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早预防过热 经济越平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演讲(论文文献综述)
文世芳[1](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周宏刚[2](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赵宏瑞[3](2013)在《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来我国理论界一直强调中国崛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宣示自信,往往更需要忧患意识与批判性思考反思我国过去20年的经济,一直存在着总供给过剩的问题政府为解决内需不足,持续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基建投资强化转移支付维持币值稳定与此同时,我国20年来金融体系产生的存差淤积以及M2过高,引起了学术界关于货币是否超发的热议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深化之间要素错配经济社会转轨阵痛造成的;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流动性劳动力产品产能四大过剩,实体经济总供给过剩与金融体系存差淤积之间相互交错,构成了我国经济第三类非均衡的核心特征;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总供给过剩与金融过剩,将会是一直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增长与存差淤积,是一个隐藏很深的体制问题它既体现我国货币被动超发,又反映商业银行的表外逐利本文补足我国M2的统计缺失,发现我国在2012年底的货币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其中92万亿元是存款笼中虎,92万亿元中有73万亿元是较为优良的银行信贷与债券资产;其中另外的27万亿元是整体存差,它相当于我国历史累积的货币发行量——该27万亿元中尚有18万亿元净存差,构成我国的超发货币货币超发情形下,我国实体经济的供需失衡与金融体系的存差淤积,是当前我国生产要素错配和分配机制矛盾尖锐化的外在表现本文分析我国六十三年来整体存差演进的过程,实证货币超发的问题,探索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要素错配的改进机制笔者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增量要素的投放追不上整体存差的扩大要素配置衔接不上资金可贷性需求实体经济与金融深化之间缺乏有机配合,都是阻碍我国投资转化与资本形成的主要障碍;第二,存差过大,危害甚剧这意味着金融体系内的货币超发存贷失衡金融媒介力渐弱系统脆弱性加大,同时持续加剧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矛盾,加重全社会对货币超发与分配不公的紧张和忧虑;第三,解决实体经济矛盾,必须抓住金融枢纽;化解我国存差淤积,亟需改进增量要素投放与存差淤积之间的匹配机制我国要做到管控少发多贷增量配齐可贷要素化解当前经济的第三类非均衡,就必须完善我国再生产过程中增量投放人本盈需可贷要素的匹配机制,从而为生产者扫除按要素分配的体制障碍放松市场的末梢垄断推进城市化中产业扩容在民生工程中塑造民生机制由此,更便于生产者找到合意的可贷项目畅通的投资渠道持续的收入预期在未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必须重新强化中国特色的财政金融搭配,以使我国存差缓解要素增配尽管整体存差本身易增难减,笔者认为,只要建立要素增配的持续疏导机制,就将改变货币被动超发的状态,我国的净存差就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此时,我国整体存差就会处于合意的范围之内
齐欢[4](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张启阳[5](2006)在《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文中指出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金融稳定是指在要求货币稳定的同时,组成金融体系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都能正常运转,并且能够正确评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稳定是以预期为基础的、依赖众多要素共同作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金融稳定是随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影响着金融稳定,并赋予了金融稳定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内涵标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这为金融稳定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期金融稳定是科学发展观在金融改革和发展领域的体现,维护金融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现实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金融稳定是构建和谐金融的基础,而和谐金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维护金融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维护金融稳定就是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金融创新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为传统的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带来了活力和繁荣,提高了金融效率,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南美、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引发了政治和社会危机。艾兴格林和博德的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比1973年增加了一倍”。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及其对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国际组织和各国中央银行高度重视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中央银行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天然职能和法定职能。中央银行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是法定的货币发行人,有责任维护币值的稳定,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是一致的。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维护和监管支付体系,承担着银行间的支付清算服务,保证支付体系顺利运行和保持稳定成为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手段。中央银行具备“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在金融危机时,可以采取救助措施,为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承担着维护经济和政治的安全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各国法律又赋予了各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能。因此,中央银行在发挥传统的职能基础上,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当今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维护金融稳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中央银行建立怎样的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如何对金融稳定进行分析、监测、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什么样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实践中,都在不断探索过程中。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确立了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能。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下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这对中国人民银行更好地发挥维护金融稳定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选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对维护金融稳定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正处于探索过程中的现实,通过对国际上维护金融稳定框架的研究,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维护金融稳定的具体实践,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运作机制、分析监测方法,提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协调机制、运行机制、应对危机措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维护金融稳定的建设性意见。本文在研究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作用过程中,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了金融风险预警理论、金融协调机制理论、最后贷款人理论等对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运行机制、协调机制以及应对措施。具体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规范分析中,运用归纳综合,对国际金融稳定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实证分析中,采用了系统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国际开展维护金融稳定较早国家的中央银行的维护金融稳定的基本框架等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维护金融稳定工作进行了实证研究。2.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维护金融稳定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比较。3.运用了经济学、统计学等基本原理及有关模型,对建立金融稳定分析框架进行了研究。三、选题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分析金融稳定入手,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和要求,阐述了金融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影响金融稳定的主要因素—金融市场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了系统性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在维护金融稳定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当今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本文分析了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分析监测方法及应对措施,对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提出了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了金融稳定研究的背景,金融稳定的基本定义及内涵,分析了维护金融稳定的成功经验、金融不稳定的原因及教训。第二章:阐述了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新的金融稳定观,即金融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分析了金融稳定与发展、创新、竞争的关系,对我国金融稳定状况做出了基本判断。第三章:分析了影响金融稳定的主要因素—金融市场体系。通过对国际国内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析以及跨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原有的被分割的金融市场已形成了一个整体,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防范系统性风险对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第四章:通过对英国、美国、欧盟、香港金融监管架构的借鉴,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发展变化对金融稳定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金融监管现状进行了研究,在金融监管整体框架中,中国人民银行处于核心的地位,对整个金融稳定有着决定性作用。第五章:阐述了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通过对美国、欧元区、英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制度框架分析,总结归纳了中央银行建立金融稳定的框架,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运行机制和具体的金融稳定评价体系、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维护金融稳定的工具与手段。第六章:全面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背景和职能演变。对当前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分析监测、应对措施和救助措施进行了阐述,同时还阐述了反洗钱对金融稳定的作用。第七章: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金融稳定的基础制度建设,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建议。四、选题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一)主要创新1.提出了新的金融稳定观,金融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稳定是科学发展观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体现,维护金融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在不同的监管模式下,中央银行在发挥传统的“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一作用的同时,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其核心职能,对维护整个金融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3.系统总结了国际上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建立金融稳定框架、金融稳定运行机制、金融稳定评价体系、金融稳定预警体系及应对措施。4.提出了我国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及人民银行处于主导地位的模式。(二)不足1.金融稳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本文在研究影响金融稳定因素的过程中,只重点研究了金融市场体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而对其他因素,如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金融以外的其他因素研究得不够。2.本人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具体工作者,在本文的形成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了实务方面的分析,对金融稳定理论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显不够。这些问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总结完善。
赵淼淼[6](2006)在《天津市行业商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通过市场化推进公共治理结构变革,实现公共管理与公共组织整合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转型。其间,“第三领域”的空间和作用有所扩大,出现了以行业商会与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经济性非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面对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以及思想意识的历史惯性的影响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升经济发展素质的客观要求,政府主导的行业协会与民间性质的行业商会都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对行业组织进行系统性重构,走出一条真正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符合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经济体制、建设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行业商会发展之路显得犹为紧迫。为此,进一步研究行业商会的特征、作用、生成途径、组织原则和社会定位,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规范行业商会发展、发挥行业商会作用的公共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总结行业商会历史沿革、比较海外行业组织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大量数据和事例对天津市行业商会、行业协会进行了性质、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归纳了行业商会与行业协会的不同特点,较客观地提出了构建新型行业组织管理体系,促进行业组织民间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以及防范并抑制其负面作用的政策建议,从而就实现行业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一些策略,以期对天津的行业组织改革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何建华[7](2004)在《经济正义论》文中认为一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对正义的追寻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由落后到发展、由不合理到合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经济正义是正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日渐凸现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古代和近代,尽管亚里士多德、休谟、斯密、穆勒等对经济正义问题都作过探索,但并没有把经济正义问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来研究。在现时代,经济正义问题一再被提出,这是有深刻的背景的:经济关系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结构由政伦互动转到以政经互动为主的全方位互动,这是经济正义凸现的社会背景;经济学与伦理学由分离到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由分离到融合,人类整体理性重获“青睐”,这是经济正义凸现的理论背景;经济发展的单向度价值取向的危害,社会不公正在经济领域的凸现,这是经济正义凸现的时代背景。经济正义所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过程、手段、结果所体现的复杂关系所作的合理性评判。与政治正义等具体的正义理论一样,经济正义以规范性为主要特征,旨在从制度或体制的视角对社会正义进行探究,表征着人类对正义的追求。研究经济正义问题对于建立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人类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二经济正义的本质规定性存在于经济的内容之中。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经济的基本?内容是由作为实体的经济制度和体制、作为观念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三方面构成。与此相适应,经济正义主要体现在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中。经济正义首先体现在经济制度和体制的伦理本质上,体现在对经济制度、体制正义性的反思和评价上。任何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的产生都体现着对效率的追求。但效率并不是经济制度唯一的价值维度,经济制度的正当合法性不仅需要以其经济有效性(效率标准)来证明它自身,而且同样也需要以其道德伦理的正当合理性来证明它自己,从而使社会对经济制度的创制和选择具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和普遍有效的社会合法性。经济制度正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二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一<WP=9>方面,经济制度正义是一种实质正义,隐含着经济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正义;另一方面,经济制度的运行又是一种形式正义,它关涉“怎样做”的正义,它要求类似的情况类似处理、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使实质正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和落实。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制度正义不仅为经济制度提供伦理辩护,还是经济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动力。正是通过对现实的经济制度的正义评价和批判,使经济制度不断地得到变迁和发展。经济正义还伴随着经济活动全过程。一般来说,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与此相适应,经济正义表现为生产正义、交换正义、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生产正义是经济活动的关键。实现生产正义就是要体现生产力标准与正义尺度的统一,强化生产目的的人民性,凸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终极价值;交换正义是经济秩序的保障。实现交换正义就要恪守等价交换和公平交易的原则,注重市场主体自由平等的权利意识与法律保障;分配正义是经济正义的基本形式。在日常使用中,经济正义常常被狭义地理解为分配正义,这是由分配正义在整个社会正义领域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实现分配正义就是要使分配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相统一,使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就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不正义分配的矫治;消费正义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消费正义,就是要认清当前各种畸形需要与不正义消费的现实,确立正确的生活质量观和消费观,合理地进行消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明确无误地展示在世界各国面前。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球的扩散。它无疑有助于扩大信息交流和推动科技进步,有助于全球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这在客观上增大了国家间和区域集团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使从一国正义走向全球正义。全球经济正义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它要求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世界各国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要求消除贫困,日益增长的收入和财富应该在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公正、平等地分配;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资源和利益上的合理分享。在全球化时代,实行经济正义面临着国家内所不存在的新课题:一是缺乏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对经济正义的共识;二是市场经济个体价值本位与经济全球化整体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三是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政府及其再分配制度的缺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正义,必须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形成经济正义的共识;必须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必须发挥联合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必须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WP=10>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正义问题。经济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正义的价值目?
王朝明[8](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刘志铭[9](2002)在《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包含创造和维护市场经济制度(即对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干预)的一般职能、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和对微观经济干预的职能,而从公共经济政策角度看,在给定市场经济制度前提下,后两者则是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不过在我国,经济学界关注得较多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且通常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种不同方式不作任何区分,将政府所有的干预行为概括以“宏观调控”。 就微观经济干预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市场经济的政策实践发生了令人瞩目的重大变化:自然垄断行业及其规制政策的边界大大缩小;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出现了民营化和市场化的浪潮;由政府提供的纯公共物品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企业兼并和垄断问题的态度和政策也较以前宽容许多。总之,发达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一个放松微观经济干预的大趋势。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政府也逐渐退出一些微观经济领域,总体上按照市场化进程的基本逻辑逐步推进;但是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在很多场合被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滥用,并成为政府过度规制和任意干预的护身符,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妨碍了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这一背景下,对微观经济干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便显得非常必要。 众所周知,在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和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的、对立的制度安排。一般认为,竞争性均衡模型基本上准确地描述了市场经济的运行,在此基础上,微观经济干预的领域是所谓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即现实市场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之间的“落差地带”。这样,市场失灵论就成为微观经济干预的理论基础。在主流经济学家看来,因为存在对帕累托最优或完全竞争状态的某种偏离,如存在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或信息不对称等,就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矫正经济的无效率。所谓“完全竞争”理论及其所确立的理想的效率状态,似乎给判断现实市场的有效性提供了恰当的标准:如果现实的市场竞争不同于那个理想模式的话,则应依其程度不同,实施不同的政府干预措施。 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来自于作为其基础的竞争性均衡理论对市场所作的均衡论解释,而其根据现实经济生活与完全竞争模型的差距所得出的推论,在用作制定政策的指导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由门格尔奠基并经米塞斯、哈耶克等发展起来的现代奥地利学派及其市场过程理论可以为我们分析和判断微观经济干预的合理性提供一个新的理 论视角。本文的主旨就是在对政府经济职能进行严格界分的基础上,借助 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和近30年来市场失灵理论的新发展来重新理 解市场及其运作,探讨政府硼经济干预的理论基础,运用新制度经济学、 菠进经济学、公共边触论等为毗经济干预提供一恻度铡,并对中 国经济转型翔间微观经济干预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论文分为五章,我所做的研究工作分别体现于:1、按照现代经济学 原理对政府经济职能进行明确的界分;将撤观经济干预细分为撤观规制、 公邯给政策和产业政策三种形式;详细地考察了政府经济职能之间的关 系;回顾了微观经济干预的正统理论,并指出其存在的基本缺陷。2、简 要介绍了现代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发展及其独特的方法论;归纳并总结了现 代奥地利学剜市场经济理解的核心思想:包括竞争性市场过程理论,现 代奥地利学顾垄断、产业组织和政府规制所作的独特理解;这为政府微” 观经济干预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新的思想素材。3、重新考察了作为政府微 观经济干预基础的市场失灵理论;包括效率理论的新视角,重点论述了外 部性理论的新发展及其政策思路的拓宽,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检验和批 评;上述内客中都包含现代奥地利学派在该领域的分析。4、从新制度经 济学的政府经济模型中引出政府微观经济于预的制度约束的必要性及三。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其中包含了对现代经济学的新发展如契约经济学、政刁 府竞争理论和宪法经济学的具体运用。5、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和观察我国 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微观经济干预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对产业政策的理性 思考、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分析,政府垄断的具体表现和后果的剖析,对 其演变趋势进行了详纲的考察,并提出了具有新意的改革思路。 论文形成的研究结论和学术观点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对市场和竞争的基本 理解:新古典经济学以理想中的完全竞争均衡模型来理解市场的运作,微 观经济干预的范围就是现实市场偏离完全竞争时存在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的“区间、如果我们将市场和竞争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发现)的 过程,那么就不可能得出这一结论。从?
董维春[10](2000)在《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现代发展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开放系统理论的有关原理与方法,研究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区非均衡与协调发展问题。 现代化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现代化进程必然要经历工业化阶段,并引起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革。现代化是增长与发展理论在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实践,现代化应以“可持续发展” 思想为基础。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优化过程,而这个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工业化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地区间发展的非均衡性。非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地区和民众之间对非均衡持不同态度。社会必须在“增长”、“效率”和“公平”之间作出理性选择。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社会动员时期。 作者考察了1978年以来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表现,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了江苏非均衡的静态表现,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四项主要经济指标非均衡增长的动态演变,用“增长中心法”分析了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区位指向,用“产业增长份额的偏离模型”分析了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产业指向,并分析了经济非均衡增长的资源配置效率。主要结论如下: 1、改革开放加快了江苏省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978~1998年期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2.6%的速度增长。丸十年代中前期,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1998年,现代化进程已处于前现代化的中期。 2、经济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地区非均衡性。1978-1992年,江苏省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993年非均衡达到了最大值;1994年以后,基本处于非均衡相持状态。这种变化规律与“威廉姆森法则”基本一玫。 3、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地理性梯度变化。高梯度区以太湖为中心,低梯度区以洪泽湖为中心,其轴线为京杭大运河。高梯度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且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获得的投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较多、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较高。低梯度区仍以第一产业为支柱产业。 4、作者将江苏省经济区域分咸五级:“经济增长中。C”由苏州、无锡两市构咸;“经济增长亚中心”为南京市;“一级过渡区”由常州、镇江和南通三市构咸;“二级过渡区”由徐州、扬州、泰州和盐城四市构成;“不发达地区” 为连云港、淮阴和宿迁三市。 5、作者认为,非均衡是不可能被j肖除的,但政府不可以任其无限制地扩大。最终缩小非均衡应主要依靠整体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自组织”形为,应在“计划”与“市场”之间形成系统联结,使社会经济系统的进化产生“协同”效应。 6、作者提出了江苏今后地区协调友展的对策,主要有: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扩大对外开放,发挥江苏整体区位优势;B建立几个重要经济区,形成网状开发;C、重视科技和教育;D、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E、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F、控制人口增长,建立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等。
二、越早预防过热 经济越平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演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越早预防过热 经济越平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演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2)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统计 |
2.1 样本分布 |
2.2 报道篇幅 |
2.3 稿件来源 |
2.4 发稿地点 |
2.5 消息来源 |
3 议题分析 |
3.1 政治议题 |
3.2 经济议题 |
3.3 军事议题 |
3.4 文化议题 |
3.5 社会议题 |
3.6 环境议题 |
3.7 科技议题 |
小结 |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国家利益 |
5.2 市场压力 |
5.3 政党政治 |
5.4 西方文化 |
5.5 职业理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样本摘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
(3)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存贷差文献回顾 |
一 存贷差的分析方法过时,应当淡出说 |
二 存贷差等于初始存款源于外汇占款说 |
三 巨额存差反映经济运行矛盾与货币失业说 |
四 国外关于存差研究的相关情况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第四节 本文主要贡献 |
一 破除我国 M2 数据失真,重估我国货币总量范畴 |
二 廓清我国总体存差,前沿实证我国货币超发数据 |
三 规范阐述我国经济第三类非均衡中的超发困境 |
四 增配可贷要素管控少发多贷创新金融布局 |
第二章 货币总量运动 |
第一节 存款账户约束下的货币总量运动 |
一 账户存款与货币总量的界定 |
二 规范我国货币总量的恒等式 |
三 整体存差是货币总量运动中的非贷货币 |
四 货币总量运动不同于货币收支运动,无关现钞发行 |
第二节 整体存差是货币总量运动的结果 |
一 破除存多贷少误区 |
二 破除外汇占款误区 |
三 破除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当下误区 |
四 整体存差是货币增发与存贷成差的结果 |
第三章 货币增发辨析 |
第一节 货币增发与整体存差 |
一 经济领土上的货币总量运动 |
二 货币总量运动,源于货币增发析出整体存差 |
三 货币总量运动中的存贷成差三大过程 |
四 基础货币概念与货币发行无关 |
第二节 整体存差与货币发行量恒等 |
一 我国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数据,无法显示货币发行量 |
二 整体存差,能够准确析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发行量 |
三 重估评述我国过去 63 年的货币发行量数据 |
四 我国整体存差与货币发行量恒等的实证 |
第四章 我国货币增发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实物发行时代(1948 年-1978 年)的货币增发 |
一 重估我国 1952 年财政信贷货币增发数据 |
二 实物发行时代的实物调控与现金回笼 |
三 1978 年货币增发与货币总量图景 |
第二节 贷差发行时代(1979 年-1994 年)的货币增发 |
一 我国金融转轨与货币增发 |
二 增投生产要素与货币增发 |
三 拨改贷与贷差发行 |
第三节 结汇发行时代(1995 年-2012 年)的被动超发 |
一 我国央行新定位及货币增发解析 |
二 我国的货币总量年均增长 19% |
三 我国货币发行量年均增长 21% |
第四节 我国货币增发与货币超发的分水岭 |
一 再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货币超发限度 |
二 从 1:40 到 1:8 ,再到接近 1:5 |
三 净存差淤积成为我国货币超发的分水岭 |
第五章 超发困境与净存差淤积的危害性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体系的超发困境 |
一 金融的本质反思与超发困境 |
二 我国货币超发的体制必然性 |
三 我国 1999 年底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纠错 |
四 我国央行三大货币增发渠道与超发困境辨析 |
第二节 我国净存差淤积易增难减的危害性 |
一 我国历史上货币总量和发行量的缩减分析 |
二 我国净存差易增难减危害性与货币超发再解析 |
第三节 我国入世以来的净存差淤积加剧 |
一 何物填补我国 24 万亿结汇超发? |
二 净存差的淤积,根子不在 4 万亿 |
第六章 货币超发加深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第三类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
第一节 我国央行必须坚持存准锁定机制 |
一 央行须防止净存差过早出笼 |
二 监控我国整体存差的流动性 |
三 监控净存差变化反馈可贷项目的短缺程度 |
四 坚持央行存准锁定机制对净存差的刚性约束 |
第二节 我国商行需应对存差损害倍增效应 |
一 实证招商银行存差损害倍增效应 |
二 存差淤积并非因银行惜贷的推论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改革重心须转到第三类非均衡前沿 |
一 第一二类非均衡与企业改制价格闯关 |
二 金融要素救助,曾帮助经济实现软着陆 |
三 软着陆总离不开基建投资和土地财政 |
四 我国金融淤积不能总依靠财政转移支付 |
五 统筹管控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源五块钱 |
六 我国财政金融结合具有国别比较优势 |
第七章 推动少发多贷,化解经济失衡 |
第一节 金融政策局限性与培育内需急迫性 |
一 央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二 财政转移支付的局限性 |
三 产业扩容与内需扩大的急迫性 |
第二节 我国优质信贷中的可贷机理 |
一 经济持续增长与可贷机理 |
二 我国可贷项目持续短缺 |
三 运用可贷机理培育可贷机制 |
第三节 经济增长须齐备四大可贷要素 |
一 关于人的要素理顺按要素分配 |
二 关于本的要素认定自有资本机制 |
三 关于盈的要素倒逼企业制度再改进 |
四 关于需的要素宽松市场放松末梢垄断 |
第四节 管控少发多贷,增配可贷要素化解经济失衡 |
一 管控货币增发源头,缓解锁定我国存差淤积 |
二 增配城镇化人本要素盘活 18 万亿货币 |
三 政府有责任管控要素投放量化宽松盈需 |
四 少发多贷授人以渔发挥我国财政金融搭配优势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我国信用货币运动的总量论增发论超发论衍生论 |
二 存贷差现人本盈需融投管退要素增配的经济图景 |
三 纵览实体经济矛盾与货币总量矛盾合成第三类非均衡 |
四 存差淤积易增难减,政府必须增量配置生产性可贷要素 |
五 强化我国财政金融的调控疏导功能,管控信用货币超发 |
六 回归我国财政金融搭配的中间道路及批判性思考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一 国别比较的不足 |
二 理论比较的不足 |
附录一:笔者重新整编的我国人民币发行简史 |
附录二:重估我国历年货币总量、超发量的数据 |
附录三:我国货币总量、货币超发量历史趋势图表 |
附录四:解析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增发科目 |
附录五:推导我国“货币超发”的数学公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 |
一、“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稳定问题 |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稳定问题 |
四、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金融稳定的要求 |
第二节 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内涵 |
一、金融稳定的定义 |
二、金融稳定的政策涵义 |
三、维护金融稳定的成功经验 |
第三节 金融不稳定的原因及教训 |
一、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和危害 |
二、金融不稳定的产生原因 |
三、金融不稳定的教训 |
第二章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对金融稳定的新要求 |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金融稳定 |
一、和谐金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金融稳定是构建和谐金融的基础 |
第二节 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金融稳定 |
一、科学发展观对维护金融稳定的指导意义 |
二、维护金融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稳定 |
一、金融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
二、金融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
三、金融稳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金融稳定发挥效能的具体表现 |
第四节 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稳定 |
一、金融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金融业稳定与创新的关系 |
三、金融业稳定与竞争的关系 |
第五节 我国金融稳定的基本估计 |
一、金融稳定的有利因素 |
二、潜在的金融风险 |
第三章 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稳定 |
第一节 货币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二节 外汇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一、外汇汇率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二、币值错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三、外汇市场结算风险引发系统性风险 |
第三节 资本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一、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的互相影响产生金融不稳定因素 |
二、股市泡沫的形成过程和破灭后的严重后果 |
第四节 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与成因分析 |
一、货币市场风险 |
二、资本市场风险 |
三、外汇市场风险 |
四、金融市场风险成因分析 |
第五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一、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初步判断 |
二、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触发机制 |
三、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互相作用直接威胁金融稳定 |
四、保险业与银行业互相渗透增加了系统风险几率 |
五、跨市场、跨部门的金融风险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制度与金融稳定 |
第一节 金融监管促进金融稳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变化的基本规律 |
二、发达国家(地区)金融监管体制借鉴 |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稳定的作用评析 |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 |
二、金融稳定对金融监管的要求 |
第五章 中央银行制度与金融稳定 |
第一节 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 |
一、金融稳定成为中央银行核心职能的现实性与必然性 |
二、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法定化趋势 |
第二节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框架 |
一、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机构设置的跨国比较 |
二、中央银行承担金融稳定职能的整体框架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运行机制 |
一、金融稳定性分析 |
二、金融稳定性监测 |
三、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工具与手段 |
第六章 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
第一节 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提出 |
一、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提出的国际背景 |
二、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提出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维护金融稳定是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能 |
一、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变化 |
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法定化 |
三、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独特的优势 |
四、人民银行维护好金融稳定需要理顺的几种关系 |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 |
一、中国人民银行内设机构的调整 |
二、设立中央汇金投资公司 |
三、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流程 |
四、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采取的救助性措施 |
第四节 发挥人民银行反洗钱职能维护金融稳定 |
一、反洗钱的基本含义 |
二、国际反洗钱框架的演变 |
三、我国反洗钱机制的建立 |
四、反洗钱对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 |
第七章 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和手段不明确 |
二、金融法律制度不健全 |
三、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
四、未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 |
第二节 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几点建议 |
一、加强金融稳定的基础制度建设 |
二、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天津市行业商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天津行业商会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
1.1 行业商会概述 |
1.2 中国行业组织发展历程 |
1.3 天津行业组织的发展 |
1.4 中国行业商会与行业协会的区别 |
1.5 天津行业商会面临的问题 |
第二章 商会作用的理论分析 |
2.1 新公共管理下的商会 |
2.2 行业商会是社会自组织活动 |
2.3 行业商会与行业自律 |
2.4 行业商会与利益集团 |
第三章 国外行业组织的发展经验 |
3.1 国外行业组织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
3.2 国外行业组织的类型和特点 |
3.3 国外行业组织的作用 |
3.4 国外及海外行业组织的典型活动 |
第四章 发挥商会作用的公共政策 |
4.1 商会与促进经济发展政策 |
4.2 商会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政策 |
4.3 商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政策 |
第五章 发展天津行业商会的政策建议 |
5.1 政会脱钩,促进实现行业商会民间化 |
5.2 促进行业商会市场化 |
5.3 优化行业商会发展的制度环境 |
5.4 促进行业商会治理结构的改进和规范 |
5.5 抑制行业商会的负面作用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经济正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经济正义:21世纪伦理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
第一章 经济正义及其凸现 |
一、正义是什么:效用、公平、权利还是美德 |
1.功利主义:正义即效用 |
2. 罗尔斯:正义即公平 |
3. 诺齐克:正义即个人权利 |
4.麦金太尔:正义即美德 |
5. 正义:一种价值追求 |
二、经济与正义:冲突与关联 |
1.经济的含义 |
2.经济与正义之关联 |
3.经济与正义之冲突 |
三、经济正义的凸现及其背景 |
1.从个人正义到社会正义 |
2.从政治正义到经济正义 |
3.经济正义凸现的背景 |
四、经济正义的内涵和价值 |
1.经济正义的概念界说 |
2.经济正义的基本原则 |
3.经济正义的评价及其标准 |
4.经济正义的价值 |
第二章 西方经济正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
一、亚里士多德:正义即合法与平等 |
1.正义即合法 |
2.正义即平等 |
3.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
二、休谟:正义是维护财产权的人为美德 |
1. 正义是尊重个人财产权的人为美德 |
2. 经济正义的三大法则 |
3. 政府以落实经济正义原则为目标 |
三、穆勒: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1.经济正义的本质是以功利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权利 |
2.经济正义的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3.国家适度干预是实现经济正义的重要保证 |
四、马克思:从形式正义到实现正义 |
1.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视角 |
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原则和经济制度的批判 |
3.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主要贡献 |
五、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 |
1.正义是经济制度的首要价值 |
2.公平正义的核心差别原则 |
3.市场制度、正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相容的 |
4.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批判 |
第三章 经济制度正义 |
一、制度、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正义 |
1. 制度 |
2. 经济制度 |
3. 经济制度的正义 |
二、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制度正义 |
1. 制度经济学及其制度变迁理论 |
2. 制度和制度变迁:自发的还是可设计的 |
3. 经济制度正义是制度变迁的内在依据 |
三、经济制度的评价与选择 |
1. 对经济制度的不同评价 |
2. 评价经济制度是否正义的基本尺度 |
3. 经济制度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 生产正义 |
一、生产及其评价 |
1.生产:经济活动的关键 |
2.生产活动的规律性与价值性 |
3.生产正义及其实质 |
二、生产与人、自然的和谐 |
1.生产:人与自然联系的基本方式 |
2.生产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
3.确立正确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
三、生产关系与所有制正义 |
1.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 |
2.所有制与劳动异化 |
3.产权制度安排中的效率与公正 |
四、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1.生产:人的本质力量的表征 |
2.异化劳动与单向度的人 |
3.自主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交换正义 |
一、交换及其本质 |
1.何谓交换 |
2.交换的本质是所有权的有偿让渡 |
3.人类的相互交换倾向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
二、交换正义的实质和原则 |
1.交换正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2.交换正义的实质 |
3.交换正义的基本原则 |
三、交换正义实现的基本机制 |
1. 契约正义交换正义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
2.自由而公平的市场秩序交换正义实现的基本条件 |
3.政府适度干预交换正义实现的保障 |
第六章 分配正义 |
一、 分配及其制度安排 |
1.分配:经济活动的基本维度 |
2.分配的制度安排 |
3.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进 |
二、不平等、贫困与分配正义 |
1. 对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不同解释 |
2.对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不同态度 |
3.人类对分配公正的追求 |
三、市场、政府与分配正义 |
1.市场的分配功能及其局限 |
2.政府实施再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政府实施再分配的作用 |
四、经济效率与分配公正 |
1.效率和分配公正的内涵 |
2.分配公正的不同意义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制约 |
3.正确认识分配公正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
五、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 |
1. 现代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原则 |
2. 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原则 |
3. 阿马蒂亚.森的分配正义原则 |
4.对分配正义原则的初步探讨 |
第七章 消费正义 |
一、消费:内涵、作用及其制约因素 |
1.消费--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 |
2.消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
3.消费活动的制约因素分析 |
二、消费正义的实质和原则 |
1.经济发展与调费正叉问题的凸现 |
2.消费正义的实质 |
3.消费正义的基本原则 |
三、实现消费正义的基本途径 |
1.树立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观 |
2.健全利益机制,发展绿色产业 |
3.强化责任意识,敦促发达国家承担主要责任 |
4.倡导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 |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正义 |
一、经济全球化:从一国正义到全球正义 |
1.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球的扩散 |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正义问题的凸现 |
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正义问题的实质 |
1.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论争的实质:效率还是公平 |
2.全球经济正义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
三、全球化时代实行经济正义所面临的新课题 |
1.缺乏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对经济正义的共识 |
2.市场经济个体价值本位与经济全球化整体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 |
3.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政府及其再分配制度的缺位 |
四、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正义 |
1.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形成经济正义的共识 |
2.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 |
3.发挥联合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
4.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
第九章 建立公正的中国经济秩序 |
一、经济正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
1.经济正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2.经济正义: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3.经济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
二、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中经济正义的基本构想 |
1.确立我国经济正义原则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
2.我国经济正义的价值目标 |
3.我国经济正义的现实要求 |
三、实现中国社会经济正义的伦理思考 |
1.加强产权制度建设,尊重和维护产权 |
2.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市场化进程 |
3.加强法制建设,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制度保障 |
4.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8)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9)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政府微观经济干预:政策边界与正统理论 |
1.1 政府微观经济干预的政策边界 |
1.1.1 对政府经济职能进行界分的意义 |
1.1.2 政府经济职能的分解:微观经济干预与宏观经济调控 |
1.1.3 政府经济职能间的关系 |
1.2 市场失灵论:对政府微观经济干预正统理论的考察 |
1.2.1 完全竞争与现实中的市场 |
1.2.2 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层面 |
1.2.3 对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的简要评价 |
第二章 竞争性市场过程、垄断与秩序:奥地利学派的视角 |
2.1 现代奥地利学派及其方法论特征 |
2.1.1 经济学发展中的奥地利学派 |
2.1.2 经济学与人类行动学:现代奥地利学派独特的方法论 |
2.2 竞争、知识与企业家发现:竞争性市场过程理论 |
2.2.1 竞争、均衡与市场过程 |
2.2.2 知识、发现与市场过程 |
2.2.3 市场过程、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发展 |
2.3 市场过程、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 |
2.3.1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2.3.2 竞争、产业行为与垄断问题 |
2.3.3 发现、市场过程与政府规制的危险性 |
2.4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效率、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市场失灵理论的重新考察 |
3.1 效率理论的发展:从新古典方法到现代奥地利学派 |
3.1.1 效率理论:新古典方法 |
3.1.2 对新古典效率理论的批评:X效率理论与演进经济学 |
3.1.3 经济、通功易事与奥地利学派的效率理论 |
3.2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及政策思路的演变 |
3.2.1 外部性理论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
3.2.2 外部性与竞争结果的非最优性 |
3.2.3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思路 |
3.2.4 市场过程、知识与外部性:奥地利学派的分析思路与政策含义 |
3.3 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与私人提供 |
3.3.1 公共物品的特征与分类 |
3.3.2 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政府提供的理论分析 |
3.3.3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无效性:理论模型 |
3.3.4 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或合作生产:理论的发展 |
3.3.5 公共物品的提供:现代奥地利学派的视角 |
3.4 本章附录: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模型 |
3.4.1 附录一:公共物品最优配置的局部均衡分析——庇古观点的证明 |
3.4.2 附录二:公共物品最优配置的一般均衡分析——萨缪尔森条件 |
第四章 法治、竞争与秩序:微观经济干预的制度边界 |
4.1 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 |
4.1.1 政府的经济模型: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4.1.2 政府作为经济组织的特点与“诺斯悖论” |
4.1.3 政府的承诺可信性与机会主义行为 |
4.2 政府微观经济干预的法治基础 |
4.2.1 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与法治性质 |
4.2.2 政府微观经济干预的法治规则 |
4.2.3 政府微观经济干预法治约束的保障 |
4.3 政府间竞争 |
4.3.1 政府间竞争与制度竞争:理论简述 |
4.3.2 政府间竞争:演进经济学的思路 |
4.3.3 政府间竞争:规范意义 |
4.4 政府与市场之外:替代的制度安排 |
4.4.1 政府与市场两分法的谬误 |
4.4.2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第三部门 |
4.4.3 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微观经济干预的边界 |
第五章 中国经济转型中微观经济干预若干问题的分析 |
5.1 中国经济转型中产业政策的重新思考 |
5.1.1 产业政策的内容与性质 |
5.1.2 市场过程、信息协调与结构调整 |
5.1.3 我国经济转型中产业政策的内容及其演变 |
5.1.4 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规范方面 |
5.2 中国经济转型中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演变与改革 |
5.2.1 我国经济转型中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从公共支出角度分析 |
5.2.2 我国经济转型中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多样化 |
5.2.3 经济转型中公共物品政府提供方式的改革 |
5.3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自然垄断、政府垄断与规制改革 |
5.3.1 自然垄断与政府垄断 |
5.3.2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垄断与反垄断问题 |
5.3.3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规制过度与规制改革:以行政审批制度为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篇 增长、发展与现代化 |
第一章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古典的“世界末日论” |
第二节 新马尔萨斯主义的“增长的极限” |
第三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进程 |
第一节 现代化的含义 |
第二节 现代化与工业化 |
第三节 现代化与城市化 |
第四节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
第五节 现代化进程的相变理论 |
第六节 现代化进程与社会经济系统进化 |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指标 |
第一节 社会发展指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简介 |
第一篇 小结 |
第二篇 非均衡发展与社会选择 |
第四章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 |
第一节 农业区位论 |
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 |
第三节 雁行原理和梯度理论 |
第四节 发展极和点轴开发理论 |
第五节 倒“U”型理论 |
第六节 新古典主义的趋同假说 |
第五章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最佳社会选择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 |
第二节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社会选择 |
第三节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最佳社会选择的形成 |
第四节 发展效应差距:一种假说 |
第二篇 小结 |
第三篇 非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江苏省概状 |
第二节 江苏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
第三节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分析 |
第四节 江苏社会发展与协调化程度分析 |
附 录 收入偏离系数 |
第七章 江苏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静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单位及非均衡指标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评判模型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八章 江苏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江苏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江苏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区位指向 |
第三节 江苏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产业指向 |
第四节 江苏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效率指向 |
第三篇 小结 |
第三篇 基本数据说明 |
第四篇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
第九章 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
附录: 第十章系统范式下社会经济发展新秩序 |
第一节 系统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系统的基本性质与运行定律 |
第三节 耗散结构理论 |
第四节 协同理论 |
第五节 超循环理论 |
第六节 两大学科对“非平衡”的描述 |
第七节 熵定律与经济过程 |
第八节 系统范式下社会经济发展新秩序 |
附 图 生命进化树 |
附表: 江苏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表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越早预防过热 经济越平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演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2]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3]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D]. 赵宏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0)
- [4]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5]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 张启阳.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5)
- [6]天津市行业商会发展研究[D]. 赵淼淼. 天津大学, 2006(01)
- [7]经济正义论[D]. 何建华. 复旦大学, 2004(01)
- [8]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9]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D]. 刘志铭. 华南师范大学, 2002(02)
- [10]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 董维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