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与温室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特性的比较研究

烟粉虱与温室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特性的比较研究

一、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强[1](2020)在《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生物活性及与三种药剂的联合毒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的作用方式,对温室白粉虱体内解毒酶、靶标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辣椒碱与3种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联合毒力,为辣椒碱在农药领域的应用和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1.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的作用方式:室内采用浸叶法和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成虫的杀虫活性、拒食活性和产卵忌避活性。辣椒碱浸叶法处理温室白粉虱60 h的LC50为327.97 mg/L,玻璃管药膜法处理温室白粉虱72 h的LC50为439.43mg/L,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48 h拒食活性的AFC50为349.10 mg/L,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产卵忌避活性的EC50分别为662.09 mg/L、157.71 mg/L。结果表明: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和产卵忌避活性,驱避活性显着。2.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体内解毒酶和靶标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常规的生化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辣椒碱对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 E)、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碱对4种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浓度辣椒碱处理后,Car E活性先后被激活而高于正常水平,但最终均受到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高浓度(1×103、2×103 mg/L)辣椒碱处理后,GSTs活性低于正常水平,之后缓慢上升至高于对照,最终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低浓度辣椒碱处理后,GSTs活性被抑制,3 h后缓慢上升,最终高于正常水平。125 mg/L辣椒碱处理后,ACh E活性显着低于对照,之后缓慢上升至正常水平;其他浓度辣椒碱处理后ACh E活性高于对照,之后缓慢下降,24 h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25、250 mg/L辣椒碱处理后,Na+K+-ATP酶活性在正常水平上下波动,且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最终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对照;500 mg/L辣椒碱处理后Na+K+-ATP酶活性被显着抑制,12 h后逐渐升至正常水平;1×103、2×103 mg/L辣椒碱处理后,Na+K+-ATP酶活性则受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碱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Na+K+-ATP酶活性有显着的交互作用。3.辣椒碱与三种药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联合毒力:室内采用玻璃管饲喂法测定了辣椒碱与吡虫啉、溴氰虫酰胺、苦参碱复配对温室白粉虱初羽化成虫的联合毒力,并以共毒因子法与共毒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共6组,进一步细化配比后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复配组合,其中14组具有增效作用,辣椒碱与吡虫啉、溴氰虫酰胺、苦参碱按287:1、1 558:1、423:1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着,其共毒系数分别为257.89、255.65、248.80,LC50分别为31.83、128.07、98.87 mg/L,后续试验表明,辣椒碱与吡虫啉50:1复配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85.19。最终确定辣椒碱与吡虫啉按287:1复配为最佳组合。

吴娜[2](2020)在《交互取食诱导棉花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生理代谢的研究》文中指出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m gossypii)是新疆植棉区的常见害虫,随着气候环境和耕作模式的改变,它们在田间的消长动态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明确棉蚜和棉长管蚜诱导的棉花防御反应对后期取食蚜虫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了棉蚜和棉长管蚜不同危害频次对棉花叶片中总酚含量、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经两种蚜虫不同危害频次处理的棉花对后期取食蚜虫抗氧化酶以及营养代谢、解毒代谢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阐释了棉蚜和棉长管蚜对棉花诱导防御反应的生理适应性。试验结果如下:1.棉长管蚜与棉蚜取食时间和危害频次对棉花叶片中酚类化合物等次生代谢产物及对植食性昆虫取食、消化有较大影响的蛋白酶类物质合成代谢有较大影响。棉长管蚜取食可使棉花叶片中总酚含量、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而棉蚜再次取食对棉花叶片中三种物质有消极影响。2.棉长管蚜和棉蚜前期取食时间长短及危害次序对后期取食的棉蚜、棉长管蚜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有影响。两种蚜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如下:取食棉长管蚜-棉蚜依次诱导48 h、24 h的棉花与棉长管蚜-棉蚜依次诱导24 h、48 h的棉花相比,后期棉长管蚜体内POD、SOD活性有所升高,而CAT活性下降。取食棉长管蚜和棉蚜交互诱导的棉花与取食棉长管蚜单独诱导的棉花相比,棉蚜体内CAT、SOD活性升高,POD活性下降。3.棉蚜和棉长管蚜取食经诱导的棉花后,体内大部分消化酶活性升高。取食棉长管蚜-棉蚜依次诱导48 h、24 h的棉花与棉长管蚜-棉蚜依次诱导24 h、48h的棉花相比,后期棉长管蚜体内淀粉酶、海藻糖酶、蔗糖酶、脂肪酶活性及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而胃蛋白酶活性下降。取食棉长管蚜和棉蚜交互诱导的棉花与取食棉长管蚜单独诱导的棉花相比,棉蚜体内淀粉酶、海藻糖酶、胃蛋白酶活性升高,蔗糖酶、脂肪酶活性以及蛋白含量下降。4.棉长管蚜和棉蚜前期取食时间长短及危害次序对后期取食的棉蚜、棉长管蚜体内解毒酶活性变化有影响。两种蚜虫体内解毒酶活性变化如下:取食棉长管蚜-棉蚜依次诱导48 h、24 h的棉花与棉长管蚜-棉蚜依次诱导24 h、48 h的棉花相比,后期棉长管蚜体内AChE、CarE活性有所升高,而GSTs活性下降。取食棉长管蚜和棉蚜交互诱导的棉花与取食棉长管蚜单独诱导的棉花相比,棉蚜体内GSTs、CarE活性升高,AChE活性下降。综上可得,棉长管蚜诱导棉花、棉长管蚜-棉蚜依次诱导棉花以及棉蚜和棉长管蚜交互诱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激活棉花的防御反应。而当棉蚜和棉长管蚜再次取食蚜虫诱导过的棉花后,虫体内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有毒物质降解及维持活性氧系统动态平衡的关键酶活性发生变化,在昆虫反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晋[3](2020)在《蝉棒束孢对小菜蛾的致病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蝉棒束孢作为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活性,还可作为一种具有较强致病作用的真菌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本文通过对从贵阳森林公园采集的蝉花(蝉棒束孢)标本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探究不同营养及培养条件对菌株毒力的影响;研究了蝉棒束孢粗毒素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及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采用UPLC-MS/MS检测技术研究了蝉棒束孢两个菌株间代谢物的差异及其杀虫活性。以期为蝉棒束孢代谢物的进一步研究和代谢物杀虫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鉴定及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供试菌株3716、GL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蝉棒束孢对小菜蛾杀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代谢液对小菜蛾的毒力较强,小菜蛾死亡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72h时3716菌株代谢液对小菜蛾的致死率为70.00%,GL菌株代谢液对小菜蛾的致死率为78.33%;蝉棒束孢菌丝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力较小。2.高产毒素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筛选。筛选出适宜菌株生长且对小菜蛾有较强致病力的培养基为察氏培养基(Czapek)。通过对不同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的筛选,获得3716菌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 g,牛肉膏2 g,K2HPO41 g,Mg SO4·7H2O 0.5 g,KCl 0.5 g,Fe SO40.01 g,微量元素Na H2PO430 g,维生素E 0.02 g,蒸馏水1 L,在此营养条件下培养得到的滤液粗毒素处理小菜蛾72 h后小菜蛾死亡率达88.33%;GL菌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蛋白胨2 g,K2HPO41 g,Mg SO4·7H2O 0.5 g,KCl 0.5 g,Fe SO40.01 g,微量元素Mn SO430 g、维生素C 0.02 g,蒸馏水1 L,在此营养条件下培养得到的滤液粗毒素处理小菜蛾72 h后小菜蛾死亡率达85.00%。培养条件对菌株毒素的产生没有明显影响,在200 m L、20℃、p H 8、液体培养8 d的条件下,得到的滤液粗毒素对小菜蛾的致病力最大,3716菌株对小菜蛾死亡率为56.67%,GL菌株对小菜蛾死亡率为45%。3.菌株粗毒素对小菜蛾的作用方式。在所选的4种提取剂中,二氯甲烷所提取的3716菌株中的杀虫活性物质对小菜蛾的致病力最强,在72 h时小菜蛾死亡率为65.00%;GL菌株在四氯化碳的提取下,获得的四氯化碳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致病力在72 h时为68.33%。对小菜蛾的作用方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代谢粗毒素对小菜蛾具有明显的胃毒和忌避作用,在72 h时,3716菌株粗毒素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达100%,忌避率为85.52%;GL菌株粗毒素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达67.145%,忌避率为84.63%。可见蝉棒束孢代谢粗毒素对小菜蛾有较强的胃毒和趋避作用,但3716菌株对小菜蛾的影响明显大于GL菌株。4.代谢产物分析及对小菜蛾杀虫活性。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代谢液中共检测到5大类48种代谢产物,分别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酚酸类、木脂素和香豆类及其他类;其中在两菌株间有差异的代谢物为17种,主要为生物碱和酚酸类。在代谢物富集通路分析中筛选出了13条代谢通路途径,主要为代谢途径通路。在所选的9种差异代谢物对小菜蛾致病作用发现,生物碱类的吲哚-3-乙醇和N-甲基烟酰胺对小菜蛾有较高的致病力,在72 h时小菜蛾死亡率分别为60%和51.67%。5.代谢粗毒素和代谢化合物对小菜蛾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代谢粗毒素对小菜蛾酶活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粗毒素处理组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升高,羧酸酯酶(Car E)活性被抑制;粗毒素处理后的小菜蛾蛋白质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代谢化合物对小菜蛾酶活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物处理小菜蛾72 h后,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降低,羧酸酯酶(Car 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升高;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

谢婷[4](2020)在《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粉虱Bemisia tabacii是蔬菜和棉花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本文以烟粉虱和蜡蚧轮枝菌JMC-01为研究对象,用体式显微镜和扫面电子显微镜对烟粉虱若虫被蜡蚧轮枝菌JMC-01的侵染过程进行了观察,随之又测定了侵染后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蜡蛤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的致病机制;通过对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基的优化,筛选出液体培养基所需要的最佳条件;利用8种常用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比较,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筛选出与蜡蚧轮枝菌JMC-01相容性好的杀虫剂,将其与蜡蚧轮枝菌JMC-01复配防治温室蔬菜害虫。本文的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侵染过程及其胞外酶活性研究研究了烟粉虱若虫被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整个过程及胞外酶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JMC-01接种12 h时分生孢子附着在烟粉虱若虫体表,24 h时少量分生孢子开萌发,虫体表面出现少量菌丝,48 h后若虫表皮形成菌丝网,到72 h时菌丝覆盖寄主表面并定居在体腔中,94 h时若虫内部结构被破坏。对该菌株在PDA上进行连续6天的培养,发现蛋白酶活性在前3天一直升高,之后也稍有降低;几丁质酶在第3天开始升高,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为0.38 U/104 Cell;脂肪酶在第4天开始升高。说明蜡蚧轮枝菌JMC-01在侵染若虫时蛋白酶先被激活并发挥作用,然后刺激体壁几丁质暴露,激活几丁质酶活性,同时脂肪酶也参与该过程中。2、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对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响应为研究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体内酶系的变化,采用浸渍法对烟粉虱3龄若虫进行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解毒酶、保护酶及体重、脂肪、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羧酸脂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在第3天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10.5、0.32、20和6.3U/mgprot,分别是对照组的2.2、4.3、2.5和1.4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第2天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和43.5 U/mgprot,分别是对照组的4.5和1.1倍。含水量和脂肪含量随着时间推移一直在下降,跟对照组显着不同。72 h时处理组分别为66%和20.5%。体重增加量起初在升高,24 h后最小,72 h时约为对照组0.78倍。3、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条件以几丁质酶(Chitinase)的酶活力作为响应值,用响应面法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从五种培养基中筛选一种对蜡蚧轮枝菌JMC-01效果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该培养基对几丁质酶活影响的最佳时间、pH和接种量。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培养基为蜡蚧轮枝菌JMC-01最佳液体培养基,当接种量为1%、初始pH为6.5、接种时间为5天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4、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采用涂板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影响,以及对烟粉虱若虫的LC50、共毒系数和死亡率。结果表明,伴随8种杀虫剂稀释倍数的增加,蜡蚧轮枝菌JMC-01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抑制率逐渐降低。其中,乙基多杀菌素、藜芦碱、印楝素分别在2 mg/L、1.25 mg/L和0.06mg/L浓度下,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20.02%、16.41%和15.38%;产孢抑制率分别为17.77%、15.90%和14.96%;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96%、8.87%和9.74%。8种常用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CTC均大于120,说明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与印楝素、藜芦碱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最好,CTC最大值分别为302和315。藜芦碱、印楝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 95%、97%和94%。

曹宇[5](2019)在《西花蓟马与黄胸蓟马对花卉寄主的适应性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属于外来入侵害虫,其寄主广泛,自传入我国以来,在多地暴发成灾。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属于本地栖花害虫,寄主同样较广,在沿海地区芒果上危害严重,近年在多地有其危害的报道。两者在许多植物上具有相似的生态位,尤为喜好危害花卉寄主,且不同花卉上两者具有不同的种群优势,表现出不同的寄主适应性。本文通过田间蓟马嗜食性调查、室内不同嗜食寄主上蓟马种群增长,分析了两种蓟马对不同花卉寄主的适应性;通过对寄主理化性状的差异分析(寄主的颜色、挥发物、次生物质及营养物质等),不同嗜食性寄主转换下,蓟马能源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磷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的响应差异,探讨两者对寄主不同的理化适应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蓟马寄主嗜食性调查田间调查发现,西花蓟马与黄胸蓟马同时在21种花卉植物上发生、为害,但表现出不同的寄主嗜食性。玫瑰Rosa rugosa、月季Rosa chinensis及万寿菊Tagetes erecta等3种花卉为西花蓟马的最适宜寄主;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及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等2种花卉为黄胸蓟马的最适宜寄主。两种蓟马分别在玫瑰、栀子花上表现出相反的寄主适合度,而在非洲菊上具有相同的寄主适合度。2蓟马田间种群动态调查及室内种群增长研究(1)蓟马田间种群动态调查20162018年间,持续3年定点调查发现,西花蓟马在不同花卉上的种群数量为玫瑰>非洲菊>栀子花,黄胸蓟马为栀子花>非洲菊>玫瑰。3年间,两者在相同花卉寄主上的种群比例虽不同,但大致相似,玫瑰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分别是黄胸蓟马的3.56,2.79及3.01倍;非洲菊上,两者的种群数量接近1:1;而栀子花上黄胸蓟马的数量分别是西花蓟马的1.92,2.18及2.11倍。(2)室内蓟马种群增长研究相同起始蓟马种群下,在实验室分别以玫瑰、非洲菊及栀子花3种花瓣作为饲养材料,相同的时间处理下(15,30及45 d),西花蓟马种群数量为玫瑰>非洲菊>栀子花,黄胸蓟马为栀子花>非洲菊>玫瑰。相同寄主上,同一时间(15,30及45 d),西花蓟马在玫瑰上的种群数量高于黄胸蓟马,栀子花上则相反;非洲菊上尽管15 d处理下的西花蓟马种群数量高于黄胸蓟马,但30及45 d处理下,两者的种群数量无显着差异。蓟马在玫瑰、非洲菊和栀子花上的发育历期差异显着,西花蓟马在3种花卉上的发育历期分别为9.38,9.85和10.62 d,黄胸蓟马分别为10.92,10.06和9.69d;两者在不同寄主上的存活率差异显着,西花蓟马在3种寄主上的世代存活率为84.33%,79.00%和74.33%,黄胸蓟马为59.00%,74.00%和80.67%。两种蓟马在3种花卉上的总产卵量也具有显着差异,西花蓟马在玫瑰、非洲菊及栀子花上的总产卵量分别为128.58粒/雌,101.80粒/雌和87.74粒/雌,黄胸蓟马分别为59.88粒/雌,73.80粒/雌和91.38粒/雌。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净增殖率R0为玫瑰(65.15)>非洲菊(49.09)>栀子花(38.66),黄胸蓟马分别为玫瑰(27.47)<非洲菊(36.84)<栀子花(47.91);不同寄主上两种蓟马的内禀增长率rm具有类似结果。而在相同寄主上,西花蓟马在玫瑰及非洲菊上的发育历期显着低于黄胸蓟马,栀子花上则显着高于后者;玫瑰上西花蓟马的世代存活率显着高于黄胸蓟马,栀子花上则显着低于后者,两者在非洲菊上的存活率无显着差异。西花蓟马在玫瑰及非洲菊上的总产卵量显着高于黄胸蓟马,但两者在栀子花上的总产卵量无显着差异。西花蓟马在玫瑰上的R0和rm显着高于黄胸蓟马,而两者在栀子花上的结果相反;西花蓟马在非洲菊上的R0显着高于黄胸蓟马,但rm与黄胸蓟马无显着差异。3花卉寄主理化性状差异分析(1)寄主颜色、挥发物对蓟马行为反应的影响RGB颜色模型及叶碟法测试发现,西花蓟马对3种花卉的颜色偏好为玫瑰>非洲菊>栀子花,而黄胸蓟马则为栀子花≈非洲菊>玫瑰,说明花卉的颜色对蓟马的寄主选择有重要影响。Y型嗅觉仪及四臂嗅觉仪测定表明,3种花卉的挥发物对西花蓟马的吸引力由强到弱为玫瑰>非洲菊>栀子花,对黄胸蓟马为栀子花>非洲菊>玫瑰。因此,寄主挥发物能为蓟马定位适宜寄主提供重要线索。3种花卉挥发物的成分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玫瑰、非洲菊及栀子花的挥发物中分别检测到23,16和36种化合物,含量最高的分别为3,5-二甲氧基甲苯(24.94%),反式-3-戊烯-2-酮(52.31%)及L-芳樟醇(52.06%)。(2)花卉营养物质含量测定3种花卉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可溶性糖在栀子花上含量最高(23.75 mg.g-1),其次为非洲菊(20.67mg.g-1),在玫瑰上最低(12.41 mg.g-1)。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在玫瑰上最高,分别为110.04和94.74 mg.g-1;其次为栀子花,分别为78.44和65.33 mg.g-1;在非洲菊上最低,分别为28.77和25.44 mg.g-1。(3)花卉次生物质含量测定单宁酸、黄酮、生物碱及总酚等次生物质的含量在3种寄主间具有不同的显着性差异。非洲菊的单宁酸含量最高(7.01 mg.g-1),其次为栀子花(5.74 mg.g-1),玫瑰上最低(4.66 mg.g-1);不同寄主上总酚的含量同样为非洲菊>栀子花>玫瑰;栀子花上的黄酮含量最高(9.03 mg.g-1),但与非洲菊无显着差异(8.60mg.g-1),玫瑰上最低(2.89 mg.g-1);3种寄主上的生物碱含量无显着差异。(4)花卉细胞液p H值非洲菊花瓣的细胞液p H值最高(5.89),显着高于玫瑰与栀子花,但后两者细胞液的p H值无显着差异。4寄主转换胁迫对蓟马能源物质的影响源于玫瑰的西花蓟马与黄胸蓟马种群,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均最低(7.43和7.33μg/头),源于栀子花的蓟马种群则最高(8.62和7.58μg/头)。取食不同寄主后,西花蓟马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玫瑰>非洲菊>栀子花,黄胸蓟马为栀子花>非洲菊>玫瑰。源于玫瑰、非洲菊的西花蓟马种群,其体内的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但两者显着高于源于栀子花的西花蓟马种群;源于栀子花与非洲菊的黄胸蓟马种群,其体内的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但两者显着高于源于玫瑰的黄胸蓟马种群。在3种花卉的相互短时转换胁迫下(1,3,6,9,12,24及48 h),相较于与对照,两种蓟马的可溶性糖含量具有相似的显着升高或降低;相同处理下,蓟马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无显着变化,说明可溶性糖能及时对寄主的转换胁迫作出响应。在寄主多代转换处理下(F1F4代),在嗜食性较高与较低的寄主相互转换胁迫下,两种蓟马可溶性糖的含量具有相似的升高或降低,但无特定规律。而在嗜食性较强的寄主转移至嗜食性较弱的寄主时,伴随了蓟马体内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含量的降低,反之则升高。研究结果说明,寄主短时转换处理与多代转换处理下,蓟马不同的能源物质存在响应差异;相同能源物质在两种蓟马间,也存在响应差异。总体上,蓟马在转换寄主上适应23代后,其体内能源物质可达到稳定。5蓟马解毒酶、保护酶对寄主转换胁迫的响应源于不同寄主的蓟马种群,西花蓟马的细胞色素P450酶、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等解毒酶的活性由高到低为栀子花>非洲菊>玫瑰,而黄胸蓟马则刚好相反,两种蓟马的磷酸酯酶(ACP/ALP)在不同寄主之间无显着差异。源于不同寄主上的不同保护酶,西花蓟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玫瑰上最高,栀子花上最低;而黄胸蓟马SOD的酶活性在不同寄主之间无显着差异。西花蓟马的过氧化氢酶CAT在不同寄主之间无显着差异,但黄胸蓟马的CAT活性在栀子花上最高,在玫瑰上最低。两种蓟马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不同寄主上均无显着差异。不同嗜食性寄主短时转换胁迫下(1,3,6,9,12,24及48 h),除磷酸酯酶(ACP/ALP)无显着变化外,相同寄主转换下,两种蓟马的其他解毒酶具有不同的活性变化趋势,但无特定规律。寄主多代转换下(F1F4代),由嗜食性较高的寄主转移至嗜食性较低的寄主时,蓟马解毒酶(磷酸酯酶ACP/ALP除外)的活性逐渐升高;反之则降低。经过12、至多3代的适应,蓟马解毒酶的活性可在新寄主上稳定。不同嗜食性寄主短时相互转换胁迫下,两种蓟马的保护酶具有不同活性变化趋势,但无特定规律。寄主多代转换处理下,由嗜食性较高的寄主转移至嗜食性较低的寄主时,两种蓟马的保护酶(POD除外)总体上逐渐降低;反之则逐渐升高。经过1代以上的适应后,蓟马保护酶的活性可在新寄主上稳定。通过以上研究,明确了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与本地种黄胸蓟马在寄主嗜食性、寄主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从寄主的理化性状差异、蓟马对寄主转换的生理响应差异阐明了两种蓟马对寄主不同的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研究结果为花卉上蓟马类害虫的重点防治提供了依据,更为探明入侵害虫的成灾机理、预测预报及有效治理等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基础。

田发军[6](2019)在《柑橘木虱抗药性检测及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主要危害柑橘等芸香科植物,几乎遍布绝大多数柑橘种植区,是柑橘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因此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和传播最现实的方法是利用杀虫剂控制其媒介昆虫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来抑制黄龙病的传播。然而,长期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化学杀虫剂使柑橘木虱对目前常用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并且对于柑橘木虱抗药性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据此,本学位论文以柑橘木虱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测定确定了我国广东地区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并从田间种群中获得相关杀虫剂抗性种群。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了柑橘木虱转录组信息,鉴定分析与杀虫剂抗性相关的解毒酶基因,并采用RT-PCR进行克隆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解毒酶基因在柑橘木虱敏感和抗性种群的中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同时解析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药剂胁迫及诱导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及功能验证。研究结果对于全面揭示柑橘木虱解毒代谢机制及其介导的抗药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柑橘木虱田间抗药性治理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叶碟浸叶法测定广东地区四个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增城、惠州、清远和从化)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相比,增城种群对吡虫啉和呋虫胺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5.12和6.16倍。清远种群对联苯菊酯和噻虫嗪抗性倍数分别为4.16和6.04倍。惠州种群对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47和4.78倍。四个柑橘木虱种群对噻虫胺、啶虫脒和溴虫腈仍为敏感水平。通过诊断剂量(LC95)在第二年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柑橘木虱对上述杀虫剂的抗药性特征仍未改变,但对吡虫啉的抗性增强。(2)利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了胡椒基丁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结果显示,TPP和PBO在增城种群中有显着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2.46和3.84倍。同时也表明了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和酯酶在其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柑橘木虱敏感和四个田间种群解毒酶活力发现,田间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除清远种群外与敏感种群相比都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当α-萘酚为底物时,增城和惠州种群的酯酶比活力分别是敏感种群的3.18和2.71倍。当β-萘酚为底物时,清远和惠州种群酯酶的比活力都是敏感种群的三倍以上。增城、惠州和清远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比活力分别是敏感种群的2.09、1.60和1.56倍。结合增效剂的增效作用和解毒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力的增强是柑橘木虱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重要生化机制,并且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较小,特别是对吡虫啉。(3)利用柑橘木虱转录组数据搜寻解毒酶基因,并根据其它已报道的与抗药性相关的解毒酶基因,获得16条P450s、8条GSTs和6条Car Es基因的转录本。继而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出这30条解毒酶基因的c DNA片段。同时用吡虫啉通过浸叶法对增城种群连续的进行汰选,经过9代的连续汰选后,柑橘木虱对吡虫啉产生了52.19倍的抗性,作为抗性种群。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这30个解毒酶基因在抗性和敏感种群中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抗性种群中10个P450s基因,6个GSTs基因和4个Car Es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其中CYP4g15、CYP303A1、CYP4C62、CYP6BD5、GSTS1和EST-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吡虫啉抗性种群中中等过表达(>5倍)。这些结果表明中等上调的6个解毒酶基因可能在柑橘木虱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以喂食不同基因的ds RNA进行RNA干扰。结果表明,当ds RNA的浓度为100μg m L-1时,CYP4g15、CYP303A1、CYP4C62、CYP6BD5、GSTS1和EST-6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71.5%、50.9%、46.7%、60.6%、72.1%和56.6%。同时吡虫啉处理后柑橘木虱的死亡率也明显上升。由此表明,喂食ds RNA可以有效地沉默相应的解毒酶基因,并降低其对吡虫啉的抗药性,进一步说明了这6个解毒酶基因参与了柑橘木虱对吡虫啉抗药性的形成。(5)利用常用杀虫剂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嗪和溴虫腈对柑橘木虱成虫进行不同剂量的诱导。结果表明,对于新烟碱类杀虫剂,6个解毒酶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着诱导作用,其中CYP4C62和GSTS1基因的表达量上调最为显着。当用不同浓度的噻虫嗪处理后,CYP4g15基因的表达也最显着上调。对于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诱导后结果表明,六个解毒酶基因的表达量显着的上调,并且CYP4C62和GSTS1基因的表达量上调最为显着。当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浓度为0.5 mg L-1处理时,CYP4C62基因的表达量是对照的13.61倍。当用联苯菊酯的浓度为1 mg L-1处理时,GSTS1基因的表达量是对照的8.69倍。对于经毒死蜱诱导后结果表明,CYP4C62和GSTS1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当溴虫腈的浓度为2 mg L-1处理后,CYP4g15基因的表达增加了13.52倍。当溴虫腈的浓度为5 mg L-1处理后,CYP303A1基因的表达增加了13.49倍。通过RNAi进一步对这些明显上调的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CYP4C62基因也涉及到柑橘木虱对噻虫胺、噻虫嗪、啶虫脒和毒死蜱的抗性;GSTS1基因也涉及到柑橘木虱对噻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同时EST-6基因也涉及到柑橘木虱对呋虫胺的抗性;CYP4g15基因也涉及柑橘木虱对溴虫腈的抗性。

余昕彤[7](2018)在《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的协同控害及生理生化影响》文中提出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重要农业害虫,目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高水平抗药性;白僵菌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真菌,对环境友好。本文探讨了白僵菌和苦参碱的相容性,利用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两者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两者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酶活力进行测定,为白僵菌和苦参碱复配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僵菌和苦参碱相容性研究及组合剂量的筛选:利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测定其对不同白僵菌的菌落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5、0.125、0.25、0.5和1.0 mg/mL的苦参碱和白僵菌SB006、SB010和SB015相容性良好,可在试验中对两者进行复配。2、白僵菌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用饲料浸药法,分别测定了浓度为1×105、1×106、1×107、1×108和1×109孢子/mL的3株白僵菌以及浓度为0.05、0.125、0.25、0.5和1.0 mg/mL的苦参碱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同时3株不同的白僵菌分别以浓度为1×108、1×109孢子/mL和浓度为0.5、1.0 mg/mL的苦参碱两两混配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白僵菌和苦参碱混合使用对斜纹夜蛾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白僵菌和苦参碱单独使用,经过计算,证明两者有显着的协同增效作用。3、白僵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个体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浸泡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白僵菌、苦参碱及其混合剂对斜纹夜蛾个体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斜纹夜蛾的平均个体取食量显着高于各处理组,说明斜纹夜蛾取食量显着减少;空白对照组斜纹夜蛾的平均个体生长速率显着高于各处理组,说明斜纹夜蛾幼虫摄入白僵菌和苦参碱后,生长速率显着降低,由此可知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有一定的毒性;各处理组斜纹夜蛾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证明二者协同作用效果显着。4、测定白僵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解毒酶活力:将白僵菌、苦参碱及其混合剂协同作用于斜纹夜蛾,分别在处理3 d、5 d和7 d检测斜纹夜蛾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的5种酶活力出现明显变化。7 d时检测到各处理组5种酶活力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可能与白僵菌和苦参碱联合作用抑制酶活性有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从3 d到7 d均呈下降趋势,且在处理3 d时,菌剂和混合剂处理的斜纹夜蛾脂肪体中的酶活力显着高于对照,因此推测脂肪体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白僵菌有解毒作用;乙酰胆碱酯酶从3 d到7 d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时间各处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乙酰胆碱酶活力可能受到抑制。

王凡[8](2018)在《MED隐种烟粉虱抗性监测、抗性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半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一个由至少40个隐种组成的物种复合体,在非洲、中东、美国等多个国家地区发生为害。在已发现的隐种中,以MEAM1隐种(B型)和MED隐种(Q型)为代表的烟粉虱入侵隐种为害最严重。烟粉虱除了通过刺吸植物汁液、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还能传播植物病毒为害农作物、蔬菜和观赏花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当前烟粉虱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化学药剂防治,大量使用会导致抗药性发生、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为了解烟粉虱隐种的地理分布及遗传分化,明确山东地区田间种群对常用农药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通过采集山东不同地区烟粉虱地理种群样本,对烟粉虱隐种的种类、分布及种群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烟粉虱对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等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和抗性生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在室内连代筛选了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系统评估了MED隐种烟粉虱对吡蚜酮的抗性风险、交互抗性及抗性生化机理。为解决生产上防治烟粉虱存在的突出问题,还研究了以物理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0162017年山东省6个地区采集的烟粉虱隐种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个地点(青岛、济南、泰安和德州种群)采集的样品全部为烟粉虱MED隐种;其它2个地点(潍坊种群和临沂种群)的烟粉虱MED隐种所占比例大于94.3%,MEAM1隐种比例均低于5.7%。田间调查显示烟粉虱MED隐种已在山东基本取代MEAM1隐种成为绝对优势种群。2.比较了室内饲养的相对敏感烟粉虱MEAM1种群(SS-B)和MED种群(SS-Q)对8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虫啉、吡蚜酮、吡丙醚和毒死蜱)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SS-Q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高于SS-B种群。与SS-B种群相比,SS-Q种群对烯啶虫胺和吡虫啉的抗药性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3.95倍和3.57倍;对吡蚜酮的抗性倍数最小,仅为1.06倍,表明在敏感状态下,SS-Q种群比SS-B种群具有较高的耐药性。3.为明确山东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水平,以室内饲养的SS-Q种群为对照,测定了6个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啶虫脒、毒死蜱、吡丙醚和吡蚜酮的抗性。结果表明,6个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仍处于敏感状态,LC50值均低于0.8mg/L。对吡蚜酮的抗性与敏感种群抗性倍数差异不大,LC50范围为148.68 mg/L439.59mg/L,只有泰安种群(TA)出现敏感性下降情况(3.27倍)。吡丙醚对不同烟粉虱种群卵的毒力效果不同:临沂、青岛和济南种群处于敏感状态,LC50范围为15.28mg/L29.91 mg/L;德州和泰安种群表现为敏感性下降(3.89和4.48倍),潍坊种群已达到低抗水平(5.55倍)。对烟碱类杀虫剂各个地方种群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于吡虫啉,6个地理种群产生了敏感性下降到中水平的抗性(4.2916.56倍);4个地理种群对噻虫嗪产生了低到中水平的抗性(8.3915.81倍);4个地理种群对啶虫脒出现敏感性下降或低抗水平(4.108.35倍);潍坊和济南种群对烯啶虫胺出现低水平抗性(5.87倍和6.79倍)。对传统杀虫剂毒死蜱,德州和潍坊种群出现敏感性下降(3.44和4.80倍),济南达到低抗水平(6.74倍)。因此,推荐使用阿维菌素、吡蚜酮与烟碱类杀虫剂交替或轮换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发展。4.为明确抗性生化机理,测定了田间种群的解毒代谢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的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随种群抗性水平的增高而增强。青岛种群的羧酸酯酶活力最高,其次为潍坊种群,德州、济南、泰安、临沂种群却出现略低于敏感种群的现象。田间种群抗药性升高与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升高有关。5.用吡蚜酮对相对敏感SS-Q种群进行了连续18代抗性筛选,获得了MED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R-F18)。在筛选的前10代(R-F1R-F10)抗性发展非常缓慢,抗性只增长至2.16倍,第11至18代,抗性增长速度加快,由第11代的4.19倍增长到第18代的10.70倍。抗性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158,假设在田间烟粉虱对吡蚜酮的抗性显示遗传力为实验室估计值的一半,即h2为0.0579,若田间杀死率为70%90%时,预计烟粉虱对吡蚜酮的抗性增长10倍需要1320代,烟粉虱对吡蚜酮存在产生抗性的风险。6.以敏感SS-Q和吡蚜酮抗性筛选过程中的R-F11和R-F18为试虫,通过交互抗性和解毒代谢酶活力测定,分析烟粉虱对吡蚜酮的抗性生化机制。交互抗性结果表明,抗性品系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和吡虫啉均表现有交互抗性,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为10.43、6.22、4.64和3.61倍,对吡丙醚、毒死蜱和阿维菌素无交互抗性。表明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对上述烟碱类杀虫剂有潜在抗性风险。与SS-Q品系相比,R-F11和R-F18的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分别升高了1.88和2.77倍,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是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7.采用3种不同处理方式:在常规番茄日光温室(CK)的前通风口和上通风口罩以60目防虫网、80目防虫网和80目防虫网加后墙通风管(分别称为Ⅰ、Ⅱ、Ⅲ),研究了不同网目防虫网及后墙通风管对温室温湿度、烟粉虱虫量及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影响。结果表明,80目防虫网对烟粉虱阻隔为98.4%,且相对100目防虫网有更好的通风效果,推荐田间使用。2014年试验发现,温室Ⅱ虽烟粉虱虫量和番茄发病率低于其它处理温室,但罩网会提高温室内温度,80目增温更明显。20152016年试验中,经过后墙凿洞处理,使得防虫网温室温度明显降低。2015年8月25日2015年10月29日每日10:0016:00时间段的平均温度,温室Ⅲ为26.55℃,比温室Ⅱ低7.27℃,2016年8月20日2016年10月29日每日相同时间段的平均温度,温室Ⅲ为27.11℃,比温室Ⅱ低5.63℃;温室Ⅲ与温室Ⅱ的日平均相对湿度差别不大。同时,温室Ⅲ能有效的控制烟粉虱虫量和番茄发病率,使得ToCV发病率仅为6.67%。因此,日光温室前、上通风口罩80目防虫网阻隔烟粉虱,加后墙通风管降温,可有效降低烟粉虱数量和防治ToCV发生危害,此技术推荐在日光温室使用。

牟峰,郅军锐,岳文波,曾广[9](2017)在《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植物的诱导抗性对西花蓟马体内酶活性的影响,通过西花蓟马取食、机械损伤、外源茉莉酸和水杨酸甲酯诱导处理菜豆植株,研究西花蓟马2龄若虫取食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后,其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TChE)的变化。结果表明,西花蓟马2龄若虫取食不同处理的菜豆后,体内多功能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相同,均是在24 h和36 h显着低于取食健康植株的。除取食茉莉酸处理的西花蓟马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在24 h受到显着抑制外,西花蓟马若虫取食水杨酸甲酯、蓟马危害后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取食机械损伤处理的西花蓟马体内酶活性在不同取食时间下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取食蓟马危害和茉莉酸处理的西花蓟马虫体羧酸酯酶活性在6 h和36 h均受到显着抑制,而取食机械损伤和水杨酸甲酯诱导的西花蓟马体内酶活性只有在36 h受到明显抑制。以上结果说明外源因子诱导的植物抗性能够干扰西花蓟马体内解毒机制,削弱了其对有毒次生物质的解毒代谢功能。

沈兰兰[10](2017)在《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筛选及其生化机理》文中提出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近年来对农作物危害大、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不科学使用农药等原因,导致烟粉虱产生抗药性,防治困难,在我国许多地区频繁爆发成灾。尽管已有抗药性种群,但当虫害大爆发时,只有化学防治才能使烟粉虱得到控制。本文筛选了几种药剂复配配方,得到了一个具有高毒力、速效性强的混配药剂,并研究了混配配方的增效生化机理,对烟粉虱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复配配方筛选及田间试验用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对五种杀虫剂进行增效配方和最佳配比的筛选。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混配时,共毒系数高达317.14,以8:2混配时,共毒系数也有248.9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啶虫脒以4:6混配时,共毒系数为148.53,表现为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啶虫脒以3:7混配时,共毒系数为107.05,表现为相加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哒螨灵混配使用其药效显着高于两单剂。通过对施药后烟粉虱产卵量及所产卵孵化率的研究,发现了混剂对烟粉虱雌成虫产卵及卵孵化存在影响。2.增效配方对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以烟粉虱室内敏感品系成虫为材料,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增效配方(啶虫脒和哒螨灵)的机理,比较了该配方及其单剂对3种解毒酶和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效机理与羧酸酯酶有密切关系,与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明显相关性。

二、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生物活性及与三种药剂的联合毒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辣椒碱生物活性及温室白粉虱防治现状研究进展
    1.1 辣椒碱概述
        1.1.1 辣椒碱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1.1.2 辣椒碱的开发与应用
    1.2 辣椒碱的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1.2.1 辣椒碱的杀虫活性
        1.2.2 辣椒碱的作用机制
        1.2.3 辣椒碱的增效作用
    1.3 温室白粉虱研究进展
        1.3.1 温室白粉虱的发生与危害
        1.3.2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作用方式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成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2.2.2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成虫触杀活性测定结果
        2.2.3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成虫拒食活性测定结果
        2.2.4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成虫产卵忌避活性测定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体内4种酶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
        3.2.2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3.2.3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2.4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2.5 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体内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3.2.6 辣椒碱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温室白粉虱体内4种酶活性的交互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辣椒碱与三种药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联合毒力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4.2.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4.2.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交互取食诱导棉花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生理代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发生与危害
    1.2 植物的防御机制
        1.2.1 植物的组成型防御
        1.2.2 植物的诱导型防御
    1.3 昆虫对植物防御反应的生理适应性
        1.3.1 昆虫活性氧系统
        1.3.2 昆虫消化系统
        1.3.3 昆虫解毒系统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棉蚜和棉长管蚜取食诱导的棉花防御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棉长管蚜诱导棉花防御反应
        2.2.2 棉长管蚜和棉蚜依次诱导的棉花防御反应
        2.2.3 棉蚜和棉长管蚜交互诱导棉花防御反应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棉蚜和棉长管蚜取食受蚜害棉花后抗氧化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棉长管蚜诱导棉花对棉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2 棉长管蚜和棉蚜依次诱导棉花对棉长管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 棉长管蚜和棉蚜交互诱导棉花对棉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蚜害棉花对棉蚜和棉长管蚜营养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棉长管蚜诱导棉花对棉蚜消化酶的影响
        4.2.2 棉长管蚜和棉蚜依次诱导棉花对棉长管蚜消化酶的影响
        4.2.3 棉长管蚜和棉蚜交互诱导棉花对棉蚜消化酶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棉蚜和棉长管蚜取食受蚜害棉花后解毒代谢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棉长管蚜取食棉花对棉蚜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2.2 棉长管蚜和棉蚜依次诱导棉花对棉长管蚜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2.3 棉长管蚜和棉蚜交互诱导棉花对棉蚜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蝉棒束孢对小菜蛾的致病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2 蝉棒束孢的研究进展
    3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4 昆虫病原真菌的杀虫活性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蝉棒束孢的鉴定及对小菜蛾的毒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学鉴定
        2.2 分子鉴定
        2.3 菌丝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力
        2.4 代谢液对小菜蛾的毒力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高毒素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毒培养基的确定
        2.2 培养基营养成分的优化
        2.3 培养条件的优化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蝉棒束孢粗毒素对小菜蛾的作用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代谢粗毒素萃取剂的筛选
        2.2 代谢粗毒素对小菜蛾的作用方式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蝉棒束孢代谢化合物对小菜蛾的致病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标准品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代谢物分析
        2.2 样本控制分析
        2.3 主成分分析
        2.4 差异代谢物筛选
        2.5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2.6 差异代谢物对小菜蛾的致病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蝉棒束孢对小菜蛾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菌株代谢粗毒素对小菜蛾酶活性的影响
        1.3 代谢化合物对小菜蛾酶活性的影响
    2 结果分析
        2.1 菌株代谢粗毒素对小菜蛾酶活性的影响
        2.2 代谢化合物对小菜蛾酶活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论文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烟粉虱概况
        1.1.1 烟粉虱的发生及危害
        1.1.2 烟粉虱的防治现状
    1.2 农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3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
        1.3.1 蜡蚧轮枝菌概述
        1.3.2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现状
        1.3.3 昆虫病原真菌与杀虫剂的复配
    1.4 蜡蚧轮枝菌的致病机理
        1.4.1 蜡蚧轮枝菌的侵染过程
        1.4.2 蜡蚧轮枝菌代谢毒素的研究
    1.5 昆虫防御类酶对蜡蚧轮枝菌的防治作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侵染过程及其胞外酶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的过程观察
        2.2.2 蜡蚧轮枝菌JMC-01胞外酶活性的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对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3.2.2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3.2.3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重、含水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条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因素试验
        4.2.2 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基响应面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孢子萌发的影响
        5.2.2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菌丝生长的影响
        5.2.3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产孢量的影响
        5.2.4 蜡蚧轮枝菌JMC-01与8种杀虫剂的联合毒力测定
        5.2.5 蜡蚧轮枝菌JMC-01与8种杀虫剂对烟粉虱若虫的死亡率测定
    5.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5)西花蓟马与黄胸蓟马对花卉寄主的适应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中部分名词缩略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花卉蓟马的种类
    3 花卉蓟马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4 花卉上蓟马的发生、为害
    5 蓟马的综合防治
    6 花卉上蓟马的竞争及其寄主适应性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蓟马寄主嗜食性调查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1.2 蓟马嗜食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蓟马田间种群动态调查及室内种群增长研究
    第一节 蓟马田间种群动态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及方法
        1.2 蓟马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蓟马室内种群发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蓟马短时种群增长观察
        1.2.2 蓟马生命表参数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蓟马短时种群增长比较
        2.2 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生命表构建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花卉寄主理化性状对蓟马寄主适应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蓟马对花卉寄主颜色的选择性
        2.2 蓟马对花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成分、含量分析
        2.3 花卉寄主细胞液pH值比较
        2.4 花卉寄主营养物质含量比较
        2.5 花卉寄主次生物质含量比较
    3 讨论
第五章 寄主转换对蓟马能源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寄主上蓟马的能源物质含量差异
        2.2 寄主短时转换胁迫对蓟马能源物质的影响
        2.3 寄主多代转换胁迫对蓟马能源物质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寄主转换对蓟马解毒酶、保护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主转换对蓟马的解毒酶的影响
        2.1.1 不同寄主上蓟马解毒酶的活性
        2.1.2 寄主短时转换对蓟马解毒酶的影响
        2.1.3 寄主多代转换对蓟马解毒酶的影响
        2.2 寄主转换对蓟马保护酶的影响
        2.2.1 不同寄主上蓟马的保护酶活性
        2.2.2 寄主短时转换胁迫下对蓟马保护酶的影响
        2.2.3 寄主多代转换对蓟马保护酶的影响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2 本文的创新之处
    3 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发表论文
    2 主持及参与项目
    3 荣誉获得情况
    4 参加学术会议

(6)柑橘木虱抗药性检测及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柑橘木虱抗药性研究概况
        1.1.1 柑橘木虱的分布与危害
        1.1.2 柑橘木虱抗药性及交互抗性的现状
        1.1.3 柑橘木虱抗性机制的研究现状
        1.1.4 防治柑橘木虱的杀虫剂
        1.1.5 柑橘木虱的抗性治理
    1.2 昆虫的抗药性机理
        1.2.1 表皮穿透速率下降
        1.2.2 代谢抗性
        1.2.3 靶标抗性
    1.3 解毒酶基因在药剂胁迫下的诱导效应
    1.4 吡虫啉研究概况
    1.5 RNAi技术及其对昆虫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1.5.1 RNA原理及应用概述
        1.5.2 RNAi作用机理
        1.5.3 RNAi常用的导入实验方法
        1.5.4 RNAi在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中的研究概况
    1.6 本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柑橘木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检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虫源
        2.2.2 供试药剂
        2.2.3 生物测定
        2.2.4 诊断剂量下抗药性检测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2017年抗药性测定结果
        2.3.2 2018年抗药性测定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柑橘木虱抗药性的生化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虫源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3.2.3 毒力测定及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测定
        3.2.4 解毒酶比活力测定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增效剂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
        3.3.2 代谢解毒酶活性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柑橘木虱抗性种群解毒酶基因转录水平表达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虫源
        4.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4.2.3 柑橘木虱总RNA提取
        4.2.4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4.2.5 引物设计
        4.2.6 PCR扩增
        4.2.7 目的片段PCR产物的回收
        4.2.8 PCR产物与克隆载体的链接、转化和扩大培养
        4.2.9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4.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条件
        4.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效率的确定
        4.2.1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柑橘木虱敏感和抗性种群总RNA提取
        4.3.2 柑橘木虱解毒酶基因序列的验证
        4.3.3 柑橘木虱解毒酶基因进化树分析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产物熔解曲线分析
        4.3.5 柑橘木虱敏感和抗性种群间解毒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4.3.6 中等高表达的解毒酶基因在柑橘木虱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柑橘木虱抗药性相关解毒酶基因的功能验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虫源及饲养
        5.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5.2.3 柑橘木虱总RNA提取
        5.2.4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5.2.5 引物设计
        5.2.6 合成dsRNA模板
        5.2.7 dsRNA的合成
        5.2.8 dsRNA的质量与浓度检测
        5.2.9 柑橘木虱dsRNA干扰方法
        5.2.10 RNAi的效率及ds RNA处理后抗性柑橘木虱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变化
        5.2.11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dsRNA的合成
        5.3.2 dsRNA处理后对柑橘木虱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5.3.3 dsRNA处理柑橘木虱后相关解毒酶基因表达量变化
        5.3.4 RNAi实施后对吡虫啉抗性毒力测定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柑橘木虱解毒酶基因的诱导表达及功能验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虫源及饲养
        6.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6.2.3 样品制备和总RNA提取
        6.2.4 第一链cDNA的合成
        6.2.5 引物设计
        6.2.6 荧光定量PCR
        6.2.7 ds RNA的合成和柑橘木虱ds RNA干扰方法
        6.2.8 dsRNA处理后柑橘木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6.2.9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柑橘木虱6个解毒酶基因的诱导作用
        6.3.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柑橘木虱6个解毒酶基因的诱导作用
        6.3.3 毒死蜱和溴虫腈对柑橘木虱6个解毒酶基因的诱导作用
        6.3.4 dsRNA处理后柑橘木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6.4 小结
第7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7.1 全文讨论
        7.1.1 柑橘木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7.1.2 柑橘木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
        7.1.3 柑橘木虱解毒酶基因的诱导表达及功能验证
    7.2 全文结论
    7.3 本研究创新之处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7)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的协同控害及生理生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前言
    1.1 斜纹夜蛾的研究现状
        1.1.1 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
        1.1.2 斜纹夜蛾的抗药性现状
        1.1.3 斜纹夜蛾的抗性机制
    1.2 白僵菌的研究进展
        1.2.1 白僵菌的分类地位
        1.2.2 白僵菌的侵染途径和过程
        1.2.3 白僵菌侵染过程中的昆虫的防御作用
    1.3 白僵菌和杀虫剂联合作用
        1.3.1 白僵菌和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1.3.2 白僵菌和杀虫剂混配的拮抗作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白僵菌和苦参碱相容性研究及组合剂量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验仪器
        2.1.4 苦参碱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1.5 苦参碱对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1.6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苦参碱对不同白僵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2.2 苦参碱对不同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小结
3 白僵菌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供试菌株
        3.1.3 主要试验仪器
        3.1.4 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溶液的配制
        3.1.5 白僵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方法
        3.1.6 苦参碱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方法
        3.1.7 白僵菌和苦参碱两者组合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白僵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结果
        3.2.2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结果
        3.2.3 不同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2龄幼虫蛾毒力测定结果
    3.3 小结
4 白僵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个体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供试菌株
        4.1.3 供试药剂
        4.1.4 主要试验仪器
        4.1.5 试验方法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个体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4.2.2 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个体相对取食率的影响
        4.2.3 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个体毛转化率的影响
        4.2.4 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化蛹率的影响
        4.2.5 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羽化率的影响
    4.3 小结
5 白僵菌、苦参碱及其组合对斜纹夜蛾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供试菌株
        5.1.3 主要药剂、试剂及生产厂家
        5.1.4 主要试验仪器
        5.1.5 主要试剂配制配制
        5.1.6 酶活性测定方法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
        5.2.2 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5.2.3 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
        5.2.4 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的影响
        5.2.5 白僵菌和苦参碱协同作用对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文章

(8)MED隐种烟粉虱抗性监测、抗性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粉虱概况
        1.1.1 起源和分布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寄主范围
        1.1.4 取食行为
        1.1.5 寄主危害
    1.2 烟粉虱的分类地位
        1.2.1 烟粉虱生物型的研究
        1.2.2 烟粉虱隐种的研究
        1.2.3 烟粉虱隐种鉴别方法
    1.3 烟粉虱传播病毒病情况
        1.3.1 双生病毒简介
        1.3.2 番茄褪绿病毒
    1.4 烟粉虱抗药性现状
        1.4.1 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1.4.2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1.4.3 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1.4.4 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的抗性
    1.5 吡蚜酮研究概况
        1.5.1 吡蚜酮作用特点
        1.5.2 吡蚜酮作用机制
    1.6 烟粉虱抗药性机制
    1.7 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1.7.1 虫情监测和预报
        1.7.2 农业防治
        1.7.3 物理防治
        1.7.4 生物防治
        1.7.5 化学防治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9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基于mtDNA COI基因的烟粉虱隐种鉴定方法
        2.2.2 抗药性监测方法
        2.2.3 烟粉虱种群吡蚜酮抗性选育
        2.2.4 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估算与抗性风险评估
        2.2.5 吡蚜酮筛选种群的交互抗性谱测定
        2.2.6 样品蛋白含量测定
        2.2.6.1 蛋白标准曲线绘制
        2.2.6.2 待测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2.2.7 解毒酶活性测定
        2.2.7.1 羧酸酯酶(CarE)活力测定
        2.2.7.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
        2.2.7.3 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测定
        2.2.8 利用防虫网防控温室番茄烟粉虱及番茄褪绿病毒病的技术研究方法
        2.2.8.1 不同网目防虫网对烟粉虱隔离试验
        2.2.8.2 试验温室处理
        2.2.8.3 日光温室温湿度记录
        2.2.8.4 日光温室中烟粉虱种群动态及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2.2.8.5 疑似感病植株室内带毒情况检测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各地烟粉虱MEAM1 隐种与MED隐种比例
    3.2 相对敏感品系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结果
    3.3 山东省不同烟粉虱种群的抗药性监测结果
    3.4 不同地区烟粉虱种群解毒酶活性测定结果
    3.5 烟粉虱MED隐种对吡蚜酮抗性风险及生化机理
        3.5.1 吡蚜酮对烟粉虱室内抗性筛选结果
        3.5.2 烟粉虱MED隐种对吡蚜酮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
        3.5.3 烟粉虱MED隐种对吡蚜酮的抗性风险评估
        3.5.4 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对不同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3.5.5 烟粉虱解毒酶在抗性筛选中作用
    3.6 利用防虫网防控温室番茄烟粉虱及番茄褪绿病毒病研究结果
        3.6.1 田间使用防虫网网目筛选结果
        3.6.2 罩网对日光温室温湿度的影响
        3.6.3 后墙增加通风管对日光温室温湿度的影响
        3.6.4 不同处理后日光温室内烟粉虱种群数量情况
        3.6.5 不同处理后日光温室内番茄ToCV发病情况
4 讨论
    4.1 烟粉虱MED隐种取代MEAM1 隐种的竞争取代机制
    4.2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情况
    4.3 烟粉虱田间种群生化抗性机理
    4.4 烟粉虱对吡蚜酮的抗性风险
        4.4.1 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的筛选
        4.4.2 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的交互抗性
        4.4.3 烟粉虱抗吡蚜酮品系的生化机理
    4.5 利用防虫网防控温室番茄烟粉虱及番茄褪绿病毒病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和供试植物
        1.1.1 供试昆虫
        1.1.2 供试植物
    1.2 试验方法
        1.2.1 菜豆植株处理
        1.2.2 解毒酶活性测定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功能氧化酶 (MFO) 活性的变化
    2.2 乙酰胆碱酯酶 (TCh E) 活性的变化
    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s) 活性的变化
    2.4 羧酸酯酶 (Car E) 活性的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10)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筛选及其生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烟粉虱的概况
        1.1.1 生物学特征、寄主范围及其分类学地位
        1.1.2 危害特征
    1.2 烟粉虱的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生物防治
        1.2.2.1 捕食性天敌
        1.2.2.2 寄生蜂
        1.2.2.3 病原真菌及病毒
        1.2.3 物理防治
        1.2.4 化学防治
        1.2.4.1 常规杀虫剂
        1.2.4.2 新烟碱类杀虫剂
        1.2.4.3 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
        1.2.4.4 其它新型杀虫剂
    1.3 烟粉虱抗药性现状
        1.3.1 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
        1.3.2 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1.3.3 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抗性
    1.4 农药复配原则
        1.4.1 不降低药效
        1.4.2 克服抗性
        1.4.3 不产生药害
        1.4.4 不增加防治成本
    1.5 复配杀虫剂增效作用的研究
        1.5.1 同类杀虫剂之间复配增效作用
        1.5.2 不同种类杀虫剂复配增效作用
        1.5.3 化学杀虫剂与植物源、微生物、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复配增效作用
    1.6 杀虫剂复配增效的作用机理的研究
        1.6.1 改变杀虫剂物理性状
        1.6.2 改变杀虫剂对害虫表皮的穿透速率
        1.6.3 对昆虫代谢解毒酶的影响
        1.6.4 对靶标部位的影响
        1.6.4.1 乙酰胆碱酯酶(AchE)
        1.6.4.2 神经膜钠离子通道
        1.6.5 其他生理机能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生物
    2.2 供试农药和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4 复配增效作用测定方法
        2.4.1 药剂的配制
        2.4.2 琼脂胶的配制
        2.4.3 成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2.4.4 增效组合最佳配比的确定方法
        2.4.5 复配增效组合的增效评判方法
    2.5 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2.6 混剂对烟粉虱成虫生殖及卵孵化影响的测定方法
    2.7 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方法
        2.7.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备
        2.7.2 羧酸酯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7.3 多功能氧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7.4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7.5 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8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几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毒力
    3.2 复配增效组合最佳配比的确定
    3.3 不同药剂复配对烟粉虱的联合毒力研究
    3.4 增效组合防治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3.5 混剂对烟粉虱成虫生殖及卵孵化的影响
    3.6 增效配方对烟粉虱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测定结果
        3.6.1 标准曲线
        3.6.1.1 蛋白质标准曲线
        3.6.1.2 α-萘酚标准曲线
        3.6.1.3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
        3.6.1.4 乙酰胆碱酯酶标准曲线
        3.6.2 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3.6.2.1 羧酸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3.6.2.2 多功能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
        3.6.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测定结果
        3.6.2.4 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4 讨论
    4.1 几种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及田间试验
    4.2 复配制剂对烟粉虱雌成虫产卵及孵化的影响
    4.3 复配混剂对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4.3.1 混剂对羧酸酯酶的影响
        4.3.2 混剂对多功能氧化酶的影响
        4.3.3 混剂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4.3.4 混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5 全文总结
    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论文不足之处和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辣椒碱对温室白粉虱生物活性及与三种药剂的联合毒力研究[D]. 刘国强.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2]交互取食诱导棉花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生理代谢的研究[D]. 吴娜.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蝉棒束孢对小菜蛾的致病作用[D]. 高晋. 贵州大学, 2020(03)
  • [4]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D]. 谢婷. 宁夏大学, 2020(03)
  • [5]西花蓟马与黄胸蓟马对花卉寄主的适应性比较研究[D]. 曹宇. 贵州大学, 2019(05)
  • [6]柑橘木虱抗药性检测及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研究[D]. 田发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7]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的协同控害及生理生化影响[D]. 余昕彤.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MED隐种烟粉虱抗性监测、抗性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研究[D]. 王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9]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J]. 牟峰,郅军锐,岳文波,曾广. 环境昆虫学报, 2017(04)
  • [10]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筛选及其生化机理[D]. 沈兰兰.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烟粉虱与温室粉虱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特性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