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证印制使用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证印制使用管理的通知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证书印刷和使用管理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辽宁省人民政府[1](2015)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文中指出辽政发〔2015〕2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研究论证,省政府决定,取消调整行政职权事项411项。其中:取消192项,下放61项,调整管理方式149项(改为后置审批74项、明确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15项、调整为内部审批43项、转移至社会组织16项、暂停审批1项),取消调整涉密事项9项(按规定另行通知)。同时,承接国务院下放事项15项。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

孟祥明,陈玉杰,苏伟[2](2013)在《寿光市土地证书新型防伪与信息化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寿光市国土资源局着力于研究土地证书的防伪及信息化管理,希望通过高效防伪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证书的防伪水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土地证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登记信息快速查询、快速采集,实现土地证书的变更登记及证书发放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

程雷[3](2013)在《我国土地登记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我们的命脉,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寻常百姓生活都离不开土地,土地登记的根本目的是对权利的公示,土地登记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的运用,在分析各国土地登记制度、土地登记机关、土地登记赔偿制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工作实际层面分析我国土地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目前我国土地登记管理工作正向依法有序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在相对人登记意识、土地登记流程管理、土地登记机构、土地登记管理制度、土地登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对人登记意识淡薄主要是因为其办证意识不足、节省相关交易税费、拖延办理造成的。审核方式低效表现在一方面是审核手段单一,另一方面是部门协作有待加强。登记机构不统一不仅增加企业和群众的负担,提高了行政成本,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现行的土地登记赔偿的渠道仍有待拓宽。土地登记代理中存在着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现象。证书防伪功能弱化,造假呈网络化趋势,我国土地登记信息查询系统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分析土地登记管理存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加大土地登记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行政服务大厅便民措施,强化申请制度,提升土地登记意识。提升技术支撑手段,经验与技术并用,推进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土地登记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强化风险教育,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做好事先防范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控机制。加快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整合职能优势,建立房地统一的登记机关。探索建立土地登记管理职业责任保险。通过完善约束、年审、退出机制,规范土地登记代理制度。加强对证书管理的同时,提升证书防伪技术的应用,严肃查处制、售假证书的行为。对符合法定程序的资料查询加大查询力度的同时,做好保密工作,防止资料外泄。

马贤磊[4](2008)在《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研究 ——以丘陵地区水稻生产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和农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有效的制度改革一直被视为是促进农业增加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其中农地产权制度更是被看作是解决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和农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核心。因此农地产权制度是否完善已成为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有关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可以说,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生产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研究主题。但是正因为该主题对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及研究主题本身的争议性,长期以来,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学术研究人员都没有忽略过对该主题的分析和探讨。以往众多研究普遍分解农地产权的权利束,经验检验农地产权制度的稳定性和转让性等细化的权利对农民土地投资、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和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这为系统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绩效影响提供基础的分析方法,但是以往研究较少构建系统的理论模型来剖析农地产权制度在微观层面如何影响农户土地投资决策和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决策,另外,以往的研究也缺乏系统地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土地投资、土地租赁市场和农业生产绩效四者间的内在关系。大量的经验研究都检验了以往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投资、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和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但很少有文献检验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的绩效。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农地产权的转让性已经比较完整,但是仍然缺乏稳定性,表现为一方面土地调整思维仍然普遍存在于农民心中,土地调整并没有完全禁止;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权证书发放比例不高,并且大部分已发放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并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因此,这为检验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生产绩效间的关系提供了研究空间。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发现该阶段改革主要集中于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对土地承包权的权能拓展和期限延长。即,一方面在原先不允许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允许土地流转,并逐渐减少土地流转中的限制,提供越来越自由的土地转让权;另一方面,延长土地承包期,由原先的延长15年到承包期满再延长15年,最后到维持农地承包期30年不变。同时逐渐减少村集体对农村土地行政调整的范围,由原先政策允许“大调整”到政策禁止“大调整”,鼓励“小调整”,再到政策禁止“大调整”,限制“小调整”在“个别经营者”之间。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土地产权清晰地界定给农民,赋予农民更加“个人化”的农地产权,杜绝侵权现象。但是改革中一直存在两个困境:农地稳定与土地调整间的困境以及土地租赁市场政策改革的困境。虽然原因复杂,但是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放大了农地产权不稳定带来的影响是造成两个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全文的研究结构为“分析框架—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即首先从分析框架出发提炼研究问题的本质和基本逻辑思路,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说,最后构建经验模型来检验理论假说。在分析框架部分,本文构建了以“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绩效”为主线,以土地投资激励效应和土地租赁市场配置效应为两个核心的基本分析框架,即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通过对两个核心——土地投资激励效应和土地租赁市场配置效应的影响来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因此,两个核心是衔接这条主线的必要部分。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引用企业领域的投资决策理论探讨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土地投资影响的微观机制。理论模型分别分析了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户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间的关系,并使用农户调查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论指出农户根据传统的净现值理念来决策土地上的短期投资,现阶段农地产权的稳定性并不激励农户的短期投资,表现为衡量农地产权稳定性的土地产权变量在统计上并不显着;但是由于农户的长期投资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农户根据实物期权理念来决策长期投资。因而农地产权的稳定性能够激励长期投资,表现为大部分衡量农地产权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的变量在统计上都显着。论文主体的第二部分借用基本农户模型和交易费用理论探讨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影响的微观机制。理论模型分别分析了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租入市场和租出市场间的关系,并进行经验检验。结论指出农户土地租入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决策之间存在联立性,土地调整次数的减少和土地证书发放比例的增加能够激励未参与土地租入市场的农户租入土地或者已租入土地的农户租入更多的土地;但是土地租出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决策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立性,可能的原因是土地社会保障功能阻碍了农户租出土地。但既便如此,土地证书发放比例的增加仍然能够激励部分未参与土地租出市场的农户租出土地或者已租出土地的农户租出更多的土地。论文主体的第三部分经验检验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生产绩效间的关系,指出农地产权稳定性的投资激励效应对土地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生产能力的激励程度都是非常微弱的,甚至存在反激励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农业生产中的高不确定性促使农户利用短期投资来替代长期投资,从而掩盖了长期投资对土地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生产能力的促进作用;与投资激励效应不同的是,虽然现阶段农地产权稳定性的市场配置效应对土地生产能力的影响不显着,但是对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影响是显着的,这表明农户虽然可以通过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间的替代来弥补资源配置效应对土地生产能力的影响,但是无法改变其低下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事实。这种资源配置效应来自于地权稳定性激励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促进土地从低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农户手中转移到高劳动力生产能力农户手中,提高整体劳动力生产能力。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目前服务于解决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和农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政策启示包括:(1)将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识上来,而不再是仅仅对农地产权进行权能拓展和期限延长;(2)完善农地产权方面法规,缩小《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土地调整”范围,严格禁止由于人口变化或者其它人为因素(土地征用)导致的土地调整,而将土地调整的“特殊情形”仅界定给自然灾害导致的无法通过其它途径解决的土地矛盾;(3)推进农村基层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政策宣传和相关监督机制引导农村基层土地产权改革。通过颁发法律上生效的土地产权证书以及土地政策宣传,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村土地30年使用权归自己所有;(4)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渐释放农地产权的社会保障功能;(5)改革配套政策环境,包括加大地方政府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减少自然灾害带给土地投资的风险;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带给农业投资的风险;积极推进非农就业市场发育,激活土地租赁市场。

中国土地政策综合改革课题组,李剑阁,蒋省三,韩俊[5](2008)在《强化中国城乡土地权利:整体性法律框架与政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决中国土地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权利。应加强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权利,消除农民在法律和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加强农民对宅基地的权利,通过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法律与政策框架,规范农村宅基地转让的条件、程序、利益分配及产权。改善征地程序和补偿结果,在减少征地给个人和社区带来的困难同时,提高征地手段的效果和效率。加强城市土地使用权及其管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机制要求的城市地权制度。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6](2006)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管理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

国务院[7](2003)在《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文中研究指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决定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33号)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在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认真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

国务院[8](2003)在《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文中研究表明国发[2002] 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决定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 33号)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在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认真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国务院[9](2002)在《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文中研究指明《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共取消了789项行政审批项目,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有着深远的意义。

国务院[10](2002)在《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文中认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决定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33号)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在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认真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广泛深人地审核论证,国务院决定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各部门、各地区要研究并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证书印刷和使用管理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证书印刷和使用管理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寿光市土地证书新型防伪与信息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证书防伪及管理现状
    1.1 现状
    1.2 防伪形式
2 新型土地证书防伪及信息化管理模型
    2.1 研究成果
    2.2 系统结构
3 系统功能实现
    3.1 防伪功能
    3.2 查询功能
    3.3 信息采集与业务办理功能
    3.4 证书管理功能
4 系统评价
5 结语

(3)我国土地登记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地登记制度研究
        1.2.2 土地登记机关研究
        1.2.3 土地登记赔偿制度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土地登记管理概述
    2.1 土地登记的涵义
    2.2 土地登记的历史沿革
    2.3 土地登记管理的内容与分类
        2.3.1 土地登记的内容
        2.3.2 土地登记的分类
        2.3.3 土地登记管理
第3章 我国土地登记管理的现状与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土地登记管理的整体现状
    3.2 我国土地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相对人登记意识淡薄
        3.2.2 土地登记流程管理有待改进
        3.2.3 登记机构不统一
        3.2.4 土地登记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3.2.5 土地登记信息技术仍需提升
第4章 完善我国土地登记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申请制度,提升土地登记意识
    4.2 加强土地登记流程管理
        4.2.1 经验技术并用,加强部门协作
        4.2.2 提升土地登记人员上岗技能
    4.3 统一登记机关
    4.4 健全土地登记管理制度
        4.4.1 探索建立职业责任保险
        4.4.2 规范土地登记代理制度
    4.5 加快土地登记信息化建设
        4.5.1 加强证书防伪功能
        4.5.2 加强资料信息查询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研究 ——以丘陵地区水稻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投资影响
        1.2.2 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租赁市场影响
        1.2.3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介绍
        1.5.1 研究方法
        1.5.2 样本地区选择和数据介绍
    1.6 研究思路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7.1 可能的创新
        1.7.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地产权制度演进与现阶段农地产权特征
    2.1 家庭承包制形成、完善与发展
        2.1.1 家庭承包制确立阶段
        2.1.2 家庭承包制完善阶段
        2.1.3 家庭承包制发展阶段
    2.2 农地产权制度演进中两个困境
        2.2.1 农地稳定与土地调整——难以调和矛盾
        2.2.2 农地稳定与非正规土地租赁市场发育——政策改革困境
    2.3 现阶段农地产权特征
        2.3.1 全国范围内土地产权特征
        2.3.2 调查地区土地产权特征
        2.3.3 现阶段农地产权特征小结
第3章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分析框架
    3.1 基本分析结构:分析框架—理论模型—经验模型
        3.1.1 分析框架
        3.1.2 理论模型
        3.1.3 经验模型
    3.2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机制:一般性分析框架
        3.2.1 产权经济分析理论基础
        3.2.2 产权与经济绩效
        3.2.3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生产绩效:一般性分析框架
        3.2.4 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3.2.5 小结
第4章 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投资影响
    4.1 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投资影响:投资决策模型
        4.1.1 投资决策基本方法
        4.1.2 农户土地投资特征
        4.1.3 传统净现值法与短期投资决策
        4.1.4 实物期权分析方法与长期投资决策
        4.1.5 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投资影响
        4.1.6 论假说提炼
    4.2 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投资影响:经验检验
        4.2.1 基本模型识别
        4.2.2 变量选择和定义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4 估计结果
        4.2.5 估计结果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影响
    5.1 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租赁市场影响:土地租赁市场模型
        5.1.1 已有理论模型
        5.1.2 模型构建
        5.1.3 模型分析
        5.1.4 交易成本来源
        5.1.5 理论假设提炼
    5.2 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影响:经验检验
        5.2.1 基本模型识别
        5.2.2 变量选择和定义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2.4 估计结果
        5.2.5 估计结果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
    6.1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的作用机制:文献研究
    6.2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经验检验
        6.2.1 基本模型识别
        6.2.2 变量选择和定义
        6.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6.2.4 估计结果
        6.2.5 估计结果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9)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证书印刷和使用管理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J].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5(S1)
  • [2]寿光市土地证书新型防伪与信息化管理[J]. 孟祥明,陈玉杰,苏伟. 山东国土资源, 2013(Z1)
  • [3]我国土地登记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程雷. 山东大学, 2013(11)
  • [4]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研究 ——以丘陵地区水稻生产为例[D]. 马贤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
  • [5]强化中国城乡土地权利:整体性法律框架与政策设计[J]. 中国土地政策综合改革课题组,李剑阁,蒋省三,韩俊. 改革, 2008(03)
  • [6]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管理的通知[J].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国土资源通讯, 2006(Z1)
  • [7]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J]. 国务院.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3(04)
  • [8]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J]. 国务院.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3(02)
  • [9]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J]. 国务院. 吉林政报, 2002(S1)
  • [10]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2(34)

标签:;  ;  ;  ;  ;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证印制使用管理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