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省交通建设总投资373亿元

今年浙江省交通建设总投资373亿元

一、浙江省交通建设今年总投资373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鲁志琴[1](2021)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国内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培育的重要方向,对小镇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立足我国国情与特色小镇特点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效果,是当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主要从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及经验,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进程、动力机制及需求特征,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1、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萌芽形成期,产业融合程度低、配套设施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快速成长期,核心业态较为凸显、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产业链相对健全;成熟稳定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主题特色分化显着、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体育健身休闲业引领型、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康体产业引领型以及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四种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类型。2、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包含三个阶段:转型培育阶段,体育元素占比较低、民俗体育项目为主、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探索成型阶段,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类型多样,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全面发展阶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融合产业逐渐增加,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形成。推动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的创新推动、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的需求拉动以及企业间的竞合驱动,四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3、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消费市场需求特征表现为消费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学历普遍较高,脑力劳动者居多,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多数消费者运动休闲意识较强,且认可运动休闲的作用,但对运动休闲项目了解不深;消费者期望通过运动休闲增进健康、放松身心以及增加交流,消费者热衷项目为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大多消费者停留时间较短,消费数额较低,以周末短距离个人或家庭出行为主。4、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5类一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等18项二级指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府支持条款、企业数量与投资总额、人才引进数量是政府支持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从业人数、旅游产业从业人数、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及旅游产业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收入、旅游产业收入、消费者总人数、消费者人均消费是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数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小镇景区等级、交通便利程度、体育场地资金投入、wifi网络覆盖率是产业融合环境的重要因素。5、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融合模式。其中,纵向延伸型模式指体育产业链的纵向延长,是体育产业上下游之间的链接融合,主要涉及体育产业自身各行业之间的融合;横向拓展型模式主要是指体育产业链的横向拓宽,即在体育产业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其他产业功能,主要是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共生共荣,创新体育产品和拓展体育市场,满足体育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混合交叉型模式是指体育产业链同时存在纵向延长与横向拓宽,既包括体育产业自身各产业的互补延伸,也包括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功能整合。6、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理念;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拓宽融合发展渠道;要强化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要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要不断地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翟梦瑜[2](2021)在《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内部的物质代谢和城市间的资源交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现代城市“病”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解析城市系统管理多过程、多要素、多重不确定性的复杂特征,量化各过程与要素间的互动效应,表征多维风险对不同尺度城市系统的影响,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已成为制约城市系统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关键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好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和优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针对中国典型城市和多区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考虑能源、环境、经济、水资源和气候之间的制约关系,提供全链条的“数据收集-现状评估-风险识别-责任预判-决策管理”系统评价和城市综合管理方法体系。具体地,本文通过13个案例研究,解释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责任划分和集成管理等问题。城市代谢系统多要素复杂性辨识方面:1)考虑不同能源使用形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广东省能源代谢系统的动态分析,探索广东省城市能源代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通过回顾性分解(1997-2017年)和前瞻性预测(2035年),从供应端、生产端和消费端回顾能源代谢变化并预测广东省未来能源系统发展风险;3)识别水利工程对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的影响,以提供水利工程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4)采用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废问题的管理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建议,以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集成优化管理;5)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制定不同视角(供应、生产、消费)下中国地区产业级别的具体碳排放清单。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方面:1)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及环境现状进行区域间的创新聚类,识别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问题;2)以南方电网为例,模拟随着大规模电力运输而转移的碳减排责任的具体分配问题;3)模拟国家电能替代政策的干预下,输电网络体现的跨区域碳排放转移问题;4)量化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以实现中国实体水和虚拟水的综合管理;5)考虑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地区的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的复杂关系,并探究三者的协同治理方式。多尺度城市系统集成管理方面:1)模拟广东省阶梯碳税政策对本省和全国各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2)分析中国碳政策(两阶阶梯碳税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对系统的交互效应;3)探究贸易战背景下,考虑环境约束情境下的未来中国能源系统管理方案。综上,本文通过引入城市代谢的概念,整合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网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构建了涵盖城市、多区域与国家三个尺度的城市系统管理模型,探讨了城市系统管理面临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城市系统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结果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郭强[3](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刘彤[4](2020)在《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的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以W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W县具备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是国家级生态县、旅游资源富县,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绝佳,森林覆盖率达71.7%,飞云江水质排名全省八大水系之首,是浙南重要生态屏障。W县拥有中华第一高瀑——百丈漈、千年红枫古道、亿年壶穴奇观铜铃山等8个3A、4A级景区,是温州优质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县域。W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温州水源涵养地,95%以上县域面积属于集雨区范围,环保要求非常严格,受环境容量的限制,这一自然条件直接导致工业发展体重不大,整体竞争力不强,且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4亩/人,是全省最低的县,面对“一产发展有限,二产发展受限”的局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W县必须要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为省内外全域旅游发展比较借鉴。第四部分为W县全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第五部分为温州W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对策。本文在探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就W县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发展规划水平低,旅游行业人才队伍难以支撑发展需要,旅游产业体系发展不充分,旅游品牌形象缺乏市场影响力,客源市场范围相对狭窄,交通设施基础差。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始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特别是县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确保对策和建议有针对性,提出了政府完善旅游规划和体制机制;政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政府推进旅游+配套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政府着力打造旅游产业品牌,突出县域特色;政府强化营销宣传,挖掘客源市场潜力;政府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完善W县全域旅游发展,运用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目前符合W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赶超。

陈敏[5](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靳玉彤[6](2020)在《Z信托公司房地产集合资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对我国的GDP贡献率巨大,占比达到10%左右。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其高收益特性吸引了多数信托公司抢占房地产业务市场,房地产业务逐渐成为信托行业的支柱性产业,是信托业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高收益必然面临高风险,2019年末,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5770.47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3548.6亿元,增幅达159.71%。风险资产规模之所以显着增加,主要是因为自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以来,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业务的监管逐步严格,进入2019年,监管力度进一步收紧,导致通道业务量持续下滑,被动管理类信托面临转型。因此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背景下,房地产信托风险持续暴露,导致风险资产规模急剧攀升,所以信托公司对于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Z信托公司为A房地产公司融资的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财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该信托计划业务流程为基础,研究该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本文分为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两大模块进行研究,将风险主要分类为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管理风险五大风险,在风险分析模块,分别将五大风险具体分析,涉及还款来源分析、销售收入预测、回购风险分析、现金流量测算等;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风险控制模块则主要涉及尽职调查、抵质押情况、资金监管、考核安排等风险控制措施。最后根据信托公司的风险控制情况,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化建议,包括设置分期偿还本金条款、加强工程监管、尽职调查全面化、增强信托产品流动性、动态评估信托项目风险和加强信息披露等措施。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将风险进行分类细化,分析了一个房地产信托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通过不同的风险控制手段对这些风险进行防控,同时为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风险控制优化措施。对于我国信托行业其他公司的房地产信托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炳康[7](2020)在《关于完善济南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一、前言清洁取暖是指利用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清洁取暖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迫切需要推进清洁取暖。笔者参与了济南市冬季清洁取暖中期评估工作和清洁取暖规划

侯莹[8](2020)在《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当地农民市民化进程,新型城镇化发展等产生重要且积极影响,也进一步推进了嘉兴市嘉善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同时在其特色小镇发展的进程中也要防范和规避特色小镇房地产化、政府过度干预、资金保障等问题,切实推进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绿色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建设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国家和省政府政策导向,加快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步伐。基于此,本文对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遵循以下思路:首先,对全文背景目的意义等内容进行分析,为后文行为作出铺垫;其次,对本文有关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分析国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接着,对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具体分析;之后,对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思路对论文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嘉兴市嘉善县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功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效益持续改善。同时西塘镇“生态+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归谷智造小镇“人才+科技+企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云镇巧克力甜蜜小镇“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干窑镇机器人小镇可持续发展模式“机器人产业+文化+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嘉善县互联网通信小镇“技术创新+设施改造+产业升级”为核心,“互联网+”为支持的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模式等为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二,2015-2017年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各个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均呈现增加态势,说明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各维度下除少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直属得分同比下降外,其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得分均呈增长态势。第三,从整体层面看,社会环境可持续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对嘉善县特色小镇具有积极影响,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各维度指标看,生活水平、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对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存在积极影响,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则对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二是提升嘉善县特色小镇经济效益;三是推进特色小镇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五是持续完善特色小镇功能体系。据此,不断提升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水平。

王柳柱[9](2020)在《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海岛是重要的资源环境载体,进入“人新世”,海岛面临着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双重胁迫,是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2011年国务院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泗礁黄龙诸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海域,是舟山群岛新区联结长三角都市群的东大门和天然屏障,承担着引领海洋经济、守卫海洋国土的职责,兼具资源、环境、国防等多重属性,是我国“人-地”关系高度耦合的典型海岛系统之一。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推进,对研究区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必然不断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不稳定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威胁,会进一步加剧海岛“人-地”系统之间的矛盾。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对标SDGs、海岛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仍然缺乏。论文以研究区多年基础数据为依据,应用系统分析法、弹性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海岛开发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判断海岛系统演化所处的阶段,以及当前海岛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区域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两方面工作:(1)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论文搜集整理了研究区两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资料,2001年以来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和海岛海域开发利用数据。2008年起,结合工程项目实践,累计参与完成了研究区周边海域9个航次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获取了185个水质站位、106个沉积物站位、104个生态站位和23个潮间带断面的样品数据。(2)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构建了覆盖整个“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空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将海岛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灾害五个子系统,共建议了59项指标,用于计算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ISDI)。基于构建的基本模型和研究区域基础数据库,论文筛选了29个可持续评价指标,计算出研究区2001~2018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DI)。同时,以识别研究区海岛开发的系统状态为目的,论文借鉴适应性周期理论,采用突变级数法,详细分析了海岛系统演化特征,识别判断出研究区海岛系统在适应性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模式。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海岛开发对“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2001年以来,研究区陆域环境经历了前期的破坏性开发后,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优良状态。潮间带和周边海域动力环境发生局部变化,环境质量局部出现超标,整体评价结果仍为优良。海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略有下降,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arine Biodiversity Index,MBI)改变量(ΔMBI)为18.84,属于较显着影响。(2)社会、资源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子系统,灾害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因素。2001年~2018年,研究区海岛发展可持续呈增长趋势,但总体偏低。社会子系统发展显着落后于区域其他县区,人口外流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可持续性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但海岛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可持续性难以长期维持。灾害子系统中,海平面升高是影响系统可持续性的长期因素。(3)依据适应性演化曲线,研究区目前高度可能处于巩固(k)阶段向释放(Ω)阶段转变的阶段,社会子系统是影响系统演化的最重要因子,资源子系统是决定系统状态的重要子系统。研究区社会子系统重要性最大,系统处于高度人为控制状态。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属于影响系统状态的慢变量。其中,资源子系统2015年起呈现下降趋势,与周边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BI)变化一致。能否通过社会子系统对资源子系统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将决定系统未来演化方向。(4)构建新的海岛管理模式,增强社会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子系统的供给能力是未来海岛管理的重点。区域海岛管理应进行深刻变革,逐步建立起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双评价”海岛管理模式。研究建议,区域海岛系统管理的重点应该在资源子系统上,需要加强资源子系统的长期管理和养护,主要包括渔业资源养护、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同时应加强人才引进,提高区域社会子系统的竞争力和革新能力,促进海岛系统的持续演化。

陈国磊[10](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二、浙江省交通建设今年总投资373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交通建设今年总投资373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2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1.3 产业融合
        2.1.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产业链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创新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历程、类型与经验
    3.1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3.1.1 萌芽形成期(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3.1.2 快速成长期(20 世纪60 年代—90 年代)
        3.1.3 成熟稳定期(21 世纪初—至今)
    3.2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类型
        3.2.1 健身休闲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3.2.2 体育用品制造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3.2.3 康体产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3.2.4 体育竞赛表演业引领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3.3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3.3.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3.2 围绕主题项目和资源禀赋,培育和完善体育产业链
        3.3.3 注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3.3.4 发挥政府支持保障作用,优化产业融合生态系统
        3.3.5 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深度
        3.3.6 扎根文化创造与再传承,增强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力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演进动力与需求特征
    4.1 演进历程分析
        4.1.1 转型培育阶段(2004 年-2013 年)
        4.1.2 探索成型阶段(2014 年-2016 年)
        4.1.3 全面试点阶段(2017 年-至今)
    4.2 动力机制分析
        4.2.1 技术创新推动力
        4.2.2 政策导向支持力
        4.2.3 消费需求拉动力
        4.2.4 企业竞合驱动力
    4.3 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4.3.1 消费者基本情况分析
        4.3.2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认知分析
        4.3.3 消费者对运动休闲的需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5.1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5.1.1 指标的初步选择
        5.1.2 指标的最终确定
    5.2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2.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
        5.3.1 政府支持因素
        5.3.2 企业竞争与合作因素
        5.3.3 市场需求因素
        5.3.4 技术创新因素
        5.3.5 产业融合环境因素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6.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划分
        6.1.1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分类依据
        6.1.2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6.2 纵向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6.2.1 主要特征
        6.2.2 融合的契合点
        6.2.3 适用条件
        6.2.4 案例分析
        6.2.5 影响因素评价
    6.3 横向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6.3.1 主要特征
        6.3.2 融合的契合点
        6.3.3 适用条件
        6.3.4 案例分析
        6.3.5 影响因素评价
    6.4 混合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
        6.4.1 主要特征
        6.4.2 融合的契合点
        6.4.3 适用条件
        6.4.4 案例分析
        6.4.5 影响因素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7.1 加强规划引领,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7.1.1 科学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7.1.2 增强融合发展理念
    7.2 加强科技创新,拓宽产业融合渠道
        7.2.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7.2.2 开辟多渠道商业模式
    7.3 加强政府引导监督,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7.3.1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机制
        7.3.2 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7.3.3 建立对外交流常态化机制
    7.4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育特色消费市场
        7.4.1 激发市场消费新需求
        7.4.2 创新体育产业业态
        7.4.3 夯实“特色”消费内涵
    7.5 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培育融合型龙头企业
        7.5.1 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7.5.2 促进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7.5.3 培育当地龙头型企业
    7.6 优化产业融合环境,提高产品品牌价值
        7.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6.2 强化文化融合意识
        7.6.3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7.7 强化风险预警,注重评价管理
        7.7.1 加强融合风险控制
        7.7.2 完善融合评价体系
    7.8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2)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城市代谢概念的历史与演变
        1.2.2 城市代谢的核算与模型方法发展
        1.2.3 城市系统的范围研究
        1.2.4 城市系统的管理研究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城市代谢系统多元复杂性协同识别
    2.1 问题阐述: 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投入产出分析
        2.2.2 生态网络分析
        2.2.3 多元统计分析
    2.3 案例一: 基于不同能源使用形式的广东省动态能源投入产出分析
        2.3.1 引言
        2.3.2 模型建立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4 主要结论
    2.4 案例二: 未来能源系产业级预测与互动风险评估
        2.4.1 引言
        2.4.2 模型建立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4 主要结论
    2.5 案例三: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分析
        2.5.1 引言
        2.5.2 模型建立
        2.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4 主要结论
    2.6 案例四: 基于逐步聚类假设提取模型的中国三废治理
        2.6.1 引言
        2.6.2 模型建立
        2.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6.4 主要结论
    2.7 案例五: 中国地区三视角多层次产业级的具体碳排放清单
        2.7.1 引言
        2.7.2 模型建立
        2.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7.4 主要结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
    3.1 问题阐述: 环境不平等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3.2.2 网络平衡方法
        3.2.3 多元统计分析
    3.3 案例一: 集群规模下的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分析
        3.3.1 引言
        3.3.2 模型建立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主要结论
    3.4 案例二: 南方电网碳排放转移轨迹下的具体环境责任分配
        3.4.1 引言
        3.4.2 模型建立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4 主要结论
    3.5 案例三: 电能替代政策干预下的输电网络中体现的跨区域碳转移
        3.5.1 引言
        3.5.2 模型建立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4 主要结论
    3.6 案例四: 中国地区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研究
        3.6.1 引言
        3.6.2 模型建立
        3.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6.4 主要结论
    3.7 案例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关系的经济模拟
        3.7.1 引言
        3.7.2 模型建立
        3.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7.4 主要结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系统交互式生态环境经济均衡优化管理
    4.1 问题阐述: 城市系统管理
    4.2 研究方法
        4.2.1 系统优化模型
        4.2.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4.3 案例一: 阶梯碳税清单下的多级区域均衡联动响应分析
        4.3.1 引言
        4.3.2 模型建立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4 主要结论
    4.4 案例二: 碳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影响的交互均衡分析
        4.4.1 引言
        4.4.2 模型建立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4 主要结论
    4.5 案例三: 贸易战背景下的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管理
        4.5.1 引言
        4.5.2 模型建立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4 主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贡献与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1.3.2 研究对象筛选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2.1 研究对象概述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2.2.1 目标要求分析
        2.2.2 考核标准分析
        2.2.3 奖惩机制分析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原则
        3.1.3 评价思路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取
        3.3.2 层次分析法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5 评价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5.3 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参与实践项目
    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的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以W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全域旅游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 理论基础对选题的指导意义
3 省内外全域旅游发展比较借鉴
    3.1 浙江省天台县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3.1.1 主要做法
        3.1.2 经验启示
    3.2 海南省琼中县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3.2.1 主要做法
        3.2.2 经验启示
    3.3 两种旅游模式对 W 县的借鉴意义
4 W县全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4.1 优势
        4.1.1 自然优势
        4.1.2 人文优势
        4.1.3 品牌优势
    4.2 劣势
        4.2.1 发展规划水平低
        4.2.2 旅游行业人才队伍难以支撑发展需要
        4.2.3 旅游产业体系发展不充分
        4.2.4 旅游品牌形象缺乏市场影响力
        4.2.5 客源市场范围相对狭窄
        4.2.6 交通设施基础差
    4.3 机遇
    4.4 挑战
    4.5 SWOT矩阵下W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5 温州W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对策
    5.1 政府完善旅游规划和体制机制
    5.2 政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3 政府推进旅游+配套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产业升级
    5.4 政府着力打造旅游产业品牌,突出县域特色
    5.5 政府强化营销宣传,挖掘客源市场潜力
    5.6 政府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研究动态
        2.1.1 文献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基础理论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3 相关概念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3.1 发展历程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3.2 比较分析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3.3 需求分析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3.4 基本特征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3.5 阶段特征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5.2.1 基本类型
        5.2.2 有效性分析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5.3.1 基本类型
        5.3.2 有效性分析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5.4.2 主要特点
    5.5 调查数据分析
        5.5.1 抽样调查分析
        5.5.2 典型调查分析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8.4 算例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6)Z信托公司房地产集合资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
2 房地产信托理论基础
    2.1 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基本概念
    2.2 房地产信托发展现状
    2.3 房地产信托融资模式
        2.3.1 贷款型信托融资模式
        2.3.2 股权型信托融资模式
        2.3.3 混合型信托融资模式
        2.3.4 财产受益型信托融资模式
    2.4 信托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2.4.1 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2.4.2 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3 案例介绍
    3.1 信托项目基本情况
        3.1.1 项目概述
        3.1.2 信托计划基本要素
    3.2 融资方及担保方情况
    3.3 交易结构
    3.4 基于交易结构的风险说明
4 案例风险分析
    4.1 市场风险分析
        4.1.1 项目所在城市分析
        4.1.2 项目所在地房地产市场分析
    4.2 财务风险分析
        4.2.1 融资方财务风险分析
        4.2.2 担保方财务风险分析
    4.3 流动性风险分析
        4.3.1 标的项目总投资
        4.3.2 销售收入测算
        4.3.3 现金流量测算
    4.4 信用风险分析
        4.4.1 还款来源分析
        4.4.2 回购风险分析
        4.4.3 项目收益评估
    4.5 管理风险分析
5 案例风险控制
    5.1 市场风险控制
    5.2 流动性风险控制
        5.2.1 资金监管
        5.2.2 工程进度考核
    5.3 信用风险控制
        5.3.1 尽职调查
        5.3.2 抵质押物
    5.4 管理风险控制
6 案例启示
    6.1 尽职调查应贯穿项目始终
    6.2 设置分期偿还本金条款
    6.3 加强工程监管
    6.4 增强信托产品流动性
    6.5 其他风险控制措施优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关于完善济南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济南市清洁取暖工作的措施及成效
    (一)创新引领、政策驱动,机制措施抓落实
    (二)绿色通道、加快推进,财政保障做后盾
三、济南市清洁取暖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能源供应保障难
    (二)技术路线问题多
    (三)财政负担压力大
    (四)补贴奖励政策缺
    (五)长效机制待健全
四、完善济南市清洁取暖工作的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有效激活市场资源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热源侧”和“用户侧”工程同步推进
    (三)狠抓重点、难点,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
    (四)完善全过程机制建设,保障推进高质高效
    (五)进一步完善清洁取暖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六)完善清洁取暖数据库,夯实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
    (七)加快济莱一体化进程
    (八)优化技术路线
    (九)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积极性
五、结束语

(8)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产业集群理论
第3章 国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3.1.1 法国格拉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3.1.2 美国纳帕谷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3.1.3 英国剑桥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3.2 国外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经验对嘉兴市嘉善县的启示
        3.2.1 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培育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3.2.2 突出特色与个性
        3.2.3 重视产业功能与作用
第4章 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
    4.1 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4.1.1 自然条件
        4.1.2 社会条件
        4.1.3 产业基础条件
        4.1.4 政策支持条件
        4.1.5 生态环境保护支撑条件
    4.2 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4.2.1 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4.2.2 文化内涵不断提升
        4.2.3 旅游服务能力提升
        4.2.4 社区功能逐步完善
        4.2.5 生态环境效益持续改善
    4.3 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4.3.1 西塘镇可持续发展模式
        4.3.2 罗星街道归谷智造小镇可持续发展模式
        4.3.3 大云镇巧克力甜蜜小镇可持续发展模式
        4.3.4 干窑镇机器人小镇可持续发展模式
        4.3.5 嘉善县互联网通信小镇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5章 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5.1 评价对象及目的
    5.2 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说明
    5.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5.3.1 熵值法
        5.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数据来源及确定指标权重
        5.4.1 数据来源
        5.4.2 确定指标权重
    5.5 评价分析
        5.5.1 整体层面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
        5.5.2 各维度层面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
第6章 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6.1 基本假设条件
    6.2 变量设定、模型构建及共线性诊断
        6.2.1 变量设定
        6.2.2 模型构建
        6.2.3 共线性诊断
    6.3 回归分析
        6.3.1 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6.3.2 各维度下各个指标的回归分析
    6.4 影响因素分析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优化嘉善县特色小镇产业结构
        7.2.2 提升嘉善县特色小镇经济效益
        7.2.3 推进特色小镇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7.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2.5 持续完善特色小镇功能体系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致谢

(9)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岛系统及评价研究现状
        1.2.2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1.2.3 系统突变及弹性理论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2.1 气候气象
        2.2.2 地质地貌
        2.2.3 水文动力
        2.2.4 海洋自然灾害
        2.2.5 海洋资源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4 研究区域海洋开发利用现状
    2.5 主要研究方法
第3章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
    3.1 数据组成与来源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背景
        3.2.1 区域社会经济背景
        3.2.2 区域资源环境背景
    3.3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现状
        3.3.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3.2 资源环境及修复措施
    3.4 研究区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3.4.1 数据来源及组成
        3.4.2 数据统计分析及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海岛可持续发展定义
    4.2 海岛系统分析
        4.2.1 海岛系统定义
        4.2.2 海岛系统中的“人-地”关系
    4.3 海岛“人-地”系统特征及状态变量
        4.3.1 岛陆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2 潮间带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3 周边海域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4 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联结
        4.3.5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变量
    4.4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4.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
        4.4.2 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4.4.3 评价指标体系
        4.4.4 评价属性及其他说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5.1 研究区“人-地”系统发展变化概述
        5.1.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5.1.2 研究区海洋环境变化分析
        5.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总结
    5.2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3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5.3.1 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
        5.3.2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岛系统状态演化分析及管理建议
    6.1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状态值测算
        6.1.1 梯级突变模型构建
        6.1.2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值
        6.1.3 系统状态转变的驱动力分析
        6.1.4 系统状态转变中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6.2 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6.2.1 研究区海岛管理现状
        6.2.2 基于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1:2011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附件2:2019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附件3:研究区常见植物名录

(10)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1.3.2 研究时段确定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绩效及其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3 区域分工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节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4.3.1 评价测度方法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5.5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6.5 本章小结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7.5 本章小结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8.4 本章小结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可能的创新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浙江省交通建设今年总投资373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鲁志琴.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2]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D]. 翟梦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的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以W县为例[D]. 刘彤.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6]Z信托公司房地产集合资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靳玉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关于完善济南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思考[J]. 王炳康. 中国工程咨询, 2020(06)
  • [8]嘉兴市嘉善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侯莹. 吉林大学, 2020(08)
  • [9]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柳柱. 南京大学, 2020(12)
  • [10]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今年浙江省交通建设总投资373亿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