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和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

食品和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

一、食物和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房婷婷[1](2021)在《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黄河鲤鱼是山东地区特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因为当前饲料资源短缺的现状抑制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所以诱食剂的研究和开发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为了研究非氨基酸类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诱食作用及应用效果,首先采用迷宫诱食试验法,通过重复试验、对比试验及差异分析,系统研究并筛选了单一诱食剂的最佳诱食浓度、最佳复合诱食剂配比,以及复合诱食剂的添加对黄河鲤鱼的应用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单一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为了探究单一诱食剂的最佳诱食浓度,试验中选择了8种单一诱食剂,通过迷宫诱食试验,以集鱼数为指标进行最佳浓度筛选,得出了各单体诱食剂的最佳浓度,分别是:DMPT 0.06%、陈皮粉0.22%、蒜粉0.05%、谷氨酸钠0.07%、酵母粉0.75%、葡萄糖0.09%、TMAO 0.62%、甜菜碱0.36%。2.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因为单体诱食剂效果不如复合诱食剂诱食效果好。为了探究不同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诱食效果比较,试验中选择了前六种诱食效果较好的诱食剂,以六种中选择三种的方式,组合成二十种复合诱食剂,进行迷宫诱食试验,以集鱼数为指标进行最佳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得到了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0.05%蒜粉+0.06%DMPT+0.75%酵母粉和0.07%谷氨酸钠+0.22%陈皮粉+0.36%甜菜碱,3种诱食效果较好的复合诱食剂。3.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应用效果:应用试验设5个处理组,I组为鱼粉组(正对照),II组为无鱼粉组(负对照),在II组基础饲料之上添加了复合诱食剂1(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复合诱食剂2(0.05%蒜粉+0.06%DMPT+0.75%酵母粉),复合诱食剂3(0.07%谷氨酸钠+0.22%陈皮粉+0.34%甜菜碱)分别为III、IV和V组。(1)生长、血液指标:III、IV和V组增重率、终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而这3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III、IV和V组的肝胰比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III组的肥满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鱼体成分指标中,III、IV和V组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血液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血清中血糖、球蛋白、总胆固醇、AST、ALT等指标差异不显着(P(29)0.05)。但负对照的白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I组的总甘油三酯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总甘油三酯含量的最低值体现于负对照组。(2)免疫、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中,III、IV和V组的血清、腮溶菌酶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III、IV和V组的鳃溶菌酶含量III组最高,比负对照组高16.6%(P(27)0.05);III、IV和V组的肝溶菌酶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P(27)0.05),其中III组比负对照组高10.1%。血清中酸性磷酸酶I组和III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其中III组比负对照组高12.1%。抗氧化指标中,III、IV和V组中血清、肝脏及腮的SOD、CAT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其中III组的血清SOD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高于负对照组19.7%和15.9%,III、IV和V组的肝脏GSH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血清、肝脏和腮中的MDA含量均低于负对照组。(3)肠道组织形态:前肠的皱襞高度III、IV和V组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III组的皱襞宽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前肠中肌层厚度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由上述结论可以得知,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能够显着提高黄河鲤鱼的增重率,饲料利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复合诱食剂的添加显着提高了血清、肝脏和鳃中溶菌酶、SOD含量,增加了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含量和CAT含量,增强了鱼体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血清、肝脏和鳃中MDA含量,提升黄河鲤鱼机体免疫能力;日粮中添加诱食剂的试验组的肠道皱襞高度、宽度显着增加,说明复合诱食剂还能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在减轻肠道损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添加了复合诱食剂的三个试验组中,III组(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在各个指标上表现较好,更适合添加于黄河鲤鱼日粮中。

刘永强[2](2021)在《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用6种等氮不同脂质水平的配合饲料投喂40d龄吉富罗非鱼幼鱼:对照(基础)饲料(含脂质0.35%),另添加鱼油配制含脂质3.35%、6.35%、9.35%、12.35%和15.35%的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养殖槽(容量为120L)共36尾。于试验开始和投喂90d后随机抽取鱼样品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长指数(DGI)、增重率(WGR)、体长增长率(BLG)和蛋白质效率(PER)显着提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P<0.05),但对存活率(SR)没有显着影响(P>0.05)。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时,S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8%时,DGI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7%时,W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1.56%时,BLG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5%时,PE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1%时,FCR最低。因此,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2.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形体指标,包括肥满度(CF)、肝体系数(HSI)和脏体系数(VSI)。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4%时,CF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7.56%时,HSI最低;当饲料脂质水平为4.53%时,VSI最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全鱼体成分。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着升高(P<0.05),全鱼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5),但对全鱼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降低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酶(Lipase)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肠中Lipase活性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和肠系膜脂肪组织中FAS活性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Lipase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FAS活性大小为:肝>肠系膜脂肪组织>肌肉。3.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抗氧化性能、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抑制能力。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肝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脾、头肾和肝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NF-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4.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各组织/器官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在试验组中,各组织/器官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含量随饲料脂质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同一组织/器官PUFAs含量显着高于SFAs含量和MUFAs含量(P<0.05)。相对于鱼体其他组织/器官而言,肝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更易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敏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血清中瘦素(LEP)浓度显着升高(P<0.05),脂联素(ADPN)浓度显着降低(P<0.05)。各组织/器官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LEP基因以及脂联素受体1/2(AdipoRI/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ADPN基因以及瘦素受体(Lep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PPARα基因主要在肝、脑和心脏中表达,LEP基因主要在脑和肝中表达,LepR基因主要在脑、脾和心脏中表达,ADPN基因主要在肝和脑中表达,AdipoR1基因主要在脑、脾、心脏和肝中表达,AdipoR2基因主要在脑、肝和肌肉中表达。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可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

张晓冉[3](2021)在《不同淀粉水平对花鲈和施氏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碳水化合物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能源物质,在全球鱼粉资源十分有限进而导致鱼粉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使用碳水化合物替代部分饲料蛋白一直是水产养殖业所探索的方向之一。花鲈和施氏鲟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二者均属于高营养级肉食性鱼类,但分类学地位却相差甚远,目前关于花鲈和施氏鲟对较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研究较少。本文对比研究了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在长期摄食和短期饥饿阶段生长性能和糖脂代谢的影响。设计两种等氮等能的花鲈试验饲料,基础饲料包含13.0%的淀粉,作为低淀粉对照组,命名为LS;实验饲料包含20.2%的淀粉,作为高淀粉实验组,命名为HS。设计两种等氮能比的施氏鲟试验饲料,基础饲料包含43.0%的粗蛋白和11.5%的淀粉,作为高蛋白低淀粉对照组,命名为HPLC;实验饲料包含38.9%的粗蛋白和23.6%的淀粉,作为低蛋白高淀粉实验组,命名为LPHC。花鲈初始体重为10.43±0.01 g,施氏鲟初始体重为69.99±0.01 g,两种鱼类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生物学重复,进行8 w的长期生长试验及1 w的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验1: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20.2%淀粉水平饲料(HS)对花鲈长期生长性能没有负面影响。在8 w餐后3 h(8 w P3 h),HS组花鲈糖异生(g6p)在转录水平显着下调,糖酵解(pk)在转录水平显着上调,在8 w餐后24 h(8 w P24 h)HS组花鲈糖酵解(gk和pfk-1)在转录水平显着下调,表现出良好的糖代谢反应;然而HS组糖异生(G6P)和糖酵解(PK)在酶活水平的高表达诱导花鲈在餐后24 h(8 w P24h)仍表现为持续高血糖现象,表明花鲈在空腹状态下不能有效调控糖酵解。过量淀粉摄入显着提高能量代谢(c AMP)以缓解高血糖,避免糖原蓄积。花鲈摄入20.2%淀粉水平饲料后有效抑制脂肪合成(acc1和fasn),避免脂肪肝现象,同时β氧化(cpt1α和pparα)下调,在饥饿初期主要分解肝糖原(pygl)供能,在饥饿1 w后肝脏脂解(atgl)上调,加速分解肝脏脂肪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从而保护机体蛋白质和脂肪在饥饿期间免受过度分解。实验2: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影响38.9%蛋白23.6%淀粉水平饲料(LPHC)对施氏鲟生长性能没有负面影响。摄入LP HC饲料后在8 w餐后24 h(8 w P24 h)显着上调糖酵解(GK和PK),加速葡萄糖分解代谢以维持血糖稳态,避免出现糖原蓄积。在饥饿阶段有效上调糖异生(PEPCK和G6P)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此外,LPHC饲料的摄入上调chrebp诱导过量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并通过抑制脂肪合成(acc1和fasn),加速脂解和β氧化(HSL,cpt1α和pparα)以防止脂肪过度蓄积。在饥饿阶段鲟鱼有效分解肝糖原和肝脏脂肪(HSL和PPARα)供能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从而防止体蛋白过度分解。实验3: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影响比较研究对花鲈和施氏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花鲈和施氏鲟摄食两种不同淀粉水平(13.0-20.2%)(11.5%-23.6%)饲料未对其生长性能产生显着影响。在饥饿阶段,花鲈和施氏鲟体内肝糖原含量均显着降低,体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显着变化,在饥饿期间两种鱼均有效分解肝糖原供能以防止机体脂肪和蛋白质过度分解,从而更有助于应对长期饥饿。此外,施氏鲟对高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优于花鲈,施氏鲟摄食高淀粉饲料后加速糖酵解(GK和PK),并在饥饿阶段上调糖异生(PEPCK和G6P)以维持血糖稳态。花鲈摄食20.2%淀粉水平饲料在空腹状态下仍表现持续高血糖,不能有效调控糖酵解。花鲈和施氏鲟分别摄食20.2%和23.6%淀粉水平饲料均有效抑制肝脏脂肪合成(acc1和fasn)防止脂肪过度蓄积。在饥饿初期,HS组花鲈上调肝糖原分解(pygl)途径并下调肝脏脂肪β氧化(cpt1α和pparα)途径优先分解肝糖原供能,在饥饿后期,加速肝脏脂肪分解(atgl)供能;施氏鲟在饥饿初期主要以肝糖原和肝脏脂肪(cpt1α和pparα)作为主要供能物质,在饥饿后期加速肝脏脂解(hsl)途径分解肝脏脂肪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

孙志远[4](2021)在《红鳍东方鲀支链氨基酸营养生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红鳍东方鲀幼鱼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营养需求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红鳍东方鲀对饲料中支链氨基酸之间可能交互作用的响应,以期阐明红鳍东方鲀利用饲料不同水平支链氨基酸的特点,为红鳍东方鲀配合饲料精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包括四个部分:1.红鳍东方鲀幼鱼异亮氨酸营养需求研究本实验通过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异亮氨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指标、蛋白质利用及血清和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探讨红鳍东方鲀对异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异亮氨酸制成6组等氮等脂饲料,各组异亮氨酸的实际水平分别为1.23%、1.47%、1.61%、1.98%、2.17%、2.31%,对初始体重约为(29.00±0.01)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进行10周的喂养试验,每种饲料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表明:随异亮氨酸在试验饲料中含量增加,蛋白质沉积率(PPV)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1.98%及2.17%组达到最高,显着高于1.23%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的趋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1.61%、1.98%及2.17%组达到最高,显着高于1.23%组(P<0.05);血清游离异亮氨酸含量随饲料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先升高,后达到平台期;随着饲料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肌肉中游离异亮氨酸含量呈现明显的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饲料中异亮氨酸水平对生长率、饲料利用能力、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无显着性影响(P>0.05)。以蛋白质沉积率、鱼体蛋白质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根据二次回归曲线得到,红鳍东方鲀幼鱼对异亮氨酸需求量为饲料的1.83%~1.96%,相当于饲料蛋白质的4.07%~4.36%。2.不同水平缬氨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肠道氨基酸和小肽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鱼粉、花生粕和明胶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置基础饲料,在此基础上,添加0%、0.6%、1.2%、1.8%、2.4%、3.0%的晶体缬氨酸配置成半精制实验饲料(实际缬氨酸含量为1.09%、1.52%、2.05%、2.52%、3.14%、3.63%)。以初始体重为(24.7±0.3)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8周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随饲料缬氨酸水平上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并在2.52%组达到最大值;鱼体粗蛋白含量在2.52%组达到最大值(P<0.05);肥满度和肝体比随饲料缬氨酸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在2.52%组达到最大值;随饲料缬氨酸水平上升,肌肉缬氨酸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缬氨酸2.52%组的肌肉支链氨基酸转氨酶(BCAT)和肝脏支链α-酮酸脱氢酶(BCKDH)活性最高(P<0.05),饲料缬氨酸3.14%组肝脏支链α-酮酸脱氢酶激酶(BCKDHK)活性最高(P<0.05);饲料缬氨酸水平过高时不仅显着抑制肠道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1表达,也抑制了PAT1、y+LAT2和EAAT3非中性氨基酸和小肽转运载体Pep T1的基因表达(P<0.05)。分别以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和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得到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缬氨酸需求量为饲料的2.42%~2.90%,占饲料蛋白质的5.41%~6.49%。3.不同水平亮氨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和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及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依次添加0%、0.4%、0.8%、1.2%、1.6%、2.0%的晶体亮氨酸,配置成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料亮氨酸的实测水平分别为1.93%、2.49%、2.86%、3.26%、3.63%、4.07%。对初始体重为(28.97±0.02)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进行10周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无显着性影响(P>0.05);对鱼体化学组成和形体指标也无显着性影响(P>0.05);饲料亮氨酸2.86%组肌肉游离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着上升(P<0.05);饲料亮氨酸4.07%组血清游离天冬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显着上升(P<0.05);饲料亮氨酸水平过量显着抑制TOR和S6K1在肌肉中的表达,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上升,4E-BP1基因表达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亮氨酸水平上升使肠道小肽转运载体基因Pep T1显着下调(P<0.05)。综上所述,尽管饲料不同水平亮氨酸不影响红鳍东方鲀的生长,但是过量亮氨酸会使血清和肌肉游离亮氨酸升高,并抑制肌肉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4.红鳍东方鲀对饲料中的亮氨酸及与其他支链氨基酸拮抗作用的研究本实验以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适宜水平组为对照组,设计饲料低亮氨酸水平组,记作Leu-L;高亮氨酸水平组,记作Leu-H;高异亮氨酸水平组,记作Ile-H;以及高缬氨酸水平组,记作Val-H。对初始体重为(24.2±0.3)g的红鳍东方鲀进行8周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支链氨基酸含量过高对红鳍东方鲀生长和饲料利用无显着影响(P>0.05),Leu-L组与Leu-H组生长性能无显着性差异(P<0.05);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Leu-H组肝体比和肥满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Val-H组肌肉的硬度、粘附性、弹性和胶粘性有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高亮氨酸、异亮氨酸或缬氨酸组,肌肉和血清中剩余2种游离支链氨基酸含量没有显着下降(P>0.05);与其他组相比,对照组肝脏支链α-酮酸脱氢酶(BCKDH)和支链α-酮酸脱氢酶激酶(BCKDHK)活性更低(P<0.05);饲料过量亮氨酸或过量缬氨酸均可以显着激活TOR信号通路(P<0.05);与其他组相比,对照组和Leu-L组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和小肽转运载体转录水平更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无显着影响,红鳍东方鲀对饲料不同亮氨酸水平有较高耐受性,对支链氨基酸交互作用的分析表明支链氨基酸拮抗作用不明显。

谭占坤[5](2021)在《藏猪耐粗饲特性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藏猪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方型猪种,主要生活在高山、峡谷、草地、森林及乡村的田间地头,千百年来为藏区同胞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藏猪常年放牧养殖,生活环境多样,食物来源广泛,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抗高寒、耐缺氧、耐粗饲、抗逆性强以及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国家十分重视优良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西藏于2017年提出了藏猪产业规划,适度规模化藏猪养殖势在必行。藏猪生长速度较慢,营养需求与瘦肉型猪明显不同,能够消化较高的饲粮纤维。藏猪本身并不能分泌消化饲粮纤维的酶类,一般认为,饲粮纤维的消化主要依靠大肠中的微生物来完成。目前,藏猪的耐粗饲能力还未见到数据来支撑,其耐粗饲机理研究也很有必要。本研究,以饲喂在林芝市典型放牧养殖基地的放牧藏猪为研究对象,舍饲藏猪和瘦肉型商品猪(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猪)为对照,比较了在原始状态下3个类型猪大肠(盲肠和结肠)中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细菌群落间的相关性,获取3个类型猪大肠内的特异细菌群落;同时,以相同背景群体的150日龄左右放牧藏猪、舍饲藏猪和DLY猪各10头为对象,饲喂10%粗纤维水平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共15 d,采用指示剂法收集5 d粪便,比较3个类型猪对饲粮营养物质特别是纤维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获取放牧藏猪耐粗饲特性的数据,并测定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收粪期结束后,将试验猪屠宰,测定盲肠与结肠形态,以及盲肠、结肠和粪便中纤维消化酶活、挥发性脂肪酸与p H值,采集消化道(胃、小肠、大肠、直肠)食糜,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V3-V4区域序列,比较细菌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下的结构与组成,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获取关键细菌群落;采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MRT),测定粪便中细菌与真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获取粪便中关键微生物物种。采用转录组学研究了3个类型猪盲肠与结肠肠段中与挥发性脂肪酸吸收利用显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通路,从转录水平来初步探索了藏猪的耐粗饲特性。结果如下:1、天然状态下,放牧藏猪盲肠与结肠细菌具有更高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相对丰度共同最高的门,放牧藏猪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盲肠与结肠)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盲肠)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2个类型猪(P<0.05)。放牧藏猪盲肠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Dehalobacterium、YRC22、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费氏刺骨鱼菌属(Epulopiscium)、Shuttleworthia、艰难杆菌属(Mogibacterium)、Allobaculum、贪铜菌属(Cupriavidus)、草酸杆菌属(Oxalobacter)与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结肠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Dehalobacterium、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YRC22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2、150 d DLY猪体重、增重、采食量与料肉比均显着优于藏猪。放牧藏猪饲粮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DLY猪粗脂肪、粗蛋白质与总能表观消化率最高,放牧藏猪最低(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表明,放牧藏猪具有与高原低氧相适应的血液细胞(P<0.05),DLY猪的血液代谢更佳(P<0.05)。3、放牧藏猪盲肠、结肠与粪便中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活力均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盲肠、结肠与粪便p H值中性略偏酸,但3个类型猪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DLY盲肠、结肠与粪便中含有丰富的乙酸、丙酸和丁酸,放牧藏猪乙酸以及盲肠、结肠、粪便丁酸含量、结肠丁酸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藏猪(P<0.05)。纤维素酶与饲粮纤维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盲肠和粪便半纤维素酶与饲粮粗纤维和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盲肠乙酸含量与饲粮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4、从胃到直肠,消化道微生物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胃中微生物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小肠中微生物明显不同,小肠中聚集了大量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相关的微生物,大肠中的微生物主要与剩余营养物质的酵解有关。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和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与饲粮纤维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放牧藏猪盲肠与结肠中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5、通过三代测序技术,在18个粪便样品中共鉴定出细菌15个门、26个纲、48个目、87个科、190个属、419个种,鉴定出真菌4个门、13个纲、23个目、39个科、55个属、58个种。粪便细菌中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Sphaerochaeta、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Anaerovorax、Alloprevotella rava、Fibrobacter intestinalis、Succinivibrio dextrinosolvens、Papillibacter cinnamivorans,真菌中单胞瓶霉属(Phialemonium)、柄孢壳菌属(Podospora)、Lacrymaria、Phialemonium atrogriseum、Phialemonium inflatum、Lacrymaria subcinnamomea与饲粮纤维类物质表观消化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以上微生物类群在放牧藏猪粪便中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6、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共有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ZFY(y型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 Y-linked)、AADAT(氨基乙二酸转氨酶,aminoadipate aminotransferase)、CLDN8(紧密连接蛋白8抗体,claudin 8)、EIF1AY(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A y链,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1A Y-linked)、KDM5D(赖氨酸脱甲基酶5D,lysine demethylase 5D)、LDHB(乳酸脱氢酶B,lactate dehydrogenase B)、MYL2(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 2)、PLA2G2A(磷脂酶A2组IIA,phospholipase A2group IIA)、SLC22A14(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4,solute carrier family 22member 14)可能与盲肠和结肠中纤维降解产物的利用相关。通过差异基因KEGG富集发现盲肠与结肠中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糖酵解和糖原异生(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丙酮酸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与丁酸甲酯代谢(Butanoat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是放牧藏猪饲粮纤维消化产物的重要代谢途径。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放牧藏猪具备耐粗饲的能力。藏猪作为高原小型地方型猪种,其生长较慢,饲料报酬较低;在放牧养殖的条件下,藏猪形成了耐粗饲的良好能力,消化饲粮纤维类物质的能力比舍饲养殖的猪种要高10%以上。放牧藏猪的耐粗饲能力与其饲养环境密切相关,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品种(藏猪与瘦肉型猪)并不会对饲粮纤维类物质的消化造成影响。(2)盲肠与结肠微生物及其分泌的消化酶类为藏猪耐粗饲提供了消化动力。放牧藏猪耐粗饲特性的机制与其肠道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及其所属的细菌是降解饲粮纤维类物质的关键细菌,肠道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提供了降解饲粮纤维类物质的酶学动力。(3)盲肠与结肠多个基因及代谢通路为藏猪饲粮纤维的消化产物提供了吸收及代谢动力。盲肠与结肠中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糖酵解和糖原异生(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丙酮酸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与丁酸甲酯代谢(Butanoat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是放牧藏猪饲粮纤维消化产物的重要代谢途径。

李静芝[6](2021)在《食品中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真菌毒素在很多谷物及其制品中常共同存在,对人和动物均有急慢性毒性、致癌、致畸等作用,因此仅检测其中一种毒素的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因其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发射峰窄和不易光漂白等优势,在食品污染物的高灵敏检测中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将以UCNPs为核心,建立两种同时检测食品中FB1和ZEN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实现两种毒素的高灵敏同时检测,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免疫传感技术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BA法(生物素-亲和素)的上转换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同时检测两种真菌毒素。以96孔酶联板作为检测平台,对UCNPs表面修饰链霉亲和素获得上转换荧光探针,其可与生物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随着反应体系中待测目标物浓度的升高,荧光强度与其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以此实现目标物的检测。2.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结合磁分离传感技术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磁分离和双色上转换的高灵敏免疫荧光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FB1和ZEN。首先采用改良的溶剂热法合成两种UCNPs,表面氨基化修饰后,分别与两种毒素抗原偶联形成上转换荧光探针;将环氧基磁珠分别与毒素抗体偶联获得磁珠捕获探针。根据免疫竞争原理,随着反应体系中待测目标物浓度的升高,上清中荧光强度的变化与其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据此实现两种目标物的高灵敏检测。结果1.FB1和ZEN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免疫传感技术研究:本方法中用808 nm激发的六方相UCNPs,其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平均直径50 nm。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上转换荧光强度随着目标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FB1和ZEN在0.2 ng/m L~80 ng/m L,0.5 ng/m L~125 ng/m L的线性范围内,检出限分别达到0.16 ng/m L、0.20 ng/m L。本方法可用于玉米粉和牛奶的加标回收,平均回收率在97.81%~114.52%之间,RSD<5.0%。2.FB1和ZEN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结合磁分离传感技术研究:本方法中用980 nm激发的两种六方相的UCNPs,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平均直径为30nm。在最佳优化条件下,上转换荧光强度随着目标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FB1和ZEN的线性范围在0.05 ng/m L~5 ng/m L之间,检出限分别为0.016 ng/m L、0.012ng/m 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真实样品检测中,平均回收率在85.97%~113.82%之间,RSD<5.0%。结论本文围绕上转换纳米颗粒这一新型纳米材料,以两种真菌毒素为检测对象,成功构建了两种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实现了FB1和ZEN的同时检测。此外,本研究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准确性和简便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实现食品中污染物多靶标高灵敏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任飞荣[7](2021)在《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合成生物素和泛酸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个包括至少36个隐种的复合种,其中隐种MEAM1是世界性重大入侵农业害虫,其含菌细胞内定殖原生共生菌Porteria和次生共生菌Hamiltonella。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烟粉虱共生菌的基因组丢失了很多必需基因。有研究发现,多个细菌源水平转移基因在烟粉虱隐种MEAM1的含菌细胞中高表达,可补充共生菌缺失的基因,然而这些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前期研究发现,烟粉虱隐种MEAM1基因组携带细菌源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bioB和panBC,推测它们可能参与维生素B7(生物素)和B5(泛酸)的合成。本论文系统研究了这些基因在烟粉虱体内生物素和泛酸合成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微生物法检测小型昆虫生物素比较营养缺陷型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TCC No.8014)不同继代次数,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培养时间拟合的生物素测定曲线,建立了一套小型昆虫生物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微氧条件下,使用5代以内菌株,培养19 h以上,测定菌液630 nm的吸光度,可拟合具有良好线性的标准曲线,并依此测定了烟粉虱、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生物素含量。该法的生物素加标回收率达94%以上,证明此法能高效精准地测定小型昆虫的生物素含量。2.共生菌影响宿主昆虫B族维生素的合成抗生素处理去除了烟粉虱隐种MEAM1的次生共生菌Hamiltonella和温室白粉虱的次生共生菌Arsenophonus,可显着降低粉虱中维生素B2、B3、B6和B7的含量,表明这两种次生共生菌能合成维生素B2、B3、B6和B7。去除烟粉虱隐种MEAM1的原生共生菌Portiera,可显着降低泛酸含量,表明Portiera参与维生素B5的合成。3.粉虱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bioB和panBC的进化起源烟粉虱基因组内,基因bioA和bioD有两个拷贝,其中一个为短片段,推测为假基因;基因bioB和panBC均有内含子。多个烟粉虱隐种携带bioA、bioD、bioB和panBC基因,且编码的蛋白序列高度一致。烟粉虱共生菌Hamiltonella和Arsenophonus携带基因bioA、bioD和bioB,蚜虫原生共生菌Buchnera基因组携带panB和panC。但这4个粉虱水平转移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共生菌Hamiltonella、Buchner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低。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和bioB与床虱和飞虱携带的共生菌Wolbachia以及粉虱寄生蜂恩蚜小蜂携带的共生菌Cardinium具有相同的进化起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panBC来源于Pseudomonas。4.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bioB和panBC可功能补偿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coli)基因(bioA、bioD、bioB、panB和panC)突变后,突变菌株的生长量显着降低,回补烟粉虱相应基因(bioA、bioD、bioB和panBC)的突变菌株在缺乏生物素或泛酸的培养基中生长量恢复。据此,推测烟粉虱基因bioA、bioD、bioB和panBC具有合成生物素和泛酸的功能,且烟粉虱基因panBC兼具panB和panC两个基因的功能。5.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和bioB能为烟粉虱合成生物素,并影响其适合度缺失Hamiltonella的烟粉虱,bioA、bioD和bioB基因表达显着上调。烟粉虱基因bioA、bioD和bioB原核表达产生重组蛋白BioA、BioD和BioB。利用免疫荧光标记烟粉虱的含菌细胞和中肠发现,BioA和BioD主要分布于含菌细胞膜周围的细胞质中,BioB除分布于含菌细胞膜周围,在细胞质其他位置也有分布,三个蛋白与Hamiltonella在含菌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不同,在烟粉虱中肠未标记到这三个蛋白。缺失Hamiltonella的烟粉虱含菌细胞内BioA、BioD和BioB免疫荧光信号未发生显着变化,表明BioA、BioD和BioB表达不受共生菌Hamiltonella的影响。烟粉虱的bioA、bioD和bioB基因沉默后,蛋白BioA、BioD和BioB在含菌细胞内的表达水平降低,生物素含量降低,死亡率提高、产卵量下降,但共生菌Hamiltonella的滴度未明显变化,表明Hamiltonella合成的生物素不足以补偿烟粉虱bioA、bioD和bioB基因沉默所降低的生物素。基因bioA沉默后回补生物素,烟粉虱死亡率降低,产卵量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和bioB可以合成生物素,并提高烟粉虱的适合度。6.水平转移基因panBC和Portiera协作合成泛酸,调控烟粉虱和共生菌的适合度烟粉虱基因panBC经过原核表达产生重组蛋白PanBC。利用免疫荧光标记烟粉虱的含菌细胞和中肠发现,PanBC和Portiera都分布于含菌细胞的细胞质内。缺失Portiera的烟粉虱含菌细胞PanB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显微注射ds RNA能抑制panBC编码的蛋白PanBC在含菌细胞中表达,降低烟粉虱泛酸含量和Portiera滴度,同时发现烟粉虱死亡率提高、产卵量下降。基因panBC沉默后回补泛酸,烟粉虱的死亡率降低,产卵量增加,Portiera滴度恢复,PanBC表达量也随之恢复。以上结果证明基因panBC能与Portiera协作合成泛酸,并调控烟粉虱和共生菌的适合度。本研究证明了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的粉虱携带的共生菌Hamiltonella和Arsenophonus可合成4种B族维生素,并证明了烟粉虱基因bioA、bioD和bioB也能合成生物素,并能提高烟粉虱的适合度;烟粉虱基因panBC与Portiera可协作合成泛酸,泛酸介导烟粉虱和Portiera适合度的共调控。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昆虫合成B族维生素的新模式,即昆虫的细菌源水平转移基因可以独自或者与共生菌协作合成B族维生素。本论文证明了真核生物编码的细菌源水平转移基因获得功能需要多拷贝或获得内含子的假说,推测具有功能的水平转移基因将加速共生菌(如Hamiltonella)基因组的退化,并促进烟粉虱-共生菌的互惠共生。以上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昆虫-共生菌协同进化关系及其互作机理的认识,也为烟粉虱的精准防控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

武文一[8](2020)在《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界中,由于温度变化、季节变化、繁殖行为、病害或食物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存在,鱼类常常面临不利于生长的困境。在池塘养殖实践中,越冬期间,由于水温降低导致鱼类代谢减缓,停止摄食,使其同时面对低温和饥饿双重应激,因此有效动员机体贮存物质非常重要。草鱼作为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养殖对象,其越冬期间常常出现减重甚至死亡等现象,尚缺乏精准的营养策略预防或减轻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上述现象,探讨草鱼越冬期间生理响应机制的同时,采用传统营养学手段,研究草鱼越冬后快速恢复体质和越冬前强化体质进而安全越冬的营养改善策略,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借鉴。本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1.越冬对草鱼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对草鱼越冬期间生物学性状、血清生化指标、常规成分、抗氧化能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实验草鱼体重、肝胰脏重量、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肠体比和腹腔脂肪指数均呈现显着下降趋势(P<0.05),越冬1周后,草鱼肌肉各常规成分含量显着变化(P<0.05);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血清甘油三酯(TG)、甘油(Glycerol)、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和血糖(GLU)含量先显着降低(P<0.05),随后保持稳定,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含量显着上升(P<0.05);肝胰脏糖原和肌肉糖原以及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TG含量显着降低(P<0.05);氧化应激胁迫最大的三个组织分别是脂肪组织、肝胰脏和肌肉;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各组织脂肪酸比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关联分析表明草鱼脂肪组织中SFA、肌肉中PUFA和MUFA、肝胰脏中MUFA在越冬期间供应能量的同时与氧化应激乃至机体损伤显示主要正相关;越冬2周内,草鱼肌肉脂质显着上升,可能通过LPL酶依赖的脂质运输途径相关。表明越冬期间,草鱼机体生理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涉及到机体形态改变、能量动员、氧化防御系统作用和其他相关变化。2.越冬胁迫下草鱼肝胰脏转录组学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选取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进行测序。获得2,4130,5604个干净高质量reads,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后,总共出现了795个差异基因,包括336个基因显着上调和459个基因显着下调。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和KOG功能富集分析后发现,7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得到68个GO功能注释,其中小分子代谢过程和脂质代谢过程差异表达基因较多,其次是细胞内部分和辅酶绑定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AMPK信号通路富集程度最高,被注释到该途径的24个差异基因有17个差异基因下调,上调的差异基因有7个;使用KOG数据库进一步对基因功能进行分类表明脂质转运与代谢途径富集程度最高,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为55个。结合GO、KEGG和KOG分析结果表明在越冬过程中,主要以AMPK信号通路为主要作用通路,以其下游通路调控基因作为主要作用基因,其中脂质代谢为草鱼应对越冬能量消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表明草鱼肝胰脏更多通过脂质代谢供应能量进而适应越冬。3.草鱼AMPK基因特征分析及其对越冬胁迫机体代谢稳态调节研究通过转录组学研究结果发现,越冬期间草鱼AMPK信号通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草鱼AMPK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9个亚型,分别是AMPKα1、AMPKα1、AMPKα2、AMPKβ1a、AMPKβ1b、AMPKβ2、AMPKγ1、AMPKγ2a、AMPKγ2b和AMPKγ3,并获得了它们的完整编码序列;草鱼AMPK基因高度保守,与其他物种具有高度同源性。组织分布表现出组织依赖性表达模式,AMPK在肝胰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能量动员可能有不同的作用;体外脂肪细胞中,AMPKγ可能比AMPKα/β作用更重要。越冬期间,血清ATP、ADP和AMP含量显着降低,同时ADP+AMP/ATP比值显着升高(P<0.05);肝胰脏、肌肉以及腹腔脂肪中AMPKα1、AMPKα2基因表达显着上升(P<0.05),下游糖脂及蛋白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上升(包括ATGL、HSL、CPT1α、CD36等脂分解相关基因;GK、PFK、PK等糖酵解相关基因;GLDH,IGF-1等蛋白分解相关基因)或显着下调(ACC、FAS等脂合成相关基因;CREB、Fox O1、PGC-1α、PEPCK、G6Pase、GLUT2等糖异生相关基因;TOR、S6K等蛋白合成相关基因)(P<0.05)。表明在越冬期间激活了草鱼AMPK通路及其下游基因,促进了糖酵解、脂质分解、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转运以及蛋白分解的进程加快,同时抑制了糖原合成、脂质合成和蛋白合成的过程,维持了机体稳态。4.越冬后投喂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经历越冬胁迫后,草鱼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实际需求可能与正常养殖环境下的适宜需求水平不同。因此对草鱼越冬再投喂饲料中设计8种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饲料,其中包括25%、28%、31%、34%四种粗蛋白水平和4%、8%粗脂肪水平,进行56天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1%,脂肪含量为8%的饲料显着提高了越冬草鱼最终体重、增重率、脏体比、肠体比和肝体指数,同时显着提高了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率,促进了饲料的利用(P<0.05)。31%蛋白和8%脂肪水平处理组显着提高了肝胰脏消化酶含量,促进肠道结构的修复,也显着提高了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P<0.05)。通过回归分析,建议草鱼越冬后再饲喂饲料中含有蛋白30.32%-30.41%、脂肪8%时,修复效果最好。5.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裂殖壶藻油和硫辛酸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草鱼越冬后再投喂31%蛋白(实际30.32%-30.41%)、8%脂肪饲料对机体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以此和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添加高低含量n-3 HUFA和高低含量硫辛酸对饲料进行强化。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0.52%)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时,显着增强了越冬后草鱼生长性能及成活率提高了肠道质量,降低了饲料系数,同时抑制了脂质在腹腔中的过度蓄积(P<0.05)。添加适宜水平n-3 HUFA后,显着提高了肝胰脏、肌肉、前肠、脂肪组织和血清中的CAT,SOD和GST活性,显着降低了各组织中MDA和O2·-含量(P<0.05),添加0.1%含量硫辛酸时,显着降低了肝胰脏和肌肉O2·-含量但显着提升了CAT含量(P<0.05)。适宜水平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处理组显着改变了各组织中脂肪酸比例,其中PUFA比例在各种脂肪酸组成变化中起主要作用。最终,建议草鱼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含有有蛋白30.32%-30.41%、脂肪8%的同时,添加适宜水平(0.52%)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对草鱼机体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6.越冬前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草鱼生物学性状及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设计6种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饲料,包括28%、31%、34%三种粗蛋白水平和4%、8%粗脂肪水平,进行28天越冬前强化实验。结果表明,越冬前强化蛋白水平31%,脂肪水平4%饲料对草鱼越冬后体重损失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同时肝体比也显着高于其他对照组。越冬后,31%蛋白、4%脂肪饲料强化处理组显着提高了了血清代谢物中TP、GLU和TG含量,降低了越冬期间机体产生的氧化应激,为越冬后再投喂饲料进行恢复打下了良好的机体健康基础。对肝胰脏和肌肉越冬前后脂肪酸模式分析发现,31%蛋白、4%脂肪饲料强化处理组对机体脂肪酸比例变化产生影响最小,显示该处理组能有效降低越冬期间脂肪酸比例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继而降低氧化应激。通过回归分析,越冬前强化饲料中含有31.53%蛋白和4%脂肪对草鱼安全越冬作用最为明显,结果最佳。7.越冬饲料中强化n-3 HUFA对草鱼体重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四种饲料处理组,分别是:31%蛋白4%脂肪组、31%蛋白8%脂肪组、31%蛋白8%脂肪组(0.52%n-3 HUFA)和31%蛋白8%脂肪组(1.04%n-3 HUFA),进而探讨越冬前强化饲料中添加n-3 HUFA是否对草鱼越冬有所帮助。结果显示,饲料中在8%脂肪水平下,无论添加高低水平n-3 HUFA,均不能显着抑制草鱼越冬前后体重损失率。依然是越冬前强化31%蛋白和4%脂肪可显着提高了越冬后草鱼肝胰脏和肠道的质量以及组织学完整性,显着提高了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同时降低了越冬期间带来的氧化应激,为草鱼越冬后再投喂饲料快速恢复奠定基础。越冬前后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比例分析发现,饲料中添加高低含量n-3 HUFA提高了脂肪酸比例模式的变化,提高了机体脂肪动员及代谢,继而造成氧化应激的产生,不利于越冬。因此,越冬前强化n-3HUFA饲料不能有效提高草鱼抵御越冬的不利影响的耐受力。研究表明:(1)越冬期间,草鱼通过动员机体内能量物质进行消耗,继而安全越冬,期间脂肪供能作用最强,而脂肪组织受到了最大的氧化应激压力;AMPK通路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在越冬期间共同维持了草鱼机体状态的稳定;(2)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含有蛋白30.32%-30.41%脂肪8%以及在此基础上,添加0.52%水平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对草鱼修复效果更佳;(3)越冬前强化适宜蛋白31%及4%脂肪饲料,可确保草鱼安全越冬,添加n-3HUFA并无此效果。

黄坤龙[9](2020)在《生长抑素和木聚糖酶的融合表达及重组蛋白的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抑制生长激素释放和胃的蠕动、胃酸分泌、营养物质的吸收,阻碍饲料转化和动物生长;在生产实践中,如果使用SS主动免疫动物产生针对SS的特异抗体和它中和,可避免SS发挥负面作用。常用免疫方法包括注射、口服和喷雾等多种方式,其中口服免疫应用方便,可直接将疫苗投放于饲料中使用。但既往对使用SS免疫动物提高生产性能的研究多以DNA疫苗为载体,极少见到重组功能性SS蛋白的高效制备方法。饲用酶是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动物经口摄入饲用酶在胃肠道中发挥降解底物、促生长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因此饲用酶作为功能小肽(例如SS)的融合表达载体具有天然优越性;其中木聚糖酶在猪、鸡甚至反刍动物的饲料中均有成功应用实例,它的应用能降低食糜粘度、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另一种常用的饲料酶制剂纤维素酶不同,目前使用的木聚糖酶常常是单一酶类;而且我国使用毕赤酵母发酵制备重组木聚糖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理论上可以将木聚糖酶和SS进行融合表达以高效制备SS重组蛋白并口服免疫。本研究尝试将三个不同微生物来源的木聚糖酶Np Xyl74(来自Neocallimastix patriciarum)、CbXyn10C(来自Caldicellulosiruptor.bescii)和Bs Xyl11A(来自Bispora sp.)分别与生长抑素SS-14进行融合表达。将SS-14置于C端时三个融合蛋白均能在毕赤酵母中成功的异源表达。融合表达未对木聚糖酶的理化和酶学性质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仅仅使得木聚糖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稍有下降。通过Western blot,我们发现融合表达的Cb Xyn10C-SS、Bs Xyl11A-SS均能和针对SS的兔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反应,证明融合蛋白中的SS仍保留了抗原性。而在Western blot试验中,NpXyl74-SS和抗体的反应不如对照Np Xyl74和其反应能力。考虑到该蛋白在毕赤酵母表达时的高度糖基化,有可能糖基化修饰的侧链影响了抗体对于融合蛋白的识别。我们将三种融合蛋白分别通过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抗血清。Dot blot显示三种血清均可以和合成的SS-14抗原发生反应,说明无论使用哪种木聚糖酶和SS融合,均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抗体。将三种融合蛋白以灌胃的方式饲喂BALB/c小鼠,初步观测在增重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生长周期过短、使用剂量不合适及需要适当的佐剂等原因所致。最后,我们将重组毕赤酵母在发酵罐中进行了高密度发酵。通过甲醇诱导,114 h后发酵液中的NpXyl74-SS和CbXyn10C-SS木聚糖酶活分别为8564 U/mL和541 U/mL,蛋白浓度最高为3640 mg/L和2001 mg/L;发酵液中Bs Xyl11A-SS木聚糖酶酶活为5011 U/mL,蛋白浓度最高为3697 mg/L。综上所述,木聚糖酶-SS融合蛋白既保留了木聚糖酶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又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针对SS-14的特异抗体;通过上罐发酵可以大量获取该重组融合蛋白。因此该法是大量制备功能性SS的有效方法。实验中所获得的融合蛋白是双功能蛋白,未来将使用鸡、猪、羊等生长周期较长及体型较大的动物进一步进行促生长测试。研究为拓展传统饲用酶的功能,实现饲用酶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新的思路。

叶观林[10](2020)在《冰鲜鱼及两种植物蛋白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使用冰鲜鱼对养殖鱼类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和鱼粉资源短缺这两个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以优质的海水肉食性鱼类——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为实验对象,以肠道健康为关注点,对冰鲜鱼和配合饲料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并评估两种植物蛋白源(花生粕和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使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分别投喂配合饲料(FM组)和冰鲜青鳞鱼(CTF组,对照组)饲养石斑鱼10周后发现,两组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着差异(P>0.05)。对饲料的生物经济分析发现,FM组的鱼的利润显着高于CTF组(P<0.05)。肠道组织切片结果显示FM组的前肠(PI)、中肠(MI)、后肠(DI)的皱襞高度(FH)和中肠的肌层厚度(MT)显着高于CTF组(P<0.05)。此外,FM组鱼的消化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着提高,而CTF组的溶菌酶(LYS)活性显着提高(P<0.05)。FM组鱼血清中补体成分4(C4)和免疫球蛋白M(Ig M)的水平显着降低,而FM组鱼中补体成分3(C3)的水平较高(P<0.05)。在鱼后肠中,FM组的Ig M水平明显升高,而CTF组的LYS活性以及C3和C4水平较高(P<0.05)。FM组先天免疫基因(MHC IIβ和TLR22)和炎性细胞因子(IL-1细、IL-6、IL-10、TNFα1和IFNγ)的表达显着下调(P<0.05)。通过二代测序分析后肠的细菌群落。在门的水平上,FM组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较低,而CTF组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较低(P<0.05)。在科水平上,FM组黄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着较低,而CTF组拟杆菌科S24-7和毛螺旋菌科的相对丰度较低(P<0.05)。两组之间变化最大的途径是代谢和遗传信息处理(P<0.05)。所有结果表明,FM组的饲料的经济效益、肠道组织学指标、消化能力、免疫力及肠道菌群均显着优于CTF组。2.分别投喂以花生粕(PNM)分别替代0%(FM)、10%(PNM10)、20%(PNM20)、30%(PNM30)、40%(PNM40)和50%(PNM50)的鱼粉(FM)蛋白的实验饲料饲养石斑鱼10周后发现,用PNM替代FM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形态学指标和全鱼体成分没有显着影响(P>0.05)。肠道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P>0.05),而LYS的活性和Ig M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后肠的MHC IIβ和TLR 22的基因表达量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着上调(P<0.05),但替代比例高达50%时,与FM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PNM40和PNM50组的鱼后肠的epinecidin和hepcidin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低于FM组(P<0.05)。对后肠的肠道群落进行分析显示,在门的水平上,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PNM20组达到最大值;在科水平上,拟杆菌科S24-7的相对丰度具有相同的趋势;弧菌科的相对丰度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PNM50组达到最大值(P>0.05)。对后肠菌群的功能预测表明,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折叠、分类和降解通路显着减少(P<0.05);PNM50组的糖合成和代谢以及免疫系统通路均显着低于FM组,而萜类和聚酮化合物的代谢却呈现相反的趋势(P<0.05)。总之,用PNM替代50%的FM对珍珠龙胆是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但显着改变了其肠道的免疫力和肠道菌群。3.分别投喂用脱酚浓缩棉籽蛋白(CPC)替代0%(FM)、20%(CPC20)、40%(CPC40)和60%(CPC60)的鱼粉(FM)蛋白的实验饲料饲养石斑鱼10周后发现,用CPC替代FM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和全鱼体组成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是,含CPC的组中鱼的饲料系数高于FM组,其中CPC60组中的鱼的饲料系数显着升高(P<0.05)。与FM组相比,CPC替代组中LYS活性和Ig M水平显着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CPC替代组先天免疫基因MHC IIβ、TLR22、TNFα1、IL-6、IFNγ和IL-10的基因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TGFβ1的表达量没有显着变化。肠道切片结果显示CPC60组的PI的FH和MT,MI的MT和DI的FH显着低于FM组,而CPC20组中PI的皱襞宽度显着高于FM组(P<0.05)。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组之间的α多样性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科水平上,CPC20组的伯克氏菌科的相对丰度比FM组高,而拟杆菌科S24-7和毛螺旋菌科的相对丰度在FM组则高得多(P<0.05)。微生物群的功能预测表明,含CPC的组的氨基酸代谢、异生物素的生物降解和代谢的通路比FM组丰富得多(P<0.05)。相反,与遗传信息处理(翻译、复制和修复)相关的通路在FM组中的丰度更高(P<0.05)。综上所述,尽管CPC替代FM的水平高达60%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着影响,但对肠道的免疫反应却产生了不利影响;用CPC替代FM对微生物组成有重要影响,但对微生物的多样性没有显着性影响。本研究表明,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无显着性差异;与投喂冰鲜鱼相比,投喂配合饲料显着改善了鱼的消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结构,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花生粕和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适宜水平分别为30%和20%;两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上调了后肠先天免疫和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有益菌(拟杆菌科S24-7和毛螺旋菌科)相对丰度减少,而病原菌(弧菌科或伯克氏菌科)相对丰度增加。

二、食物和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物和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河鲤鱼介绍
    1.2 诱食剂的研究现状
    1.3 诱食剂的种类
    1.4 诱食剂作用原理
    1.5 水产诱食剂的研究方法
    1.6 影响诱食剂的诱食作用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单一诱食剂的迷宫诱食试验方法
    2.3 复合诱食剂的迷宫诱食试验方法
    2.4 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应用效果的研究
        2.4.1 试验分组及试验饲料
        2.4.2 饲养管理
        2.4.3 样品采集
        2.4.4 指标测定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单一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
        3.1.1 DMPT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2 TMAO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3 甜菜碱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4 谷氨酸钠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5 蒜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6 酵母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7 葡萄糖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8 陈皮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9 八种物质对黄河鲤鱼最佳集鱼效果的比较
    3.2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迷宫诱食结果
    3.3 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应用效果的研究
        3.3.1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生长的影响
        3.3.2 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3.3.3 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4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3.3.5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3.6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4 讨论
    4.1 单体诱食物质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试验
    4.2 复合诱食物质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试验
    4.3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应用效果研究
        4.3.1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3.2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4.3.3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3.4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4.3.5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3.6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5 结论、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2)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质对鱼类的营养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1.1 脂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
        1.1.2 脂质的代谢途径
        1.1.3 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代谢途径
    1.2 鱼类对饲料中脂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
        1.2.1 鱼类饲料的最佳脂质水平的研究
        1.2.2 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量的研究
    1.3 鱼类脂质代谢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1.3.1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含量的影响
        1.3.2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3.3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质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1.4 鱼类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4.1 鱼类PPARα基因的研究进展
        1.4.2 鱼类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1.4.3 鱼类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脂质对鱼类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脂质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2.2.3 饲料配方
        2.2.4 饲养和管理
        2.2.5 样品的采集
        2.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2.3 结果
        2.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存活率的影响
        2.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3.2.3 饲料配方
        3.2.4 饲养和管理
        3.2.5 样品的采集
        3.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
        3.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3.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全鱼成分的影响
        3.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免疫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4.2.3 饲料配方
        4.2.4 饲养和管理
        4.2.5 样品的采集
        4.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4.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4.3 结果
        4.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脾指数的影响
        4.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4.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
        4.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4.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干扰素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5.2.3 饲料配方
        5.2.4 饲养和管理
        5.2.5 样品的采集
        5.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5.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5.3 结果
        5.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各组织器官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6.2.3 饲料配方
        6.2.4 饲养和管理
        6.2.5 样品的采集
        6.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6.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6.3 结果
        6.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瘦素浓度的影响
        6.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脂联素浓度的影响
        6.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
        6.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6.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6.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6.3.7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1 基因表达的影响
        6.3.8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2 基因表达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7.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3)不同淀粉水平对花鲈和施氏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碳水化合物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1.2 碳水化合物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碳水化合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2.2 碳水化合物对鱼体代谢的影响
    1.3 饥饿研究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及应用
    1.4 花鲈和施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碳水化合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1.4.1 花鲈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1.4.2 施氏鲟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饲料制备
        2.1.2 养殖管理
        2.1.3 样品采集
        2.1.4 饲料样品及体成分分析
        2.1.5 生化指标测定
        2.1.6 RNA提取,反转录和表达量分析
        2.1.7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形体指标和全鱼体成分的影响
        2.2.3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2.4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肝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
        2.2.5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糖原代谢的影响
        2.2.6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糖代谢的影响
        2.2.7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脂代谢的影响
        2.2.8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肝组织病理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没有负面影响
        2.3.2 花鲈通过有效调控能量代谢缓解空腹高血糖
        2.3.3 饥饿条件下花鲈优先分解糖原而后利用肝脏脂质供能
    2.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饲料制备
        3.1.2 养殖管理
        3.1.3 样品采集
        3.1.4 饲料样品及体成分分析
        3.1.5 生化指标测定
        3.1.6 RNA提取,反转录和表达量分析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形体指标和全鱼体成分的影响
        3.2.3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肝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
        3.2.5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糖原代谢的影响
        3.2.6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糖代谢的影响
        3.2.7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脂代谢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低蛋白高淀粉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没有负面影响
        3.3.2 施氏鲟摄食低蛋白高淀粉饲料观察到良好的葡萄糖代谢反应
        3.3.3 在饥饿阶段施氏鲟有效分解糖原和脂肪供能以节约蛋白质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影响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饲料制备
        4.1.2 养殖管理
        4.1.3 样品采集
        4.1.4 生化指标测定
        4.1.5 RNA提取,反转录和表达量分析
        4.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花鲈和施氏鲟在饥饿阶段对能源物质的利用
        4.2.2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糖代谢的影响
        4.2.3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脂代谢的影响
    4.3 讨论
        4.3.1 花鲈和施氏鲟均能有效应对短期饥饿
        4.3.2 施氏鲟对高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优于花鲈
        4.3.3 花鲈和施氏鲟均能有效调控脂代谢
    4.4 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第六章 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6.1 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红鳍东方鲀支链氨基酸营养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1.1.1 支链氨基酸概述
        1.1.2 支链氨基酸的营养生理功能
    1.2 鱼类支链氨基酸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1.2.1 鱼类异亮氨酸的营养生理研究
        1.2.2 鱼类亮氨酸的营养生理研究
        1.2.3 鱼类缬氨酸的营养生理研究
        1.2.4 鱼类支链氨基酸交互作用研究
    1.3 红鳍东方鲀氨基酸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1.3.1 红鳍东方鲀氨基酸需求量的研究
        1.3.2 鱼类氨基酸需求量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异亮氨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蛋白质利用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养殖试验及饲养管理
        2.1.3 样品收集与分析
        2.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饲料中异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2.2.2 饲料中异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鱼体化学组成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2.2.3 饲料中异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血清和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料不同水平的异亮氨酸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2.3.2 饲料不同水平的异亮氨酸对红鳍东方鲀血清及肌肉异亮氨酸含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平缬氨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肠道氨基酸和小肽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设计
        3.1.2 养殖试验及饲养管理
        3.1.3 样品收集与分析
        3.1.4 计算及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饲料缬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2.2 饲料缬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鱼体化学组成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3.2.3 饲料缬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肌肉和血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2.4 饲料缬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5 饲料缬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饲料不同水平缬氨酸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3.3.2 饲料不同水平缬氨酸对红鳍东方鲀肌肉和血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3.3 饲料不同水平缬氨酸对红鳍东方鲀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3.3.4 饲料不同水平缬氨酸对红鳍东方鲀肠道氨基酸和小肽转运载体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平亮氨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和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及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设计
        4.1.2 养殖试验及饲养管理
        4.1.3 样品收集与分析
        4.1.4 计算及统计方法
    4.2 结果
        4.2.1 饲料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4.2.2 饲料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鱼体化学组成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4.2.3 饲料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血清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4.2.4 饲料中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2.5 饲料中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氨基酸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饲料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4.3.2 饲料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TO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3.3 饲料亮氨酸水平对红鳍东方鲀氨基酸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红鳍东方鲀对饲料中的亮氨酸及与其他支链氨基酸拮抗作用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设计
        5.1.2 养殖试验及饲养管理
        5.1.3 样品收集与分析
        5.1.4 计算及统计方法
    5.2 结果
        5.2.1 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5.2.2 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体化学组成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5.2.3 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5.2.4 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和肌肉中支链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5.2.5 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2.6 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肌肉中TO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2.7 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饲料中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5.3.2 饲料中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肌肉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5.3.3 饲料中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3.4 饲料中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3.5 饲料中不平衡的支链氨基酸对红鳍东方鲀氨基酸转运载体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5)藏猪耐粗饲特性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藏猪生存现状
    2 耐粗饲特性的研究
    3 藏猪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耐粗饲特性
    4 肠道微生态环境
    5 组学技术在动物肠道上的研究进展
        5.1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
        5.2 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
        5.3 转录组测序技术
        5.4 代谢组学技术
    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7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8 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原始放牧状态下藏猪盲肠与结肠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屠宰采样
        1.3 总DNA提取
        1.4 PCR扩增
        1.5 文库制备及测序
        1.6 测序信息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分析
        2.2 微生物群落分类学组成分析
        2.3 微生物群落组成聚类分析
        2.4 微生物群落间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盲肠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
        3.2 结肠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
    4 小结
第三章 藏猪耐粗饲能力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饲粮
        1.4 饲养管理
        1.5 指标测定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2.2 养分表观消化率
        2.3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猪间生产性能的比较
        3.2 不同品种猪间养分消化率的比较
        3.3 不同品种猪间血液指标的比较
    4 小结
第四章 藏猪肠道因子与耐粗饲特性相关性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肠组织学测量结果
        2.2 盲肠与结肠组织学测量结果
        2.3 盲肠、结肠与粪便中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力
        2.4 盲肠、结肠食糜与粪便中p H值
        2.5 盲肠、结肠与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
        2.6 肠道因子与饲粮纤维消化率间的相关性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藏猪消化道细菌与耐粗饲特性间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食糜样品采集
        1.2 总DNA提取
        1.3 PCR扩增
        1.4 文库制备及测序
        1.5 测序信息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序列分析
        2.2 同一消化部位不同类型猪尺度下的物种组成分析
        2.3 同一类型猪不同消化部位尺度下的物种组成分析
        2.4 Alpha多样性分析
        2.5 细菌群落组成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2.6 细菌群落组成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的RDA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三代测序技术研究藏猪粪便微生物与耐粗饲特性的相关性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粪样采集与制备
        1.2 送样与检测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
        2.2 粪便真菌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盲肠和结肠转录因子与耐粗饲特性相关性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1.2 转录组测序流程
        1.3 序列比对和差异表达分析
        1.4 有参转录组分析流程
        1.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pathway富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 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类型猪间的关系
        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
    3 讨论
    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食品中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食品中真菌毒素概述
    1.2 FB1 和ZEN的研究
        1.2.1 FB1 简介
        1.2.2 ZEN简介
        1.2.3 FB1 和ZEN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
    1.3 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
        1.3.1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组成
        1.3.2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发光机理
        1.3.3 上转换纳米颗粒合成方法
        1.3.4 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改性方法
        1.3.5 上转换纳米颗粒生物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伏马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免疫传感技术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主要仪器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1.3 实验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制备上转换荧光探针
        2.2.2 实验条件优化
        2.2.3 检测性能评估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表征
        2.3.2 实验可行性验证
        2.3.3 实验条件优化
        2.3.4 检测性能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伏马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结合磁分离传感技术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主要仪器
        3.1.2 实验主要试剂
        3.1.3 实验主要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上转换纳米颗粒合成
        3.2.2 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修饰
        3.2.3 制备探针
        3.2.4 实验条件优化
        3.2.5 检测性能评估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
        3.3.2 探针的表征
        3.3.3 实验条件优化
        3.3.4 检测性能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合成生物素和泛酸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共生菌研究进展
        1.1 昆虫共生菌概述
        1.2 烟粉虱的共生菌
    2 水平转移基因的研究进展
        2.1 原核生物的水平转移基因
        2.2 真核生物的水平转移基因
        2.3 昆虫的水平转移基因
        2.4 水平转移基因对昆虫-共生菌共生关系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昆虫B族维生素的研究进展
        3.1 昆虫必需B族维生素
        3.2 B 族维生素的检测方法
        3.3 昆虫B族维生素的研究方法
    4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1 基本材料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植物
        1.3 试剂与仪器
        1.4 生态学试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2 基本试验方法
        2.1 烟粉虱总DNA提取
        2.2 烟粉虱总RNA提取
        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4 PCR产物纯化
        2.5 质粒提取
        2.6 Western杂交
        2.7 免疫荧光标记
        2.8 荧光原位杂交
第三章 微生物法测定小型昆虫体内维生素 B_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测定波长对生物素测定标准曲线的影响
        2.2 不同继代菌株对生物素测定标准曲线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时间对生物素测定标准曲线的影响
        2.4 不同培养方式对生物素测定标准曲线的影响
        2.5 微生物法测定小型昆虫生物素含量
        2.6 加标回收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共生菌对粉虱B族维生素合成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粉虱共生菌携带合成 B 族维生素基因情况
        1.3 缺失共生菌粉虱种群的建立
        1.4 共生菌滴度检测
        1.5 测定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B族维生素的含量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粉虱共生菌合成B族维生素的基因信息
        2.2 抗生素处理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共生菌滴度的影响
        2.3 缺失共生菌对粉虱B族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粉虱细菌源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bioB和 panBC的进化起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1.2 试验所需试剂和仪器
        1.3 构建烟粉虱生物素和泛酸的代谢通路
        1.4 构建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的克隆载体
        1.5 烟粉虱基因bioA、bioD、bioB和 panBC的进化起源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粉虱合成生物素和泛酸的通路
        2.2 构建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 bioA、bioD、bioB 和 panBC 的克隆载体
        2.3 粉虱和共生菌基因组携带 bioA、bioD、bioB、panB 和 panC 基因情况
        2.4 粉虱、共生菌和 E.coli 基因 bioA、bioD、bioB 和 panBC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对
        2.5 粉虱基因 bioA、bioD、bioB 和 panBC 的系统发育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功能补偿营养缺陷大肠杆菌验证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bioA、bioD、bioB和 panBC的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与质粒
        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1.3 大肠杆菌定点突变
        1.4 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回补E.coli K12 BW25113 突变体菌株
        1.5 菌株生长量的检测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组菌株和打靶卡那抗性片段的获得
        2.2 大肠杆菌基因敲除和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回补
        2.3 检测大肠杆菌基因敲除和回补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菌株的生长量
    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 bioA、bioD 和 bioB 合成生物素功能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1.2 试验所需试剂及仪器
        1.3 缺失Hamiltonella对烟粉虱bioA、bioD和 bioB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 bioA、bioD 和 bioB 表达载体构建
        1.5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1.6 免疫荧光聚焦显微观察烟粉虱的含菌细胞和中肠
        1.7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烟粉虱共生菌的分布
        1.8 RNA干扰
        1.9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缺失 Hamiltonella 对烟粉虱基因 bioA、bioD 和 bioB 表达的影响
        2.2 构建表达载体
        2.3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兔多抗Western-Blot的检验
        2.4 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观察蛋白 BioA、BioD 和 BioB 在含菌细胞和中肠中的分布
        2.5 烟粉虱基因 bioA、bioD 和 bioB 的沉默
        2.6 基因 bioA、bioD 和 bioBB 沉默对烟粉虱生物素含量的影响
        2.7 基因bioA、bioD和 bioB沉默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2.8 基因bioA沉默后回补生物素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2.9 烟粉虱基因bioA、bioD和 bioB沉默对Hamiltonella滴度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水平转移基因 panBC 和 Portiera 协同合成泛酸调控烟粉虱和共生菌的适合度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1.2 试验所需试剂和仪器
        1.3 构建表达载体
        1.4 重组蛋白表达与纯化
        1.5 共生菌 Portiera 与蛋白 PanBC 在烟粉虱含菌细胞内的分布
        1.6 缺失共生菌Portiera对烟粉虱适合度及蛋白PanBC表达的影响
        1.7 RNA干扰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构建表达载体
        2.2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3 兔多抗Western-Blot的检验
        2.4 缺失共生菌Portiera对烟粉虱适合度及蛋白PanBC表达的影响
        2.5 基因 panBC 沉默对烟粉虱适合度、泛酸含量和共生菌滴度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4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8)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低温对越冬鱼类的影响
    1.2 饥饿对越冬鱼类的影响
        1.2.1 饥饿对越冬鱼类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1.2.2 饥饿对越冬鱼类体组成的影响
        1.2.3 饥饿对越冬鱼类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代谢的影响
    1.3 越冬对鱼类氧化应激的影响
    1.4 越冬对鱼类消化生理的影响
    1.5 越冬对鱼类内分泌的影响
    1.6 AMPK在能量代谢中作用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越冬对草鱼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条件和方法
        2.1.3 样品采集
        2.1.4 生物学参数测定
        2.1.5 全鱼及肌肉常规成分分析
        2.1.6 血清指标测定
        2.1.7 肝胰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糖原和TG含量及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2.1.8 组织酶抗氧化活性测定
        2.1.9 实验鱼前肠及肝胰脏组织学
        2.1.10 实验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测定
        2.1.11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2.1.12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2.2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2.2.3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4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肝胰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糖原和TG含量及血清代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2.2.5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组织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2.6 越冬对一龄和二龄草鱼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的影响
        2.2.7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8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关联性的影响
        2.2.9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LPL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关联性分析
        2.2.10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和肌肉HSPs及 UCP2 基因表达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越冬胁迫下草鱼肝胰脏转录组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条件及方法
        3.1.2 样品采集
        3.1.3 总RNA提取及定量
        3.1.4 cDNA文库的构建、质量检测及测序
        3.1.5 测序数据组装和注释
        3.1.6 差异基因(DEGs)表达分析
        3.1.7 GO、KEGG及 KOG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3.1.8 RT-qPCR验证
    3.2 结果
        3.2.1 测序结果统计
        3.2.2 差异基因(DEGs)表达分析
        3.2.3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及 COG富集分析
        3.2.4 RT-qPCR验证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草鱼AMPK基因特征分析及其对越冬胁迫机体代谢稳态调节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1:AMPK家族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谱
        4.1.2 实验2:在体及离体饥饿实验
        4.1.3 实验3:AMPK对越冬胁迫下机体能量代谢稳态调节
        4.1.4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草鱼AMPK的分子特性研究
        4.2.2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4.2.3 AMPK亚基的三维结构预测
        4.2.4 草鱼AMPK的组织分布
        4.2.5 草鱼体内和体外饥饿处理期间AMPK基因表达的变化
        4.2.6 AMPK对越冬胁迫下草鱼机体能量动员基因表达影响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越冬后投喂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5.1.2 实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
        5.1.4 常规成分分析
        5.1.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5.1.6 消化酶活性
        5.1.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5.1.8 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
        5.1.9 实验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测定
        5.1.10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5.1.11 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生长性能和生物学性状
        5.2.2 全鱼和肌肉常规成分
        5.2.3 血清生化指标
        5.2.4 消化酶活性与组织学
        5.2.5 抗氧化能力
        5.2.6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5.2.7 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
    5.3 讨论
第六章 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裂殖壶藻油和硫辛酸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6.1.2 实验设计
        6.1.3 样品采集
        6.1.4 常规成分分析
        6.1.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6.1.6 抗氧化酶活性
        6.1.7 脂肪酸测定
        6.1.8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6.1.9 统计分析
    6.2 结果
        6.2.1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生物学特征参数的影响
        6.2.2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6.2.3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2.4 越冬再投喂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2.5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6.2.6 组织-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6.2.7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水平饲料对草鱼FAD和 ELO5 基因表达的影响
        6.2.8 越冬再投喂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Nrf2-Keap1 信号通路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越冬前饲料蛋白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物学性状及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7.1.2 实验设计
        7.1.3 样品采集
        7.1.4 常规成分分析
        7.1.5 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7.1.6 抗氧化酶活性
        7.1.7 脂肪酸测定
        7.1.8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7.1.9 统计分析
    7.2 结果
        7.2.1 饲料不同水平蛋白脂肪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体重的影响
        7.2.2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7.2.3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7.2.4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7.2.5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7.2.6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7.2.7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后草鱼肝胰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越冬饲料中强化n-3HUFA对草鱼体重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8.1 材料和方法
        8.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8.1.2 实验设计
        8.1.3 样品采集
        8.1.4 常规成分分析
        8.1.5 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8.1.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8.1.7 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
        8.1.8 脂肪酸测定
        8.1.9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8.1.10 统计分析
    8.2 结果
        8.2.1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体重的影响
        8.2.2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8.2.3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8.2.4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8.2.5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草鱼肝胰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8.2.6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的影响
        8.2.7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8.2.8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8.3 讨论
第九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创新点与下一步研究内容
    9.1 综合讨论和结论
    9.2 创新点
    9.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主要生长及生物学指标
    附录 B 脂肪酸测定步骤
    附录 C 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实验步骤
    附录 D 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培养及处理简要
    附录 E RT-qPCR所用引物序列
致谢
个人简历

(9)生长抑素和木聚糖酶的融合表达及重组蛋白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生长抑素的研究进展
        1.1.1 生长抑素的发现
        1.1.2 SS的种类
        1.1.3 生长抑素的分布
        1.1.4 SS-14的结构
        1.1.5 SS的作用
        1.1.6 SS的生理功能
        1.1.7 动物SS的人工干预调控研究
        1.1.8 生长抑素免疫的研究进展
    1.2 动物的免疫系统
    1.3 木聚糖酶研究进展
        1.3.1 木聚糖酶的分类
        1.3.2 木聚糖酶的催化机制
        1.3.3 木聚糖酶的表达
        1.3.4 木聚糖酶在饲料中作用机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生长抑素和木聚糖酶的融合表达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实验仪器、工具酶、试剂盒及其它生化试剂
        2.1.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木聚糖酶-SS质粒的构建
        2.2.2 木聚糖酶和木聚糖酶-SS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2.2.3 酶学性质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融合木聚糖酶-S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2.3.2 SS融合基因转化子木聚糖酶酶活测定
        2.3.3 蛋白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蛋白浓度测定
        2.3.4 木聚糖酶和木聚糖酶-SS酶学测定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表达的生长抑素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与动物
        3.1.2 培养基、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摇瓶水平的发酵培养及纯化
        3.3.2 Western blot
        3.3.3 木聚糖酶-SS融合蛋白免疫小鼠
        3.3.4 ELISA检测抗体效价
        3.3.5 收集小鼠血清
        3.3.6 斑点杂交(Dot-blot)
        3.3.7 小鼠的口服免疫
    3.4 实验结果
        3.4.1 木聚糖酶-SS融合蛋白抗原性分析
        3.4.2 木聚糖酶-SS融合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3.4.3 小鼠口服免疫木聚糖酶-SS融合蛋白增重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聚糖酶-生长抑素融合蛋白高效发酵表达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
        4.1.2 实验仪器、生化试剂
        4.1.3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毕赤酵母上罐发酵表达
        4.2.2 酶活及蛋白浓度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毕赤酵母上罐发酵表达Np Xyl74-SS
        4.3.2 毕赤酵母上罐发酵表达Cb Xyn10C-SS
        4.3.3 毕赤酵母上罐发酵表达Bs Xyl11A-SS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冰鲜鱼及两种植物蛋白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鱼类饲料新蛋白源开发研究进展
    1.2 鱼类肠道健康研究进展概述
    1.3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类肠道健康的影响
        1.3.1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类肠道结构的影响
        1.3.2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类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1.3.3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类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石斑鱼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目的
2 冰鲜鱼与配合饲料投喂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效果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饲料与设计
        2.1.2 饲养管理
        2.1.3 样品采集
        2.1.4 检测分析
        2.1.5 计算公式
        2.1.6 数据统计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2.2.3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体组成的影响
        2.2.4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2.2.5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胃和肠道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6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和肠道中的先天免疫指标的影响
        2.2.7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2.2.8 饲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菌群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3 花生粕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反应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饲料与设计
        3.1.2 饲养管理
        3.1.3 样品采集
        3.1.4 检测分析
        3.1.5 计算公式
        3.1.6 数据统计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花生粕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形态学指标和全鱼体组成的影响
        3.2.2 花生粕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肠道的先天免疫指标的影响
        3.2.3 花生粕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后肠免疫基因的表达量的影响
        3.2.4 花生粕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后肠菌群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免疫反应、肠道结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饲料与设计
        4.1.2 饲养管理
        4.1.3 样品采集
        4.1.4 检测分析
        4.1.5 计算公式
        4.1.6 数据统计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全鱼体组成的影响
        4.2.2 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的免疫指标的影响
        4.2.3 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2.4 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组织结构
        4.2.5 脱酚浓缩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菌群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食物和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D]. 房婷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永强. 广西大学, 2021(01)
  • [3]不同淀粉水平对花鲈和施氏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 张晓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红鳍东方鲀支链氨基酸营养生理研究[D]. 孙志远.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5]藏猪耐粗饲特性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D]. 谭占坤. 西藏大学, 2021
  • [6]食品中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研究[D]. 李静芝. 兰州大学, 2021(11)
  • [7]烟粉虱水平转移基因合成生物素和泛酸的作用研究[D]. 任飞荣. 沈阳农业大学, 2021
  • [8]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D]. 武文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生长抑素和木聚糖酶的融合表达及重组蛋白的性质研究[D]. 黄坤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冰鲜鱼及两种植物蛋白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叶观林.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食品和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