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卫慧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华[1](2021)在《从实践美学到身体美学:一个内生路径》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身体美学快速发展,显现出超越西方同类话语的态势。当人们勘探此种机制时,域外话语经常被提及,而另外一条线索则往往被忽略了:尽管借鉴了美国学者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的部分表述,但它的相关论述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学术意图"(1)。如果说前者致力于建立聚焦"身体经验和身体作用"的分支学科(a subdiscipline of aesthetics)(2),那么,中国身体美学则力图推动美学研究"回到身体—主体"(3)。于是,
吴群涛[2](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张培[3](2015)在《卫慧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卫慧,作为"晚生代"、"新新人类"的代表作家,在对女性身体的探索和对上海繁华都市的描摹方面作出了自己新的开拓。然而,作为在中国饱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对卫慧本人的研究还处在开掘阶段,真正全面而客观的研究成果依然不多,对卫慧本人及作品的研究角度还未形成多元化,因此,有必要也有这个需求对卫慧的研究作一个综合性地梳理。论文整体从四大部分对卫慧研究进行归类总结:第一部分主要对卫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探讨,从而了解卫慧的整体研究态势;第二部分主要从研究角度方面进行探究,具体从卫慧的创作论研究、作品构成论研究和接受论研究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主要对卫慧研究进行评价;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卫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彭敏[4](2015)在《多维角度下卫慧小说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卫慧的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另类现象,无论从文学内部定位探讨,还是从文学外部审视查看,都具有值得界定和深思的地方。从文学历史脉络看,卫慧不是传统的纯文学创作,对她的作品批评不能依据原有的理论一概而论。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是由传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其表现的都市社会文化语境,是卫慧为代表的一类当代文学书写的新土壤和新环境。尤其在都市化快速席卷过程中,都市文化被消费主义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重铸与改写,“卫慧现象”在一片暄闹声中成为主流文化中的新文化形态。卫慧小说的传播方式,宣扬的消费习惯;其文学的审美价值,意识功能已不再纯粹停留于文学本体固有的范围内,因而在文坛引发了异常的反应。表面看这一切归结到卫慧的小说为了迎合市场,获得销售额;实质预示她冲出当代文学主流意识形态走上一种新的转型道路。
林琳[5](2015)在《卫慧小说文化现象探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坛上异军突起的一批“七十年代后”女作家,她们的创作引起了多方关注。争议颇多的“另类作家”的代表者卫慧,关于其人其文的话题,在当时更是引起了热烈讨论。纵观这些早期的争议,存在着大量对卫慧个人飞扬跋扈的姿态,对其笔下触及身体、性以及欲望的描写持以排斥的态度。如今,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消费文化已经完全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大众文化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已不再是遮遮掩掩。事实上,当年卫慧笔下的个体经验已经反映了当时社会一部分青年的生存状况和价值追求,显然这一少数人的个体经验已经延伸至现在的绝大多数。回望卫慧以及她的创作,可窥见早期的批评与质疑将重点放在了关注个体经验与大众文化的距离,忽略了个体经验的真实性与特殊意义,这是带有当年明显的时代局限和文化视野的偏颇。如今无论是学界还是网络传媒上,有关卫慧的讨论热度已经大不如前,她本人也在2007年长篇小说《狗爸爸》出版之后宣布封笔。距离相关的热议已经过去很多年,在这样的时间差下,本文重谈卫慧以及她的创作。从身体写作、消费文化影响下对欲望的展现、对都市以及公共社交场所等场景的描绘、消费狂欢后对个体经验的言说等等四个方面,试图探讨卫慧笔下个体经验大胆张扬的同时还存在着合理性,关注生活在现代化大都市的人群所呈现的生存和精神状态。
李敏[6](2012)在《看不见而信 ——论史铁生的生命哲思》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史铁生文本的主题意义,试图探究史铁生的生命哲思,力求在史铁生文本的框架内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生命的常态?二、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三、经历生命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介绍了史铁生的创作情况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独特性,概述了对史铁生及其文本的研究现状,点明了本文的主要构思。第一章阐释了残缺是生命的常态。在史铁生看来,天命的未知与偶然,个人与他者的分裂隔离,内在自我的无限复杂,推演出了生命残缺的本相。史铁生的这种生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为代表)、西方文化(以基督教、存在主义为代表)都存在着内在联系。史铁生也看出生命残缺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从而引出一面赴死抗争一面接受残缺的生命姿态。第二章探讨史铁生对爱情和爱愿的认识,强调个体生命应该心怀无限的爱愿,面对有限的人生。第一节阐释爱情的特性即敞开、相守和无限的追寻;第二节从情怀与理性、写作与文学两个维度探讨无限爱愿的可能。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史铁生关于生命是永恒的追寻的看法,论述了史铁生式的终极关怀的精神诉求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强调唯有坚定信仰的立场,才能够补救理性的局限,才能够打破终极性的迷茫——生死的虚妄。指示出唯有祛除“我执”,突破自我,建立强大的自我主体性,永恒地追寻,才能够将信仰照进现实,成就信仰在当下的意义。结语部分整体关照当代文坛,试图勾勒出史铁生的生命哲思在当代文学史的意义和独特性,从而呼唤中国知识分子要葆有真正的超越立场。
赵欣[7](2010)在《上海都市文化与上海女作家写作》文中研究表明自1843年以来,上海逐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都市文化语境。20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上海女作家不断以文本形式呈现着都市文化下的上海镜像,这种书写时至今日依然未曾停止。探究上海都市文化与上海女作家写作之间的关系,简言之,便是上海的都市化发展为上海女作家创作提供了独特的都市文化视阈。上海迥异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环境“改写”了上海女作家的人生轨迹,也深深地影响了她们的文学创作;同时,上海女作家也在“自我”与“他者”、上海与异域的书写中丰富着不断嬗变的上海都市文化。鉴于本文所研究的上海女作家跨越了20世纪二十年代迄今近八十年的历史,挂一漏万,本文将主要论述以下六个上海女作家群体:以沉樱、施济美为代表的表现初次接触都市生活、关注都市新女性情感世界的女作家,以苏青为代表的融入都市生活、以着文办刊方式展现女性独立精神的女作家,以张爱玲为代表的倾听市声、倾心都市日常生活,从细微之处体现都市精神的女作家,以王安忆为代表的关注底层市民生活、通过描摹日常生活重拾都市传统的女作家,以陈丹燕为代表的借“怀旧”写作追缅旧上海都市精致品格的女作家,以卫慧、安妮宝贝为代表的从小城进入都市寻求另类生活方式的女作家。本文从阅读作家文本出发,提炼一位或多位作家的创作主题,并深究这些主题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上海都市文化的发展。此外,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也借鉴了女性主义、符号学、文化学、文艺学等研究方法,意在厘清上海都市文化与上海女作家人生与创作之间的关联。都市是高度发达的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它以现代文明成果取代了传统农业文明,以丰富的物质成果提供给都市人多重文化选择。19、20世纪之交,都市文化为上海带来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都市再次与上海结缘,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着新的嬗变。上海文化是一个多面体,都市品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这有限的一部分,深深影响了上海女作家的写作,使其在创作中呈现出独特的都市视阈。本文提及的上海女作家,无论是热爱这座都市,还是厌恶这座都市,在以写作形式与上海都市结缘的过程中,她们都将自己的名字镌刻进了上海都市文化历史之中。
房伟[8](2009)在《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 ——1990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宏大叙事”,是解读1990年代小说关键词之一。对“宏大叙事”的理解,直接影响1990年代以来文学史面貌、整体框架和内在评定标准。然而,对该概念的使用范围、内涵、局限、在当代中国的复杂意义生成状态,我们还缺乏清晰认识。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理论,首先是西方后现代哲学家推出的术语,原义指呈现出整体性、宏大性的现代性神话,后被扩展为一种人类整体性、宏大性的思维方式。利奥塔将宏大叙事分为启蒙解放与哲学思辩两个类型。启蒙解放叙事,主体是人民,目标是自由,人类从宗教和封建专制中摆脱出来,现代民族国家得以确立。思辨叙事,则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也是知识与理性,追求科学合法性的话语策略。宏大叙事概念,伴随后现代思潮对现代思维的解构应运而生,本义的负面色彩浓厚,在解读上也存在很大争议。在向文艺学、社会学等学科延伸时,后现代思维对“宏大叙事”的认识,更具一定偏颇性——特别是该理论在阐释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时候。就中国语境而言,宏大叙事概念伴随后现代理论,于80年代中后期登陆中国,并在1990年代风行一时。它既有利于解读文艺界新现象,也造成多重“误读”,理论阐释和文学创作实际的脱节,更影响到文学批评导向,及作家的创作心态。对1990年代小说,我们目前文学史认知的一个常识性判断,就是“宏大叙事解体”。但是,宏大叙事的价值何在,宏大叙事对1990年代小说的合法性,1990年代小说中宏大叙事是否解体并消失,以及宏大叙事如何解体,多元叙事如何确立等问题,目前学术界还缺乏有份量的研究专着。我认为,在目前理论前提下,宏大叙事,可以被看成一种人类“趋向整体性、宏大性的”思维方式,一种结构性因素,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本质性因素。涵盖全社会的宏大叙事权威,在1990年代中国已趋于解体。然而,正如现代性发育,对后发现代中国仍具合法性,1990年代小说“中国宏大叙事”,也并没有终结,而是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并置,“解构与建构”并存,“个体神话”与“集体影像”杂糅的空间化情况下“艰难再生”。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启蒙思想、国家民族意识、革命意识等不同宏大叙事类型重新“暧昧整合”的过程,充满了碰撞、嫁接、拼贴与融合,并展现出独异的“中国特色”。在绪论与上篇部分,首先,我梳理了宏大叙事理论的概念生成,以及围绕它而产生的争论。这里,我强调了两点。一是后现代理论下宏大叙事概念的内涵,二是指出这种以解构姿态出现的“宏大叙事”语义的缺陷。其次,我研究了宏大叙事与现代小说结合的过程,并分析了现代小说中宏大叙事的美学因素。它不仅可以表述为经典现代小说的本质性形态,也可以成为结构性要素;它不仅是小说思想意义、小说主题、小说技法、小说美学风格、也是一种构成性的小说叙事策略。再次,我从总体上,重新指认了1990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的特点。一是1990年代小说对宏大叙事的三重误读,即宏大与个体的对立、宏大叙事的终结、解构与建构的对立;二是1990年代小说宏大叙事的文学史逻辑,即无法断裂的断裂性;三是1990年代小说宏大叙事的文学史形态,即理论与创作错位、并置性生成、杂糅式整合。这些特点,既给1990年代小说宏大叙事表述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又蕴育着有中国独特文化经验的“中国现代性”宏大叙事。具体而言,在1990年代中国小说中,有两种非常明显的宏大叙事性质素。一是启蒙宏大叙事,二是国家民族叙事。启蒙宏大叙事,经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短暂迷茫后,在反思和有限个体性原则下,推向了新的人性深度表述。它可以大致划分为批判性个体、世俗性个体、和谐性个体三个类型。在批判性个体小说中,存在着悲剧抗争意识与死亡意象,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反思视角,隐含作者与叙事者、主体性人物价值趋同,有限个体化历史反思四种宏大叙事特点。悲剧抗争与死亡意象,为集体性激进启蒙唱响了挽歌。而“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反思视角”,“隐含作者与叙事者、主体性人物价值趋同”的双重叙事策略,则一方面标志着“对封建权力专制的反思”与“对启蒙的反思”同时并存于这类批判性小说中;另一方面,则表明这些批判性启蒙小说,人物、作者与叙事者在相对平等关系下,重塑启蒙理性的努力。在世俗性个体小说中,存在革命与世俗的悖论,女性身份与文化权力的世俗表述困境,世俗幽默的主体焦虑三种宏大叙事表现形态;世俗个体对革命叙事的解构,伴随着世俗个体神话的生成。然而,革命却在“青春期的转喻”、“区隔革命恐怖与理想主义”等策略中,成为精神怀旧与市场化暧昧整合,从而将颠覆的冲动与叛逆的解构杂糅一体。女性身份和权力的构建,也在消费文化的挪用和改写之下,面临着内在危机。而世俗性幽默小说,在利用“幽默”找到世俗个体信心时,也使“话语过量”的焦虑,时刻阻挠着主体性的完成。和谐性个体小说,则存在日常生活的审美提升、伦理美乌托邦、虚构历史的轻逸想象三种宏大叙事倾向。和谐性个体小说对日常经验的“审美化提升与反思”,是其策略之一,展示了1990年代小说家向和谐美回归的审美趣味;伦理美乌托邦在结合“启蒙”与“传统美”时,则表现出巧妙的“意识形态规避性”;而从历史虚构到虚构历史的转变,“轻逸”的古典想象,在先锋转型之中,有着削平深度、将启蒙变为通俗故事的内在危机。同时,我还以“余华小说的两次转型”与“王小波小说中的革命+恋爱”为个案,进一步分析启蒙宏大叙事在“解构”与“建构”并置,“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杂糅情况下新的可能性与表述困境。余华从否定宏大叙事,到认同世俗性启蒙,再到生硬地回归宏大叙事,深刻地验证了一部分启蒙叙事小说的内在逻辑。而作为“文坛异数”,王小波改写“革命+恋爱”小说模式,重构革命与爱情的关系、性爱与爱情的关系,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有效反思了集体性启蒙弊端,张扬了个体精神自由、欲望合法性、智慧与创造力,凸出了启蒙的有限个体性原则。国家民族叙事,也是1990年代小说宏大叙事的重要表征。就其整体性特点而言,1990年代小说中国家民族叙事最鲜明特色,就是“文化复兴现代中国”。这是继五四以来“他者的启蒙焦虑”、“建国神话”后,国家民族叙事新的核心内涵。这种内涵在1980年代已初现端倪,并在1990年代不断发育,成为比较鲜明特点。“文化复兴现代中国”,一方面,延续了国家民族叙事的现代性品质,以现代国家民族主体的塑造为其中心任务;另一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他者启蒙”对本土传统文化的遮蔽,以及“建国神话”中阶级革命对国家民族意识的改写。同时,这一特点的出现,也使1990年代中国国家民族叙事,更具主体性与开放性,允许国家民族意识与革命叙事、启蒙批判、通俗消费文化以“杂糅”与“并置”的方式加以整合。具体而言,1990年代小说国家民族叙事呈现出“现代强国梦”的国家史诗与“民族文化史诗”两种叙事倾向。“现代强国梦”的国家史诗,是延续80年代改革小说的,新主流意识形态宏大艺术策略,从属于“文化复兴的现代中国”设计。这一新宏大主题,使主流意识形态文艺,顺应时代潮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规范下,不断调整与整合,并生成了“主旋律小说”,这一特定的小说宏大叙事美学。这种“凸出主体、容纳多声部”的叙事策略,杂糅政党利益、阶级革命叙事、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启蒙批判与大众通俗消费意识。它围绕国家民族意识核心,形成由近至远,既有核心价值,又杂糅而开放的同心圆式体系结构。主旋律叙事不仅有效整合了各种小说类型(即新改革小说、新军旅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官场小说),而且在每种类型内部,也都复制了这种稳定结构形态。再次,就“民族文化史诗”而言,国家民族叙事,从启蒙史诗与革命建国史诗中挣脱出来,在“文化复兴的现代中国”主题下,不断拓展史诗的空间和时间建构,从而形成现代小说的史诗主体。在叙事空间感上,它表现为原有叙事空间的拓展,以及新的叙事空间的生成。在叙事时间上,表现为民族文化时间记忆的复活。通过这两种方式,中国国家民族叙事打破了“他者启蒙”、“阶级建国神话”的文化被动性,展示了独特现代性经验。就国家民族叙事空间的拓展与塑造而言,“边地小说”对国家民族叙事中的现代性权力结构复制,通过超然的叙事者,暧昧的价值态度,使得“边地的边地”的故事,复制了西方/中国的权力关系,成为中国国家民族想象内部,建构现代性关系的一种方式。对“城市中国形象”塑造而言,则是通过“城市怀旧”与“都市新女性”两种策略来完成的。论文以长篇小说《长恨歌》为例,在该小说世俗怀旧神话对宏大历史的虚假对抗性、哲学分析性语言与世俗性语言的缝合与绽裂、“城市史诗”内在悖论、小说的“空间阴性化”价值形态四个特点之中,总结其“怀旧化”城市中国形象塑造的得失。对“都市新女性”而言,论文以《上海宝贝》为例,寻找其在个人化表述、消费文化与宏大叙事间暧昧的缝合策略,阐释1990年代语境“变形”的宏大表述。对“异域中国的想象”,本论文则通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乌鸦》、《扶桑》等作品分析,通过“国家民族主体”与“他者”的三种想象关系:“征服”、“羞辱”和“平等”,女性自恋、女性自虐与他者得女神三种主体塑造方式,来考察这个想象过程。就国家民族叙事时间记忆层面复活而言,则强化了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和整合。这种传统记忆重生,使很多原本在启蒙批判、阶级革命中被压抑的传统文化信息得到释放,不但使现代性的构成,更加丰富与多样化,且使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文化的并置,更为明显。在宏大叙事话语形态中展现出新的中国特色。该论文通过《白鹿原》、《九月寓言》等长篇小说,在“现代视野下乡土中国时间体验的儒家宗族文化”、“另类诗性传统记忆的复活:在野地和海洋之间”等切入角度,分析了传统记忆复活的形态及其危机。最后,该论文又进一步说明了西方意义下的后现代小说形态,以及其缺陷。论文指出,宏大叙事,作为一种人类思维方式,并不能简单以解构或消亡论,就可以消除。它是人类“获得认可欲望”的一种现代标识。同时,1990年代小说宏大叙事形态,也深深影响了新世纪中国小说的表述方式,使得中国现代性宏大叙事,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杜瑾焕[9](2008)在《暧昧的身体 荒谬的体验——对卫慧作品的后现代解读》文中提出若用后现代哲学解读卫慧作品,身体不过是前意识层面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性行为体现了一种特别的性欲意向,一种爱欲知觉。从存在论意义上来说,性关系是一个身体寻找另一个身体、以确认人与人的共在关系。卫慧的身体叙事文本,完成了新时期文学由"宏大叙事"到"个体叙事"再到"身体叙事"的叙事革命,在100年内实现了中国女性由个性解放到身体解放的现代神话。但由于远离我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不可避免地遭到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的围剿与唾弃。
董雪[10](2007)在《论大众文化语境中“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是上个世纪末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关于这一代作家的命名、创作特质、书写征候的研究层出不穷。总体来说,以往对“70年代生作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70年代生作家”这一命名的探讨,二是对“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特征的概括。但一定程度上,这两种研究角度都存在某种偏颇:对命名的探讨多是指责以作家出生的年代来指认一个创作特色并不一致的创作群体缺乏有效性,但这些讨论又都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新的界定;在对“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特征的研究中,很多文章则以偏概全地将“70年代生女作家”等同于“70年代生作家”,忽略了对“70年代生男作家”的研究。本文将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立足于本土当下的大众文化语境从两个向度上来考察“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一是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文学生产机制,体察、阐释“70年代生作家”创作现象的诞生、发展和演变,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外部的社会思潮文化阅读;二是从作家的性别构成、作品的题材等方面进行文本的细读,阐释其作品独特的审美经验。论文共分六部分。前言:概述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一章:论述中国市场经济下大众文化的特征,指出大众文化构成了“70年代生作家”创作的书写语境,并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文化渗透。大众文化对“70年代生作家”的影响最鲜明地体现在对这一作家群体的命名上。从“70年代生作家”到“美女文学”,“70年代生作家”的命名逐渐出现了内涵的窄化,而这正是大众文化操纵下纯文学杂志、文学评论家、文化媒体的合谋所造成的。第二章:阐释被视为构成“70年代生作家”主体的女作家的创作特质。第一节将卫慧、棉棉作为个案,论述大众文化在其走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其文学书写中所表现出来的展示性、消费性。第二节论述大众文化的兴盛以及精英文化的式微使大多数“70年代生女作家”的创作走向了“边际”,她们的创作中有大众文化的流行元素,如欲望、性等,但更深层的却是表现出了对这些元素的穿越。第三章:阐释被遮蔽的“70年代生男作家”的创作特质。指出大众文化在其被遮蔽问题上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侧重从文学性的角度、从具体文本入手,解读这些作家的创作。第四章:对“70年代生作家”创作的审美整合。首先,从题材、主题、话语言说方式、创作缺陷等方面来总结男作家和女作家的共同点;其次,论述大众文化在“70年代生作家”的塑造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某些作家的走红还是另一些作家的被遮蔽都与大众文化的游戏规则息息相关。结语或序幕:总结对“70年代生作家”的论述,希望目前“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仅仅只是他们走向文坛的一个序幕。
二、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卫慧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卫慧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从实践美学到身体美学:一个内生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结 语 |
(2)“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一、传播历程 |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
第一节 朋克先锋 |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
第三节 外省朋克 |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
第四节 女子朋克 |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
二、论噪音与音乐 |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
结语 |
附录 |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多维角度下卫慧小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历史角度:“不合理的合理” |
第一节 传统书写的承续和背离 |
第二节 “后现代”的典型文本 |
第二章 政治角度:“伪女性主义”书写 |
第一节 身体叙事的从“叛世”到媚俗 |
第二节 女性角度的中产阶级话语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发展的异化结果 |
第三章 文化角度:颠覆与回归 |
第一节 消费文化 |
第二节 后殖民文化 |
第三节 宗教意识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卫慧小说文化现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体写作的突破与反叛 |
第一节 身体写作的突破 |
一、身体叙事的发展 |
二、身体意义的突显 |
第二节 身体写作的反叛 |
一、身体价值的重建 |
二、身体自由的追求 |
第二章 日常消费的欲望与梦想 |
第一节 消费文化的展现 |
一、物质消费 |
二、精神消费 |
第二节 消费乌托邦的文化意蕴 |
一、消费文化意识形态的构建 |
二、消费乌托邦的质疑 |
第三章 消费文化的场景隐喻 |
第一节 城市的符号化建构 |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社交场合 |
第四章 狂欢后的个体经验言说 |
第一节“私人花园”的探寻 |
第二节 梦境的秘密 |
第三节 个体经验的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看不见而信 ——论史铁生的生命哲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残缺是生命的常态 |
一、 生命天然的残缺性 |
(一) 个体与宇宙的相对性——原罪与宿命 |
(二) 个体与他人的制衡性——想念与恐惧 |
(三) 个体自我的复杂性——善恶俱在 |
二、 仰望完满,接受残缺 |
(一) 完满的终极构想 |
(二) 存在本身的残缺欲求 |
第二章 爱愿是信者的路 |
一、 爱是非凡的屈服 |
(一) 爱,隔离时的相互敞开 |
(二) 爱,困苦时的默然相守 |
(三) 爱情,没有悲剧,只有秋天 |
二、 爱是最终的救赎 |
(一) 情怀与理性 |
(二) 写作与文学 |
第三章 生命是永恒的追寻 |
一、 坚定信仰的立场 |
(一) 补救历史政治的局限 |
(二) 超越终极性的迷茫 |
二、 建立自我的主体性 |
(一) 突破旧我、创造新我 |
(二) 信仰照进现实 |
结语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独特坚守 |
(一) 人文精神失落的表征 |
(二) 转型中的执着坚守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上海都市文化与上海女作家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隐现的都市——沉樱、施济美的写作 |
1.1 隐现的上海,混沌的都市 |
1.2 探索中的表现都市的文本形式 |
1.3 浅探沉樱、施济美与上海之结缘 |
第二章 都市:“太太”的舞台——苏青的写作 |
2.1 苏青笔下的都市已婚女性形象 |
2.2 寻找自己的房间 |
2.3 非常时期都市文化语境中的女性自叙传 |
第三章 海上传奇——张爱玲的写作 |
3.1 张爱玲眼中的上海文化 |
3.2 展现都市上海的“流言体”散文 |
3.3 上海文化中的张爱玲 |
第四章 寻找上海——王安忆的写作 |
4.1 上海市民——王安忆眼中的上海都市生活缩影 |
4.2 上海女性——都市记忆的载体 |
4.3 日常生活——都市文化影响下的历史观 |
第五章 却把他乡做故乡——陈丹燕的写作 |
5.1 却把他乡做故乡 |
5.2 上海“怀旧”写作正是返回精神故乡之路 |
5.3“核桃的心”——陈丹燕眼中上海都市精神的象征 |
第六章 物质化想象中的都市写作——卫慧、安妮宝贝的写作 |
6.1 物质的都市,物欲的人 |
6.2 都市:小城女孩的不二之选? |
6.3 “70 后”想象都市的话语方式 |
结语 “她世纪”的上海女作家写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 ——1990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 1990 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综论 |
第一章 现代小说中的宏大叙事 |
第二章 中国1990 年代小说宏大叙事特点 |
中篇 1990 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形态之一:启蒙再叙事 |
第一章 反思与有限个体性:启蒙再叙事的艰难表述 |
第二章 批判性个体:绝望的抗争与新的生成 |
第三章 世俗性个体:“没有抱负”的欲望还是“合法”现代性? |
第四章 和谐性个体:古典抒情美的复活与创新 |
第五章 从虚伪的作品到新宏大叙事:论余华小说的两次转型 |
第六章 新启蒙叙事的可能性:王小波小说的“革命+恋爱” |
下篇 1990 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形态之二:国家民族叙事 |
第一章 新的宏大想象:“文化复兴的现代中国” |
第二章 “同心圆叙事策略”:现代强国梦下的主旋律小说构成 |
第三章 “城市中国”:民族文化史诗空间塑形之一 |
第四章 “边地”的抒情:民族文化史诗空间塑形之二 |
第五章 异域中的“中国形象”:民族文化史诗空间塑形之三 |
第六章 传统记忆的复活:民族文化史诗的时间重塑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暧昧的身体 荒谬的体验——对卫慧作品的后现代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卫慧写作的后现代文化语境 |
二、卫慧写作的叙事方式 |
三、认知层面的拓展带来启蒙的延伸 |
(10)论大众文化语境中“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大众文化:“70 年代生作家”写作中的文化渗透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 |
第二节 命名的诡计 |
第二章 “70 年代生作家”的构成主体:女作家 |
第一节 卫慧、棉棉:从“另类作家”到“主流美女” |
第二节 边际写作 |
第三章 70 年代的“叛徒”:男作家 |
第一节 存在主题的寓意与解构主义的方法 |
第二节 安乐时代的苦难与精神之思 |
第三节 语言的狂欢 |
第四章 “70 年代生作家”创作的审美整合 |
第一节 写作的同质性 |
第二节 游戏规则的同质性 |
结语或序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卫慧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实践美学到身体美学:一个内生路径[J]. 王晓华. 文艺争鸣, 2021(09)
- [2]“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3]卫慧研究综述[J]. 张培. 青年文学家, 2015(23)
- [4]多维角度下卫慧小说解读[D]. 彭敏. 南昌大学, 2015(03)
- [5]卫慧小说文化现象探究[D]. 林琳.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2)
- [6]看不见而信 ——论史铁生的生命哲思[D]. 李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7]上海都市文化与上海女作家写作[D]. 赵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8]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 ——1990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研究[D]. 房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9]暧昧的身体 荒谬的体验——对卫慧作品的后现代解读[J]. 杜瑾焕.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 [10]论大众文化语境中“70年代生作家”的创作[D]. 董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