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盘水市部分医院环境及器械消毒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菊[1](2021)在《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人一生的起点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开端、是终身教育的开始。学前教育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阻断贫困代际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法。学前教育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关注点从“量”向“质”转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过程性教育质量作为其中的关键因素,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民族地区乡村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其过程性教育质量也应受到重视。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作为个案,从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教师行为、课程、师幼互动和家园共育五个维度对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进行考察。调查表明,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师行为趋于合理、课程要素完整、师幼互动积极、家园共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师资匮乏及资源配置不合理、幼儿园教师自身素养影响教育实践水平、现有课程难以适应民族乡村幼儿园发展需要、师幼互动中幼儿主体性弱化以及缺乏情感交流、家园合作机制不健全难以构建良好的外部生态、村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严重滞后等。本研究认为,要促进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提高,需要政府、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首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构建乡村幼儿教育发展新理念,深化各级各类教育主体对于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在政府层面,要建立完善的乡村幼儿教育保障体系,落实政策法律体系,明确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监管体制,为乡村幼儿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在幼儿园层面,明确民族乡村幼儿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要建立过程性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幼儿园发展的目标。第四,在教师层面,要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搭建幼儿园园长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第五,在家长层面,要转变观念从幼儿教育的旁观者成为积极参与的合作者,深化家园共育程度,建立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方式,形成家园共育良好局面。
马国璇[2](2021)在《喀斯特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关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头号工程,是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题的一项有效途径,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深度贫困人口“挪穷窝、斩穷根”的迫切需求。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至后续扶持工作上,搬迁农户的生计发展问题已成为重点问题。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可以帮助搬迁农户实现生计稳定发展,对于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作为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同时也是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选取适宜指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安置方式及安置年份搬迁农户的生计资本持有量进行对比。然后分析搬迁前后农户生计策略的变化,定量分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并甄别影响因子,探究时序变化上搬迁农户的生计策略转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心村安置农户自然资本丰富但搬迁后出现下降;县城安置农户的物质资本较搬迁前提升68.13%,2020年疫情影响下,仍然保持金融资本正向提升。集镇安置农户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较搬迁前提升明显。2016年度搬迁农户自然资本持有量最大,但人力资本较搬迁前下降;2017年搬迁农户人力资本增长1.86%,但社会资本较搬迁前下降;2018年搬迁农户金融资本大幅提升20.35%;2019年度搬迁农户物质资本大幅提升69.97%。(2)搬迁后农户的生计资本综合值得到提升,农户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农户物质资本量显着提升60.82%,其次是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下降10.39%。县城安置农户生计资本综合值提升量最大,其次是中心村安置和集镇安置。2019年度搬迁农户生计资本综合值提升最大,其次是2018年度,2017年度和2016年度搬迁农户相对提升较少。(3)易地扶贫搬迁促进农户生计策略由以农为主型向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化。搬迁前,调研农户中以农为主农户为98户,非农为主为887户,2019年以农为主农户仅16户;2020年受疫情影响,搬迁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出现波动,农兼型农户增多。(4)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提升有助于农户选择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升则具有负向作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升有助于农户选择非农型生计策略,自然资本具有负向作用。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升有助于农兼型向兼农型和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化,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具有负向作用。林地面积和家庭借贷款金额提升有助于农户由农兼型向兼农型和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化,劳动力供养比和农户流转土地面积具有负向作用。最后,研究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发展现状和生计策略选择,提出促进自然资本转化、提高农户物质资本占有率、增加农户金融资本持有量、提升搬迁农户人力资本、加强社区及居委会与搬迁农户的沟通及优化搬迁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等建议,期望能够对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付尚松[3](2020)在《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及株系变异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是我国辣椒的重要产地,现有种植面积500余万亩,居国内第一。近年来,生产上辣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掌握贵州辣椒病毒病的毒原种类,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摸清不同地区病毒病的毒原组成与分布,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利用13种病毒(CMV、TMV、PMMo V、Chi VMV、TSWV、PCV-1、PCV-2、TMGMV、BBWV、Pe VYV、Chi RSV、Tu MV、BWYV)的特异性引物对采自贵州省全省9个地市的678份疑似病毒病辣椒样本进行了检测;利用DNAman和Bioedit软件进行基因序列比对,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对主要病毒种类进行了株系分化研究;建立自然病圃法对贵州辣椒地方品种及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病毒病性评价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于2018-2019年,利用RT-PCR方法,对贵州省全省9个地市的678份疑似辣椒病毒病样本进行了13种病毒检测,检测出579份带毒样本,其中192份样本为单一病毒侵染,387份属于复合侵染,分别占总样本的28.32%和57.08%。基于各个病毒在单一侵染和复合侵染中的出现频次,明确了贵州省辣椒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类为PMMo V(35.10%),PCV-1(39.79%),PCV-2(26.11%),TMGMV(20.65%),Chi VMV(18.29%),TMV(14.90%),BBWV(13.42%)和CMV(12.68%),田间危害以多种病毒的复合侵染为主。2.在复合侵染类型中,由2~8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出现次数分别为:173次、119次、61次、18次、11次、4次和1次,2种病毒复合侵染出现的次数最高,而出现频次较高的复合类型有PMMo V+PCV-1+PCV-2(4.65%)、PMMo V+PCV-1(4.39%)和Chi VMV+PMMo V+PCV-1+PCV-2(1.55%)。3.不同地区辣椒病毒病的种类有一定差异。黔南州、黔东南州、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和遵义市单一病毒侵染的主要种类分别为CMV、TMV、PMMo V;CMV、TMV、TMGMV;CMV、TSWV、BBWV;CMV、Chi VMV、BBWV;CMV、TMV、Chi VMV、PMMo V和CMV。贵阳市和六盘水市单一病毒侵染主要种类为CMV、PMMo V。黔南州、黔东南州和毕节市复合侵染侵染的主要种类分别为PMMo V+TMV;TMGMV+PCV-1;TMV+TMGMV。铜仁市、六盘水市和遵义市复合侵染侵染的主要种类为PMMo V+PCV-1+PCV-2,安顺市和贵阳市复合侵染侵染的主要种类为PMMo V+PCV-1。可见,贵州各地区的单一病毒侵染以CMV、TMV和PMMo V为主,而复合侵染以2种病毒为主。4.基于辣椒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代表株系的分析表明,贵州辣椒CMV分离物属于CMV亚组IB株系和亚组Ⅱ株系;辣椒TMV分离物聚为明显的两大类,一类与越南、河南等国内外TMV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另一类独立为一簇,存在遗传分化;而辣椒PMMo V的14个分离物也明显的分化为两支,其中来自榕江的6个分离物分属不同的株系。5.采用自然病圃鉴定法,对112份辣椒资源材料对辣椒病毒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出表现高抗的材料7份、抗病25份、中抗42份、感病31份和高感7份,分别占总材料数的6.25%、22.32%、37.50%、27.68%、6.25%。
秦锦钰[4](2020)在《中美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空间设计比较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医院是以诊治疾病,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各项设施应该尽可能改善病人的治疗和恢复条件。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下文简称ICU)作为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是综合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关于ICU的管理和建设标准尚未完善,相关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因此对ICU进行空间设计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综述了ICU设计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了研究ICU空间的可行性;其次对中美两国ICU设计的影响因素整理比较,包括社会背景、医疗保障体系、使用人群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基本依据;接着,通过对ICU的位置规划、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各功能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ICU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然后从大量国内案例中选取不同布局模式的典型医院,对其ICU的活动行为和环境现状进行调研,通过记录数据的对比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阐述空间设计与行为环境的相关性,并且总结出利于环境和医护行为的空间布局模式;接下来以30家美国和30家中国ICU为研究对象,从单元空间布局、病房设计、工作区域设计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做出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分析中美两国ICU设计趋势以及差异,并为中国ICU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基于两国趋势及对比的差异,总结美国可以借鉴的要点,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优化策略。全文约7.5万字,图99幅,表15个
张绍婵[5](2020)在《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初中化学课外活动设计与实施 ——以盘州市竹海镇老厂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科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更为凸显,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也更加意识到课外活动在学生德、智、体、美、劳以及三维目标达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有效的衔接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在大多数农村学校,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意识不强甚至完全不重视,开展目的不明确,活动目标达成不高。为此,笔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化学教材,分析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情况及化学课外活动开展现状,基于此设计具体的实施案例。首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了解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研究方向。其次,通过分析整理课外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设计问卷调查六盘水市部分农村初中化学课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学生的期望、对课外活动的需求以及学校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施现状。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测试问卷选择两个水平相近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践研究。再次,基于调查结果,笔者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设计化学课外活动方案并进行实施。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借助活动表现量表和课堂观察量表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及课堂表现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然后,在课外活动实施结束后发放后测问卷,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践经验为课外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出建议,期望为未来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将课外活动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化学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在能力的增强,参与化学课外活动的次数与学生课堂活跃程度、同学之间的友谊、幸福感、自尊心、关心帮助他人等行为正相关。
张满[6](2020)在《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医院感染是影响患者安全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致死率和经济损失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因此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至少可以预防50%的医院感染。但目前关于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多为单一模型,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联合比较应用的研究较少,且尚未发现有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及开发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的相关研究。医院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能通过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家庭、医院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找出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关键因素对于控制其过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递归系统模型能科学合理地分析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各因素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并找出费用控制的关键性因素。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应用递归系统模型探索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六所医院综合ICU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比较应用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相对准确地预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并分别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联合比较应用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出能满足不同医务人员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为ICU制定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通过递归系统模型分析匹配后病例组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找出控制其费用的关键因素。研究内容与方法:(1)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杏林),收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贵州省全部六家使用该系统满1年的医院所有ICU患者的相关病历信息,应用Rstudio软件编程,对ICU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统计描述,并应用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分析。(2)将以上所有样本按照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构建包括广义线性模型、决策树模型(ID3、CART、C4.5、C50四种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在内的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用来识别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然后通过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三个指标再验证集验证模型。并分别根据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3)收集贵州省使用该系统中的四家医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所有ICU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住院费用,运用SPSS25.0软件,按照医院、性别、年龄组、入院科室、入院病情严重程度、医疗保险方式进行1:1匹配,形成病例组与对照组,计算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并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ICU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的差异。通过AMOS25.0软件构建的递归系统模型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各影响因素的直接、间接贡献与总贡献,找出控制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1)(1)本研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1782例ICU患者,其中医院感染率为23.01%(410/1782),高于文献报道发达地区ICU患者医院感染率(1.62%~7.23%)。其中男性1191例(66.84%),抗生素使用天数≤6天的患者最多1376例(77.22%),住院天数≥37天的患者占比最少236例(13.24%),40.68%的患者有手术史。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10例(23.01%),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组为≥60岁(25.56%)、男性(25.10%)、持续发烧天数≥6天(50.70%)、住院天数≥37天(58.90%)、抗生素使用天数≥13天(49.02%)、床位数≥2000张(32.82%)、需要病原菌培养(30.49%),其他还包括手术史、感染史、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史和糖尿病史,以上各项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医院感染患者更常发生在冬季(43.90%),感染部位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60.00%、泌尿系统11.50%和血液系统9.80%;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3.15%;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是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23.35%。医院感染发生的基础疾病定义为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癌症。无基础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53%,患有1种、2种和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6.92%、40.94%和60.53%;侵入性器械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导尿管62.28%(千日感染率为0.96‰),呼吸机34.88%(千日感染率为10.03‰),中心静脉导管32.48%(千日感染率为1.58‰)。抗菌药物使用天数≤6天、7~12天和≥13天对应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6.50%、19.41%和49.02%,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发现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入院临床科室、手术史、本次需要病原菌培养、糖尿病史、癌症史、住院天数、持续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医院床位数、感染史等。(2)(1)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发现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对全面的风险因素包括:上次住院期间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糖尿病史、本次住院需要病原菌培养、上次住院持续发烧天数、手术史、癌症史、医院床位数和入院科室;(2)前四位相对稳定风险因素依次为:上次住院期间住院天数(6个模型确定)、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糖尿病史(5个模型确定)、本次住院需要病原菌培养(4个模型确定);(3)多个风险预测模型比较结果如下:广义线性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四个决策树模型的区分度C统计量分别为0.857、0.849、0.745~0.778,对应的校准度评价P(S:P)统计量:分别为0.877、0.114、0.202~0.666;决策曲线分析的净获益统计量分别为:11%、10.5%、8.3%~9.5%。根据指标越大越好的标准得到广义线性模型相对最优。(4)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关键风险因素开发了多款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第一类是基于Rstudio软件的交互式风险计算器,喜欢使用代码的临床医务人员通过点选动态可视化个体患者的风险概率,第二类是基于智能手机/网络交互式风险计算器,喜欢使用手机或者网络的医务人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网址,动态可视化个体患者的风险概率。第三类是Excel风险计算器,通过点选个体患者的不同特点,其对应的风险概率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能被实时交互展示。(3)(1)2018年其中四家综合医院ICU共收治140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9例,成功配对335对,放弃14对,配对成功率为95.99%。335例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为84073.34元,病例组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34455.96元、对照组为37749.86元;病例组住院天数中位数25天,对照组为7天。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项住院费用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中,西药费中位数最高为31981.06元(占44.38%),其次是治疗费中位数13570.86元(占18.77%)。(3)通过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影响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因素为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癌症史,进一步通过递归系统模型发现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导尿管使用天数对其只存在间接贡献,并且找到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控制的关键因素为抗生素使用天数(既有直接贡献又有间接贡献,总贡献最大)。研究结论:(1)与文献报道发达地区ICU患者医院感染率(1.62%~7.23%)相比较,贵州省六所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2)应用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的多款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它们的开发与应用能使医院感染监测、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临床医院感染防控有机结合,很好地填补医院感染监测、模型构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递归系统模型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可以清晰地识别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提供重要依据。
刘佳[7](2019)在《新闻转述话语的中日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的主要媒体强化“对外信息发布”,把中国国内的新闻翻译成英语、日语、俄语等外语,充实了面向海外的多种语言网站内容。本实践以“中国?大连(日语版)”为对象,以顺应论(the theory of adaptation)为基础,探讨了中文新闻的转述话语中所使用的信源、转述动词和引语的翻译方式及同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在信源中,对于像“政府/机关人士”这样具有权威性的“明确信源”,译者通常会选择尽可能不去介入原文,有效利用异化策略进行翻译。另一方面,为着重表现原发话人所说的内容,像“**专家”这样的“明确信源”常被看作是“个人信源”,此时多使用省略身份或姓名的同化策略。而同一段落中,“人物信源”出现两次以上时,在后文中一般用“王司长”这样的“姓氏+职位”的方式来表达。同“明确信源”相比,“非明确信源”的翻译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像“韩国媒体”这样的“匿名信源”,在日语中通常会直接翻译出来。但是,像“据悉”这样的“非明确信源”作为信息来源时,其权威性较低,为达到忠实于原文的效果须仔细斟酌。也就是说,比起形式更要顺应意义的对等。或者说,为寻求对读者“心理世界”的顺应,要多采用同化策略,译成“とみられる”或“?という”。(2)在转述动词的翻译中,动词极性的变化与信源、被转述的内容和译者的目的密切相关。极性动词也会对读者的判断产生影响。例如,把中性动词“说(shuo)”翻译成积极动词“表明”时,明确表示出报道者对被转述的内容持有赞成的态度。这也可以看作是顺应读者“心理世界”的一种方法,此时,译者可多采用同化策略来选择转述动词。但是,当信源是以“政府/机关人士”为首的权威组织(人)所提出的法规或报告时,译者要降低介入度,动词极性往往不会发生变化。此时,更要忠实于原文信息进行转述,多采用异化策略。(3)在引语的翻译中,引语形式受读者的“心理世界”、“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译者“视点”的制约。在“直接引语”中,因其是原封不动地引用原发话人的说话内容,所以在翻译时一般会忠实于原文,选用异化策略。但是,当以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为中心时,有时也会将“直接引语”译成“间接引语”,采用同化策略。在“自由直接引语”中,译者要控制自身对原发话人情感表达的介入,最好是忠实于原文直接翻译。当“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同时出现时,考虑到二者“视点”一致,在译文中可采用同化策略,将其统一成“直接引语”。在“间接引语”中,其翻译上最大特点是通过“视点”的转移来实现“间接引语”到“直接引语”的转换。报道者通过介入原文的表现形式来统一引语,有效地发挥了同化策略的作用。在“施为引语”中,关于“认同的是……”这样的命题内容的转述有很多。此时,报道者应保持客观的“视点”,不去介入原发话者的思想或发话内容,而是按照原文的样子自然地叙述会更好。并且,当转述“深表认同”这样的说话态度时,译者可站在报道者的“视点”,使用“表明”这种积极动词来翻译,进而表示出对于原说话者的想法?行为的认可。在日语的译文中,也会用到对语义、语法层次进行调整的异化策略。本实践报告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翻译实践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内容;第二章综述了转述话语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描述了实践过程,即译前准备、翻译流程和进度;第四章说明了翻译理论及其在新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第五章从信源、转述动词、引语这三方面进行了举例分析,并结合第四章的顺应论探讨了转述话语的翻译策略;第六章总结出新闻翻译的一般性规律和心得体会,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范小红,支华英,楼小戟[8](2019)在《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17年7月开始对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大力度合理改进,不断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医务人员灭菌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制度管理,让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深入人心。将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后320例患者与实施管理前2017年1~6月320例患者进行比较,记录实施前后院内感染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口腔科院内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着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可增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灭菌意识,更好的预防院内感染,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和舒适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冯杰[9](2018)在《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疫病是导致养羊业损失的重要因素,研究养羊业存在疫病隐患及威胁、找出其流行传播途径,为兽医防疫部门实施源头控制、精准有效免疫提供依据和措施,这对推动高原山地种草养羊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防止动物疫病所致公共卫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采用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方法,对贵州规模养羊场山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蓝舌病、羔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等疫病进行抽样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0.66%(115/227只份)、蓝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38.69%(53/137只份)、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49.44%(133/269只份)、亚洲I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7.47%(47/269只份)、A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77只份)、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平均阳性率0%(0/155只份)、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5.91%(67/421只份)、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23.28%(98/421只份)、山羊痘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7.62%(189/328)、布鲁氏杆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4只份)、弓形体血清抗体阳性率75.00%(3/4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羊小反刍兽疫病原平均阳性率50.00%(4/8只份)、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平均阳性率28.57%(2/7只份)、蓝舌病病原平均阳性率14.82%(4/27只份)、魏氏梭菌病原阳性率100.00%(1/1只份)、附红细胞体病原阳性率100.00%(2/2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说明贵州山羊存在小反刍兽疫病毒、魏氏梭菌、支原体、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由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可判定贵州省山羊产业存在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等疫病威胁。因此,在深入做好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防控基础上,将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山羊痘作为贵州山羊重点防制疫病净化目标,制定免疫程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程序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以规模养羊场或以乡镇为单位,推行疫病净化工作,逐只进行病原检测,清除带毒、带病羊只,进而减少养羊业的养殖风险。
程颖,陆玉梅[10](2018)在《不同预处理方法(2种)清洗手术器械的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清洗手术器械的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1月,需要清洗的齿类器械、管腔类器械、取瘤钳、活检钳、咬骨钳等污染器械,每类器械选择100件,合计500件。根据预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0件。A组手术器械使用清水浸泡6min,随后进行机器清洗。B组手术器械在放入多酶清洗液的水中浸泡6min,随后进行机器清洗。结果:B组各类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多酶清洗液浸泡进行预处理,能够提升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二、六盘水市部分医院环境及器械消毒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盘水市部分医院环境及器械消毒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幼儿园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
二、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突出 |
三、过程性质量是提高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
四、笔者难以割舍的民族地区乡村幼儿教育情怀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发展概况 |
第一节 D乡幼儿园的办园背景分析 |
一、D乡自然地理概况 |
二、D乡经济、文化概况 |
三、D乡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D乡幼儿园发展历程回顾 |
一、艰难探索阶段(2008-2013) |
二、稳步前行阶段(2014-2018) |
三、快速发展阶段(2018 年至今) |
第三节 D乡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
一、幼儿园园舍 |
二、幼儿入园与编班 |
三、幼儿园安全状况 |
四、幼儿园卫生保健情况 |
五、幼儿园师资状况 |
六、幼儿园收费情况 |
第三章 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研究的分析框架与实施过程 |
一、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研究维度形成的依据 |
二、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分析框架 |
三、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现状研究的实施过程 |
第二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维度分析 |
一、教师教育观念 |
二、教师行为 |
三、课程 |
四、师幼互动 |
五、家园共育 |
第三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整体分析 |
一、教师教育观念得到改善但仍需加强 |
二、教师行为趋于合理但参与活动程度需要深化 |
三、课程要素完整但与民族乡村实际不尽吻合 |
四、师幼互动积极但互动深度有待加强 |
五、家园共育局面基本形成但水平亟待提高 |
第四章 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匮乏难以保障乡村幼儿园发展基本需求 |
二、幼儿园教师自身素养难以提高教育实践水平 |
三、现有课程难以适应民族乡村幼儿园发展需要 |
四、互动中幼儿主体性弱化且缺乏情感交流难以营造积极心理氛围 |
五、家园合作机制不健全难以构建良好外部生态 |
六、村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严重滞后难以均衡发展 |
第二节 制约 D 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提高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水平落后限制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速度 |
二、过程性质量意识不强、督促不到位增加了管理难度 |
三、办园历程短造成对乡村幼儿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
四、中心幼儿园示范作用缺失拉大乡、村幼儿园的差距 |
五、园长流动性大影响幼儿园持续稳步发展 |
六、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幼儿园发展乏力 |
七、家园合作意识不强加大合作难度 |
第五章 提高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构建民族乡村幼儿教育发展新理念 |
一、强化政府对乡村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明确角色定位 |
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成为幼儿教育的合作者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民族乡村幼儿教育保障体系 |
一、落实政策法律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
二、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乡村幼儿教育经费 |
三、完善教育监管体制、建立过程性教育质量评估机制 |
第三节 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特色幼儿教育 |
一、以理念为抓手引领幼儿园民族特色发展方向 |
二、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
三、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 |
第四节 探索新型的民族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
一、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
二、以教育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三、搭建幼儿园园长成长平台 |
第五节 形成家园共育良好局面 |
一、深化家园共育程度 |
二、形成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方式 |
三、提高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有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致谢 |
(2)喀斯特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要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 |
2.1.2 易地扶贫搬迁 |
2.1.3 可持续生计 |
2.1.4 SLA框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矛盾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3.1.1 地理位置概况 |
3.1.2 自然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贫困概况 |
3.2 易地扶贫搬迁现状 |
3.2.1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本情况 |
3.2.2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适应情况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样本特征 |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变化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的选择及测量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指标的测算 |
4.2 搬迁前后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 |
4.2.1 自然资本时序对比 |
4.2.2 物质资本时序对比 |
4.2.3 金融资本时序对比 |
4.2.4 人力资本时序对比 |
4.2.5 社会资本时序对比 |
4.2.6 生计资本综合值时序对比 |
第五章 搬迁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研究 |
5.1 农户搬迁前后生计策略变化分析 |
5.1.1 农户类型划分 |
5.1.2 生计策略变化 |
5.2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5.2.1 变量设置 |
5.2.2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5.3 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 |
5.3.1 生计资本对农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 |
5.3.2 生计资本对兼农型生计策略的影响 |
5.3.3 生计资本对非农型生计策略的影响 |
5.4 生计资本指标对生计策略转化的影响分析 |
5.4.1 农兼型向兼农型、非农型转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
5.4.2 农兼型向兼农型、非农型转化的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及株系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
1.1.1 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1.2 植物病毒常规的检测技术 |
1.1.2.1 生物学检测 |
1.1.2.2 电子显微镜观察 |
1.1.2.3 血清学检测 |
1.1.2.4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1.3 株系变异研究进展 |
1.2 辣椒主要RNA病毒种类 |
1.2.1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
1.2.2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 |
1.2.3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 |
1.2.4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 |
1.2.5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 |
1.2.6 辣椒潜隐病毒1 号和2 号(PCV-1、PCV-2) |
1.2.7 蚕豆萎焉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 |
1.2.8 辣椒叶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 VYV) |
1.2.9 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 |
1.2.10 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RSV) |
1.2.11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 |
1.2.12 甜菜西方花叶病毒(Beet western yellows virus,BWYV) |
1.3 辣椒病毒病种类与地理分布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辣椒病毒病的毒原种类检测 |
1.4.2 毒原种类组成及分布研究 |
1.4.3 辣椒品种及资源材料抗性评价 |
1.4.4 主要病毒株系分化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鉴定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试验样品采集 |
2.2.3 辣椒RNA病毒的检测 |
2.2.3.1 叶片总RNA提取 |
2.2.3.2 cDNA合成 |
2.2.3.3 RT-PCR检测 |
2.2.3.4 检测引物 |
2.2.3.5 电泳与测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贵州辣椒病毒侵染总检出率 |
2.3.2 单一病毒侵染 |
2.3.3 复合侵染 |
2.4.3.1 两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2 三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3 四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4 五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5 六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6 七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7 八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8 贵州各地区复合侵染的主要种类 |
2.3.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贵州辣椒CMV、TMV、PMMo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分析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辣椒总RNA的提取 |
3.2.2 cDNA的合成 |
3.2.3 RT-PCR扩增 |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3.2.5 RT-PCR产物序列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序列来源 |
3.3.2 贵州辣椒CM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 |
3.3.2.1 辣椒CM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2.2 聚类分析 |
3.3.3 贵州辣椒TM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 |
3.3.3.1 辣椒TM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3.2 聚类分析 |
3.3.4 贵州辣椒PMMo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 |
3.3.4.1 贵州辣椒PMMo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4.2 聚类分析 |
3.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辣椒品种及资源材料对CMV和 TMV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种子处理 |
4.1.2.2 供试点选择与鉴定圃设置 |
4.1.2.3 栽培与田间管理 |
4.1.2.4 田间病情调查与统计 |
4.1.2.5 辣椒资源材料抗病性分析及评价标准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研究 |
5.2 辣椒RNA病毒株系变异研究 |
5.3 资源材料抗性评价研究 |
5.4 本研究的亮点与创新之处 |
5.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打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中美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空间设计比较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症监护单元(ICU)是综合医院体系的重要部分 |
1.1.2 我国ICU建设发展迅速 |
1.1.3 现有ICU设计发展存在问题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理论基础 |
1.5.1 危重症医学 |
1.5.2 重症监护单元(ICU)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重症监护单元(ICU)设计影响因素及要点分析 |
2.1 中美医院ICU建设背景分析 |
2.1.1 中美社会背景 |
2.1.2 中美医疗保障体系 |
2.2 中美国ICU设计影响因素 |
2.2.1 收治标准差异 |
2.2.2 人员配置差异 |
2.2.3 探视制度差异 |
2.3 设备配置要求 |
2.4 重症监护单元(ICU)规划与建筑设计原则 |
2.4.1 ICU规划设计 |
2.4.2 ICU建筑设计 |
2.5 重症监护单元(ICU)位置 |
2.5.1 ICU和医院其他部门的关系 |
2.5.2 ICU与相关科室密切度分析 |
2.5.3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位置选择 |
2.6 重症监护单元(ICU)分区和流线组织 |
2.6.1 功能分区 |
2.6.2 洁污分区 |
2.6.3 流线组织 |
2.7 重症监护单元(ICU)功能用房设计要点 |
2.7.1 病房区 |
2.7.2 医疗辅助区 |
2.7.3 办公生活区 |
2.7.4 污物区 |
2.8 重症监护单元(ICU)内部物理环境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典型医院重症监护单元(ICU)实地调研分析 |
3.1 典型医院ICU病区概况 |
3.1.1 江苏省人民医院 |
3.1.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 |
3.1.3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3.1.4 调研医院现状对比 |
3.2 空间布局分析 |
3.2.1 规模及位置 |
3.2.2 功能分区 |
3.2.3 流线组织 |
3.3 空间环境分析 |
3.3.1 办公生活区 |
3.3.2 病房区 |
3.4 人群行为分析 |
3.4.1 患者 |
3.4.2 医护人员 |
3.4.3 家属及探视人员 |
3.5 优缺点总结及设计建议 |
3.5.1 设计合理性 |
3.5.2 存在问题 |
3.5.3 设计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重症监护单元(ICU)空间设计趋势研究 |
4.1 中国ICU空间设计趋势 |
4.1.1 床位数变化 |
4.1.2 护理单元设计研究 |
4.1.3 病房设计研究 |
4.1.4 员工工作区域设计研究 |
4.1.5 中国设计趋势总结 |
4.2 美国ICU空间设计趋势 |
4.2.1 床位数变化 |
4.2.2 护理单元设计研究 |
4.2.3 病房设计研究 |
4.2.4 员工工作区域设计研究 |
4.2.5 美国设计趋势总结 |
4.3 中美ICU空间设计对比 |
4.3.1 护理单元设计对比 |
4.3.2 病房设计对比 |
4.3.3 员工工作区域设计对比 |
4.4 对中国ICU的设计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中美对比的重症监护单元(ICU)设计优化策略 |
5.1 ICU物理环境设计优化 |
5.1.1 声环境优化 |
5.1.2 空气环境优化 |
5.2 ICU人性化设计优化 |
5.2.1 病房空间人性化 |
5.2.2 医护空间人性化 |
5.2.3 家属等候区人性化 |
5.3 ICU位置及规模优化 |
5.3.1 病区选位合理 |
5.3.2 规模定位适应医院需求,预留发展空间 |
5.4 ICU病房设计优化 |
5.4.1 病房形式选择 |
5.4.2 病房设计要点 |
5.5 ICU改建 |
5.5.1 改建设计策略 |
5.5.2 南医大二附院改建实例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实地调研 |
6.1.2 发展趋势 |
6.1.3 优化策略 |
6.2 贡献和不足 |
6.2.1 贡献 |
6.2.2 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ICU调研表 |
附录二 ICU工作环境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初中化学课外活动设计与实施 ——以盘州市竹海镇老厂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才培养的需要 |
1.1.2 化学课程实施的改革 |
1.1.3 化学课外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 |
1.2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目标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4.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化学课外活动 |
2.1.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研究的不足 |
2.3 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3 实用主义学习理论 |
3 教学实践前期的问卷调查及实施准备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
3.1.1 调查的目的 |
3.1.2 问卷的编制 |
3.1.3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3.2 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 教学实践的前期准备 |
3.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4.2 实验设计 |
3.5 实践研究的方法 |
3.5.1 李克特式量表法 |
3.5.2 比较分析法 |
3.5.3 课堂观察法 |
4 初中化学课外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
4.1 调查类课外活动 |
4.1.1 案例1:居住地周边环境污染及卫生情况调查 |
4.1.2 案例2:学校食堂食谱一星期调查活动 |
4.2 竞赛类课外活动 |
4.2.1 案例3:化学趣味知识竞赛 |
4.2.2 案例4:化学趣味实验比赛 |
4.3 游戏类课外活动 |
4.3.1 案例5:化学扑克牌游戏 |
4.3.2 案例6:化学撕名牌游戏 |
5 初中化学课外活动实践的结果及分析 |
5.1 后测结果分析 |
5.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5.3 访谈结果及分析 |
5.4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4.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4.2 化学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化学课外活动及现状调查 |
附录2 农村初中生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测试问卷 |
附录3 课堂观察量表图片 |
附录4 化学知识竞赛题目 |
致谢 |
(6)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现况分析 |
1.1 前言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地点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相关指标及其测量 |
1.3.4 相关变量赋值 |
1.3.5 质量控制 |
1.3.6 统计分析 |
1.4 结果 |
1.4.1 现况研究基本情况 |
1.4.2 医院感染风险的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 |
1.5 讨论 |
1.5.1 贵州省ICU患者医院感染总体发病率地区分布比较 |
1.5.2 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分布分析 |
1.5.3 基础疾病数量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 |
1.5.4 ICU患者侵入性器械使用和感染情况分析 |
1.5.5 ICU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1.5.6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因素初步确定 |
1.5.7 小结 |
第二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
2.1 前言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研究地点 |
2.3.2 研究对象与纳入排除标准 |
2.3.3 相关定义及其测量 |
2.3.4 相关变量赋值 |
2.3.5 质量控制 |
2.3.6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医院感染的比较 |
2.4.2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识别的多模型构建 |
2.4.3 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 |
2.4.4 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相对全面稳定的风险因素 |
2.4.5 基于相对全面稳定风险因素开发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 |
2.5 讨论 |
2.5.1 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在医院感染研究中的重要性 |
2.5.2 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分析 |
2.5.3 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识别医院感染相对全面稳定的风险因素分析 |
2.5.4 风险预测模型中风险计算器的临床开发应用分析 |
2.5.5 小结 |
第三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评价 |
3.1 引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匹配条件及原则 |
3.3.3 研究内容 |
3.3.4 相关定义及其测量 |
3.3.5 相关变量赋值 |
3.3.6 质量控制 |
3.3.7 统计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和住院天数分析 |
3.4.2 基于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 |
3.5 讨论 |
3.5.1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
3.5.2 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3.5.3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4.1 主要结果 |
4.2 主要结论 |
4.3 政策建议 |
4.4 研究创新点 |
4.5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质量评价报告 |
附录二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II)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新闻转述话语的中日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1 序论 |
1.1 実践の背景 |
1.2 実践の目的と意义 |
1.3 実践の内容 |
2 伝达构文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1 ニュース?ソース |
2.2 伝达动词 |
2.3 话法 |
2.4 先行研究のまとめと本実践の位置付け |
3 実践の过程 |
3.1 実践の准备 |
3.1.1 翻訳ツール |
3.1.2 伝达构文に関する用语 |
3.1.3 伝达构文の収集と分类 |
3.2 実践の流れと进度 |
4 翻訳理论 |
4.1 适応性理论 |
4.2 ニュース翻訳への応用 |
5 伝达构文の翻訳実践 |
5.1 ニュース?ソース |
5.1.1 実名ソース |
5.1.2 无记名ソース |
5.2 伝达动词 |
5.3 话法 |
5.3.1 直接话法 |
5.3.2 自由直接话法 |
5.3.3 间接话法 |
5.3.4 発话行为の语り手による报告 |
6 结论 |
6.1 本実践のまとめ |
6.2 心得 |
6.3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谢辞 |
(8)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
2.2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9)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贵州省山羊产业现状及其疫病防控研究进展 |
1.1.1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自然资源 |
1.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山羊品种资源 |
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举措及成就 |
1.2.1 主要举措 |
1.2.2 主要成就 |
1.3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存在的问题 |
1.3.1 企业带动能力弱 |
1.3.2 肉羊育种目标尚未明确 |
1.3.3 草料供应不平衡,季节草料不足现象十分突出 |
1.3.4 日粮搭配不科学,营养不足现象十分普遍 |
1.3.5 产业链条不健全,产品销售难 |
1.3.6 产业服务方式单一,产业支撑力度不够 |
1.3.7 防疫能力不够,重大疫病威胁依然存在 |
1.4 当前威胁羊产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 |
1.4.1 小反刍兽疫 |
1.4.2 蓝舌病 |
1.4.3 口蹄疫 |
1.4.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
1.4.5 羊痘 |
1.4.6 羊传染性脓疱病 |
1.4.7 梭菌性疾病 |
1.4.8 羊弓形虫病 |
1.4.9 羊附红细胞体病 |
第二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血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羊血液样本的采集 |
2.1.1.2 检测试剂 |
2.1.2 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小反刍兽疫血清学检测结果 |
2.2.2 蓝舌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3 口蹄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4 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5 山羊痘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6 弓形体并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7 布鲁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小反刍兽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2 蓝舌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3 口蹄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4 传染性胸膜肺炎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5 山羊痘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6 羊弓形虫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7 布鲁氏杆菌风险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病原学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检测结果 |
3.2.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5 山羊蓝舌病病原检测结果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5 山羊蓝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病原学检测结论 |
第四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防制措施及对策 |
4.1 整体防制措施及对策建议 |
4.1.1 加强组织领导 |
4.1.2 建立种羊和羊只准入制度 |
4.1.3 科学合理使用优质疫苗 |
4.1.4 全面推进程序免疫 |
4.1.5 全面推进免疫效果监测 |
4.1.6 建立动物疫病控制大数据信息平台 |
4.1.7 实施疫病净化行动计划 |
4.2 主要疫病防制技术措施 |
4.2.1 山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2 山羊口蹄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3 山羊痘防治措施 |
4.2.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
4.2.5 羔羊口疮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6 山羊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
4.2.7 养殖场户春季羔羊痢疾防治措施 |
4.2.8 母羊流产的综合防治措施 |
4.2.9 山羊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 |
4.2.10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
全文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不同预处理方法(2种)清洗手术器械的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六盘水市部分医院环境及器械消毒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个案研究[D]. 李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喀斯特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D]. 马国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及株系变异研究[D]. 付尚松. 贵州大学, 2020(02)
- [4]中美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空间设计比较及优化策略研究[D]. 秦锦钰.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5]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初中化学课外活动设计与实施 ——以盘州市竹海镇老厂中学为例[D]. 张绍婵.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6]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D]. 张满. 东南大学, 2020(01)
- [7]新闻转述话语的中日翻译实践报告[D]. 刘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8]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J]. 范小红,支华英,楼小戟.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04)
- [9]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D]. 冯杰.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10]不同预处理方法(2种)清洗手术器械的质量评价[J]. 程颖,陆玉梅. 名医,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