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县城乡文化互动交流

江西省赣县城乡文化互动交流

一、江西赣县城乡文化互动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陈节[1](2021)在《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的根,也是我们民族的魂。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社会沟通、遗产传承、社会教化、文化增殖、社会认识和社会完善等功能,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纪录片既有记录和承载信息、传承文化的媒介属性,又有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电视艺术属性,在传播客家文化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客家题材纪录片记录和传播了客家人尊宗敬祖、坚守传统、爱国爱乡、情系桑梓、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等精神品质,以及客家奇特而丰富的民俗风情。随着人们对客家文化重视的日益加强,通过纪录片记录、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很多创作者拍摄了大量客家题材纪录片,把客家人的独特精神与客家文化的魅力真实形象地呈现给观众,扩大了客家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客家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升了海内外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在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论文以文化传播学理论为支撑,以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共分六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难点、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一章重点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与客家文化传播的问题,分别对纪录片、文化与文化传播、客家题材纪录片及其内涵、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优势进行了辨析和论述。第二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价值,着重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客家文化的传播意义。第三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主题建构和内容建构。第四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策略。第五章以《客家足迹行》《千年客韵》《THE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为例分析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建构和叙事策略。第六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在客家文化传播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提升策略,对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本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够为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与文化传播有所启发和借鉴,同时能对客家题材纪录片的研究有所帮助,为构建基于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理论体系有所禆益。

马丹莹[2](2021)在《朴门永续理论下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营造一直以来都是赣南乡村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进入重要发展价段,村民对生态健康、环境美好的高层次人居需求愈加明显,作为满足日常公共活动需求的空间优化改造任务亟待提上日程。朴门永续理论是一种坚持生态发展、促进环境可持续循环的设计方法体系,既能够掌控乡村建设的全局规划,又能协调处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通过与园艺康养理念的结合,对于解决乡村公共空间建设问题能够给出全新的研究视角。特此提出朴门永续理论下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方向,力图从生态、康养、文化等层面总结朴门永续设计在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园艺康养公共空间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发展传承中的作用与方法。首先从国内外学者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朴门永续理论和园艺康养这三个领域展开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评述研究成果的意义与不足。其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跨学科综合研究与实践设计等研究方法,在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界定了乡村公共空间、园艺康养、康复景观设计的概念,并剖析朴门永续、园艺疗法、可食用景观及大众行为需求理论体系,针对其发展历程、概念定义等方面进行梳理学习。再次,深入挖掘赣南地区朴素的生态观念、乡村文化生成与园艺康养公共空间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环境、布局、形态、功能和光色五大设计要素,自然性、健康性、文化性、在地性、参与性、可达性和艺术性这七大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自然、人文、乡土、康养、生态和功能所归纳出的六种设计方法。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以幸屋村为例提出具体实践设计方案,论证朴门永续理论下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对朴门永续、园艺康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赣南公共空间内在特性与现状问题,总结归纳出朴门永续理论下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并将之实践性地应用到具体的改造提升项目中,以期为实施乡村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岳宗霞[3](2021)在《明清广西全州蒋氏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明清时期广西全州的蒋氏宗族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全州几支蒋氏的家族建构,考察这一时期该地的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的状况。蒋氏在全州是一个大姓,人口占全县人数总额的四分之一。明中叶,借嘉靖“大礼议”提供的历史契机,曾任内阁首辅的全州籍蒋冕先行开启蒋氏宗族的建构活动,蒋氏各支也相以继之。因循着国家放宽祭祀之礼的大形势,蒋氏各支从修族谱、建祠堂、整坟茔等着手,“落实国家祭祖礼制”,并大致确立了本族支始迁全州的先祖,完成了本支宗族的建构。但明代蒋氏的宗族建构是各分支独自进行,各支的始祖追溯也未远及传说中全州蒋氏名义上的开基祖——蒋琬。明清易代,全州迭遭兵燹,田地、建筑、典籍俱遭损毁,明中后期繁盛起来的宗族建构活动亦转入低潮甚至停滞不前。至清,康熙、雍正时期,政府逐渐重视地方社会中宗族的社会统治功能,甚至从官府的层面设了族正,将政权和族权直接结合,借助宗族势力来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而全州地方的世家大族迎合着国家所提倡的道德伦理,在宗族建设中主动融入官方的意识形态,开始了自己新朝代下的创建。大形势的催动之下,蒋氏各族支逐渐有了联宗的意向。首先是确定一位共同的祖先,即以蒋琬为全州蒋氏之开基祖,于是各族支的谱书便顺利续接至开基祖蒋琬处;然后便是在城中置地修建了蒋琬祠堂,而且一起修建了明朝内阁首辅蒋冕的祠堂,这样,阖族祭祀或议事之时,便有了固定的地点;最后,联宗合谱,参考全州之外其他支蒋氏的族谱,从蒋琬往上追溯至蒋氏始祖周公第三子期思侯伯龄公。蒋氏大宗族建构完毕之后,或以个人一己之力、或以宗族集体之力开始对地方社会施以影响,这表现为三点:一是对地方社会政治的影响,通过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以及渗透地方官僚系统,开始全面参与地方社会的基层事务治理,直接或间接谋取有利于宗族的权益,尤其在与他族争夺自然资源时获得官府的佑护。二是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互动,在宗族中还体现为重视传统儒学教育,弘扬科举入仕的价值观,对外则表现为主动适应融入政府教育变革,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三是地方大族之间相互联姻及交游,通过婚姻结成有血缘关系的同盟,借助彼此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互援,广泛参与地方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事务。

吴良生[4](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上“多元一体”的国家,各地方的文化各富特色,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实现各地文化的现代化,也尊重其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与此同时,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也就对理论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可在指导地方文化的建设实践中继续深化,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客家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客家文化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却找不到转型之路。直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客家基本居住区的赣南、闽西、粤东建立了中央苏区,客家文化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客家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践经验对于其他的地方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本着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学术路径,本文基于对客家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对地方文化建设理论开展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进行阐述。认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的地方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地方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内容等,作为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第二章对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了毛泽东《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经典着作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内容性质进行了论述。客家传统文化遇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时,客家人为了客家文化近代化做出了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中对客家文化进行创新,让客家文化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三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客家文化建设以文化认同为主线展开,以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目标。用文化认同团结海内外客家人,形成一个“客家文化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度的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紧密连接。同时,客家文化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创新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客家文化建设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程度不高,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地方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融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中、文化如何实现民族凝聚力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指导地方文化建设上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第四章初步提出地方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双创”的方式将地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变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被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现代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将现代化的地方文化的“多元”紧紧连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让地方文化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体”。这就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指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是一个从用理论指导地方文化建设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体现。

梁步青[5](2019)在《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客家是汉民系中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是历史上中原汉民渐次南下并与土着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赣闽粤三省毗邻区是客家民系成形区,也是客家人核心聚居地。而位于赣闽粤交界处的赣州是接纳北方汉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聚居地。赣州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生存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是江西省乃至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本论文运用文化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借助ArcGIS平台,构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系统认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全面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空间分布与分异规律,准确划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深入探索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异同。通过上述方法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次建立了以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的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开展全面普查与登录,结合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以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分析等方式,收集村落、民居文化基础信息,对全域村落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识别与筛选,最终选定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文化因子”概念,从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的关键文化因子入手,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3大类,10小类文化因子;借助“类型学”方法对文化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建立文化因子类型系统。数据库较完整、系统地涵盖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地理环境属性、物质形态属性、历史人文属性共四大项子系统数据。2)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与规律,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动力机制。在地理分布上,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呈现集聚分布状态,“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村落往往依山而建,顺应山体呈线性延展,相对水体而言,其与山体依附关系更强;民居表现为“大共性、小分异”的总体分布特征。在历史演进上,村落在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状态,聚集区域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本论文针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原汉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和中原文化是客家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根源;赣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农耕生产条件是基本所在;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创新因素导致区域差异性的出现;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是村落、民居形态特征形成的内在因素。3)科学划定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甄别出各个文化区的中心区和边缘区,梳理各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揭示各文化区的形成机制。本论文制定系统的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提取数据库中体现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关键信息,将村落布局、民居类型这两个因子作为主导因子,根据村落模式对文化区进行初步划分;叠加村落规模、巷道形式等其他因子,根据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文化区进一步细分,结合自然地物、行政区等边界,划分出六个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六大文化区是并列关系,文化区内中心区、边缘区呈主次关系。地区开发、地形地貌、移民文化、古道交通、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等是各文化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4)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进行对比分析,以同一民系、跨省域的视角,深入剖析赣闽粤客家三地文化景观之间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从共性中寻找特性。三地自然环境类似,同属客家文化圈层,在村落选址、社会形态等方面颇为相似;但三地有高山大岭相隔,是三个互不统属的区域,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客居格局和各具特色的客家典型民居。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粤东北的围龙屋即为三地典型民居,其在防御性、秩序性、文化性等方面差异性显着。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系统开展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传统村落、民居的创新研究方法,并丰富传统村落、民居研究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赣州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陆晗昱[6](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周博[7](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朱晶[8](2018)在《明清雩都士人交游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是地方社会力量崛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地方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赣南地区正是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大量的人口开始涌入,社会矛盾和问题伴随持续出现。士人作为古代社会的精英分子,具备一定的文化储备和修养,承担着社会治理和文化活动的责任。随着官僚制度和人才选拔的改革,士人逐渐形成一种影响力深远的群体。士人的社会身份常常处于官、绅、民三者间,地方士人的职业构成,大多与科举考试或者社会生活相关,尤其是影响着乡里社会的地方官员和绅士,他们占据着社会中重要的文学地位和人脉资源,通过与地方上各个阶层的互动,形成了地方交游网络,构建了新的文化秩序,影响着地方建设的发展。士人喜好交游,从交游可以看出士人的品性和士人交往的道德标准。同时,交游是一种逐步发展的文化活动,赣南士人的交游从兴起到沉淀,最后到鼎盛。士人交游对象随着在社会等级结构的分化,交游的限制日渐模糊,交游的范围拓展到了不同的社会群体。雩都县是赣南最早建立县治的县邑之一,明清时期雩都县云集了众多文化名人,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互动。以本土士人为中心的文化群体,依托着人脉和文化影响力,开展了有拜谒走访、文字往来、诗文唱和、送别赠序等形式的交游互动。士人的交游主体集中在官、绅、民三者,官员是主导地方社会发展的核心,绅士则是士人群体中影响力最为广的身份,负责疏导官与民的关系,身份处于官到民之间。士人交游有着集中的地域,往往集中在户外空间中空旷恬静的山林,室内空间多是寺庙、馆阁。地方社会的互动走访,涉及的人群职业多元化,可高可低;文字往来包括了书信慰问、思想探讨;诗文唱和主要是追和、次韵,主要是诗人间的互动和附和。士人由于地方任官制度和致仕制度的变化以及功名的流动,开创了送别赠序的文风。明清以前,赣南地区的士风和民风有待振兴,此时官府与名士积极参与地方事务,何廷仁、黄宏纲等理学名士的乡里实践,积极融入地方社会。通过教化和善治,交游双方从官员到士,再到民的结合,进行社会建设和心理建设,多方力量共同治理地方。随着交游范围和交游群体的扩大,士人群体在中央与百姓的力量权衡中,通过交游的方式缓和了地方的矛盾,官民的互动,构建了安定和紧密的人际网络。本文以明清时期县邑士人交游为研究切入点,探析明清两代士人与地方的互动方式以及士人的心理变化,为士人研究拓宽范畴。并且从政府、士人、百姓三者的角度出发,分析致仕制度和官僚体制与士人流动的关系,探究士人对地方建设的现实功绩和历史价值。

余成豪[9](2017)在《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组团与聚落尺度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赣县传统村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的发展一直处于动态的趋势中,城镇化进程给其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着诸如混乱性、盲目性以及功利性等发展系统问题的出现。而在当前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导向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的旅游浪潮的鼓动下,传统村落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很高的受关注度,对本专业从业人员来讲,值得引起我们对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新审视,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试图选取角度去探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问题。文化属性是传统村落的最大属性特征,其系统性表达需要借助村落实体空间格局为载体,因此可将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解读为维护村落文化系统和生态格局的稳定与延续,而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学与生态学复合的学科,学科内容与可持续发展本质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实质性内容的共通性也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并形成了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的对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研究框架。笔者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根据对国内外传统村落发展状况的梳理与反思,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之后依据尺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将本研究限定在居住组团和村庄聚落尺度上展开,在居住组团尺度用文化学理论定性分析传统村落的文化元素种类、文化变迁、文化系统网络构成以及本尺度的问题及研究意义,在村庄聚落尺度用生态学“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的空间语言解读传统村落生态格局演变的生态过程并反思出现的问题,同时选取斑块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周长和斑块密度四个指标进行对传统村落生态格局的演变进行量化分析与解读。最后以赣县白鹭村为实例阐述上一阶段两个尺度下理论的实践过程,提出居住尺度下应注重“梳理与保护”,梳理村落文化网络结构并确定保护对象与范围,村庄聚落尺度下应在“限制与控制开发”原则的指导下控制村落的无序扩张及合理安排新村建设等策略,并基于此对赣县白鹭、大坑、夏浒三座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笔者建议白鹭村应在修复山水格局的基础上控制村庄斑块的继续生长,建议大坑村做好重点民居斑块的修缮工作以及居住斑块的立面统一工作,同时建议夏浒村维护自身村庄生态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与周边其他旅游斑块的联动性。

吴运江[10](2016)在《赣州古代城市发展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赣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积淀丰富,有待挖掘;又是规模中等的,典型的山地河谷平原、交通要道上的商贸城市,因此是个颇具价值的城市史研究样本。本研究把古代赣州城市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研究重点集中在赣城的三个历史时期的突变点,论述城市发生的变革,阐释推动其变革的逻辑和驱动力。这三个时期分别为:(1)秦汉-南朝城市选址和迁址时期;(2)唐宋城市变革时期;(3)宋、明的“盗乱”和“王化”时期。论文据此分为四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绪论,其余三部分为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第一章,阐明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讨论赣州城市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交待相关重要概念和研究范围;总结城市史研究、赣城历史研究的现状,提出本研究的内容、目标;以“文化结构三层面”说、区域社会经济分析、中微观形态分析建立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是赣城从“边城”演化为“郡治”的时期。以区域军政格局阐释早期赣城选址和迁移;文中总结早期城市多为统治工具,致使其频繁迁移。第三部分包括三、四、五章,是赣城从“山城”演变为“江城”的时期。其中第三章论述唐宋南方区域经济、交通变迁,从人口、商税、产业、地望等方面分析虔州的经济繁荣程度;第四章讨论晋-唐-宋虔州从“军镇山城”到“商贸江城”的形态演变,说明其发生了从规模到性质,物质形态到精神面貌的变革;第五章分析赣州具有“江城”特色的营建——城墙及“福寿沟”为主的防洪排涝体系。第四部分是第六章,以“盗乱”、“王化”为主线论述宋末-明、清赣城发生的重要变化。分析赣城发展陷入停滞的原因,以及“王化”的意识主流作用下城市空间发生的变化:赣城半军事化;成为语言、文化孤岛;郁孤台重登城市至高点;官学频迁。最后为研究的结论、启示,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早期城市多以军事政治职能为主,容易发生频繁迁移,这是王权制度主宰城市的时期;城市经济、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发生商业变革,走向繁荣、开放,这是城市的商业文明时期;社会矛盾重重,陷入动荡衰败的时候,文化融合社会的力量是城市、社会活力延续的最终希望。城市融聚着差异,汇集着活力,多元、多彩且丰富多变。城市的历史和它的未来一样,充满魅力,也富于启示。

二、江西赣县城乡文化互动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赣县城乡文化互动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综述
第一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与客家文化传播
    第一节 纪录片与客家题材纪录片
        一、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二、客家题材纪录片及其内涵
    第二节 文化与文化传播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传播
        三、客家文化
        四、客家文化传播
    第三节 纪录片传播客家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纪录片的媒介属性
        二、纪录片的艺术属性
        三、纪录片传播客家文化的优势
第二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价值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探索时期(1979年——1994年)
        二、发展时期(1995年——2004年)
        三、跨区域制作与传播时期(2005年至今)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意义
        一、重塑文化记忆
        二、全方位挖掘与展示客家文化
        三、增强客家文化认同
第三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主题建构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文化主题的选取原则
        一、提炼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
        二、体现国际化共享态势
        三、饱含情感认同下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建构
        一、客家人的迁徙、繁衍与发展
        二、客家精神的千年承袭
        三、客家民俗的独特风情
        四、客家文化的时代新篇
第四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符号
        一、画面符号编码的多元化
        二、声音符号编辑突出特色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策略
        一、叙事元素以小见大,彰显文化魅力
        二、运用戏剧性叙事手段,彰显客家文化的重要性
        三、采用多种叙事视角,拓展文化交流空间
第五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典型案例研究
    第一节 《客家足迹行》——全景式反映客家文化
        一、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内容
        二、新颖独特的创作手法
        三、启示与思考
    第二节 《千年客韵》——以歌为线、以歌证史
        一、深入细致的客家文化记录
        二、别出心裁的拍摄模式
        三、启示与思考
    第三节 《THE世界遗产—福建土楼》——客家土楼文化
        一、悬疑式的创作风格
        二、聚焦人物故事,凸显客家人情感
        三、启示与思考
第六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经验与提升策略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经验
        一、文化表达注重接近性
        二、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内容策略
        三、拍摄区域的全球性拓展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局限
        一、制作编排有瑕疵
        二、国际传播缺乏平台,国际合作有待加强
        三、选材内容缺乏创新,文化内涵有待提升
        四、镜头语言缺乏艺术美感
        五、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第三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一、提高制作水准,深化文化内涵
        二、利用媒体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三、立足受众需求,稳固沟通体系
        四、利用价值传播策略,遵守普适价值观原则
        五、做好客家文化品牌,拓宽客家文化的传播市场
        六、加强政府、高校、协会的协作,助力客家文化传承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
    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朴门永续理论下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营造
        1.1.2 乡村“老龄化”与“空心化”现状
        1.1.3 国家政策对康养产业的支持
        1.1.4 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评述
        1.3.1 关于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1.3.2 关于朴门永续理论研究
        1.3.3 关于园艺康养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1.4.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论述
        2.1.1 乡村公共空间
        2.1.2 园艺康养
        2.1.3 康复景观设计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朴门永续
        2.2.2 园艺疗法
        2.2.3 可食用景观
        2.2.4 大众行为需求理论
第三章 赣南乡村公共空间内在特性与现状分析
    3.1 赣南乡村朴素的生态观念
        3.1.1 永续发展、和谐康养的生产生活
        3.1.2 功能至上、注重节俭的造物思想
        3.1.3 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营建策略
    3.2 赣南乡村文化生成
        3.2.1 客家文化
        3.2.2 阳明文化
        3.2.3 耕读文化
    3.3 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现状
        3.3.1 园艺康养公共空间整体特征概述
        3.3.2 园艺康养公共空间物质场所现状
        3.3.3 园艺康养公共空间日常活动现状
    3.4 赣南乡村公共空间现存主要问题分析
        3.4.1 现代化建设影响生态结构
        3.4.2 忽视使用主体的康养需求
        3.4.3 缺乏地域特色融入与表达
第四章 朴门永续理论下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1 设计要素
        4.1.1 天人合一的空间环境
        4.1.2 师承自然的总体布局
        4.1.3 乡土记忆的形态构成
        4.1.4 明确多元的使用功能
        4.1.5 浑然天成的光色要素
    4.2 设计原则
        4.2.1 生态和谐的自然性原则
        4.2.2 安全可靠的健康性原则
        4.2.3 发展传承的文化性原则
        4.2.4 因地制宜的在地性原则
        4.2.5 积极互动的参与性原则
        4.2.6 便利易用的可达性原则
        4.2.7 元素关联的艺术性原则
    4.3 设计方法
        4.3.1 自然+设计:随形就势的布局形态
        4.3.2 人文+设计:人文要素的提炼表达
        4.3.3 乡土+设计:永续循环的资源利用
        4.3.4 康养+设计:刺激五感的空间营建
        4.3.5 生态+设计:利用边界的朴门设计
        4.3.6 功能+设计:功能多元的空间动线
第五章 以赣南幸屋村为例的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5.1 赣南幸屋村公共空间现状研究
        5.1.1 幸屋村概况
        5.1.2 幸屋村居民公共活动行为及需求分析
        5.1.3 幸屋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5.2 朴门永续理论下幸屋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构思与定位
        5.2.1 设计构思
        5.2.2 设计定位
    5.3 朴门永续理论下幸屋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3.1 自然为本、人文造景的生态保护与优化策略
        5.3.2 乡土传承、结合当下的资源融入与创新策略
        5.3.3 修复现状、多元提升的功能延续与更新策略
        5.3.4 园艺康养、空间优化的形态与要素结合策略
        5.3.5 倡导互动、回归自然的农作体验与构建策略
    5.4 总体方案设计
        5.4.1 总平面方案
        5.4.2 空间设计分析图
        5.4.3 节点设计表达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明清广西全州蒋氏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学术史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全州的地理位置及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地理沿革及交通孔道
        二、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三节 材料与结构
        一、基本材料
        二、主体结构
第一章 明代蒋冕及其宗族建构
    第一节 出仕及返乡
        一、身在官场,心系梓里
        二、辞官归乡,壮心不已
        三、世家联姻,显赫门庭
    第二节 寻根问源
        一、时代契机
        二、追溯蒋氏源流
    第三节 宗族建构及影响
        一、编撰族谱
        二、修坟祭祀
        三、蒋冕宗族建构对全州蒋氏各支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明中叶全州蒋氏宗族的建构
    第一节 蒋氏各宗族建构的地方社会背景
        一、兵连祸结的地方政治环境
        二、以农为主的地方经济
        三、地方文教的兴盛
    第二节 全州地方资源关系与蒋氏宗族建构
        一、石冈蒋氏
        二、大冈蒋氏
        三、竹塘蒋氏
        四、歌陂蒋氏
    第三节 族谱与祠堂:蒋氏各宗族的建构实践
        一、石冈蒋氏
        二、大冈蒋氏
        三、竹塘蒋氏
        四、歌陂蒋氏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全州蒋氏宗族的建构
    第一节 清代全州各支蒋氏宗族建构的持续
        一、蒋冕族支
        二、石冈蒋氏
        三、大冈蒋氏
        四、竹塘蒋氏
        五、歌陂蒋氏
    第二节 同宗共祖:全州蒋氏的联宗活动
        一、明时的同族观
        二、清代蒋氏联宗的实施
    第三节 系谱重构:全州蒋氏宗族房支秩序的确立
        一、对待远支世系的态度
        二、创修大宗谱——《梅潭蒋氏世谱》
        三、再修大宗谱——《全州蒋氏源流》
    第四节 蒋氏宗族的社会角色
        一、蒋氏族人对地方社会的贡献
        二、蒋氏宗族的姻亲联络
        三、蒋氏宗族的文学荣耀
    小结
第四章 结语:蒋氏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相互塑造
    一、宗族建构
    二、对地方社会政治的影响
    三、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互动
附录
    附录一:大冈蒋氏家规
    附录二:竹塘族训十则
    附录三:梅潭蒋氏世谱凡例
    附录四:祠规十八条
征引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族谱
    三、碑刻
    四、研究论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理论探索
        2.有关于地方文化建设与理论探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家研究亟待深入的新视角
    四、本文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
        (一)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文化建设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文化建设
        (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
    三、“多元一体”的地方文化建设理论探讨
        (一)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二)地方文化建设的目标
第二章 客家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初步努力
    一、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
        (一)客家文化的发展史
        (二)客家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二、近代客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遭遇
        (一)资本主义对客家地区的冲击与客家人的早期革命斗争
        (二)清末至民国客家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努力
    三、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尝试
        (一)中央苏区建设的客家文化背景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标本意义
第三章 客家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一、社会主义时期客家文化的现代困境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一)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1.认同的回归: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客家文化建设
        2.认同的强化:世客会平台上的客家文化建设
        3.认同的运用: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
        (三)新时代客家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五位一体”下的客家文化融合发展
        (一)客家文化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二)政治建设中的客家传统文化作用
        (三)社会建设:客家文化新凝聚力的形成
        (四)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四、客家文化建设效果评价
    五、小结
第四章 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启示
    一、以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文化的“一体”
    二、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方向推动地方文化的转型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地方文化的共建共享
    四、以文化自信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及重要文献
    (二)中文专着及译着
    (三)期刊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英文文献
    (六)博士论文
    (七)史料及汇编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5)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层面
        1.1.2 区域层面
        1.1.3 理论层面
    1.2 研究范围的说明
        1.2.1 研究空间范围的说明
        1.2.2 研究对象范围的说明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传统村落及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内研究概况
        2.1.2 国外研究概况
    2.2 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2.2.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3 赣州地区相关研究
        2.3.1 赣州客家研究概况
        2.3.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4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背景
    3.1 自然环境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系河流
        3.1.3 气候特征
    3.2 区位特色
        3.2.1 赣州建置沿革与区划演变
        3.2.2 南北交往之要冲
        3.2.3 军事战略之要地
    3.3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生成
        3.3.1 赣州与客家
        3.3.2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开辟与形成
    3.4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3.4.1 社会结构:宗族组织
        3.4.2 生存策略:聚族而居
        3.4.3 营建思想:风水理念
        3.4.4 生产生活方式:耕读传家
        3.4.5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与文化因子的提取
        4.1.1 样本的选定
        4.1.2 文化因子的提取
    4.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解析
        4.2.1 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4.2.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
        4.2.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
        4.2.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
    4.3 数据库的建立
        4.3.1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4.3.2 数据库的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5.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分布特征
        5.1.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5.1.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5.2.1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5.2.2 村落布局、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3 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形成的因素
        5.3.1 源头:移民迁徙与中原文化因素
        5.3.2 基本: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因素
        5.3.3 差异: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因素
        5.3.4 内在:宗族文化与风水文化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6.1 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划
        6.1.1 文化区概念与类型
        6.1.2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6.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的确定
        6.2.1 以主导因子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6.2.2 以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的局部细分
        6.2.3 各文化区详细边界的确定
    6.3 各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6.3.1 赣州中部集中式、条带式+单行排屋、堂横屋、堂厢式文化区
        6.3.2 赣州西部条层式+单行排屋、多联排文化区
        6.3.3 赣州南部散点式、条带式+围屋、堂横屋文化区
        6.3.4 赣州东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文化区
        6.3.5 赣州东南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围龙屋、围屋文化区
        6.3.6 赣州西北部条带式、散点式+单行排屋、堂横屋文化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与闽、粤客家对比研究
    7.1 地理环境与文化特点比较
        7.1.1 特殊的地理环境
        7.1.2 人口迁徙与客家文化圈
    7.2 村落选址与形态特征比较
        7.2.1 选址讲究风水,土地使用紧凑
        7.2.2 宗族社会组织,单姓结构为主
        7.2.3 粤基本无巷道,赣闽形式多样
    7.3 民居类型与形态特征比较
        7.3.1 三地客家民居的共性分析
        7.3.2 主流类型堂横屋的普遍分布和差异比较
        7.3.3 三地典型民居类型的比较和联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明清雩都士人交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以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章 雩邑士人交游发展历程
    第一节 兴起时期
    第二节 沉淀时期
    第三节 鼎盛时期
第三章 雩邑士人交游地域
    第一节 山林美景
    第二节 佛教寺庙
    第三节 儒学馆阁
第四章 交游的主体和方式
    第一节 交游的主体
        一、官绅互动
        二、绅民交游
        三、官民互动
    第二节 交游的方式
        一、拜谒走访
        二、文字往来
        三、雅集结社
        四、赠寄送别
第五章 雩都士人交游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士人交游与风俗变革
        一、书信交流与风俗变革
        二、人物作传与风俗变革
    第二节 士人交游与基础建设
        一、士人交游与共筹馆阁
        二、士人交游与名景身份
    第三节 士人交游与县邑文化
        一、唱和送别与诗文创作
        二、拜谒雅集与山水文化
        三、家族结社与宗族文化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表一明清于都县邑士人情况表
    图一明清于都地区士人交游名景图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组团与聚落尺度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赣县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定义
        1.1.2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进程回顾
        1.1.3 国外相关经验概述
        1.1.4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反思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选取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综述与概念解析
    2.1 文化生态学国内外研究概述
        2.1.1 国外文化生态学研究概况
        2.1.2 国内文化生态学研究概况
    2.2 文化生态学概念解析
    2.3 文化生态学与传统村落的关联性
    2.4 传统村落生态系统的尺度
        2.4.1 尺度与格局
        2.4.2 尺度的等级
    2.5 本文的基本观点
    2.6 本章小结
3 居住组团尺度下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3.1 传统村落的文化属性
        3.1.1 文化系统的组成
        3.1.2 传统村落文化属性的表达
    3.2 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
    3.3 传统村落文化网络结构构成
        3.3.1 空间结构模式
        3.3.2 空间界面
        3.3.3 特色行为场所
        3.3.4 建筑细部与装饰
        3.3.5 信息符号系统
    3.4 组团尺度传统村落问题反思
        3.4.1 文化断层现象严重
        3.4.2 空间文化属性削弱
        3.4.3 外来文化的冲击
    3.5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系统的研究意义
        3.5.1 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
        3.5.2 为聚落尺度景观生态格局研究打下基础
        3.5.3 为制定居住组团尺度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6 本章小结
4 村庄聚落尺度下传统村落生态格局演变分析
    4.1 生态学的空间语言
        4.1.1 斑块
        4.1.2 基质
        4.1.3 廊道
        4.1.4 边界
    4.2 传统村落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过程
    4.3 聚落尺度传统村落问题反思
        4.3.1 村落系统内部斑块功能性不足
        4.3.2 村落边界的持续扩张
        4.3.3 其他基质的加入带来的挑战
    4.4 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格局演变的量化
        4.4.1 景观分类
        4.4.2 量化尺度精度的选择
        4.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4.4 指标选取与释义
    4.5 传统村落生态格局演变的研究意义
        4.5.1 形成微观+宏观的传统村落研究架构
        4.5.2 为村落的发展趋势提供科学预判
        4.5.3 利于村域体系尺度下村落安全生态格局的判定
    4.6 本章小结
5 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探讨—以赣县传统村落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气候水文与地形地貌
        5.1.3 动植物与矿物资源
        5.1.4 历史人文与社会经济
        5.1.5 传统村落概况
    5.2 居住组团尺度——重梳理与保护
        5.2.1 梳理村落的文化变迁
        5.2.2 梳理村落文化网络结构
        5.2.3 确定保护对象与范围
    5.3 村庄聚落尺度——重限制与控制开发
        5.3.1 生态格局演变量化数据的提取
        5.3.2 生态格局演变量化数据的分析
        5.3.3 生态格局演变量化数据的解读
        5.3.4 限制村落的无序扩张
        5.3.5 合理安排新村的选址、规模与建设
    5.4 赣县传统村落的优化建议
        5.4.1 白鹭古村优化建议
        5.4.2 大坑村优化建议
        5.4.3 夏浒村优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归纳与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赣州古代城市发展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缘起:沉默中消逝的历史都市
        1.1.2 赣州城——有待挖掘的典型案例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研究对象——赣州及其相关概念
        1.2.2 城市发展、空间形态的概念
        1.2.3 研究的空间范围
        1.2.4 研究的时间跨度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城市史研究现状综述评析
        1.3.2 赣州城市史文献和研究现状综述评析
        1.3.3 文献和资料梳理结论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1.4.3 论文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边城”四迁——区域军政格局主导的赣州古城选址及迁移
    2.1 赣城萌发的历史地理条件
    2.2 戍边立城——秦汉时期赣南城市的肇起
        2.2.1 秦征百越和汉初赣南的“边区”性质
        2.2.2 南越、山越和异性王三大隐患——“边城”赣县立县、选址探析
    2.3 从“边城”到郡治——赣县的四次迁移及其原因探析
        2.3.1 西汉至六朝期间汉族政权与南越、闽越、东越民族关系的变迁
        2.3.2 政区细化、战略重心转移——赣县首迁的原因及其选址探析
        2.3.3 东晋江州的开发、争夺和赣县的迁移
        2.3.4 赣县在东晋的第三次迁移和南朝第四次迁移
    2.4 作为统治“工具”的早期赣城之选址及迁移特征
        2.4.1“边城”赣县的选址、迁移及其“工具性”
        2.4.2 从军镇到郡治——夔州、汀州城迁移及定址的对比
        2.4.3 王权、军政、迁址和早期城市的“工具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交通变迁下的唐宋虔州经济繁荣
    3.1 唐宋赣江流域的繁荣
        3.1.1 国家意志推动的岭南经济、交通重心东移
        3.1.2 长江中游经济、交通重心东移和赣江流域的经济繁荣
    3.2 虔州的“唐宋”——经济繁荣的时代
        3.2.1 人口、移民的考察
        3.2.2 唐宋虔州的经济产业和商业繁荣
        3.2.3 北宋商税的考察
        3.2.4 唐宋虔州的区域定位和角色转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山城”到“江城”的演变——唐宋虔州的城市变革
    4.1 滨江扩城——城市规模和城市格局的演变
        4.1.1 遗失的“山城”——军镇特征的东晋“高琰土城”轮廓初探
        4.1.2“江城”的雏形——南朝陈霸先土城
        4.1.3“江城”——宋代虔城鼎盛格局的形成
    4.2 城市职能、建筑类型和街巷格局的变革
        4.2.1 城市职能的改变
        4.2.2 城市的新容——新建筑类型和人文景观的出现
        4.2.3 唐宋前后的城市格局和城市主轴线转变
    本章小结
第五章“江城”之殇——洪灾、城墙和福寿沟
    5.1 历代洪灾和“江城”赣州的发展制约
    5.2 赣州城墙的军事防御和防洪减灾功能
        5.2.1 历朝赣州城墙修葺频率分布的特点
        5.2.2 防敌、防盗、防洪还是防叛——地方和中央的博弈
    5.3“江城”的特色工程——福寿沟和河流、坑塘水系
        5.3.1 福寿沟及其可靠记载分析
        5.3.2 福寿沟现场勘察
        5.3.3 现存福寿沟的保存状况
        5.3.4 福寿沟的营建特点和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盗区”的“王化”
    6.1 明清赣南的凋敝和赣州城市发展的停滞
        6.1.1 明清赣南经济和赣关地位的式微
        6.1.2 明清赣州城市发展的停滞
    6.2“盗区”赣南——国与民的较量
        6.2.1 盐政、南溃与赣南“匪患”的形成
        6.2.2 逃户、鼠疫和“变乱”为特征的明代赣南
        6.2.3“破山中贼”——南赣巡抚和十家牌法
        6.2.4“破心中贼”——乡约教化中的“王化”
    6.3 文治与武功的较量——“王化”核心地赣城的变化
        6.3.1 虔院、卫所驻地赣城的半军事化
        6.3.2 客都孤岛——人口变迁与赣州城的文化置换
        6.3.3“王化”和文化自新——士绅们的“科举焦虑”
        6.3.4 赣学九迁记
    6.4 余论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1.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2.论文创新点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江西赣县城乡文化互动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D]. 陈节.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朴门永续理论下赣南乡村园艺康养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马丹莹.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明清广西全州蒋氏宗族建构与地方社会[D]. 岳宗霞.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D]. 吴良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梁步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明清雩都士人交游研究[D]. 朱晶.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组团与聚落尺度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赣县传统村落为例[D]. 余成豪.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10]赣州古代城市发展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吴运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江西省赣县城乡文化互动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