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ies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Fruiting Body of Cordyceps Militarvs(L.) Link(论文文献综述)
努尔买买提[1](2020)在《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虫草”是广义虫草属(Cordyceps)真菌的总称。我国的虫草产业主要涉及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militaris)等真菌。其中,蛹虫草的成分、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尤其是CMPs-4多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于蛹虫草能够人工培育,是解决野生虫草资源严重不足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药用真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我国新疆丰富的水稻、小麦资源,为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菌种退化是制约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对蛹虫草的优质高产菌种选育和培养液配方优化开展了研究,旨在为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本文还对蛹虫草多糖CMPs-4对人工食道癌细胞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Eca109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揭示CMPs-4的抗癌机制。本论文首先从野生蛹虫草子实体中筛选了亲本菌株,在此基础上,培育子实体;利用单孢子分离技术分离单子囊孢子,并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从不同交配型单子囊孢子菌株杂交产生的子实体中分离菌种,筛选出子实体产量较高的F1代杂交菌株。其次,结合新疆地区蛹虫草人工培育实际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养基质分别进行了处理,以分析不同培养基质处理对蛹虫草子实体长度、鲜干重、生物转化率以及产量、产值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筛选适宜本地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基质。最后,运用MTT法检测了蛹虫草多糖CMPs-4对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CMPs-4多糖对Eca109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凋亡细胞的形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Hoechst33258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了CMPs-4多糖对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Bcl-2、Bax、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从亲本子实体中共获得10个菌株。10菌株通过人工培育形成子实体后,进行单孢子分离获得60株单子囊孢子菌株,其中37株单子囊孢子菌株可以成功扩增出鉴定交配型的目的产物。根据PCR分析结果显示,22株为MAT 1-1交配型,15株为MAT 1-2交配型。37单子囊孢子菌株只能扩增MAT1-2或MAT1-1中的一个,说明MAT1-1和MAT1-2不能共存,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二极异配体系。相同交配型组合培养,其原基生长发育较慢,但亲和性较高。而MAT1-2和MAT1-1不同交配型杂交组合培养,原基发育较好,但亲和比较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亲和良好的不同交配型蛹虫草菌株更容易形成子实体。(2)筛选出15个不同交配型(MAT1-1和MAT1-2单孢子菌株)组合的菌株,即A2×B4、A2×B1、A2×A9、A2×A1、A5×B1、A5×A1、B3×B8、B3×B4、B3×B1、B9×B4、B9×A9、B9×A1、B11×B8、B11×B4、B11×B1,可为后续人工栽培提供优良的菌株组合。(3)通过对培育于不同基质的蛹虫草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呈显着性差异(P<0.05),在100%大米培养基中的子实体产量更高(鲜重最高可达12.77g、干重可达2.05 g),生物转化率达到最高(可达60.54%),产投比最大(4.45),产值最高(2.05元/瓶),净利润最好(1.59元/瓶),其子实体生物产量比原来的栽培培养基所种植的提高33.7%。(4)蛹虫草多糖CMPs-4能够抑制人食道癌Eca 109细胞的增殖,诱导人食道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抑瘤效果对剂量和作用时间存在显着依赖。CMPs-4显着抑制了Eca-109细胞的生长增殖,当药物浓度从100μg/m L增加至1000μg/m L时,其生长抑制率从11.70%增加到66.54%,培养24 h的IC50值为532.9μg/m L。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位于S期的Eca109细胞的比例逐渐从32.23%增加到49.27%(P<0.05),即Eca109细胞在经过CMPs-4处理,被阻滞在S期,不能转化至G2/M期的细胞增多;同时,G0/G1期的细胞也无法进入到S期。受CMPs-4的抑制作用影响,Eca109的细胞凋亡率从3.12%上升到14.44%(P<0.05),电子显微镜下也能明显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CMPs-4处理Eca109细胞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明显下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量上调。本研究筛选了优质蛹虫草菌株和适宜新疆地区的人工栽培基质,优化了蛹虫草培养体系,为在日光温室和现代化温室条件下、充分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小麦和水稻资源,规模化发展蛹虫草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还对蛹虫草CMPs-4多糖的抗肿瘤机制开展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蛹虫草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赵圆圆[2](2020)在《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杏鲍菇是一种在我国被广泛栽培的食药兼备的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据报道,杏鲍菇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预防糖尿病及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但对其功效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降脂机理的研究浅显。本论文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使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多糖(PEP)。通过纯化得到三种组分的多糖PEP1-A、PEP2-A和PEP3-A,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鉴于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的结果,选择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多糖PEP进行抗疲劳和降脂活性研究;通过常规生化指标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发现PEP具有抗疲劳和降脂功效。通过LC-MS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技术分别从代谢组学方面、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具体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层面研究了 PEP降脂机制。发现PEP通过调节氨基酸、脂肪酸和其它内源性化合物变化,及它们所参与的多种代谢通路共同发挥作用来降脂;AMPK-ACC通路中PEP降脂机制是通过调节AMPK、ACC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起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提取PEP的最佳工艺参数,测定了 PEP的水合性质,并通过分离纯化得到PEP1-A、PEP2-A和PEP3-A三种多糖组分,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的多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发现纯化后的组分除多糖含量升高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都有所减少。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到PEP得率最高的工艺参数,当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料液比为1:50(g/mL)时获得的杏鲍菇多糖得率最高,达到7.52%。测定PEP总糖、蛋白、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7.84%、4.42%、0.28%。PEP的水溶性是45.8%,持水力为19.7 g/g,膨胀力为24.00 mL/g。(2)初步表征了 PEP1-A,PEP2-A 和 PEP3-A 的结构。PEP1-A、PEP2-A和PEP3-A的单糖组成中都有不同含量的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四种单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岩藻糖含量最少。此外PEP3-A含有1.39%的阿拉伯糖。紫外、红外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含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有吡喃糖环,PEP1-A糖残基通过β-糖苷键连接,PEP2-A和PEP3-A的糖残基通过α-糖苷键连接。甲基化结果表明PEP1-A的主链是由1,3-Glc(p)、1,4-Glc(p)、1,6-Gal(p)、1,6-Glc(p)连接而成,分支是 1,3,4-Glc(p)、1,2,6-Man(p)。PEP2-A的骨架是由 1,3-Glc(p)、1,4-Man(p)、1,6-Gal(p)连接,支链是 1,2,6-Glc(p)。PEP3-A 的骨架由 1,3-Glc(p)、1,6-Glc(p)、1,4-Man(p)、1,6-Gal(p)、1,6-Ara(p)连接,分支是1,3,6-Glc(p)、1,2,6-Glc(p)连接而成。扫描电镜观察得知,PEP1-A、PEP2-A和PEP3-A有相似的条形片状结构表征。由于自身带电荷、分子内作用力和多支链等原因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PEP1-A、PEP2-A、PEP3-A是无规则团状、岛屿状和谷堆状。(3)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在测定范围内,PEP、PEP1-A、PEP2-A、PEP3-A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比较PE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好。(4)抗疲劳活性中PEP对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变化没有显着影响,PEP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杏鲍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竭力游泳时间显着增加(p<0.05)。高、中、低剂量组竭力游泳时间的增加率分别为89.70%,75.12%和53.11%,其效果与实验范围内的灌胃剂量呈正相关。抗疲劳生化指标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P干预组降低BUN(尿素氮)、LD(乳酸)水平含量,降低LDH(乳酸脱氢酶)活性。(5)不同剂量的PEP灌胃高脂小鼠,小鼠体重、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切片都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的PEP组能显着降低小鼠体重,中、低剂量的PEP组体重降低不显着,说明灌胃浓度对体重变化有影响。小鼠的生化指标和酶学检测结果表明,在辛伐他汀和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的PEP处理组和高脂模型组比较发现,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都显着降低,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增高,其降低和升高程度与PEP含量呈剂量性关系。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能够预防食源性肥胖,且高剂量PEP降血脂的效果最好,中剂量PEP效果次之,低剂量PEP效果最低。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处理后,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脂肪空泡的数量和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减少和变小;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体积大小和数目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都有所减少,其中高剂量PEP组作用最佳。(6)通过LC-MS技术对各组小鼠的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阐明PEP的降脂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高脂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PEP组血清代谢物的组间有较好的分离度,说明PEP对高脂小鼠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可用于对高脂人群的预防和治疗。各组比较分析后寻找出PEP灌胃高脂小鼠后血清中代谢差异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胆碱、脂质变异体和其他内源性化合物及所参与的代谢通路的变化。发现甘油磷脂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等多条通路发生改变,表明不同剂量的PEP对肥胖引起的高脂血症的改善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7)对PEP介导的AMPK-ACC信号通路发挥的降脂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分析AMPK-ACC通路中关键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PEP具有降脂作用是通过上调pAMPK和pACC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调AMPK和ACC的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的,进而抑制高脂及并发症等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发现杏鲍菇子实体多糖具有抗疲劳和降脂的生物活性,并初步分析了 PEP1-A,PEP2-A和PEP3-A结构。从代谢组学层面、AMPK及ACC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层面阐明了 PEP降脂作用机制。为杏鲍菇多糖的深入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珊珊[3](2020)在《茯苓和琉球曲霉活性物质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菌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其种属繁多,是自然界中的第二大生物类群。真菌可以产生大量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代谢产物,是活性物质的宝库资源。本论文开展了食药用大型真菌和特殊生境丝状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功能评价研究。论文工作的第一部分以我国着名食药用真菌茯苓(Wolfiporia cocos)为研究对象,对茯苓菌核水不溶性多糖(WIP)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药效评价。分离获得一种分子量为4.486×106 Da的β-D-葡聚糖。(1)首先利用ob/ob小鼠模型对WIP改善代谢综合症的药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WIP多糖可以很好的改善ob/ob小鼠的高血糖、高血脂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了 WIP对小鼠肠道细菌菌群的影响,并阐明了 WIP降糖降脂多重药效的作用机制。口服WIP多糖显着改变了ob/ob小鼠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在属水平,显着增加了丁酸产生Lachnospiracea,Clostridium XIVa 和 Clostridium Ⅳ的丰度。与肠道菌群变化相对应,WIP组小鼠粪便中丁酸含量显着增加。同时肠道上皮ppar-γ的表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和粘膜蛋白(muc-5)的表达增加,血浆中LPS和炎症的水平降低。以上研究表明,口服WIP多糖显着富集了丁酸产生菌,增加了肠壁的完整性;通过丁酸介导的肠道上皮ppar-γ信号降低氧分压,抑制条件致病细菌。粪菌移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肠道菌群在WIP改善代谢综合征中发挥关键作用。(2)利用酒精液体饲料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评价了 WIP对酒精肝的作用,结果表明WIP显着改善了酒精导致的肝脏炎症和脂质堆积。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WIP通过逆转酒精导致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降低,特别是增加丁酸产生菌丰度来维持肠道厌氧环境,从而抑制肠道LPS产生细菌和真菌的扩增。此外,在实验中通过ITS测序和体外培养获得了一株在酒精喂养条件下大量富集的真菌M guilliermondii。通过动物实验证实M.guilliermondii及其产生生理功能分子前列腺素E2促进了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是酒精肝相关的潜在肠道致病真菌。综上所述,茯苓水不溶性多糖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益生元,本研究为茯苓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为阐明中药茯苓健脾作用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论文工作的第二部分以一株来源于酒曲的琉球曲霉(Aspergillus luchuensi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化的色谱和光谱研究手段对其产生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的化学研究,共分离得到了 11个化合物,包括4个新的二酮哌嗪衍生物(1-4)、1 个新的 methyl 4-(3-acetyl-2,6-dihydroxyphenyl)-2-methoxybutanoate(5)和 6 个已经化合物 asperazine(6),campyrone A-C(7-9),pyranonigrin A(10)和pyranonigrin S(11)。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评价,化合物10展现了中等强度的DPPH清除活力,化合物1-4和10-11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还原能力(EC50:8.7-176.39μM),化合物1-11在200μM的浓度下对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K562(人白血病细胞),ASPC(人胰腺癌细胞)和H460(人大细胞肺癌细胞)细胞均没有毒性。上述结果表明:酒曲来源的琉球曲霉产生抗氧化活性产物,不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安全性高,是良好的发酵菌株。本论文的研究揭示了中药茯苓多糖调节肠道菌群治疗代谢综合征和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为中药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展了中药茯苓应用范围。挖掘了酒曲琉球曲霉新结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丰富了真菌天然产物库。
洪雅雯[4](2020)在《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文中指出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Berk.)Heim]为野生珍稀食用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东南地区。该菌富含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关于其研究日益增多。多糖是鸡枞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目前对鸡枞菌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溶性多糖的生理活性,却少见水溶性多糖分子结构以及非水溶性多糖结构和活性的相关报道。几丁质是食用菌非水溶性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甲壳动物几丁质在提取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而食用菌原料易得,提取几丁质条件更为温和,产物性质也更为稳定,因此食用菌几丁质有可能成为甲壳动物几丁质的替代产品。本文以贵州鸡枞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水溶性多糖WSP和非水溶性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并从WSP中分离中性多糖组分NWSP以及从CGC中分离非水溶性葡聚糖ISP-3,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四者的结构、性质和生理活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提取并纯化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WSP,采用气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刚果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同时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亚铁离子螯合率等为指标,考察WS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三个因素对水溶性粗多糖得率均影响显着,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提取温度。水溶性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3 h、液料比31:1 m L/g,该条件下粗多糖得率的理论值为15.21%。以优化条件提取并纯化后得到水溶性多糖WSP,得率为1.32%,其中总糖、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6.04%、6.69%、2.15%、4.92%。WSP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8.72:24.41:1。WSP为非均质多糖,其中至少含有三个组分,数均分子量分别为303823、1767和844 Da,其中高分子量组分为主要组分,而且WSP分子中可能含有吡喃糖环、β型糖苷键和螺旋结构。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WSP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清除率最高分别为73.38%、53.50%、86.07%。2、将水溶性多糖WSP经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组分分离,在利用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对均一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同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WSP分离得到NWSP、ACWSP-1、ACWSP-2、ALWSP等四个组分,但仅有中性多糖组分NWSP为均一组分,并将其用于后续结构鉴定和活性分析。NWSP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构成,二者摩尔比为1:3.09,数均分子量为9636 Da,分子结构的重复单元为→2-α-L-Fucp-1→(6-α-D-Galp-1)3→。同时,NWSP分子不是单链结构,而是呈多链盘曲缠绕或连接成环的形态。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最高为79.01%。但其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相对较弱,吸光度或清除率最大值分别为0.55、35.42%、37.64%。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不能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因此NWSP可能不具有免疫活性。NWSP对人肝癌细胞Hep3B、结肠癌细胞SW480、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基本没有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10.57%、15.24%、7.40;对慢性髓源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具有微弱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为24.13%。3、将鸡枞菌子实体水提残渣经脱蛋白、脱盐、脱色处理后,提取具有较高纯度的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采用元素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光谱法、13C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和性质,同时以抗模拟胃液水解率、抗α-淀粉酶水解率以及益生菌增殖率等指标考察其益生元活性。CGC得率为13.46%,其中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分别为3.99%、0.11%和1.31%,残余金属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钠、铁、钙、铝、镁等。CGC中葡聚糖和几丁质摩尔比为1:1.17,几丁质含量较高,且CGC中氮元素含量为3.34%,由此计算得到几丁质含量为48.43%。CGC与虾壳几丁质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几丁质的特征基团在CGC各相关谱图中均有所显示,几丁质构型为α型,但CGC与海带多糖的相似性不明显。经计算,CGC结晶度指数为64.81%,脱乙酰度为34.60%,二者分别低于和高于虾壳几丁质。CGC降解峰值温度和吸热峰焓变值分别为314.88℃和-55.31 J/g,略低于虾壳几丁质,即CGC热稳定性弱于虾壳几丁质。此外,WSP和CGC对胃液和α-淀粉酶均具有一定抗性,但CGC抗性更强,水解度最高时分别仅为1.34%和1.01%。二者对两岐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粪肠球菌增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并能促进三种菌代谢产酸,因此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益生元活性。4、利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乙酸溶液从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中分离多种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方法和仪器分析含量最高的组分ISP-3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ISP-3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并含有微量甘露糖、半乳糖以及少量未被完全分离的几丁质。该分子可能含有β型糖苷键,并且可能是主链主要由糖基→6-D-Glcp-1→构成,兼有→4-D-Glcp-1→和→4,6-D-Galp-1→,并在半乳糖基(→4,6-D-Galp-1→)处连有→3-D-Manp-1→支链的复杂多糖分子。此外,ISP-3热降解过程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结束温度分别为284.18℃、325.93℃和355.75℃。
徐勇[5](2019)在《姬松茸碱提水溶性多糖提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ABM)又名巴西蘑菇,原产于巴西,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珍稀食用菌,因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和日本广泛种植。姬松茸富含多糖、蛋白、核酸、脂肪、皂甙、单宁、甾醇、矿物质、微量元素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由于含有甾醇、多糖等活性成分,姬松茸在抗肿瘤、降低血糖、抗疲劳、抗氧化等方面具有显着效果。本文采用碱液提取热水浸提后的姬松茸子实体粉末残渣,优化了提取工艺,并初步制备碱提水溶性姬松茸粗多糖ABMP,研究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后经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均一多糖ABMP-2-a,并对其初级结构进行了鉴定,探讨了均一多糖的溶液构象和形态学特征。对姬松茸子实体粉末以1:20(w/v)料液比加入蒸馏水,100℃煮沸2 h。得到的残渣经碱液提取后,过滤得到上清液,经3 mol/L乙酸中和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经透析,乙醇醇沉,离心过滤,蒸馏水复溶后冻干,得到碱提水溶性粗多糖ABMP。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5.33%,温度60℃,时间2.23 h,多糖的得率为12.69±0.08%(理论值为12.74%)。但是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多糖结构遭到破坏,因此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5%,温度50℃,时间2 h提取多糖进行后续结构鉴定,此时多糖得率为12.44±0.12%,多糖含量为37.80±0.20%,蛋白质含量为32.12±0.18%。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ABMP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IC50值分别为0.104、0.237和0.0136 mg/mL,表现出ABMP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ABMP粗多糖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层析,0.2 mol/L NaCl溶液洗脱,洗脱液经透析袋(MWCO:20000 D)脱盐后,冻干得到ABMP-2组分。ABMP-2用蒸馏水溶解,过Sephacryl S-300 HR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ABMP-2-a。用激光光散射仪与示差折光检测联用仪测得多糖绝对分子量为1.87×105 Da。经红外光谱和紫外全扫描,表明ABMP-2-a不含核酸和蛋白质,并且符合多糖特征,为α构型中性多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ABMP-2-a进行乙酰化和甲基化分析,结果表明ABMP-2-a主要由L-Ara、D-Xyl、D-Man、D-Glc和D-Gal组成,摩尔比为0.53:0.37:1.00:13.65:6.77,并且ABMP-2-a的主链主要由6-连接的中性α-吡喃型葡聚糖(α-6-linked Glcp)构成。对碱提水溶性均一多糖ABMP-2-a的溶液构象和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刚果红实验结合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ABMP-2-a没有三螺旋结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BMP-2-a主要以长条状存在,长条状交叉连接,形成复杂、稳定的网络结构。长条状表面光滑,没有孔结构,表明分子间作用力强,也说明了结构稳定;热特性分析表明,多糖结构在30-300℃范围内,ABMP-2-a热稳定性较好,结构较稳定,这和扫描电镜结果一致;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ABMP-2-a为半结晶和无定形形态。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ABMP-2-a在溶液中为柔顺链构象结构,不存在三螺旋结构,和刚果红实验结果一致。
陈香女[6](2018)在《广东虫草多糖组分分析、免疫与抗氧化活性及Pgm基因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虫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是我国第二个获批为“新食品原料”的虫草新资源,其子实体具有多种显着的活性功效,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治疗肾衰竭和延长生物体的生存时间等。已有研究表明多糖是虫草真菌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但广东虫草多糖尚未开展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对广东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制备方法、组成成分、免疫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多糖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Pgm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深入研究广东虫草多糖及其合成相关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广东虫草粗多糖提取方法筛选和粗多糖的CPS-1(Crude Polysccharide-1)制备:通过比较四种提取方法,最终确定采用操作简易且成本低的热水浸提法提取广东虫草多糖,并经醇沉、sevage法初级纯化得到CPS,再用透析袋透析,最后冷冻干燥得到粗多糖粉末CPS-1。(2)粗多糖分离及特性分析:粗多糖样品CPS经过DEAE-52纤维素凝胶分离获得了两组分PPS-W、PPS-S。经HPLC、GC分析,其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结果显示其糖苷键的主要类型均为β-型;SEM结果显示表面显微结构均为海绵状。(3)抗氧化活性评价: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CPS-1、PPS-W和PPS-S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ABTS的清除能力、DPPH的清除和还原能力,结果显示三个组分的多糖均有显着的抗氧化活性(p<0.05),其中CPS-1抗氧化活性最佳。(4)提高免疫力活性评价:检验CPS-1对正常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CPS-1可以显着地(p<0.05)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5)多糖合成磷酸葡糖变位酶基因Pgm初步分析:对Pgm基因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过表达载体,并初步探索了原生质体转化方法。通过本论文建立了广东虫草多糖的制备方法,明确了其组成成分及特性,并证实了广东虫草多糖在抗氧化及提高免疫力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活性功效,并获得了多糖含量的过表达载体,为后期深入研究广东虫草多糖活性功效及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梁欢,黄进,王丽,陈稷,田孟良[7](2018)在《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硒多糖是一种通过多糖与硒的结合且具备硒和多糖两者活性的有机硒化合物。硒多糖的生物活性普遍高于硒和多糖,且更易于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硒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硒多糖独特的药理活性,药用植物硒多糖也因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已发现的硒多糖种类较少,同时其多糖的结构十分复杂,对硒多糖化学结构以及体内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该文系统的介绍了药用植物硒多糖的主要来源,以及已发现的药用植物硒多糖的主要结构及其生理活性,旨在为硒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朱丽娜[8](2017)在《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与品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核苷、甘露醇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2009年蛹虫草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这促进了蛹虫草的生产和在保健产品开发领域的应用,但蛹虫草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蛹虫草子实体中均一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较少;子实体质量主要以外观、草体大小等农艺性状来评判,对蛹虫草子实体的活性成分(品质)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市场上虫草产品众多,对蛹虫草及其它虫草产品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缺乏不同类别虫草的鉴别方法。本论文针对以上三方面进行研究,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针对蛹虫草子实体中的大分子量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研究。运用超细粉碎结合分级醇沉对蛹虫草子实体的多糖进行分级,再利用离子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从蛹虫草提取物中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CP2-S。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分析测定为单一对称峰,其分子量为1.09×106,结合离子色谱单糖组成分析,甲基化糖残基连接方式解析和NMR图谱鉴定CP2-S的结构为:以α-(1→4)-连接为主链的葡聚糖,另有少量1,6-连接的葡萄糖为支链。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均一多糖CP2-S可激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形态发生变化,使细胞体积变大,促进伪足伸长;可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产生呼吸爆发,促进吞噬能力,增加IL-1β和IL-2的分泌。动物实验发现CP2-S对小鼠Lewis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可使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着升高,血清中Ig M、Ig G的分泌显着增加。(2)针对蛹虫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核苷和糖醇分别建立分析方法。运用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折光检测仪联用分析多糖分子量分布,用高效阴离子色谱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建立多糖HPSEC图谱、单糖组成与多糖含量相结合分析蛹虫草多糖的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16种核苷类成分和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定量分析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方法。以多糖、核苷和甘露醇三类成分为指标,应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分别比较不同菌株、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时间对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菌株对三类活性成分影响最大,其次是培养基和培养时间,其中蛹虫草中抗肿瘤活性成分虫草素受菌株的影响最大,不同菌株含量相差10倍以上。在不同培养基处理中,以蚕蛹栽培的处理多糖、核苷类成分含量最高,大米或麦粒中添加蚕蛹粉可显着增加多糖、核苷类成分含量。多糖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虫草素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运用建立的核苷类、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以及多糖的分析方法,对蛹虫草及其它常见虫草产品进行分析,发现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可以将蛹虫草、冬虫夏草和蝉花进行明确区分:虫草素为蛹虫草的标志性成分,蛹虫草子实体有尿苷、鸟苷、腺苷、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5个主要峰;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有尿苷、鸟苷、腺苷和虫草素4个主要峰;蛹虫草固体发酵菌丝体有虫草素1个主要峰;天然冬虫夏草有尿苷、鸟苷、肌苷和腺苷4个主要峰;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产品有尿苷、鸟苷、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4个主要峰;百令胶囊(中华被毛孢菌丝体产品)、宁心宝(虫草头孢菌丝体产品)、金水宝(CS-4菌丝体产品)有尿苷、鸟苷、腺苷3个主要峰。在核苷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HPAEC图谱可以有效辨别天然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宁心宝、金水宝,天然冬虫夏草的HPAEC图谱上没有赤藓糖醇峰,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都有明显赤藓糖醇峰,其中百令胶囊赤藓糖醇峰最高,金水宝甘露醇峰最高,宁心宝有较高的阿糖醇峰。虫草多糖HPSEC图谱可以结合核苷类和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分析,辅助辨别冬虫夏草、蛹虫草、蝉花和发酵菌丝体产品。
王君巧[9](2017)在《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的化学组成及其多糖精细结构表征》文中指出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e.)是我国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独特的药用价值,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氨基酸、蛋白质、核苷类、虫草酸等。由于天然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特殊,每年产量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从野生冬虫夏草中分离出菌株,然后结合固液态发酵技术从而获得相应的发酵菌丝体和发酵产物。但是这些发酵菌丝体是否与天然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是否保持相似的生物活性不得而知。因此,本文综合采用多种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的化学组成和活性成分含量(包括水分、灰分、脂肪、多糖、虫草酸和核苷类物质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元素组成)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其次,分别提取和纯化出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的多糖成分,通过对其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为冬虫夏草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中最主要的氨基酸为谷氨酸,并且发酵虫草菌粉中的必需氨基酸比例较高。天然冬虫夏草主要脂肪酸是油酸(>50%),而发酵虫草菌粉的则为亚油酸(42.67%)。除了Cr、Mo、Sn、V和Cd,其他无机元素在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中的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发酵虫草菌粉多糖含量最高(10.43%),虫草酸含量最低(4.75%)。此外,发酵虫草菌粉中腺嘌呤和腺苷分别为0.5和2.61 mg/g,均显着高于天然冬虫夏草,两者鸟苷含量无显着性差异,且均未检测到虫草素。发酵虫草菌粉的水提物具有较好的DPPH、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2.干燥处理和贮存过程对天然冬虫夏草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长时间贮存会导致海藻糖和虫草酸含量均显着增加,但是对多糖含量无显着影响,而干燥处理导致海藻糖含量显着增加,多糖含量显着降低,但是对虫草酸含量无显着影响。新鲜样品中鸟苷、尿苷、次黄嘌呤和腺嘌呤含量均最高,但是干燥处理和贮存过程会导致腺苷含量显着增加。3.不同产地天然冬虫夏草水提多糖化学结构类似,但是与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相比差异显着。主要包括:a)天然冬虫夏草水提多糖以分子量为960 kDa左右的高分子量组分为主(>60%),而发酵虫草菌粉多糖则主要由分子量为28 kDa左右相对低的组分组成;b)天然冬虫夏草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含有少量的半乳糖和甘露糖,而发酵虫草菌粉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还有少量的阿拉伯糖和半乳糖醛酸;c)天然冬虫夏草多糖的主链主要由1,4-linked Glcp组成,C-6为主要分支点,而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糖苷键组成复杂,主要的糖残基为1,4-linked Galp和1,4-linked Glcp。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多糖均具有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这可能是由于酚类物质、氨基酸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采用单糖组成、甲基化及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特异性糖苷酶水解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分析和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1D/2D NMR)技术对天然冬虫夏草水提多糖NCSP-50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NCSP-50为α-(1→4)-葡聚糖,分支在C-6位,分子量为9.76×105 Da,推断其重复结构单元如下:此外,通过体外RAW 264.7细胞免疫实验证明了NCSP-50是一种与淀粉类多糖不同的,具有显着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多糖。5.采用部分酸水解、甲基化及GC-MS分析和1D/2D NMR对天然冬虫夏草碱提低分子量多糖组分ANCSP-S50(7207 Da)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该多糖组分为一种新颖的α-(1→6)-半乳甘露聚糖,主要由甘露聚糖主链和半乳呋喃糖短链两部分组成,其中半乳呋喃糖链由β-(1→5)-Galf和β-(1→6)-Galf交替连接或β-(1→6)-Galf残基连接至甘露糖残基的O-2和O-4,端基为β-T-Galf。甘露聚糖部分是以α-(1→6)-甘露糖残基线性连接,在O-2和O-4位有分支,其中O-2与α-(1→2)-甘露糖残基或半乳呋喃糖链相连,O-4与半乳呋喃糖链相连。由此推断出这种半乳甘露聚糖的可能结构如下:6.通过甲基化结合GC-MS分析和1D/2D NMR对天然冬虫夏草碱提高分子量多糖高分子量组分ANCSP-50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NCSP-50是一种β-(1→3)-葡聚糖,在葡萄糖的C-6位置分支,分子量为4.77×105 Da,特性粘度[η]为2.80 dL/g,推断可能的结构如下: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静态光散射(SLS),结合高分子稀溶液理论对该多糖在不同溶液体系下(0.5 M NaOH和DMSO溶液)的构象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ANCSP-50在0.5 M Na OH溶液中的Mw、Rg和A2分别为424 kDa、17.3 nm、5.0×10-3 cm3 mol/g2,而在DMSO中分别为2200 kDa、56.7 nm、1.79×10-5 cm3 mol/g2。ANCSP-50在0.5 M NaOH溶液中的Rh为27.9 nm,而在DMSO中形成大的聚集体,表明多糖在0.5 M NaOH溶液可以消除聚集体的形成,得到单分子分布溶液且呈现超支化链构象。7.单糖组成、甲基化结合GC-MS分析和1D/2D NMR分析表明发酵虫草菌粉多糖是一种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因此,在凝胶柱分离的基础上,继续用离子交换柱层析,通过不同浓度Na Cl洗脱,得到的主要组分CSP2-F0.05,继续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几个可能的连接片段,结果如下,综上,本文较为系统的比较了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两种不同来源冬虫夏草的化学组成和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对其不同多糖组分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尤其是多糖、虫草酸、腺苷、腺嘌呤等有效成分含量,天然冬虫夏草多糖主要包括α-(1→4)-葡聚糖(NCSP-50),β-(1→3)-葡聚糖(ANCSP-S50)和α-(1→6)-半乳甘露聚糖(ANCSP-50),而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组成复杂,是一种含有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的杂多糖。
伍陵[10](2017)在《雪峰虫草生活史研究》文中指出雪峰虫草Ophiocordyceps xuefengensis T.C.Wen是近年来发现的虫草新种,是雪峰虫草菌与疖蝙蛾幼虫的复合体,研究发现雪峰虫草与冬虫夏草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目前,对于雪峰虫草的研究,已有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方面的报道,但关于其人工培育及生活史的报道尚未出现。本文首次对雪峰虫草的生活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雪峰虫草的人工培育优化雪峰虫草的培育条件,观察各个阶段的生长状况,同时收集孢子进行萌发实验。结果表明:菌丝初期呈白色,细绒毛状,成熟后呈淡锈色;成熟的菌丝互相扭结,形成小原基,小原基逐渐膨大,分化为无性子座,子座顶端呈白色,中下部呈淡锈色;继续培育,无性子座逐渐增大,顶端仍呈白色,中下部呈深锈色;分生孢子可萌发,形成菌丝体。2.雪峰虫草不同发育时期形态解剖学观察取不同发育时期的雪峰虫草,制作临时装片,用刚果红溶液染色,结果表明:a.菌丝有隔膜,分支。b.菌丝间有“H”型融合现象。c.分生孢子梗单生,不分支或分支。d.无性子座可以分为皮层和髓部。取无性子座,冷冻干燥、喷金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无性子座表面密布着无性孢子,孢子呈卵圆形或圆形,大小为(3.25.0)um×(2.13.3)um,且表面光滑,每个产孢细胞均只产生一个分生孢子。子座的皮层与髓质都是由菌丝细胞构成,皮层细胞较小且排列紧密,髓质细胞之间有明显的间隙。用荧光染料DAPI分别对成熟菌丝、无性子座表面菌丝和分生孢子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菌丝细胞粗细长短不等,但隔膜清晰可见。成熟菌丝细胞和无性子座表面菌丝细胞均存在单核、双核现象,但分生孢子为单核。3.SNPs分子标记在雪峰虫草生活史研究中的应用本实验通过构建雪峰虫草的基因组文库,以基因组文库为模板设计了30对引物,用同一引物对对不同菌株中进行扩增,序列比对、分析,比较不同菌株或样品基因型的差异。在雪峰虫草中,鉴定出36个SNPs位点,SNP发生率为0.129%。通过分析基因序列和图谱,证实雪峰虫草的菌丝体及无性子座均是同核体,成熟子座中具有子囊壳的部位是异核体。4.雪峰虫草交配型基因MAT1-1-1与MAT1-2-1的检测基于冬虫夏草交配型基因MAT1-1-1与MAT1-2-1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不同雪峰虫草样本进行扩增,经检测、分析发现:雪峰虫草的僵虫体、子座(未具有子囊壳)、分离菌株均只含单一交配型基因MAT1-1-1或MAT1-2-1,而在子座的成熟部位(具有子囊壳)同时具有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基因。从多种样本检测结果表明:雪峰虫草是以异宗配合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综上所述,我们推测雪峰虫草的生活史为:在野外环境中,雪峰虫草菌的孢子侵染疖蝙蛾幼虫,在虫体内孢子萌发长出菌丝。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扭结形成僵硬的菌核。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只含单一交配型基因的同核体菌丝可形成无性子座,并产生分生孢子。当无性子座发育成熟,在子座表面接受与其交配型基因互补配对的孢子,发生质配和核配从而进行雪峰虫草的有性生殖。
二、Studies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Fruiting Body of Cordyceps Militarvs(L.) Link(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ies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Fruiting Body of Cordyceps Militarvs(L.) Link(论文提纲范文)
(1)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蛹虫草概况 |
1.1.1 蛹虫草的分类地位 |
1.1.2 蛹虫草的分布 |
1.1.3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
1.2 蛹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1.2.1 蛹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2 蛹虫草的药理活性应用 |
1.3 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多糖的结构与抗肿瘤活性 |
1.3.2 蛹虫草多糖提取工艺 |
1.3.3 蛹虫草多糖的结构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蛹虫草交配系统与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分离及培养 |
2.2.2 单子囊孢子的分离与菌株培养 |
2.2.3 单子囊孢子交配型鉴定 |
2.2.4 交配型分离 |
2.2.5 营养亲和性试验 |
2.2.6 单子囊孢子菌株菌落特征和实体产生情况的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分离及培养结果 |
2.3.2 单子囊孢子菌株分离结果及交配型鉴定 |
2.3.3 蛹虫草单孢子菌株交配型分离 |
2.3.4 营养亲和性 |
2.3.5 单孢子菌株群落特征 |
2.3.6 单孢子菌株产生子实体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人工栽培培养基对新疆蛹虫草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蛹虫草菌丝生长分析 |
3.2.2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分析 |
3.2.3 蛹虫草子实体经济效益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蛹虫草多糖提取、纯化和性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
4.2.2 多糖含量测定 |
4.2.3 多糖分子量分布 |
4.2.4 比旋光度测定 |
4.2.5 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
4.2.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7 刚果红实验 |
4.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 |
4.3.2 粗多糖分子量分布 |
4.3.3 比旋光度测定 |
4.3.4 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
4.3.5 刚果红实验结果分析 |
4.3.6 FT-IR结果分析 |
4.3.7 SEM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蛹虫草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MTT法检测CMPs-4和CMPs-80对Eca109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5.2.2 CMPs-4对Eca109 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5.2.3 CMPs-4对Eca109 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4 CMPs-4对Eca109 细胞的周期的影响 |
5.2.5 CMPs-4对Eca109 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5.2.6 Western blot 法检测 CMPs-4 对 Eca109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MTT法检测CMPs-4和CMPs-80对Eca109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5.3.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MPs-4对Eca109 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5.3.3 CMPs-4对Eca109 细胞的凋亡作用 |
5.3.4 流式细胞仪检测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周期的变化 |
5.3.5 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 |
5.3.6 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杏鲍菇研究概况 |
1.1.1 杏鲍菇简介 |
1.1.2 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
1.2 杏鲍菇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杏鲍菇多糖简介 |
1.2.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 |
(1) 化学提取法 |
(2) 物理提取法 |
(3) 生物提取法 |
1.2.3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及纯化 |
1.2.4 杏鲍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5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分析 |
1.2.6 杏鲍菇多糖结构与生理活性 |
1.3 杏鲍菇多糖降脂作用研究进展 |
1.4 代谢组学介绍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提取杏鲍菇粗多糖的单因素实验 |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杏鲍菇多糖的水合特性分析 |
(1) 水溶性测定 |
(2) 持水力(WHC)测定 |
(3) 膨胀力(SWC)测定 |
2.3.4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
(1) Sevage法脱蛋白 |
(2) DEAE-52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纯化杏鲍菇多糖 |
(3) 分子筛柱SephadexG-100分离PEP1、PEP2和PEP3 |
2.3.5 杏鲍菇多糖的颜色变化 |
2.3.6 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
2.3.7 杏鲍菇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8 杏鲍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9 杏鲍菇多糖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
(1)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3) 提取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4.2 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工艺结果 |
2.4.3 杏鲍菇粗多糖的水合性分析 |
2.4.4 杏鲍菇多糖分离纯化 |
2.4.5 杏鲍菇多糖颜色测定结果 |
2.4.6 杏鲍菇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2.4.7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2.4.8 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
2.4.9 多糖中硫酸基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表征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波谱分析 |
3.3.2 单糖组成分析(离子色谱法) |
3.3.3 甲基化分析 |
3.3.4 形貌特征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波谱分析 |
3.4.2 单糖组成分析 |
3.4.3 甲基化分析 |
3.4.4 形貌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和体内抗疲劳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 |
(2) 杏鲍菇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 |
(3) 杏鲍菇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4) 杏鲍菇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 杏鲍菇多糖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评价 |
(1) 动物实验和分组 |
(2) 小鼠的竭力游泳实验 |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2) 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 |
(3)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 |
(5) 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
4.4.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结果 |
(1) PEP对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2) PEP对生化参数相关疲劳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杏鲍菇多糖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及饲料配比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5.3.2 血样及标本采集 |
5.3.3 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 |
5.3.4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5.3.5 组织形态学观察 |
5.3.6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EP对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 |
(1)小鼠生活情况观察 |
(2) 小鼠体重的变化 |
(3) 脏器和脂肪系数的变化 |
5.4.2 小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5.4.3 小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1)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2) 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仪器、配件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采用LC-MS对小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物分析 |
(1) 样品前处理 |
(2) 仪器方法 |
6.3.2 数据处理方法 |
(1) 数据预处理 |
(2) 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
(3) 显着性分析 |
(4) 化合物筛选 |
(5) 寻找代谢通路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LC-MS分析各组小鼠血清样品结果 |
(1) 正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2) 负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AMPK/ACC途径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提取组织蛋白 |
7.3.2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
7.3.3 蛋白质变性 |
7.3.4 WB测定蛋白 |
7.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WB结果 |
7.4.2 荧光定量PCR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茯苓和琉球曲霉活性物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食药用真菌来源的多糖的研究进展 |
1.1.1 食药用真菌多糖结构与活性 |
1.1.2 食药用真菌多糖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
1.2 曲霉属真菌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的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 |
1.2.2 脑苷脂类似物 |
1.2.3 萜类 |
1.2.4 聚酮类 |
1.2.5 萘醌类 |
1.2.6 其他类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茯苓水不溶性多糖改善代谢综合症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常用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茯苓水不溶性多糖(WIP)提取及结构表征 |
2.3.1 茯苓水不溶多糖(WIP)提取 |
2.3.2 结构表征 |
2.4 茯苓水不溶性多糖改善代谢综合征 |
2.4.1 WIP对高血糖的改善作用 |
2.4.2 WIP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
2.4.3 WIP对体重及进食量作用 |
2.4.4 WIP对血脂的改善作用 |
2.4.5 WIP对脂肪肝改善作用 |
2.4.6 WIP对组织切片的影响 |
2.4.7 WIP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2.4.8 WIP增加肠道丁酸产生,保持肠道完整性 |
2.4.9 WIP粪菌移植改善高血糖和高血脂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茯苓水不溶性多糖改善酒精性脂肪肝 |
3.1 概述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常用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茯苓水不溶性多糖改善慢性酒精性脂肪肝 |
3.3.1 WIP改善肝损伤 |
3.3.2 WIP改善酒精导致的肝脏脂质堆积 |
3.3.3 WIP改善酒精导致的肝脏炎症 |
3.3.4 WIP对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 |
3.3.5. WIP对肠壁完整性的影响 |
3.3.6 体外培养结合高通量测序揭示酒精性脂肪肝中关键菌株 |
3.3.7 体内验证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对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
3.3.8 M.guilliermondii产生的PGE2对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
3.3.9 肠道细菌在真菌扩增中的作用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琉球曲霉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4.1 概述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常用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波谱数据测定仪器及方法 |
4.2.3 ECD计算方法 |
4.2.4 体外活性测试方法 |
4.3 琉球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4.3.1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3.2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4 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 |
4.5 实验部分 |
4.5.1 菌株信息 |
4.5.2 菌株发酵 |
4.5.3 提取分离 |
4.5.4 新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谱学性质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用菌多糖研究概况 |
1.1.1 提取 |
1.1.2 分离与纯化 |
1.1.3 结构分析 |
1.1.4 生理活性与构效关系 |
1.1.5 食用菌几丁质 |
1.2 鸡枞菌研究概况 |
1.2.1 营养成分 |
1.2.2 生理活性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水溶性粗多糖得率的测定 |
2.3.3 单因素实验 |
2.3.4 响应面法优化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 |
2.3.5 水溶性粗多糖纯化处理 |
2.3.6 分子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2.3.7 化学组成分析 |
2.3.8 紫外光谱分析 |
2.3.9 红外光谱分析 |
2.3.10 刚果红实验 |
2.3.11 表面形态观察 |
2.3.12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2.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 |
2.4.3 水溶性多糖WSP性质分析 |
2.4.4 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与纯化 |
3.3.2 分子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3.3.3 单糖组成测定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甲基化分析 |
3.3.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3.7 分子形态观察 |
3.3.8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3.3.9 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实验 |
3.3.10 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实验 |
3.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与纯化 |
3.4.2 分子量测定和纯度鉴定 |
3.4.3 单糖组成测定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甲基化分析 |
3.4.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4.7 分子形态观察 |
3.4.8 体外抗氧化性 |
3.4.9 免疫活性 |
3.4.10 抗肿瘤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鸡枞菌子实体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分离纯化与性质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分离纯化 |
4.3.2 组成成分分析 |
4.3.3 C、H、N元素分析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4.3.6 ~(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4.3.7 表面形态观察 |
4.3.8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3.9 体外益生元活性分析 |
4.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组成成分分析 |
4.4.2 C、H、N元素分析 |
4.4.3 红外光谱分析 |
4.4.4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4.4.5 ~(13)C固体核磁共振谱分析 |
4.4.6 表面形态分析 |
4.4.7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4.8 体外益生元活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鸡枞菌子实体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分离提取及性质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分离提取 |
5.3.2 单糖组成测定 |
5.3.3 红外光谱分析 |
5.3.4 甲基化分析 |
5.3.5 表面形态观察 |
5.3.6 热力学性质分析 |
5.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非水溶性多糖组成分析 |
5.4.2 单糖组成分析 |
5.4.3 红外光谱分析 |
5.4.4 甲基化分析 |
5.4.5 表面形态观察 |
5.4.6 热力学性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姬松茸碱提水溶性多糖提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姬松茸子实体的研究概况 |
1.1.1 姬松茸的生物学形态特性研究 |
1.1.2 姬松茸的营养价值 |
1.1.3 姬松茸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研究 |
1.1.4 姬松茸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1.2 姬松茸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真菌多糖研究概况 |
1.3.1 真菌多糖简介 |
1.3.2 真菌多糖的提取方法 |
1.3.3 真菌多糖的除杂方法 |
1.3.4 真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
1.3.5 真菌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
1.3.6 真菌多糖的结构鉴定 |
1.3.7 真菌多糖的溶液构象及形态学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姬松茸碱提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姬松茸热水浸提后的残渣制备 |
2.2.2 响应面优化碱提水溶性粗多糖工艺 |
2.2.3 碱提水溶性粗多糖含量及得率的测定 |
2.2.4 碱提水溶性粗多糖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5 碱提水溶性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分析 |
2.3.3 碱提水溶性粗多糖含量及得率的测定 |
2.3.4 碱提水溶性粗多糖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5 碱提水溶性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姬松茸碱提水溶性粗多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材料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均一多糖制备 |
3.2.2 多糖分子量及纯度测定 |
3.2.3 红外(FT-IR)光谱扫描 |
3.2.4 紫外(UV)全扫描 |
3.2.5 单糖组成分析 |
3.2.6 甲基化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姬松茸碱提水溶性粗多糖均一多糖的制备 |
3.3.2 多糖分子量及纯度测定 |
3.3.3 红外(FT-IR)光谱扫描分析 |
3.3.4 紫外(UV)全扫描分析 |
3.3.5 单糖组成分析 |
3.3.6 甲基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姬松茸碱提水溶性多糖的溶液构象及形态学研究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材料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刚果红实验 |
4.2.2 圆二色光谱(CD)分析 |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2.4 热特性分析(DSC) |
4.2.5 X射线衍射(XRD) |
4.2.6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刚果红实验 |
4.3.2 圆二色光谱(CD)图谱分析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谱分析 |
4.3.4 热特性分析(DSC) |
4.3.5 X射线衍射(XRD)图谱分析 |
4.3.6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广东虫草多糖组分分析、免疫与抗氧化活性及Pgm基因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1 前言 |
1.1 虫草多糖的简介 |
1.1.1 多糖的概念 |
1.1.2 虫草多糖 |
1.1.3 虫草多糖的制备、结构及活性研究进展 |
1.2 α-磷酸葡糖变位酶基因pgm的研究进展 |
1.2.1 微生物多糖的合成基因研究进展 |
1.2.2 α-磷酸葡糖变位酶的研究概况 |
1.3 广东虫草的研究进展 |
1.3.1 虫草的简介 |
1.3.2 广东虫草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总技术路线 |
2 广东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组成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广东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筛选 |
2.2.2 广东虫草多糖AB-8与DEAE两种介质的纯化方式比较 |
2.2.3 广东虫草多糖PPS-S和PPS-W纯度的鉴定以及组成成分理化性质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热水浸提法提取广东虫草多糖可行性高 |
2.3.2 DEAE纯化法可得到较高纯度的不同多糖组分 |
2.3.3 分子量相对均一的PPS-S和PPS-W均为β-型吡喃杂多糖 |
3 广东虫草多糖的生物活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及分析 |
3.2.1 CPS-1多糖对正常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2 CPS-1、PPS-W和PPS-S的抗氧化活性试验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高剂量组的CPS-1显着地增强正常小鼠体液免疫功能 |
3.3.2 CPS-1、PPS-W和PPS-S均有显着的抗氧化活性 |
4 多糖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Pgm的同源性分析、结构预测和表达载体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目的基因Pgm的DNA、CDS序列的验证 |
4.3.2 广东虫草Pgm基因序列及蛋白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和结构预测 |
4.3.3 OPT-pAN7-1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4 广东虫草GDGM40035菌株原生质体制备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广东虫草Pgm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高 |
4.4.2 同源重组可构建Pgm表达载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植物多糖研究 |
2 药用植物硒多糖 |
3 硒多糖的来源及分离纯化 |
3.1 富硒植物天然硒多糖 |
3.2 人工硒化合成硒多糖 |
3.3 硒多糖的分离纯化 |
4 硒多糖的结构 |
4.1 硒多糖的结构鉴定 |
4.2 人工合成硒多糖的结构 |
4.3 天然硒多糖的多糖结构 |
5 硒多糖的生理活性 |
5.1 硒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
5.2 硒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
5.2.1 肝癌 |
5.2.2 卵巢癌 |
5.2.3 结肠癌 |
5.2.4 瘢痕疙瘩形成和其他纤维化疾病 |
5.2.5 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5.2.6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
5.2.7 膀胱癌 |
5.3 硒多糖提升机体免疫力作用 |
5.4 硒多糖降血糖血脂作用 |
5.5 硒多糖抗重金属作用 |
5.6 硒多糖的抗菌作用 |
5.7 硒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
6 展望 |
(8)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与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蛹虫草的活性成分 |
1.1 多糖 |
1.1.1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1.1.2 蛹虫草中的均一多糖 |
1.2 核苷类成分 |
1.3 甘露醇 |
1.4 其它 |
2 蛹虫草活性成分的测定 |
2.1 多糖的测定 |
2.2 核苷类成分的测定 |
2.3 甘露醇的测定 |
3 蛹虫草活性成分的影响因素 |
3.1 菌株 |
3.2 培养基 |
3.3 其它 |
4 蛹虫草及市场上其它虫草产品概况 |
4.1 蛹虫草市场现状和产业前景 |
4.2 市场上的其它虫草产品 |
4.2.1 冬虫夏草 |
4.2.2 蝉花虫草 |
4.2.3 发酵菌丝体产品 |
5 存在问题 |
5.1 蛹虫草子实体中均一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少 |
5.2 缺乏有效的品质控制标准、对蛹虫草品质(活性成分)影响因素缺少系统研究 |
5.3 蛹虫草和其它虫草产品缺乏有效的区分方法 |
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6.1 研究内容 |
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蛹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生物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细胞株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超滤分级分离 |
2.2 粉碎处理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 乙醇梯度沉淀分级分离 |
2.4 多糖分级分离效果测定 |
2.5 蛹虫草大分子量多糖的分离纯化 |
2.5.1 提取 |
2.5.2 分离纯化 |
2.5.2.1 离子交换柱层析 |
2.5.2.2 凝胶柱层析 |
2.6 糖含量测定 |
2.7 单糖组成测定 |
2.8 巨噬细胞释放NO产量的测定 |
2.8.1 样品溶液制备 |
2.8.2 细胞培养及NO释放量测定 |
2.9 均一性、相对分子质量和蛋白含量测定 |
2.10 甲基化分析 |
2.10.1 甲基化步骤 |
2.10.2 GC-MS分析 |
2.11 核磁共振分析 |
2.12 细胞形态观察 |
2.13 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
2.14 细胞呼吸爆发实验 |
2.15 细胞因子测定 |
2.16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
2.16.1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的测定 |
2.16.2 对脾淋巴细胞分泌IgG和 IgM的影响 |
2.17 体内免疫活性和抗肿瘤实验 |
2.17.1 瘤源 |
2.17.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7.3 试验方法 |
2.17.4 抑瘤率及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2.17.5 血清中 IgG 和 IgM 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蛹虫草多糖的分级分离 |
3.1.1 超滤法分级分离 |
3.1.1.1 超滤分离后各部分得率及其总糖含量和单糖组成 |
3.1.1.2 超滤分级分离效果 |
3.1.1.3 蛹虫草多糖对体外激活巨噬细胞释放 NO 产量的影响 |
3.2 样品粉碎处理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
3.3 乙醇梯度沉淀法分级分离 |
3.4 蛹虫草大分子量多糖的分离纯化 |
3.4.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制备 |
3.4.2 离子柱层析分离纯化 |
3.4.3 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
3.5 CP2-S理化特性、均一性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结果 |
3.6 蛹虫草多糖CP2-S的结构特征分析 |
3.6.1 CP2-S的单糖组成和摩尔比 |
3.6.2 CP2-S的甲基化分析结果 |
3.6.3 NMR分析 |
3.7 蛹虫草多糖CP2-S的生物活性研究 |
3.7.1 蛹虫草多糖CP2-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的免疫调节作用 |
3.7.1.1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形态的影响 |
3.7.1.2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释放NO的影响 |
3.7.1.3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吞噬活性的影响 |
3.7.1.4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呼吸爆发的影响 |
3.7.1.5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3.7.2 蛹虫草多糖CP2-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
3.7.2.1 CP2-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7.2.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 IgM 和 IgG 的影响 |
3.7.3 CP2-S对小鼠的抑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
3.7.3.1 CP2-S对小鼠Lewis肿瘤的抑制作用 |
3.7.3.2 CP-2S 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3.7.3.3 CP2-S对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和 IgG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第三章 蛹虫草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材料 |
1.1 不同蛹虫草菌株 |
1.2 不同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 |
1.3 培养不同时间采收的蛹虫草子实体 |
1.4 仪器 |
1.5 试剂 |
2 方法 |
2.1 多糖测定 |
2.1.1 多糖含量测定 |
2.1.2 多糖HPSEC图谱分析 |
2.1.3 单糖组成分析 |
2.2 HPLC测定核苷类成分 |
2.2.1 标准曲线制作 |
2.2.2 样品制备 |
2.2.3 色谱条件 |
2.2.4 方法学考察 |
2.2.5 样品测定 |
2.2.6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 |
2.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测定 |
2.3.1 标准曲线制作 |
2.3.2 样品制备 |
2.3.3 色谱条件 |
2.3.4 方法学考察 |
2.3.5 样品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蛹虫草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1 蛹虫草多糖分析方法建立 |
3.1.1.1 蛹虫草多糖的HPSEC图谱分析方法建立 |
3.1.1.2 蛹虫草多糖水解物的离子色谱分析 |
3.1.2 核苷类成分测定方法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2.1 核苷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2.1.1 标准品及样品色谱分析 |
3.1.2.1.2 方法学考察 |
3.1.2.2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
3.1.3.1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标准品及样品色谱分析 |
3.1.3.2 方法学考察 |
3.2 蛹虫草活性成分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菌株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 |
3.2.1.1 多糖的比较 |
3.2.1.1.1 多糖含量的比较 |
3.2.1.1.2 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2.1.1.3 单糖组成的比较 |
3.2.1.2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2.1.2.1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1.2.2 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
3.2.1.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1.4 不同菌株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评价 |
3.2.2 培养基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 |
3.2.2.1 多糖的比较 |
3.2.2.1.1 多糖含量的比较 |
3.2.2.1.2 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2.2.1.3 单糖组成的比较 |
3.2.2.2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2.2.2.1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2.2.2 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
3.2.2.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2.4 不同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评价 |
3.2.3 培养时间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 |
3.2.3.1 多糖的比较 |
3.2.3.1.1 多糖含量的比较 |
3.2.3.1.2 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2.3.1.3 单糖组成的比较 |
3.2.3.2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2.3.2.1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3.2.2 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
3.2.3.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3.4 培养不同时间采收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评价 |
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第四章 蛹虫草和其它虫草产品的活性成分研究 |
1 材料 |
1.1 市售不同来源蛹虫草子实体 |
1.2 蛹虫草发酵菌丝体 |
1.3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 |
1.4 蝉花及其菌丝体产品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1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1.2 蛹虫草子实体和其菌丝体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2.1 蛹虫草子实体和菌丝体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比较 |
3.1.2.2 蛹虫草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成分含量 |
3.1.3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中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3.1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的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1.3.2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的核苷类成分含量 |
3.1.4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4.1 蝉花和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1.4.2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成分含量 |
3.2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1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2 蛹虫草子实体和其菌丝体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比较 |
3.2.2.1 蛹虫草子实体和其菌丝体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HPAE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2.2 蛹虫草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发酵菌丝体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含量 |
3.2.3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比较 |
3.2.3.1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HPAE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3.2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含量 |
3.2.4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比较 |
3.2.4.1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HPAE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4.2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含量 |
3.3 多糖类成分的比较 |
3.3.1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及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的比较 |
3.3.2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3.3 蛹虫草子实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3.4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本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NMR相关图谱 |
附录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专利 |
(9)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的化学组成及其多糖精细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虫草的化学组成研究进展 |
1.2.1 核苷类成分 |
1.2.2 蛋白质、氨基酸和肽 |
1.2.3 虫草酸 |
1.2.4 脂肪酸、酯、烷烃类物质 |
1.2.5 无机元素 |
1.2.6 甾醇类物质 |
1.2.7 其他类成分 |
1.3 虫草多糖研究进展 |
1.3.1 多糖提取 |
1.3.2 分级纯化 |
1.3.3 结构特征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的创新性 |
第2章 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化学组成及其抗氧化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本组成 |
2.3.2 元素分析 |
2.3.3 氨基酸组成 |
2.3.4 脂肪酸组成 |
2.3.5 碳水化合物和核苷类成分含量 |
2.3.6 体外抗氧化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干燥处理和贮存时间对天然冬虫夏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本组成 |
3.3.2 元素分析 |
3.3.3 氨基酸组成 |
3.3.4 脂肪酸组成 |
3.3.5 核苷类成分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冬虫夏和发酵虫草菌粉水提多糖基本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糖的得率 |
4.3.2 分子量分布分析 |
4.3.3 单糖和糖醛酸组成分析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糖苷键分析 |
4.3.6 氨基酸组成分析 |
4.3.7 总酚含量 |
4.3.8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然冬虫夏草α-1,4-葡聚糖的精细结构特征和体外免疫调节活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CSP-50的分离纯化和组成分析 |
5.3.2 甲基化分析结果 |
5.3.3 1D/2D NMR分析结果 |
5.3.4 酶解及MALDI-TOF分析结果 |
5.3.5 巨噬细胞免疫刺激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然冬虫夏草半乳甘露聚糖的精细结构特征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NCSP-S50纯化和分子量测定 |
6.3.2 单糖组成分析 |
6.3.3 甲基化分析 |
6.3.4 部分酸水解 |
6.3.5 ANCSP-S50核磁分析结果 |
6.3.6 2h-I核磁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然冬虫夏草β-1,3-葡聚糖的精细结构特征和溶液构象性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设备 |
7.2.3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分子量分析结果 |
7.3.2 甲基化分析结果 |
7.3.3 核磁分析结果 |
7.3.4 DN/DC值测定结果 |
7.3.5 静态光散射 |
7.3.6 动态光散射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特征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设备 |
8.2.3 实验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
8.3.2 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8.3.3 红外光谱分析 |
8.3.4 单糖和糖醛酸组成分析 |
8.3.5 甲基化分析 |
8.3.6 部分酸水解 |
8.3.7 ~1H和~(13)CNMR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发酵虫草菌粉半乳葡甘聚糖的精细结构特征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实验材料 |
9.2.2 实验设备 |
9.2.3 实验方法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发酵虫草菌粉多糖CSP-2的阴离子交换分级 |
9.3.2 单糖组成分析 |
9.3.3 CSP2-F0.05及其部分酸水解产物分析 |
9.3.4 1D/2DNMR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和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雪峰虫草生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虫草的活性成分研究 |
1.1.1 核苷类物质 |
1.1.2 多糖类 |
1.1.3 甾醇类化合物 |
1.1.4 氨基酸类 |
1.1.5 虫草酸 |
1.2 虫草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1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2.2 抗肿瘤作用 |
1.2.3 对肾脏及肝脏的影响 |
1.2.4 抗氧化衰老作用 |
1.2.5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 虫草人工培育的特性研究 |
1.3.1 温度、湿度 |
1.3.2 光照强度及时间 |
1.3.3 活性物质 |
1.4 雪峰虫草的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雪峰虫草菌的人工培育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3 讨论 |
3.雪峰虫草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学特征 |
3.1 临时装片观察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透射电镜观察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3 荧光染色观察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讨论 |
4.SNPs技术在雪峰虫草生活史研究中的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剂及仪器 |
4.1.3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雪峰虫草样本间的SNPs检测 |
4.2.2 雪峰虫草无性子座的SNPs检测 |
4.2.3 雪峰虫草有性子座的SNPs检测 |
4.3 讨论 |
5 雪峰虫草交配型基因MAT1-1-1与MAT1-2-1 的检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雪峰虫草子座、虫体及菌丝体DNA的提取 |
5.1.3 雪峰虫草交配型基因的克隆 |
5.1.4 雪峰虫草交配型基因的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雪峰虫草交配型基因的验证 |
5.2.2 雪峰虫草不同样本交配型基因的检测 |
5.3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Ⅴ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Studies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Fruiting Body of Cordyceps Militarvs(L.) Link(论文参考文献)
- [1]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D]. 努尔买买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3)
- [2]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D]. 赵圆圆.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3]茯苓和琉球曲霉活性物质结构与功能研究[D]. 孙珊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D]. 洪雅雯. 浙江大学, 2020
- [5]姬松茸碱提水溶性多糖提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徐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6]广东虫草多糖组分分析、免疫与抗氧化活性及Pgm基因初步研究[D]. 陈香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研究进展[J]. 梁欢,黄进,王丽,陈稷,田孟良.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5)
- [8]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与品质评价[D]. 朱丽娜.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9]天然冬虫夏草和发酵虫草菌粉的化学组成及其多糖精细结构表征[D]. 王君巧. 南昌大学, 2017(11)
- [10]雪峰虫草生活史研究[D]. 伍陵.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