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十点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万可[1](2021)在《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乡村教师自我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提出
屈海倩[2](2020)在《昆明市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幼儿期间是人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萌芽阶段,这时期的经验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随着多元一体化理论的发展,民族地区拥有的文化语境逐渐成为幼儿园活动内容的根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教育实践具有深刻的影响。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代人肩负的责任。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在学校场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树立文化自信,从而适应本民族、本地区幼儿发展需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融入民族文化势必成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选取了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的G幼儿园为个案,以发展适宜性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在系统了解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呈现出个案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现状,总结其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多年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成效。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通过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议和思考,以期对其他将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幼儿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主要从办园理念、师资情况及办园特色对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第三部分,从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原则、教育内容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对其现状调研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以G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为基础,总结了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形成的特色及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就民族地区城市幼儿园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谢小蓉[3](2020)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西南民族地区集老少边穷地区于一体,该地区文化多元、民族多样、地域广袤、环境艰苦,是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面临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使得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日渐凸显,严重阻碍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有必要对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从根源上解除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通过采用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四川、云南和贵州等西南民族地区25所乡村学校的122名乡村教师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身份现状表现为在城镇化趋势下转变成半城半乡的“第三者”,被视为乡村场域中多重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角色冲突下乡村教师逐渐变成乡村学生的“监护人”。基于乡村教师的身份现状,明确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存在所属身份责任逐渐泛化、与相近职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多重身份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等危机。造成以上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宏观层面上国家对乡村教师的政策制度缺乏精准性,中观层面上民族地区氛围欠佳阻碍乡村教师的发展,微观层面上乡村教师的自身素质仍存在多方面不足。基于对上述危机的分析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鉴,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场域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构建出涵盖“国家制度-乡村文化-学校管理-教师素质”多层面影响因素的理论逻辑,有助于全方位塑造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西南民族地区场域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优化策略:首先,明确乡村教师责任范畴,落实与乡村教师有关的政策,健全乡村教师职前培养体系,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正确认识民族习俗,减少学校额外职能,完善乡村学校管理,以优化乡村教师的协同场域;最后,重点培育教育情怀和动机,加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其学习交流的综合性能力,从乡村教师内部形塑身份认同。综上,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的视角全面审视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有利于促进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解决,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进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林琳[4](2020)在《贫困县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特岗教师是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的主要来源,伴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当地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方向。然而就当下而言,聚焦于留任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不多,涉及其自主专业发展的就更少了。本研究意在调查贫困地区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真实状态和所遇到的困难,为贫困地区特岗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进而提升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质量,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选择了四位留任特岗教师并对其自主专业发展状态展开调研,采用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法。研究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四位留任特岗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现状,主要从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和自主专业发展行为(规划、行动、调控、反思)这两大维度(五方面)展现她们自主专业发展的真实状态。二是分析四位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现状的特点,包括归纳总结出自主专业发展现状所呈现出的共性和差异性特点,为探寻自主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三是分析影响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各类因素,研究认为,影响四位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管理机制、物理环境支撑,教师的职业认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结构、专业发展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倦怠。四是在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下,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对推动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柯颖[5](2019)在《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教育贫困是贫困的关键,也是加剧经济贫困的重要原因。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教育扶贫便成为精准扶贫战略的根本保证,扶贫则需要找准贫困点所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由经济贫困逐渐转向能力贫困。那么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发展上存在哪些能力的不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选取四川省一个贫困县的典型留守儿童作为个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地访谈和观察,了解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可行能力情况。首先,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发展条件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其次,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从可行能力和贫困文化视角分析,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有什么样的特征。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并探讨研究的目的和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研究情况,并结合本文需要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第一章,将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故事进行呈现;第二章,结合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当前教育发展的情况,归纳分析发现,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学习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他们的家庭教养文化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第三章,结合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存的问题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发现,整体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条件差、教育发展基本保障不到位、家庭贫困文化是影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章,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讨论,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审视下得出结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受到经济、基础条件、教育发展基本保障等条件的不足以及家庭贫困文化的影响,在教育信息获取、教育参与机会、教育经费保障、心理健康保障、家庭教养等方面存在着能力的不足,其中家庭贫困文化是导致其教育发展可行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李杰[6](2019)在《从民间壮剧团探讨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以德保县城关镇清水壮剧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壮剧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德保是壮剧艺术之乡,壮剧艺术在德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统。德保民间壮剧团是以团长为核心,以演员和乐队为主体的自发组建并自主管理的戏剧演出团体,是德保壮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主要载体。透过对民间壮剧团的发展和内部运行活力的探索研究,可以了解德保壮剧艺术在民间生存发展状态,对于保持壮族文化多样性和壮族民众文化创造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德保壮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间壮剧团的传承作用,既与当代审美接轨,又不失民族特色和独有的艺术价值,不断为壮剧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提高民间壮剧团演职人员的文化自觉,形成剧团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加强传承主体的责任感。同时,还要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增强民众传承壮剧艺术的使命感,实现德保壮剧艺术的活态传承;政府部门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的有利时机,从整体性的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保护壮剧艺术生存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挥民间壮剧团对壮剧艺术与艺术的传承工作,鼓励、支持民间壮剧团的发展,并注意通过校园传承来加强德保壮剧艺术的发展。
苏醒[7](2018)在《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大理诺村白族女性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呈现出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性别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了诺村白族社会的道德伦理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中行为规范与女性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众所周知,性别角色差异往往通过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来。通过对诺村女性的身体惯习与性别建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中的日常行为以及对传统惯习的遵守与打破等几方面的内容,勾勒出诺村女性日常生活的场景以及当代诺村女性在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变迁情况。一方面探讨惯习如何通过性别建构过程对女性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则探讨惯习如何彰显出女性的主体性。第一章聚焦于日常生活中诺村女性的身体、行为与“德气”的关联。惯习规约着诺村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践,使其符合“德气”的规范,也映射出当地文化场域中所固有的性别因素对诺村女性身体所产生的约束。第二章从诺村女性一天之中的生活安排、一年当中的劳作安排以及年度节庆活动等呈现出的日常生活节奏反映当地女性“以勤为中心”的“德气”象征。第三章通过展现诺村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空间体验,反映出空间行为所凸显的身体惯习与性别构建的关系,空间生产背后隐匿着身体规训、性别权力等关系以及它对诺村女性以“德气”所反映出的行为方式、道德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就部分诺村女性在两性关系、婚姻家庭、职业选择中追求“德气”的过程进行讨论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女性既遵循传统惯习而获得“德气”的赞誉,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着传统惯习,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章则从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出发,以心智结构双重历史性的个体生成与系统生成作为理论框架来讨论表现为“德气”的传统惯习的产生过程。一方面,诺村在多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井地文化”对女性日常行为的形塑是惯习“系统生成”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诺村女性由婴儿养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所共同构成、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则是惯习“个体生成”的途径。在对前文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论部分认为诺村经历了近年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物质层面已经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然而,多元文化作用下形成的井地文化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它所导致的固有惯习、逻辑、机制仍然在主导着诺村社会的运行以及女性性别角色的建构。诺村女性追寻“德气”的人生轨迹并未停止,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正如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不是宿命”,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下,诺村的女性同样也能够通过主体性的发挥部分或者彻底地改变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身体惯习,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方式进行修正或者重塑,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发现:一方面,诺村人认知中的“德气”是在一种日常行为规范,也是一套在儒家文化浸润下产生的道德伦理关系。作为一种惯习,它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外表上,同时在女性整个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内化在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消除。另一方面,人们的主体性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习以为常的文化,但这是一个漫长且犹如“水滴石穿”的过程。
杨燕江[8](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陈方琳[9](2018)在《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云南省民族教育的独特性,笔者关注富宁县民族教育的质量,探究边境县民族中学教师如何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发挥教学工作中的自主性。本研究从教育人类学角度出发,以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为典型个案,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通过实地考察来思考民族中学教师如何自主运用教学知识和能力指导自身发挥教学自主性。为剖析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教师队伍的教学自主性现状,本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从教师的时间分配、空间分隔、教学中的仪式和学校的制度文化进行剖析,分析不同教师背景、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学自主性维度中自主性是如何表现的,进而从教学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条件和自主环境四个结构探究缺乏教学自主性的原因,并针对如何发挥教学自主性提出思考,以期对云南省民族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在民族教育发展中协调好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有所裨益。因此,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田野点概况。着重从地理环境、人口民族、经济生活和历史文化四方面勾勒出富宁县的社会文化背景,进一步了解富宁县的学校教育,并对富宁县民族中学有关学校、教师和教学的基本情况做简单介绍。第二章,针对富宁县民族中学教师教学现状进行剖析,通过调研来描述教学自主性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时间分配、空间分隔、教学中的仪式和学校的制度文化四个方面,了解富宁县民族中学教师是否发挥教学自主性。第三章,详细分析富宁民中教师教学自主性的表现。采用访谈法、问卷法从不同教师背景、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学自主性维度进行剖析,不同教师背景分析性别、民族、年龄、教龄、学历、职称、任教科目和职务,教师教学工作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和教学评价,教学自主性维度分析教学自主意识、能力、条件和环境,从而聚焦于富宁民中教师教学自主性的表现。第四章,针对教学自主性的教学自主意识、能力、条件和环境这四个维度,相应的从富宁民中教师的传统观念、文化土壤、教学条件和心理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富宁民中教师缺乏教学自主性的原因。第五章,提出本研究的相关反思。基于富宁民中教师有关教学自主性的田野调查与分析,针对教学自主性的四个维度对应思考教师发挥教学自主性的途径,为富宁民中教师、民族中学教师及云南省民族教育提供经验与价值。
张杰[10](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对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稳定连续的政策,而不再像北京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常因政权更替而具有间断性。但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救济帮扶政策等角度阐述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内容范畴、方法举措、历史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力图从根本上去把握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国民党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国民党对青年学生的管制力,并向社会输送具有“共和精神”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党化教育和训育,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党义教育课程和训育管理举措,使“三民主义”理论和国民党党义的灌输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训育机关围绕训育目标,依照训育原则,组织实施对学生的训练、教育,试图让学生时时处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之下,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国民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而认可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操行的培养,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操守行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团体两种组织形式。学生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学习了知识,联络了感情,但过度的学生自治权力有时又对学校日常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专科以上学校制订操行考查规程,随时考查学生的操行,并评定等级或酌予操行成绩,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借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学生资助和就业管理,旨在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抗战时期,许多大学迁移至西部,产生了大批流亡大学生。政府为适应战时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争取这部分青年向国民党政府靠拢,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贷金、公费以及战区学生优待等资助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高校一方面积极向政府请求补助,另一方面也设立本校奖学金,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发起筹款运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救济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学生个人主观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疲软;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的缺乏,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此外,社会用人机制不科学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高校亦成立职业介绍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貌,一些教育家摒弃封建教育观念,积极引入西方教育理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管理思想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新陈代谢。但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高校沦为统治阶级教化学生的工具,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官僚作风的束缚,管理制度的欠科学性,管理机制的被动性以及经费支持的不力,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
二、云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十点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十点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2)昆明市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必要性 |
二、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经验可为其他幼儿园提供参考与借鉴 |
三、研究者自身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对民族文化的相关研究 |
二、不同教育要素及幼儿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 |
三、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融入民族文化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小结 |
第四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过程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G幼儿园概况 |
第一节 G幼儿园办园理念 |
一、做有眼光的民族文化幼教课程 |
二、办有民族文化教育特色的示范幼儿园 |
第二节 G幼儿园师资情况 |
一、园长 |
二、幼儿教师 |
第三节 G幼儿园办园特色 |
一、美丽花园的民族环境立美 |
二、民族品牌的规范管理立美 |
三、成长乐园的民族保教立美 |
第三章 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现状 |
第一节 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原则 |
一、促进幼儿发展与传承民族文化相适应的价值取向 |
二、尊重民族文化与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结合的原则 |
第二节 因地制宜选择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 |
一、G幼儿园民族文化内容的收集 |
二、选择融入 G 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的原则 |
三、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体系 |
第三节 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多重路径 |
一、民族文化融入教学活动 |
二、民族文化融入游戏活动 |
三、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
第四章 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特色、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特色 |
一、走出去:在实践中传承民族文化 |
二、引进来:在城市幼儿园中传承民族文化 |
第二节 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成效 |
一、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促进幼儿园发展的共识 |
二、营造了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氛围与环境 |
三、提升了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 |
四、构建和完善了民族文化课程体系 |
第三节 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教师理论基础薄弱导致融入教育活动的民族文化内容固化 |
二、教学任务重导致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陷入“流程式”教学 |
三、园内班额大,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
四、缺乏系统的民族文化课程评价体系 |
第五章 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思考 |
第一节 幼儿教师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 |
一、民族文化教育视角下幼儿教师素质结构 |
二、民族文化教育视角下幼儿教师素质发展 |
第二节 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体系搭建 |
一、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与其他教学活动力求平衡 |
二、运用现代技术建立幼儿园民族文化资源库 |
三、建立健全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硕博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A:活动观察记录表——区域活动:造纸坊 |
附录B:教学活动中融入民族文化的观察记录表 |
附录C:访谈提纲(园长)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重难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基本阐释 |
(一)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 |
(二)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的基本分类 |
(三)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特征 |
二、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支撑 |
(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 |
(二)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逻辑 |
三、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分析 |
(一)城镇化趋势下乡村教师转变成半城半乡的“第三者” |
(二)乡村场域中乡村教师被视为多重文化知识“传播者” |
(三)角色冲突下乡村教师逐渐变成乡村学生的“监护人” |
四、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现实危机 |
(一)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表征 |
(二)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归因 |
五、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优化策略 |
(一)健全国家政策制度为身份认同提供有力保障 |
(二)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优化身份认同的协同场域 |
(三)提升乡村教师自身素养从内部形塑身份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一览表 |
(4)贫困县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贫困县农村教师发展迎合了国家扶贫精神 |
1.1.2 自主发展是留任特岗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
1.1.3 个人的研究兴趣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核界心概念定 |
1.4.1 贫困县 |
1.4.2 留任特岗教师 |
1.4.3 教师专业发展 |
1.4.4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现状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 四位特岗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
2.2.1 自主专业发展意愿 |
2.2.2 对专业发展现状的意识 |
2.2.3 对未来专业发展规划的意识 |
2.3 四位特岗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行为 |
2.3.1 自主专业发展规划 |
2.3.2 自主专业发展行动 |
2.3.3 自主专业发展调控 |
2.3.4 自主专业发展反思 |
3 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特点分析 |
3.1 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共性特点 |
3.1.1 自主发展认同意识较强 |
3.1.2 专业知识和能力满意度不高 |
3.1.3 专业发展规划不完善 |
3.1.4 自主专业发展途径单一 |
3.2 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差异性特点 |
3.2.1 专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差异 |
3.2.2 专业成长目标指向的差异 |
3.2.3 专业发展规划内容的差异 |
3.2.4 自主发展行动困境的差异 |
4 四位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共性方面 |
4.1.1 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 |
4.1.2 学校管理机制 |
4.1.3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 |
4.2 差异性方面 |
4.2.1 学校物理环境支持 |
4.2.2 教师自主发展能力结构 |
4.2.3 专业发展自我效能感 |
4.2.4 职业成就感 |
4.2.5 职业倦怠 |
5 推动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建议 |
5.1 社会方面 |
5.1.1 调整政策制度,加大发展保障力度 |
5.1.2 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资源 |
5.1.3 引导社会舆论,提升留任特岗教师社会地位 |
5.2 学校层面 |
5.2.1 领导重视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建立合理的发展目标 |
5.2.2 完善管理机制,激励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
5.2.3 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构建民主的学校环境 |
5.2.4 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创设学习型校园 |
5.3 教师个人层面 |
5.3.1 树立终生学习观,养成自我学习习惯 |
5.3.2 注重专业发展反思,提升反思能力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贫困县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您认为当下专业现状的优点与不足分别是什么?(第三问) |
致谢 |
(5)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根本保证 |
2.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新型矛盾:由经济贫困逐渐转向能力贫困 |
3.留守经历使自己对自我教育发展能力深有感触 |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
1.研究目的 |
2.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研究 |
2.关于可行能力与教育的研究 |
3.关于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
4.关于贫困文化的研究 |
5.研究述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农村留守儿童 |
2.教育发展 |
3.教育可行能力 |
4.贫困文化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观察法 |
(七)研究设计 |
1.方法论——质性研究 |
2.访谈提纲的设计 |
3.研究对象的选择 |
4.资料的收集 |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6.研究思路 |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个案呈现 |
(一)个案A:小琪 |
1.小琪的基本情况 |
2.小琪的故事 |
(二)个案B:敏茹 |
1.敏茹的基本情况 |
2.敏茹的故事 |
(三)个案C:舒丹 |
1.舒丹的基本情况 |
2.舒丹的故事 |
(四)个案D:鑫鹏 |
1.鑫鹏的基本情况 |
2.鑫鹏的故事 |
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学习基本条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
1.教育信息获取滞后,视野狭窄 |
2.教育参与机会受限制 |
3.教学惩罚措施欠公平,课外学习无辅导 |
4.家庭经济基本保障教育费用,但享受较好教育条件仍是问题 |
5.家庭学习环境比较恶劣 |
6.上下学路上交通安全隐患严峻 |
(二)心理健康缺乏有效保障措施 |
1.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关注不够 |
2.家庭缺乏心理关怀与疏导 |
(三)家庭教养氛围亟待改善 |
1.家长无法提供有效学习辅导 |
2.家庭教养方式简单粗犷 |
3.家庭教育观念浅薄落后 |
4.定势观念逐渐固化到了留守儿童的思维中 |
(四)小结 |
三、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原因剖析 |
(一)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 |
1.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 |
2.地理位置偏远,安全监管不到位 |
3.基础信息设备不完善、利用率低 |
(二)整体经济发展缓慢滞后 |
1.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 |
2.产业不发达,劳动力、人才流失严重 |
(三)教育发展基本保障不够到位 |
1.教育方法不够科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
2.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
3.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
(四)家庭教育文化稀缺、观念落后 |
1.理想意识淡薄 |
2.思想固化,观念更新缓慢 |
3.文化修养欠缺,心理关怀意识淡薄 |
4.教育理念欠科学,教育监督欠行动 |
5.安全意识极其淡薄 |
(五)小结 |
四、讨论与结论 |
(一)讨论 |
1.关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讨论 |
2.关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原因的讨论 |
(二)结论 |
(三)反思 |
1.研究反思 |
2.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从民间壮剧团探讨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以德保县城关镇清水壮剧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保壮剧艺术概况 |
第一节 德保壮剧艺术产生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德保壮剧艺术产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
一、建制沿革 |
二、社会历史文化传统 |
第三节 德保壮剧艺术的艺术特征 |
一、德保壮剧艺术的音乐唱腔 |
二、德保壮剧艺术独特的唱词结构 |
三、德保壮剧艺术的表演艺术 |
四、德保壮剧艺术的演出剧目 |
第二章 德保民间壮剧团的发展脉络与演出活动 |
第一节 德保民间壮剧团的发展脉络 |
一、德保民间壮剧团的历史演变 |
二、德保民间壮剧团的组织结构 |
三、德保民间壮剧团的演出时间和演出类型 |
第二节 清水壮剧团的建立与发展 |
一、清水壮剧团的发展历程 |
二、清水壮剧团的现状 |
第三节 清水壮剧团的组织结构 |
一、团长——剧团的灵魂人物 |
二、演员及其他成员 |
三、剧团人员的来源与流动 |
第四节 清水壮剧团的演出活动 |
一、演出时间 |
二、演出活动 |
三、演出生活 |
第三章 民间壮剧团助推德保壮剧艺术 |
第一节 民间壮剧团与德保壮剧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民间壮剧团是德保壮剧艺术的重要载体 |
二、德保壮剧艺术在德保的社会文化价值 |
第二节 民间壮剧团的生存现状与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困境 |
一、文化传统的变迁导致了壮剧艺术生存空间的极度萎缩 |
二、民间壮剧团缺乏有效的演出机制 |
三、剧团演职人员的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路径 |
一、激发德保壮剧艺术传承发展的内部动力 |
二、以民间壮剧团为依托,强化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能力 |
三、通过进校园活动增强德保壮剧艺术的生存能力 |
四、保护壮族文化多样性,激发壮族民众文化创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田野点与方法论 |
四、概念、框架与意义 |
第一章 身体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健美勤劳”:身体关注与女性“德气” |
一、对面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二、对手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三、对足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第二节 “进退有度”:诺村女性的身体动作 |
一、身体动作与女子“德气” |
二、社会阶层、身体技能与女性“德气” |
第三节 怎么穿:服饰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有德气的穿着打扮:诺村女性的服饰 |
二、为谁而美? |
第四节 “没有德气”的女性身体:破坏传统的身体惯用语 |
一、对传统女性身体形象的破坏 |
二、对传统女性身体行为的破坏 |
小结 |
第二章 日常生活节奏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诺村女性的一天:日常生活节奏的“变”与“不变” |
一、变化的日常生活节奏 |
二、不变”的“德气”衡量标准:以“勤”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节奏 |
第二节 年度时间安排:纵向时间历程中的诺村女性 |
一、盐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卤水的“旺”“淡”同步 |
二、农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劳作周期与自然节律同步 |
三、旅游经营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人潮的“旺”“淡”同步 |
小结 |
第三章 特定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固化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神圣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二、世俗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第二节 出行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出行空间中的人际互动:串门、走亲戚与做客 |
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外出旅行 |
小结 |
第四章 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老实”——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的衡量 |
一、婚前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二、婚后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第二节 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德气”衡量标准的变迁 |
二、婚姻冲突:“女的更不有德气一些” |
三、传统“德气”衡量标准对女性的控制:“尽量不离” |
四、冲破惯习:离婚的女性 |
第三节 “有德种德,以贤继贤”:生育行为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生育子女:衡量女性“德气”的重要标准 |
二、不能生育的女性 |
第四节 职业选择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相夫教子:传统女性的职业选择 |
二、女性职业选择的改变 |
三、冲突——惯习的破坏者 |
小结 |
第五章 “德气”衡量标准的生成:从惯习的双重历史性说起 |
第一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系统生成:井地文化与诺村社会性别建构 |
一、“井地文化”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
二、诺村“井地文化”的特点 |
三、井地文化背景下的诺村社会性别 |
第二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个体生成:诺村女性的个体社会化 |
一、婴幼儿养育 |
二、家庭教育 |
三、学校教育 |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性别教育:微信、微博、网络中诺村女孩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田野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
(四)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田野调查的经历与感受 |
(二) 民族教育的任务与发展方向 |
(三) 教师教学自主性的思考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 自主性 |
(二) 教学自主性 |
(三) 民族中学 |
五、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理论基础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一、云南省富宁县 |
(一) 地理环境 |
(二) 人口民族 |
(三) 经济生活 |
(四) 历史文化 |
二、富宁县学校教育 |
(一) 学校教育 |
(二) 教师队伍 |
(三) 教学工作 |
三、富宁县民族中学 |
(一) 学校概况 |
(二) 教师队伍 |
(三) 教学工作 |
第二章 富宁民中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实地考察 |
一、教师的时间分配 |
(一) 教学时间 |
(二) 课堂时间 |
(三) 阅读时间 |
(四) 闲暇时间 |
二、教师的空间分隔 |
(一) 生活空间 |
(二) 活动空间 |
(三) 教学空间 |
(四) 休息空间 |
(五) 等级排列 |
三、教学中的仪式 |
(一) 课堂教学 |
(二) 教师例会 |
(三) 誓师大会 |
(四) 班级会议 |
(五) 升旗仪式 |
四、学校的制度文化 |
(一) 校长自律守则 |
(二) 教师执教承诺 |
(三) 教师安全责任书 |
第三章 富宁民中教师教学自主性的表现 |
一、不同教师背景中自主性的表现 |
(一) 性别与民族 |
(二) 年龄与教龄 |
(三) 学历与职称 |
(四) 任教科目与职务 |
二、教师教学工作中自主性的表现 |
(一) 教学手段 |
(二) 教学计划 |
(三) 教学安排 |
(四) 教学评价 |
三、教学自主性维度中的具体表现 |
(一) 教学自主意识 |
(二) 教学自主能力 |
(三) 教学自主条件 |
(四) 教学自主环境 |
第四章 富宁民中教师缺乏教学自主性的原因 |
一、教师形成的传统观念 |
(一) 原生家庭的影响 |
(二) 社会性别观念的差异 |
(三) 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 |
(四) 传统教师角色的藩篱 |
二、教师所处的文化土壤 |
(一) 知识结构的失衡 |
(二) 阅读时间的不足 |
(三) 文化氛围的影响 |
(四) 教学能力的制约 |
三、教师教学条件的限制 |
(一) 聘用条件的单一 |
(二) 科层管理的严苛 |
(三) 教学空间的约束 |
(四) 考核标准的固定 |
四、教师心理环境的束缚 |
(一) 教学的复杂性 |
(二) 教师的多重角色 |
(三) 长期的多元化需求 |
(四) 教育改革的不适应 |
第五章 对民族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思考 |
一、观念转变激发教学自主意识 |
(一) 更新教育理念 |
(二) 引导教学反思 |
(三) 激发创新意识 |
(四) 均衡知识结构 |
二、文化濡化提升教学自主能力 |
(一)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
(二) 认同主流文化 |
(三) 形成合作文化 |
(四) 接受后喻文化 |
三、学校创造教学自主条件 |
(一) 提高报酬待遇 |
(二) 加强民主管理 |
(三) 创新教学活动 |
(四) 完善教学评价 |
四、制度营造教学自主环境 |
(一) 改善教育模式 |
(二) 提升教师地位 |
(三) 坚持终身教育 |
(四) 赋予更多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部分田野日记 |
附录B 部分田野照片 |
附录C 课堂观察记录 |
附录D 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酝酿 |
一、历史背景 |
二、初步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面发展 |
一、各项管理措施协同推进 |
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衰微 |
一、战后重建分散了高校精力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化 |
小结 |
第二章 党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确立阶段 |
二、调整阶段 |
三、衰弱阶段 |
第二节“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安排 |
一、组织机构 |
二、课程安排 |
第三节 开展“党化教育”的辅助手段 |
一、加强对共产主义的防范 |
二、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 |
第四节 “党化教育”的评价 |
一、“党化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政治手段 |
二、“党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训育: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训育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目标与原则 |
二、训育制度与组织 |
第二节 导师制 |
一、实施动因 |
二、方法措施 |
三、各校推行的差异化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例 |
一、训育组织的演变 |
二、训育特色 |
第四节 训育成效与问题 |
一、训育成效 |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
小结 |
第四章 自治组织: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管理 |
第一节 学生自治组织机构 |
一、学生自治会与学生团体 |
二、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 |
第二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 |
一、经费 |
二、工作机制 |
第三节 校方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 |
一、制度约束 |
二、工作指导 |
三、行政管控 |
第四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评价 |
一、学生自治组织发挥了育人作用 |
二、过度自治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困扰 |
小结 |
第五章 操行:高校学生的行为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操行的培养 |
一、仪式教育塑礼仪 |
二、入学训练助适应 |
三、宿舍管理营舍风 |
四、学业管理促学风 |
五、服务社会践责任 |
第二节 操行的考查 |
一、考查操行的目的 |
二、操行的考查制度 |
第三节 操行的奖惩 |
一、奖励措施 |
二、惩戒措施 |
第四节 操行培养与管理的评价 |
一、积极意义 |
二、存在问题 |
小结 |
第六章 资助:高校学生的生活救济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学生资助的动因 |
一、流亡学生的需求 |
二、争取青年的政治目的 |
第二节 政府的资助政策 |
一、中央政府的资助政策 |
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 |
第三节 社会各界的援助 |
一、国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二、国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第四节 学校与学生的自助措施 |
一、校方的资助举措 |
二、学生的自发筹款 |
第五节 学生资助的评价 |
一、学生资助的作用 |
二、学生资助的不足 |
小结 |
第七章 就业:高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
一、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 |
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 |
三、毕业生供求不平衡 |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职业运动的爆发 |
二、就业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三、学界对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政府的就业扶助措施 |
一、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
二、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
第四节 高校的就业管理措施 |
一、安排学生实习 |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
小结 |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评析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
一、“生本理念”的零星体现 |
二、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
三、方法措施的管制性 |
四、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缺失 |
一、官僚作风束缚 |
二、管理机制被动 |
三、制度有失科学 |
四、经费支持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致谢 |
四、云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十点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乡村教师自我责任感培育研究[D]. 万可.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昆明市G幼儿园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的个案研究[D]. 屈海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3]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谢小蓉. 西南大学, 2020(02)
- [4]贫困县留任特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 林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个案研究[D]. 柯颖.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从民间壮剧团探讨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以德保县城关镇清水壮剧团为例[D]. 李杰.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D]. 苏醒. 云南大学, 2018(04)
- [8]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9]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研究[D]. 陈方琳. 云南民族大学, 2018(01)
-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