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智能化脉冲激光电源(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兴,肖荣诗,林峰,伏金娟,张宝华,卢智良,张人佶,杜伟哲,李朝将,徐均良,王应,王晓娟[1](2021)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21)参展特种加工机床的现场观摩、资料收集以及与参展厂商的交流座谈,对国内外电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增材制造机床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评述,并对特种加工机床的应用与市场发展进行了分析。
CIMT 2021特种加工机床评述专家组,吴国兴[2](2021)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21)参展特种加工机床的现场观摩、资料收集以及与参展厂商的交流座谈,对国内外电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增材制造机床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评述,并对特种加工机床的应用与市场发展进行了分析。
刘振星[3](2021)在《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从太空对地观测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航天遥感技术的进步,遥感卫星的功能、性能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星上载荷由单一载荷向大气探测、振动测量、夹角检测、空间环境监测等多载荷发展;工作模式由单一推扫成像,向多点目标、多条带拼幅、立体成像、非沿迹曲线成像等复杂成像模式发展;星务管理由单一指令流控制、状态参数采集管理,向星上数据智能处理、自主健康监测、自主任务规划等复杂管理模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卫星遥感领域部署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工程,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发展,我国的遥感卫星也逐步向着多载荷、复杂成像模式、复杂星务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向单一载荷、单一成像模式、串行星务管理的卫星控制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对作为整星“大脑”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提出了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产品化等更高的要求。我国一些遥感卫星在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开展了部分技术升级,开始采用“高级在轨系统”为代表的新空间数据系统标准,但总体上传统的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并未改变。基于上述情况,急需开展面向多载荷、多任务新型遥感卫星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的总体研究工作,设计满足我国航天任务需要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建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行业标准框架,为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应用打下技术基础。本工程博士论文的作者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年来一直从事国产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研究,本工程博士论文总结了本人在新一代遥感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几个关键环节的主要工作和技术创新。针对传统卫星电子系统各分系统间孤立设计、功能分散、接口不统一、信息交互流程非标准化等问题,本工程博士论文采用硬件和软件模块化设计,大幅降低星上电子设备数量和复杂度,突破高精度轨道外推技术、条带分割技术和应急任务重规划技术等星上自主任务规划关键技术,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开展了在轨验证。(1)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方面:针对现有卫星网络功能耦合严重,新旧标准兼容性差等问题,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将系统划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等五个层次分别进行设计,并提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遥感卫星新型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协议规范体系,形成规模化的新一代遥感卫星在轨协同应用能力。(2)硬件架构设计方面:针对传统星务系统面临的开放性较差、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采用通用化可扩展结构设计技术和硬件即插即用设计方法,提升系统硬件架构的开放性;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测控、系统容错机制设计方案,解决系统稳定性难题;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梳理综合电子系统硬件功能框架,解决综电系统硬件模块化程度低、功能耦合等问题。(3)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方面:针对现有任务管控完全依靠地面,管控复杂度大的难题,深入研究了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技术,结合我国新一代遥感卫星任务特点,提出了任务规划三大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法。(4)在轨应用验证方面:上述研究工作已在多个遥感型号上应用,本文通过分析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结果,以及在轨应用验证情况,阐述作者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以及后续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的研究方向。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高分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星载通用电子设备研发(项目合同编号:GFZX04013402-2)”项目的支持,论文作者主要负责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杨荣[4](2020)在《AGV车载控制器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工业生产需要,结合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AGV车载控制器,实现AGV运动控制、电流电压采集和数据存储等功能,并解决了组网通信问题。根据控制系统要求,本文以STM32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进行控制系统设计。主要研究了 AGV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和基于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控制方案。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本文以AGV车载控制器为研究对象,针对AGV整车系统的功能、性能需求,确定车载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无线通信网络架构方案;围绕所选车载控制器芯片STM32F103VET6,制定控制器硬件总体设计方案,采用Aultium Designer10模块化设计电源稳压、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网络通信等相关模块电路;基于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分层、模块化完成底层硬件驱动程序设计;针对PID算法和模糊逻辑控制的不足,结合了两者的优点,研究直流电机模糊PID的控制策略,并运用MATLAB/Simulink模块对模糊PID系统和常规PID系统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系统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ID系统;根据RT-Thread系统的编程特点,设计系统、运动控制等应用层线程。针对AGV组网通讯问题,提出一套基于TCP/IP协议的AGV通讯系统的研究方案。该系统通过无线局域网将每台AGV监控节点连接起来,实时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AGV节点搭载了无线模块,在此基础上采用了 Modbus/TCP应用层协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从通信方案;基于实验室条件下对车载控制器的电流电压数据采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和网络数据通信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GV车载控制器能够实现其功能、性能需求。
孙林豪[5](2020)在《树木胸径智能化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通过精准而高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取胸径及其它森林资源因子一直是广大林业调查人员的需求。然而采用卡尺、围尺等工具的传统调查方法,需要人工判读和记录数据,精度不高、效率低下、数据容易出错;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激光雷达、全站仪等新兴调查工具进行调查,因设备成本高、可携带性差、环境抗干扰能力弱,难以广泛推广。本文将林业调查业务与传感器、嵌入式、计算机等技术深度结合,研制树木胸径为主要指标的智能化测量系统,所做的主要研究和工作如下:(1)胸径测量方法的探索。研究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与特性,选择拉绳传感器、容栅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分别设计了三款样机。通过比较和分析三款样机各方面的优劣,选择基于角度传感器的胸径测量方法做深度研究和应用推广。(2)开发了一套嵌入式装置,主要有传感器、单片机、SD卡、蓝牙、显示屏、按键、电源等部件组成。该装置将(1)中基于角度传感器的胸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又将树木位置估算(UWB技术和海拔计)和树木编码(二维码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融合其中,从而实现了胸径测量、树木编码、位置估算的一体化测量。(3)设计了一套数据管理软件。为快速、及时处理测量的胸径数据、树木位置数据、二维码数据等,设计与开发了一套集数据传输、储存、管理、统计、分析于一体的树木胸径为主体的数据管理软件,建立了树木胸径等指标自动测量、无线传输、智能化处理、个性化应用的环境。(4)基于胸径智能化测量系统的试验应用。选择10个不同环境和不同树种组成的方形样地进行了系统性能测试以及树木胸径、树木位置测量试验和精度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软硬件运行稳定、可靠。胸径测量的偏差(BIAS)为1.89 mm(1.88%),均方根误差(RMSE)为5.38 mm(4.53%);树位置在x轴和y轴上的偏差(BIAS)分别为-8.55至14.88 cm和-12.07至24.49 cm,对应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2.94-33.96 cm和17.78-28.43 cm,在直线上距离的平均误差为30.06厘米,标准差为13.53厘米。智能测量系统不仅精度高,同时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可应用于实际森林资源调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双角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新型树木胸径测量方法;(2)利用UWB技术和海拔计实现在森林中的树木位置估算方法。(3)研发了集树木胸径、树木编码、树木位置数据自动测量、传输、存储、分析于一体化的智能测量系统。
马宗标[6](2020)在《高效双丝焊接设备及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焊接作为一种永久性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与金属之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焊接行业对设备硬件、智能控制、焊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提供热源的焊接电源也越来越智能化、精密化。本文搭建了电源系统、送丝系统、通信系统及人机交互系统,构成完整的焊接系统,在该焊接系统基础上进行药芯焊丝2X7的工艺实验与相关研究。电源系统采用峰值电流型PWM控制方案,电源调控、送丝、显示界面等通过CAN、SPI建立通讯。建立送丝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得到送丝系统阶跃响应曲线,以此指导调试送丝,辅助寻找合适PI系数。研究药芯焊丝2X7的可焊性,进行U-I模式直流脉冲焊与热丝焊工艺实验。U-I模式直流脉冲焊以峰值电压Up,基值电流Ib,峰值电压时间TUp,脉冲周期T为研究因子,以飞溅量、峰值电压期间电流标准差、焊缝形貌为评价标准,寻找药芯焊丝2X7的可焊参数,并进行优化。在实现U-I模式直流脉冲焊稳定焊接情况下,复合热丝,研究不同热丝电流Ire条件下的最大熔敷速率以及不同熔敷速率与焊缝熔深、稀释率的关系。对使用药芯焊丝2X7进行焊接的焊缝取样镶嵌金相、打磨、抛光,使用硬度仪测量焊缝硬度分布,对硬度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不同稀释率情况下的硬度与耐磨性。实验结果:(1)干伸长l=18mm,送丝速度V1=8.8m/min条件下,药芯焊丝2X7在U-I模式直流脉冲焊工艺下的最佳焊接参数组合为峰值电压Up=39V,基值电流Ib=106A,峰值电压时间TUp=8ms,脉冲周期T=10.5ms。(2)得到U-I模式直流脉冲复合热丝焊使用新型药芯焊丝2X7焊接后焊缝截面硬度纵向与横向分布规律。(3)得到U-I模式直流脉冲复合热丝焊后,稀释率与硬度、耐磨性的关系。(4)复合热丝可以有效提高U-I模式直流脉冲焊的熔敷速率,并减少新型药芯焊丝2X7合金元素在母材中的稀释与损失,降低稀释率,从而增强金属焊缝表面的硬度与耐磨性。
孙靖琨[7](2020)在《基于5G通信的矿山无线远程遥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传统煤矿行业开采效率受生产设备,劳动力水平制约因素较大,伤亡事故频发,因此亟待寻求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的生产方式。同时5G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矿山行业势必会给其向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以智慧矿山建设为背景,针对矿山无线远程遥控系统中AGV路径规划算法、激光测距、通信技术方式等展开研究。本文首先研究对比了国内外智慧矿山建设进展,指出了基于5G通信技术应用于矿山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作用。接着对该无线远程遥控系统依据功能划分,分别介绍机车车载子系统、网络通信子系统、远程遥控子系统的设备选型及技术指标,重点利用GM800 5G通信模组实现遥控发送器与遥控接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同时提出了基于5G通信的矿山无线通信系统架构。针对矿山作业车辆采集环境信息的需求,对激光测距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对部分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功能性测试,测试结果较好的反映了距离信息,将采集到的距离信息数据通过5G无线通信网络回传给远程控制平台,便于作业人员决策控制。AGV路径规划是一项经典的研究课题,本文比较了几种搜索最优路径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全局规划算法的优化策略,即引入加权值的启发函数优化传统A*算法在路径搜索时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在弥补A*算法不足方面的可行性,并与D*动态算法一起作为适合矿山作业车辆的路径规划方案。远程控制井下作业车辆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故重点讨论了5G URLLC业务场景中低延时的特点及实现技术手段,通过仿真测试对比了相较于4G-LTE网络,端到端时延能够有效降低。考虑到矿井下实际作业环境复杂,各种类型设备众多,结合5G通信系统架构,提出基于5G通信的矿山物联网架构,将网络结构层次化,更好的服务于智慧矿山的建设。
潘煜[8](2020)在《基于FPGA的手持式激光清洗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清洗是一种绿色环保、非接触式、低运行成本和适用性广的清洗技术,克服了传统工业清洗技术所存在能耗大、污染环境、清洗效果差和适用性不广的弊端,是时下一种非常热门的工业清洗方法。随着激光清洗机越来越多的投入使用,市场对于激光清洗系统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目前激光清洗机存在不能实时控制振镜、无法远距离控制,以及光学系统激光能量损耗大等局限性。随着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微控制器不断发展与使用,使得上述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由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手持式激光清洗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应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整体方案设计。从手持式激光清洗机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出发,阐述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FPGA的手持式激光清洗机的整体方案设计,提出对于光学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具体技术要求。根据光学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准则,合理选择反射镜和振镜型号,对F-Theta镜进行设计,设计一种光学结构,并将它们进行组合,使得所设计的光学系统的激光能量损耗低于6%。(2)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方法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将控制系统划分为主板模块、接口模块和蓝牙模块,根据这些模块所要实现的功能,寻找合适的硬件,以及设计合理的电路来实现模块的功能,并针对使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干扰,提出一些抗干扰措施,完成PCB板的设计与制板。(3)控制系统软件设计。采用状态机方法进行软件设计,将软件设计分为驱动层设计和人机交互软件设计,驱动层软件设计实现脉冲光纤激光器驱动逻辑、振镜驱动逻辑、信号采集和蓝牙通信等功能,通过仿真控制输出曲线予以验证,并且为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设计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的手机APP。(4)手持式激光清洗系统测试与应用研究。对手持式激光清洗机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光学系统激光能量损耗率低于6%、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在99%以上,并能够实现蓝牙远程通信。进行HT200表面激光除锈的应用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探究激光功率、频率、扫描速度与扫描次数对HT200表面硬度和粗糙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手持式激光清洗系统具有能够实时控制振镜、远距离控制和光学系统激光能量损耗率低等优点,并且所设计的手持式激光清洗机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可以应用于很多工业清洗领域之中。
李鹏[9](2020)在《基于激光位移传感的六轴机器人焊缝跟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焊接的自动化程度对智能制造的发展起重要影响,基于焊缝跟踪技术搭载弧焊机器人完成焊接自动化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激光视觉传感图像处理困难和三轴焊接机器人焊接路径单一等问题,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搭载六轴弧焊机器人完成焊缝跟踪,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对智能化机器人焊接系统硬件组成进行设计并选型,利用Hampel算法进行异常点的识别,基于Ljung L方法做异常点的替换,并采用MATLAB的集成函数smooth作滤波后采样数据集的平滑处理。基于刚体运动学理论,以齐次阵变换过程替代刚体位姿变换过程,建立了波纹板拐点弧长数学模型,并在6轴机器人建模时,利用D-H法表示了6轴机器人关节坐标系,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6轴机器人运动学正向、运动学逆向运动过程,进行了求解运算。在6轴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激光位移传感器扫描波纹板拐点后焊枪位姿纠偏的数学模型,并求解了跟踪纠偏后6轴机器人焊枪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变换矩阵,结合波纹板拐点的特点,根据传统BA算法,提出了新型全局导向反向自适应算法(Globally-oriented backward adaptive bat optimization algorithm,GBABOA),并通过LABVIEW结合新型全局导向反向自适应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得出了焊缝跟踪整体偏差仿真图,基于整体偏差仿真图依次向坐标系平面正投影分别得到了焊缝跟踪左右偏差仿真图与高低偏差仿真图,仿真结果表明波纹板相邻两波段焊缝的横向偏差结果为±0.34mm,纵向偏差结果为±0.16mm,并对波纹板的偏转角度进行采样结果为-1.15°~﹢0.92°。针对该系统设计了波纹板相邻波段焊缝轨迹与直线焊缝轨迹的跟踪试验,利用同等试验条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波纹板相邻波段与直线焊缝的自动跟踪焊接试验,系统运行稳定、精度高、焊缝成型好满足了试验预期效果。
韩冬辰[10](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二、新型智能化脉冲激光电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智能化脉冲激光电源(论文提纲范文)
(1)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加工机床 |
1.1 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 |
1.1.1 国外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 |
1.1.2 国内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 |
1.2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1.2.1 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1.2.2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1.3 电火花微小孔加工机床 |
1.3.1 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 |
1.3.2 电火花微孔加工机床 |
1.4 专用电加工机床 |
1.4.1 刀具加工机床 |
1.4.2 电化学去毛刺机床 |
2 激光加工机床 |
2.1 激光切割设备 |
2.2 激光精密加工设备 |
2.3 激光焊接设备 |
2.4 其他激光加工设备 |
3 增材制造(3D打印)机床 |
3.1 金属增材制造机床及增减材复合机床 |
3.2 非金属增材制造机床 |
4 结束语 |
(2)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加工机床 |
1.1 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 |
1.1.1 国外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 |
1.1.2 国内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 |
1.2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1.2.1 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1.2.2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1.3 电火花微小孔加工机床 |
1.3.1 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 |
1.3.2 电火花微孔加工机床 |
1.4 专用电加工机床 |
1.4.1 刀具加工机床 |
1.4.2 电化学去毛刺机床 |
2. 激光加工机床 |
2.1 激光切割设备 |
2.2 激光精密加工设备 |
2.3 激光焊接设备 |
2.4 其他激光加工设备 |
3. 增材制造(3 D打印)机床 |
3.1 金属增材制造机床及增减材复合机床 |
3.2 非金属增材制造机床 |
4. 结束语 |
(3)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综合电子系统概念内涵 |
1.2 综合电子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
1.3 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1 国外典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 |
1.3.2 国内发展情况 |
1.3.3 发展趋势及启示 |
1.4 工程背景及需求 |
1.4.1 高分专项简介 |
1.4.2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简介 |
1.4.3 高分多模卫星简介 |
1.4.4 对综合电子系统的紧迫需求 |
1.4.5 博士期间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思路及架构设计 |
2.1 任务需求分析 |
2.2 研究工作思路 |
2.2.1 新一代遥感卫星对电子系统的需求 |
2.2.2 现有卫星电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
2.2.3 研究路线与技术途径 |
2.3 综合电子系统架构设计 |
2.3.1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
2.3.2 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2.3.3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
2.4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设计验证方案 |
第3章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
3.1 新一代遥感卫星信息交互需求 |
3.1.1 应用任务功能分解 |
3.1.2 应用任务信息交互需求分析 |
3.2 工程难点分析 |
3.2.1 网络系统功能耦合难题 |
3.2.2 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 |
3.3 针对系统功能耦合难题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网络分层设计 |
3.3.1 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思路 |
3.3.2 应用层设计 |
3.3.3 传输层设计 |
3.3.4 网络层设计 |
3.3.5 数据链路层 |
3.3.6 物理层设计 |
3.4 针对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的标准化网络协议体系设计 |
3.4.1 通用标准兼容性设计 |
3.4.2 终端接口设计 |
3.5 新一代遥感卫星分层协议体系设计 |
3.5.1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地链路空间链路协议应用设计 |
3.5.2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载子网协议设计 |
3.5.3 新一代遥感卫星应用服务空间包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用化可扩展硬件架构设计 |
4.1 工程难点分析 |
4.1.1 系统开放性难题 |
4.1.2 系统稳定性难题 |
4.1.3 硬件功能耦合难题 |
4.2 针对系统开放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接口设计 |
4.2.1 开放式结构设计 |
4.2.2 硬件即插即用设计 |
4.3 针对系统稳定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4.3.1 集中管理分散测控设计 |
4.3.2 双总线设计 |
4.3.3 容错机制设计 |
4.4 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模块化设计 |
4.4.1 新一代遥感卫星平台管理需求分析 |
4.4.2 通用处理器模块设计 |
4.4.3 数据存储复接模块设计 |
4.4.4 遥测采集模块设计 |
4.4.5 热控管理模块设计 |
4.4.6 容错模块设计 |
4.4.7 指令模块设计 |
4.4.8 配电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
5.1 新型遥感卫星任务特点 |
5.2 高精度轨道外推算法 |
5.2.1 龙格-库塔数值积分算法 |
5.2.2 动力学模型 |
5.2.3 星上计算的优化过程 |
5.2.4 仿真结果 |
5.2.5 仿真结论 |
5.3 条带分割算法 |
5.3.1 区域任务条带分割 |
5.3.2 曲线任务条带分割 |
5.4 应急任务重规划算法 |
5.4.1 更新待规划任务集 |
5.4.2 应急任务最佳插入位置函数 |
5.4.3 星上自主重规划算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过高分多模卫星的在轨应用验证 |
6.1 高分多模卫星任务特点分析 |
6.1.1 敏捷成像模式 |
6.1.2 视频成像模式分析 |
6.1.3 数据处理模式分析 |
6.1.4 数据传输模式分析 |
6.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技术方案 |
6.2.1 高分多模卫星业务需求 |
6.2.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总体方案 |
6.2.3 高分多模卫星信息流设计 |
6.3 网络体系架构标准化、兼容性应用验证 |
6.3.1 高分多模卫星空间链路协议兼容性设计验证 |
6.3.2 高分多模卫星星载子网协议标准化设计验证 |
6.4 开放式综电系统硬件标准化、模块化应用验证 |
6.4.1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6.4.2 采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对系统功能性能的提升 |
6.5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在轨验证 |
6.5.1 自主任务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
6.5.2 自主健康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
6.5.3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任务管理系统设计验证 |
6.5.4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机动控制设计验证 |
6.5.5 高分多模卫星在轨成像任务执行情况验证 |
6.5.6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新增功能效益显着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
7.2 本文先进性与创新点 |
7.3 后续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AGV车载控制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AGV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AGV系统设计目标 |
2.1.1 功能需求 |
2.1.2 性能需求 |
2.2 AGV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3 AGV车载系统总体设计 |
2.3.1 AGV车体参数 |
2.3.2 导引方式 |
2.3.3 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AGV控制系统总体安排 |
2.5 无线通信网络架构设计方案 |
2.5.1 无线通信技术选择 |
2.5.2 WLAN网络拓扑结构选择 |
2.5.3 WLAN硬件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3 AGV车载控制器硬件设计 |
3.1 硬总体设计方案 |
3.2 MCU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3 控制器各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3.1 电源稳压模块电路设计 |
3.3.2 电流采集电压检测及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3.3.3 USB转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3.3.4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
3.3.5 雷达数据与车速采集电路设计 |
3.3.6 数据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3.3.7 以太网通信电路设计 |
3.4 PCB板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AGV车载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 RT-Threa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4.1.1 前后台系统与RTOS的比较 |
4.1.2 RT-Thread简介 |
4.1.3 RT-Thread移植 |
4.1.4 系统软件层次分析 |
4.2 控制器驱动层软件设计 |
4.2.1 车速采集 |
4.2.2 电流电压采集 |
4.2.3 数据存储 |
4.3 直流电机模糊PID控制策略 |
4.3.1 PID控制算法 |
4.3.2 模糊PID算法 |
4.3.3 模糊PID算法基于MATLAB控制仿真 |
4.3.4 仿真结果分析 |
4.4 应用层线程设计 |
4.4.1 线程框架 |
4.4.2 系统线程 |
4.4.3 运动控制算法线程 |
4.5 本章小结 |
5 AGV车载通讯系统研究 |
5.1 Lw IP与 Modbus/TCP |
5.1.1 LwIP处理 |
5.1.2 Modbus/TCP处理 |
5.1.3 RT-thread中的Lw IP |
5.1.4 软件模块的整合 |
5.2 AGV车载通讯系统数据包协议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AGV车载控制系统实验 |
6.1 AGV实验样机搭建 |
6.2 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实验 |
6.3 电机速度控制模块调试 |
6.4 AGV车载通讯模块调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树木胸径智能化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接触式方法 |
1.2.2 非接触式方法 |
1.2.3 现存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技术难点 |
1.6 章节安排 |
2 胸径测量方法的探索 |
2.1 基于拉绳传感器的胸径测量方法 |
2.1.1 拉绳传感器 |
2.1.2 基于拉绳传感器的样机设计 |
2.2 基于容栅传感器的胸径测量方法 |
2.2.1 容栅传感器 |
2.2.2 基于容栅传感器的样机设计 |
2.3 基于角度传感器的胸径测量方法 |
2.3.1 角度传感器 |
2.3.1.1 角度传感器的分类 |
2.3.1.2 角度传感器的选型 |
2.3.1.3 角度的提取方式 |
2.3.2 基于角度传感器的样机设计 |
2.3.2.1 样机的主要机械结构 |
2.3.2.2 测量情景 |
2.3.2.3 计算原理 |
2.4 三类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嵌入式设备的开发与实现 |
3.1 流程设计 |
3.1.1 工作流程设计 |
3.1.2 作业流程设计 |
3.2 树木胸径测量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
3.2.1 外形构造的组成与改进 |
3.2.2 胸径计算原理的改进 |
3.3 树木位置估算方法 |
3.3.1 树木位置估算方法的技术 |
3.3.1.1 UWB技术的简介与优势 |
3.3.1.2 UWB的基本测距原理 |
3.3.1.3 海拔计的简介与原理 |
3.3.2 树木位置估算的计算原理 |
3.4 树木编码的技术与方式 |
3.5 电路设计 |
3.5.1 整体框架 |
3.5.2 功能模块 |
3.5.3 PCB电路板开发 |
3.6 本章小结 |
4 数据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整体设计 |
4.2 上位机的设计 |
4.2.1 PC端上位机 |
4.2.2 Android端上位机 |
4.3 数据库的设计 |
4.4 数据网站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 |
5.1 试验地点 |
5.2 试验内容 |
5.2.1 基本性能的测试 |
5.2.2 胸径测量精度的实验 |
5.2.3 位置估算精度的实验 |
5.3 试验结果 |
5.3.1 基本性能的测试结果 |
5.3.2 胸径测量精度的实验结果 |
5.3.3 位置估算精度的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讨论与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高效双丝焊接设备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焊接的现代化发展 |
1.3 热丝工艺的研究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丝工艺研究平台 |
2.1 焊接平台整体结构 |
2.2 焊接电源基本组成 |
2.2.1 双丝电源主电路构成 |
2.2.2 双丝电源控制策略 |
2.3 双丝焊机辅助系统 |
2.3.1 通信系统 |
2.3.2 人机交互 |
2.3.3 送丝系统 |
2.4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
2.5 焊枪夹持与行走机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送丝系统 |
3.1 送丝调速原理 |
3.2 构建送丝系统数学模型 |
3.2.1 建立直流电机方程 |
3.2.2 推导传递函数 |
3.2.3 判断系统稳定性 |
3.3 Simulink系统仿真 |
3.3.1 搭建电机模块 |
3.3.2 搭建软件PI模块 |
3.3.3 搭建硬件电路模块 |
3.3.4 送丝系统整体调试 |
3.3.5 仿真速度响应曲线 |
3.4 送丝软件优化 |
3.4.1 优化电机启动 |
3.4.2 分档选用PI系数 |
3.4.3 增加数字滤波 |
3.5 送丝性能测试 |
3.5.1 送丝性能测试方法 |
3.5.2 送丝性能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系统 |
4.1 引言 |
4.2 通信系统组成 |
4.3 通信系统工作过程 |
4.4 通信系统信息存储 |
4.5 通信系统的校验 |
4.5.1 CAN通信的校验 |
4.5.2 SPI通信的校验 |
4.5.3 I2C通信的校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药芯焊丝2X7直流脉冲焊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药芯焊丝2X7直流脉冲焊预实验 |
5.2.1 药芯焊丝2X7可焊性工艺选择 |
5.2.2 直流脉冲焊工艺参数 |
5.2.3 药芯焊丝2X7直流脉冲可焊性实验设计 |
5.2.4 药芯焊丝2X7直流脉冲可焊性评价指标 |
5.2.5 药芯焊丝2X7直流脉冲焊工艺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药芯焊丝2X7直流脉冲焊工艺参数优化 |
5.3.1 药芯焊丝2X7直流脉冲焊参数优化实验设计 |
5.3.2 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3 焊接参数优化后焊接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药芯焊丝2X7热丝焊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药芯焊丝2X7热丝焊熔敷速率与稀释率研究 |
6.2.1 热丝电流对熔敷速率的影响 |
6.2.2 热丝焊熔敷速率与焊缝稀释率关系研究 |
6.3 药芯焊丝2X7焊缝稀释率与硬度、耐磨性的研究 |
6.3.1 实验设计 |
6.3.2 药芯焊丝2X7的焊缝稀释率与硬度关系研究 |
6.3.3 药芯焊丝2X7不同稀释率下焊缝耐磨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5G通信的矿山无线远程遥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总结 |
2 无线远程遥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机车车载子系统 |
2.1.1 车载遥控接收器 |
2.1.2 车载中央控制器 |
2.1.3 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箱 |
2.1.4 矿用负载敏感比例电磁阀 |
2.2 远程遥控子系统 |
2.2.1 遥控发送器 |
2.2.2 远程遥控平台 |
2.2.3 服务器软件 |
2.3 网络通信子系统 |
2.3.1 无线中继器 |
2.3.2 5G通信模组 |
2.3.3 5G网络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激光测距及定位导航方法研究 |
3.1 激光测距原理 |
3.2 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
3.2.1 电源模块 |
3.2.2 电压调节模块 |
3.2.3 无线供电模块 |
3.2.4 电机控制模块 |
3.2.5 数据传输模块 |
3.2.6 主控芯片 |
3.3 数据获取函数设计 |
3.4 定位导航方案研究 |
3.5 定位与导航方案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AGV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4.1 AGV简介 |
4.2 路径规划算法原理 |
4.3 基于A*的优化算法及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5G通信的矿山物联网架构研究 |
5.1 物联网简介 |
5.1.1 物联网发展 |
5.1.2 物联网中的通信技术 |
5.2 5G与物联网 |
5.2.1 5G综述 |
5.2.2 5G时延分析及仿真 |
5.2.3 5G技术在矿山应用必要性研究 |
5.3 智慧矿山物联网架构 |
5.4 本章总结 |
6 总结分析及未来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车载遥控接收器 |
附录 B 车载中央控制器 |
附录 C 遥控发送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FPGA的手持式激光清洗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激光清洗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光清洗技术与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FPGA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激光光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原理及整体方案设计 |
2.1 手持式激光清洗系统原理 |
2.1.1 激光清洗原理 |
2.1.2 激光器和振镜控制原理 |
2.1.3 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和原理 |
2.2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的结构与工作方式 |
2.2.1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的结构组成 |
2.2.2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的工作流程 |
2.3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的整体方案设计 |
2.3.1 整体方案研究 |
2.3.2 整体方案设计与技术要求 |
2.4 激光光学系统的设计 |
2.4.1 激光光学系统的作用及设计原则 |
2.4.2 光学系统设计 |
2.4.3 光学系统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3.2 主板电路设计 |
3.2.1 主控芯片的选型 |
3.2.2 电源电路 |
3.2.3 LED电路 |
3.3 接口电路设计 |
3.3.1 JTAG接口电路 |
3.3.2 脉冲光纤激光器接口电路 |
3.3.3 振镜接口电路 |
3.3.4 旋钮及开关接口电路 |
3.4 蓝牙模块 |
3.4.1 BLE低功耗蓝牙4.0协议原理 |
3.4.2 低功耗蓝牙4.0工作方式 |
3.4.3 蓝牙模块电路设计 |
3.5 抗干扰设计 |
3.6 PCB板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和设计原则 |
4.1.1 控制系统软件工作流程 |
4.1.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
4.2 驱动层程序设计 |
4.2.1 初始化和复位模块 |
4.2.2 旋钮及开关模块 |
4.2.3 脉冲光纤激光器控制模块 |
4.2.4 振镜控制模块 |
4.2.5 蓝牙串口通信控制模块 |
4.3 手机端App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应用研究 |
5.1 手持式激光清洗机性能验证 |
5.1.1 光学系统验证 |
5.1.2 脉冲光纤激光器控制测试 |
5.1.3 振镜控制测试 |
5.1.4 蓝牙通信测试 |
5.2 HT200表面除锈应用研究 |
5.2.1 HT200激光清洗应用 |
5.2.2 激光清洗实验准备 |
5.2.3 激光清洗HT200表面锈蚀正交实验 |
5.2.4 实验分析 |
5.2.5 实验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全文总结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9)基于激光位移传感的六轴机器人焊缝跟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弧焊机器人焊缝跟踪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视觉传感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1.3.1 机器视觉技术 |
1.3.2 视觉传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1.3.3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介绍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智能化6轴弧焊机器人焊缝跟踪系统 |
2.1 系统构成 |
2.2 弧焊机器人 |
2.3 焊接设备 |
2.4 激光传感系统 |
2.4.1 激光位移传感器 |
2.4.2 数据采集卡 |
2.4.3 主控计算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1 Hampel滤波处理 |
3.2 确定模型的阶数 |
3.2.1 模型辨识运算 |
3.2.2 预期误差求解 |
3.3 数据平滑处理 |
3.3.1 5点移均平滑处理法 |
3.3.2 设置窗宽值平滑处理法 |
3.3.3 指定移均平滑处理法 |
3.3.4 loess和 lowess方式平滑处理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轴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建模 |
4.1 波纹板拐点弧长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6轴机器人的位姿描述和坐标变换 |
4.2.1 6轴机器人的位姿表示 |
4.2.2 6轴机器人的坐标变换 |
4.3 6轴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分析 |
4.3.1 标准D-H参数法 |
4.3.2 六轴机器人运动学的正向推导变换过程 |
4.3.3 六轴机器人运动学的逆向推导变换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枪位姿纠偏与仿真 |
5.1 波纹板拐点跟踪纠偏的数学模型 |
5.2 弧长位姿仿真 |
5.3 参数优化 |
5.3.1 蝙蝠算法 |
5.3.2 全局导向反向自适应优化算法 |
5.4 仿真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6轴机器人焊缝跟踪试验与分析 |
6.1 试验流程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焊缝跟踪验证试验与分析 |
6.2.2 波纹板拐点焊缝验证试验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新型智能化脉冲激光电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J]. 吴国兴,肖荣诗,林峰,伏金娟,张宝华,卢智良,张人佶,杜伟哲,李朝将,徐均良,王应,王晓娟. 电加工与模具, 2021(03)
- [2]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特种加工机床评述[J]. CIMT 2021特种加工机床评述专家组,吴国兴.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21(03)
- [3]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D]. 刘振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AGV车载控制器设计与研究[D]. 杨荣.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树木胸径智能化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孙林豪.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高效双丝焊接设备及工艺研究[D]. 马宗标.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7]基于5G通信的矿山无线远程遥控系统设计[D]. 孙靖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基于FPGA的手持式激光清洗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潘煜. 苏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激光位移传感的六轴机器人焊缝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李鹏. 湘潭大学, 2020(02)
- [10]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