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油藏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一、聚合物驱油效果储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尚空[1](2020)在《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Y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油井含水率普遍高于90%,聚合物驱投注前含水持续上升,已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表现为见效难、含水率下降幅度低的特点,严重影响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目前,针对高含水油井调整方法很多,但往往忽略高含水形成的原因,同时,对于高含水调整机理尚不明确,且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为了适应聚合物驱精细开发,保证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亟需探索高含水井形成的原因,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保证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本文考虑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判别高含水形成的原因,通过统计动静态参数,建立高含水井动静态数据库,分析优势渗流通道的特征。利用分流量曲线和相渗曲线,拟合得到水驱条件下不同含水阶段渗透率与临界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该渗透率条件下的含油饱和度,并与临界含油饱和度进行比值,建立了高含水优势通道判别标准。通过聚驱前高含水通道层数占比参数指标划分成不同级别,将高含水井分为四类,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进行计算和识别。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的特点,分析高含水井组成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依据Y区二类油层参数,明确了高含水井层内、层间、平面矛盾调整机理。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特点,分析出各类高含水井存在的主要矛盾,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为下一步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井网因素、注采连通因素、注入水体积倍数,研究高含水井组成因,并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明确Y区目标区块不同类型高含水井层间、层内、平面调整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建立异步注采、水聚交替层内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能有效动用常规水驱难以动用的剩余油,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建立封堵高含水层位、层段组合层间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缓解了高渗层的低效、无效水循环问题,高渗层相对吸水量被抑制,中低渗透层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提高了纵向上的波及体积;建立井网抽稀、转注平面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油水井间压力平衡被打破,液流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原开发方案未波及到的区域剩余油得到波及。

赵玲[2](2019)在《基于数字化孔道的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作为重要能源得到持续不断的开采,石油资源的供不应求,使得人们意识到了采用有效手段挖潜剩余油的必要性。大庆油田经过数年的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但是可探明储量仍有大量未动用。对剩余油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剩余油的成因及动用条件,制定挖潜对策,利用驱油手段将残留在地层中的剩余油转化成可采出的可动油,有针对性地开发高含水期的油田是非常必要的,其结果对化学驱配方筛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多孔介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压汞实验测定的孔喉大小分布频率和CT扫描测定的配位数,并考虑喉道的形状、润湿性,利用自适应孔隙度方法,在拟合实测渗透率后构建了数字化孔隙网络模型;考虑孔隙喉道空间的非等径特性,建立了符合实际岩心孔隙结构的非对称波纹管状孔隙通道的数字化孔道网络模型,实现了模型的可视化;其次,利用渗流力学、流体力学有关公式,考虑了喉道内油水界面的变化建立了饱和油、水驱油、聚驱油的数学模型,模拟了饱和油、水驱油、聚驱油过程;针对不同形状的剩余油图像进行了区分标注,并运用Deep Lab V3+深度学习网络对剩余油图像进行了识别、提取和切割,利用卷积神经网络Mobile Net V1与Mobile Net V2对剩余油图像进行了分类;应用SENet对Mobile Net V2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Mobile Net V2卷积神经网络对剩余油图像进行了识别与分类;比较了原始Mobile Net卷积神经网络和改进的Mobile Net卷积神经网络的精度、召回率与正确率,证明了改进型Mobile Net卷积神经网络在针对本文数字孔道网络模型剩余油图像识别任务上的优越性。研究了孔隙结构参数和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对聚合物驱驱油效率及剩余油类型、分布规律的影响,给出了聚驱后孔隙内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剩余油含量分布状态以及剩余油的分布类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实现聚驱后储层孔隙中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可视化,同时也能够为后续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基于实测的孔道结构参数,通过自适应孔隙度原则建立的非对称波纹管状孔隙通道数字化三维网络模型,通过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描述复杂的孔隙结构。应用构建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考虑聚合物溶液的吸附滞留特性,实现了水驱油及聚驱油过程的动态模拟及各驱油阶段模型内油水分布的可视化。模型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与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后经CT扫描确定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模拟过程的正确性。

李巍[3](2019)在《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聚合物在低渗油藏驱油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如今低渗油藏在我国未开采的低渗油藏中还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甚至超过40%,但目前由于技术受到一定的限制,采收率只有20%左右,因此低渗油藏在开采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潜力可寻。化学驱是在注水开发到中后期所必须经历的三次采油阶段。在“三采”的阶段过程中,聚合物驱已经是成为较为重要的驱油技术之一,但是在低渗油藏中,由于低渗油藏的自身特点以及空隙吼道相对来说较小,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常用的聚丙烯酰胺(HPAM)用于中低渗油藏注入的情况会出现“难注入,低采出”等情况,本文针对低渗油藏的特点合成一种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合理化了聚合物的结构,同时也发挥出了纳米SiO2的纳米性质,并在实验中证明了注入的可行性,同时也进行了一维填砂管驱油模拟实验和三维模拟实验,主要可以概括到以下几点:1.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超支化聚丙烯酰胺,并通过红外证明其合成性,并且确定了其抗剪切性和一定的粘度,并且通过NaOH-HCl滴定法计算出纳米SiO2的表面羟基的数量为1.1611mmol/L,最后利用超支化聚丙烯酰胺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改性率为54.7%,既可以发挥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发挥纳米SiO2的作用,而且分子量在(1.4±0.1)×107g/mol,离子回旋半径在114±20nm,满足注入低渗油藏的条件。2.在一维填砂管的实验中,热水驱温度在70℃时采收率最高,为23.98%,但相比60℃时没有特别大的提高,所以后续的实验都在60℃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驱替,当利用纳米SiO2进行驱替时,当浓度为0.6wt%的时候效果最好,采收率在此基础上提高了20.5%,最终利用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情况下,当溶液浓度为0.2%的驱油效果最佳,采收率可以提高23.5%。3.三维驱替的实验中,同样热水驱替的温度在70℃的实验效果最佳,在25.13%,同样纳米SiO2分散液驱替的时候,在浓度为0.6wt%的驱替实验效果最佳,采收率可以提高21.05%,同样在利用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驱替的情况下,当溶液浓度为0.2%的驱油效果最佳,采收率可以提高24.03%。与一维的实验过程基本相符合。

何思娴[4](2019)在《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注采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BH油区河流相沉积砂岩油藏储量占比大,由于其纵向小层分布多,平面横向变化大、连续性差,水驱开发阶段储层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性强,采出程度低。聚合物驱作为主要的三次采油方法,在我国陆上油田河流相油藏中已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海上油田存在开采成本高、作业难度大等特点,许多聚合物驱优化技术难以直接应用。因此,本文从改善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性着手,开展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复杂条件下聚合物驱开发优化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BH油区某河流相区块数值模拟模型,在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为改善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程度,分别提出了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和合理分配井组聚合物用量的开发优化方法。针对多段塞聚合物驱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并采用基于熵权算法的聚类方法进行层系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渗透率级差和厚度比之积为指标的各段塞用量计算方法。针对聚合物用量合理分配方法,在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选取平面渗透率变异系数、地层系数和剩余地质储量等参数,以吨聚增油量为评价指标筛选主控因素,建立了井组聚合物合理用量和生产井配产量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两种聚合物驱开发优化方法,设计了BH油区某河流相区块的聚合物驱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河流相储层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储层上部以及中低渗层,平面分布差异大。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为渗透率级差小于7。多段塞组合方式与韵律性匹配关系研究表明,高渗层位于低部时先注入高浓度段塞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上部剩余油可以被有效动用,缓解纵向开发非均匀程度。聚合物驱注采量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权重为5:5的平面变异系数和剩余储量进行聚合物合理用量分配,采用权重比为4:6的地层系数和剩余储量进行配产对改善平面开发非均质程度有较好效果。相比单段塞均匀注聚方案,某河流相区块聚合物驱优化方案提高采收率0.76%,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7.17%,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孙锡泽[5](2019)在《油/聚黏度比对聚驱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聚合物驱提高油田采收率的过程中,控制合理的流度比是保证增产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流度比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时,由于流度比的复杂性导致研究难度大、工作量增加。故从黏度的角度出发,将地层原油黏度与聚合物溶液黏度聚焦于黏度比来简化对流度比的研究,作为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一种初步评价手段,可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对提高油田开发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稀油油藏和普通稠油油藏原油黏度的油/聚黏度比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选用中低黏度(10.8mPa·s、49.0mPa·s、71.1mPa·s)和高黏度(177.1mPa·s、320.5mPa·s)的模拟油代替原油,并为每种黏度的模拟油匹配5个黏度比,包括了论文研究的黏度比区间:0.1~7。聚驱条件下黏度比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注入量达到5个PV以后,驱油效果基本达到上限,采收率达到峰值。不同模拟油黏度条件下的聚驱采收率随黏度比的减小逐渐增大,且增幅变小;其中低黏油的聚驱采收率最终达到平衡,并得到最佳黏度比:μo=10.8mPa·s的最佳黏度比为0.1245;μo=49.0mPa·s的最佳黏度比为0.1695;μo=71.1mPa·s的最佳黏度比为0.1755,且随着模拟油黏度的降低,最佳黏度比也逐渐降低。聚合物溶液AP-P4的注入性实验表明,高黏聚合物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故注入压力大,注入性能差,最终高黏油聚驱采收率得到的是一条持续上升的曲线,并未找到最佳黏度比。水驱加聚驱黏度比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油对于聚合物驱油效果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当黏度比(原油黏度)达到0.313(190mPa·s)时聚驱提高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最明显,为6.51%;当黏度比(原油黏度)高于0.313(190mPa·s)以后,总体采收率在增加但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变差。

韩文胜[6](2019)在《海上X油田聚驱疏松砂岩储层参数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剩余油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聚合物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油田主要含油气目的层为古近系东营组下段,储层属于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复合体。对海上X油田提供的天然岩样进行了实验测量,考察这些岩样的电阻率在油驱、水驱、聚合物驱三种不同驱替方式下的变化规律,总结出电阻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变化的规律,为地区油井水淹层的合理解释奠定基础。油层水淹后,储层物性发生改变,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发生改变,必须重新研究曲线响应特征以找到解释方法来重新解释。针对该油田采用对子井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原始油层、水驱后和聚驱后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注聚溶液的矿化度为9568ppm,原始地层水的矿化度为6071ppm。水驱后电阻率下降,并且水淹程度越强,下降越多,聚驱后电阻率值变得更低。自然电位、伽马、中子、密度曲线变化趋势不大,并根据曲线响应特征变化趋势分析出了测井曲线响应机理。在综合考虑密度曲线和中子曲线受泥质和油气的影响条件下,用迭代的方法消除泥质和油气的影响来建立泥质含量、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利用岩心物理实验数据,寻找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与泥质含量、孔隙度的关系,利用泥质含量、孔隙度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针对水淹层混合液电阻率未知情况下含水饱和度求取的难题,用岩心数据验证了混合液并联电阻率改进模型和混合液地层水离子导电模型,建立了联立阿尔奇电阻率方程和混合液电阻率方程同时求取含水饱和度和混合液电阻率的方法。在孔、渗、饱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聚驱储层参数逐点连续测井处理解释方法。应用该方法对10口典型井进行解释并与原解释结果对比,孔隙度、泥质含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3%、2.05%,含水饱和度、渗透率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17%、32.71%,说明解释参数精度较高,可以看出该解释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刘忠全[7](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祝海燕[8](2018)在《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适应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QD1油藏属于典型的砾岩油藏,同常规砂岩油藏相比,具有多重孔隙群介质渗流特征,以及复杂稀网状孔隙流态特征。同时,该油藏具有平面非均质性强、开发井距小等特征,因此,水驱开发阶段水窜特征明显,局部地区水淹严重。开展聚驱扩大试验后,普遍表现出聚驱见效有效期短、聚驱效果分区差异大、部分区块窜聚明显、窜聚浓度高等问题。为明确QD1油藏聚驱见效和窜聚的主控因素,针对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适应性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油藏动态监测资料综合解释分析的结果,明确砾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渗流能力变化特征。其次建立了一套适合砾岩油藏聚驱适应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聚驱见效指标、窜聚特征评价及产吸剖面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明确了各区聚驱见效和见聚的差异并完成了各区井组窜聚类型分类。然后从砾岩油藏的静态地质特征和注聚动态特征两个方面,采用关联分析法对砾岩油藏开展聚驱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各区聚驱见效及窜聚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砾岩油藏Ⅲ区聚驱适应性最好,聚驱效果为Ⅲ区>Ⅰ区南>Ⅰ区北>Ⅱ区南>Ⅱ区北;砾岩油藏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异常渗流特征及应变特征是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效果变差的根本原因;此外,投产含水、注聚前含水、井网完善后累产油、水窜通道渗透率突进系数、水侵量及窜聚程度为聚驱效果的主控因素;注采压差、聚驱阶段的最大注入速度、注水井视吸水指数及井距是窜聚的主控因素;最后提出砾岩油藏聚驱调整建议,建议砾岩油藏实施聚驱首先应明确量化其非均质性,并且要采用合理井网井距,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注采结构。

张博[9](2018)在《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室内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庆油田的聚合物驱油技术自1996年进入工业化应用以来,在主力油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油田增油降水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但是,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的注聚区块陆续转入后续水驱,储层的剩余油及采收率逐渐下降,为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二类油层进行聚驱方法研究。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总体上呈现沉积环境变化较大,油层厚度相对较小,河道砂发育规模明显变小,渗透率较低,聚合物溶液的流动能力变差,非均质性明显增强,平面及纵向非均质变严重的特点。目前针对主力油层聚合物的注入参数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矿场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因此,为了提高二类油层的聚驱采收率的驱油效果,有必要针对二类油层的粘度,速度,注入时机这三种注入参数的注入方式的优选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大庆油田油层分类指导原则,首先对大庆油田二类储层的划分、沉积特点、开采程度及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人造圆柱岩心在两种空气渗透率条件下,进行两种分子量聚合物稀释成四种浓度筛选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二类油层的不同聚合物浓度、聚合物分子量与该渗透率岩心的注入性与匹配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在聚合物等量条件下运用层间和层内两种人造岩心模拟非均质油层的聚合物注入效果,研究聚合物的不同粘度、速度、注入时机三种参数的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的注入方案,最后将优选出的最佳方案应用到井网模型的渗流场中,对其饱和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降粘的注入方式在聚驱阶段提高的采出程度最高,层间岩心采出程度为28.58%,层内岩心采出程度为29.23%;注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岩心在低速即速度为0.15ml/min中聚驱驱油效果最好其采出程度为27.57%,而层内岩心则相反在高速即速度为0.45ml/min中聚驱采出程度达到最大值27.37%;注入时机结果表明:层间及层内岩心的驱替实验中都为前期水驱含水率达到30%的驱替效果最好,聚驱采出程度分别为32.61%和29.79%。将优选参数的注入方式运用到井网模型中通过含油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看出层间模型与层内模型的注入压力、含水率、采收率的变化规律随注入体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是有效的动用了低渗层,通过聚驱注入参数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的改善大庆油田二类储层聚驱的驱油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措施的实施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徐思宁[10](2017)在《葡北油田聚驱潜力评价参数界限研究及区块优选》文中认为葡北油田位于葡萄花油田穹窿状构造北部,属于窄薄砂体偏低渗油藏,目前该油田大部分区块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因此需要聚驱等三次采油措施来丰富剩余油挖潜手段。各类现场试验表明,聚合物驱在葡北油田窄薄砂体油藏具有应用的可行性。为了明确聚驱潜力,本文开展了葡北油田聚驱潜力评价参数界限研究及区块优选。通过本文研究,可进一步明确葡北油田的窄薄砂体油田聚驱潜力区块,建立潜力优选标准和区块分类评价标准,同时,综合地面条件优选潜力区块,为葡北油田今后的聚合物驱技术攻关奠定基础、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定性分析葡北油田试验井区的动静态参数对聚驱效果的影响,结合油田实际情况优选出12个潜力参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关联度,最终确定5个潜力评价参数;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影响聚驱效果单因素分析,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确定各潜力评价参数的界限,并利用各参数的统计分析结果、相关室内实验资料以及矿场试验剖面资料,证实参数界限的合理性;根据潜力优选参数界限标准,筛选出潜力成片的井区17个;按油藏性质分类方法对筛选出的潜力区块进行分类,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各类潜力区块的概念模型,同时进行开发指标预测;结合潜力区块油藏性质分类结果,利用经济效益预测评价方法,评价不同油价下各潜力区块的投入产出比,优选出聚驱潜力区块5个。

二、聚合物驱油效果储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驱油效果储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含水形成原因研究现状
        1.2.2 高含水调整措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状况
    2.1 区块地质概况
    2.2 沉积相特征
    2.3 开发历程
    2.4 连通状况
    2.5 高含水井的基本状况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3.1 研究区模型的建立
    3.2 相渗曲线
    3.3 PVTI拟合
    3.4 历史拟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含水井组分类及识别方法研究
    4.1 水驱高含水通道界限判定
    4.2 水驱高含水通道分类
    4.3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识别方法
        4.3.1 单因素分析法
        4.3.2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含水井组成因研究
    5.1 高含水井组成因分析
        5.1.1 井网因素
        5.1.2 注采连通关系
        5.1.3 注入水体积倍数
    5.2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成因实例分析
        5.2.1 一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5.2.2 二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5.2.3 三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5.2.4 四类高含水组井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研究
    6.1 高含水井层内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1.1 异步注采机理研究
        6.1.2 水-聚合物段塞交替机理研究
    6.2 高含水井层间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2.1 层段组合机理研究
        6.2.2 封堵高含水层位机理研究
    6.3 高含水井平面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3.1 平面转注机理研究
        6.3.2 平面抽稀机理研究
    6.4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1 一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2 二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3 三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4 四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件

(2)基于数字化孔道的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度学习研究进展
        1.2.2 数字化网络孔隙模型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2.3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字化孔隙网络模型构建及聚驱油过程模拟
    2.1 数字化孔道网络模型的构建
        2.1.1 孔隙分布特性
        2.1.2 孔喉空间的几何特性
        2.1.3 孔隙网络模型空间参数
        2.1.4 孔道网络模型构建及可视化
    2.2 孔道网络模型的渗流特征
        2.2.1 孔隙网络模型的渗透性
        2.2.2 孔道网络模型参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
    2.3 孔道网络模型饱和原油动态模拟
        2.3.1 模拟步骤
        2.3.2 含油饱和度的计算
    2.4 孔道网络模型聚驱驱油动态模拟
        2.4.1 聚合物溶液体系性能参数
        2.4.2 聚合物驱油过程模拟
        2.4.3 孔隙网络模型聚合物驱油动态模拟步骤
        2.4.4 孔隙网络模型聚合物驱油动态模拟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识别方法及定量表征
    3.1 深度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
        3.1.1 深度神经网络的构建
        3.1.2 深度置信网络的构建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方法
        3.2.1 模式识别与图像数据建模
        3.2.2 运用深度学习的图像数据识别方法
    3.3 孔隙网络模型内剩余油图像形状分类及特征提取
        3.3.1 剩余油图像形状分类
        3.3.2 剩余油图像分割
        3.3.3 连通域提取
        3.3.4 基于Mobilenet的剩余油图像分类
        3.3.6 剩余油分布计算程序框图
    3.4 CT成像技术与孔隙网络模型剩余油分布对比
        3.4.1 实验方案
        3.4.2 对比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对聚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影响研究
    4.1 孔隙大小分布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4.1.1 孔隙大小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1.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4.1.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4.2 配位数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4.2.1 配位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2.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4.2.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4.3 形状因子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4.3.1 形状因子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3.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4.3.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4.4 孔喉比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4.4.1 孔喉比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4.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4.4.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4.5 润湿性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4.5.1 不同润湿比例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5.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4.5.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挖潜方法研究
    5.1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5.1.1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5.1.2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5.1.3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驱后的剩余油定量表征
    5.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5.2.1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5.2.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5.2.3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驱后的剩余油定量表征
    5.3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5.3.1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5.3.2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5.3.3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驱后的剩余油定量表征
    5.4 高浓高分聚合物溶液对聚驱后微观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5.4.1 高浓聚合物对聚驱后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5.4.2 高浓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对聚驱后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5.4.3 低界面张力的二元驱油体系对聚驱后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聚合物在低渗油藏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现状
    1.3 聚合物提高采收效率研究现状
        1.3.1 将聚丙烯酰胺改性得到的新聚合物
        1.3.2 超支化聚合物
    1.4 纳米SiO_2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
        1.4.1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的研究
        1.4.2 聚合物与纳米SiO_2表面羟基进行反应后相关改性的研究
    1.5 论文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2.实验药品,仪器以及实验过程论述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装备的简介
        2.3.1 多功能岩心驱替设备
        2.3.2 大型高压三维砂岩储层模拟实验驱油装置
    2.4 低渗非均质储层制作
    2.5 纳米SiO_2的性质的说明以及表面羟基数的确定
        2.5.1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数的确定
    2.6 改性纳米SiO_2的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2.6.1 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2.6.2 改性纳米SiO_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2.7 纳米SiO_2,改性纳米SiO_2超支化聚合物驱油的实验过程说明
        2.7.1 驱替实验过程中的设备使用方法
        2.7.2 一维填砂管物理模型的相关渗透率计算方法
    2.8 三维井网驱油实验内容以及基本参数确定
        2.8.1 模拟低渗油藏的相关数据计算
3.改性纳米SiO_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3.1 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3.1.1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3.1.2 聚乙烯胺的合成
        3.1.3 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3.1.4 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红外光谱图说明
    3.2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数的确定
    3.3 改性纳米SiO_2的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3.3.1 温度对改性纳米SiO_2的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的影响..
        3.3.2 pH值对改性纳米SiO_2的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的影响
        3.3.3 纳米SiO_2的添加量对改性纳米SiO_2的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的影响
        3.3.4 改性纳米SiO_2的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改性率确定
    3.4 改性纳米SiO_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可注入性分析
4.一维填砂管驱油实验研究
    4.1 实验基本器材介绍
    4.2 石英砂的比重测量
        4.2.1 挤水法
        4.2.2 定容法
    4.3 低渗非均质油藏的储层模拟制作
    4.4热水驱替实验
        4.4.1 模拟地层水的制备
        4.4.2 热水驱替温度的确定
        4.4.3 模拟油粘度确定
        4.4.4 进行饱和地层水的实验
        4.4.5 热水驱的实验结果分析
    4.5 纳米SiO_2分散液驱替实验结果分析
    4.6 改性纳米SiO_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驱替实验结果分析
5.三维井网模型驱油实验研究
    5.1 实验结果分析
        5.1.1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与开发效果的关系(热水驱)
        5.1.2 注入IPVM与开发效果的关系(纳米SiO_2分散液驱)
        5.1.3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与开发效果的关系(改性纳米SiO_2超支化聚丙烯酰胺驱)
    5.2 大三维模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2.1 CEP对比分析
    5.3 压力及饱和度变化规律
        5.3.1 压力场的变化规律分析
        5.3.2 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
        5.3.3 温度场变化分析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注采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相油藏开发研究现状
        1.2.2 聚合物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BH油区河流相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非均质特征研究
    2.1 油藏概况
    2.2 河流相典型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2.1 地质模型
        2.2.2 流体物性模型
        2.2.3 生产动态模型
    2.3 模型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2.4 河流相油藏开发非均质性特征
        2.4.1 纵向非均质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2.4.2 平面非均质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优化研究
    3.1 多段塞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3.2 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研究
        3.2.1 聚合物驱调驱界限实验研究
        3.2.2 纵向非均质概念模型建立
        3.2.3 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图版
    3.3 基于熵权算法的层系组合方法
    3.4 聚合物驱多段塞匹配关系优化
        3.4.1 多段塞组合方式优化
        3.4.2 多段塞用量比例优化
    3.5 多段塞聚合物驱优化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合物合理用量及注采量优化方法研究
    4.1 聚合物合理用量影响因素研究
        4.1.1 井组含水率的影响
        4.1.2 地层系数的影响
        4.1.3 剩余地质储量的影响
        4.1.4 平面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影响
        4.1.5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 非均质油藏多井组概念模型建立
    4.3 注聚井聚合物合理用量优化方法
        4.3.1 注聚井配聚合物用量主控因素
        4.3.2 聚合物用量主控因素权重优化
        4.3.3 注入井配聚合物用量计算方法
    4.4 生产井合理配产量优化方法
        4.4.1 生产井配产主控因素
        4.4.2 生产井配产主控因素权重优化
        4.4.3 生产井配产量计算方法
    4.5 聚合物驱用量优化提高采收率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BH油区河流相典型区块聚合物驱优化
    5.1 基于开发非均质特征的开发方案设计
        5.1.1 区块聚合物总用量的确定
        5.1.2 聚合物驱多段塞方案设计
        5.1.3 聚合物驱注采量优化
    5.2 典型区块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预测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油/聚黏度比对聚驱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聚合物驱的发展现状
        1.2.2 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研究
        1.2.3 聚合物的流度控制研究
        1.2.4 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研究
        1.2.5 黏度比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油/聚黏度比的研究范围
    2.1 聚驱油藏聚合物溶液的黏度范围
    2.2 水驱开发油藏的地下原油黏度范围
    2.3 油/聚黏度比值的研究范围
    2.4 实验方法及条件
        2.4.1 不同黏度模拟油的配制方法
        2.4.2 不同黏度聚合物溶液的确定方法
        2.4.3 实验条件
第3章 聚驱黏度比对采收率的影响
    3.1 驱替液的基本性能
        3.1.1 AP-P4的增黏性
        3.1.2 AP-P4的渗流特性
    3.2 定原油黏度,黏度比对聚驱效果的影响
        3.2.1 中低黏油黏度比对聚驱效果的影响
        3.2.2 高黏油黏度比对聚驱效果的影响
        3.2.3 对比与分析
    3.3 最佳黏度比研究
        3.3.1 原油、聚合物溶液的地面黏度和地下黏度
        3.3.2 中低黏油的最佳黏度比
        3.3.3 高黏油的最佳黏度比
    3.4 相同黏度比,不同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驱加聚驱黏度比对采收率的影响
    4.1 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黏度比对聚驱采收率的影响
        4.2.2 对比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海上X油田聚驱疏松砂岩储层参数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水驱、聚驱岩石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0.2.2 水驱、聚驱储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0.2.3 水淹层解释技术发展趋势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海上X油田概况
    1.1 海上X油田地质概况
        1.1.1 构造特征
        1.1.2 储层沉积特征
        1.1.3 流体性质
    1.2 海上X油田开发历程
        1.2.1 投产初期情况
        1.2.2 开发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主要特征
        1.2.3 油田开采现状
第二章 海上砂岩储层岩心实验
    2.1 海油岩样的预处理
    2.2 岩样物性参数变化规律
        2.2.1 岩样的孔隙度测量
        2.2.2 岩样渗透率的测量
        2.2.3 聚驱后岩样物性参数变化规律
    2.3 不同驱替方式下海油岩样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实验测量
        2.3.1 研究思路和实验步骤
        2.3.2 油驱条件下岩样电阻率测量
        2.3.3 水驱条件下岩样电阻率测量
        2.3.4 聚驱条件下岩样电阻率测量
第三章 海上X油田水淹层测井响应
    3.1 水驱水淹层测井响应
        3.1.1 水驱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3.1.2 水驱水淹层测井响应机理
    3.2 聚驱水淹层测井响应
        3.2.1 聚驱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3.2.2 聚驱水淹层测井响应机理
第四章 聚合物驱物性参数解释方法
    4.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4.2 孔隙度解释模型
    4.3 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
    4.4 渗透率解释模型
第五章 聚合物驱储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方法
    5.1 阿尔奇电阻率模型
    5.2 混合液电阻率模型
        5.2.1 混合液并联电阻率改进模型
        5.2.2 混合液地层水离子导电模型
        5.2.3 混合液电阻率模型验证
    5.3 联立阿尔奇、混合液电阻率模型求取含水饱和度
        5.3.1 与混合液并联电阻率改进模型联立
        5.3.2 与混合液地层水离子导电模型联立
第六章 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评价
    6.1 单井解释成果及对比
        6.1.1 未取心井解释实例
        6.1.2 取心井解释实例
    6.2 测井解释结果验证
        6.2.1 直方图验证
        6.2.2 交会图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一、宏观经济后果
        二、微观经济后果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案例研究思路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总结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8)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适应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砾岩油藏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试验区概况
    2.1 油藏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沉积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1.4 渗流特征
        2.1.5 流体性质
        2.1.6 压力系统
    2.2 水驱开发概况
        2.2.1 开发动态特征
        2.2.2 水驱开发效果
        2.2.3 存在问题
    2.3 聚驱试验概况
        2.3.1 聚驱情况概述
        2.3.2 聚驱开发现状
        2.3.3 存在问题
第3章 聚驱试验区动态监测资料解释分析
    3.1 系统试井解释分析
    3.2 不稳定试井解释分析
        3.2.1 水井不稳定试井资料综合分析
        3.2.2 油井不稳定试井资料综合分析
    3.3 示踪剂资料解释分析
    3.4 产吸剖面解释分析
        3.4.1 吸水剖面解释分析
        3.4.2 产液剖面解释分析
        3.4.3 产吸剖面一致性分析
    3.5 动态监测资料综合分析
第4章 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适应性评价
    4.1 聚驱适应性评价体系
    4.2 聚驱效果指标评价
        4.2.1 聚驱效果评价指标
        4.2.2 研究区聚驱效果指标评价
    4.3 窜聚特征评价
        4.3.1 窜聚特征评价指标
        4.3.2 研究区窜聚特征评价
    4.4 产吸剖面评价
        4.4.1 聚驱前后产吸剖面评价指标
        4.4.2 研究区聚驱前后产吸剖面评价
    4.5 聚驱效果综合评价
第5章 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影响因素分析
    5.1 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分析
        5.1.1 砾岩油藏储层特征
        5.1.2 砾岩储层动静态关联分析
    5.2 砾岩油藏聚驱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5.2.1 水驱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5.2.2 聚驱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5.2.3 聚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
    5.3 砾岩油藏窜聚影响因素分析
        5.3.1 水驱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5.3.2 聚驱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5.3.3 窜聚主控因素分析
    5.4 砾岩油藏聚驱调整建议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室内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合物驱油机理及二类储层聚驱存在的问题
    2.1 三次采油用聚合物简介
    2.2 聚合物驱油机理的概述
        2.2.1 聚合物驱油宏观机理
        2.2.2 聚合物驱油微观机理
    2.3 聚合物溶液驱油的影响因素
    2.4 聚合物的物化性质
    2.5 大庆油田二类储层的概述
        2.5.1 大庆油田二类储层的分类
        2.5.2 大庆油田二类储层的结构特征及沉积特点
    2.6 二类储层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6.1 二类储层开发现状
        2.6.2 二类油层聚驱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层间岩心注入参数对聚驱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3.1 聚合物与油层的匹配性及注入能力研究评价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条件
        3.1.3 实验方案
        3.1.4 实验步骤
        3.1.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聚合物注入粘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条件
        3.2.3 实验方案
        3.2.4 实验步骤
        3.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聚合物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3.3.1 实验方案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聚合物注入时机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3.4.1 实验方案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层内岩心注入参数对聚驱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4.1 聚合物注入粘度对驱油效果的研究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条件
        4.1.3 实验方案
        4.1.4 实验步骤
        4.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聚合物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研究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聚合物注入时机对驱油效果的研究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井网模型下渗流场变化规律研究
    5.1 岩心模型制作
    5.2 电阻-含油饱和度标准关系曲线的建立
        5.2.1 饱和水稳态法对标准关系曲线的测定
        5.2.2 驱油法对标准关系曲线的测定
    5.3 层间岩心井网模型饱和度场变化规律
        5.3.1 实验仪器
        5.3.2 实验条件
        5.3.3 实验方案
        5.3.4 实验步骤
        5.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层内岩心井网模型饱和度场变化规律
        5.4.1 实验方案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葡北油田聚驱潜力评价参数界限研究及区块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葡北油田概况
    1.1 构造特征
    1.2 沉积特征
    1.3 储层发育状况
    1.4 开发简况
    1.5 目前存在问题
第二章 聚合物驱潜力区块评价参数界限研究
    2.1 聚合物驱潜力评价参数优选
        2.1.1 评价参数优选方法
        2.1.2 优选过程及结果
    2.2 聚合物驱潜力评价参数界限制定
        2.2.1 有效厚度界限制定
        2.2.2 渗透率界限制定
        2.2.3 连通比例界限制定
        2.2.4 剩余储量界限制定
        2.2.5 聚驱前日产液界限制定
    2.3 聚合物驱潜力区块的筛选
第三章 聚合物驱潜力分类
    3.1 聚合物驱潜力区块油藏性质分类
    3.2 聚合物驱潜力区块开发指标预测
第四章 聚合物驱潜力区块优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聚合物驱油效果储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D]. 姚尚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基于数字化孔道的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研究[D]. 赵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3]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聚合物在低渗油藏驱油效果研究[D]. 李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4]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注采优化方法研究[D]. 何思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油/聚黏度比对聚驱效果的影响研究[D]. 孙锡泽.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海上X油田聚驱疏松砂岩储层参数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韩文胜.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7]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砾岩油藏小井距聚驱适应性评价研究[D]. 祝海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室内实验研究[D]. 张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10]葡北油田聚驱潜力评价参数界限研究及区块优选[D]. 徐思宁.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标签:;  ;  ;  

油藏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