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IA是怎么回事?(论文文献综述)
许观进[1](2021)在《《大声说话的女孩》(第51~56章)翻译报告》文中指出
施乐琪[2](2021)在《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山西晋城市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特点。本文依据参考语法的描写性、分析性原则,对晋城市方言语法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先对参考语法进行了概述,然后说明目前已有的参考语法研究成果、山西方言研究成果和晋城市方言研究成果,最后介绍晋城市方言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描写晋城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并对晋城市方言的儿化系统和连调系统进行归纳与描写。第三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词类、构词法、构形法,重点关注附加式和重叠式在构词、构形方面的区别,并首次对方言的重叠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代词系统,主要研究方言里极富特色的人称代词和指示词。三身代词在主宾语位置和领属位置上的用法极具方言特点,存在叠加使用现象;指示词有多种读音,也存在叠加使用现象,并在不同程度上语法化为方言中的结构助词。第五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并深入研究定语领属结构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领属标记结构、并置结构和含三身代词结构,进一步排列出领属结构中的多项等级序列。第六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谓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谓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系统研究具有方言特点的框式状语、中补短语、介词短语。第七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简单句,先介绍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然后描写十三类句式结构,重点分析富有方言特色的“动”字句和“得”字句。第八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复杂句、复合句,先描写方言中的复杂句,然后系统分析方言中复合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类型。第九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句类与语气,分别描写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从语义角度对晋城市方言的疑问句进行重新分类,同时关注与各个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十章关注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和时系统,总结出方言里的体标记和时标记,并通过体、时标记在同一句中的共现现象证明晋城市方言体、时相分,最后罗列句末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三者连用的所有可能。第十一章从句法、语义功能描写晋城市方言的话题标记,并总结话题标记的发展过程。第十二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重点回顾具有方言代表性的语法特点,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江喜昌[3](2021)在《江苏常州金坛吴方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方言作为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对其调查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便已开始。苏南吴语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苏州等代表城市。金坛处在吴语区与江淮官话区交汇的地方,记录描写金坛境内吴方言意义重大。我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坛吴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进行描写与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金坛的地理人口状况、历史沿革、语言概况,综述了江苏境内吴方言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材料来源与体例说明。第二章为金坛吴方言语音研究,首先,描写了金坛吴方言的语音系统、声韵调配合关系及两字组连读变调,并将金坛吴方言语音与中古音系进行纵向比较,总结其语音特点;其次,总结了金坛吴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最后,将金坛吴方言与苏州方言语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三章为金坛吴方言词汇研究,首先,从词形和词义两个方面将金坛吴方言的词汇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其次,分析了金坛吴方言词汇的造词理据,有直接理据和间接理据两种;最后,从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分析了金坛吴方言的古语词。第四章为金坛吴方言语法研究,首先,分析了金坛吴方言的实词和虚词,实词方面分析了名词、代词和数量词,虚词方面分析了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其次,分析了金坛吴方言的句式,重点讨论了处置句、被动句、比较句和双宾句;最后,分析了金坛吴方言的句类,重点讨论了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第五章为结语,对金坛吴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金坛吴方言保留着吴语系统的基本面貌,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普通话推广等诸多因素所带来的语言接触与融合,导致金坛吴方言与苏南吴语典型代表点存在差异,它是深受官话影响的吴语。文章最后另有两个附录,一是金坛吴方言同音字汇,一是金坛吴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
陈强[4](2020)在《江西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乡隶属江西东部抚州市,其方言是赣方言抚广片的代表。本文考察东乡方言的被动标记词“被”“得”“驮”“是”的句法语义特征,分析该地区有标被动句特点,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东乡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情况,为方言语法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描写江西东乡历史地理概况及其方言特征,归纳东乡方言语音系统。综述前贤研究,指出目前东乡方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语音研究,词汇和语法研究较少,尤其是被动句研究。有标被动句是东乡方言的重要句式,通过了解东乡这一地区的赣方言被动句,探索该地区赣方言的演变趋势,并与其他方言区被动句研究相互促进。第二章东乡方言被动标记词特点。考察东乡方言被动标记词“被”“驮”“得”“是”的基本用法及语法特征,发现这四种被动标记词可相互替代,但也存在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句式构造、地理分布、使用频率等。例如“被”“驮”可构造被动句式为NP1受事+M+NP2施事+VP+Aux/Mood;M+NP2施事+VP+Aux/Mood;NP1受事+M+VP+Aux/Mood;NP1受事+M+NP2施事+VP+Aux/Mood+NP3,但被动标记“是”不能出现在第三种句式中。本章还从历时角度,分析四种被动标记词的语法化来源和路径,指出“驮”的语法化路径为“背负义→遭受义→被动义”,“得”的语法化路径为“获得义→被动义”,“是”的语法化路径为“判断义→肯定义→强调义→被动义”,而“被”源于“遭受义”。第三章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构成成分特征。考察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的构成成分NP1、NP2、NP3以及核心谓语成分VP的句法语义,归纳有标被动句整体句式义。指出NP1作为受事论元由体词或体词性短语构成,多为有生命特征的事物,谓词性成分也可充当NP1。NP2和NP3与NP1的句法语义特征相似,但作为施事的NP2不能由谓词性成分充当,NP3一般是NP1的领属性事物。VP既可由单个的光杆动词充当,也可与附加成分组合而成,VP结构可分为动补、动宾和连谓等。第四章东乡方言与周边方言有标被动句对比。分析东乡方言与周边方言有标被动句的异同,指出东乡方言的被动标记与“客家话”“湘语”“吴语”“闽语”均存在5个共同特征,如施事论元NP2一般不隐现;VP都可与助词“着”“了”“过”连用;VP一般为单音节动词等。根据方言间有标被动句对比所得特征共性与差异,指出东乡方言与周边方言在类型上的相似程度为:湘语>闽语>客家话>吴语。
王曦[5](2020)在《湖南永州话研究》文中认为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市区内使用语言为永州话。本文以湖南永州话为研究对象,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地描写永州话的语音、词汇与语法,从而反映永州话的语言面貌,揭示其语言特点。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第二章为永州话语音研究,包括音系、变调、声韵配合规律、永州话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永州话音系与北京话音系的比较以及文白异读。第三章主要描写了永州话词汇,该章从音节特点和构词特点两方面描写永州话的词汇特点,从古语词、创新词及借词三方面分析了永州话的来源。第四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为词法,包括重叠、词缀及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第二节为虚词,主要描写了代词、量词、副词以及介词等;第三节从被动化、双及物结构、比较结构、词内语序以及疑问句等方面分析了永州话的句法结构。第五章将永州话与全州话、桂林话、邵阳话进行了比较,比较涉及语音、词汇及语法现象。永州话的归属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议,故第六章主要讨论永州话的归属问题。第七章总结全文。
刘立峰[6](2020)在《凌云壮语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一篇以百色凌云壮语为研究对象的参考语法,是在田野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凌云壮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义范畴等进行地全面、系统的共时描写。全文一共分为10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第2章为音系部分,第3章到第8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9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凌云及凌云壮语,以及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章主要描写凌云壮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3章讨论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和构词法。第4章讨论做论元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包括名词性短语的扩展形式: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描写和讨论凌云壮语的外延性定语(包括“量名指”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5章讨论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描写凌云壮语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等谓词,讨论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介绍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6章描写凌云壮语的简单句。描写凌云壮语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和副词性的修饰语,论凌云壮语的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7章考察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和复合句,描写分析凌云壮语的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介绍凌云壮语的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8章介绍凌云壮语的句类,考察凌云壮语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以及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9章讨论凌云壮语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语义范畴。第10章总结
吕若琦[7](2019)在《大脑常会“短路”是何因?》文中研究说明康医生:我今年65岁,一向身体健康,却一直不敢一个人过马路。因为过马路时,我大脑常会"短路",整个人愣在原地。近年这种事频频发生,每次持续2~3分钟。在当地医院检查,被怀疑是因微循环血流不畅引起的亚健康状态,但治疗效果一直欠佳。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云南秦先生秦先生:你好!"微循环不畅"其实是民间对于人体内微小血管病变的一种俗称,而在现代医
严丹萍[8](2019)在《关于《沟通的智慧》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译者的硕士学位论文为翻译项目,对《沟通的智慧》的前五章进行了汉韩翻译实践报告。这本书由潘鸿生编着,2018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发行,共有十章,原文共计23万余字,译者翻译序到第五章,原文字数约为58000字,译文为78000字,该翻译项目尚未有韩文译本。作为一本大众教育类书籍,《沟通的智慧》这本书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出发,主要讨论沟通的重要意义及其有效的实施办法,别出心裁。它以丰富有趣的案例,来剖析何谓有效的沟通,何谓沟通中的智慧,给广大读者以有益的启示、深远的影响以及实实在在的帮助。译者在完成译文翻译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了翻译实践报告。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沟通的智慧》为基础,针对此次翻译的过程做出介绍,分析和总结。本翻译实践报告包括引言、翻译项目简介、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翻译案例分析和结语等五大部分构成。第一章为引言,包括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叙述了译者选择作品的背景以及此翻译项目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为作者简介和作品简介,对作品和作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为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主要阐述了译者在着手进行此翻译项目之前对本书的分析和所做的准备。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这部分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第五章为结语,是本人对本翻译报告的总结,并叙述了翻译本篇书的感悟和心得。通过完成此翻译报告,充分体会到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上的转换,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要通过实践的千锤百炼,储备丰富的文化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反复思考锤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才能翻译出优秀的译作。
魏玮[9](2019)在《河南信阳方言代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汉语语法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方言代词的重要性与价值,纷纷对其展开描写、研究,由此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方言代词研究成果。目前尚未见到对河南信阳方言代词研究的专题文章,因此本文以信阳方言代词为研究对象,以“方—普”比较为主要研究方法,并与近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其他地区方言的对比研究相结合。从形式、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对信阳方言代词进行全面揭示与重点阐释,以期展现出信阳方言代词系统的特色。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简要介绍信阳的地理环境和信阳方言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近年来汉语代词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最后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和文章体例。第二章为信阳方言人称代词的描写与分析。首先对人称代词系统的概貌和分类进行介绍;接着从意义、句法、语用等方面对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展开详细的描写,并注重与普通话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对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即人称换用、虚指和任指作出分析与阐释。第三章为信阳方言指示代词的描写与分析。首先对指示代词系统的概貌和基本类型进行介绍;其次按指代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描写,着重对意义相近的指示代词进行内部再区分,并辅之与普通话、其他方言代词进行比较;最后对其指示功能弱化而产生的其他用法,如作通指标记、定冠词等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第四章为信阳方言疑问代词的描写与分析。首先对疑问代词系统的概貌和类别进行介绍;其次依据词形总结出七类疑问代词基础词,并根据询问对象的不同再细分小类,对其一一描写、阐释,并与普通话、其他方言代词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五种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最后为结语。概括信阳方言代词呈现的主要特点,并作出总结,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留待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孙莉[10](2018)在《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文中提出老李今年45岁,最近一段时间时不时会出现头晕,尤其是变换姿势或活动头部时,甚至睡觉翻个身都觉得天旋地转。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说这与脑供血不足有关,是真的吗?问: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答:根据老李的表现,怀疑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这是眩晕类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见于中年人。头晕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换有关,症状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分钟,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
二、TIA是怎么回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IA是怎么回事?(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 参考语法研究综述 |
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晋城市(城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1 地理位置 |
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晋城市方言研究概述 |
3.1 语音方面 |
3.2 词汇、语法方面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晋城市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1.1 声母 |
1.2 韵母 |
1.3 声调 |
第二节 儿化系统 |
2.1 儿化韵 |
2.2 儿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连调规律 |
3.1 两字组连调规律 |
3.2 重叠连调规律 |
第三章 词类 |
第一节 词类与词义 |
1.1 开放性词类 |
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构词与构形 |
2.1 复合式 |
2.2 附加式 |
2.3 叠音与重叠式 |
第三节 其他手段 |
3.1 合音词 |
3.2 分音词 |
3.3 变音别义构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1.1 三身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
1.3 三身代词的叠置现象 |
1.4 非三身代词 |
1.5 “热~=”的发展及用法 |
1.6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第二节 指示词 |
2.1 指示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2.2 指示词的句法功能 |
2.3 指示词的叠加现象 |
2.4 指示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
2.5 指示词的回指功能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3.1 疑问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1.1 定中短语 |
1.2 联合短语 |
1.3 数量短语 |
1.4 同位短语 |
1.5 指量短语、“的”字短语 |
1.6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中领属结构 |
2.1 领属标记结构 |
2.2 并置结构 |
2.3 含三身代词结构 |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普通谓词性短语 |
1.1 动宾短语 |
1.2 主谓短语 |
1.3 联合短语 |
1.4 连谓短语 |
1.5 兼语短语 |
第二节 中补短语 |
2.1 结果补语 |
2.2 程度补语 |
2.3 情态补语 |
2.4 可能补语 |
2.5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2.6 数量补语 |
2.7 时地补语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3.1 短语类别 |
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介词短语 |
4.1 介词及介词短语意义分类 |
4.2 介词悬空现象 |
4.3 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
小结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1.1 完整句 |
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一般动词谓语句句式 |
2.1 处置句 |
2.2 被动句 |
2.3 连谓句 |
2.4 兼语句 |
2.5 致使句 |
2.6 双宾句 |
2.7 存现句 |
2.8 领有句 |
2.9 系词句 |
2.10 比较句 |
2.11 比况句 |
第三节 特殊动词谓语句句式 |
3.1 “动”字句 |
3.2 “得”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1.1 补足语从句 |
1.2 定语从句 |
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2.1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3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7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8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9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句类与语气 |
第一节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
1.1 陈述句 |
1.2 祈使句 |
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2.1 有疑而问 |
2.2 无疑而问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 |
1.1 完成体—兰_1[l(?)~0]、唠[lo~0] |
1.2 持续体—呢_1[n(?)~0] |
1.3 经历体—过[ku?~(53)] |
1.4 起始体—开[k(?)~(33)] |
1.5 继续体—下去[(?)iɑ~(53)k(?)(?)~0] |
1.6 短时体 |
1.7 尝试体 |
1.8 反复体 |
第二节 晋城市方言中的时系统 |
2.1 过去时—来[l(?)~0] |
2.2 现在时—兰_2[l(?)~0]、呢_2[n(?)(?)~0] |
2.3 将来时—呐[n(?)(?)~0] |
2.4 参照时间转移现象 |
2.5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功能分化 |
第三节 体、时标记共现 |
3.1 完成体与时标记共现 |
3.2 持续体与时标记共现 |
3.3 经历体与时标记共现 |
第四节 体、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1 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2 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 |
第一节 单音节话题标记 |
1.1 哇 |
1.2 呀 |
1.3 来 |
1.4 咾 |
第二节 多音节话题标记 |
2.1 咾时/咾咾时 |
2.2 咾哇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1 附加与重叠 |
1.2 人称代词与指示词 |
1.3 定语领属结构 |
1.4 短语与简单句 |
1.5 复杂句与复合句 |
1.6 句类与语气 |
1.7 时体 |
1.8 话题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江苏常州金坛吴方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金坛区概况 |
一、地理人口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三、语言概况 |
第二节 江苏境内吴方言研究现状 |
一、语音方面 |
二、词汇方面 |
三、语法方面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材料来源与体例说明 |
一、材料来源与发音合作人情况 |
二、体例说明 |
第二章 金坛吴方言的语音研究 |
第一节 金坛吴方言的语音系统 |
一、声韵调系统 |
二、声韵调配合关系 |
三、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二节 金坛吴方言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
一、声母的比较 |
二、韵母的比较 |
三、声调的比较 |
四、语音特点 |
第三节 金坛吴方言的文白异读 |
一、声母的文白异读 |
二、韵母的文白异读 |
三、声韵的文白异读 |
第四节 金坛吴方言与苏州方言语音的比较 |
一、声母的比较 |
二、韵母的比较 |
三、声调的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坛吴方言的词汇研究 |
第一节 金坛吴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
一、词形比较 |
二、词义比较 |
第二节 金坛吴方言的造词理据 |
一、直接理据 |
二、间接理据 |
第三节 金坛吴方言古语词例释 |
一、体词性古语词 |
二、谓词性古语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坛吴方言的语法研究 |
第一节 金坛吴方言的实词 |
一、名词 |
二、代词 |
三、数量词 |
第二节 金坛吴方言的虚词 |
一、副词 |
二、介词 |
三、连词 |
四、助词 |
第三节 金坛吴方言的句式 |
一、处置句 |
二、被动句 |
三、比较句 |
四、双宾句 |
第四节 金坛吴方言的句类 |
一、疑问句 |
二、祈使句 |
三、感叹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金坛吴方言同音字汇 |
附录二 金坛吴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江西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东乡区地理历史概况 |
第二节 东乡方言语音系统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东乡方言被动标记词特点 |
第一节 典型被动标记的基本用法 |
一 “被” |
二 “驮” |
三 “得” |
四 “是” |
第二节 四个被动标记的异同 |
一 句式异同 |
二 地理分布差异 |
三 新老派年龄使用差异 |
四 使用频率差异 |
第三节 东乡方言被动标记的语法化来源 |
一 源于遭受义的“被” |
二 源于背负义的“驮”字 |
三 源于获取义的“得” |
四 源于强调义的“是” |
第三章 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构成成分特征 |
第一节体词、谓词性NP1 |
第二节体词性NP2及NP3 |
第三节 谓语中心VP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的整体句式义 |
第四章 东乡方言与周边方言被动标记比较 |
第一节 与客家话被动标记比较 |
第二节 与湘语被动标记比较 |
第三节 与吴语被动标记比较 |
第四节 与闽语被动标记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乡方言被调查人简介 |
附录二 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调查语料 |
致谢 |
(5)湖南永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永州市概况 |
1.1.2 .永州话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材料来源 |
1.4 .使用符号说明 |
2.永州话的语音研究 |
2.1 .永州话音系 |
2.1.1 .声母(22个声母,含零声母) |
2.1.2 .韵母(36个韵母,含自成音节) |
2.1.3 .声调(5个) |
2.2 .永州话的内部差异 |
2.2.1 .年龄差异 |
2.2.2 .地域差异 |
2.2.3 .文白异读 |
2.3 .永州话的变调 |
2.3.1 .构词变调 |
2.3.2 .连读变调 |
2.3.3 .名词变调 |
2.3.4 .动词变调 |
2.4 .永州话的语音特点 |
2.4.1 .声母特点 |
2.4.2 .韵母特点 |
2.4.3 .声调特点 |
2.5 .永州话声韵配合基本规律表 |
2.5.1 .声韵配合规律表 |
2.5.2 .声韵调配合表 |
2.6 .永州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
2.6.1 .声母的比较 |
2.6.2 .韵母的比较 |
2.6.3 .声调的比较 |
2.7 .永州话音系与北京话音系的比较 |
2.7.1 .声母的比较 |
2.7.2 .韵母的比较 |
2.7.3 .声调的比较 |
3.永州话的词汇 |
3.1 .永州话词汇的特点 |
3.1.1 .音节特点 |
3.1.2 .构词特点 |
3.2 .词汇来源 |
3.2.1 .古语词 |
3.2.2 .本地词 |
3.2.3 .借词 |
4.永州话的语法 |
4.1 .词法 |
4.1.1 .词内语序 |
4.1.2 .重叠形式 |
4.1.3 .词缀 |
4.1.4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4.2 .虚词 |
4.2.1 .代词 |
4.2.2 .量词 |
4.2.3 .副词 |
4.2.4 .介词 |
4.2.5 .体貌助词 |
4.3 .句法结构 |
4.3.1 .句内语序 |
4.3.2 .被动化 |
4.3.3 .双及物结构及其相关句式的对照 |
4.3.4 .比较结构 |
4.3.5 .疑问句 |
5.永州话与全州话、桂林话、邵阳话的比较研究 |
5.1 .语音比较 |
5.1.1 .声母比较 |
5.1.2 .韵母比较 |
5.1.3 .声调比较 |
5.2 .词汇比较 |
5.2.1 .音节比较 |
5.2.2 .构词特点 |
5.3 .语法比较 |
5.3.1 .词缀比较 |
5.3.2 .语序比较 |
5.3.3 .附加式状态形容词的比较 |
5.3.4 .副词比较 |
5.3.5 .体貌标记比较 |
5.3.6 .处置句比较 |
5.3.7 .被动句比较 |
6.永州话的归属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永州话同音字汇 |
附录二 永州话分类词表 |
附录三 永州话语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6)凌云壮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凌云简介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凌云的建置沿革 |
1.1.3 凌云壮语的系属 |
1.2 凌云壮语研究综述 |
1.2.1 壮语语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凌云壮语语法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及框架基础 |
1.3.2 语料来源 |
第2章 凌云壮语音系 |
2.1 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2.2 音节结构 |
第3章 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及构词法 |
3.1 词及其判定标准 |
3.1.1 词的判断标准 |
3.1.2 凌云壮语词的构成 |
3.2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 |
3.2.1 开放性词类 |
3.2.2 封闭性词类 |
3.3 构词法 |
3.3.1 复合构词法 |
3.3.2 派生构词法 |
第4章 凌云壮语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 |
4.1 名词 |
4.1.1 名词的分类 |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 |
4.2 人称代词 |
4.2.1 三身代词 |
4.2.2 旁指代词 |
4.2.3 统称代词 |
4.2.4 反身代词 |
4.3 量指结构修饰名词 |
4.3.1 指示词 |
4.3.2 量词 |
4.3.3 定指“量+名+指”结构 |
4.4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 |
4.4.1 数词 |
4.4.2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4.3 “量(名)一”结构 |
4.5 领属结构 |
4.5.1 领属结构类型 |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4.6 内涵性定语 |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
4.7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 |
4.7.1 多项黏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 |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
4.8 同位结构 |
4.8.1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2 指示成分复指 |
4.9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
4.9.1 并列标记 |
4.9.2 有无标记使用的差异 |
第5章 凌云壮语的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
5.1 动词及其重叠 |
5.1.1 动词 |
5.1.2 动词的重叠 |
5.2 形容词及其重叠 |
5.2.1 形容词的类别 |
5.2.2 形容词重叠 |
5.2.3 形容词句法功能 |
5.2.4 形容词短语 |
5.3 动补结构 |
5.3.1 “补语”的性质 |
5.3.2 结果补语 |
5.3.3 趋向补语 |
5.3.4 程度补语 |
5.4 动宾结构 |
5.4.1 名词性宾语 |
5.4.2 谓词性宾语 |
5.5 连动结构 |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2 由tau3“来”和pai1“去”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3 由mi2“有”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4 由t(?)?1“是”构成的连动结构 |
第6章 凌云壮语的简单句及其构成 |
6.1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
6.1.1 完整句 |
6.1.2 非完整句 |
6.2 动词谓语句 |
6.2.1 及物性 |
6.2.2 存在句 |
6.2.3 领有句 |
6.2.4 系词句 |
6.3 论元关系的调整 |
6.3.1 致使结构 |
6.3.2 被动结构 |
6.3.3 相互结构 |
6.4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 |
6.4.1 介宾状语 |
6.4.2 副词状语 |
6.5 话题 |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
6.5.3 话题化的规则 |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 |
6.6 焦点结构 |
6.6.1 整句焦点 |
6.6.2 成分焦点 |
第7章 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及复合句 |
7.1 名词从句 |
7.1.1 主语从句 |
7.1.2 宾语从句 |
7.2 定语从句 |
7.2.1 关系从句 |
7.2.2 同位语从句 |
7.3 补语从句 |
7.3.1 结果补语从句 |
7.3.2 程度补语从句 |
7.4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 |
7.4.1 时间小句 |
7.4.2 原因小句 |
7.4.3 目的小句 |
7.4.4 条件小句 |
7.4.5 让步小句 |
7.5 并列复合句 |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 |
7.5.2 等立关系 |
7.5.3 选择关系 |
7.5.4 承接关系 |
7.5.5 递进关系 |
7.5.6 取舍关系 |
7.5.7 转折关系 |
第8章 凌云壮语的句子功能类型 |
8.1 疑问句 |
8.1.1 是非问 |
8.1.2 特指问 |
8.1.3 选择问 |
8.1.4 回声问 |
8.2 祈使句 |
8.2.1 肯定性祈使 |
8.2.2 否定性祈使 |
8.3 感叹句 |
8.3.1 (?)in1“真” |
8.3.2 to~6“够” |
8.3.3 h(?)u~6ni~4“这么” |
8.3.4 V+(?)2 |
8.4 语气词 |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
8.4.3 语气词的连用 |
第9章 凌云壮语的语义范畴 |
9.1 否定范畴 |
9.1.1 形态特征 |
9.1.2 句法、语义功能 |
9.2 时体范畴 |
9.2.1 完整体 |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 |
9.2.3 起始体 |
9.2.4 持续/进行体 |
9.2.5 将始体 |
9.2.6 反复体 |
9.2.7 再次体 |
9.2.8 短时/轻说/随意体 |
9.2.9 尝试体 |
9.3 情态范畴 |
9.3.1 情态范畴 |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 |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 |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 |
9.3.5 传信 |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 |
9.4 比较和比拟 |
9.4.1 差比 |
9.4.2 等比和比拟 |
第10章 结语 |
10.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0.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0.2.1 创新之处 |
10.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词 |
附录二 长篇语料 |
致谢 |
(8)关于《沟通的智慧》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翻译项目描述 |
2.1 作者简介 |
2.2 作品简介 |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准备 |
3.1 译前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词汇翻译 |
4.2 句子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9)河南信阳方言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信阳及信阳方言 |
1.1.1 信阳概况 |
1.1.2 信阳方言声韵调系统 |
1.1.3 信阳方言研究概况 |
1.2 代词研究现状 |
1.2.1 普通话代词研究概述 |
1.2.2 方言代词研究概述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等相关说明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语料来源 |
1.3.4 体例说明 |
第二章 信阳方言的人称代词 |
2.1 人称代词的类型 |
2.2 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 |
2.2.1 三身代词 |
2.2.2 非三身代词 |
2.3 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 |
2.3.1 人称代词的换用 |
2.3.2 人称代词的虚指 |
2.3.3 人称代词的任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阳方言的指示代词 |
3.1 指示代词的类型 |
3.2 指示代词的基本用法 |
3.2.1 指代人或事物 |
3.2.2 指称方位或处所 |
3.2.3 指称时间 |
3.2.4 指代方式、性状 |
3.2.5 指称程度、数量 |
3.3 指示代词的其他用法 |
3.3.1 指代功能的弱化 |
3.3.2 指示范畴的扩展 |
3.3.3 “这/那”的其他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阳方言的疑问代词 |
4.1 疑问代词的类型 |
4.2 疑问代词的基本用法 |
4.2.1 谁[sei~(35)] |
4.2.2 哪[na~(35)] |
4.2.3 啥[sa~(53)] |
4.2.4 咋[tsa~(35)] |
4.2.5 多[tuo~(312)] |
4.2.6 么[mo~(35)] |
4.2.7 几[t(?)i~(35)] |
4.3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
4.3.1 反诘 |
4.3.2 任指 |
4.3.3 虚指 |
4.3.4 作感叹句标记 |
4.3.5 游移指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TIA是怎么回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声说话的女孩》(第51~56章)翻译报告[D]. 许观进.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D]. 施乐琪. 山西大学, 2021(12)
- [3]江苏常州金坛吴方言研究[D]. 江喜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江西东乡方言有标被动句研究[D]. 陈强. 南京大学, 2020(02)
- [5]湖南永州话研究[D]. 王曦. 广西大学, 2020(07)
- [6]凌云壮语参考语法[D]. 刘立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大脑常会“短路”是何因?[J]. 吕若琦. 健康生活, 2019(09)
- [8]关于《沟通的智慧》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严丹萍. 延边大学, 2019(01)
- [9]河南信阳方言代词研究[D]. 魏玮.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J]. 孙莉. 中医健康养生,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