于对照组(P<0.05),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康组剖宫产术后第1、3、5天时子宫宫底下降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康组剖宫产术后6周时子宫三径线和值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康组剖宫产术后第5天时TT高于对照组(P<0.05),Fib及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剖宫产术后第5天时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康组疗程结束时子宫复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康颗粒可加快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减少血性恶露量及持续的时间,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慧[10](2020)在《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临床疗效量化评分、实验室指标、妇科彩超及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旨在初步探讨加减生化汤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病房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的足月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缩宫素+加减生化汤)和对照组(缩宫素)各30例,缩宫素术后静滴治疗3天,中药水煎剂口服,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每日宫底下降高度、恶露的量及持续时间、子宫体积大小变化、中医证候评分、泌乳情况及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1.两组产妇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每日子宫下降高度相比,P>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术后3天至术后6天每日子宫下降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术后第1、2天恶露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到术后第6天两组恶露量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产妇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相比,P<0.01,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产妇术后恶露持续时间相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第6天子宫三径之和比较,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2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宫三径之和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第6天及术后第15天泌乳情况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2天两组泌乳情况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术后第15天中医证候积分组间相比,P<0.01,存在显着差异。术后42天两组中医证候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减生化汤治疗各证型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减生化汤治疗气虚血瘀证与气虚证疗效相比,P=0.005<0.01,与治疗血瘀证疗效相比P=0.036<0.05,说明加减生化汤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证证候。7.两组产妇白细胞计数相比,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6天,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红细胞计数相比,术后第1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方面,术后第1天组间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天,P<0.01,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产妇术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凝血酶原时间相比,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6天,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纤维蛋白原相比,术后第1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产妇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剖宫产术后常见证候为气虚血瘀证,加减生化汤联合缩宫素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缩宫素。加减生化汤可加快术后子宫底下降高度,减少血性恶露的量及持续时间,促进子宫缩复,改善产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腹痛等中医证候,同时促进泌乳,改善宫腔微循环,进而加速子宫复旧进程,提高女性生活质量,促进产褥期康复,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二、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案(论文提纲范文)

(1)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结局指标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
    1.5 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2.3 统计学分析结果
        2.3.1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
        2.3.2 恶露持续时间
        2.3.3 子宫底高度
        2.3.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2.3.5 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与单用缩宫素产后纳入研究的漏斗图分析
3 讨论

(2)穴位贴敷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后恢复及子宫复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恶露干净时间、产后宫缩痛评分、宫底下降至脐耻间时间和子宫入盆腔内时间比较
    2.2 两组产妇产后42 d时子宫复旧及宫腔积液比较
3 讨论

(3)揿针联合缩宫素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子宫复旧不良的诊断标准
        (三)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病例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案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判定标准
        (五) 数据统计方法
    三、一般资料
    四、研究结果
讨论
    一、理论基础
        (一) “未病先防”思想
        (二) 经络学说
    二、选穴依据
    三、揿针疗法
        (一) 揿针疗法的发展
        (二) 揿针疗法的作用
        (三) 揿针疗法的优点
    四、缩宫素的药理作用
    五、疗效分析
    六、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产后子宫复旧临床观察表
致谢
附件

(4)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中药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热敷熨在子宫复旧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文献研究
    1.1 西医学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认识
        1.1.1 产后子宫复旧的生理机制
        1.1.2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病理因素
    1.2 西医学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治疗
        1.2.1 药物治疗
        1.2.2 子宫按摩
        1.2.3 清宫术
        1.2.4 手术治疗
        1.2.5 康复治疗仪治疗
    1.3 祖国医学对产后复旧不良的认识
        1.3.1 古代医家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认识
        1.3.2 近现代医家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认识
    1.4 中医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治疗
        1.4.1 中药治疗
        1.4.2 中成药治疗
        1.4.3 中医外治法治疗
    1.5 小结
第二章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用药规律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数据录入与标准化
        2.2.3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描述性统计
        2.3.2 聚类分析
        2.3.3 关联规则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中药热敷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1.1 病例来源
        3.1.2 病例选择
        3.1.3 样本量计算
        3.1.4 随机方法
        3.1.5 盲法
    3.3 研究方法
        3.3.1 干预实施方案
        3.3.2 观察指标及数据收集方法
        3.3.3 统计学分析方法
        3.3.4 质量控制
        3.3.5 伦理学要求的临床研究的标准
    3.4 结果
        3.4.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
        3.4.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比较
        3.4.3 试验过程中安全性观察指标分析
    3.5 讨论
        3.5.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3.5.2 中药热敷熨疗法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中的疗效分析
        3.5.3 中药热敷熨疗法中药选择分析
        3.5.4 中药热敷熨疗法穴位选择分析
        3.5.5 中药热敷熨疗法促进产后子宫底下降的原理分析
    3.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厚朴汤联合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疗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6 讨论

(6)聚焦超声波联合缩宫素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8)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的认识
    1.2 中医对子宫复旧不全的认识
    1.3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基本资料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基线资料比较
    3.3 疗效对比
    3.4 不良反应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与评价
    4.2 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机理探究
    4.3 耳穴取穴依据
    4.4 耳穴贴压治疗的优势
    4.5 研究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9)产妇康颗粒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项目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恶露及恶露持续时间比较
    2.2 2组子宫宫底下降高度及三径线和值比较
    2.3 2组凝血四项、D-D水平比较
    2.4 2组子宫复旧评价比较
3 讨论

(10)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 理论研究
    1.1 子宫复旧及子宫复旧不良的西医研究进展
        1.1.1 子宫复旧的生理变化
        1.1.2 子宫复旧程度的判断
        1.1.3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概念
        1.1.4 影响子宫复旧的因素
        1.1.5 促进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治疗
    1.2 子宫复旧及子宫复旧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中医对产后子宫复旧的认识
        1.2.2 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研究
        1.2.3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辨证分型
        1.2.4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治疗
        1.2.5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中医辨证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病例分组
        2.2.2 治疗方法
    2.3 观测指标及观察方法
    2.4 疗效判定标准
        2.4.1 临床观察评估标准
        2.4.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2.4.3 疾病预防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1 产妇一般情况分析比较
    3.2 产妇宫底下降情况比较
    3.3 产妇术后恶露量的比较
    3.4 恶露持续时间比较
    3.5 产妇B超检查情况比较
    3.6 产妇泌乳情况比较
    3.7 产妇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8 血细胞分析与凝血指标比较
    3.9 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4.1 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立题依据
        4.1.1 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探讨
        4.1.2 加减生化汤组方探讨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4.1.3 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作用机制探讨
    4.2 研究结果与疗效分析
        4.2.1 宫底下降高度
        4.2.2 血性恶露量
        4.2.3 恶露持续时间
        4.2.4 B超检查情况
        4.2.5 中医证候
        4.2.6 泌乳情况
        4.2.7 血细胞分析及凝血功能
    4.3 问题与展望
        4.3.1 研究内容不足
        4.3.2 实验室检测指标单一
        4.3.3 缺乏动物实验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 吴咏姿,廖嘉新,谢家润,马凌慧,梁群梅,姜漓,罗仁,陈洁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
  • [2]穴位贴敷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后恢复及子宫复旧的影响[J]. 吴红艳,顾水琴,周欢.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0)
  • [3]揿针联合缩宫素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D]. 高小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4]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中药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热敷熨在子宫复旧中的临床研究[D]. 罗江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5]厚朴汤联合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效果观察[J]. 祁金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10)
  • [6]聚焦超声波联合缩宫素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 唐波.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产妇康颗粒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J]. 倪素娜,刘晓艳,梁燕茹. 河北医药, 2020(08)
  • [10]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D]. 王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剖宫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病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