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锈钢/普碳钢厚板坯的爆炸复合(论文文献综述)
缪广红,艾九英,胡昱,马宏昊,沈兆武[1](2021)在《基于SPH法的爆炸焊接边界效应二维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揭示造成爆炸焊接边界效应的机理,文中借助LS-DYNA软件,采用无网格的SPH法分别对复板厚度为2 mm、基板厚度为16 mm的Q235/Q235、TA2/Q235、304不锈钢/Q235复合板进行爆炸焊接边界效应的二维数值模拟.观察不同组模拟过程中的复板飞行姿态,复板撕裂均发生在与基板碰撞之前.当基板保持一致,炸药分别为乳化炸药与膨化铵油混合炸药,复板为TA2时均比复板为Q235钢以及304不锈钢的撕裂尺寸更大;当基板、复板均为Q235钢,乳化炸药条件下比膨化铵油混合炸药条件下复板的撕裂尺寸更大.结果表明,在复板、炸药变化的情况下,爆炸焊接的边界效应依旧存在,只是产生的边界效应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复板极限抗拉强度越低或炸药爆轰速度越高,边界效应现象越严重.
常健[2](2021)在《线性摩擦焊接制备不锈钢复合板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全鑫[3](2020)在《纤维铜(T2)网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累积叠轧(ARB)技术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凭借其高比强度、低密度、高导热率等优异的综合性能,近些年在军事、航空、航天以及民用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许多研究学者已经利用ARB技术以SiC颗粒、Cu颗粒、C纤维、Al2O3纤维、钢丝网等作为增强体成功制备大量铝基复合材料,但轧制过程中增强体颗粒团簇、界面孔隙、变形不协调、网格分布不致密等现象的出现会阻碍增强体的强化效果。本文选用一种以正交法编织且排列致密(350目)的纤维铜(T2)网格作为增强体,通过冷轧+累积叠轧(ARB)、热轧+累积叠轧(ARB)、改变铜网的铺放角度以及热扩散处理来探索ARB技术制备铜网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借助单轴拉伸、显微硬度对不同轧制道次的Al/Cu复合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合SEM、EDS、TEM、XRD对复合板进行宏观和微观组织分析。对冷轧态不同道次复合板研究表明:冷轧工艺累积5道次后,Al/Cu复合板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171 MPa和5.39%,且均随轧制道次的增加而增大。由此可见,引入铜网格作为增强体是一种可以同时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新思路;Al/Cu界面能谱线扫描发现扩散层厚度由4.63μm增加到6.09μm,这极大促进了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提升;TEM观察表明,Al晶粒主要为长条带状结构,且晶粒尺寸由1.17μm(0道次)明显细化到0.64μm(5道次),表明细晶强化机制是高道次复合板的主要强化机制;5道次轧制后Al层和Cu层的硬度值增加至最大值,分别为51.18 HV和205.1 HV;复合板断口上存在不同尺寸的剪切韧窝,表明断裂机制为典型的剪切韧性断裂。对热轧态不同道次复合板研究表明:热轧工艺中,当铜网格铺放角度为45°时,铝铜复合板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4道次轧制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4.1 MPa和15.2%;当铜网格铺放角度为0°时,铝铜复合板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3道次轧制后达到较好的强塑性匹配,其强度为147.3 MPa,延伸率为7.5%,可认为纤维铜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均随着铜网铺放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断口形貌表明Al/Cu复合板的断裂模式主要以发生在Al层的塑性断裂和Al/Al结合界面的界面分层断裂两种形式表现。对冷轧态、热轧态复合板原位拉伸研究表明:相同轧制变形量下,25℃冷轧和400℃热轧均可以实现基体金属铝板之间的界面结合,两种轧制条件复合板的原位拉伸载荷-位移曲线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失效阶段;但25℃冷轧条件表现出更优的综合性能,其极限载荷和最大位移分别为217 N和2.16 mm;冷轧条件下制备的铝铜复合板样品的铝晶粒更加细小,这主要是由于常温轧制条件可以抑制动态再结晶的进程;动态观察断裂过程可以发现,在Cu颗粒周围和应力集中处微裂纹萌生,并在Al/Cu结合界面处明显继续增长并相互连接为主裂纹,主裂纹随拉伸载荷迅速扩大直至发生明显断裂,且断裂路径沿滑移线和单轴拉伸方向呈45°;断口分析表明冷轧与热轧复合板的断裂失效方式为整体的韧性分层断裂和Al层、Cu层的韧性剪切断裂。
沈春豫,樊科社,王俊,孔宪平,董运涛,钱岸[4](2019)在《热处理对爆炸焊接316L/Q235B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316L/Q235B复合板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316L/Q235B复合板拉伸强度、剪切强度、界面硬度降低,而伸长率提高了。640℃以下热处理,基层Q235B钢组织只发生回复,未有明显再结晶,复合板界面硬度值降低较少。920℃正火后复合板界面硬度降低至280 HV以下,加工性能明显改善。
王军宏,张万生,李具仓,孙爱楠,邵建勇[5](2018)在《爆炸焊接排气方法初探》文中认为爆炸焊接过程中影响排气的主要因素有炸药的爆速、工艺安装方式、起爆点的位置、间隙距离等。本文根据实验情况,从影响爆炸焊接排气的因素入手,提出了优化爆炸焊接过程中排气的技术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改善了爆炸焊接质量。
王丽[6](2018)在《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研究》文中认为薄壁、脆性、不易变形等特殊材料的双金属管复合管,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民用和工业领域。复合管的内衬管通常选用耐腐蚀、热膨胀率低等薄壁材料,外管选用耐冲击、耐压等不易变形材料。传统爆炸焊接工艺技术简单,是制备复合管的首选方法,但在焊接过程中易使复合管产生裂纹损伤等现象,水压爆炸焊接则可以避免复合管大变形从而提高焊接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本文先从理论方面对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爆炸焊接“窗口”和理论经验公式确立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参数,再运用软件ANSYS/LS-DYNA对其建立模型,研究和分析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的焊接效果和影响因素。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小内径薄壁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模拟得到:基复管结合界面处的最大碰撞速度约为452m/s,压力约为9GPa,均满足爆炸焊接的下限要求,可以实现焊接;通过对大内径厚壁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模拟得到:基复管结合界面处的最大碰撞速度约为352m/s,压力约为6.8GPa,达到爆炸焊接所需的下限要求,同时复管的径向位移大于复管与基管之间的初始间距,说明基复管能够实现焊接。在模拟过程中复合管未出现断裂破损等现象,水层有效地保护了双金属管的完整性。(2)研究炸药量、水层的厚度和基复管之间的间隙这三个工艺参数对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复管的最大飞行速度和压力随着水层厚度的增加而随之减小,但有效焊接时间随之增加,水层厚度应设置在1.02.0cm之间;复管的最大飞行速度和碰撞压力随着间隙的增加也随之增大,但间隙在0.01cm时不满足最小焊接速度和压力值,间隙在0.07cm以上时会导致复管加速距离增加从而导致复管越来越薄而产生拉断等现象,间隙大小应设置在0.030.05cm之间;复管的最大飞行速度和压力随着炸药直径的增加而随之增加,炸药直径应设置在0.40.6cm之间。(3)改变炸药起爆点和增加模型尺寸来研究边界效应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炸药在中部中心处起爆时,基复管结合界面上的速度和压力值均满足焊接下限要求,同时复管的径向位移大于复管与基管之间的初始间距,而且边界处没有出现反弹分层现象,可以有效控制边界效应;同样增加复管、炸药的尺寸也可以有效控制边界效应,提高双金属复合管的焊接复合率。
方习文[7](2017)在《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剪切裂纹的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复合钢爆炸复合过程,因爆速过大,或结合面处材料韧性差等因素,在基覆层结合面处会产生剪切裂纹,此类裂纹因垂直于结合面导致按标准规定超声探伤直探头法不能有效检出。通过采用声束与裂纹呈夹角的双晶斜探头法超声波探伤,可以有效检出这类裂纹。
张仁杰[8](2016)在《Cu/Mo层状电子封装材料轧制复合与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u/Mo层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强度、可冲击成形、热膨胀系数及导热系数可通过调节铜层和钼层的厚度来进行设计控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领域中,并作为电子封装材料使用。本文采用热轧复合+冷轧减薄的工艺制备了Cu/Mo层状电子封装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电子拉伸机、激光导热分析仪等仪器,对不同轧制条件下的Cu/Mo层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导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轧制温度为750℃、变形率为60%的轧制条件下,所获得的热轧复合板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其中横向与纵向抗拉强度分别达到572.4MPa和434.1MPa,延伸率分别为11.4%和8.6%,弯曲强度达到1116.9MPa;热轧复合Cu/Mo板材经过40%~80%冷轧减薄后,抗拉强度、弯曲强度以及硬度值随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抗拉强度从577MPa提高至641MPa,弯曲强度从1174MPa提高至1351MPa,延伸率有所降低,由7.8%降低至3.3%,铜层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钼层则发生分层断裂;复合板经过400℃×1h退火处理后,复合板抗拉强度与弯曲强度均有所下降,延伸率提高,热导率也有所提高;Cu/Mo层状复合材料热导率实测值低于理论计算值,在不同温度下,热导率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冷轧减薄后的热导率有所提高,垂直于板厚方向热导率介于166~200W·m-1·K-1之间。
谷尚武[9](2016)在《界面特性对特厚板轧制复合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军事、桥梁、海洋等方面的基础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推动了特厚板行业的发展。目前生产特厚板主要采用的是模铸法,其能耗大、效率低、污染严重。而真空复合轧制法生产特厚板效率高、成材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适合特厚板生产。在特厚复合板坯轧制过程中,复合界面特性对板坯的复合效果影响很大,然而复合界面特性对复合效果的影响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针对界面特性对特厚板坯复合效果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为真空复合轧制特厚板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首先考虑复合界面剪切应力对复合效果的影响,建立特厚复合板坯轧制力模型,计算了特厚板复合轧制力及界面处的力学特性,并提出相应的复合效果判定准则。接着,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特厚复合板轧制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压下率、界面粗糙度、轧制速度及轧制温度对特厚复合板界面特性和复合效果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等效变形法对特厚复合板进行轧制实验和Gleeble热模拟实验,研究特厚复合板坯在不同压下率、界面粗糙度、轧制温度和真空度下的复合情况,确定了各因素的复合影响规律。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确定特厚复合板坯复合效果良好的复合界面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工艺。
缪广红[10](2015)在《蜂窝结构炸药与双面爆炸复合的研究》文中指出爆炸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能源丰富等优点,己成为金属加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复合材料。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仍然是原始的大装药量的单面爆炸复合方法,仅利用了炸药一侧的能量,导致大部分的炸药爆炸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释放在空间中,造成了爆炸复合“高噪低效”的特点;目前爆炸复合用炸药大多是粉状炸药,粉状炸药作的密度和均匀性很难控制,这必然导致其爆速不稳定,影响产品质量。还存在工作量大、粉尘污染严重,损害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现行爆炸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蜂窝结构炸药用于爆炸复合,同时结合蜂窝结构炸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面爆炸复合方法,一次起爆可同时获得两组复合板。炸药在双面复板的约束下,阻止了侧向稀疏波的入侵,减少了爆轰波能量的损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炸药的单耗仅为传统方法的l0~20%。为了解决爆炸复合装药存在的装药方式落后的问题,设计了由蜂窝铝和乳化炸药制成的爆炸复合用的蜂窝结构炸药,由于蜂窝结构和双面复板的多向约束,使得乳化炸药在厚度为5mm时仍能稳定传爆,改善了装药质量。分别对蜂窝结构炸药的相关爆轰参数进行了测试计算,结果表明:5mm厚度的蜂窝结构乳化炸药爆速为4510m/s,13mm厚的蜂窝结构炸药驱动复板的爆轰压力为808MPa,CJ面上的密度为1.49g/cm3,爆轰产物的速度为1128m/s,爆轰压力为5.7GPa分别对45号钢/Q235钢、不锈钢/Q235钢双面爆炸复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45号钢/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窗口为:222m/s<υp<716m/s、1045m/s<υD;<5200m/s;不锈钢/Q235钢双面爆炸复合窗口为:197m/s<υp<557m/s,851m/s<υD<5200m/s。针对45号钢/Q235钢、不锈钢/Q235钢进行的双面爆炸复合试验表明:爆炸复合界面的结合形态中均匀细小的波状结合由于缝隙小、空洞少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说明双面爆炸复合切实可行。结合爆炸复合窗口的计算结果,通过Gurney公式、Aziz公式及Deribas公式对45号钢/Q235钢、不锈钢/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试验结果进行的预测表明,Deribas公式计算所得的碰撞速度与45号钢/Q235钢、不锈钢/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试验结果非常吻合,可对爆炸复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双面爆炸复合使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用于材料的复合,对于45号钢与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较之于传统的单面爆炸复合在复合相同数量的复合板的情况下,炸药使用量减少了83%;对于不锈钢与Q235钢进行了双面爆炸复合,较之于传统的单面爆炸复合在复合相同数量的复合板的情况下,炸药的使用量减少了77%。解决了爆炸复合生产中存在的“高噪低效”问题,达到了低能、高效、环保的效果。结合界面的形态与质量比有着密切的关系,质量比越大,结合界面获得的结合能量也就越多。实验中使用的炸药并非爆炸复合常用的低爆速炸药(约2000-3000m/s),而是爆速较高的乳化炸药,由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并非不能满足爆炸复合的要求,爆炸复合产生了结合强度较高的微波状结合界面,而且基复板间隙中的空气并没有受到较高爆速的影响而出现排气不畅引起的鼓包,与传统的爆炸复合所用的低爆速炸药相比,爆速高,其所对应的爆轰压力和爆炸产物的能量也就越高,提供给复板的加速度也就越大,为使复板达到与使用低爆速炸药产生相同的碰撞速度,所用的炸药量相对就越少,炸药的利用率就越高。通过LS-DYNA软件采用无网格的SPH方法对爆炸复合界面波形变化规律进行二维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中再现了爆炸复合过程中的射流和波形结合的现象,说明无网格SPH方法用于爆炸复合的有效性。模拟中并未考虑炸药爆轰产物不断堆集对界面波变化影响,结果中仍出现了爆炸复合实际生产过程中界面波由起爆端至末端波形尺寸缓慢增加的现象,分析原因:由于基板与复板的碰撞,在金属板的待复合区产生了振动能,并随着碰撞点的向前推移,前碰撞点引起的振动能不断叠加,使得待复合金属板的振动不断加强,导致基复板由起爆端至末端的碰撞速度也不断增加。考虑到随着炸药爆轰波的推移,爆炸产物不断堆集,即作用于待复合金属板上的载荷将会增加,基复板的碰撞速度也将增加,再结合基复板碰撞引起的待复合板振动对界面波形变化的影响,认为爆炸复合过程中界面波由金属板的起爆端至末端波形尺寸缓慢增加是由炸药爆轰产物的堆集与基复板碰撞产生的振动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LS-DYNA软件采用无网格的SPH方法对爆炸复合的边界效应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以全新的观点揭示了爆炸复合边界效应的产生机理:起爆端的爆轰产物由于受到稀疏波的影响,使得作用于起爆端的压力衰减的较快,导致起爆端的碰撞角为负值,炸药的爆轰产物作用于复板的起爆端的力F可以分为两个部分:F1和F2。F1是使复板向下碰撞的力,即结合力;F2是使复板产生边界效应的力,该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2=Fsinθ,在一定的角度下,F2可以将复板的起爆端撕裂。末端的爆轰产物同样由于受到稀疏波的影响,使得作用于末端的压力衰减的较快,导致末端的碰撞角比板内部的碰撞角大,炸药的爆轰产物作用于复板末端的力F..可以分为两个部分:F5和F6。F5是使复板向下碰撞的力,即结合力;F6是使复板产生边界效应的力,该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6=F·sinβ。由于碰撞点处产生射流是爆炸复合的必要条件,且射流产生的条件为:5°<β<25°,在此角度范围下,F6为力F..的8.72%~42.26%,由于末端的碰撞角大于板内部的碰撞角β1,一定角度下F6可以产生边界效应,即将复板的起爆端撕裂。由于蜂窝结构和双面复板的多向约束有效的降低了稀疏波的对爆轰产物的影响,在不增大装药尺寸和增大复板尺寸的情况下,采用蜂窝结构炸药及双面爆炸复合方法可以使得边界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得爆炸复合的有效结合面积更高,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有利于环保。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利用LS-DYNA软件采用SPH-FEM耦合方法对第三章中的爆炸复合的可行性实验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0mm药厚与5mm药厚下的复板位移均略大于间隙值6mm,这是由于爆轰载荷作用下,复板有一定的减薄率所致;10mm药厚下复板中部的最大碰撞速度为897m/s,碰撞压力为17.08GPa;5mm药厚下复板中部的最大碰撞速度为565m/s,碰撞压力为l1.25GPa。通过与三种理论公式(Gurney公式、Aziz公式、Deribas公式)下碰撞速度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Deribas公式的计算结果较接近,误差较小,与实验结果较吻合,说明了SPH-FEM耦合方法用于双面爆炸复合的有效性,同时Deribas公式与SPH-FEM耦合方法对双面爆炸复合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10mm药厚与5mm药厚下复板的碰撞速度与碰撞压力均出现随着距起爆端距离的增加,该现象是由于爆轰产物不断堆集与前碰撞点在金属板待复合区振动能的不断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不锈钢/普碳钢厚板坯的爆炸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锈钢/普碳钢厚板坯的爆炸复合(论文提纲范文)
(3)纤维铜(T2)网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金属基多层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
1.2.1 爆炸复合法 |
1.2.2 扩散复合法 |
1.2.3 轧制复合法 |
1.3 累积叠轧(ARB)技术 |
1.3.1 ARB技术简介 |
1.3.2 ARB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国内研究现状 |
1.3.3 ARB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国外研究现状 |
1.4 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种类 |
1.4.1 颗粒増强铝基复合材料 |
1.4.2 短纤维/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1.4.3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1.4.4 金属网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1.5 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 |
1.5.1 应变强化 |
1.5.2 固溶强化 |
1.5.3 细晶强化 |
1.6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材料制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加热装置 |
2.2.2 二辊热冷轧机 |
2.3 累积叠轧法制备铝铜复合板 |
2.3.1 轧制复合前期准备 |
2.3.2 累积叠轧制备过程 |
2.4 铝铜复合板组织与性能的表征 |
2.4.1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 |
2.4.2 透射电镜(TEM)显微组织观察分析 |
2.4.3 X射线(XRD)衍射分析 |
2.4.4 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2.4.5 硬度实验 |
2.4.6 原位拉伸实验 |
第3章 冷轧方法制备铝铜多层复合板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冷轧态复合板SEM显微组织分析 |
3.3 冷轧态复合板TEM显微组织分析 |
3.4 冷轧态复合板室温力学性能分析 |
3.4.1 室温拉伸实验 |
3.4.2 硬度实验 |
3.5 冷轧态复合板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轧方法制备铝铜多层复合板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与制备过程 |
4.3 45°和0°铜网增强铝铜复合板SEM显微组织分析 |
4.4 45°铜网增强铝铜复合板TEM显微组织分析 |
4.5 45°和0°铜网增强铝铜复合板XRD物相分析 |
4.6 45°和0°铜网增强铝铜复合板室温力学性能分析 |
4.6.1 室温拉伸实验 |
4.6.2 硬度实验 |
4.7 铜网格增强原理分析 |
4.8 45°和0°铜网增强铝铜复合板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位观察冷轧、热轧态铜网格增强Al/Cu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 |
5.1 引言 |
5.2 原位拉伸曲线特征分析 |
5.3 变形过程的动态观察 |
5.4 TEM组织观察 |
5.5 断口形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4)热处理对爆炸焊接316L/Q235B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力学性能、晶间腐蚀及显微组织分析 |
2.2 复合界面处的硬度及实际应用分析 |
3 结论 |
(5)爆炸焊接排气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排气不畅造成的影响 |
2 影响排气的因素 |
3 改进排气的方法 |
4 实践应用 |
4.1 基板、覆板规格 |
4.2 表面预处理 |
4.3 爆炸焊接工艺 |
4.3.1 炸药、雷管 |
4.3.2 间隙柱 |
4.3.3 表面保护 |
4.3.4 试验数据 |
4.4.5 工艺安装 |
5 效果评价 |
6 结束语 |
(6)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管爆炸焊接的研究现状 |
1.2.2 水压爆炸焊接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爆炸焊接理论窗口和工艺参数的选择 |
2.1 水中爆炸的基本理论 |
2.1.1 水中爆炸过程 |
2.1.2 水中爆炸冲击波理论 |
2.2 爆炸焊接窗口基本理论 |
2.3 爆炸焊接窗口参数的确定 |
2.3.1 声速限和流动限 |
2.3.2 碰撞速度上限 |
2.3.3 碰撞速度下限 |
2.4 爆炸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
2.4.1 装药量的选择 |
2.4.2 间隙的选择 |
2.5 爆炸焊接相关参数的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 |
3.1 有限元仿真方法简介 |
3.2 小内径薄壁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 |
3.2.1 材料模型及状态方程参数选取 |
3.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3 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 大内径厚壁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艺参数对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影响 |
4.1 水层厚度对水压爆炸焊接影响 |
4.2 间隙对水压爆炸焊接影响 |
4.3 炸药量对水压爆炸焊接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压爆炸焊接边界效应控制方法 |
5.1 改变起爆点 |
5.2 增加模型尺寸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剪切裂纹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问题及解决方案 |
2 结论 |
(8)Cu/Mo层状电子封装材料轧制复合与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 |
1.2.1 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1.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复合机理 |
1.3 金属基电子封装材料 |
1.4 Cu/Mo层状电子封装材料 |
1.4.1 Cu/Mo层状电子封装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
1.4.2 Cu/Mo层状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方案及分析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制备过程 |
2.3.1 表面处理及叠合 |
2.3.2 热轧复合 |
2.3.3 冷轧减薄 |
2.3.4 退火处理 |
2.4 显微组织分析 |
2.5 力学性能分析 |
2.5.1 拉伸性能 |
2.5.2 弯曲性能 |
2.5.3 显微硬度测试 |
2.6 导热性能 |
3 Cu/Mo层状复合板的组织与性能 |
3.1 轧制温度的确定 |
3.1.1 轧制温度对复合板显微组织的影响 |
3.1.2 轧制温度对复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 冷轧减薄工艺 |
3.2.1 冷轧变形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3.2.2 冷轧变形率对复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退火处理对复合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
3.3.1 退火对热轧复合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
3.3.2 退火对冷轧复合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应变速率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4.1 应力-应变曲线 |
3.4.2 断口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Cu/Mo层状复合板的导热性研究 |
4.1 Cu/Mo复合板热导率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研究 |
4.1.1 Cu/Mo复合板热导率的理论计算模型 |
4.1.2 Cu/Mo复合板热导率的测量 |
4.1.3 热导率的理论值与实测值 |
4.2 不同温度对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 |
4.3 轧制减薄对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
4.4 退火工艺对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界面特性对特厚板轧制复合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特厚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板制造方法 |
1.2.2 金属复合机理 |
1.2.3 金属复合影响因素 |
1.2.4 特厚板复合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考虑复合界面的特厚板复合轧制力学模型 |
2.1 特厚板复合轧制力学模型的建立 |
2.1.1 模型基本假设 |
2.1.2 平衡微分方程 |
2.1.3 特厚板复合界面剪切应力模型 |
2.1.4 模型的边界条件 |
2.1.5 轧制力模型 |
2.2 特厚板复合轧制界面复合的判定准则 |
2.3 计算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特厚复合板轧制过程有限元模拟 |
3.1 有限元理论及ANSYS/LS-DYNA软件介绍 |
3.2 特厚板复合轧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3.2.2 模型的建立 |
3.2.3 建模过程中特殊考虑问题 |
3.2.4 热轧特厚复合板有限元分析界面复合判定准则 |
3.3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压下率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
3.3.2 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
3.3.3 轧制速度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
3.3.4 轧制温度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厚板复合轧制界面特性实验方案 |
4.1 实验准备 |
4.2 实验方案 |
4.3 Gleeble实验与轧制实验方法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厚复合板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5.1 金相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1 复合界面结合强度的判定 |
5.1.2 压下率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
5.1.3 表面粗糙度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
5.1.4 轧制温度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
5.1.5 界面真空度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
5.2 力学性能分析 |
5.2.1 不同压下率时的拉伸实验结果 |
5.2.2 不同界面粗糙度下的拉伸实验结果 |
5.3 相应的生产工艺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蜂窝结构炸药与双面爆炸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炸复合技术 |
1.2.2 爆炸复合用炸药研究 |
1.2.3 爆炸复合的机理研究 |
1.2.4 爆炸复合数值模拟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爆炸复合专用结构炸药研究 |
2.1 引言 |
2.2 爆轰理论发展史 |
2.2.1 C-J 理念 |
2.2.2 ZND模型 |
2.2.3 W-K理论 |
2.3 炸药爆轰的尺寸效应 |
2.4 蜂窝结构炸药的制备 |
2.5 蜂窝结构炸药的爆轰参数测试及计算 |
2.5.1 蜂窝结构炸药临界厚度的测试 |
2.5.2 蜂窝结构炸药爆速测试 |
2.5.3 蜂窝结构炸药驱动复板爆轰压力的测量 |
2.5.4 其它爆轰参数的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双面爆炸复合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双面爆炸复合可行性研究 |
3.2.1 炸药爆炸的能量利用率 |
3.2.2 双面爆炸复合窗口的理论计算 |
3.2.3 45号钢/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实验结果预测 |
3.2.4 45号钢/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实验 |
3.3 不锈钢/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研究 |
3.3.1 不锈钢/Q235钢双面爆炸复合窗口的理论计算 |
3.3.2 不锈钢/Q235钢双面爆炸复合实验结果预测 |
3.3.3 不锈钢/Q235钢的双面爆炸复合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爆炸复合界面波形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4.2.1 数值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4.2.2 SPH 方法 |
4.3 爆炸复合结合界面波形参数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 |
4.3.1 计算模型 |
4.3.2 材料模型及参数设定 |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模拟结果 |
4.4.2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SPH方法的爆炸复合边界效应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5.2.1 计算模型 |
5.2.2 材料模型及参数设定 |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模拟结果 |
5.3.2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双面爆炸复合的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6.2.1 计算模型 |
6.2.2 材料模型及参数设定 |
6.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3.1 10mm药厚下的模拟结果 |
6.3.2 5mm药厚下的模拟结果 |
6.3.3 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不锈钢/普碳钢厚板坯的爆炸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PH法的爆炸焊接边界效应二维数值模拟[J]. 缪广红,艾九英,胡昱,马宏昊,沈兆武. 焊接学报, 2021(09)
- [2]线性摩擦焊接制备不锈钢复合板工艺研究[D]. 常健.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3]纤维铜(T2)网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 张全鑫.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热处理对爆炸焊接316L/Q235B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沈春豫,樊科社,王俊,孔宪平,董运涛,钱岸. 金属热处理, 2019(09)
- [5]爆炸焊接排气方法初探[J]. 王军宏,张万生,李具仓,孙爱楠,邵建勇. 铸造技术, 2018(07)
- [6]双金属复合管水压爆炸焊接研究[D]. 王丽. 中北大学, 2018(10)
- [7]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剪切裂纹的检测[J]. 方习文. 压力容器, 2017(12)
- [8]Cu/Mo层状电子封装材料轧制复合与组织性能研究[D]. 张仁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界面特性对特厚板轧制复合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D]. 谷尚武. 燕山大学, 2016(01)
- [10]蜂窝结构炸药与双面爆炸复合的研究[D]. 缪广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