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花小学迈向新世纪保护生态绿色行动(论文文献综述)
孙芳圆[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人口大国,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和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央数次印发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群体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为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呈现,选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两年时间内的涉及农民的文章的全部文本,从基于大数据的宏观角度和基于抽样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经大数据基础上的农民形象的宏观分析,获得全文本分割下的词频表,其中高频词包括发展、中国、建设、工作、农村、农业、乡村、国家、改革等。基于LDA主题模型可以将农民形象归为四类:粮食生产下的丰收农民形象、脱贫攻坚战下的脱贫农民形象、科技创新下的现代农民形象以及新时代新政策下的积极农民形象,从文本的情感分析结果来看,《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文章绝大部分都为正面情感。对议程设置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进行微观研究,以定额抽样法抽取时间段内的303篇文本,对“涉农”文章频次、“涉农”文章版面、“涉农”文章体裁、“涉农”文章领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涉农”文章频次较高;文章版面以要闻版面为主,且《人民日报》设有专门聚焦“三农”的《新农村》周刊栏目;文章体裁方面以深度报道和通讯为主,文章内容方面,政治领域的文章最多,其余依次为生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对比研究,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贫困发生率以及农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农村贫困发生率持续减少,农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中的高学历所占比例有明显提升。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真正落实了关注农民群体,纠正了对“旧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人民日报》对积极的农民形象的传播,是党媒责任的体现,对提升农民地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的呈现也有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农村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正面情感过高以及报道和宣传基调模板化现象严重。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仲和[3](2020)在《产生危废单位需要注意的“红线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自1995年通过以来,已先后经历5次修改,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中修改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凸显了该法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地位。固废和危废的污染防治,在生态环境领域中,是专业性、复杂性、技术性最强的领域,固废和危废引发环境纠纷的风险较大,污染治理成本较高,企业因固废和危废污染而被追责的也较多。
刘娜[4](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张姜涛[5](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国家治理层中的关键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遵循,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动指南。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这一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及生态环境发展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当代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基础上,笔者对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安泽县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特点,规划了生态环境建设布局: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经过一系列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安泽县城镇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林木绿化率逐年提高,目前达到67.2%,居全省第一;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以优质玉米、中药材、草食畜、林果业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绿色优势产业经济体初步形成,加快了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打造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游,以黄花岭、红叶岭、青松岭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全域旅游模式已经形成。虽然安泽县生态建设成效显着,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就其成因来看,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等是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该研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及时总结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早日实现建设全国生态名县的宏伟目标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其他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安泽智慧。
龚贤[6](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李维亚[7](2017)在《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往往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环境的可承载度,期间酿成了多起重大的环境悲剧,给人与自然都带来了不小的伤害。这种悲剧的背后实际隐藏着人类道德的危机,准确地讲,是人类环境道德缺乏的最直接表现。与以往传统的道德教育不同,环境伦理教育本着提升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伦理信念的宗旨,从调整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出发,将自然视为同样具有道德权益的主体,引导人们从内心深处去尊重和保护自然的道德权利,从而更好地塑造人们的环境价值观,规范相关的环境实践活动。本文基于对相关理论的思考和实践教育的探索,在对生态伦理学进行了深入解读的基础上,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进行了重构:首先,对生态伦理学的涵义和发展历史作了详尽的介绍,并就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层层解析,从价值、权利、发展和人性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道德角色进行了重新的界定,肯定了自然的道德主体地位。其次,结合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从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角度出发,对新时代下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具体的目标、内容作了全面的构想。其中,“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为二者的道德互惠提供了可能。再次,结合实际的调查情况,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出发,从德育建设、学科渗透、课程开发、活动开展、文化创建和生活引领这几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自认为符合小学实际的操作性对策,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丁生忠[8](2015)在《宁夏生态移民研究 ——以M镇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扶贫开发从改革开放以前的"输血式"扶贫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向"开发式"扶贫转变。贫困人口大多聚居在中西部省(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国家有针对性对于贫困地区,先后实施"三西"农业建设、"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等扶贫开发战略,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农村的贫困状况明显改善,但是任务依然严峻,特别是贫困问题总是和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生态移民搬迁被视为一种有效地解决策略。宁夏生态移民是政府主导的政策性移民,是扶贫开发、生态修复以及实现现代化的多元目标融合一体。本研究基于宁夏M镇生态移民的个案研究,应用质性研究和"过程—事件"分析方法,从宏观上探索国家规划性现代化的结构性(制度)张力,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中产生怎样的影响?从微观上分析生态移民中的两个行动者:政府与移民群体是怎样互动的,各自的行动逻辑是什么?宁夏政府把生态移民任务分解,并通过政府层级间的"压力型动员"逐级落实,在生态移民中各行动者既有"发展"为目标的共同追求,也呈现不同的利益诉求,致使移民群众与政府产生社会冲突,同时汉族移民和回族移民既有相同的利益需求也有不同的价值趋向,回族各宗教亚群体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可见,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政府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乡村社会对政府的"依附性关系"依然存在,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农民群众是一个"理性行动者",他们不断与政府博弈,政府也在移民实践中不断调整行动策略。在中国"强国家—弱社会"依然是基本结构主体,然而通过生态移民案例研究发现,这种基本结构有所松动,在某种程度上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向着相互改变、相互构成的方向发展,但是乡村社会对国家的影响是以社会冲突等越轨行为作为依托,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民主协商机制没有形成。本研究提出构建国家(政府)与乡村社会(农民)"权力结构平衡关系的再生产"。各章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评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其次,回顾了学者们对于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包括生态移民搬迁动因与功能,政府实施生态移民的政策和搬迁模式,移民在迁入地的融入或适应情况以及生态移民的实际效果和产生的影响。最后,简单梳理了本研究的方法论即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冲突论,具体到论文操作中采用质性研究和"过程—实践"分析方法。第二章是案例点的素描,宁夏生态移民从广义上说包括吊庄移民阶段和生态移民阶段,前一阶段以扶贫开发为主,后一个阶段在扶贫开发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修复。案例点M镇是区域间对口扶贫开发所建设的产物,也是全区最大的纯移民乡镇,移民群众包括汉族移民和回族移民;移民安置模式包含了 "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同时该镇也是宁夏政府期望建造的移民安置示范镇和城镇化建设的示范镇,可以说M镇是宁夏生态移民搬迁的缩影,有很强的典型性。第三章民族地区生态移民搬迁前的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格局。传统民族乡村社会的居住格局以单一民族为主,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收入,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人口、环境与贫困问题相互影响,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扶贫项目进入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乡村社会的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第四章民族地区生态移民中乡村社会与政府的博弈。自治政府制定了生态移民的搬迁规划,通过科层体制"压力型动员"的方式将搬迁任务分解"打包"逐级下移实施。移民群众对于政府的政策进行解读与回应,根据移民的民族成分分为回族移民和汉族移民;根据搬迁的积极性分为积极移民和消极移民。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他们的动员各种资源与政府进行博弈。第五章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后的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秩序。围绕移民乡村社会建设和移民群众自身的发展,生态移民搬迁的两个行动者:政府和移民基于各自的目标逻辑行动。移民搬迁使嵌入在移民个体中的物质资本匮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破坏,乡村社会重组。政府实施生态移民的承诺并没有完全实现,移民群众享受的一些优惠待遇随着在迁入地重新分配而消失,政府主导的"非正规经济"难以维持移民群众的生计,致使移民群众产生被剥夺感。此外,"互嵌式"移民乡村由于回族、汉族移民之间以及宗教亚群体之间的习俗的差异性而相互排斥。第六章结论部分探索了政府规划性现代化的困境及民族乡村社会发展的趋向,指出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向着相互改变、相互构成的方向发展,但是乡村社会对国家的影响是以社会冲突等越轨行为作为依托,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民主协商机制没有形成。尝试提出构建国家(政府)与乡村社会(农民)"权力结构平衡关系的再生产",并从加强农民公民权和复合型治理两个角度分析。
杜昌建[9](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康珍珍[10](2014)在《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一日千里的城镇化进程,培养和成就了一代建筑人,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群体。他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迎来了不绝于耳的争议,终归瑕不掩瑜,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专属于他们神来之笔。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前沿,着眼于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和创作意识,执手建筑的本体和本原,通过环境、文化和技术三个独特视角,系统把脉新生代建筑师的斐然业绩,辩证剖析其缺陷与不足,在时代的经纬网上对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科学定位。论文以前瞻性的全局视角,预测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实施策略,以资时代转型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借鉴。总论部分(第二章)为背景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新生代建筑师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归纳总结出他们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他们在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时,在环境、文化和技术关注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前辈建筑师的创作意识。在环境关注方面追求和谐共生,在文化关注方面追求对话融合,在技术关注方面追求多维共进。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为分类综述。分别从环境关注、文化关注和技术关注三个方面展开对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总结、梳理和论述。布局谋篇上,根据每章特定的论题,综合解析出中国当代语境中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了新生代建筑师在相应方面所采取的创新实践策略和创作态度,通过对和谐共生(环境)、对话融合(文化)、多维共进(技术)的分类论述,对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总结。结论部分(第六、七章)为评价与展望。首先以前瞻性视角,统筹建筑全局,总结了新生代建筑师的成就和不足,继而,把握时代脉搏和未来趋向,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向“形式追随生态”。以此为立足点,指明新生代建筑师在环境、文化和技术三方面需付诸的长足改进: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最后,在完善政策法规、改革建筑教育、建构理论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二、黄花小学迈向新世纪保护生态绿色行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花小学迈向新世纪保护生态绿色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设计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流程图 |
第一章 农民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乡村振兴 |
1.2 农民概念阐述 |
1.3 媒介形象概念阐述 |
1.4 关于农民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大数据基础上的农民形象宏观分析 |
2.1 2014-2019 年间《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文章数量、频次与趋势 |
2.1.1 《人民日报》涉及农民的文章数量分析 |
2.1.2 《人民日报》涉及农民的文章占总发文量的比例变化趋势 |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2.2.2 文本处理与词频统计 |
2.2.3 词频可视化 |
2.3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章主题分析 |
2.3.1 LDA主题模型构建与生成 |
2.3.2 对LDA主题模型的解释与案例分析 |
2.4 文本的情感分析 |
2.4.1 基于词频及基于词典分类的情感分析 |
2.4.2 情感分析结果:正面情感下的积极农民形象占据多数 |
第三章 议程设置理论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的微观研究 |
3.1 抽样设置与类目构建 |
3.1.1 抽样设置 |
3.1.2 类目构建 |
3.2 抽样样本的频次和版面设置 |
3.2.1 文章频次 |
3.2.2 版面设置 |
3.2.3 《新农村》周刊 |
3.3 文章体裁设置 |
3.3.1 抽样样本文章体裁统计 |
3.3.2 抽样样本文章体裁分析 |
3.4 文章内容领域设置 |
3.4.1 抽样文本内容领域设置统计 |
3.4.2 抽样文本内容领域设置分析 |
第四章 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对比研究 |
4.1 信息环境:《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呈现的特征 |
4.1.1 经济方面:脱贫攻坚逐步实现,致富型农民形象凸显 |
4.1.2 政治方面:惠民政策真正为民,受惠型农民形象昭彰 |
4.1.3 教育教学:农民教育提升技艺,高素质农民形象涌现 |
4.1.4 科技创新:创新模式服务三农,现代化农民形象显着 |
4.1.5 社会生活:社会结构日趋完善,幸福型农民形象昭着 |
4.1.6 绿色生态:青山绿水深入人心,生态化农民形象突出 |
4.2 现实环境: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生活的改观 |
4.2.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2.2 农村贫困发生率 |
4.2.3 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 |
第五章 农民形象呈现的研究的现实意义及批判反思 |
5.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呈现的现实意义 |
5.1.1 真正落实了关注农民群体 |
5.1.2 纠正了对“旧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 |
5.2 党媒责任:对积极的农民形象的传播,提升农民地位 |
5.3 批判与反思 |
5.3.1 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呈现的批判 |
5.3.2 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呈现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论文 |
致谢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产生危废单位需要注意的“红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定危废管理计划 |
二、建立危废管理台账 |
三、不得将危废提供或者委托给无危废许可证者 |
四、不得擅自倾倒或堆放危废 |
五、转移危废的要求 |
六、运输危废的要求 |
七、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八、生态环境污染担责 |
(4)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发展 |
2.1.2 生态文明 |
2.1.3 生态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3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布局及其成效 |
3.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典型区域建设布局 |
3.1.1 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3.1.2 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 |
3.1.3 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 |
3.1.4 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 |
3.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成效显着 |
3.2.1 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 |
3.2.2 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 |
3.2.3 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 |
4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 |
4.1.2 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 |
4.1.3 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
4.1.4 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 |
4.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 |
4.2.2 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
4.2.3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 |
4.2.4 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
5 推动安泽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
5.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
5.1.1 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政绩观 |
5.1.2 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树立绿色生产观 |
5.1.3 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生活观 |
5.2 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 |
5.2.1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
5.2.2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绿色乡村 |
5.2.3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体系 |
5.2.4 优化能源发展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
5.2.5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绿色发展驱动力 |
5.3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
5.3.1 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夯实生态治理制度保障 |
5.3.2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生态保护责任感 |
5.3.3 加强环保执法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绿色发展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
2.3 简要述评 |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
3.3.1 概念 |
3.3.2 分析框架 |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
5.4.3 评价结果 |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实施原则 |
7.1.3 目标要求 |
7.1.4 总体布局 |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
7.3.1 指导思想 |
7.3.2 发展原则 |
7.3.3 重点任务 |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1、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7)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生态危机的伦理性反思 |
1.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1.1.3 对小学环境教育的现实思考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生态伦理: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何谓“生态伦理学” |
2.2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发展 |
2.2.1 萌芽时期 |
2.2.2 创建时期 |
2.2.3 繁盛时期 |
2.3 走向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学 |
2.3.1 自然拥有内在的价值 |
2.3.2 自然享有道德的权利 |
2.3.3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
2.3.4 重塑人性,促进善的自我实现 |
第3章 走向生命共同体: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新理念 |
3.1 “走向生命共同体”的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目标 |
3.1.1 塑造生态意识,养成可持续的环境价值观 |
3.1.2 充实环境知识,促进生态思维的发展 |
3.1.3 提升合作能力,践行积极的环保行动 |
3.2 “走向生命共同体”的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 |
3.2.1 热爱自然,注重自然体验式教育 |
3.2.2 珍爱生命,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育 |
3.2.3 节约资源,倡导绿色生活教育 |
3.2.4 和谐共荣,深化生态审美教育 |
第4章 知行合一: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对策 |
4.1 在德育课程中实施环境伦理教育 |
4.1.1 亲近自然,加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
4.1.2 贴近生活,增强对环保的体悟和意识 |
4.1.3 动手实践,用行动落实环保理念 |
4.2 在多门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教育 |
4.2.1 人文类科目的渗透 |
4.2.2 自然科学类科目的渗透 |
4.2.3 艺术类科目的渗透 |
4.2.4 相关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
4.3 因地制宜地开发环境类的校本课程 |
4.3.1 部分案例节选 |
4.3.2 相关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
4.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保活动 |
4.4.1 主题班会 |
4.4.2 校园主题活动 |
4.4.3 竞赛活动 |
4.4.4 调查活动 |
4.5 营造“绿色学校”文化,引领绿色环保生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宁夏生态移民研究 ——以M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主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基本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家与社会"理论范式 |
二、生态移民中的"国家与社会" |
三、"国家与社会"在本研究的适用性 |
四、简要评议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基本概念 |
二、研究方法 |
三、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素描" |
第一节 宁夏生态移民"路径" |
一、单一目标的"吊庄"移民 |
二、复合目标的生态移民 |
三、宁夏生态移民的特征 |
第二节 民族生态移民个案:"M镇"概述 |
一、"M镇"空间位置及简史 |
二、"M镇"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
三、"M镇"特殊"元素" |
第三节 宁夏生态治理蓝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前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格局 |
第一节 民族乡村社会的现实境遇 |
一、民族乡村社会的资源环境 |
二、民族乡村社会的生活世界 |
第二节 政府嵌入民族乡村社会的机制 |
一、项目制:生态建设 |
二、项目制:民族乡村生活扶贫 |
第三节 民族乡村社会的发展难题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民族地区生态移民中乡村社会与政府的博弈 |
第一节 政府实施民族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
一、前奏:搬迁规划确定 |
二、酝酿:政府与村委会动员搬迁 |
三、程序:签订搬迁协议 |
第二节 回、汉移民群众回应搬迁政策 |
一、担忧:搬迁之理性权衡 |
二、无奈:搬迁之条件制约 |
三、归宿:特殊群体的移民路 |
第三节 回、汉移民群众与政府的博弈 |
一、回、汉移民群众抗争 |
二、基层政府抱怨 |
三、搬迁政策"变通"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后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秩序 |
第一节 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理性化困境 |
一、回、汉移民群众土地流转之困 |
二、回、汉移民群众居住空间之忧 |
三、"文明化"的落差 |
四、"文化碰撞" |
第二节 民族乡村社会治理 |
一、回、汉移民群众"差异" |
二、宗教亚群体"合坊" |
三、初级生活圈"异化" |
第三节 民族乡村社会科层化 |
一、民族乡村选举风波 |
二、民族乡村精英相互牵制 |
三、政府权力下沉民族乡村 |
第四节 民族乡村社会"依附性发展" |
一、"人力资本"再造 |
二、非农化就业 |
三、弱者的"最惠待遇" |
四、"项目式"重点扶持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政府"规划性现代化"的困境 |
一、"压力型动员"的两面性 |
二、政府层级间的"非同质性" |
第二节 民族乡村社会发展趋向 |
一、民族乡村社会的"依附性" |
二、民族乡村社会的"异质性" |
三、"未预结局" |
第三节 国家与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平衡关系再生产" |
一、农民公民权建设 |
二、复合型治理 |
第四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生态移民搬迁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一览表 |
附录(三) 论文中出现的政府文件目录清单 |
附录(四) 宁夏回族自治区XX县(区)生态移民搬迁协议书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
1.3.2 创新实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背景分析及创作意识 |
2.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社会背景 |
2.1.1 时代机遇 |
2.1.2 现实挑战 |
2.2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
2.2.1 一脉相承的本土教育 |
2.2.2 中西融贯的海归教育 |
2.2.3 两大阵营的交汇融合 |
2.3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特征 |
2.3.1 跨界整合的创作特质 |
2.3.2 个性纷呈的建筑表达 |
2.3.3 “实验性”的营造特征 |
2.3.4 回归本原的内在追求 |
2.4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意识 |
2.4.1 和谐共生的环境意识 |
2.4.2 对话融合的文化意识 |
2.4.3 多维共进的技术意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和谐共生 |
3.1 环境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
3.1.1 缺乏与环境协调融合 |
3.1.2 忽视建筑的节能生态 |
3.1.3 绿色技术的生硬添加 |
3.2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场地环境的回应 |
3.2.1 统筹建成环境 |
3.2.2 尊重自然环境 |
3.3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
3.3.1 传统生态智慧的挖掘 |
3.3.2 当代绿色理念的探索 |
3.3.3 旧建筑的生态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对话融合 |
4.1 文化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
4.1.1 缺少文化品位的视觉表演 |
4.1.2 对传统文化的肤浅表达 |
4.1.3 追求符号拼贴的形式表现 |
4.2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当代文化的真实呈现 |
4.2.1 当代生活的关怀 |
4.2.2 顺应时代的更新 |
4.3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传统文化的内在彰显 |
4.3.1 借鉴传统艺术 |
4.3.2 融合“新”“旧”元素 |
4.3.3 延续历史文脉 |
4.4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地域文化的多维表达 |
4.4.1 创新建筑形式 |
4.4.2 继承空间结构 |
4.4.3 革新材料语言 |
4.4.4 关注乡土建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多维共进 |
5.1 技术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
5.1.1 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探索 |
5.1.2 节能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
5.1.3 不同层次技术缺乏系统整合 |
5.2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高技策略的得体应用 |
5.2.1 先进技术的未来表达 |
5.2.2 数字技术的深层思考 |
5.2.3 节能技术的生态目标 |
5.3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低技策略的艺术表达 |
5.4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中间技术的权宜整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前瞻性思考的新生代建筑师实践总结及未来展望 |
6.1 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总结 |
6.1.1 取得的成就 |
6.1.2 存在的不足 |
6.2 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形式追随生态 |
6.2.1 第三次工业革命 |
6.2.2 绿色建筑战略 |
6.2.3 形式追随生态 |
6.3 新生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
6.3.1 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 |
6.3.2 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 |
6.3.3 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 |
6.4 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
6.4.1 完善政策法规 |
6.4.2 改革建筑教育 |
6.4.3 建构理论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1 |
致谢 |
四、黄花小学迈向新世纪保护生态绿色行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D]. 孙芳圆.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产生危废单位需要注意的“红线问题”[J]. 仲和. 中国环境监察, 2020(06)
- [4]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5]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D]. 张姜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小学环境伦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研究[D]. 李维亚. 陕西师范大学, 2017(12)
- [8]宁夏生态移民研究 ——以M镇为例[D]. 丁生忠. 兰州大学, 2015(07)
- [9]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10]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D]. 康珍珍. 天津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