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协议搭建“通道”

响应协议搭建“通道”

一、答协议 建“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鲍静[1](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潘龙翔[2](2020)在《智能停车场中AGV的调度方案》文中研究指明在全向AGV牵引下的智能停车场中,AGV的调度方案直接决定停车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提升智能停车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基于全向移动AGV设计了一个自动停车车库模拟系统,并完成了智能停车场中AGV的调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Zigbee星状结构完成网络搭建,建立了车位检测系统以及出入口管理系统,并通过设计的可视化上位机界面对平台进行车位监测,达到了泊位、AGV、客户相关联的目的。(2)在搭建出的模拟智能停车场环境下,对Mecanum轮式AGV平台的运动控制方式进行解析。通过合理的解析,结合PID运动控制算法,实现了 AGV的全向运动,确保系统切实可行。(3)针对Mecanum轮特点,依照AGV的运动特性,改进了传统A*路径规划算法,并设计了模拟停车场进行验证。该算法通过在传统A*算法上增添四个方位的搜索策略,将A*算法改进成八向A*算法,实现了对AGV的移动指引。仿真结果表明,八向A*算法比传统A*算法路径长度减少20%以上,搜索区域范围缩小,算法耗时显着降低。在模拟停车场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八向A*算法对比传统A*算法行驶的路径长度减少了 32%以上,实际运行时间减少占比均在34%以上。证实了智能停车场中AGV调度方案的可行性。

王玲燕[3](2018)在《隐私保护云数据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云计算概念提出以来,IT界就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以按需、可扩展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资源和信息服务。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可以减少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资本支出,只需支付其所使用的资源,并且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访问数据。云存储是将存储资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取的一种新兴服务,它是云计算中一项非常重要和普遍的服务形式(例如:iCloud,AmazonS3,Dropbox)。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可连网的设备连接到云上方便的存取数据。由于云服务器上存储着大量用户的重要信息,而用户失去了对数据直接控制能力,所以云服务器早已经成为了黑客入侵的目标,即云服务器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云服务器自身也是不可靠的,它可能为了节省存储空间,丢掉一些用户很少访问或几乎不会访问的数据,还有可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隐藏数据丢失情况。总的来说,云存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怎样检测存储在云服务器上数据的完整性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传统的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法是将用户所有的数据从服务器端下载,然后检测数据的完整性,虽然传统的方法能够准确的验证云上数据的完整性,但是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带宽资源而且不适用于云计算环境。目前,基于不同的问题很多研究者都相继提出适用于云环境下的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法。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很多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法中考虑的问题还不够完善,从而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一方面为了减少额外的证书认证代价和系统需要进行繁重的公钥证书管理工作,基于身份的完整性检测方案已被提出,但是在引入验证者的过程中没有考虑用户身份隐私和数据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在数据共享的情况下需要实现用户的匿名性,但是传统的签名方法已不满足数据共享的需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提出两个适用于云存储隐私保护的数据完整性检测协议。一是针对基于身份完整性检测方法中身分份隐私和数据隐私问题;二是针对数据共享中用户身份隐私和大用户数组以及可追踪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身份的强隐私保护云数据完整性检测协议。首先,该协议采用基于身份签名技术减少了复杂的公钥证书管理和验证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计算和通信代价。然后,采用环签名技术保护了用户的身份隐私,验证者在完整性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多个用户的公钥进行才能验证,使得验证者不能获取用户的真实身份。同时,采用随机掩码技术保护了数据隐私,使得验证者在执行多次挑战任务时不能获取存储在云服务器上数据的内容。最后,本文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详细证明了该协议是安全的,并且通过模拟实验结果证明该协议在实际环境下是可以接受的。与现有的协议相比,本文协议提高了安全性并且减少了系统的公钥证书管理和计算代价。(2)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属性的隐私保护云数据完整性检测协议。首先,该协议应用于数据共享情况下,并且采用属性签名技术保护了用户的身份隐私,验证者在完整性检测过程中只能获取签名相关的属性信息,不能得到用户其他的相关信息,因此实现了用户的匿名性,并且采用随机掩码技术保护了数据隐私。然后,采用一个门限秘密共享方案根据私钥提取出用户身份,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得出一个秘密值判断该用户是不是恶意用户,从而实现恶意用户的可追踪性。最后,通过具体的安全性分析证明本文协议是安全的,并且通过性能分析证明该协议在实际中是有效的。与现有的协议相比,本文保护身份隐私的同时保护了数据隐私,本文不仅适用于大用户数组情况而且实现了公开验证并且该协议能够实现可追踪性。

林弘伟[4](2018)在《适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TCP/IP协议栈的VLSI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量子保密通信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是量子物理、电子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其中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是量子保密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QKD系统除了基本的量子信道之外,还需要经典通信网络来进行基矢比对、身份认证、纠错和保密放大。经典信道处理采用TCP/IP协议栈,该协议栈是基本网络协议的集合。目前QKD系统由众多芯片和器件搭建而成,存在各种缺陷。随着QKD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系统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QKD的SoC设计对提高量子密钥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TCP/IP的VLSI设计是“量子通信系统中央控制与数据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对TCP/IP报文的接收、发送和状态管理等操作。首先,通过分析TCP/IP系列协议,对其中的相关原理、功能、报文格式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完成系统框架的整体设计。然后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根据系统架构将TCP/IP硬件结构划分模块,并对子模块的内部结构、外部接口信号和互连通信方式进行详细设计,重点介绍了定时器电路、序号产生电路、检验和计算电路以及各功能模块的状态机电路,实现了 TCP、UDP、IP、ICMP和ARP的精简结构。本设计采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对各模块的描述,然后搭建了验证平台,通过RTL仿真和FPGA验证了网络传输功能,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满足QKD的网络带宽需求。最后基于SMIC55nm工艺库,通过Design Compiler和IC Compiler进行逻辑综合与布局布线,得到了时序、面积和功耗相关参数。本文主要贡献有:第一,TCP/IP硬件结构能够独立处理自定义端口的网络数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CPU不需要参与协议的解析工作,从而降低因软件缺陷导致网络泄露密钥的风险;第二,实现的主要协议功能有TCP、UDP、IP、ICMP和ARP,能够满足网络传输的要求;第三,根据TCP协议对字节流处理的特点,实现了 TCP的序号、确认号与储存地址的映射关系,降低了系统对数据处理的复杂度;第四,使用简洁高效的乱序重组方法,不需要在硬件中维护复杂的链表机制,直接将乱序数据在储存器中的适当地址进行放置;第五,实现了报文段的重传功能,只需保存报文段的特定信息,降低了电路规模。

纪仪芳[5](2016)在《TCP协议的定时机制和多连接管理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当前网络通信中,TCP/IP协议簇已被公认为通信标准。以前,实现协议簇的方式较为单一,操作简单,使用软件方式即可占用CPU资源。以前网络数据较小,在现有的CPU处理能力下,也不会给CPU造成较大的压力。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带宽每半年都会翻一倍,需要CPU的处理能力同时提升3倍。这就要求CPU的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大,而与CPU相连的嵌入式芯片电子设备则具有较弱的处理能力,不能独自处理协议,所以,要实现网络功能,就需要一个专用的网络协议。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协议处理器IPPU(Internet Protoco Processing Unit)架构。本文设计了TCP/IP协议簇处理器,在硬件层面实现了系统架构设计、AHB总线在IPPU中的实现、TCP/IP协议中的定时机制和TCP不计其数的定时器设计。此外本文还设计了TCP协议的多链接管理中的链接切换控制器架构。其中,TCP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最重要,也是复杂的协议,因此TCP协议处理单元的设计就成为整个IPPU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设计了独立的定时机制,使得TCP协议中的定时机制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子模块。这个子模块所具备的定时功能完全能满足其他模块的需求,通过FIFO连接到其它模块上。这个定时器子模块还能自行完成定时器的维护,其他模块可以只用发送一条定时器使用的操作命令即可。本文采用多连接管理,也完全由硬件实现,包括连接的创建、匹配、调度、关闭等。硬件实现的多链接管理则无需CPU直接参与,CPU可以通过命令来判定一条连接是否完成。本文在设计过程中还格外注重其较好的扩展性,在这样的系统中,各个协议模块都挂在总线上,则需要增添各个模块才能实现更多的功能。只需要增加每个模块的内部sram大小,即可任意增删链接的数目。为增加处理速度,额外添加协议执行部件即可,这样就可以实现“多核”的协议处理单元。

罗启铭[6](2013)在《雷达、飞行计划与ADS-B数据融合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民航导航、监视系统采用雷达为主的陆基导航系统,但雷达等陆基监视设备具有受地形影响严重等固有缺陷,无法实现对特殊地形区域航路的全覆盖。为克服以陆基设备为主的现行空管系统所固有的缺陷,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以卫星为基础的新航行系统。为提高空中交通管理流量的容量,有效的利用空域,提高空管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民用航空的运营手段和效率,民航空管部门以潜在的繁忙航路西部航路和跨欧亚航路的ADS/GPS应用工程为切入点,在我国西部地区国际航路高空飞行实施ADS监视。建设方面,在我国西部航路VHF已实现数据覆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的管制部门均具有了ADS数据处理的基础。但由于空管系统专业化条块分割现象较为严重,从现有现状看,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ADS数据基本上保持各自独立的系统、独立的结构和独立的方式运行,缺乏系统标准和公共平台,信息难以交互,信息不能统一和共享,无法充分发挥相应作用。随着民航空管建设的进一步开展,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ADS数据无法融合的弊病将进一步显露出来,成为我国空管系统提高飞行安全水平,提高营运经济效益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飞行计划、雷达与ADS数据融合进行需求分析,从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雷达与ADS数据采样周期差别较大的特点采用异步重置融合算法作为系统核心算法,进行雷达与ADS数据的融合形成综合航迹,并对飞行计划和综合航迹进行融合处理形成最终的系统航迹。在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与ADS数据融合样机系统设计过程中定义了系统由监视数据处理子系统、飞行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显示终端、基础数据管理、综合数据处理子系统组成。最后采用黑盒方式对系统的测试并进行了现场试用。雷达数据、飞行计划数据与ADS数据融合系统的研制为空域容量研究和空域流量划分技术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依据,缩短国内新监控设备管理理念与多数据源融合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今后逐步形成依靠国内自身的力量促进多信息源精确定位奠定技术基础。该系统实现在有雷达覆盖和无雷达覆盖的管制区,无缝集成,提供给管制员统一的、完整协调的空域和飞行数据画面,推动管制服务又一次变革。

张玢[7](2011)在《H.264编解码器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宽带的增加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视频编码技术作为多媒体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工业应用的热点之一。许多视频编码方案也喜爱不断的被提出和应用,而H.264是目前最有效的编解码标准。H.264标准在大幅度提高编码效率的同时,也因为复杂的运算为H.264的嵌入式应用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如何对拥有大量复杂编码算法的H.264编码器进行编码功能正确性的验证,以及验证编码器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编码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在深入研究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基础上,概述了H.264编解码器的设计,重点对编码器的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了编码器的验证规范;构建了以H.264编码器为核心的虚拟原型、FPGA原型验证平台;然后基于设计好的验证平台,编写验证用例,运用软硬件协同验证方法,对H.264编码器进行了层次化验证。最终,从主观和客观质量评定角度出发,验证了H.264编码器编码功能正确,压缩码流符合H.264标准,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武毅[8](2011)在《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测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IP网络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网络,但是IP网络存在固有缺陷,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为了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网络的性能和运行状况,并对网络实施有效管理。网络测量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网络测量是深入认识网络特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流量工程的重要依据,对网络管理和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有网络测量方法与测量平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测量机制,并将该机制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结合,设计并实现了多核平台下的网络测量软件。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现有网络测量相关技术,分析基于软件的NTP技术和基于硬件的IEEE1588技术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总结出提高数据包收发精度要结合软硬件两方面的改进。(2)研究现有x86平台和多核平台特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出x86平台的进程调度算法制约着测量准确性的提高,而多核平台在这方面能提供更好的支持。设计出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测量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精度有较大提高。(3)设计并实现基于多核架构的网络测量软件,根据平台优势结合网络测量特点,将软件架构划分为控制面、构造面和转发面三部分,并详细设计模块运行流程以及模块间的交互。(4)结合本文设计的网络测量机制探讨对NTP的扩展应用。本论文设计并实现的网络测量机制可以较大提高网络测量的准确性,并能够方便的与其他网络测试算法进行结合,提高网络测量准确性。

王恒[9](2010)在《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智能型数据网关的设计》文中认为电能是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现阶段我国的电能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影响了和谐社会构建。另外由于电能的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不够,也导致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为解决合肥工业大学电能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积极利用教育部在高等院校中建设试点节能监管体系的机会构建本校的节能监管系统。本次研制的数据网关已成功用于学校构建的节能监管体系。基于网关的工作特点,设计中采用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可靠,软件主体采用前后台程序,设计的数据网关完全实现所要求的功能。数据网关硬件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CPU核心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串口通信和以太网通信)、人机接口模块、调试模块、外扩存储器模块和工作状态显示模块等。软件设计中采用前后台程序,主要功能在中断中实现,保证响应的及时性。另外,在软件中成功对TCP/IP协议族进行裁剪并实现。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传输的数据均经过MD5校验和AES加密。

沈德峰[10](2009)在《便携式冷却系统无纸记录仪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工业现场数据的采集、记录和分析一直是工业控制中的重要问题。老式的记录仪通常采用机械结构带动纸轴旋转,用记号笔在纸上记录数据的幅值或有效值点。其数据精度低、响应速度慢、数据不易保存等缺点显而易见。本系统采用“数据采集.海量存储-无线远传”的方案实现工业现场数据的记录,具有操作灵活、精度高、速度快、数据分析方便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大型冷却系统的数据记录中。系统采用具有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微控制器实现,分为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采集模块和主控模块共3种模块。除主控模块外,采集模块可以实现灵活组合和扩展。数字量采集模块采用STM32片上脉冲输入捕获单元实现,模拟量采集模块采用STM32片上12位的A/D转换器实现。在系统的过程通道中,数字信号经过隔离、整形等操作后输入到微控制器的脉冲捕获单元进行测频:而模拟信号经过信号转换、放大等操作后输入到微控制器的A/D转换器中进行转换。同时,模拟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还兼顾了热电偶传感器的非线性信号的冷端补偿和线性化。系统的海量存储功能由SD卡和FAT文件系统实现。SD卡是一种基于FLASH存储技术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其大量数据读写速度快且容量大,非常适合大数据量的采集系统使用。FAT文件系统的移植保证了采集的数据被写入指定的文件,进而能被上位机软件读取和处理。系统主控模块和上位机的通信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选用nRF2401单片无线通信芯片实现。系统的上位机软件通过串口通信控件将设置命令和数据下传给主控模块,对采集模块的参数进行设置。综上,系统的设计完全可以满足预计的采集功能和精度,并可以在大型冷却系统工业现场中稳定运行。

二、答协议 建“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答协议 建“通道”(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概况
        2. 国内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2. 身份认同危机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2. 另类空间崛起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1. 参与式新闻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结论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2)智能停车场中AGV的调度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内容及现状
        1.2.1 AGV的研究现状
        1.2.2 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智能停车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2.1 Zigbee无线组网技术
        2.1.1 Zigbee技术概述
        2.1.2 Zigbee技术网络拓扑结构
        2.1.3 Z-Stack协议栈
        2.1.4 OSAL机制
    2.2 MariaDB数据库
        2.2.1 数据库介绍
        2.2.2 MariaDB数据库的构建
    2.3 全向AGV运动控制技术
        2.3.1 Mecanum轮简介
        2.3.2 Mecanum轮式AGV运动控制
    2.4 A*路径规划算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案论证与设计
    3.1 智能停车系统需求分析
    3.2 智能停车场平台整体结构设计
        3.2.1 Zigbee网络拓扑方案设计
        3.2.2 车位检测系统设计
        3.2.3 智能停车场出入口设计
    3.3 AGV运动控制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V调度方案实现
    4.1 Zigbee网络搭建
        4.1.1 网络搭建过程
        4.1.2 软件设计
    4.2 车位检测
        4.2.1 车位检测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4.2.2 车位检测软件设计
    4.3 模拟智能停车场出入口
        4.3.1 出入口搭建
        4.3.2 出入口软件设计
        4.3.3 MariaDB数据库搭建
    4.4 C#上位机界面
    4.5 AGV运动控制
        4.5.1 AGV主要硬件电路
        4.5.2 MPU6050软件实现
        4.5.3 电机驱动
        4.5.4 PID控制算法
    4.6 AGV路径规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关联性测试
    5.2 路径规划仿真
    5.3 AGV调度测试
    本章小结
结论
    1. 总结
    2. 难点与创新点
    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隐私保护云数据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数学基础知识
        2.1.1 双线性对
        2.1.2 困难假设
    2.2 数字签名概述
        2.2.1 环签名
        2.2.2 基于身份签名
        2.2.3 基于属性签名
    2.3 数据完整性检测基础
        2.3.1 同态认证标签
        2.3.2 挑战-应答协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身份的强隐私保护云数据完整性检测协议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安全模型
        3.2.1 系统模型
        3.2.2 安全模型
    3.3 协议描述
        3.3.1 初始化阶段
        3.3.2 数据标签生成阶段
        3.3.3 数据完整性检测阶段
    3.4 安全性分析
        3.4.1 正确性
        3.4.2 安全性
    3.5 性能评估
        3.5.1 计算开销
        3.5.2 通讯开销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属性的隐私保护云数据完整性检测协议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与安全模型
        4.2.1 系统模型
        4.2.2 安全模型
    4.3 协议描述
        4.3.1 初始化阶段
        4.3.2 数据标签生成阶段
        4.3.3 数据完整性检测阶段
    4.4 安全性分析
        4.4.1 正确性
        4.4.2 安全性
    4.5 性能评估
        4.5.1 功能对比
        4.5.2 计算开销
        4.5.3 通讯开销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4)适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TCP/IP协议栈的VLSI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QKD系统中的TCP/IP
        1.2.2 TCP/IP硬件设计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2章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与TCP/IP体系结构
    2.1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2.1.1 QKD系统的经典信道
        2.1.2 QKD系统的SoC设计
    2.2 TCP/IP体系结构
        2.2.1 TCP/IP的分层
        2.2.2 链路层
        2.2.3 网络层
        2.2.4 传输层
        2.2.5 应用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TCP/IP协议栈的VLSI设计
    3.1 设计目标
    3.2 系统整体架构及模块划分
    3.3 TCP处理模块
        3.3.1 TCP处理模块设计分析
        3.3.2 TCP状态管理模块
        3.3.3 TCP发送部分
        3.3.4 TCP接收部分
        3.3.5 TCP乱序重组模块
        3.3.6 TCP确认和重传模块
        3.3.7 TCP滑动窗口管理模块
    3.4 UDP处理模块
        3.4.1 UDP发送模块
        3.4.2 UDP接收模块
    3.5 IP处理模块
        3.5.1 IP发送模块
        3.5.2 IP接收模块
    3.6 ICMP处理模块
    3.7 ARP处理模块
    3.8 接口模块
        3.8.1 总线接口
        3.8.2 MAC控制器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的仿真与验证
    4.1 功能仿真
        4.1.1 ARP接收与发送
        4.1.2 ICMP回显
        4.1.3 UDP数据传输
        4.1.4 TCP功能仿真
    4.2 FPGA验证
        4.2.1 ARP功能模块验证
        4.2.2 ICMP回显应答测试
        4.2.3 UDP数据收发测试
        4.2.4 TCP连接建立与关闭测试
        4.2.5 TCP数据收发测试
        4.2.6 TCP不理想环境测试
    4.3 逻辑综合与布局布线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TCP协议的定时机制和多连接管理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市场需求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
    2.1 以太网相关知识
        2.1.1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2.1.2 以太网和IEEE802.3
    2.2 TCP/IP体系结构
    2.3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第三章 概要设计
    3.1 TOE功能实现策略与方案
        3.1.1 TOE功能的实现策略
        3.1.2 TOE功能的实现方案
    3.2 系统结构
    3.3 模块功能概述
    3.4 模块架构
        3.4.1 模块内部构成
        3.4.2 模块的时序
    3.5 模块接口设计
    3.6 主要算法
        3.6.1 算法实现原理
        3.6.2 算法流程
    3.7 框架流程
    3.8 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
        3.8.1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实现
        3.8.2 网络层协议的实现
        3.8.3 传输层协议的实现
        3.8.4 应用层协议的实现
第四章 TCP/IP协议簇处理器构架设计
    4.1 IPPU系统架构图
    4.2 AHB总线介绍及其在IPPU中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CP协议中的定时机制设计与实现
    5.1 TCP协议中的定时机制
        5.1.1 TCP协议状态图
        5.1.2 连接建立与连接关闭
        5.1.3 确认和超时重传
        5.1.4 流量控制
        5.1.5 拥塞控制
        5.1.6 零窗口探测
        5.1.7 保活机制
    5.2 TCP协议中的定时器
        5.2.1 重传定时器
        5.2.2 延时ACK定时器
        5.2.3 坚持定时器
        5.2.4 连接建立定时器
        5.2.5 保活定时器
        5.2.6 FIN_WAIT_2定时器
    5.3 TCP协议定时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5.3.1 定时器模块结构设计和实现
        5.3.2 TCU设计与实现
    5.4 关键代码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CP协议的多连接管理
    6.1 与Socket和IP层的通信方式
    6.2 模块划分及外部接口
    6.3 CSC处理流程及内部模块图
    6.4 TCPM的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雷达、飞行计划与ADS-B数据融合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概述
        1.1.1 ADS-B 支持的应用
        1.1.2 支持 ADS-B 的数据链技术
        1.1.3 ADS-B 的优点和局限性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雷达、飞行计划与 ADS-B 数据融合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
    2.1 系统组成
    2.2 关键技术
        2.2.1 基于卫星监视设备的 ADS-B 数据处理技术
        2.2.1.1 工作原理
        2.2.1.2 场面监视
        2.2.1.3 空-空协同
        2.2.1.4 管制
        2.2.1.5 共享
        2.2.1.6 ADS-B 的报文信息
        2.2.2 雷达数据、卫星数据,多数据源融合技术
        2.2.2.1 基于 BLUE 准则的二维量测转换
        2.2.2.2 误差配准算法
        2.2.2.3 关联
        2.2.2.4 时间同步
        2.2.2.5 联邦算法融合-重置式结构(fusion-reset mode,FR)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飞行计划与 ADS-B 数据融合系统需求分析
    3.1 基础数据处理需求
    3.2 监视数据处理需求
    3.3 飞行数据处理需求
    3.4 综合数据处理需求
    3.5 综合显示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雷达、飞行计划与 ADS-B 数据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设计原则
    4.2 系统结构
    4.3 处理流程
    4.4 系统设计
        4.4.1 监视数据处理子系统(SDP)
        4.4.1.1 数据接收模块
        4.4.1.2 监视数据解析模块
        4.4.1.3 多通道图形显示模块
        4.4.1.4 监视数据输出模块
        4.4.2 飞行数据处理子系统(FDP)
        4.4.2.1 数据接收模块
        4.4.2.2 飞行计划管理模块
        4.4.2.3 报文处理模块
        4.4.2.4 数据发送模块
        4.4.3 综合数据处理子系统(MDP)
        4.4.3.1 接收模块
        4.4.3.2 监视数据处理模块
        4.4.3.3 航迹与飞行计划相关管理模块
        4.4.3.4 告警模块
        4.4.3.5 数据输出模块
        4.4.4 数据显示终端(DDS)
        4.4.4.1 接口功能模块
        4.4.4.2 图形图像功能模块
        4.4.4.3 人机交互功能模块
        4.4.4.4 界面设计
        4.4.5 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BDM)
        4.4.5.1 数据分发管理功能模块
        4.4.5.2 子系统对时功能模块
        4.4.5.3 系统数据管理功能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雷达、飞行计划与 ADS-B 数据融合系统测试与应用
    5.1 系统测试
        5.1.1 测试准备
        5.1.1.1 测试准备
        5.1.3 系统测试过程和结果
        5.1.4 测试总结
        5.1.4.1 测试结果综述
        5.1.4.2 测试小结
    5.2 系统试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本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7)H.264编解码器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H.264标准简介
    2.1 H.264的分层结构
    2.2 H.264编解码器
        2.2.1 编码器
        2.2.2 解码器
    2.3 H.264的结构
        2.3.1 编码图像类型
        2.3.2 档次和级别
        2.3.3 编码视频格式
    2.4 H.264视频压缩方法
        2.4.1 预测编码
        2.4.2 变换编码
        2.4.3 熵编码
第三章 H.264编码芯片的设计
    3.1 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学
        3.1.1 概述
        3.1.2 设计流程
    3.2 编码芯片系统结构设计
        3.2.1 功能概述
        3.2.2 软硬件划分
    3.3 编码芯片各模块功能简介
        3.3.1 PowerPC440处理器
        3.3.2 片上总线
        3.3.3 PCI主机接口
        3.3.4 视频输入接口
        3.3.5 MPEG-2-TS复用模块
        3.3.6 码流输出接口
        3.3.7 DDR2控制器
        3.3.8 IDE记录接口
        3.3.9 以太网接口
        3.3.10 向量中断控制器
    3.4 H.264视频编码器简介
    3.5 编码芯片的软件设计
        3.5.1 编码器FW
        3.5.2 嵌入式协议栈
        3.5.3 文件系统
第四章 H.264编解码器的验证
    4.1 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
        4.1.1 概述
        4.1.2 验证流程
    4.2 层次化验证流程
    4.3 虚拟原型验证
        4.3.1 基本原理
        4.3.2 验证平台的搭建
        4.3.3 验证方案
        4.3.4 验证过程
    4.4 FPGA原型验证
        4.4.1 基本原理
        4.4.2 验证平台的搭建
        4.4.3 验证方案
        4.4.4 验证过程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8)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测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网络测量方法分析
    2.1 概述
    2.2 基于软件的网络测量方法
        2.2.1 NTP中测量方法
        2.2.2 NTP中测量方法的不足
    2.3 基于硬件的网络测量方法
        2.3.1 IEEE1588中测量方法
        2.3.2 IEEE1588中测量方法的不足
    2.4 网络测量方法运行平台分析
        2.4.1 x86平台分析
        2.4.2 嵌入式多核平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测量机制设计
    3.1 提高网络测量精度方法分析
        3.1.1 理论分析
        3.1.2 实验验证
    3.2 多核平台网络测量机制设计
        3.2.1 测量数据包收发过程改进
        3.2.2 多核平台网络测量机制设计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实验概述
        3.3.2 x86平台实验
        3.3.3 嵌入式多核平台实验
        3.3.4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测量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
        4.1.1 功能需求
        4.1.2 设计原则
    4.2 总体架构
        4.2.1 架构特点
        4.2.2 发送端架构
        4.2.3 接收端架构
    4.3 测量执行流程
        4.3.1 测试报文发送流程
        4.3.2 测试报文接收流程
    4.4 模块设计
        4.4.1 控制面模块
        4.4.2 构造面模块
        4.4.3 转发面模块
    4.5 模块接口
    4.6 主要数据结构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核平台网络测量机制的应用
    5.1 改进型NTP
    5.2 多核平台网络测量方法的应用
    5.3 NTP运行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9)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智能型数据网关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型数据网关研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论文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智能型数据网关的硬件设计
    2.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2.1.1 网关的功能分析
        2.1.2 网关设计的原则
        2.1.3 网关系统框图设计
    2.2 CPU 部分硬件设计
        2.2.1 ARM 处理器
        2.2.2 CPU 模块原理图设计
    2.3 通讯接口硬件设计
        2.3.1 RS232 接口设计
        2.3.2 RS485 接口设计
        2.3.3 以太网接口设计
    2.4 外扩存储器电路设计
        2.4.1 Flash 存储器模块设计
        2.4.2 Ram 存储器模块设计
    2.5 系统基本模块设计
        2.5.1 电源模块设计
        2.5.2 看门狗及复位模块
        2.5.3 系统时钟电路
        2.5.4 JTAG 调试接口电路
        2.5.5 工作状态电路设计
第三章 智能型数据网关的软件设计
    3.1 软件的总体设计
        3.1.1 软件部分实现功能分析
        3.1.2 各模块主要功能
    3.2 串口模块软件设计
        3.2.1 UART0 部分软件设计
        3.2.2 URAT1 部分软件设计
    3.3 外扩存储器模块软件设计
    3.4 看门狗和实时时钟模块设计
        3.4.1 看门狗部分程序设计
        3.4.2 实时时钟部分程序设计
    3.5 智能网关的数据处理
        3.5.1 MD5 算法及其实现
        3.5.2 XML 语言及其实现
        3.5.3 AES 加解密的实现
第四章 嵌入式TCP/IP 协议的裁剪与实现
    4.1 TCP/IP 协议简介与裁剪
        4.1.1 TCP/IP 协议简介
        4.1.2 TCP/IP 协议的裁剪
    4.2 TCP/IP 协议的实现
        4.2.1 裁剪后各协议的实现
        4.2.2 基于套接字的协议的实现
第五章 智能网关设置器的设计
    5.1 设置器的硬件设计
    5.2 设置器的软件设计
第六章 项目总结与展望
    6.1 项目总结
    6.2 项目展望
        6.2.1 硬件方面展望
        6.2.2 软件方面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便携式冷却系统无纸记录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显示记录仪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1.3 系统检测精度要求
    1.4 系统的整体构成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控制器及人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2.1 STM32系列微控制器
        2.1.1 STM32的复位和时钟控制
        2.1.2 实时时钟RTC
        2.1.3 备份寄存器BKP
    2.2 人机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2.2.1 基于RA8803控制的320×240液晶模块
        2.2.2 按键输入的实现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过程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3.1 数字采集模块的结构原理与硬件实现
    3.2 STM32带输入捕获功能的定时器
        3.2.1 TIM定时器输入捕获的技术细节
        3.2.2 测频程序的实现
    3.3 模拟采集模块的结构和原理
        3.3.1 信号采样原理
        3.3.2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结构
        3.3.3 A/D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3.4 模拟采集模块的硬件实现
        3.4.1 应变信号的转化
        3.4.2 多路转换器
        3.4.3 衰减电路和放大电路
    3.5 STM32片上12位A/D转换器
        3.5.1 A/D转换器的技术细节
        3.5.2 A/D转换结果的DMA访问
        3.5.3 模拟量采集程序的实现
    3.6 应变传感器的校准
    3.7 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补偿和线性化
        3.7.1 热电偶传感器的测温原理
        3.7.2 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补偿原理
        3.7.3 冷端补偿和线性化的实现
    3.8 本章小结
4 系统海量存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1 STM32片上SPI接口的技术细节
    4.2 SD卡存储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 SD卡与微控制器的接口电路
        4.2.2 SD卡的驱动程序设计
    4.3 文件系统的实现
        4.3.1 保留区
        4.3.2 FAT区
        4.3.3 根目录区和文件目录数据区
    4.4 存储过程与采集过程的速度匹配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5.1 各模块间通信设计
        5.1.1 RS-232电平转换的硬件设计
        5.1.2 STM32片上USART接口的技术细节
        5.1.3 多机通信的实现方法
    5.2 无线通信设计
    5.3 系统上位机数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系统模拟放大电路原理图
附录 B 系统数字采集模块原理图
附录 C 系统主控制器原理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答协议 建“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2]智能停车场中AGV的调度方案[D]. 潘龙翔.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隐私保护云数据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D]. 王玲燕. 安徽大学, 2018(08)
  • [4]适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TCP/IP协议栈的VLSI设计[D]. 林弘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2)
  • [5]TCP协议的定时机制和多连接管理的设计与实现[D]. 纪仪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6]雷达、飞行计划与ADS-B数据融合系统设计与实现[D]. 罗启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7]H.264编解码器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D]. 张玢.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3)
  • [8]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测量机制研究[D]. 武毅.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0)
  • [9]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智能型数据网关的设计[D]. 王恒.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10]便携式冷却系统无纸记录仪的设计[D]. 沈德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响应协议搭建“通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