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心理现象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白丽萍[1](2020)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对其中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人因特性概念。在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况,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人因特性在人、机、环、管四因素之间关系,拓宽了人-机-环-管的内容,基于系统安全理论等,建立了“人-机-环-管”评价模型。以九龙川煤矿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研究企业干部员工对于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认知,以提到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素养为目标,首先根据矿井安全文化评价程序方法,对于矿井生产建设过程中所能涉及的所有灾害,分析其危险性,并建立模型来归纳人因特性在事故危险影响程度;其次,在模型中探讨人在系统中的人因特性特征,人与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之间关系;利用分析结果并结合矿井现场员工的基本情况,以风险管控原则为指导,建立基于人因特性的双重预防体系,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和实现“我要安全”矿井安全管理境界,达到预防事故目的。研究成果可作为九龙川煤矿生产投入运营后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实现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陈洋[2](2020)在《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变的主题,然而各类事故却严重威胁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表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若能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加以干预与控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率。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作为矿工习得不安全行为的主要途径,其会导致不安全行为在群体中的传播和蔓延,使得初始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最终发展成群体性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群体安全意识的下降,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鉴于一线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的制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对提升组织安全,保障组织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立足于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合理地运用和借鉴安全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选择偏好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的研究内容与结论:(1)通过文献查阅和研读,结合安全管理领域的不安全行为概念、行为金融领域的羊群行为概念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从众行为概念对矿工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从行为发生动机的视角,在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并验证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二维结构,即规范顺从和信息认同。(2)在基于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挖掘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因素,构建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依据开发的量表收集研究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不安全羊群行为在工作年限、收入、年龄以及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而在职位层级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负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而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以及工作要求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和群体不安全氛围通过感知损失显着负向作用于不安全羊群行为,而恢复水平和组织监管通过感知损失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3)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由于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感知损失)在内、外部因素与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键且直接因素,因此,借助演化博弈理论,进一步分析行为效用感知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把握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规律。通过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内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在不同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和感知损失)水平的作用下,煤矿一线员工的演化均衡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进一步,通过构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非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外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以及相应的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每种演化稳定策略进行数值仿真模拟。(4)考虑到行为效用感知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内、外部因素嵌入到行为效用感知中,通过建立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系统,分别对比了各个因素取最优和最劣值时,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趋势,并通过比较得出:在单因素中,对个人特质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最好;在内部因素(个人特质、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和外部因素(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和组织监管)分别取最优和最劣值时的对比中得出,对外部因素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更佳;最后,当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处于低水平,且恢复水平、工作素养和组织监管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中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水平最低,所取得的干预效果最好。(5)基于实证研究、演化博弈研究以及仿真研究所得结论,分别从行为驱动、演化规律以及干预效果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对策,为遏制煤矿企业中的不安全羊群行为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图共计68幅,表共计103张,参考文献共计326篇。
黄心如[3](2020)在《我国尘肺病问题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与运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占职业病发病总人数的90%左右,中国尘肺病患者人数在2019年已超过97.5万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87.3万例。近年来,尘肺病整体发病仍呈高发趋势,每年以2.6万例速度增长。尘肺病患者的高发行业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不仅包括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还覆盖到了机械制造、冶炼、建筑、筑路、水电等众多行业。尘肺病作为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存在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这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还危及患者婚姻、家庭及社会功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尘肺病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在实现安全生产、健康劳动的管理目标进程中,解决职业健康损害问题、克服当前政府单一治理成效不显着难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协同治理在管理行为科学研究领域的模式创新、网络结构升级及治理成效提升方面均呈现出极大优势,因此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是突破目前治理困境的必然要求与可选路径。本研究在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概念界定基础上,从认知性、耦合性和演化性的“协同”视角探析中国尘肺病协同治理系统的构成要素、耦合边界及结构特征,系统刻画了基于主体-关系-结构的五类异质性行动治理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明晰了协同治理多主体互动机理,结合质性研究,构建不同网络群体关系的协同共治情境下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数据和质化分析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尘肺病治理系统中多主体互动要素及其对整体治理成效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进一步地,基于多层神经网络和社会网络建模等方法构建了多主体协同交互要素和网络要素混合干预下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网络系统,并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对多主体进行非线性行为建模,实现在不同情境要素作用下的行为选择。最后,基于实证和仿真结果针对性地设计了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协同共赢政策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是多元协同视域下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建构。(1)确定了政府、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尘肺病患者主体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而厘清了以引导层-执行层-收益层为主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2)在此基础上,依据社会偏好理论,从自利性、惠他性对尘肺病多主体治理行为进行剖析。(3)依据多元耦合秩序表达提出了“强厌恶互斥-弱厌恶互斥-弱互惠协作-强互惠协作-互惠共赢”演化路径。二是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交互模型构建及量化研究。(1)通过质性研究厘清了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间互动机理,从任务层面(信息、业务、职能、渠道、发展交互)和情感层面(认知、认同、信任、依赖水平)这两个层面对主体间的互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同一主体在对不同主体交互感知中存在一定的双向冲突性,即尘肺病患者对用人单位交互感知最低,用人单位对尘肺病患者交互感知也最低。(2)交互主体之间整体关系感知质量呈现趋近态势,其中不同主体的情感交互感知均呈现出排序一致性,即依赖水平<信任水平<认同水平<认知水平,交互主体之间关系质量处于表层情感认知状态。(3)整体来看,不同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感知水平偏低,其中尘肺病患者与用人单位的“困顿型”占比最大,而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型”占比相对较大且在多主体互动中起到良性助推作用。三是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基于质性分析构建了囊括主因素、关系因素以及结构因素的尘肺病系统治理结构框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主体尘肺病协同治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具体地,年龄小于30岁、未婚、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区间内、学历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家庭成员数在6人及以上、工作年限小于3年、基层管理人员身份特征为治理主体的尘肺病协同治理意愿较低。(2)系统内源因素中的主体因素(价值性感知、利益性感知、参与性感知),关系因素(任务和情感交互)以及结构因素(嵌入性感知、中心性感知、系统性感知)均对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3)系统外源因素中的资源异质性、能力异质性、生态位异质性、政策制度风险、协同成本风险、技术渠道风险对主体、关系、结构因素与部分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行为倾向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路径显着。四是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共治演化仿真分析。构建以真实多主体互动下尘肺病患者、政府、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联动网群结构,结合Matlab、Python以及Visual Studio等平台联合开发了尘肺病多主体协同共治演化仿真系统,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复现在不同要素混合干预强度下多主体随着时间变化对尘肺病协同治理演化趋势。仿真结果显示:(1)在尘肺病多元治理系统的初始状态下,交互主体间呈现了强厌恶互斥关系最高,弱厌恶互斥次之的不良关系涌现特征,整体治理系统落入到“拮抗态”。通过进一步增强网络影响强度发现,卓越份子具有较强的扭转作用,尘肺病协同治理水平迅速增高,整个系统不断向更优级的共治秩序演化,最终达到“共存态”。(2)基于主体差异性,五类异质性主体在不同程度的互动要素干预影响下尘肺病协同治理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尘肺病患者和用人单位行动主体间的匹配效果对共治秩序演进的影响最为显着。具体地,在两两主体匹配的任务和情感交互干预的同等增幅标准下,尘肺病患者与用人单位、尘肺病患者与医疗卫生机构、尘肺病患者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医疗卫生机构、政府与社会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组织在改变多元共治关系和秩序方面具有相对较强的调节能力,而尘肺病患者与政府、政府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单位与社会组织则在干预效果上具有有限效用提升,同时发现过度强化的情感交互反而会造成整个系统共治效能的退化。(3)在不同程度的各方行动主体之间互动要素干预下,发现了主体因素感知、结构因素感知、异质性特征、风险特征在改变多元共治关系和秩序方面均具有相对较强的调节能力,当不同主体间所有互动要素和网络影响强度全面提升时,会促进整个网络以相对最快的速度由“拮抗态”跃升到“共赢态”的演化进程,相对于单独提升单一主体或要素能更快在始发时刻就进入到共赢态,因此,全面提升所有网络群体或所有互动要素则产生的共赢助推力最强,并能快速促进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最后依据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结果,构建了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PSBEN共赢互惠政策体系设计。以心理P-结构S-行为B–效能E-网络N为提升对象,分别进行了主体心理干预设计、网络结构重塑设计、主体行为防控设计、多主体协同网络效能提升设计和社会网络扩散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尘肺病协同治理助推策略,为有效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协同治理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61幅,表90个,参考文献475篇。
冉景太[4](2019)在《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安全文化作为社会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安全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承会产生深远影响。研究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及构成,透析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制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建设对策,已成为新时期平安高校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对现有文献资料、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校安全文化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并优化了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定量测量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高校安全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从文化和安全两个维度切入,运用信息沉淀法,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安全文化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结构层次、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及其在事故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了安全文化的相关内容,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哲学理论研究了高校安全文化的理论基础。2.高校校园第三类危险源辨识。研究了危险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分析了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机理模型,并对高校校园进行了第三类危险源辨识。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工效学和人机工程学三个角度研究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从心理、生理、环境、组织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析了其文化根源。3.指标体系构建。在分析高校安全文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根据SMART原则,以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时间和环境两个视角,构建了高校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评价体系概念模型,通过指标筛选和优化,建立起了一个以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为4个一级指标,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明氛围等为29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检验了体系的结构效度,对指标进行了分析界定。4.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从建模角度深入分析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的特性,选择DEMATEL-ANP法作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评价方法,并从DEMATEL标度、ANP网络结构图构建、ANP判断矩阵建立、综合评价方法4个方面优化改进了DEMATEL和ANP的结合方法,构建了基于DEMATEL-ANP-FCE法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模型,运用矩阵和图论工具分析指标间的逻辑关系。5.指标分级标准和定量测量方法研究。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及实地调研法对指标进行分级,对各个分级档次的内容所反映的趋向程度提出了具体的标准,明确了各个档次与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每个档次用一个线性尺度表示。根据高校人员组成结构特点,确定了高校安全文化定量测量的主要方法、测量工具以及样本计算方法,最后以指标分级标准为基础设计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定量测量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6.实证研究。运用设计的测量量表定量测量云南某高校安全文化,并用DEMATEL-ANP-FCE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的提出建设该校安全文化的具体措施。本研究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及方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方法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高校安全管理的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雷雯[5](2019)在《煤矿粉尘防治安全性评价及在新疆地区煤矿的应用》文中认为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提高煤尘的防治技术,消除煤尘的危害,预防煤尘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粉尘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环境和矿工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潜在危害,如何加强矿井粉尘危害的防治,针对各种情况,采取降尘、防尘等有效的技术措施,对预防爆炸事故发生和对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系统研究了国内外煤矿粉尘防治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模型的建立的方法,对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进行评价分析。首先,分析了新疆地区煤矿产业和煤矿企业的基本情况,分别列出了新疆地区部分典型煤矿的在粉尘防治方面所出现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部分典型煤矿在粉尘防治方面7个问题,根据“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总结了各个内容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共8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其次针对决策进行了研究,提出新型决策方法—FAHP-MODM,对不同项目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阐述FAHP-MODM综合分析方法和步骤;分析了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各个指标的等级,列出了每个指标客观权重计算时评分依据和标准;最后,分析了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各个指标的等级,列出了每个指标客观权重计算时评分依据和标准,对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各个指标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每个指标的主观权重值。应用该方法,对新疆地区部分典型煤矿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每个煤矿的粉尘防治安全评价等级,并指出针对性的措施。
高志扬[6](2018)在《多因素条件下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素质测评研究》文中指出煤矿井下综采作业在我国经过近50年的快速发展,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特点不断更新的人—机—环多因素复杂综采作业条件,如何有效防止自身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高自身作业的安全性,对未来进一步发挥综采作业优势,有效提高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全行为学、安全心理学、安全管理学相关原理为指导,运用人—机—环系统工程理论,针对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其安全素质测评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综采工作面不安全行为危险性分析。以安全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煤矿综采工作面实际作业情况,确定了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评判和统计标准。采用行为抽样法对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运用危险概率评价法,分析了综采作业人员9大类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性。2.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综合分析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从个体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影响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相关数据,并运用模糊灰色理论对影响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各层级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计算,得出了各因素与不安全行为、同一主因素下各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3.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围绕个体因素中的工龄、受教育程度、注意力、心理活动和疲劳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从机械设备事故伤害的原因、不安全行为与机械设备伤害的关系、机械设备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规律、伤害方式、伤害部位和机械设备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角度对设备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对环境因素实证分析部分,从新陈代谢量、体温、血压和心率对综采作业人员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生理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灰色熵权聚类分析比较了综采工作面的三大系统作业环境舒适度。4.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研究。运用安全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从客观因素变量和主观因素变量两个维度来考虑,编制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量表,并对量表进行试测和复测,检验了测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最终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可信的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量表。同时,按照总分和单项得分实现了对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结果等级的综合评判。5.构建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系统。开发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软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在线测评、等级评判、数据收集和分析、网络教育功能。
李凯[7](2018)在《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加速,煤炭能源用量已经占我国市场需求的70%,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支柱,煤炭行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我国是产煤大国,拥有世界40%的产量,但95%以上的开采都依靠井工作业,井下作业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瓦斯、水火等时刻危及井工生命。据统计,我国国有煤矿矿井中,自然引燃、有水害威胁、有爆炸危险、存在高瓦斯问题的分别占57.5%、43%、89.5%、49.2%。总体来说,安全作业基础较弱、安全管理不到位、矿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机械化信息化作业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明显存在。本着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论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安全生产风险以及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现状进行了梳理,系统地阐述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评价理论、评价方法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剖析了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安全生产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其次,根据安全生产风险因素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辨析方法,建立出一套相关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指标系统,借助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评判与剖析,按照评价矩阵与安全生产风险因素权重综合之后所得的分值对结果进行评价。最后,根据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水平、风险种类,进一步制定出有效对策,帮助XX煤矿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从而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周霏[8](2018)在《综采工作面不同环境条件对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影响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采工作面是一个由人、机、环境组成的、空间分布复杂的系统。在这一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作业人员受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照度等复杂环境的影响,生理、心理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难控性,易引发事故。因此,研究综采工作面环境因素与人因事故关系,对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作业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噪声、照明)对作业人员生理、心理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上述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对综采工作面的环境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环境场的分布规律。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各环境因素与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率、体温、率压积和疲劳度)的回归模型。其次,基于功能函数以及蒙特卡洛(Monte-Carlo)方法,对作业人员的可靠度进行研究;确立了综采工作面不同环境下人的可靠度。结合平煤一矿实际,对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基于人体生理指标阈值以及所测得的主要敏感性指标,研究了作业人员安全劳动时间。最后,基于人的可靠度功能函数和安全劳动时间,建立了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可靠度预警系统。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综采工作面内的风速场、风压场、湿度场、温度场和噪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风速场、风压场、湿度场、温度场和噪声场分布规律。基于DIALux对工作面照明进行了模拟计算,提出了井下综采工作面照明灯具合理布局模式。(2)建立了温度、湿度、噪声和照明单一环境因素与人体各项生理心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率、体温、率压积和疲劳度)的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因素与各生理指标的影响关系;进而建立了多环境因素与人体各项生理心理指标的回归方程,确立了各环境因素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关系。(3)构建了基于功能函数的人的可靠度模型,给出了作业人员可靠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综采工作面不同环境下人的可靠度。结合综采工作面环境场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机巷区域、采煤机区域和风巷区域的可靠度分别为:0.9931、0.9705和0.9892。(4)在平煤一矿进行现场实测,对综采工作面不同环境下作业人员多种生理指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对环境敏感性最大的四个生理指标,分别为:率压积、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通过建立作业人员生理指标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计算得到各生理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于医学界定的生理指标阈值计算出作业人员的安全劳动时间为5.8小时,为井下作业人员科学的工作时长提供了理论依据。(5)基于可靠度模型和预警系统理论,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系统的作业人员安全预警体系,实现了对人的可靠度的准确预警。
李光达[9](2017)在《基于认知科学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视觉作为人的最重要感觉,主导着人的认知,影响着人的思维和判断。人类80%以上的信息来自于视觉,65%的人是视觉学习者,而人脑50%的功能与图像处理相关,与文字信息相比大脑对图像信息的处理过程更简单,处理速度更快,因此,人类在视觉和图的认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基于上述优势,可视化的思想、技术、方式应运而生,而且,可视化与各行业的结合已经成为今后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和根本保证,得到了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各类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该领域中,研发了多种煤矿安全管理系统。随着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煤矿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煤矿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为了有效的利用和表达这些数据信息,需要将其转化为图形或图像,以便于人类利用自身的视觉优势高效、准确的认知数据信息,因此,出现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理念,并基于该理念研发了方式多样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系统。由于可视化表达方式层出不穷,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展现也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更好的引导可视化的应用,必须深入研究各种可视化方式之间的差别,讨论可视化的相关影响因素,科学的衡量可视化对于各类用户的效果。然而,当前可视化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模型及图元体系研究”(基金编号:61471362)资助,基于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围绕着该项目中的“展示可视化”内容进行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出建议”的思路,将论文分为7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分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研究背景,指出可视化是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引出了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可视化管理、煤矿安全可视化、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缺乏针对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理论研究,无法科学、有效的测度可视化管理效应。由此,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分析了文本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采用的相关方法,形成了本文的技术路线。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针对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主要问题,从可视化、认知科学与可视化的关系、煤矿安全管理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的研究。为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产生机理研究、衡量指标构建、影响因素实验、测度模型形成等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了解了拟研究问题的相关进展,同时也发现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借鉴。第3章:理论框架研究。本章探索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理论体系。首先,分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相关概念,介绍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定义、特征和要素,从效应的概念出发,引出了管理效应的定义和内容,进而引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概念,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层阶模型,按作用对象将效应划分为主体效应、客体效应和组织效应;其次,从可视化主体、内容和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具体影响因素,为后续实验因素的筛选奠定基础;然后,从四个方面解释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产生及作用机理,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最后,形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三个关键问题。第4章:指标体系研究。本章构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指标体系。首先,分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意义和原则,概括了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并且初步提出了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其次,针对主体效应指标,从认知角度提出了认知时间、认知准确率、认知负荷和认知频率4个指标,从反馈角度提出了决策时间、决策准确率和心理负荷3个指标,通过眼动实验对认知负荷和心理负荷指标进行了筛选,并且验证了各指标的一致性;再次,从人、物和环境三个方面初选了客体效应的衡量指标;然后,从组织损失和组织变革两个方面初选了组织效应的衡量指标,并且采用问卷调研和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初选的客体效应指标和组织效应指标中提取出了具有概括性的4个客体效应指标和3个组织效应指标;最后,形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指标体系,并且初步分析了各阶段指标之间的关系。第5章:影响因素研究。本章通过实验研究了三方面因素对于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影响。首先,在对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影响因素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基于图形与图像的理论,形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影响因素实验框架,介绍了本章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其次,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的作业环境三方面煤矿安全可视化内容,开展了煤矿安全影像可视化实验,主要研究了表达实时状况和细节信息的照片、漫画、视频和虚拟现实4种可视化方式在展示煤矿安全内容时的差异;然后,针对煤矿安全可视化信息和知识两类可视化内容,开展了煤矿安全图形可视化实验,验证了适合每类内容的不同可视化方式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可视化内容的对象数量和可视化方式的空间属性对于可视化管理效果的影响;最后,汇总了实验结果,总体上讨论煤矿安全影像和图形可视化实验的结果,得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的基本结论。第6章:测度及优化研究。本章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测度模型和方法,给出了优化建议。首先,针对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开展了认知指标到反馈指标的路径分析,明确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的认知指标与反馈指标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ABC行为分析实现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到客体效应的转化,采用专家打分法实现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客体效应到组织效应的转化;再次,基于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指标、客体效应指标和组织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分别构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客体效应和组织效应的测度模型,并且引入了TOPSIS法衡量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然后,基于实验采集的一组数据,分别应用本文提出的各阶段效应的测度模型和TOPSIS法对三个阶段的效应进行测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从可视化内容、方式和主体三个方面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优化策略。第7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内涵和影响因素,阐释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产生机理,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层阶模型、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2)提出、筛选和验证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主体效应指标、客体效应指标和组织效应指标,构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指标体系。3)开展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眼动实验,揭示了可视化内容、可视化主体、可视化方式三方面因素对于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影响。4)探索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指标、客体效应指标和组织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分别构建和验证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客体效应和组织效应的测度模型,同时提出了适用于衡量各级效应的TOPSIS方法,给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优化策略。综上,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是对可视化技术、方式、方法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衡量,该研究是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可视化的推广和应用具有指导作用。文章以认知科学为基础,采用眼动实验、统计分析、行为分析、数据建模等方法,研究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基本概念、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测度指标、模型和方法,并给出了改进优化策略,对于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兰建义[10](2015)在《煤矿人因失误事故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危险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作为我国生产和消耗的主体能源,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我国煤矿开采多为井下开采,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复杂,工作环境特殊,造成煤矿事故偏多,成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瓶颈。人因失误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人因失误事故致因机理尚未晰,故完全杜绝煤矿人因事故还不太可能。合理的事故致因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矿事故预防的可靠性,有效的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危险识别分类可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煤矿人因失误事故诱发条件的特殊性,根据我国煤矿事故的特征和分类,对煤矿人因失误事故致因机理做进一步的分析,在危险源致因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煤矿人因失误关键因素诱因机理。通过我国煤矿近10年重大事故统计分类,采用人因因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分析为煤矿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并得出煤矿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的四层次分类。根据影响因素四层分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煤矿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多层次灰色评价体系,对煤矿人因失误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影响权重计算和关联度分析,并根据关联分析出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采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建立了煤矿安全事故中人因失误的危险识别模型,确定了人因失误危险识别标准,并根据影响因素分类标准对煤矿人因失误进行危险识别分类。运用可靠性理论方法,构建煤矿关键影响因素可靠性模型,分三阶段对煤矿人因失误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关键因素影响下的煤矿人因失误可靠性计算方法。为煤矿人因失误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参考。论文从关键影响因素的诱因角度分析了了煤矿人因失误致因,拓宽了致因机理,对于煤矿复杂条件下人因失误预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心理现象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心理现象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煤矿人的因素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煤矿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煤矿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员工人因特性分析基础理论 |
2.1 煤矿事故致因安全管理理论 |
2.1.1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
2.1.2 “1:29:300”规律及“3E”准则 |
2.1.3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1.4 系统安全理论 |
2.2 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人因特性 |
2.2.1 “人-机-环-管”中人因特性研究 |
2.2.2 木桶原理 |
2.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指标体系 |
2.3.1“人-机-环-管”中人与其他要素关系研究 |
2.3.2 人因特性指标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文化体系中人因特性评价模型 |
3.1 煤矿建立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
3.1.1 人因特性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
3.1.2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对人因特性的促进作用 |
3.2 煤矿安全文化评价人因特性模型 |
3.2.1 煤矿安全文化评价人因特性分析 |
3.2.2 人因特性因素分析 |
3.2.3 人因特性评价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分析 |
4.1 九龙川煤矿概况 |
4.2 矿井人员状况分析 |
4.3 职业卫生与健康危害 |
4.4 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与灾害影响关系评价 |
4.4.1 九龙川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
4.5 本章小节 |
5 煤矿安全管理中人因特性管理对策 |
5.1 隐患排查治理对策 |
5.2 风险防控管理对策 |
5.3 综合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的关系 |
2.2 不安全羊群行为概念的界定 |
2.3 相关理论基础与模型 |
2.4 文献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的建立 |
3.1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
3.2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的界定 |
3.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所需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
4.1 量表开发的流程与原则 |
4.2 初始题项的提取与修正 |
4.3 预调研与初始量表检验 |
4.4 正式施测与样本情况 |
4.5 正式量表的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
5.1 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
5.2 不安全羊群行为各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5.3 不安全羊群行为与其各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4 行为效用感知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
6.1 演化博弈理论 |
6.2 演化博弈分析的适用性评价 |
6.3 员工群体内部演化博弈分析 |
6.4 管理者与员工演化博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研究 |
7.1 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
7.2 Netlogo平台仿真的原理与优势 |
7.3 仿真系统的构建 |
7.4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不安全羊群行为干预的对策建议 |
8.1 基于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建议 |
8.2 基于演化博弈的管理者的干预建议 |
8.3 基于仿真研究的干预措施选择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尘肺病问题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与运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治理理论及相关研究 |
2.2 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2.3 尘肺病治理政策体系及相关研究 |
2.4 文献系统性评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尘肺病治理多主体协同理论解析、构成及框架构建 |
3.1 我国尘肺病治理严峻形势及患者生存困境 |
3.2 尘肺病协同治理的多元概念、构成及互动层面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质性分析的心理和行为层面的交互要素的选择和界定 |
4.2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理论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 |
4.3 基于主体-关系-结构的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尘肺病协同治理多主体互动核心变量的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5.2 正式调研与样本情况研究 |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外源-内源-交互行为倾向变量的实证分析 |
6.1 系统内源与外源变量的描述性和对比性分析 |
6.2 行为倾向变量的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
6.3 系统内源变量和多主体互动行为倾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4 系统内源变量和多主体互动行为倾向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6.5 基于异质性特征和风险特征的调节效应分析 |
6.6 基于外源-内源-交互行为倾向变量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尘肺病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的共治演化仿真 |
7.1 多主体行为建模及共治演化的逻辑设计 |
7.2 多主体、多要素互动目标下的可视化界面设计 |
7.3 多主体互动要素混合干预下的共治仿真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尘肺病协同治理网络PSBEN多元互惠共治政策体系设计 |
8.1 尘肺病协同治理网络PSBEN多元互惠共治体系的总体思路 |
8.2 尘肺病协同治理网络PSBEN分维度体系设计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文化定义研究现状 |
1.2.2 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安全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文化与安全 |
2.1.1 文化的定义和功能 |
2.1.2 文化的结构层次 |
2.1.3 安全的定义 |
2.2 安全文化 |
2.2.1 古代民俗安全文化趣事 |
2.2.2 安全文化的定义 |
2.2.3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2.2.4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 |
2.2.5 安全文化在事故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
2.3 高校安全文化 |
2.3.1 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 |
2.3.2 高校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 |
2.3.3 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 |
2.4 高校安全文化的心理学基础 |
2.5 高校安全文化的哲学理论基础 |
2.5.1 认识论和方法论 |
2.5.2 系统论 |
2.5.3 “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哲学解读 |
2.6 从哲学角度探析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2.6.1 唯物论奠定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哲学基础 |
2.6.2 辩证法论证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哲学关系 |
2.7 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 |
2.7.1 危险源基本概念及分类 |
2.7.2 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机理 |
2.7.3 高校校园第三类危险源辨识 |
2.8 人的不安全行为 |
2.8.1 人的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 |
2.8.2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8.3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文化根源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
3.1 构建依据 |
3.1.1 构建的准则 |
3.1.2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 |
3.2 构建流程 |
3.3 指标选取视角分析 |
3.3.1 评价主体 |
3.3.2 指标选取的宏、微观两个层面 |
3.3.3 指标选取的时间视角 |
3.3.4 指标选取的空间环境视角 |
3.4 指标体系概念模型构建 |
3.5 一级指标的选取 |
3.6 二级指标的选取 |
3.6.1 安全文化因子提取 |
3.6.2 安全文化因子初步合并 |
3.6.3 安全文化因子归类 |
3.6.4 二级指标的初步确定 |
3.7 指标优化 |
3.7.1 德尔菲法介绍 |
3.7.2 第一轮专家调查与结果分析 |
3.7.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
3.8 与国家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标准的比较 |
3.9 指标的分析界定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DEMATEL法的原理与流程 |
4.2.1 DEMATEL原理 |
4.2.2 DEMATEL实施步骤 |
4.3 ANP的原理与流程 |
4.3.1 ANP原理 |
4.3.2 ANP实施步骤 |
4.4 改进的DEMATEL-ANP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4.1 DEMATEL标度的改进 |
4.4.2 ANP网络结构图构建改进 |
4.4.3 ANP判断矩阵建立改进 |
4.4.4 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
4.4.5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5 综合评价模型计算 |
4.5.1 基于DEMATEL法准则影响程度的计算 |
4.5.2 基于ANP指标权重的计算 |
4.6 模型结果分析 |
4.6.1 因果图 |
4.6.2 指标ANP权重排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安全文化指标分级标准及定量测量研究 |
5.1 指标分级标准 |
5.2 定量测量的方法 |
5.3 定量测量量表设计 |
5.3.1 量表设计原则 |
5.3.2 量表内容 |
5.3.3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5.4 定量测量工具 |
5.5 调查方法选择 |
5.6 样本容量确定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应用 |
6.1 测量高校的基本情况 |
6.2 定量测量 |
6.2.1 样本容量的确定 |
6.2.2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综合评价 |
6.4 结果分析 |
6.5 提升对策 |
6.5.1 安全检查常态化,安全评估制度化 |
6.5.2 牢固树立“安全工作第一位”的管理理念 |
6.5.3 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参与度 |
6.5.4 健全制度体系,做到“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
6.5.5 确保安全管理投入,保证设施安全和环境和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5)煤矿粉尘防治安全性评价及在新疆地区煤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2.2 煤矿粉尘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2.3 问题的提出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现状 |
2.1.1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调研分析 |
2.1.2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调研结果分析 |
2.2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影响因素 |
2.2.1 “人”因素的分析 |
2.2.2 “物”因素的分析 |
2.2.3 “环境”因素的分析 |
2.2.4 “管理”因素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指标内涵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1 二级指标的计算 |
4.2.2 各三级指标的计算 |
4.2.3 各指标主观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5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及措施 |
5.1 FAHP-MODM评价方法 |
5.1.1 多目标决策分析 |
5.1.2 AHP-MODM评价方法 |
5.2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安全评价 |
5.2.1 FAHP-MODM对主观权重的计算 |
5.2.2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新疆矿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6)多因素条件下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素质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机-环境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作业环境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
1.2.4 人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5 安全心理评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6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危险性分析 |
2.1 安全行为科学理论 |
2.2 不安全行为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2.3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认定及测量 |
2.3.1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认定 |
2.3.2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测量方法 |
2.3.3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实际测量 |
2.3.4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危险指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
3.1 综采工作面事故类型及致因分析 |
3.2 综采工作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探析 |
3.2.2 层次模型构建 |
3.3 综采工作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
3.3.1 灰色关联理论原理 |
3.3.2 背景材料及数据来源 |
3.3.3 主因素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联计算与分析 |
3.3.4 同一主因素下各因素的关联计算与分析 |
3.4 小结 |
4.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个体因素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
4.1.1 个人基础信息分析 |
4.1.2 注意力和反应时间分析 |
4.1.3 心理因素分析 |
4.1.4 疲劳因素分析 |
4.2 设备因素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
4.2.1 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
4.2.2 机械伤害事故时间分布统计分析 |
4.2.3 机械伤害方式及伤害部位分析 |
4.2.4 典型案例分析 |
4.2.5 机械设备有毒有害次生伤害实证分析 |
4.2.6 对策及建议 |
4.3 环境因素实证研究 |
4.3.1 测量对象工作环境基本情况 |
4.3.2 实验对象选择 |
4.3.3 新陈代谢测量统计分析 |
4.3.4 体温变化测量统计分析 |
4.3.5 血压测量统计分析 |
4.3.6 心率测量统计分析 |
4.3.7 综采工作面环境灰色熵权聚类分析 |
4.4 小结 |
5.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研究 |
5.1 测评量表编制原理 |
5.1.1 心理测量的质量保证 |
5.1.2 心理测验的分类 |
5.1.3 心理测验的一般编制过程 |
5.1.4 心理测验量表的主要鉴定方法 |
5.2 测评过程及实现 |
5.2.1 测量量表设计程序及原则 |
5.2.2 测量量表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测量量表的编制 |
5.2.4 测量量表的试测 |
5.2.5 测量量表的复测 |
5.3 安全素质测评结果评判 |
5.4 小结 |
6.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系统构建 |
6.1 系统构建的目的、需求和目标 |
6.1.1 系统构建目的 |
6.1.2 系统构建需求分析 |
6.2 系统总体设计 |
6.2.1 系统设计工具Power Designer |
6.2.2 系统开发环境及业务流程 |
6.2.3 系统实现模式 |
6.2.4 系统概念设计 |
6.3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3.1 数据库详细设计 |
6.3.2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
6.3.3 安全素质测评模块 |
6.3.4 安全培训及管理模块 |
6.4 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附录 Ⅳ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
1.3.1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含义 |
1.3.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内容 |
1.3.3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的原则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安全生产风险识别方法 |
2.3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方法 |
2.3.1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常用方法 |
2.3.2 本文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现状及风险因素识别 |
3.1 XX煤矿基本概况 |
3.1.1 XX煤矿情况综述 |
3.1.2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
3.2 煤矿生产系统的特点 |
3.3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
3.3.1 人员影响因素 |
3.3.2 组织管理影响因素 |
3.3.3 材料影响因素 |
3.3.4 机具影响因素 |
3.3.5 环境影响因素 |
3.4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列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评价及管控对策 |
4.1 XX煤矿生产安全生产风险权重计算 |
4.1.1 层次结构构建 |
4.1.2 判断构建 |
4.1.3 特征向量计算 |
4.1.4 一致性检验 |
4.1.5 指标权重 |
4.2 XX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
4.2.1 评语集确定 |
4.2.2 评价因素权重向量 |
4.2.3 单因素模糊评价 |
4.2.4 多因素模糊评价 |
4.3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对策 |
4.3.1 规避风险 |
4.3.2 接受风险 |
4.3.3 降低风险 |
4.3.4 分担风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效果分析及保障措施 |
5.1 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效果对比分析 |
5.1.1 人员安全意识对比分析 |
5.1.2 组织及材料风险对比分析 |
5.2 XX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措施 |
5.2.1 拟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5.2.2 运营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 |
5.2.3 运营安全管理检查 |
5.2.4 运营安全管理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综采工作面不同环境条件对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影响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度场、湿度场、噪声场数值模拟 |
1.2.2 矿井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 |
1.2.3 作业人员的可靠性分析 |
1.2.4 安全预警研究 |
1.2.5 问题提出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综采工作面环境对人体影响基本理论 |
2.1 综采工作面环境对人体生理影响综述分析 |
2.1.1 安全生理学概述 |
2.1.2 综采工作面环境对作业人员生理的影响 |
2.2 综采工作面环境对人体心理影响综述分析 |
2.2.1 安全心理学概述 |
2.2.2 综采工作面环境对作业人员心理的影响 |
2.3 小结 |
3 综采工作面环境场数值模拟 |
3.1 综采工作面温湿度环境数值模拟 |
3.1.1 高温矿井综采工作面热环境分析 |
3.1.2 综采工作面热源与风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
3.1.3 综采工作面热环境数值模拟 |
3.1.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1.5 验证试验 |
3.2 综采工作面噪声环境数值模拟 |
3.2.1 综采工作面噪声概况及噪声源介绍 |
3.2.2 综采工作面噪声场模拟 |
3.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4 试验验证 |
3.3 综采工作面照明环境数值模拟 |
3.3.1 DIALux适用性分析 |
3.3.2 煤矿巷道照明模拟 |
3.3.3 模拟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综采工作面环境对人的影响实验研究 |
4.1 实验准备 |
4.1.1 实验平台 |
4.1.2 实验样本选取 |
4.1.3 测量工具介绍 |
4.1.4 问卷星调查问卷 |
4.2 实验方案与实验过程 |
4.2.1 实验方案 |
4.2.2 样本预处理 |
4.2.3 实验过程 |
4.2.4 多因素环境实验设计 |
4.3 实验结果的单因素环境影响分析 |
4.3.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3.2 温度与各生理心理指标的回归模型 |
4.3.3 湿度与各生理心理指标的回归模型 |
4.3.4 噪声与各生理心理指标的回归模型 |
4.3.5 照明度与各生理心理指标的回归模型 |
4.4 实验结果的多因素环境影响分析 |
4.4.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4.2 多元线性回归 |
4.4.3 收缩压与多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 |
4.4.4 舒张压与多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 |
4.4.5 心率与多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 |
4.4.6 呼吸率与多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 |
4.4.7 体温与多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 |
4.4.8 率压积与多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 |
4.4.9 疲劳度与多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 |
4.4.10 实验结果分析 |
4.5 多因素模型验证 |
4.6 小结 |
5 综采工作面不同环境条件下作业人员可靠度模型研究 |
5.1 传统可靠度模型 |
5.1.1 人的可靠度模型 |
5.1.2 人子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模型 |
5.1.3 量化作业工人作业环境的安全区域、潜在危险区域、危险区域 |
5.2 基于功能函数的作业人员作业可靠度模型 |
5.2.1 功能函数与极限状态方程 |
5.2.2 人的可靠度 |
5.2.3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可靠度计算 |
5.3 人的可靠度求解中的M-C法 |
5.3.1 模型建立分析 |
5.3.2 模型建立 |
5.3.3 建模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实测与安全劳动时间 |
6.1 矿井基本情况 |
6.1.1 井田位置与范围 |
6.1.2 矿井开采与开拓 |
6.1.3 主采煤层 |
6.2 生理敏感指标分析 |
6.2.1 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生理指标的测定 |
6.2.2 敏感指标分析原理介绍 |
6.2.3 井下作业人员生理指标显着性分析 |
6.2.4 生理指标敏感性分析 |
6.3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劳动时间 |
6.3.1 GM(1,1)预测模型 |
6.3.2 生理指标随工作时间变化模拟分析 |
6.3.3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劳动时间确定 |
6.4 小结 |
7 煤矿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安全预警系统 |
7.1 矿井安全预警系统综述 |
7.1.1 矿井预警系统概述 |
7.1.2 安全预警的主要功能 |
7.1.3 考虑矿井环境特殊性的预警模型 |
7.2 Hadoop数据自动收集与存储架构 |
7.3 作业人员生理指标预警系统 |
7.3.1 预警系统简介 |
7.3.2 预警系统设计 |
7.4 可靠度预警系统在煤矿的应用 |
7.4.1 井下作业人员信息收集与录入 |
7.4.2 可靠度预警系统应用 |
7.5 系统优化功能介绍 |
7.5.1 预警模型优化 |
7.5.2 数据预处理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POMS(心境状态量表) |
附录B:DGS24/127(A)的IES文件 |
附录C:作业人员可靠度计算代码 |
附录D:MATLAB程序代码 |
附录E:作业人员作业环境预警系统建设方案 |
E.1 背景 |
E.2 目标和建设内容 |
E.3 系统说明 |
E.4 功能界面示例 |
E.5 统计分析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认知科学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可视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煤矿安全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1.2.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可视化相关研究 |
2.1.1 可视化管理与可视化方式相关研究 |
2.1.2 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 |
2.1.3 可视化效应相关研究 |
2.1.4 研究评述 |
2.2 认知科学与可视化相关研究 |
2.2.1 图的认知理论相关研究 |
2.2.2 认知指标相关研究 |
2.2.3 视觉认知实验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2.3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相关研究 |
2.3.1 煤矿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3.2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
2.3.3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方法 |
2.3.4 研究评述 |
2.4 文献评述 |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理论框架研究 |
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内涵分析 |
3.1.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内涵分析 |
3.1.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相关概念 |
3.1.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层阶模型 |
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可视化主体方面因素 |
3.2.2 可视化内容方面因素 |
3.2.3 可视化方式方面因素 |
3.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产生及作用机理分析 |
3.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产生机理分析 |
3.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过程模型 |
3.3.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结构模型 |
3.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理论体系 |
3.4.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理论体系 |
3.4.2 三个研究问题 |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指标体系 |
4.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指标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 |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3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4.1.4 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 |
4.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指标 |
4.2.1 认知指标分析 |
4.2.2 反馈指标分析 |
4.2.3 主体效应指标的验证筛选实验 |
4.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客体效应指标 |
4.3.1 人的指标 |
4.3.2 物的指标 |
4.3.3 环境指标 |
4.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组织效应指标 |
4.4.1 组织损失指标 |
4.4.2 组织变革指标 |
4.4.3 客体效应和组织效应指标筛选 |
4.5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指标体系的思考 |
4.5.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指标体系 |
4.5.2 指标间关系思考 |
本章小结 |
5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方法 |
5.1.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1.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影响因素实验框架 |
5.1.3 实验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 |
5.2 煤矿安全影像可视化实验 |
5.2.1 煤矿安全影像可视化实验过程 |
5.2.2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视化实验结果 |
5.2.3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视化实验结果 |
5.2.4 不良的作业环境可视化实验结果 |
5.2.5 煤矿安全影像可视化实验总体结论 |
5.3 煤矿安全图形可视化实验 |
5.3.1 煤矿安全图形可视化实验过程 |
5.3.2 煤矿安全时间信息可视化实验结果 |
5.3.3 煤矿安全空间信息可视化实验结果 |
5.3.4 煤矿安全逻辑信息可视化实验结果 |
5.3.5 煤矿安全流程知识可视化实验结果 |
5.3.6 煤矿安全聚类知识可视化实验结果 |
5.3.7 煤矿安全解析知识可视化实验结果 |
5.3.8 煤矿安全进度知识可视化实验结果 |
5.3.9 煤矿安全图形可视化实验总体结论 |
5.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讨论 |
5.4.1 实验结果汇总 |
5.4.2 研究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6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测度及优化研究 |
6.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内部路径分析 |
6.1.1 路径分析方法 |
6.1.2 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
6.1.3 模型修正及检验 |
6.1.4 主体效应指标内部关系讨论 |
6.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各级效应间关系研究 |
6.2.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客体效应关系讨论 |
6.2.2 基于ABC行为分析的客体效应形成 |
6.2.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组织效应形成 |
6.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测度模型及方法 |
6.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测度模型 |
6.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客体效应测度模型 |
6.3.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组织效应测度模型 |
6.3.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TOPSIS测度方法 |
6.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测度实例 |
6.4.1 数据收集和整理 |
6.4.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主体效应测度实例 |
6.4.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客体效应测度实例 |
6.4.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组织效应测度实例 |
6.4.5 结果讨论 |
6.5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的优化策略 |
6.5.1 基于可视化内容的优化 |
6.5.2 基于可视化方式的优化 |
6.5.3 基于可视化主体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10)煤矿人因失误事故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危险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人因失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理论及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理论及现状 |
1.2.3 人因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煤矿事故致因机制分析 |
2.1 我国能源现状分析 |
2.2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特征 |
2.3 煤矿事故致因分析的必要性 |
2.4 煤矿事故致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人因失误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 人因相关理论 |
3.1.1 人因失误管理 |
3.1.2 人的不安全行为 |
3.1.3 人因失误事故 |
3.1.4 煤矿人因失误事故 |
3.2 煤矿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的确定 |
3.2.1 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
3.2.2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前提影响因素 |
3.2.3 组织管理影响因素 |
3.2.4 环境影响因素 |
3.3 人因失误关键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3.3.1 人因失误影响因素指标结构分析 |
3.3.2 人因失误因素权重计算 |
3.4 人因失误关键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
3.4.1 灰色关联分析简述 |
3.4.2 煤矿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
3.5 煤矿人因失误关键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煤矿人因失误危险识别评价 |
4.1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概述 |
4.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煤矿人因失误危险识别评价 |
4.2.1 确定煤矿人因失误危险识别评价指标体系 |
4.2.2 构建煤矿人因失误贝叶斯网络拓朴结构 |
4.2.3 人因失误影响因素贝叶斯网络危险识别分析 |
4.2.4 贝叶斯网络危险识别模糊综合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煤矿人因可靠性分析 |
5.1 煤矿人因可靠性分析基本概念 |
5.1.1 煤矿人因失误与人因可靠性 |
5.1.2 煤矿人因失误特点 |
5.1.3 煤矿生产中人体行为类型 |
5.1.4 煤矿人因可靠性分析人因行为形成因子 |
5.2 煤矿人因可靠性分析 |
5.2.1 煤矿人因可靠性分析中人的操作失误类型 |
5.2.2 煤矿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
5.3 煤矿人因失误可靠性分析 |
5.3.1 煤矿人因失误可靠性模型构建 |
5.3.2 煤矿人因失误可靠性分析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术论文 |
三、获奖情况 |
四、研究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心理现象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的评价研究[D]. 白丽萍.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D]. 陈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我国尘肺病问题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与运行演化研究[D]. 黄心如.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冉景太.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5]煤矿粉尘防治安全性评价及在新疆地区煤矿的应用[D]. 雷雯.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多因素条件下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素质测评研究[D]. 高志扬.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7)
- [7]XX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D]. 李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8]综采工作面不同环境条件对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影响分析与研究[D]. 周霏.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基于认知科学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效应研究[D]. 李光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10]煤矿人因失误事故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危险识别研究[D]. 兰建义.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