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贺的生命情结与变态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言领[1](2018)在《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文艺心理学得以重建,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和生态主义四种主要研究范式,在文学研究方法论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重建有着较为复杂的背景。一方面是国家层面上的文艺政策的重大调整为新时期文艺心理学重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另一方面是新时期开始的理论争鸣为新时期文艺心理学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思路,其中“文艺规律”讨论使人们开始关注文艺的创作规律、内部规律、美学规律,“共同美”与“人性论”讨论涉及到了文艺审美活动的生理、心理基础,促使人们关注作家和人物的内部心理世界,“形象思维”讨论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借助文艺心理学才能解决文艺创作的关键问题。科学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一种方法论形态。金开诚借鉴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提出“自觉表象运动”“从大脑说起”“主客观统一”等命题,开创了科学主义路向的文艺心理学。黎乔立引进生理学方法,对审美“非功利性”等美学核心问题进行全新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节变律”和“缓解律”两个审美生理学命题。李志宏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上具有科学主义方法的自觉性,通过引进现代认知科学建立“认知美学”,提出了“形式知觉力”“认知模块说”等命题。人本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二种方法论形态。金开诚的科学主义的文艺心理学中已经有了人本主义的萌芽,表现在重视文艺活动的“主观性”和“情感性”两个方面。刘再复把“内心世界审美化”作为小说审美、人物美学的最高法则,并由之推衍出“性格二重组合原理”,论证了文学对象的主体性。鲁枢元打开了文学、心理学、人学三者的通道,把人学作为联结文学与心理学的中介,突显创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吕俊华通过肯定潜意识、激情、变态等非理性心理因素,证明了人必须释放天性、自由抒情,由此确立文学审美活动的情感性。审美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三种方法论形态。八十年代初,钱中文和王元骧等学者借助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审美反映论,以对传统反映论文论进行修正。八十年代中后期,审美体验成为重要的审美心理学概念受到重视,胡经之、童庆炳、王一川等人以审美体验作为核心概念或建立新的美学分支学科,或更新原有的美学学科观念。叶朗、胡经之、汪裕雄等人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审美意象展开研究,提出了“艺术本体”“感性世界”“审美意向”“意象思维”“审美物象”“知觉性意象”“想象性意象”等命题。生态主义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第四种方法论倾向。吕俊华较早把生态主义引入到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来,形成了一系列带有鲜明生态主义色彩的文艺心理学命题,如“寄情自然”、“物我一体”、“扩大的同情”。鲁枢元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解决人类生态危机,倡导建立“精神生态学”,通过“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恢弘的弱效应”等命题论证了文艺的精神生态价值。曾永成通过以节律形式为中介的节律感应确立了文艺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提出了生态学化的文艺心理学新命题“心身互动共融”。从历史成就看,新时期文艺心理学自成一体,学科性和理论性的完成度较高,通过方法论变革维持了学科的活力,对当代文艺学发展起到了长期的积极作用。从存在不足看,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在学科性质及研究思路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哲学美学与心理学美学之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争、文艺心理学与心理文艺学之争。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将从这些争议中获得未来发展的启示,其学术生命仍将继续。
岳成龙[2](2015)在《论李贺诗歌的家园情怀 ——以昌谷家园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人称“诗鬼”的李贺,乃中唐韩孟诗派里的一员猛将。其才高命短,在短短二十七年生命时光里,忧病、畏死、求生,于穷愁困顿的人间笔补造化,超入仙界与鬼域,形成了冷艳奇诡的诗歌风格,以独特的“长吉体”卓然行世。鉴于学界对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笔者在此选取李贺诗歌的家园情怀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与深入的探讨。论文分为绪论、主体、结语等三个大的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又具体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家园情怀的内涵、外延的阐释、李贺之前家园情怀诗歌发展状况的梳理以及对影响李贺家园情怀有关原因的分析与李贺诗歌家园情怀概况的介绍。第二章是对李贺家园情怀表现的具体研究。论文先是对李贺家园情怀诗歌的主要部分昌谷家园作诗进行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分析;再是对李贺羁旅思乡诗中涵摄的家园情怀的探究及李贺其他诗作里的家园情怀的发掘,最后是对李贺家园情怀诗歌的综合论述。第三章是对李贺家园情怀的纵深探论与典型比较。先是对李贺家园情怀的延伸主题“客寓意识与精神家园”的重点透视,再是将李贺家园情怀诗歌与他长安所作诗歌在思想内容与形式特征方面的细致比较;最后两节是对另外两个具有深刻家园情怀的诗人陶渊明与孟浩然,分别以陶渊明浔阳作诗、孟浩然家园情怀与李贺的昌谷作诗、家园情怀予以合乎情理的切实比较。摘要论文结合有关文学地理学、文艺心理学与比较文学的理论,采用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和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方法对李贺诗歌的家园情怀做了一番由点及面的的研究,希望能为加强对其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传阳梅[3](2013)在《李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诗鬼”着称的诗人李贺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颇具争议的诗人,虽然有将李贺与李白并称的古代诗评家,但就是这么一位大诗人,《唐诗三百首》却未将其选入,可我们实在不能忽视李贺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如近现代学者钱锺书先生以及余光中先生两位大家就以他们敏锐的诗学体悟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李贺的一道大门,钱锤书先生主要剖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手法,余光中先生则预见到了李贺诗的现代性美学价值。在他们两位大师的启发下,笔者此文将从李贺诗歌的创作历程和艺术特性生发开来,由李贺诗歌所体现的生命特质来理解诗人李贺,从而探求李贺诗歌所具有的生命内蕴。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笔者探究李贺诗歌的创作历程:“心眼”观世的创作心态、“以梦为马”的创作手法、“神奇世界”的诗境表现,得到李贺观察世界的独特方法,以及透过诗人内在的心性加之带有梦境的笔端所呈现出的一派神性境象。第二章笔者将对李贺的艺术特性加以明确概括,得到了李贺诗歌的多样艺术特性:清丽雅致、哀艳瑰奇、骨力劲拔、幽奥奇谲、怨郁荒诞。通过前两章,笔者己对李贺有了全面的认识,第三章,笔者从诗歌的生命特质出发,通过李贺的生命思考以及李贺的自我完成两方面来探求李贺诗歌所具有的生命内蕴。李贺在自身的生命历程中思考着生命哲理,最终得到了关于生命为何的答案,那便是“讴歌生命”;另外笔者认为李贺站在时代、人类的角度,以其带有鬼气的个性气质为我们展现出了生命的愤激,其呈现出的哀激艳绝的诗歌美学使他最终实现其自我完成。
颜健[4](2013)在《从李贺诗歌里的“愁”字透析李贺的焦虑》文中认为本文首先以李贺诗歌中的“愁”字为线索,通过对其诗歌里“愁”字的语义、词性、主体的分析,证明了“愁”即诗人之“愁”。其次,我们发现即便是在没有“愁”字出现的诗篇里,也蕴含了诗人之“愁”;并且,在其中我们探寻到了李贺之“愁”最本质的原因。再次,对照心理学上焦虑的概念及其特征,我们分析得出李贺之“愁”即李贺的焦虑;同时,我们结合心理学上的相关理论得出了李贺焦虑的起源。接着,结合李贺歌诗全貌与其生平,我们依次分析了其身份的焦虑、时间的焦虑、仕途与社会的焦虑,在其中我们探讨了各自的成因和主要表现。最后,我们着重从焦虑与苦吟、焦虑与对待诗歌的态度、焦虑与死亡,来看焦虑对李贺的影响。客观世界里的焦虑迫使李贺来解决焦虑,李贺自知在现实中自己从来无能为力解决焦虑,只好将焦虑转移到抽象的主观的诗歌创作上来。李贺发现,通过苦吟,通过精心构造自己虚拟的世界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是消除客观世界中的焦虑。然这一方式,好比做梦,梦醒了一切皆如初。于是李贺在现实、做梦、梦醒所构成的隧道中反反复复地穿梭,直到其临玉帝招其作白玉楼记那一幕,我们甚至分不清真幻。最终,我们得出李贺的诗歌总体上乃是其焦虑的产物这样的结论。
王永[5](2013)在《李贺诗歌的审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中唐极具代表性诗人李贺的诗歌审美特征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研究。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一、引言,介绍目前研究李贺诗歌的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选题范围。二、介绍李贺生平、诗歌创作及其诗风、“隐喻”艺术;三、从审美视域、审美意旨、审美想象、审美格调等方面整理、分析李贺诗歌的审美特征;四、剖析李贺诗歌审美特征成因;五、从悲剧、唯美、境界、深度、讽刺等方面论述李贺诗歌审美特征美学意义;六、结语,本文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对李贺诗歌审美特征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解剖,突破了单一从某一个角度研究李贺诗歌审美艺术的窠臼,并从中领悟李贺诗歌审美特征的美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李贺及其诗歌做了一些辅助性工作。
吴玉军[6](2013)在《论诗人李贺的生命观》文中指出唐代诗人李贺,虽少年时就已名动京华,但终因科举受阻,建功立业的理想未能实现。他从不信奉长生之术,却在对鬼神世界的想象中进行着生与死的独特思考,并通过努力挖掘富有个性的内心世界,使其生命在文学史上闪耀着永恒的光华。
郭艳[7](2009)在《李贺奇诡诗风的心理剖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异彩纷呈的中唐诗坛,李贺以其奇崛诡怪的风格独树一帜,他呕心沥血以生命创作诗歌,并用诗歌来表现生命。品味其短暂生命中留下的诗歌,正是品读一部矛盾中苦苦追求与挣扎的心灵史,本文即从李贺多重矛盾交织的内心出发体会其奇诡诗风形成的心理基础。
褚鹏[8](2008)在《论变态心理与艺术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类社会形成的那一天起,非常态心理,即变态心理一直存在与社会生活的各处,从宫廷到民间,从小人物到英雄,从小孩到老人处处时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历代思想家、学者都对变态心理进行过不倦的研究探索,以使人们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因此对变态心理的解释很多,从超自然的神鬼附体到自然主义的气质说,从人类的潜意识到神经元等等。但不论怎样变态心理始终是我们现实生活无法回避的尴尬,即便是处在人类精神领域顶峰的艺术也难免与心理变态发生作用,而且当变态心理与艺术相遇,以人类精神问题的角度关注艺术的时候,这两者产生的审美价值是令世人惊叹的。在那些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产生的每个环节(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形成),它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篇论文主要围绕变态心理与艺术家、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文中涉及到的相关变态心理的观点主要以佛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知理论为基础,论述了精神异常的艺术家产生变态心理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以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比较了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具有变态心理艺术家的区别;运用认知心理理论分析了心理变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感情催化剂的作用,其中涉及到信息加工中很重要的想象与幻想以及缺失性体验;第三部分以迹象学的基础观点,以造型艺术、音乐、文学为对象,论述了艺术作品中心理异常的艺术家留下的心理痕迹。文中的观点、论述方式略显稚嫩,只是希望能为此方向的理论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李俊[9](2008)在《钱锺书《谈艺录》李贺论研究》文中认为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被誉为古典诗学集大成之作兼传统诗话的顶峰与终结,自1948年出版后便受到诗论家和诗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体现的宋诗观和对明清诗话的重视是各论家研究的重点,但对于钱锺书唐宋诗学观主线之“唐诗观”却少有人注意到,他对宋诗的论述和评价是建立在对唐诗的整体把握之上,其中论及李白、杜甫、韩愈、李贺之语均言简意赅,发前人所未发,亦是钱氏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艺录》论李贺共四万余字,引用中文典籍140余种,外文典籍42种,评析了82首李贺诗歌,占李贺全诗的35%,传统诗话与文言形式所承载的却是打通学术界限、融古今中外于一炉的崭新学术眼光,尤其是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析贺诗用字修辞,从中外比较诗学的角度将李贺置于世界诗人的平台等,都是钱锺书以开阔敏锐的观照视野和灵慧通博的才情学识给李贺研究开拓的新领域。“但开风气不为师”,所论虽简却言必独到,引文虽丰却涉笔皆新。为后来研究者在传统笺释品评之外,开拓了心理研究、美学研究、章法结构研究等诸多领域,也为深入探索李贺诗歌提供许多新的切入点与观照角度。本文以《谈艺录》(补订本)论李贺诗歌为切入点,从传统诗学现代转换的角度审视钱锺书的李贺论在诗学研究与李贺研究史上的地位和典范意义,力图将《谈艺录》李贺论放置于诗歌理论演进与接受的历史进程中,从而探讨钱锺书先生“至法无法”的学术研究方法所给予诗论家的启迪。
李宜[10](2008)在《李贺诗歌意象论》文中提出诗歌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意象渗透着诗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其特点对诗人个体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关键意义。本文创新点在于,以李贺诗歌的意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综合运用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审美学和文化学等多种方法对李贺诗歌意象的特点、成因和影响做较为全面的分析,力求对李贺其人其诗做更为全面、深入地探讨和解读。本文拟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首先是前言,简要说明本文考察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以及笔者的基本方法、大致思路和本文的基本结构;其次是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一、从李贺诗歌意象的构造、特质、组合三方面分析其诗歌意象的特点;二、从文学的渊源、坎坷人生路和独特的心态方面对李贺诗歌意象形成的原因做较为全面的分析;三、探讨李贺诗歌意象对后世诗歌和唐宋词人的影响;最后是结论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总结。
二、李贺的生命情结与变态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贺的生命情结与变态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发生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双百”方针与新“二为”方向 |
一、“双百”方针的重新确立 |
二、“双百”方针的内在困难 |
三、新“二为”方向的提出 |
第二节 “文艺规律”讨论 |
一、从“文艺民主”到“文艺规律” |
二、从“为文艺正名”到新“二为”方向 |
三、“文艺规律”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
第三节 “共同美”与“人性论”讨论 |
一、“共同美”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
二、“人性论”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
第四节 “形象思维”讨论 |
一、第一次“形象思维”讨论 |
二、第二次“形象思维”讨论 |
三、两次“形象思维”讨论与文艺心理学 |
第二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科学主义 |
第一节 科学主义文艺心理学的开创 |
一、表象、大脑与“主客观统一” |
二、科学主义与《普通心理学》 |
三、科学主义与反映论 |
第二节 审美生理学 |
一、审美生理学及其方法论 |
二、“节变律”、“缓解律”与“心理能量”说 |
三、审美生理学的方法论意义 |
第三节 “认知美学” |
一、“美学科学化” |
二、“认知美学” |
三、“认知美学”的方法论意义 |
第三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人本主义 |
第一节 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的萌芽 |
一、“主体”论 |
二、情感论 |
第二节 主体论的文艺心理学 |
一、性格组合论 |
二、创作主体论 |
第三节 情感论的文艺心理学 |
一、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 |
二、“情是本体” |
三、超越“人学” |
第四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审美主义 |
第一节 审美反映论 |
一、从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 |
二、“主观化”的审美反映论 |
三、“情感化”的审美反映论 |
第二节 审美体验论 |
一、审美体验与“文艺美学” |
二、审美体验与“心理美学” |
三、审美体验与“美学”或“艺术人类学” |
第三节 审美意象论 |
一、“艺术本体”“感性世界”和“审美意向” |
二、“意象思维”和“审美物象” |
三、“审美意象学” |
第五章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与生态主义 |
第一节 “物我一体”说 |
一、“寄情自然” |
二、“物我一体” |
三、“艺术的最高境界” |
第二节 “精神生态”说 |
一、“生态文艺学”的提出 |
二、“精神圈”与“精神生态” |
三、文学艺术的生态价值 |
第三节 “节律感应”说 |
一、“文艺的绿色之思” |
二、“节律感应” |
三、“心身互动共融” |
结语:新时期文艺心理学方法论的思考 |
一、哲学美学与心理学美学 |
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 |
三、文艺心理学与心理文艺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论李贺诗歌的家园情怀 ——以昌谷家园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李贺家园情怀综论 |
第一节 家园情怀的内涵 |
第二节 李贺之前家园情怀诗歌述论 |
第三节 昌谷家园对李贺及其诗歌的影响 |
第四节 李贺诗歌家园情怀概观 |
第二章 李贺家园情怀诗歌分类研究 |
第一节 李贺昌谷作诗探析 |
第二节 李贺昌谷作诗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探析 |
第三节 李贺三期昌谷作诗变化发展情况述论 |
第四节 李贺客居作诗——羁旅思乡中的家园情怀表现 |
第五节 李贺其他诗作里的家园情怀表现 |
第六节 李贺家园情怀诗歌总论 |
第三章 李贺家园情怀的外延及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李贺的客寓意识 |
第二节 李贺的精神家园 |
第三节 李贺昌谷作诗与李贺长安作诗之比较 |
第四节 李贺昌谷作诗与陶渊明浔阳作诗之比较 |
第五节 李贺家园情怀与孟浩然家园情怀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3)李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李贺诗歌的创作历程 |
第一节 “心眼”观世的创作心态 |
一、多情生命的愁苦 |
二、时间流逝的极速 |
三、异象体验的激情 |
第二节 “以梦为马”的创作手法 |
一、英雄梦 |
二、仙人梦 |
三、死亡梦 |
第三节 “神奇世界”的诗境表现 |
一、自然世界 |
二、神仙世界 |
三、鬼域世界 |
第二章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性 |
第一节 清丽雅致 |
第二节 哀艳瑰奇 |
第三节 骨力劲拔 |
第四节 幽奥奇谲 |
第五节 怨郁荒诞 |
第三章 李贺诗歌中的生命内蕴 |
第一节 李贺的生命思考 |
第二节 李贺的自我完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从李贺诗歌里的“愁”字透析李贺的焦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 李贺之“愁”的相关分析 |
2.1 出现“愁”字的诗篇及其相关背景介绍 |
2.2 “愁”字的词性分析 |
2.3 “愁”字的主体分析 |
2.4 “愁”字即李贺之“愁” |
2.5 诗人之“愁”的本质 |
3 李贺的“愁”即是李贺的焦虑 |
3.1 “愁”符合焦虑的模糊性 |
3.2 “愁”符合焦虑的强制性 |
3.3 “愁”符合焦虑的威胁性 |
3.4 李贺焦虑的根源 |
4 身份的焦虑 |
4.1 起因 |
4.2 表现 |
4.2.1 生活困顿 |
4.2.2 宫体诗中的王孙身份 |
4.2.3 长相丑陋的王孙 |
5 时间的焦虑 |
5.1 起因 |
5.2 表现 |
5.2.1 “镂金刻玉” |
5.2.2 “时间过敏症”及其“病因” |
6 仕途与社会的焦虑 |
6.1 起因 |
6.1.1 落第与不得志 |
6.1.2 社会本身、身份、家境与朋友 |
6.2 表现 |
6.2.1 欲为王家所用 |
6.2.2 对选拔人才制度的抨击与对落第之仕的同情 |
6.2.3 恨无贤君明臣 |
7 焦虑的影响 |
7.1 焦虑与苦吟 |
7.1.1 苦吟的表现 |
7.1.2 苦吟是缓解焦虑最重要的途径 |
7.2 焦虑促使对待诗歌及诗歌创作的矛盾态度 |
7.3 焦虑与夭亡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李贺诗歌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李贺生平及其诗风 |
第一节 李贺生平及诗歌创作 |
第二节 李贺诗风 |
第三节 李贺的“隐喻”艺术 |
第二章 李贺诗歌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审美视域的虚幻鬼异 |
第二节 审美意旨的关怀慰藉 |
第三节 审美想象的荒诞独特 |
第四节 审美格调的冷艳凄美 |
第三章 李贺诗歌审美特征成因 |
第一节 天生异禀 |
第二节 文化渊源 |
第三节 现实原因 |
第四章 李贺诗歌审美特征美学意义 |
第一节 悲剧:悲怆凄恻的审美情趣 |
第二节 唯美:缤纷绮丽的艺术风格 |
第三节 境界:大开大合的艺术情境 |
第四节 深度:苦难人生的诗意书写 |
第五节 讽刺:鞭辟入里的讽喻艺术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论诗人李贺的生命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命观形成的因素 |
(一) 时代风貌 |
(二) 求仕悲苦 |
(三) 多病及个性 |
二、生命观在诗歌中的表现 |
(一) 寻求建功立业 |
(二) 不信长生, 感叹生命短促 |
(三) 诗化的恐怖世界 |
(四) 美化的仙界 |
三、生命观的价值 |
(7)李贺奇诡诗风的心理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负与自卑, 自尊与自怜交织着, 贯穿诗人生命的始终 |
二、对功名的执着追求是生命自始至终的理想 |
三、强烈的生命意识中表现出浓重的感伤 |
四、强烈的时间紧迫感渗透着深深的焦虑 |
(8)论变态心理与艺术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变态心理学的简史 |
1.1 西方历史上对变态的认识 |
1.2 中国历史上对变态心理的认识 |
2. 变态的界定与变态心理相关的理论 |
2.1 变态的界定 |
2.2 有关变态心理的理论 |
2.2.1 行为主义理论—变态行为是学习的产物 |
2.2.2 认知理论—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
2.2.3 社会文化理论—变态行为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 |
2.2.4 心理动力学理论—变态来自于潜意识心理冲突 |
3. 变态心理与艺术家 |
3.1 防御机制对艺术家的影响 |
3.1.1 压抑 |
3.1.2 置换作用 |
3.1.3 升华作用 |
3.1.4 隔离 |
3.1.5 反向形成 |
3.2 从社会文化观点看待艺术家精神疾病和自杀现象 |
4. 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
4.1 癫狂状态 |
4.1.1 癫狂离不开理性的约束 |
4.1.2 癫狂中的幻觉与错觉 |
4.2 缺失性体验 |
5. 变态心理与艺术作品 |
5.1 变态心理成为部分艺术作品反映的对象 |
5.2 艺术作品中变态的“迹象” |
5.2.1造型艺术中的变态迹象 |
5.2.2 文学作品中的变态迹象 |
5.2.3 音乐中的变态迹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钱锺书《谈艺录》李贺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谈艺录》出版前的李贺研究 |
第一节 考订与生平研究 |
第二节 诗旨与诗风研究 |
第三节 从创作层面看后代对李贺的接受 |
第二章 《谈艺录》对李贺的研究(上) |
第一节 论李贺诗风 |
第二节 论李贺用字与修辞 |
第三章 《谈艺录》对李贺的研究(下) |
第一节 论李贺的师承 |
第二节 三点鉴赏之法 |
第四章 《谈艺录》对李贺研究的贡献 |
第一节 《谈艺录》出版后李贺研究的新变 |
第二节 传统诗学转型过程中的尝试 |
结语 "至法无法"的典范意义 |
注释 |
参考书目 |
后记 |
(10)李贺诗歌意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李贺诗歌的意象特点 |
一、虚幻新奇的意象群落 |
二、冷艳凄迷的意象特质 |
三、别具匠心的意象组合 |
第三章 意象特点的形成原因 |
一、文学的渊源 |
二、坎坷人生路 |
三、独特的心态 |
第四章 意象特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一、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
二、对唐宋词人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李贺的生命情结与变态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D]. 赵言领. 苏州大学, 2018(01)
- [2]论李贺诗歌的家园情怀 ——以昌谷家园诗为中心[D]. 岳成龙. 西藏大学, 2015(10)
- [3]李贺诗歌研究[D]. 传阳梅. 西南大学, 2013(12)
- [4]从李贺诗歌里的“愁”字透析李贺的焦虑[D]. 颜健. 重庆师范大学, 2013(S2)
- [5]李贺诗歌的审美特征研究[D]. 王永. 齐齐哈尔大学, 2013(01)
- [6]论诗人李贺的生命观[J]. 吴玉军. 陇东学院学报, 2013(02)
- [7]李贺奇诡诗风的心理剖析[J]. 郭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2)
- [8]论变态心理与艺术的关系[D]. 褚鹏.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9]钱锺书《谈艺录》李贺论研究[D]. 李俊. 暨南大学, 2008(03)
- [10]李贺诗歌意象论[D]. 李宜. 西藏民族学院,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