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茶禅》青龙寺

《一味茶禅》青龙寺

一、“茶禅一味”青龙寺(论文文献综述)

舒曼,鲍丽丽[1](2018)在《论“佛茶文化”与“禅茶文化”之关系》文中认为中国茶文化,源头在道家、核心在儒家、发展在佛家。佛家八宗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佛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形成了佛教茶文化。而在佛茶文化中,佛家八宗之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最为彻底,在佛茶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佛茶文化的标杆。禅宗茶文化抑或是禅茶文化对全国饮茶之风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万芳,蒋米娜[2](2017)在《从佛教东传看日本的中国文化情结》文中指出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全盘接受、消化、创新、改良反思的阶段。佛教自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到19世纪中叶幕府崩溃,经历了早期的外在形式(造寺造佛)模仿阶段、日本化阶段、世俗化阶段、停滞发展阶段,深受日本的中国文化情结影响。

宋小静[3](2016)在《唐宋僧人茶诗研究》文中认为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僧人写下了诗偈,这些诗偈涉及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这些僧人们不属于主流的文学创作群体,所以他们的诗歌已被忽略太久了。在这形形色色的诗歌中,笔者选择了僧人的饮茶诗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僧人酷爱饮茶,茶和僧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在僧人的诗偈中出现了很多关于茶的诗歌,但是对这些诗歌进行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研究的程度也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反复查阅《全唐诗》《全宋诗》《禅宗全书》等书籍,将僧人的这些关于茶的诗歌进行搜罗整理,整理出了唐宋僧人茶诗500多首。以此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从整体上了解唐宋僧人的饮茶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唐宋两代僧人茶诗进行比较研究,能够看出唐宋僧人饮茶诗的不同之处。对于这一论题,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唐宋僧人茶诗的数量,以及写作茶诗的僧人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唐代创作茶诗的僧人数量少于宋代,创作茶诗的数量也要少于宋代。从这里可以看出唐代饮茶状况不如宋代普及和流行。并且这些僧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南方僧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南方的茶文化比北方更加盛行。第二章主要是从内容方面对唐宋僧人的茶诗进行了分类。从大的方面分为反映茶事活动的茶诗、寄托感情的茶诗、书写公案的茶诗。通过这些分类,人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僧人茶诗的内容。因为这些僧人的茶诗大多数是未被做过注释的,所以在分类的同时,笔者对很多诗歌进行了阐释与解读。第三章主要是唐代的僧人茶诗,以唐代皎然和齐己的茶诗为代表,同时结合其他僧人茶诗的阐释,揭示出唐代僧人茶诗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主情性、脱俗性、文人化、仪式性。即这些僧人在写作茶诗时,在情感表达上偏向抒写个人感情,在写法上超脱尘俗,文人气息浓厚。另外茶对于唐代僧人的意义表现在,饮茶只是僧人生活的点缀,是僧人生活雅化的一种标志。第四章主要是宋代僧人的茶诗,着重分析了惠洪、慧空和居简三位僧人的茶诗。从而得出了宋代僧人茶诗的特点,这些特点跟唐代的特点具有对应性。即主理性、日常性、僧人化、精致化。宋代僧人的茶诗较唐代来说情感上没有那么浓烈,跟随宋代整体诗歌创作风向,转向说理;从宋代僧人的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饮茶的趋向日常化,饮茶已经成为宋代僧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宋代僧人的茶诗跟唐代相比,宗教色彩明显,更多是表现僧人的生活,表达方式口语化,涉及大量的禅宗公案;另外宋代僧人极尽所能地进行细节化的描写,通过这些茶诗读者能对当时煮茶的状态,所用的器具,茶的煮法等方面有清楚的认识,体现了宋代人对生活的精致化的追求。在小结部分对唐宋僧入茶诗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唐代主情、宋代主理,唐代超脱尘俗、宋代日常性与诗歌发展以及社会饮茶习俗的发展有关。唐代文人化,宋代僧人化,主要是唐代僧人很多是从文人转化过来的,他们积极向文人看齐,而宋代禅宗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宋代僧人地位提高,僧人不需要从文人那里获取认同感。唐代的饮茶活动有仪式感,宋代的饮茶更趋精致化,这是和宋代茶文化的发展程度高于唐代有关。

舒曼[4](2016)在《茶味与禅意,语默此皆清——论唐代文人禅茶诗化的高远意境》文中研究表明禅与茶,是盛唐诗歌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养性,以茶悟禅,成为文人们难以割舍的并以诗歌形式加以反映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全唐诗》所收录之诗选择和整理出既有禅的意境又有茶的雅趣的禅茶诗,从禅茶诗化的虚实与隐显、体悟和审美意境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禅茶诗化,兴于唐亦盛于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在饮茶过程中生发出茶叶的精神属性,使一片茶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精神,代表着中国诗歌在禅茶文化史上的辉煌。不惟如此,唐代还创造了禅茶诗化最为典范的审美意境。唐代文人对禅茶诗化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禅茶文化概念,更是一个美学和有着高远意境的概念,并且影响着宋、元、明、清,乃至今天的文人们对于禅茶诗化内涵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彭程[5](2014)在《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宗教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文化与旅游自古就有着天然而密切的关系,而今,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在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弘扬了自身的价值导向和文化内涵。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地处东部沿海,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济南旅游资源丰富,又有“泉城”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3500年,自佛教始,宗教传入济南已有1800年,积淀形成丰厚的宗教文化资源,其中不乏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宗教建筑、石窟石刻、宗教塑像等。为进一步挖掘、传承、保护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提升其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和价值,丰富济南文化旅游的内容,本文对济南市的宗教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客观分析了其特点和开发现状,居于济南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高度,对济南市的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提出了原则和对策性建议,希望能够对济南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王青峰[6](2012)在《唐代贬谪诗人对佛教茶文化的影响》文中指出茶在唐代贬谪诗人与佛教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唐代贬谪诗人提升着佛教茶文化的品味。唐代贬谪诗人对佛教茶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为政治人物与文化名流,他们对佛教茶文化的参与行为本身就是对佛教茶文化品味与影响力的最佳品牌宣扬;其次,他们对消费高端与基层的茶文化内容进行相互的传播;第三,他们的诗文给佛教茶文化蓄积了持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丁国旗[7](2010)在《中国隐逸文学之日本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奈良平安时代至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古代范围内。论文大致分为三大部分,按照时代先后次第展开论述:上编,奈良平安时代。此一阶段有日本学者称作“国风黑暗时代”,是日本大举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因为日本没有一个像中国那样的文人阶层,既不具备物质上的也不具备思想上的土壤,因此虽有企慕隐逸的诗文出现,但也只是对中国的观念性的模仿。中编,中世(镰仓室町)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战乱频仍,社会危机深重,否定思维由此发达,信奉净土宗、禅宗者日众,佛教的无常观盛行。在五山文学的汉诗文中,禅宗的影响很大,中国趣味浓厚,僧人中有很强的隐逸好尚。和文文学中号称隐逸文学双壁的《方丈记》和《徒然草》问世,促进了日本隐逸文学的发达。这一时期的隐逸文学表现出了不同于中国隐逸的特质,即其社会政治意义淡薄,从隐遁动机来看,主要是佛教的无常观在起支配作用。下编,江户时代。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日本的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居于支配地位,日本历史上开始出现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他们表现出了很多属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在隐逸思想方面,出现了两部为隐者立传的着作,成为后世研究者的路标。一是林读耕斋的《本朝遁史》;一是元政上人的《扶桑隐逸传》。但是事实上,这一时期,作为隐逸文化标志的行动的隐者已经开始趋向“终熄”,他们更多的是追求中国士大夫田园牧歌式的所谓的“心隐”,隐者传的纷纷撰着是一种虚假繁荣,可以说是隐逸现象的回光返照。通过对以上三个阶段的宏观观照和个案分析,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的隐逸文学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文化现象,日本对中国隐逸思想的接受明显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奈良平安时代是观念上的,中世时期是佛教指向的,最后在江户时代才开始与政治意识形态挂钩,有了一些反体制的色彩,逐渐与中国趋同。除此之外,对日本的隐逸文化的溯源比较研究也是本论文的中心论题。日本的隐逸文化的形成有三个源头:一个是中国老庄式的隐逸的传统;另一个是日本本土的“隐遁佛教”、也就是以“圣”为代表的遁世者的传统;第三个是佛教无常观及佛教出家思想的影响。这几种影响渐次复合,最后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宗教色彩浓厚的隐遁文化。当然,三者之中,中国的隐逸文化作为主流影响最大,它直接影响并规定着日本隐逸文化的发展路向。但在接受过程中,由于上述诸因素以及由于日本的文明程度、社会形态、政治风土等与中国不同,因而产生出了很多变异,表现出了很多异于中国的性格特质。对此,笔者也倾力作了考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竺济法[8](2008)在《中国茶东传日本、韩国的文化特征》文中提出

竺济法[9](2008)在《中国茶东传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早期朝鲜半岛、日本僧侣在到中国学佛的同时,传去了茶叶、茶文化;二是朝廷、官府作为高级礼品赏赐或馈赠给来访的外国使节、嘉宾;三是通过贸易,输往世界各地。

杨妹美[10](2008)在《唐代佛寺题材诗论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佛教已达鼎盛,佛教在中国完全汉化,中国化了的佛教本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寺是佛教的发展标志,作为佛教的建筑实体,既是佛文化具象的一种,同时又是佛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传播和弘扬佛教文化的佛寺的大量出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士。佛寺是僧尼民众的顶礼膜拜的场合,也是文人墨客表达心志之地。唐诗中有涉及招提、兰若、精舍、寺院相关大量的关于佛寺题材诗,内容范围极广。本文从《全唐诗》着眼,从研究唐代诗人诗歌的创作来反映唐代佛寺的发展概况,研究文人对佛教的态度,表现佛寺社会文化功用三方面描写透露唐代佛寺文化信息,还原唐代诗人的佛寺题材诗的创作面貌。

二、“茶禅一味”青龙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禅一味”青龙寺(论文提纲范文)

(1)论“佛茶文化”与“禅茶文化”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教与茶文化
二、禅宗与茶文化
三、结语

(2)从佛教东传看日本的中国文化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律令制呵护下的佛教早期传播
    (一) 律令制呵护下的佛教传播
        1. 圣德太子与佛教。
        2. 大化革新后的佛教。
        3. 奈良六宗。
        4.“神佛习合”思想萌芽。
    (二) 日本早期的中国文化态度与佛教传播的关系
二、佛教日本化阶段
    (一) 平安时代是佛教日本化开始阶段
        1. 平安前期:
        2. 平安中后期:
    (二) 镰仓时期是佛教进一步日本化阶段
        1. 日本本土宗教流派。
        2. 新佛教流派。
    (三) 日本的中国文化态度与佛教日本化的关系
三、佛教世俗化阶段
    (一) 佛教的世俗化
    (二) 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三) 日本的中国文化态度与禅宗世俗化的关系
四、佛教发展停滞阶段
    (一) 佛教发展停滞, 沦为幕府统治的工具。
    (二) 日本的中国文化态度与佛教发展停滞的关系

(3)唐宋僧人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宋僧人茶诗的概况
第二章 僧人茶诗的内容
    第一节 茶事活动
        一、采茶
        二、制茶
        三、品茶
    第二节 茶系情思
        一、以茶结情
        二、隐逸之情
    第三节 茶中公案
        一、赵州茶
        二、其他公案
第三章 唐代僧人的茶诗
    第一节 皎然的茶诗
    第二节 齐己的茶诗
    第三节 唐代茶诗的特点
        一、主情性
        二、脱俗性
        三、文人化
        四、仪式性
第四章 宋代僧人的茶诗
    第一节 惠洪的茶诗
    第二节 慧空的茶诗
    第三节 居简的茶诗
    第四节 宋代茶诗的特点
        一、主理性
        二、日常性
        三、僧人化
        四、精致化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茶味与禅意,语默此皆清——论唐代文人禅茶诗化的高远意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禅茶诗化的虚实与隐显
二、禅茶诗化的体悟
三、禅茶诗化的审美意境

(5)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文章基本框架与创新
第2章 宗教文化与旅游开发
    2.1 宗教文化的概念
    2.2 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2.3 宗教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内在关系
第3章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概述
    3.1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的形成、发展与分布
    3.2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的特点
第4章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探讨
    4.1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现状
    4.2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原则
    4.3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
    4.4 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唐代贬谪诗人对佛教茶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在唐代贬谪诗人与佛教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二、唐代贬谪诗人对佛教茶文化品味的提升
三、唐代贬谪诗人对后世佛教茶文化的推介作用

(7)中国隐逸文学之日本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有关概念界定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和不足
上编 王朝时代缙绅贵族的隐遁憧憬
    第一章 王朝时代的历史背景及思想状况
        第一节 奈良时代的兴隆佛法与大化革新
        第二节 平安时代遣唐使的大规模派遣与大陆文化的压倒性影响
        第三节 律令制的解体、国风文化的发达与净土宗的兴起
        第四节 王朝时代的文化建设与中国大陆的影响
    第二章 奈良时代贵族缙绅文学中的隐遁憧憬
        第一节 作为观念形态的京师
        第二节 作为观念形态的律令体制
        第三节 "山里"与"嚣尘"观念的老庄思想渊源
        第四节 奈良的汉诗人
        第五节 《万叶集》中的"无常感"与中国隐逸思想
    第三章 平安时代贵族文学中的隐遁憧憬
        第一节 汉诗文中的"朝隐"情结
        第二节 平安末期失意贵族文人及其隐遁意识的深化
        第三节 净土信仰的流行与隐遁精神的深化
中编 中世时代末法思想的流行与隐遁文学的发达
    第四章 中世隐者文学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思想背景
        第一节 日本中世前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武士政权的兴起与否定性思维的发达
        第三节 末法思想的盛行与净土宗的发达
    第五章 "花月诗人"西行的遁世生活
        第一节 西行的遁世之谜
        第二节 西行的草庵生活
        第三节 一所不住——西行漂泊的诗心
        第四节 歌道即佛道
        第五节 隐者的存在方式——"草庵闲居"与"游行漂泊"
    第六章 禅林文学中的中国隐逸趣味
        第一节 佛儒合一、禅净一如与儒佛不二
        第二节 佛教的世俗化与作为室町幕府外交官的五山禅僧
        第三节 禅林文学与山居思想
    第七章 一休宗纯的狂狷人格
        第一节 一休行状记——佯歌烂醉我风狂
        第二节 "风狂"的谱系——反戒律?反常识?异端精神?
        第三节 一休的"艳诗"与禅宗的独特表现
        第四节 一休的汉学素养与隐逸情怀
    第八章 鸭长明与《方丈记》
        第一节 草庵文学的范畴及其谱系
        第二节 鸭长明的出家与隐遁
        第三节 从《池上篇》、《池亭记》到《方丈记》的衍变轨迹
    第九章 "市隐"兼好与《徒然草》
        第一节 兼好的隐遁生活
        第二节 从山林之隐到市井之隐
        第三节 《徒然草》对中国隐逸思想的接受考察
    第十章 草庵茶中传承的"山里"精神
        第一节 茶道的渊源流变
        第二节 茶禅一味——从禅的精神到茶的精神
        第三节 茶道里的"山里"精神与"空寂"之美
        第四节 "和敬清寂"与"一期一会"
下编 隐者文学的终熄与游民文学的勃兴
    第十一章 江户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状况
        第一节 江户幕府的建立与朱子学的官学化
        第二节 文人儒者的中国情结与汉文学全盛时代的来临
        第三节 隐者文学的终熄与游民文学的繁荣
    第十二章 日本近世中期文人的市隐憧憬
        第一节 江户时代各种"隐逸传"的撰着背景
        第二节 江户时代隐者观的变迁
        第三节 林读耕斋的隐逸愿望
        第四节 政治型隐逸——石川丈山和木下长啸子
    第十三章 江户时代汉诗中的隐逸情怀——从儒者之诗到诗人之诗
        第一节 江户儒者的出世志向
        第二节 江户文人的诗画之隐
        第三节 江户汉诗与陶渊明
    第十四章 漂泊诗人芭蕉的隐遁精神
        第一节 "心隐"芭蕉
        第二节 风雅之诚
        第三节 芭蕉与中国文学
    第十五章 大愚良宽
        第一节 良宽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 良宽的草庵生活
        第三节 寒山诗对良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茶东传日本、韩国的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源于“茶禅一味”文化交流, 而非商业行为
二、代表人物都是佛门高僧
三、文化同根同源
四、结出了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丰硕之果
五、承先启后, 传承东亚茶文化交流、研究

(10)唐代佛寺题材诗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一、唐代佛教的发展概况
    (一) 唐朝对佛教的政策
    (二) 唐代佛寺数量概况
    (三) 唐代佛寺名称的汉化
二、唐代诗人对佛教的态度
    (一) 唐代崇佛诗人
        1、诗人崇佛原因
        2、佛寺“钟声”意象
        3、诗人与寺僧的交往
        4、诗人修缮佛寺之举
        5、佛教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二) 唐代反佛诗人
三、寺院的社会文化功用
    (一) 寺院的环境
        1、地理位置
        2、园林文化
    (二) 游寺诗
    (三) 寺学诗
    (四) 宿寺诗
    (五) 荒寺、废寺诗
    (六) 送外僧诗
    (七) 佛寺艺术
        1、建筑雕塑
        2、书法壁画
        3、佛教音乐
    (八) 佛寺世俗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四、“茶禅一味”青龙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佛茶文化”与“禅茶文化”之关系[J]. 舒曼,鲍丽丽. 农业考古, 2018(02)
  • [2]从佛教东传看日本的中国文化情结[J]. 万芳,蒋米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05)
  • [3]唐宋僧人茶诗研究[D]. 宋小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4]茶味与禅意,语默此皆清——论唐代文人禅茶诗化的高远意境[J]. 舒曼. 农业考古, 2016(02)
  • [5]济南市宗教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D]. 彭程. 山东大学, 2014(01)
  • [6]唐代贬谪诗人对佛教茶文化的影响[J]. 王青峰. 五台山研究, 2012(04)
  • [7]中国隐逸文学之日本接受研究[D]. 丁国旗. 暨南大学, 2010(09)
  • [8]中国茶东传日本、韩国的文化特征[J]. 竺济法. 农业考古, 2008(05)
  • [9]中国茶东传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特征[J]. 竺济法. 建筑与文化, 2008(05)
  • [10]唐代佛寺题材诗论稿[D]. 杨妹美. 吉林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一味茶禅》青龙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