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建筑业大盘点(论文文献综述)
钱音[1](2021)在《中国31个地区营商环境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充分降维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营商环境的建设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基于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能促进国家整体环境的提升,而且也使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第十六次会议上也对营商环境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应从市场和投资环境方面进行改善,同时把市场运行成本降低,从而营造一个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可见,营商环境的优化已成为了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合理地评估地区的营商环境将有助于政府“对症下药”,更好地把握和改善营商环境。本文采用充分降维方法研究中国31个地区营商环境,充分降维方法的思想是从Y(响应变量)给定X(自变量)的条件分布出发,通过少数几个X的线性组合来代替X对Y的回归信息,这种降维方法与一般的主成分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引入了响应变量Y,在保持Y给定X的这个条件分布的信息条件下,对X进行降维,特点是降维效果好(即变量信息损失少),同时响应变量的加入也使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各地区营商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在借鉴世界银行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构建评价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我们的指标体系分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维度,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等6个一级指标,以及27项三级指标;(2)从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市场化程度、外商投资三个角度,采用充分降维方法对变量进行降维,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来对全国31个地区的营商环境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对所划分的每一类别地区进行合理评价。(3)基于充分降维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降维后得到了有效降维方向,根据其每一个方向上特征值大小判断这一个方向的重要性,再依据每一个方向上面变量的系数绝对值大小来判断变量的重要程度,最后给出变量重要程度排序。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降维效果来看,充分降维方法进行降维的效果很好,故在统计意义下用充分降维方法进行降维分析可以作为一种好的综合评价方法;(2)从聚类结果来看,基于充分降维方法的聚类结果与《2018年各省份营商环境指数报告》中各地区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说明本文方法是合理的,而且其结果也比传统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降维后的聚类结果更合理;(3)从分析角度看,通过改变响应变量充分降维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下分析各地区营商环境,因此充分降维方法丰富了评价的角度,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营商环境进行全面评价;(4)基于不同视角下,通过变量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发现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在三个角度下的重要程度各有侧重;(5)通过对全国31个地区营商环境进行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其地区发展是呈现层次化特征的。结合分析结论,我们从三个层面提出改善营商环境的三点建议:(1)从总体层面而言,改善营商环境应该多措并举,加强放管服改革力度;(2)从企业层面而言,企业应抓住机遇,发展经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3)从城市层面而言,城市应对标先进,突出特色。
陈艳[2](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指出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许莹[3](2017)在《2003—2009年中国电影的话语生产与文化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自2003年开始,中国电影正式开启了全面推进产业化改革的进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下,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发展模式的电影产业,由此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政府引导原则使得资金准入渠道、民营电影企业准入乃至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定条件被进一步放宽,全球化背景下电影合拍促进了各地电影技术与文化交流,同时为中国电影抵御好莱坞电影增添了有利砝码;而市场主导原则决定了电影人需要具备市场意识,积极主动地将过去以作者为主导的创作方式调整为以受众为主导的创作方式:《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为代表的大片时代,并没有获得市场与观众的认同,电影制作者开始通过对中年人情感危机、时代变迁中的小人物、新型社会关系等问题的影像表达,重新找回了社会个体的情感认同,《卡拉是条狗》等影片相继而生。2007年以降,《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小成本黑色幽默电影异军突起,它们携带着对底层的深刻自嘲,将压抑情绪巧妙移置,中国电影开始呈现泛娱乐化态势。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助推了产业格局的变化与发展,数字技术代替传统胶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3D、IMAX对视觉品质的更高要求等,都促使电影在制作、宣发、放映等环节较之过往发生了诸多改变,而这些改变又助推了文化消费社会中娱乐至死的问题。可以说,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破百亿大关,与2003—2009年中国电影全面推进产业化改革前七年的种种努力密不可分,因而对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话语生产与文化表征研究更为必要。
曹朝晖[4](2017)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河北省推进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正使世界经济经历着一场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任何国家都不能不面对它所给予的机遇和挑战。各国企业纷纷加快国际化进程,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主角,关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问题也成为国际商务研究领域的热点。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国国内市场不断开放,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加,这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平台上考虑问题,以国际化化的视角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可以拓展贸易空间,增加劳务输出、缓解区域内就业压力与矛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其要解决中国过剩的产能市场、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及贸易主导这几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一带一路”战略为河北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化实践空间,在这个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开展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河北省企业国际化战略有利于区域内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目标的实现,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赋予河北的重要功能定位之一。当前世界,区域一体化成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重要形式。研究河北省企业利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抱团出击,走出国门,实现跨越国界的跨越式发展有着现实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有关国际化的理论,回顾我国及河北省企业国际化的历程和现状,全面总结了各类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单一维度指标和国际通用的指标——跨国化指数两种方法,对河北省51家上市企业及中国企业100强中三家河北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开滦集团与冀中能源集团的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测度,与我国企业国际化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指出了现有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构建科学的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应加入国际比较方面因素的考量。在鲁桐蛛网模型基础上,引入新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国家风险、全球视野下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反应指数、国际化战略的存在与有效实施、企业的成长性和企业的盈利水平等,其中,国家风险与企业国际化程度负相关,全球视野下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反应指数、国际化战略的存在与有效实施、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盈利水平与企业国际化程度正相关。借鉴原蛛网模型的基本原理,并参考其他学者对模型的修正情况,将新因素引入修正模型,构建了新的蛛网模型,提出以蛛网面积测度企业国际化程度,动态而又全面的对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反映。通过对河北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度,及与全国企业国际化平均水平的比较,发现河北省企业国际化水平比较低。企业国际化导向、经济发展基础水平、国际环境、外向型人才的缺乏、信息获取约束等因素制约着河北省企业国际化进程。借鉴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内外企业发展经验,同时学习和借鉴韩国、美国、印度、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或地区政府在企业国际化战略推进方面的先进做法,立足河北实际,尤其是结合“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找出了一些河北省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为规避一些国家风险、加快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反应速度,提出了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合适的区位选择与行业选择等政策建议。
吴婷[5](2016)在《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冷战结束后中国与加拿大的互动为主要线索,考察20余年来中加合作与摩擦的原因。文章认为90年代以后,中加合作在速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政治关系一再升级,经贸金融合作的深化,教育文化关系不断拓展。这主要归因于国际-国内结构的互动,其中,国家内部行为体的经济利益偏好是促进双边合作的关键要素。行为体的经济利益诉求以及国家的经济增长需求推动两国政府将经济利益至上作为双方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经济成为政治关系发展的助推器,两国关系呈现经济化的特点。但是,中加关系在深度上的发展并不尽人意,双方的合作程度有限,众多协定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双边贸易投资规模较小,相互依赖程度较低,且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摩擦不断,固有矛盾加剧(贸易摩擦、人权争端),新的摩擦不断涌现(信息安全、能源投资、文化教育政治化)。国家结构和社会认知的差异是导致两国关系不温不火的主要因素。前者是由国家异质而带来的客观结果,后者则是实力变化而引发的主观反应,加拿大国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负面化是近期中加关系波动的主要因素。内部的不协调导致了加拿大对华政策长期包含多种声音,而民意出现了不利于中加关系健康发展的转变,政府为了选举利益,往往会做出迎合民意的政策。目前,国际国内促进和阻碍中加关系的因素同时存在,加上结构和认知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解,双边关系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中加关系将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是巩固和深化中加关系的路径选择。
朱瑞雪[6](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即用创新的合作方式,使丝路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合作领域更为广阔、多边合作更加深入。这是一项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从外部效应看,通过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深化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关系,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促进欧亚大陆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从内部效应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开放前沿;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经济环境;消化中国严重过剩产能,并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契合了国外和国内的发展需求,受到沿线各国和国内各地区的欢迎与积极参与。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咽喉。如今,’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更加突出,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境外起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地带。近些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迅猛。20多年间双边贸易额扩大了近100倍。目前,中国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额也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第四大外资来源国。此外,双方在能源、交通、金融、产能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提升。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结构互补,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已显示出良好的合作势头。然而,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较大的挑战。本论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章,各章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梳理,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意义、建设基础、建设路径及对策建议等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并对中国和中亚国家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交通物流领域合作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为理论综述。论文从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实际出发,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开发空间模式理论、地缘经济理论等,以便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介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阐述了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并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实际,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出于地缘政治与经济安全、中国西部开发开放、能源安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良好的历史人文基础、睦邻友好基础、认同共识基础、经济合作基础、基础设施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可行性。第四章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本章系统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和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情况。第五章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自2013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得到了中亚各国的积极响应。中国同中亚各国签署了一系列宣言、协议、公报等,明确了双方加强合作的意愿和合作领域,这为双方开展区域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中亚地区大国博弈复杂激烈、中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贸易投资环境欠佳、能源合作困难重重、金融合作发展缓慢、交通物流合作问题颇多等。第六章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建设原则与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和合作重点,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要在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和平合作的建设原则下,采取多领域、增量利益、“点-轴-面”合作模式,发挥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推动双方合作深入开展。第七章针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开展区域经贸合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还需处理好与相关大国的关系,积极开展丝路外交,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深入合作。第八章为结论,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王达[7](2009)在《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在1990年代初期以来中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研究中东欧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一般意义上说,产权改革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必要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中东欧转轨国家在1990年代初期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商业银行逐渐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中东欧各国的金融部门于1990年代中期以后引入外国直接投资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这对各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捷克的Komercni银行与IPB银行,波兰的BSK银行与PKO BP银行以及匈牙利的OTP银行作为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典型代表,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虽然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临新的问题。2008年底至2009年初,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份是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表现。当前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执行战略引资战略。中国应当继续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谨慎推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引资;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外部市场机制,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钟晨[8](2009)在《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外部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开始了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高峰时期。在城市旧城区土地资源日渐稀有珍贵的客观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历史高校选择在城市郊区规划建设新校区。目前这些新校区建设大多已进入二三期的建设阶段,而图书馆建筑作为校园的学术知识、公共活动、信息资讯的多重中心正是这一阶段的建设焦点,其外部形态作为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象征物以及新校区的标志性场所亦成为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重点。上海作为我国高校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近20年来各高校规划建设新校区的工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初具规模,本文在对其图书馆建筑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从形态学入手对外部形态进行整理研究,并分以下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根据历史发展脉络介绍了自20世纪初至今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不同发展阶段,总结各发展阶段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示意性简图。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新校区建设和信息化技术这两大背景因素对高校新校区图书馆的切实影响,探讨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筑实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变化趋势。第二部分从场所的角度出发探讨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外部形态与高校校园之间的关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区别,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实用功能、高校图书馆外部形态的象征和认知功能等方面细致分析,进一步阐明高校图书馆及其外部形态在高校校园中的重要性。然后以校园规划实践例证为基础,从要素关系、总图关系和外部空间关系三个视角总结常见校园规划中的图书馆建筑场所关系,最后以具体的场所关系类型来详细描绘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外部空间。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单体外部形态特征。第三部分从形体、立面的构成这些物质形式来探讨图书馆建筑造型中的影响因素与构成理论,之后从评价形式美的多种原则以及建筑审美的各种思潮出发,探讨当今主流的评价原则。第四部分则从建筑形式中所隐含的表达性出发,结合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筑单体外部形态的图解,总结出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常规描绘语意表达、象征描绘语义表达、隐喻描绘语义表达三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分别从文化性、时代性、场所性三个角度概括总结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外部形态语义表达的本质内容。
陈慧华[9](2006)在《论我国工资立法的完善 ——从农民工工资拖欠谈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极为突出,严重危害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及原因进行探析。本论文在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状况进行随机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我国《劳动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等在工资方面的相关规定,分析有关制度的缺陷及不足,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介绍国际劳工组织、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日本和法国法律对工资性质的界定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建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将我国工资性质明确界定为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付出义务的同时,也产生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单独承担经营成本及经营风险,不得以经营状况不好或第三方责任为藉口拖欠工资。第二,建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欠薪保障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其授权国务院就有关工资支付保障进行原则性框架立法,各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使欠薪保障既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又能得到切实执行。第三,针对当前多种债权同时存在于一个债务人的情况,提议确定工资优先权,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为一般优先权,这种工资优先权或优先于包括抵押权人在内所有债权人,或仅优先于普通债权人。第四,完善我国工资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工会的作用,使劳动争议仲裁与民事仲裁衔接,并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最后,建议对我国各级立法机关制定的《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统一关于拖欠工资法律责任的规定,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并考虑在《刑法》中制定“拖欠工资薪酬罪”,以刑法的手段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力争杜绝恶意欠薪现象的发生,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报酬权,促进城乡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董屹[10](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 ——基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行为(以下简称“募资变更行为”),并理清公司变更行为相关当事方的实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的形成机制,并检验变更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为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搭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和解读路径,并从中摸索了公司行为、法规制度和市场发展之间的互动链条,总结出了中国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行为规律。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在制度变迁中募资变更行为的特征。本章用多个统计指标、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994年~2005年1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的全貌,并进一步在制度演变的动态背景下对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进行阶段研究。为了全面梳理和掌握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行为,笔者查找、搜集了中国股市建市至今所有变更过募资投向的A股上市公司。本章首先考察了上市公司募资变更的总体情况;接下来从募资投向变更的次数、频率及幅度,变更过募资投向公司的行业特征,变更募资投向的公告原因,改变过募资投向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以及募资变更前后的投向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数量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从1994年~2005年的11年间来看,中国股市中的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波及上市公司面广(包括公司数量、行业、地区),但涉及变更金额总量不大,变更幅度中等,变更频率较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结论是长时间“摊薄”的结果。如果只观察高峰期(1999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募资变更行为,就呈现出了涉及面广、变更金额大等特点。本章最后对募资变更进行了分段研究。在多种内外部因素交错作用和制度演变的动态背景下,募资变更行为表现出强烈的阶段特征。笔者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行为在11年间总体呈现“抛物线”的趋势:从1994年开始到1998年的5年里,募资变更行为稳步上涨,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和变更行为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在1999年~2003
二、2001年建筑业大盘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建筑业大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31个地区营商环境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充分降维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主要内容 |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营商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一节 营商环境的相关概念 |
一、营商环境 |
二、营商环境指数 |
三、市场化指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理论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第三节 营商环境的研究方法 |
一、充分降维方法-切片逆回归(Sliced Inverse Regression,SIR) |
二、因子分析 |
三、主成分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国31 个地区营商环境评价分析 |
第一节 31 个地区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
一、基于《2018 年各省营商环境指数报告》评价各省营商环境 |
二、基于企业层面构建的分省份市场化指数评价各地区营商环境 |
第二节 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选取原则 |
二、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营商环境的对比评价分析 |
一、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
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
三、充分降维与聚类分析 |
四、对三种降维方法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充分降维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基于“营商环境综合得分”视角的营商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二、基于“市场化程度”视角的营商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三、基于“外商投资”视角的营商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四、三个角度下的营商环境影响因素比较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改善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变量符号说明 |
附录 B 有效降维方向与原始变量变换后的降维变量 |
附录 C 有效降维方向上对应的特征值及占比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
2.1 建筑传播过程 |
2.2 建筑认知过程 |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
2.3 建筑认知要素 |
2.3.1 传播者系统 |
2.3.2 认知途径 |
2.3.3 认知主体 |
2.3.4 认知内容 |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
3.1 在地认知 |
3.2 媒介转述认知 |
3.2.1 语言认知 |
3.2.2 图像认知 |
3.2.3 拟像认知 |
3.2.4 现象认知 |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
3.3.1 从“独乐”到“众乐” |
3.3.2 从“单向”到“双向” |
3.3.3 从“定时”到“即时” |
3.3.4 从“固定”到“移动” |
3.3.5 从“表面”到“内涵” |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认知地图调查 |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
4.3.4 西安网红书店 |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4 问题总结 |
4.4.1 建筑师 |
4.4.2 传播媒体 |
4.4.3 建筑管理者 |
5 研究结论 |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
5.2.1 创作原则 |
5.2.2 创作内容 |
5.2.3 创作方式 |
5.2.4 创作传播 |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
5.3.1 决策者 |
5.3.2 建筑师 |
5.3.3 传播媒体 |
5.3.4 建筑管理者 |
6 总结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遗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
致谢 |
(3)2003—2009年中国电影的话语生产与文化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家话语主导下的电影产业化及其发展 |
第一节 确立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主旨的市场逻辑建构 |
一 跨区域的产业链基础性建设 |
二 政策保护下的中国电影及其生产 |
三 民营资本“登堂入室”释放产业活力 |
第二节 现代性电影工业生产模式的构想与探索 |
第三节 政策激励与跨文化的竞合与交流 |
一 持守与融合:香港影人北上 |
二 合拍片及其市场运作 |
第二章“大电影”的文化构想及其话语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式大片背后的民族想象与文化偏倚 |
第二节 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策略与文本实践 |
第三节 中小成本电影“逆势上扬” |
第四节 媒体、市场与受众:建构与被建构 |
第三章 转型时期的困惑与焦虑及其银幕呈现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中的小人物 |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家庭结构与中年人的情感危机 |
第三节 高社会流动速度与主体身份的影像构建 |
第四节 新型社会关系对传统伦理关系的冲击与挑战 |
第四章 市场体制下的影像话语表达与价值重构 |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乡土中国” |
第二节 去中心化的文本意象 |
第三节 草根文化的崛起 |
第四节 明星作为消费符号的市场运作 |
第五章 大众娱乐与泛娱乐化 |
第一节 类型化的市场策略 |
一 魔幻类型:“超验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殊途同归 |
二 喜剧电影:“冯式喜剧”一家独大到多元喜剧亚类型的发展 |
三 其他电影类型:类型电影“热潮更替”方式的在地经验 |
第二节 夹缝中异军突起的市场奇葩:黑色幽默 |
第三节 银幕泛娱乐化的文化症候及其现实表征 |
第四节 资源的过度挖掘与话题性营销的悖反 |
第六章 数字化技术助推产业格局 |
第一节 胶片时代的终结和电影亚文化的兴起 |
第二节 3D和IMAX等引发的视觉盛宴的反思及受众期待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的主体意识与自我表达 |
结语: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河北省推进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基础 |
2.1 企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1 国外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
2.1.2 国内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
2.2 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企业国际化研究理论 |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2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2.3 第三世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3.1 区位理论 |
2.3.2 增长极理论 |
2.3.3 区域发展理论 |
2.3.4 梯度理论 |
2.3.5 中心—外围理论 |
2.4 鲁桐的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 |
2.4.1 鲁桐的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构建原理 |
2.4.2 演进了的鲁桐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 |
第3章 河北省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
3.1 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 |
3.2 河北省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 |
3.3 河北省企业国际化现状 |
3.3.1 河北省进出口总额与利用外资额 |
3.3.2 河北省对外直接投资 |
3.3.3 河北省对外劳务合作 |
第4章 河北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实证分析 |
4.1 企业国际化测量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
4.1.1 在我国应用相对较少的几种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 |
4.1.2 跨国化指数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
4.1.3 鲁桐国际化蛛网模型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
4.1.4 其他测度方法的提出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
4.2 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的缺陷与修正 |
4.2.1 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的缺陷 |
4.2.2 国际化程度测度方法应该引入的变量参数 |
4.2.3 新蛛网企业国际化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河北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度 |
4.3.1 使用单一维度指标的测度情况 |
4.3.2 使用国际通用指标测度实证分析 |
4.3.3 河北省企业与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平均水平的比较 |
第5章 影响河北省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
5.1 配套金融制度的约束 |
5.2 企业国际化导向偏弱 |
5.3 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 |
5.4 外向型经济人才缺乏 |
5.5 企业发展基础约束 |
5.6 信息获取约束 |
5.7 国际发展环境的不利因素 |
5.7.1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 |
5.7.2 贸易环境恶化,传统产业受影响较大 |
第6章 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 国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发展经验 |
6.1.1 海尔集团国际化经验 |
6.1.2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
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
6.2 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外企业发展经验 |
6.2.1 韩国三星国际化经营的历程和经验 |
6.2.2 美国惠普公司企业国际化发展经验 |
6.3 部分国家和地区推进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经验 |
6.3.1 美国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金融支持政策 |
6.3.2 欧盟为企业提供全球信息与咨询等各类服务 |
6.3.3 日本建成企业国际化政策支援体系 |
6.3.4 印度重视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
第7章 推进河北省企业国际化的政策措施 |
7.1 政府为国际化经营企业提供政策保障 |
7.1.1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与服务环境 |
7.1.2 增强对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
7.1.3 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
7.1.4 注重培养外向型人才,为企业国际化战略提供智力保障 |
7.2 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化进程 |
7.2.1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
7.2.2 逐步创建国际品牌 |
7.2.3 行业细分,确定不同的国际化推进策略 |
7.2.4 做好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区位选择 |
7.2.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抱团出击 |
7.2.6 不断学习跨国公司经营知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加关系的合作维度 |
第一节 演进历史的回顾(1994 年之前) |
一、关系的起步(1949 年以前) |
二、关系正常化(1949-1970 年) |
三、稳步的发展(1971-1988 年) |
四、中断与恢复(1989-1993 年) |
第二节 全面合作的时期(1994-2015 年) |
一、政治关系连续升级 |
二、经济合作进程加速 |
三、教育文化关系拓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合作的动能 |
第一节 体系层面:国际格局的转型 |
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
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 |
三、体系转型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层面:经济利益的偏好 |
一、加拿大的经济利益偏好 |
二、中国的经济利益诉求 |
第三节 社会层面:跨国关系的深化 |
一、人员往来的推动 |
二、华侨华人的参与 |
小结 |
第三章 中加关系的摩擦维度 |
第一节 政治安全领域的摩擦 |
一、人权争论 |
二、信息安全摩擦 |
第二节 经济领域的矛盾 |
一、贸易摩擦 |
二、能源合作矛盾 |
第三节 文化教育领域的矛盾 |
一、孔子学院在加拿大的发展 |
二、加拿大对孔子学院的态度 |
三、多伦多孔子学院关闭事件 |
小结 |
第四章 摩擦的动能 |
第一节 国家结构的非对称性 |
一、地缘结构 |
二、经济结构 |
三、政治结构 |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差异性 |
一、加拿大在中国的形象 |
二、加拿大社会的对华认知 |
三、社会认知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未来关系走势及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促进与阻碍中加关系的新因素 |
一、有利因素 |
二、不利因素 |
第二节 中加关系的未来走势 |
一、政治关系 |
二、经济合作 |
三、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对中国巩固与深化中加关系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 |
二、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 |
三、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校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中国和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研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1.1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2.3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4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1 关税同盟理论 |
2.3.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3.3 共同市场理论 |
2.3.4 货币联盟理论 |
2.4 区域开发空间模式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点—轴”理论 |
2.4.3 网络开发理论 |
2.5 地缘经济理论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现实性与可行性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的历史背景 |
3.1.1 丝绸之路的源起——先秦时期 |
3.1.2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3.1.3 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隋唐时期 |
3.1.4 丝绸之路的再度兴起与衰败——宋元明清时期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现实背景 |
3.2.1 国际背景 |
3.2.2 国内背景 |
3.3 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 |
3.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性 |
3.4.1 地缘政治与经济安全 |
3.4.2 中国西部开发开放 |
3.4.3 能源安全 |
3.4.4 人民币国际化 |
3.4.5 经济转型升级 |
3.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可行性 |
3.5.1 历史人文基础 |
3.5.2 睦邻友好基础 |
3.5.3 认同共识基础 |
3.5.4 社会经济基础 |
3.5.5 贸易投资合作基础 |
3.5.6 产业合作基础 |
3.5.7 金融合作基础 |
3.5.8 基础设施基础 |
4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
4.1.1 经济规模及增长情况 |
4.1.2 经济结构 |
4.2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 |
4.2.1 贸易合作 |
4.2.2 投资合作 |
4.3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4.3.1 中亚国家能源潜力 |
4.3.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历程 |
4.3.3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特点 |
4.4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 |
4.4.1 政府间金融合作与区域投融资机构的建立 |
4.4.2 本币跨境使用 |
4.4.3 互设金融机构与项目融资合作 |
4.4.4 金融监管合作 |
4.4.5 金融合作对外交流 |
4.5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通物流合作 |
4.5.1 铁路运输合作 |
4.5.2 公路运输合作 |
4.5.3 航空运输合作 |
4.5.4 岸基础设施 |
4.5.5 物流基地建设 |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
5.1 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 |
5.1.1 贸易投资合作 |
5.1.2 能源合作 |
5.1.3 金融合作 |
5.1.4 交通物流合作 |
5.2 区域经贸合作的挑战 |
5.2.1 中亚地区大国博弈复杂激烈 |
5.2.2 中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5.2.3 贸易投资环境欠佳 |
5.2.4 能源合作困难重重 |
5.2.5 金融合作发展缓慢 |
5.2.6 交通物流合作问题颇多 |
6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 |
6.1 发展目标 |
6.1.1 近期目标 |
6.1.2 远景目标 |
6.2 建设原则与合作模式 |
6.2.1 建设原则 |
6.2.2 合作模式 |
6.3 合作机制 |
6.4 合作重点 |
6.4.1 政策沟通 |
6.4.2 设施联通 |
6.4.3 贸易畅通 |
6.4.4 资金融通 |
6.4.5 民心相通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处理好大国关系 |
7.2 强化贸易投资合作 |
7.2.1 优化贸易和投资结构 |
7.2.2 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
7.2.3 构建“数字丝绸之路” |
7.2.4 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
7.2.5 创新企业对外投资模式 |
7.3 深化能源合作 |
7.3.1 进一步加大能源外交力度 |
7.3.2 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能源价格体系 |
7.3.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7.3.4 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合作 |
7.4 推进金融合作 |
7.4.1 以金融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
7.4.2 加强互设金融机构和货币兑换 |
7.4.3 疏导人民币流通渠道 |
7.4.4 寻求多渠道融资支持 |
7.4.5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
7.5 加强交通物流合作 |
7.5.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
7.5.2 深化交通网络联通合作 |
7.5.3 创新区域交通运输协调机制 |
7.5.4 实现口岸通关便利化 |
7.5.5 合理解决国际货运班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7.5.6 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口岸对接 |
7.5.7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
8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暨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性质的研究与争论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1.2.3 中东欧国家银行体制的转轨 |
1.2.4 中东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私有化的路径与选择 |
1.2.5 中东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与银行部门效率 |
1.2.6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公司治理结构:回顾与述评 |
2.1.1 股东治理 |
2.1.2 债权人治理 |
2.1.3 市场竞争机制 |
2.1.4 股权结构与融资结构 |
2.1.5 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 |
2.2 转轨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 |
2.2.1 棘轮效应与发展经理人市场 |
2.2.2 软预算约束问题 |
2.2.3 内部人控制问题 |
2.2.4 监管机制与法律制度 |
2.3 一个基于产权改革和战略引资视角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1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理论分析 |
3.1.1 来自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基于Dewatripont –Maskin 模型的一般性讨论 |
3.1.2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与寻租动机:“对救助的投机”问题 |
3.1.3 转轨国家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注资与不良资产剥离 |
3.1.4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直接方式:产权改革 |
3.2 凭证式私有化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2.1 凭证式私有化的目标与方式 |
3.2.2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的凭证式私有化 |
3.2.3 凭证式私有化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2.4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3.3 竞价出售、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3.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的竞价出售与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 |
3.3.2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
3.3.3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 |
3.3.4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3.4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3.4.1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 |
3.4.2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3.4.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 |
3.4.4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略引资与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4.1 1990 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发展 |
4.1.1 1990 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
4.1.2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
4.2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
4.2.1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形式与风险 |
4.2.2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
4.2.3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与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挑战 |
4.3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4.3.1 外资银行参与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中东欧五国为例 |
4.3.2 外资银行对中东欧转轨国家银行部门全面渗透的原因与影响 |
4.3.3 中东欧转轨国家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较 |
4.4 战略引资对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
4.4.1 战略引资对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机制 |
4.4.2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 |
4.4.3 战略引资与影响中东欧转轨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案例分析 |
5.1 凭证式私有化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捷克Komercni 银行改革 |
5.1.1 捷克Komercni 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
5.1.2 1990 年代初期Komercni 银行的凭证式私有化 |
5.1.3 Komercni 银行凭证式私有化后的公司治理结构 |
5.1.4 对Komercni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考 |
5.2 战略引资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失败:捷克IPB 银行改革 |
5.2.1 捷克IPB 银行的战略引资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5.2.2 捷克IPB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失败的教训 |
5.3 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与战略引资:波兰BSK 银行改革 |
5.3.1 波兰BSK 银行改革的背景 |
5.3.2 BSK 银行股份的竞价出售、公开发行上市与战略引资 |
5.3.3 战略引资后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发展战略转变 |
5.3.4 波兰BSK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5.4 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成功案例: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 |
5.4.1 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的背景 |
5.4.2 波兰政府对PKO BP 银行产权改革的控制 |
5.4.3 PKO BP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与经营绩效的提高 |
5.4.4 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的启示 |
5.5 分散股权结构下的内部人控制:匈牙利OTP 银行改革 |
5.5.1 匈牙利OTP 银行简介 |
5.5.2 “分散股权、内资控股”式的产权改革 |
5.5.3 OTP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绩效评价 |
5.5.4 OTP 银行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6.1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6.1.1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
6.1.2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6.1.3 国有商业银行“太重要以至于难以私有化”与“隐性契约”问题 |
6.1.4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与产权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
6.2 2003 年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
6.2.1 补充资本金与处理不良贷款 |
6.2.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6.2.3 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 |
6.3 战略引资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6.3.1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概况 |
6.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直接原因与国际比较 |
6.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的公司治理绩效 |
6.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
6.4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 |
6.4.1 全球金融危机下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 |
6.4.2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的原因与影响 |
6.4.3 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转轨经济中的软预算约束:Dewatripont –Maskin 模型 |
附录2 文中涉及的商业银行的英文缩写、全称以及所属国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主要获奖情况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外部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相关定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相关定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和实践 |
1.4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1.5 小结 |
第2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发展历程 |
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
2.1.1 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萌芽阶段(20 世纪初——1949 年) |
2.1.2 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发展阶段(1950——1978 年) |
2.1.3 高校图书馆建筑发展变革的初始阶段(1979—1989 年) |
2.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发展的更新阶段 |
2.2.1 更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基本特征 |
2.2.2 更新阶段我国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筑的影响因素 |
2.2.3 更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外部形态特征 |
2.3 小结 |
第3章 高校新校区图书馆与高校校园的关系 |
3.1 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筑的功能 |
3.1.1 高校图书馆建筑与公共图书馆的区别 |
3.1.2 实用功能 |
3.1.3 象征功能 |
3.1.4 认知功能 |
3.2 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定位关系 |
3.2.1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各要素的常见关系 |
3.2.2 高校新校区图书馆与校园规划总图的关系 |
3.2.3 高校图书馆及核心区外部空间关系 |
3.3 小结 |
第4章 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单体造型构成要素 |
4.1 形体构成 |
4.1.1 形体与结构 |
4.1.2 形体与功能 |
4.1.3 形体的创作 |
4.2 立面构成 |
4.2.1 现代主义风格 |
4.2.2 古典主义风格 |
4.2.3 后现代主义风格 |
4.3 图书馆单体造型评价 |
4.3.1 评价理论 |
4.3.2 主流原则 |
4.4 小结 |
第5章 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外部形态语义表达 |
5.1 图书馆建筑外部形态表达内容 |
5.1.1 图书馆的文化性 |
5.1.2 图书馆的时代性 |
5.1.3 图书馆的场所性 |
5.2 上海高校图书馆建筑外部形态构成语义表达 |
5.2.1 常规描绘的语义表达 |
5.2.2 象征描绘的语义表达 |
5.2.3 隐喻描绘的语义表达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及来源 |
附录一:上海普通高等学校及其新校区一览表 |
附录二:上海高校新校区已建成图书馆建筑列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9)论我国工资立法的完善 ——从农民工工资拖欠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工资立法考察 |
1.1 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与危害 |
1.1.1 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调查 |
1.1.2 欠薪的表现形式 |
1.1.3 农民工工资拖欠危害分析 |
1.2 我国工资立法的考察 |
1.2.1 我国工资立法之现状 |
1.2.2 工资立法问题诊断 |
2. 香港地区与国际工资立法综述及借鉴 |
2.1 香港特别行政区破产欠薪保障制度 |
2.1.1 香港特别行政区破产欠薪保障条例的主要内容 |
2.1.2 与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欠薪保障条例的比较 |
2.2 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工资的公约 |
2.2.1 《保护工资公约》及其同名建议书 |
2.2.2 《保护工人债权公约》及其同名建议书 |
2.3 其他国家工资立法制度 |
2.3.1 韩国相关法律规定 |
2.3.2 日本相关法律规定 |
2.3.3 法国相关法律规定 |
3. 我国工资立法的完善 |
3.1 我国工资立法的原则 |
3.1.1 立法的目的和宗旨 |
3.1.2 实质正义原则 |
3.1.3 生存权保障原则 |
3.2 准确界定工资的性质 |
3.2.1 工资性质准确界定的重要性和价值取向 |
3.2.2 工资性质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 |
3.3 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
3.3.1 欠薪保障概念的理论界定 |
3.3.2 基本构想 |
3.4 确定工资优先权制度 |
3.4.1 工资优先权制度概述 |
3.4.2 确立工资优先权制度的模式 |
3.5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3.5.1 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作用的加强 |
3.5.2 劳动争议仲裁与民事仲裁的衔接 |
3.5.3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
3.6 加强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 |
3.6.1 企业经营者责任的加强 |
3.6.2 刑法中相关责任的完善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情况 |
后记 |
附录 |
(10)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 ——基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0.4 具体研究路径 |
0.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 中国上市公司在制度变迁中募资变更行为的特征 |
1.1 募资变更行为的认定及搜集 |
1.2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总体情况(1994 年~2005年) |
1.3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阶段性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2.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的制度根源 |
2.1 中国股市特殊的“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 |
2.2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下三重基本矛盾——募资变更的制度根源 |
2.3 本章小结 |
3.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在募资变更中的缺陷(一)——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关系问题 |
3.1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关系从“公司中心”变为了“项目中心” |
3.2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下投资者投入回报、风险收益不对称 |
3.3 由“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上的缺陷产生的必然辅助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4. “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在募资变更中的缺陷(二)——监管的两难处境 |
4.1 管理层对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监管的定位与制度 |
4.2 我国监管当局监管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
4.3 美国股市中对上市公司变更募资行为的监管:规定与世通公司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5. 股票融资制度线索下的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机制 |
5.1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动机 |
5.2 中国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环境因素 |
5.3 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生成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募资变更行为与上市公司绩效——以高科技板块为例 |
6.1 实证研究设计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
附录一 中美股市中上市公司募资变更监管相关法规 |
附录二 实证结果 |
一、截至 2001 年底我国主板高科技上市公司名单 |
二、主板高科技公司的确定办法 |
三、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四、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2001年建筑业大盘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31个地区营商环境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充分降维方法[D]. 钱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11)
-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2003—2009年中国电影的话语生产与文化表征[D]. 许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河北省推进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 曹朝晖. 河北大学, 2017(08)
- [5]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D]. 吴婷. 暨南大学, 2016(08)
- [6]“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D]. 朱瑞雪.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7]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D]. 王达. 吉林大学, 2009(08)
- [8]上海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外部形态研究[D]. 钟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9]论我国工资立法的完善 ——从农民工工资拖欠谈起[D]. 陈慧华. 暨南大学, 2006(06)
- [10]中国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研究 ——基于股票融资制度缺陷的视角[D]. 董屹.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