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海鱼化学成分的比较

几种海鱼化学成分的比较

一、几种海水养殖鱼类化学组成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谢瑞涛[1](2021)在《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是褐点石斑鱼的卵子和清水石斑鱼的精子受精后培育的杂交后代,是近年来我国在石斑鱼大家族中培育出来新品种。其继承了父母本的优点,具有抗逆性强及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已在广东、福建、海南地区甚至北方地区山东、辽宁等省域也得到了推广养殖,这是一种具有市场前景的养殖品种。但是关于杂交石斑鱼的生存环境关系、基础营养需要水平以及杂交石斑鱼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还没有研究报道。为了揭示杂交石斑鱼生长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水平以及饲料中脂肪/蛋白质含量变化对其生长的调控,本实验围绕杂交石斑鱼对饲料中脂肪/蛋白需要量以及起变化对杂交石斑鱼生长的影响为目的展开研究。本实验研究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杂交石斑鱼的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其中F4组的杂交石斑鱼增重率最大,显着高于F1、F5组(P<0.05);杂交石斑鱼幼鱼的日增重(WGD)、特定增长率(SGR)、肥满度(CF)、蛋白质效率(PER)都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其饲料系数(FCR)先降低后升高,其中F4组饲料系数最低,显着低于F1、F5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升高而杂交石斑鱼的VSI、HIS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对杂交石斑鱼全鱼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显着;其全鱼蛋白质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组杂交石斑鱼全鱼水分含量均不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杂交石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F5组杂交石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随着脂肪水平升高,其肌肉灰分逐渐升高的趋势。综上分析,杂交石斑鱼幼鱼生长适宜的脂肪水平在9.91%~10.28%。2、通过调整饲料脂肪水平变化使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了杂交石斑鱼生长特性、肝脏和肠道的酶活性,利用代谢组学分析饲料蛋白质水平变化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机制的调控。饲喂饲料中10%脂肪水平的杂交石斑鱼幼鱼可以促进其生长。揭示了杂交石斑鱼幼鱼适宜脂肪的饲料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嘧啶代谢,色胺酸代谢,十八碳烯酸代谢以及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脂肪水平造成营养不平衡,饲料脂肪水平会限制杂交石斑鱼幼鱼在生长。3、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杂交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蛋白水平50%时,其幼鱼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1);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其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其幼鱼饲料系数呈先降低后升高,饲料蛋白质水平50时,其饲料系数最低,显着低于蛋白质水平为35%和60%组。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逐渐增加对杂交石斑鱼全鱼的粗蛋白水平没有显着影响,对肌肉粗蛋白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杂交石斑鱼幼鱼的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对其全鱼和肌肉水分没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升高,杂交石斑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的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综上分析,杂交石斑鱼幼鱼生长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在45%~55%,最佳蛋白质水平为49.44%。4、通过调整饲料蛋白质水平变化使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了杂交石斑鱼生长特性,结果显示,50%的蛋白质水平能够显着提高杂交石斑鱼幼鱼对环境适应性较好,对饲料消化利用率好,其幼鱼生长速度较快。同时,两组之间鉴定出640种代谢物,其中143种代谢物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这143种代谢物主要与嘧啶代谢、胰岛素抑制、β-丙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有关。

冯华炜[2](2021)在《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文中提出水产养殖在确保我国粮食、营养和金融的安全中扮演着“中坚角色”。然而,集约化养殖下,病害发生给辽宁省大菱鲆、海参和鲤鱼等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养殖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类药物是防治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主要方式,但是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问题,不符合当前无抗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控要求。在此背景下,为加强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防控,本文从“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原菌表征”、“计算机辅助中草药药物毒性预测”、“复方中草药的免疫防控应用”这三个角度出发,开展两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基于微生物组表征养殖大菱鲆突眼病眼部病原菌特征和养殖海参腐皮综合症皮肤病原菌特征,并基于集成学习策略构建有机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对中草药毒性进行初步预测,为后期基于这些特征病原菌筛选安全有效的中草药进行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第二部分,以海参和鲤鱼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和鲤鱼的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在辽宁省进行了应用推广,为指导辽宁省海参和鲤鱼的实际生产提供更实用的技术支撑和实践依据。论文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针对人类的研究表明,定居在宿主眼部的共生菌群可以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眼部菌群的变化与眼部疾病的发生也有关系。但是尚未有研究针对鱼类疾病与眼部微生物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首次采用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大菱鲆突眼病感染与其眼部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大菱鲆和患病大菱鲆之间的眼部微生物群存在显着差异,且患病大菱鲆比健康大菱鲆具有更低的微生物多样性。作为特征属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存在于健康大菱鲆的眼部,其丰富度的增加可能与患病大菱鲆眼部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KEGG代谢功能异常有关。同眼部与肠道微生物群一样,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对宿主健康的维持也很重要,其菌群平衡的破坏往往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讨皮肤微生物与海参腐皮综合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首次通过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对海参腐皮综合症感染与其皮肤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表征其眼部特征病原菌。结果表明,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低于健康海参的皮肤微生物多样性,且这种变化可能与细菌组成的变化有关。对两组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通路的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海参和患病海参的皮肤微生物组成存在显着差异,Sulfitobacter、Roseovarius、Ruegeria、Vibrio、Tropicibacter和Leisingera等6个属为患病海参皮肤的特征属,其丰度的增加与微生物群落KEGG代谢通路的变化有关。水产养殖用中草药可能具有一些潜在毒性。计算模型可以通过减少动物试验来准确预测这些药物的毒性。目前,本课题组已开发了3个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性集成预测模型,尚未开发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因此,本研究以文献中收集的1823个化合物作为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限梯度提等机器学习算法结合9种分子指纹,构建27个预测化合物生殖毒性的集成模型。其中最佳的集成模型为Ensembl-Top12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6.33%±0.08%和0.937±0.001,在外部验证集中的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84.38%和0.920。与已有模型相比,EensemblTop12模型具更高的预测性能。采用最佳集成模型Eensembl-Top12,以及本课题组已有的3个毒性预测模型,对前期已筛选好的6个单味中草药的生殖毒性、致癌性、肝毒性和致突变进行预测,结果显示4个模型均可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本人前期采用四株海参腐皮综合症特征病原菌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海参的免疫防控应用。因此,本研究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在辽宁省大连市、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和绥中县等6个市县的24个海参养殖场进行了大规模应用推广。应用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抗病力、改善养殖水质、改善海参体壁氨基酸含量、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等功能。目前,复方中草药配方I共推广应用无药残海参苗种繁育规模14.19万立方米,平均增产24.53%,总体经济效益提高了1.1亿元。单味中草药毒性预测结果显示,前期筛选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基本安全无毒,可用于池塘养殖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复方中草药配方II对基于大菱鲆突眼病和其它鱼类常见疾病的四株特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显示,该配方对这四株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将该复方中草药配方II初步投喂50亩鲤鱼池塘的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提高了鲤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将鲤鱼的存活率提高了7.59%,增重率提高了22.94%,饵料系数降低了1.59%。此外,复方中草药配方II还显着提高了鲤鱼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力。进一步将复方中草药配方II在鲤鱼中地应用面积扩大至300亩后,结果显示应用期间复方中草药配方II显着降低了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和病害发生率,平均增产15.3%,经济效益增加了35万元。综上所述,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大菱鲆突眼病与眼部微生物之间的关系;(2)首次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揭示了海参腐皮综合症与皮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3)开发了具有更高预测性能的化合物生殖毒性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中草药毒性的初步评估;(4)将已开发的适用于海参工厂化育苗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和适用于淡水鱼养殖的复方中草药配方II首次在辽宁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滕佳[3](2021)在《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对典型双壳贝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无处不在,且由于其体积较小,可被多种海洋生物摄取,从而对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微塑料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以往研究报道,我国沿海地区微塑料污染较严重,其中渤海尤为突出。然而,渤海区域微塑料污染特征尚未完全揭示。莱州湾是渤海的一个典型海湾,湾内河流众多,包括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等20余条河流。莱州湾周边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大规模筏式水产养殖和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导致各种污染物大量输入。由于微塑料体积小且可获得性高,因此会与海洋生物发生相互作用。目前,有很多室内暴露实验研究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生物可利用性,探讨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然而,多数暴露实验使用球形、单一聚合物和尺寸精确的商品化微塑料,并且所选择的暴露浓度通常远高于沿海水域中实际的微塑料浓度。此外,这些研究中使用的微塑料粒径小于野外环境中的实际样品,且未考虑环境微塑料样品通常以不同的尺寸存在。近年来,由于海洋双壳类生物广泛存在,且具有较强的滤水性和可食用等特点,其富集微塑料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前期研究已经证实了微塑料在世界各地双壳类动物中的富集及其对这些生物的潜在毒性。然而,目前还缺乏对不同生态位的双壳类动物暴露于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调查了莱州湾58个站位的表层水和沉积物、31个站位的鱼类以及养殖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中的微塑料污染。然后以长牡蛎、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典型微塑料(聚乙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两种浓度(10和1000μg/L)对双壳贝类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和证据权重(WOE)模型评估了微塑料对双壳贝类的潜在毒性风险。此外,利用代谢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分析了牡蛎消化腺组织对微塑料的响应情况,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PE和PET微塑料对牡蛎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微塑料在莱州湾分布广泛,形状以纤维为主。无论在表层水或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在不同地区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表明海湾中存在多种微塑料污染源。空间热点(Getis-Ord Gi*)分析表明,微塑料污染主要集中在莱州-潍坊地区,而该地区又主要受洋流动态的影响。虽然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与表层水不同,但也受到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表层水中最常见的聚合物为PET,而在沉积物中则为玻璃纸(CP),这表明这些微塑料具有不同的沉降过程。低密度微塑料(PE和聚丙烯(PP))在表层水中的比例约为19.9%,但这些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仅占约1.7%,表明低密度微塑料颗粒能够迁移至外海。微塑料在表层水、沉积物和鱼类之间的形状、大小和聚合物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聚类分析表明,孤东、黄河口和莱州-潍坊地区是微塑料的三个来源地,微塑料可能来源于河流输入、塑料回收和海洋筏式养殖。此外,远岸站点的沉积物中微塑料多样性更高,表明这些站点接收的微塑料有多个来源。本研究中,微塑料丰度在双壳贝类中存在较大差异,菲律宾蛤仔是单位重量软组织中微塑料丰度最高的物种,而牡蛎是单位个体中微塑料丰度最高的物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生物个体大小、摄食机制以及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程度有关。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的特征,将为该海域微塑料污染的风险评估和源头控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2)在本研究中,在两种暴露浓度下,在长牡蛎的鳃和消化腺组织中均观察到了PE和PET微塑料的富集,证实了生物体对微塑料的摄入。PE和PET微塑料暴露后,牡蛎的摄食率和呼吸率下降,并诱导了氧化应激。此外,PE和PET微塑料都抑制了牡蛎的脂质代谢,而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则被激活。同时,还观察到暴露的牡蛎出现消化管坏死、组织间质减少以及鳃丝上皮细胞溶解、鳃尖上皮细胞瓦解等组织病理学损伤。综合生物标志物反应(IBR)和证据权重(WOE)模型结果均表明,微塑料毒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PET微塑料对牡蛎的毒性作用大于PE微塑料。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环境相关浓度微塑料对海洋双壳类动物的影响提供新认识,为评估现实条件下微塑料的生态风险提供数据支撑。(3)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微塑料暴露导致牡蛎代谢谱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发生变化。对差异蛋白质的KEGG富集分析表明,微塑料暴露主要干扰了牡蛎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过程。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表明,微塑料对氧化-还原过程、脂类代谢过程和磷酸戊糖途径均有影响。此外,微塑料暴露后,与脂质、有氧代谢以及细胞凋亡途径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量显着增加。可见,微塑料可以改变牡蛎的脂质和葡萄糖代谢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PE和PET微塑料对牡蛎的毒性效应。(4)在本研究中,在菲律宾蛤仔(R.philippinarum)和栉孔扇贝(C.farreri)的消化腺和鳃组织中均检测到微塑料。微塑料暴露对两种双壳类动物的摄食率和呼吸率影响较小。然而,微塑料对蛤仔和扇贝造成了氧化应激、能量和脂类代谢紊乱。两种贝类的鳃和消化腺也出现了组织病理学损伤。IBR分析表明,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加,应激性呈升高趋势,PET微塑料对双壳类动物的毒性作用大于PE微塑料。此外,证据权重(WOE)模型分析表明,在蛤仔消化腺组织中,随微塑料浓度的增加,其危害程度增大,且PET微塑料的毒性作用大于PE微塑料。但在蛤仔和扇贝的鳃组织中,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加,PE微塑料的危害增加,而PET微塑料的危害程度则相反。以上结果揭示了不同种类双壳动物对环境相关浓度微塑料暴露的反应,并且发现扇贝对微塑料的敏感性高于蛤仔。本研究为环境条件下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见解。综上所述,微塑料在莱州湾海域的表层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其潜在污染源主要包括河流输入、塑料回收和海上筏式养殖等,且水文过程是导致莱州湾微塑料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原因。选取代表性微塑料,并从多个层面研究了PE和PET对典型双壳贝类的毒理效应,发现微塑料暴露可引起双壳贝类的氧化应激、组织损伤以及能量和脂质代谢紊乱;结合综合生物标志物反应(IBR)和证据权重(WOE)模型,评估了微塑料对双壳贝类的潜在毒性风险,发现双壳贝类的应激反应随微塑料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且PET微塑料对典型双壳贝类的毒性作用高于PE微塑料。本研究可为莱州湾环境介质中微塑料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薛保铭[4](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李振通[5](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文中提出石斑鱼(Epinephelus),因其肉质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各营养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北方也有养殖。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对石斑鱼需求的扩增,石斑鱼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在石斑鱼养殖中也引发相关问题,如石斑鱼种质退化、易感病、畸形率高等。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来维持。杂交育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生物种质遗传资源退化的有效手段,在石斑鱼养殖中广泛应用。对于众多的杂交子代,对其表型以及遗传性状的研究尤为重要。1、云龙石斑鱼生长、畸形性状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云龙石斑鱼是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石斑鱼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兼具父母双方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相比,云龙石斑鱼表现出显着的生长优势,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核。本文利用雄性鞍带石斑鱼与雌性云纹石斑鱼建立了28个云龙石斑鱼杂交家系,另外建立3个云纹石斑鱼纯系。云龙石斑鱼家系的受精率平均值是55.5%±26.7%,畸形率平均值是8.3%±0.9%。在45-245日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0.0392L2.8912(R2=0.9869),W=0.0255L3.0216(R2=0.9908),在此生长过程云龙石斑鱼呈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是等速生长型。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的体重与体长平均值分别为(316.7±57.3)g、(22.5±1.7)cm,云纹石斑鱼的为(123.2±30.2)g,(16.8±1.3)cm,云龙石斑鱼体重和体长分别是云纹石斑鱼的2.6倍,的1.3倍。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为期12个月的对比养殖,体重是珍珠龙胆的1.3倍,全长为1.2倍。云龙石斑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石斑鱼育种中普遍存在畸形鱼的现象,给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培育的云龙石斑鱼家系中,平均畸形率为8.3%±0.9%,个别家系畸形率高达44.7%。目前,对石斑鱼畸形的发生研究缺少,因此我们借助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对高畸形率家系的正常鱼与畸形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进行测序。在18个RNA-seq文库中,共获得10.5亿条高质量的reads。共组装了87,888个基因,注释到36,268个基因,长度在201-28,922 bp。我们对正常鱼和畸形鱼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别在脑、垂体、脊椎骨中获得398、136和2,3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06个上调基因,2,169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DNA结合、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反应、神经性配体受体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雌激素信号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参与到脊椎骨畸形的发生中。进一步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与畸形性状相关的三个模块,筛选到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9A。在blue模块中,发现有多数基因与小白蛋白(OCM)、血小板糖蛋白Ibα链(GPIB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联,这三个基因均与脊椎骨发育密切相关。另外通过q PCR验证表明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是高质量的,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要求。2、杂交石斑鱼线粒体结构及进化分析石斑鱼种类丰富多样,线粒体DNA有其特有的特点,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本文对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子代的线粒体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线粒体DNA长度为16,695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22个转运RNA(t RNA)、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control)。基因的组成与顺序与其它脊椎动物一致。在这13个PCGs中,有12个分布在重链,ND6编码在轻链。杂交子代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碱基使用上具有较高的AT,AT为正值,GC为负值。起始密码子除了COX和ND4的为GTG,ATP6的为CTG,其余皆为AT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类型,包括T(ND2,COXII,ND3,ND4和Cytb)、TA(COXIII),TAA(其余PCGs)。所有t RNA中除了t RNASer(AGN)由于缺少经典的环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式。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子代与云纹石斑鱼关系最近,显示杂交子代的线粒体遵循母本遗传特征,结果对于鉴定物种、系统进化和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在石斑鱼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可行性、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进行评估。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是一个新的杂交组合,从生长发育、染色体分析、线粒体分析和微卫星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研究。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在水温20.3-24.7℃,盐度30的条件下,历时40 h 55 min孵化出膜,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赤点石斑鱼为41 h 18 min。胚后变态发育阶段分为前期仔鱼(1-3 d)、后期仔鱼(4-31 d)、稚鱼期(32-57 d)、幼鱼期(58 d-)四个时期。至一龄时,杂交子代的体重达到(176.6±28.7)g,全长达(22.4±1.1)cm,赤点石斑鱼的体重达(81.4±15.0)g,全长达(17.5±1.0)cm,杂交子代体重是赤点石斑鱼的2.17倍,全长的1.28倍。与赤点石斑鱼相比,杂交子代的体表附有黑色斑块,条带不明显,体型与赤点石斑鱼相似。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对四月龄的赤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进制备染色体制片。使用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2%,核型公式是2n=3sm+3st+42t。赤点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0%,核型公式是2n=4sm+6st+38t,蓝身大斑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2sm+46t,说明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父母本各一套染色体。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长度为16,928 bp,包含包括13个PCGs、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对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杂交后代系统进化分析说明线粒体DNA在遗传中遵循母本遗传。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杂交子代进行遗传性状分析。对于这24对微卫星位点,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4297,shannon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531,其中有20个位点为高度多态性,平均值为1.479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E.AT的群内近交系数、总群体近交系数和群体间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平均为0.0713、0.3097、0.2566、0.7242。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的是赤点石斑鱼(3.5883),然后是杂交子(3.3288)和蓝身大斑石斑鱼(1.9306)。平均观测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447)、赤点石斑鱼(0.5089)、蓝身大斑石斑鱼(0.3097)。平均期望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569)、赤点石斑鱼(0.56035)、蓝身大斑石斑鱼(0.3479),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3042-0.5898,最高的是杂交子代,表明杂交子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赤点石斑鱼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

窦鑫[6](2021)在《大黄鱼鱼肝油的酶法制取与脱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近海区域内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于我国近海海域的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同时在朝鲜西海岸也存在大量的大黄鱼。由于大黄鱼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产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其副产物的产量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将这些副产物有效的利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大黄鱼肝的营养成分中脂质含量较大,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质,且大黄鱼肝脏是其内脏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器官,比较具有开发潜力。因此,为使大黄鱼鱼肝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高值化利用,本文以大黄鱼鱼肝为原料,分析了其营养组成,并探究了酶法提取大黄鱼鱼肝油的最佳工艺,同时也研究了大黄鱼鱼肝油的脱腥精制方法对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大黄鱼肝脏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对大黄鱼肝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为大黄鱼肝脏的营养和功能性产品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大黄鱼肝中水分含量较鱼肉低,为45.71%,蛋白质含量为8.25%,脂肪含量为37.97%,脂肪酸的测定结果也较为理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达62.63%,其中EPA和DHA占9.42%。与此同时,大黄鱼肝还富含磷脂、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且重金属元素(如汞,砷,镉等)含量均低于中国鱼类重金属限量标准。在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结果中也分析出形成鱼肝风味的关键成分,为醛、酮和醇类化合物。2、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鱼肝油酶法提取工艺以大黄鱼肝脏为原料,将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酶法提取大黄鱼鱼肝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添加量2.5%、料液比1:2(g/m L)、p H 7.3、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3℃。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78.39%,其品质较淡碱法好,油脂澄清,酸价为(5.83±0.15)mg/g,碘价为(142.65±0.22)mg/100g,含有13种脂肪酸(较淡碱法多5种),且不饱和脂肪酸为8种,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9.71 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63 g/100g,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7.62 g/100g。酶法提取大黄鱼鱼肝油的提取率、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均优于淡碱法。3、阐明了三脱精制工艺对大黄鱼鱼肝油品质影响:为了开发优质大黄鱼鱼肝油,探究其在精制过程时的品质变化,对大黄鱼肝粗提油分别采用脱胶、脱酸、脱色处理,对各阶段鱼肝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IA、IT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脱胶、脱酸、脱色精制阶段的理化性质方面,脱色后鱼肝油的酸价与粗鱼肝油相比降低了60.42%,碘值提高了1.13倍,过氧化值降低了48.03%,其理化性质得到了显着的改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优化效果明显,大黄鱼鱼肝油的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14倍、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28倍以及EPA、DHA含量增加了1.33倍,且IA、IT值均相对较低。粗鱼肝油中油脂味、鱼腥味和酸味重,脱胶去除了鱼肝油中的溶胶型杂质、脱酸主要降低了鱼肝油的酸价,脱色显着的改善了鱼肝油的颜色,使其由红棕色变为浅黄色,且脱色工艺对鱼肝油的风味也略有改善。4、明确了不同脱腥方法对精制大黄鱼鱼肝油品质的影响:鱼肝油经过精制仍存在腥臭味,所以为了有效去除大黄鱼鱼肝油特殊的腥臭味,对三脱精制后大黄鱼鱼肝油进行不同脱腥方法(旋蒸、固相吸附、碱性稀醇、GTP处理。并对处理所得的精制大黄鱼鱼肝油进行理化性质、脂肪酸、IA、IT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脱腥工艺可以显着降低其油脂味、鱼腥味和酸味,在不同脱腥方法的比较中,碱性稀醇脱腥可使鱼肝油酸价达到最低0.24±0.07 mg KOH/g,而GTP脱腥可有效降低鱼肝油氧化值(1.56±0.19mmol/kg)。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略有差异,但总体品质较为优质,均可保证其营养成分和功能特性。GTP由于本身带有抗氧化性,既可以抑制鱼肝油的氧化又可以保证其IA、IT值处于较低的水平,可以降低人体产生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且在风味中还会形成愉悦的清香味,总体效果更佳。相比脱色鱼肝油,经过脱腥的鱼肝油品质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该研究为大黄鱼肝开发,生产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且风味品质均佳的鱼肝油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罗帅[7](2021)在《黄姑鱼抗哈维氏弧菌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相关免疫基因功能研究》文中指出黄姑鱼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浙江和福建省)广受欢迎,在福建省已有近30年的养殖历史。随着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及养殖规模的扩大,主养区集约化养殖程度过高,导致疾病暴发频繁。多年来黄姑鱼养殖也常常因为病害导致大量死亡,特别是哈维氏弧菌侵袭引发的病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揭示黄姑鱼抵御哈维氏弧菌侵害的抗病遗传基础,进而阐明其抗病免疫机制,为开展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从染病黄姑鱼上分离到的哈维氏弧菌菌株,对黄姑鱼进行了人工攻毒实验,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挖掘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定位抗病性状相关的遗传位点,并对筛选到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用哈维氏弧菌(1×107 CFU/m L)对700尾黄姑鱼幼鱼进行浸泡攻毒,攻毒后144h达到死亡高峰,216 h后不再出现死亡。取死亡高峰期的197个个体作为易感样本,攻毒后15 d仍存活的148个个体作为抗性样本,对这345个个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共鉴定出4,340,537个SNPs用于GWAS。GWAS结果显示,显着的SNPs在14号染色体上聚为一簇,其中54个SNPs与黄姑鱼的哈维氏弧菌抗性相关,这些变异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范围处于0.1884到0.2899之间。哈维氏弧菌抗性的基因组膨胀因子(λ)为1.01。全基因组所有SNPs能够解释的表型差异的比例(PVE)为38%,54个显着SNP位点分别能够解释的表型差异的比例在0.1064至0.1368之间,其中最显着的SNP Chr14:6518461的PVE为13.68%。对每个显着SNP周围的基因进行扫描后,发现了8个候选基因与哈维氏弧菌抗性相关,并且这些SNPs大多数位于基因的内含子中。特别地,最显着关联的SNP Chr14:6518461位于SPHK1内含子中。此外,在该候选区域内的15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中存在77个SNPs,这些SNPs能够导致其相应的三联体密码子发生错义突变,从而可能影响其相应蛋白的功能,可能对黄姑鱼的哈维氏弧菌抗病性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黄姑鱼SPHK1基因的ORF序列长为1689 bp,预测编码一个由56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约为62.11 kDa的蛋白。该蛋白亚细胞定位位于胞质区域。黄姑鱼SPHK1基因在组织或器官中广泛表达,但表达量差异显着。其中,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哈维氏弧菌攻毒后,黄姑鱼头肾、脾脏和肝脏中SPHK1 m RNA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在肝脏中其表达量呈现明显的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并在攻毒后24 h达到最高。同时,扩增到的SPHK1基因5’端上游1931 bp的非编码序列,其中含有6个潜在的核心区域。通过构建候选启动子区不同截短片段的重组质粒测定活性,确定了SPHK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为-1931~-1587和-419~+92,并在其中分别预测到48和22个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上结果为研究黄姑鱼SPHK1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解析与调控抗病作用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张智一[8](2020)在《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和运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海水鱼类作为能为人类提供高级蛋白质的食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在捕捞资源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业作为海水鱼类生产供应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使用了工厂化养殖模式及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但使用比例较低,大部分养殖生产活动仍处于较为粗放的传统养殖阶段。同时,由于此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度较高,往往容易产生产业集聚,这种集聚也衍生出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养殖模式发展难以为继,为使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产业亟待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的革新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革新的基础在于对现存海水鱼类养殖业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途径在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进行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革新。摸清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模式应用和产业集聚现状是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革新的基础,研究产业集聚区域各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估其生态经济绩效是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为切入点,使用海水鱼类养殖主要生产区域相关数据,分析和测度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主要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使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产业集聚区域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两个方面(生态经济效率和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以两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其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全面评价。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博弈模型推演与讨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大菱鲆主要在辽宁省和山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辽宁省集聚更为明显;池塘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海鲈鱼在广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大黄鱼产量最高,其在福建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深水网箱模式主要生产品种为卵形鲳鲹,其在海南省与广西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广西省养殖专业化程度更高。(2)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发现:(1)养殖相关技术领域和企业的资金扶持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的增加,能够通过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但养殖生产、鱼药和饵料投放以及各类资源应用的增加能够使化学成分排放增加;(2)政策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变动能够通过影响新增养殖场建设投资对养殖生产收益、化学成分排放、地下水资源损失、土地占用面积、空气污染程度以及区域捕捞资源衰退造成影响;(3)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的增加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的养殖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能够促进产业养殖模式革新,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降低养殖生产化学物质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养殖生产实际,对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系统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进行分析,发现:(1)养殖阶段饲料投喂是造成各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受到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和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因养殖模式特性,受此类影响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2)工厂化养殖养殖面积受政策影响较大,养殖尾水的排放以及高浓度矿物质反冲地下水均会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3)普通池塘养殖模式在土地租用周期内受到影响较小,其养殖排放在区域水环境吸收富营养物质超出环境修复能力的情况下,会对下期养殖产品质量和价格造成影响;(4)普通网箱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直接在水环境中进行,养殖尾水的排放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5)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在建造时有国家资金支持,因主要在距岸较远的海域分布,造成的环境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3)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如下:(1)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测度中53.13%的样本综合得分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在不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山东省的生态经济绩效表现在三省中为最佳,尽管在规模效率方面表现较差,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均为最高;辽宁省位列第二,河北省表现排名最低。在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小规模养殖户整体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尽管小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较高,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较低。(2)普通池塘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48.72%高于平均值,样本纯技术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小规模养殖户尽管生态经济效率较高,但在考虑成本利润率和边际贡献率时,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3)普通网箱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22.58%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规模养殖户生态经济绩效表现显着优于小规模养殖户。(4)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不仅在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中体现出了较其他模式而言的优势,还在生态经济绩效的评价中表现优越。但需要看到的是,深水网箱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率受到高昂建造费用和运营费用的影响,在生态经济效率受到了一定制约,总体绩效虽呈现较好的综合表现,但效率仍待进一步提高。(4)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现状来看,促进其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现存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阻碍为其对地下水的严重依赖严重依赖和威胁以及极高的自然资源消耗,其养殖投喂饵料多为鲜活饵料,不仅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极易影响产品品质。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能否进行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以尽量减少养殖尾水中氮、磷和COD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化学成分的排放。普通网箱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鲜活饵料的使用和近岸区域高密度网箱分布,这两者不仅造成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及鱼病高发风险,还使得近岸底泥集聚加剧,危害近岸水体环境。深水网箱养殖模式虽对环境危害较小,但高昂的养殖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限制了模式应用和推广。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前人对我国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发展、大菱鲆养殖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与成因等方向进行了研究,本文则创新性地对我国海水鱼类各主要养殖品种以及主要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展开研究,拓展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产业集聚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围。(2)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研究往往针对养殖业的某个具体部分展开,研究缺乏整体性,本文创新性地以系统的视角对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部分进行研究,将海水鱼类养殖生产活动各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生态经济领域的分析研究,拓宽了海水鱼类养殖经济领域研究的角度。(3)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生态经济研究较少且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区域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分析中,不仅扩展了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范围,还创新性地使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生态经济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基于研究,本文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有:(1)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以政策资金扶持为主、以政府引导为辅的方式促进工厂化循环水模式推广利用;(2)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降低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使用成本;(3)加强配合饲料的研发,提高配合饲料使用率;(4)引导健康消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2)对池塘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加强饲料研发及应用指导,降低饵料投喂引起的养殖富营养化成分;(2)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尾水处理设施的推广使用;(3)提高天气观测水平,保障产业发展;(4)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产业运行风险。(3)对网箱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持续扶持深水网箱建设,鼓励中小型养殖户进行合作投资;(2)引入正规金融服务,保障产业稳健发展;(3)创新养殖经营模式,引导产业绿色转型;(4)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以市场带动模式推广;(5)科学合理规划深水网箱养殖区域,加强扶持绿色生态深水网箱建设;(6)着力开发特种渔业保险,切实帮助养殖户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曹平[9](2020)在《棘头梅童鱼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亲鱼营养状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课题组对棘头梅童鱼人工繁养技术攻关与研究基础上,对闽东海域棘头梅童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四个不同地理群体肌肉营养组成的比较分析,野生及人工养殖幼鱼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比较,并对其亲鱼不同组织中脂肪和脂肪酸分析,及其亲鱼成熟卵巢生化成分分析,旨在填补该方面资料的空白,探明棘头梅童鱼及不同地理群体、野生及人工养殖幼鱼、亲鱼阶段生化组成特点,为棘头梅童鱼营养价值研究、产业化扩繁及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闽东海域棘头梅童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测定分析了繁殖季节闽东海域30尾棘头梅童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7.21%,粗脂肪含量为0.56%,水分含量为77.70%,粗灰分含量为1.49%。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检测),占肌肉总量的17.01%(鲜样百分比),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为6.09%,占氨基酸总量的35.8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6.73%。棘头梅童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标准。棘头梅童鱼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从AAS来看为亮氨酸,从CS来看为苯丙+酪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7.04。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26.24%(干样百分比),占氨基酸总量的34.40%。共检测到32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8.2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6.1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5.63%。脂肪酸中EPA与DHA含量较高,分别为8.23%,12.34%。综合来看,棘头梅童鱼必需氨基酸营养组成合理,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脂肪酸种类丰富,EPA和DHA含量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有较高的食用与营养价值。2.四个地理种群棘头梅童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4个野生棘头梅童鱼群体样本于2019年6月-8月份别采集于上海崇明、浙江舟山、浙江台州和福建宁德4地沿海海域,分别对其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台州、舟山、崇明、宁德四个地理种群棘头梅童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80.87%、81.43%、80.00%和78.63%,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6.43%、16.93%、16.63和17.03%,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10%和1.13%、1.17%和1.17%,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00%、0.83%、0.83%和0.83%。四个地理种群棘头梅童鱼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分别为6.82%、7.04%、6.75%和6.96%。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标准。依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分值,四个地理种群棘头梅童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和缬氨酸。四个地理种群棘头梅童鱼肌肉中分别检测到32种、32种、31种和30种脂肪酸,组成种类丰富。另外,四个地理种群棘头梅童鱼肌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常量元素均以钾元素含量最高,微量元素均以铁元素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四个地理种群的棘头梅童鱼均是符合人体营养需求的优质水产品。3.野生和养殖棘头梅童鱼幼鱼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对野生及养殖棘头梅童鱼幼鱼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幼鱼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养殖幼鱼,而粗蛋白和灰分含量稍低于养殖幼鱼。棘头梅童鱼野生和养殖幼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均为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色氨酸含量最低。野生幼鱼脂肪酸中EPA与DHA的含量分别为4.49%、14.39%,养殖幼鱼脂肪酸中EPA与DHA的含量分别为2.29%、10.08%,野生幼鱼显着高于养殖幼鱼。野生幼鱼和养殖幼鱼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在微量元素方面,野生幼鱼中铁元素和硒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养殖幼鱼。4.海捕棘头梅童鱼亲鱼不同组织中脂肪和脂肪酸分析对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性腺发育至Ⅳ期)卵巢、肌肉和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卵巢、肝脏和肌肉中的总脂含量分别为4.84%、2.66%和0.56%。卵巢总脂含量约为肌肉总脂含量的8.6倍,差异性显着。饱和脂肪酸在卵巢中含量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卵巢中最高,具有显着性差异。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肌肉、卵巢和肝脏中呈递增趋势。卵巢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为反油酸,含量为19.95%。EPA+DHA含量为24.10%。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1.6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3.99%,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4.40%。肌肉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为硬脂酸,含量为32.77%,EPA+DHA含量为20.57%,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6.4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2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0.31%。肝脏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为硬脂酸,含量为35.50%,EPA+DHA含量为26.46%。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4.2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8.29%。5.闽东海域棘头梅童鱼成熟卵巢生化成分分析采用常规生化成分测试方法测定了闽东海域棘头梅童鱼成熟卵巢的一般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成熟卵巢水分含量为58.31%,粗蛋白含量为18.13%,粗脂肪含量为4.84%,粗灰分含量为2.33%。卵巢组织中含有17中氨基酸(因酸处理,色氨酸未检测),含量为18.64%(鲜重),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脯氨酸。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92%,占氨基酸总量的37.13%,以赖氨酸含量最高。含有8种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73%。含有2种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9%,占氨基酸总量的10.67%。呈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及甘氨酸)总含量为5.59%。卵巢中共检测到3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有13种,含量为31.61%。不饱和脂肪酸有17种,含量为68.39%。单不饱和脂肪酸有7种,含量为33.99%,多不饱和脂肪酸有10种,含量为34.40%。EPA+DHA的含量为24.10%。

韩千帆[10](2020)在《山东半岛海水养殖场中抗生素的分布、复合污染和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环境中抗生素的赋存引起了广泛关注。抗生素作为预防和治疗人畜细菌性疾病的一种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然而,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会造成抗生素在养殖生物体内积累,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此外,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进入自然水体环境,抗生素可能对生态系统构成潜在风险。山东半岛黄渤海沿岸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但对此区域抗生素的赋存和分布少有研究。本研究选取了在海水养殖环境中被广泛检出的17种抗生素作为目标抗生素,选择黄海沿岸海阳、即墨和渤海沿岸莱州的典型海水养殖场为采样点,探究了不同养殖模式下海水、沉积物/生物膜、生物和饲料中抗生素的时空分布,定量阐述了各潜在污染源对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贡献率/量,分析了重金属与抗生素复合污染的作用机制,系统评估了抗生素在水体中的生态风险、耐药性风险和人类消费海产品产生的健康风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海养殖区养殖水中的主要抗生素为甲氧苄氨嘧啶,渤海养殖区为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甲恶唑。黄海养殖区养殖沉积物中检出高浓度土霉素和恩诺沙星,渤海养殖区沉积物中的主要抗生素是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分别是黄、渤海养殖区养殖生物中的主要抗生素。温室大棚养殖水泥池内壁上的生物膜(养殖生物粪便、微生物、饲料和沉积物的混合物)比附着在浅海养殖模式(筏式养殖、吊笼养殖、底播养殖)下网绳上的生物膜(沉积物和微生物的混合物),以及其他养殖沉积物有更强的富集抗生素的能力。温室大棚养殖模式下各介质中抗生素水平最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各介质中抗生素水平最低。鱼类养殖池的水、沉积物和生物中抗生素含量高于海参养殖池和软体动物养殖池。(2)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分析表明,黄海和渤海沿岸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均为生活污水,对自然水体中抗生素总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87.3%和63.3%。在黄海养殖区,水、沉积物/生物膜样品中Zn的浓度与总抗生素浓度显着相关,与多种抗生素的浓度成正比。渤海莱州湾的自然水体中,Cu与多种抗生素的浓度呈显着正相关。这可能与Cu和这些抗生素有共同来源,Cu持续向水体中输入并参与抗生素在沉积物中的竞争吸附,Cu和抗生素在水中易络合形成沉淀有关。渤海养殖区水体和生物体内一些高浓度的重金属(Mn、Zn和Cr)与抗生素的正相关,这些重金属和抗生素可能会增加对生物体内菌株的选择性胁迫。(3)在黄海养殖区,养殖水体和自然水体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显示出高生态风险和耐药性风险。在鱼类体内这两种抗生素含量高,会通过饮食消费对人体健康构成较高风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渤海沿岸自然水体中显示出中高生态风险,甲氧苄氨嘧啶和恩诺沙星在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风险,可能会对水环境中的细菌群落施加选择性压力,甚至引发养殖生物耐药性的产生。食用渤海养殖区的大菱鲆和海参,其中含有的恩诺沙星可能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研究地区海产品中的抗生素含量均低于各自的最大残留限量。本研究将为抗生素的规范化使用和污染管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撑。

二、几种海水养殖鱼类化学组成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海水养殖鱼类化学组成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饲料脂肪对鱼类生长的研究
        1.1.1 鱼类对脂肪的营养需要
        1.1.2 脂肪的消化吸收
        1.1.3 脂肪的代谢
        1.1.4 脂肪在肠道内的调控
        1.1.5 脂肪的生理功能
        1.1.6 饲料脂肪与鱼类生长的研究
    1.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类生长的研究
        1.2.1 饲料蛋白质的组成
        1.2.2 鱼类对蛋白质需求的研究
        1.2.3 鱼类对氨基酸需求的研究
        1.2.4 影响蛋白质需要的因素
        1.2.5 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1.3 我国石斑鱼养殖的市场状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4.1 目的与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饲料
        2.1.2 实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4 计算公式
        2.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饲料脂肪水平与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关系
        2.2.2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全鱼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2.2.3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2.4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2.2.5 饲料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脂肪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配方和设计
        3.1.2 养殖管理
        3.1.3 样本提取流程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率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肠道的影响
        3.2.3 代谢组学概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饲料的制备
        4.1.2 .实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计算公式
        4.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体成分的影响
        4.2.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2.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肠道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4.2.5 饲料蛋白水平对杂交石斑鱼幼鱼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4.2.6 蛋白质水平对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4.2.7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蛋白质水平对杂交石斑鱼的生长调控机制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配方和设计
        5.1.2 养殖管理
        5.1.3 样本提取流程
        5.1.4 LC-MS/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生长表现和饲料利用率
        5.2.2 样品质量及方法可靠性评价
        5.2.3 代谢物的鉴定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2.1 研究思路
        0.2.2 主要内容
    0.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0.3.1 主要创新点
        0.3.2 尚待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大菱鲆和海参的病原菌特征及用于中草药生殖毒性初步预测的集成模型构建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组学及其应用
        1.1.1 微生物组学概述
        1.1.2 微生物组学分析策略
        1.1.3 微生物组学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1.1.4 微生物组学在水产动物疾病中的应用
        1.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1.2.1 机器学习方法概况
        1.2.2 机器学习在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应用
        1.2.3 机器学习在化合物毒性预测中的应用
    第2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突眼病感染大菱鲆眼部的病原菌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2.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2.2.3 序列数据处理
        2.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2.3.2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2.3.3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2.3.4 大菱鲆眼部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2.4 讨论
        2.4.1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多样性的影响
        2.4.2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2.4.3 大菱鲆突眼病发生对眼部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2.5 结论
    第3章 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腐皮综合症感染海参的皮肤病原菌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3.2.2 高通量16S r RNA基因测序
        3.2.3 序列数据处理
        3.2.4 数据分析和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分布情况
        3.3.2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差异
        3.3.3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
        3.3.4 海参皮肤微生物群的功能差异
        3.4 讨论
        3.4.1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的影响
        3.4.2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3.4.3 海参腐皮综合症发生对皮肤微生物群功能的影响
        3.5 结论
    第4章 化合物生殖毒性集成预测模型开发及其在中草药毒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数据集
        4.2.2 分子指纹计算
        4.2.3 特征选择
        4.2.4 模型构建
        4.2.5 模型评估
        4.2.6 模型应用域分析
        4.2.7 模型对中草药毒性的预测评估
        4.3 结果和讨论
        4.3.1 特征选择结果
        4.3.2 模型的预测性能
        4.3.3 最佳模型的应用域
        4.3.4 最佳模型与已有模型的比较
        4.3.5 最佳模型对化合物分类的结果分析
        4.3.6 化合物指纹特征相关的生殖毒性
        4.3.7 模型对中草药多个毒性的预测结果
        4.4 结论
    本篇小结
第三篇 两种复方中草药配方对水产经济动物海参和鲤鱼的免疫防控应用研究
    第5章 文献综述
        5.1 水产经济动物养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2 水产养殖用中草药种类及活性成分
        5.3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5.4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5.4.1 评估水产动物非特异性能力的免疫因子
        5.4.2 单味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5.4.3 复方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5.5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5.6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问题
    第6章 海参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及推广应用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试验
        6.2.2 实验和应用推广地点
        6.2.3 投饲管理与实验设计
        6.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6.2.5 生长性能测定
        6.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6.2.7 养殖水质的监测
        6.2.8 抗病力测定
        6.2.9 体壁氨基酸含量测定
        6.2.10 抗生素残留量测定
        6.2.11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的抑菌效果
        6.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最佳投喂比例的探索
        6.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6.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6.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养殖水质的影响
        6.3.6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海参抗病力的影响
        6.3.7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辽宁省海参养殖场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6.3.8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养殖海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6.3.9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应用后养殖海参的抗生素残留情况
        6.4 讨论
        6.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在海参养殖中的作用
        6.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Ⅰ对辽宁省海参养殖中的应用意义
        6.5 结论
    第7章 淡水鱼用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池塘养殖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应用初探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试验
        7.2.2 应用地点与实验设计
        7.2.3 投饲管理
        7.2.4 样本收集与制备
        7.2.5 生长性能测定
        7.2.6 非特异性免疫力测定
        7.2.7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的抑菌效果
        7.3.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
        7.3.3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对鲤鱼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7.3.4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投喂后鲤鱼生长性能与免疫性能的关系
        7.3.5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养殖场的应用
        7.4 讨论
        7.4.1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鲤鱼养殖中的作用
        7.4.2 复方中草药配方Ⅱ在沈阳市初步应用的意义
        7.5 结论
    本篇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3)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对典型双壳贝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塑料定义和来源
        1.1.1 微塑料定义
        1.1.2 微塑料来源
    1.2 多环境介质中微塑料污染
        1.2.1 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
        1.2.2 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现状
        1.2.3 生物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
    1.3 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3.1 繁殖
        1.3.2 能量储备和生长
        1.3.3 免疫功能
        1.3.4 营养级传递
    1.4 莱州湾简介
    1.5 模式生物选择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意义及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微塑料提取
        2.2.3 微塑料样品的镜检
        2.2.4 微塑料的聚合物类型鉴定
        2.2.5 污染控制
        2.2.6 洋流模拟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微塑料丰度
        2.3.2 微塑料的形状及尺寸特征
        2.3.3 微塑料化学组成
        2.3.4 微塑料分布特征
    2.4 讨论
        2.4.1 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
        2.4.2 生物体内微塑料
        2.4.3 环境与鱼类中微塑料的关系
    2.5 小结
第3章 长牡蛎对微塑料暴露的生理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微塑料制备
        3.2.3 室内暴露
        3.2.4 微塑料富集
        3.2.5 生理行为测量
        3.2.6 抗氧化指标、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3.2.7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
        3.2.8 组织学分析
        3.2.9 毒理学风险评估
        3.2.10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塑料在组织中的富集
        3.3.2 生理指标响应
        3.3.3 氧化应激
        3.3.4 能量和脂质代谢
        3.3.5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
        3.3.6 病理组织学损伤
        3.3.7 危险指数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微塑料对长牡蛎毒性效应的组学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微塑料制备
        4.2.3 室内暴露
        4.2.4 代谢组学
        4.2.5 蛋白质组学
        4.2.6 目的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差异代谢物
        4.3.2 代谢通路分析
        4.3.3 差异表达蛋白质
        4.3.4 生物信息分析
        4.3.5 iTRAQ蛋白质组学的验证
        4.3.6 细胞凋亡调控和分子伴侣的作用
    4.4 小结
第5章 微塑料对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生理响应的比较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微塑料制备
        5.2.3 室内暴露
        5.2.4 微塑料的富集
        5.2.5 生理行为测量
        5.2.6 抗氧化指标、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5.2.7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
        5.2.8 组织学分析
        5.2.9 毒理学风险评估
        5.2.10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对微塑料的富集作用
        5.3.2 生理指标响应
        5.3.3 生物标志物变化
        5.3.3.1 氧化应激
        5.3.3.2 能量代谢
        5.3.3.3 脂质代谢
        5.3.4 组织损伤
        5.3.5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
        5.3.6 证据权重评估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杂交育种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1.1.2 鱼类远缘杂交的障碍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
        1.1.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
        1.1.5 石斑鱼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中的骨骼畸形
        1.2.1 骨骼畸形原因
        1.2.2 研究骨骼畸形的方法
        1.2.3 鱼类骨骼畸形机制研究
        1.2.4 石斑鱼中的畸形
    1.3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1.3.2 染色体显带技术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3.4 石斑鱼类染色体研究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
        1.4.1 线粒体DNA研究
        1.4.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1.5 转录组学
        1.5.1 测序技术发展
        1.5.2 石斑鱼转录组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云纹石斑鱼与云龙石斑鱼家系建立
        2.2.2 云纹石斑鱼和云龙石斑鱼苗种培育
        2.2.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及云龙石斑鱼家系间生长对比
        2.2.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2.5 生长性状和畸形率统计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受精率
        2.3.2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畸形率
        2.3.3 云龙石斑鱼家系间及父系半同胞家系间生长对比
        2.3.4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3.5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3.6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4 讨论
        2.4.1 云龙石斑鱼家系的生长差异
        2.4.2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4.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4.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云龙石斑鱼畸形性状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鱼的来源
        3.2.2 取样以及RNA提取
        3.2.3 cDNA文库构建以及illumina测序
        3.2.4 序列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3.2.5 差异基因分析
        3.2.6 样本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3.2.7 基因表达网构建
        3.2.8 模块-性状关系以及关键基因鉴定
        3.2.9 基因验证
    3.3 结果
        3.3.1 正常鱼与畸形鱼的外在表现
        3.3.2 云龙石斑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的转录组De novo组装与分析
        3.3.3 Unigenes的注释
        3.3.4 样本聚类以及差异基因鉴定
        3.3.5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3.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3.3.7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3.3.8 畸形相关模块的鉴定以及功能注释
        3.3.9 基因鉴定以及网络构建
        3.3.10 荧光定量验证实验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4.2.2 PCR扩增与测序
        4.2.3 线粒体DNA注释及分析
        4.2.4 系统发育树构建
    4.3 结果
        4.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4.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4.3.3 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4.3.4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和重叠区域
        4.3.5 L链的复制起点和控制区
        4.3.6 线粒体的母性遗传
        4.3.7 系统发育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5.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5.2.3 取样与观察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胚胎发育
        5.3.2 胚后发育
        5.3.3 E. AT与E. A生长性状比较
        5.3.4 E. AT与E. A第二背鳍棘与第一腹鳍棘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6.2.3 线粒体DNA序列测定
    6.3 结果
        6.3.1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E. AT与E. A染色体数目及组成
        6.3.2 E.AT线粒体DNA分析
    6.4 讨论
        6.4.1 杂交子代E.AT染色体组成
        6.4.2 杂交子代E.AT线粒体
    6.5 小结
第七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父母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7.2.3 SSR引物
        7.2.4 PCR扩增和自动荧光检测
        7.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结果
        7.3.1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7.3.2 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
        7.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7.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7.3.5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7.4 讨论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资助项目
致谢

(6)大黄鱼鱼肝油的酶法制取与脱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大黄鱼简介
    1.2 大黄鱼副产物加工现状
    1.3 肝脏及其制品基本营养成分的研究现状
    1.4 鱼类肝脏脂质的研发现状
        1.4.1 磷脂
        1.4.2 脂肪酸
        1.4.3 不皂化脂质
    1.5 鱼类脂质的制备
        1.5.1 蒸煮法
        1.5.2 压榨法
        1.5.3 溶剂法
        1.5.4 淡碱水解法
        1.5.5 酶解法
        1.5.6 超声辅助法
        1.5.7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6 鱼油精制
        1.6.1 脱胶
        1.6.2 脱酸
        1.6.3 脱色
        1.6.4 脱腥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7.1 立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黄鱼肝脏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原料预处理
        2.1.3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2.1.4 氨基酸的测定
        2.1.5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2.1.6 感官评价
        2.1.7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1.8 磷脂组成的测定
        2.1.9 无机元素的测定
        2.1.10 维生素的测定
        2.1.11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
        2.2.2 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2.2.3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
        2.2.4 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2.2.5 磷脂组成的分析
        2.2.6 无机元素组成的分析
        2.2.7 维生素组成的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肝油的酶法提取工艺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响应面优化设计
    3.4 大黄鱼鱼肝油的品质分析
    3.5 大黄鱼鱼肝油的脂肪酸组成
    3.6 小结
第四章 脱胶、脱酸、脱色的精制过程对大黄鱼肝油品质的影响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大黄鱼鱼肝油脱胶工艺
        4.1.3 大黄鱼鱼肝油脱酸工艺
        4.1.4 大黄鱼鱼肝油脱色工艺
        4.1.5 鱼肝油理化特性测定
        4.1.6 脂肪酸的测定
        4.1.7 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4.1.8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4.1.8.1 样品制备
        4.1.8.2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4.1.9 感官评价
        4.1.10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三脱过程对大黄鱼鱼肝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4.2.2 三脱过程对大黄鱼鱼肝油脂肪酸的影响
        4.2.3 三脱过程对大黄鱼鱼肝油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IA)和血栓形成指数(IT)的影响
        4.2.4 三脱过程对鱼肝油感官评价的影响
        4.2.5 鱼肝油精制过程挥发性成分分析
        4.2.6 三脱精制过程对关键风味物质(OAV)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几种脱腥方法对精制大黄鱼鱼肝油风味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不同脱腥方法
        5.1.3 鱼肝油理化特性测定
        5.1.4 脂肪酸的测定
        5.1.5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
        5.1.6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5.1.7 感官评价
        5.1.10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几种脱腥方法对大黄鱼鱼肝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5.2.2 不同脱腥方法对大黄鱼鱼肝油脂肪酸的影响
        5.2.3 不同脱腥方法对大黄鱼鱼肝油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的影响
        5.2.4 不同脱腥方法处理对大黄鱼肝油感官评价的影响
        5.2.5 不同脱腥方法挥发性成分分析
        5.2.6 几种脱腥方法对关键风味物质(OAV)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7)黄姑鱼抗哈维氏弧菌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相关免疫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黄姑鱼概况
    1.2 黄姑鱼常见病害
    1.3 哈维氏弧菌概况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黄姑鱼抗哈维氏弧菌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菌株
        2.1.3 主要试剂
        2.1.4 仪器设备
        2.1.5 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
        2.2.2 组织样品采集
        2.2.3 基因组DNA提取
        2.2.4 全基因组重测序
        2.2.5 SNP挖掘与基因分型
        2.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2.7 遗传力分析
    2.3 结果
        2.3.1 攻毒实验情况
        2.3.2 测序与基因分型
        2.3.3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2.3.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3.5 哈维氏弧菌病抗性相关候选基因外显子区SNP统计
    2.4 讨论
第3章 黄姑鱼SPHK1 基因克隆及启动子活性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试剂
        3.2.3 仪器设备
        3.2.4 菌株和载体
        3.2.5 引物
        3.2.6 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
        3.3.2 组织样品采集
        3.3.3 总RNA的提取
        3.3.4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及质量检测
        3.3.5 黄姑鱼SPHK1 ORF序列克隆及同源片段验证
        3.3.6 pEGFP-N1 质粒载体提取及双酶切线性化
        3.3.7 目的插入片段与线性化载体重组、转化及鉴定
        3.3.8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9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3.3.10 亚细胞定位
        3.3.11 黄姑鱼SPHK1 启动子活性分析
    3.4 结果
        3.4.1 RNA提取及c DNA质量检测
        3.4.2 黄姑鱼SPHK1 基因克隆及重组载体构建
        3.4.3 黄姑鱼SPHK1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4.4 黄姑鱼SPHK1 mRNA组织分布及哈维氏弧菌攻毒后的表达变化
        3.4.5 黄姑鱼SPHK1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3.4.6 黄姑鱼SPHK1 启动子活性分析
    3.5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8)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进展
        2.1.1 海水鱼类养殖国内外研究进展
        2.1.2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集聚国内外研究进展
        2.1.3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经济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2.1.4 海水鱼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国内外研究进展
        2.1.5 小结
    2.2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第三章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产业集聚现状研究
    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业发展概况
    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3.2.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3.2.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3.2.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3.2.4 小结
    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3.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3.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3.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3.3.4 小结
    3.4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3.4.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3.4.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3.4.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3.4.4 小结
    3.5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产业集聚分布测度
        3.5.1 研究方法
        3.5.2 主要养殖品种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3 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4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5 网箱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6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
    4.1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4.1.1 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应用概述
        4.1.2 研究问题
        4.1.3 研究方法
    4.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2.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2.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2.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3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分析
        4.3.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4.3.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4.3.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5.1.1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1.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5.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2.1 数据来源
        5.2.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效率
        5.2.3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
        5.2.4 讨论与小结
    5.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3.1 数据来源
        5.3.2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5.3.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5.3.4 讨论与小结
    5.4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4.1 数据来源
        5.4.2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5.4.3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5.4.4 讨论与小结
    5.5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5.1 数据来源
        5.5.2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5.5.3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5.5.4 讨论与小结
    5.6 本章小结
        5.6.1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
        5.6.2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对比
第六章 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绿色养殖发展路径研究及对策建议
    6.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6.1.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转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6.1.2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6.2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6.2.1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政府与养殖户间的博弈
        6.2.2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养殖户之间的博弈
        6.2.3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6.3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6.3.1 风险共担的深水网箱模式经营模式探索
        6.3.2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棘头梅童鱼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亲鱼营养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鱼类营养成分研究概述
        1.1.1 鱼类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保健功效
        1.1.2 鱼类营养评价
        1.1.3 海水鱼类营养需求研究
    1.2 棘头梅童鱼概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闽东海域棘头梅童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样品前处理
        2.1.3 试剂
        2.1.4 仪器
        2.1.5 实验方法
        2.1.6 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一般营养成分
        2.2.2 氨基酸组成
        2.2.3 营养品质评价
        2.2.5 脂肪酸组成
        2.2.6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
    2.3 讨论
        2.3.1 棘头梅童鱼的一般营养成分
        2.3.2 棘头梅童鱼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2.3.3 脂肪酸组成
        2.3.4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第三章 四个地理种群棘头梅童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样品前处理
        3.1.3 实验方法
        3.1.4 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一般营养成分
        3.2.2 氨基酸含量
        3.2.3 肌肉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品质评价
        3.2.4 脂肪酸组成
        3.2.5 矿物质元素组成
    3.3 讨论
        3.3.1 一般营养成分
        3.3.2 氨基酸组成与营养品质
        3.3.3 脂肪酸组成
        3.3.4 矿物质元素组成评价
第四章 野生和养殖棘头梅童鱼幼鱼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样品前处理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一般营养成分
        4.2.2 氨基酸组成
        4.2.3 脂肪酸组成
        4.2.4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
    4.3 讨论
第五章 海捕棘头梅童鱼亲鱼不同组织间脂肪及脂肪酸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样品处理
        5.1.3 脂肪及脂肪酸测定方法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棘头梅童鱼亲鱼不同组织中的脂肪含量
        5.2.2 棘头梅童鱼亲鱼不同组织中脂肪酸含量
    5.3 讨论
第六章 闽东海域棘头梅童鱼成熟卵巢生化成分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样品前处理
        6.1.3 实验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一般营养成分
        6.2.2 氨基酸组成
        6.2.3 脂肪酸组成
    6.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10)山东半岛海水养殖场中抗生素的分布、复合污染和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产养殖中的抗生素
        1.1.1 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1.1.2 海水养殖模式与养殖物种
        1.1.3 海水养殖环境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1.2 水体中抗生素的环境效应及风险评估
        1.2.1 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源解析
        1.2.2 水体中环境参数和抗生素的相关性
        1.2.3 抗生素的风险评估
    1.3 环境样品中抗生素的预处理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样品的采集方法
    2.2 试剂和仪器
        2.2.1 目标抗生素
        2.2.2 目标重金属
        2.2.3 水质指标
    2.3 预处理方法的建立
        2.3.1 水样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2.3.2 沉积物样品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2.3.3 生物及饲料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4 仪器分析
    2.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6 数据分析方法
        2.6.1 多变量分析
        2.6.2 生物累积性
        2.6.3 源解析
        2.6.4 风险评估
        2.6.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海沿岸海水养殖场中抗生素的污染分布特征
    3.1 黄海沿岸海水养殖场概况
    3.2 样品基本信息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抗生素的赋存与时空分布
        3.3.2 抗生素的来源分析
        3.3.3 抗生素与水质指标及重金属的相关性
        3.3.4 风险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渤海养殖场不同养殖模式、物种下抗生素的分布特征
    4.1 渤海沿岸典型海水养殖场概况
    4.2 样品基本信息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海水养殖环境中抗生素的赋存
        4.3.2 养殖模式、养殖物种和季节变化对介质中抗生素的影响
        4.3.3 不同海水养殖区多种介质中抗生素的比较
        4.3.4 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时空分布
        4.3.5 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分析
        4.3.6 抗生素与水质指标及重金属的相关性
        4.3.7 风险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几种海水养殖鱼类化学组成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饲料脂肪与蛋白质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及代谢的影响[D]. 谢瑞涛. 广东海洋大学, 2021(02)
  • [2]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水产经济动物病原菌特征及中草药免疫防控应用[D]. 冯华炜. 辽宁大学, 2021(02)
  • [3]莱州湾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对典型双壳贝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D]. 滕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4]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5]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D]. 李振通.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6]大黄鱼鱼肝油的酶法制取与脱腥研究[D]. 窦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7]黄姑鱼抗哈维氏弧菌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相关免疫基因功能研究[D]. 罗帅. 集美大学, 2021(01)
  • [8]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D]. 张智一.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9]棘头梅童鱼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亲鱼营养状态研究[D]. 曹平.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10]山东半岛海水养殖场中抗生素的分布、复合污染和风险评估[D]. 韩千帆. 山东大学, 2020

标签:;  ;  ;  ;  ;  

几种海鱼化学成分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