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坏疽性脓皮病为主要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咸晓梦,吴东[1](2021)在《皮肤破溃流脓-关节炎-发热》文中认为介绍1例以皮肤破溃流脓和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治过程,讨论皮损合并发热、关节肿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介绍该病肠外表现及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断。
周庆[2](2021)在《儿童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儿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肠外表现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评估该病患儿出现肠外表现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内科住院并确诊为IBD的1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确诊年龄分为非VEO-IBD(very early-onset IBD)组及VEO-IBD组,非VEO-IBD组根据诊断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组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人口学及疾病特征和各类肠外表现的发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特点如性别、确诊年龄、肛周病变、诊断、确诊时的病变部位、确诊时的疾病活动度、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血沉及CRP与肠外表现的发生有无关联。结果:45例(44.1%)患儿出现了肠外表现,其中口腔溃疡是发病率最高的肠外表现(20.5%,21例),其次是皮肤病变(19.6%,20例)和关节病变(9.8%,10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为CD(OR=2.853,95%Cl:1.058~7.693)、重度疾病活动度(OR=6.000,95%Cl:1.928~18.677)、血沉≥20mm/h(OR=3.672,95%Cl:1.400~9.632)是发生肠外表现的危险因素。结论:我中心IBD儿童肠外表现的发病率为44.1%。口腔溃疡的发病率最高。诊断为CD、重度疾病活动度、血沉≥20mm/h是发生肠外表现的危险因素。
任广辉[3](202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不仅仅局限于肠道,还可伴发多种肠外表现,对肠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有利于我们更早识别和及时治疗,最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目的:回顾性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EI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并住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依据是否伴有肠外表现,将所有患者分为EIM组和无EIM组,比较分析两组间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病程、病情程度、病变范围、临床分型、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1β(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影响肠外表现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2例,男性61例(50%),女性61例(50%),平均年龄为19-82(44.1±13.8)岁,其中23.8%(2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伴肠外表现。2.肠外表现所累及的器官:常见的肠外表现依次为关节表现(19例,15.6%),口腔表现(13例,10.7%),皮肤表现(4例,3.3%),眼部表现(1例,0.8%),肺部表现(1例,0.8%),其中7例(5.7%)患者伴有两个以上多部位肠外表现。3.肠外表现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血清IL-6(p=0.019)、血清TNF-α水平(p=0.000)、C反应蛋白(p=0.037)及病情程度(p=0.015)是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的相关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肠外表现发生的危险因素:i)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沉(p=0.043)、C反应蛋白(p=0.042)、血清TNF-α水平(p=0.000)及病情重度活动(p=0.038)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的危险因素。ii)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TNF-α水平(p=0.001)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血清TNF-α分为正常组和增高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发现血清TNF-α增高组肠外表现发生的风险是正常组的3.5倍(OR 3.5,95%CI 1.363-8.986)。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最常见为关节表现及皮肤黏膜表现;伴有肠外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C反应蛋白、血清TNF-α水平升高,且与病情程度相关;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TNF-α水平及病情重度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血清TNF-α水平增高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倩[4](2021)在《溃疡性结肠炎伴肠外表现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伴有多种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EIM),EIM对UC的诊断和治疗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目的:回顾性分析UC患者伴EIM的发生率及疾病类型,分析各EI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消化内科住院的U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UC患者伴EIM的发生率及疾病类型,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各临床因素与EI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09例UC患者,其中119例伴有EIM,发生率为29.1%,包括关节病变、皮肤病变、眼部病变、肝胆疾病等等各个系统的30种余疾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χ2=7.522,P=0.023),病变范围(χ2=11.77,P=0.003),疾病活动性统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232,P<0.001),性别:男女(χ2=0.445,P=0.505),临床类型:初发型,慢性复发型(χ2=1.003,P=0.317),内镜下分级(χ2=5.551,P=0.062)与EIM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青年(OR=0.967,95%CI:0.951-0.983)、广泛结肠型(OR=2.195,95%CI:0.777-4.977)、中度(OR=3.039,95%CI:0.508-18.195)及重度(OR=10.632,95%CI:1.022-44.008)疾病活动性是EI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每年住院的UC患者基本持平的情况下,UC患者伴有EIM的比例逐年升高,EIM涉及的系统及疾病类型的例数也出现逐年升高趋势。中青年、广泛结肠型、中重度活动性是EIM发生的危险因素,可提示UC患者发生EIM的风险性。
林越[5](2020)在《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4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统一的诊断标准,误诊并不少见。皮损可单发、多发,单发者较为少见,临床更易误诊。本研究通过分析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临床特点、合并疾病、组织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旨在提高专科医生和相关专业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道2015-2019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4例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误诊病例,检索2010-2019年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资料较为完整的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164例,整理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我院收治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13岁-47岁。2.诱因:2例无明显诱因,2例由轻微外伤诱发。3.临床特点:面部2例,下肢2例,皮损初为单发的红斑、丘疹、脓疱或局部红肿,破溃后形成疼痛性溃疡,部分边缘隆起、潜行性破坏。4.诊疗经过:2例首诊皮肤科,2例首诊外科,均误诊为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完善组织病理等检查后确诊,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好转。二、文献复习164例患者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75例,女89例,男:女--1:1.2。年龄1岁-90岁,以40岁-70岁高发(56.7%)。男女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4.3±19.2岁、47.6±18.2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2.诱因:44.5%有发病诱因,以手术创伤(28.0%)最常见,其次是其他外伤(14.6%)、药物(1.8%)。3.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依次为下肢、躯干、头面部、外阴、上肢(45.1%、24.4%、15.2%、7.9%、7.3%)。溃疡型、增殖型、大疱型、脓疱型分别占比94.5%、2.4%、2.4%、0.6%。所有患者均自觉不同程度疼痛,23.8%出现同形反应,19.5%伴发热。4.合并系统性疾病:53.1%合并系统性疾病,以炎症性肠病(18.9%)及血液系统疾病(1 6.5%)多见,大多数患者在系统性疾病基础上发生坏疽性脓皮病。合并系统性疾病比例在50岁-60岁年龄组最高(66.7%),男女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575),手术创伤诱发的患者与系统性疾病相关性低(P=0.003)。合并肿瘤多为血液系统肿瘤,实体肿瘤较少,且多见于男性(P<0.001)。5.误诊:误诊率64.0%,最易误诊为细菌感染。头面部、躯干、上肢、外阴、下肢的误诊率分别为80.0%、57.5%、91.7%、76.9%、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首诊非皮肤科误诊率明显高于皮肤科(P<0.001)。首诊误诊患者最后确诊主要依靠排除其他疾病、完善病理检查及免疫治疗有效。6.辅助检查:不具特异性,但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尤其组织病理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7.治疗:最常用药为糖皮质激素,严重病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人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等其中一种或几种联合治疗,继发感染者给予相应敏感抗生素治疗。8.皮损愈合时间:疗程信息完整的68例愈合病例中,首诊确诊23例,平均皮损愈合时间104.2±93.8天;首诊误诊45例,平均皮损愈合时间172.9±162.7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9.预后:20.0%复发,6.7%死亡,多死于感染或合并系统性疾病。结论1.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好发年龄40岁-70岁,男女比例为1:1.2,男性发病年龄大于女性。2.易由手术创伤诱发,典型皮损为疼痛性溃疡,但不具特异性。3.超过半数患者合并系统性疾病,以炎症性肠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多见。合并肿瘤的患者多为男性,且以血液系统肿瘤多见,实体肿瘤较少。4.误诊率高,最易误诊为细菌感染,首诊非皮肤科误诊率明显高于皮肤科。对疾病认识不足、忽略相关检查等均易造成误诊、漏诊。5.结合临床及时完善皮损组织病理等相关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6.早期确诊,早期干预可缩短皮损愈合时间。
毛子慧[6](2019)在《PAPASH综合征一例研究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和化脓性汗腺炎(pyogenic arthritis,pyoderma gangrenosum,acne and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PAPASH)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AIDs),部分与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proline/serine/threonine/phosphatase-interacting protein 1,PSTPIP1)基因突变有关。PAPASH综合征是由Marzano等于2013年首次报道并用首字母缩写“PAPASH”命名。其临床特征为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痤疮、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但发病顺序不定。关节症状表现为非感染性、血清阴性、复发性化脓性关节炎,皮肤损害表现为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和坏疽性脓皮病,病程慢性,多反复发作。PAPASH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未明,Marzano等报道的病例中基因检测显示PSTPIP1基因的第10和11外显子p.E277D错义突变,导致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活性升高,引发相关临床表现。类似于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pyogenic arthritis,pyoderma gangrenosum and acne,PAPA)综合征,但相较于PAPA综合征增加了化脓性汗腺炎病变,二者互为疾病谱系关系。AIDs是近二十年提出的一类由固有免疫缺陷或失调导致的复发性或持续性炎症性疾病,PAPASH综合征即属此类疾病,且临床非常罕见。国内仅见1例报道(本院病例),国外文献可见4例报道。目的探讨PAPASH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反应,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1.报道我科诊治的PAPASH综合征1例;2.以“坏疽性脓皮病”、“化脓性汗腺炎”、“痤疮”、“化脓性关节炎”等检索词搜索“中国知网(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原名:维普期刊资源系统整合服务平台)文献”;3.以“pyoderma gangrenosum”,“hidradenitis suppurativa”,“acne”,“pyogenic arthritis”等为检索词搜索“PubMed”、“谷歌学术(国际版)”文献;4.纳入标准:(1)患有关节的无菌性炎症、坏疽性脓皮病、痤疮和化脓性汗腺炎(包括既往史);(2)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资料基本齐全;(3)诊断为PAPASH综合征OR pyogenic arthritis,pyoderma gangrenosum,acne and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syndrome;5.剔除标准:(1)剔除杂志期刊出版目录、征稿通知及计划等;(2)剔除重复文献和不同网站的相同文献;(3)剔除广告、无效网页等与PAPASH综合征不相关的文献;6.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7.纳入文献病例4例,本院病例1例,共计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家族史、基因检测及治疗反应资料及数据,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归纳总结讨论。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病例共5例,其中本院病例1例,文献病例4例。男性3例,女性2例,男女性别比为1.5:1。就诊年龄16岁44岁,中位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标准差为29.4±10.5,20岁40岁就诊的人数居多。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分布:化脓性关节炎多在10岁以下发病;痤疮主要在10岁20岁发病;坏疽性脓皮病和化脓性汗腺炎多在20岁30岁发病。确诊时病程:最短7年,最长29年,中位病程20年,平均病程±标准差为19.2±7.47,呈慢性病程。提示:(1)本病临床罕见;(2)诊断标准报道较晚(2013年6月);(3)早期病例存在误诊或漏诊;(4)治疗方法无一致性共识。2.临床特征2.1关节症状:5例患者关节症状均表现为关节局部肿胀疼痛,3例为既往史症状,2例为现病史症状。其中4例为多关节受累,1例为单关节(膝关节)的反复受累。4例累及非中轴关节,1例累及脊柱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受累较多。2.2皮肤损害:5例患者皮肤损害均表现为痤疮、坏疽性脓皮病、化脓性汗腺炎。2例患者的痤疮为既往史症状,就诊时面部、前胸或背部可见褐色色素沉着和瘢痕形成;3例患者的痤疮为现病史症状,表现为颜面部和/或胸背部大量散在炎性丘疹、结节、囊肿,伴色素沉着和/或瘢痕形成。5例患者的坏疽性脓皮病均为现病史症状,双下肢多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多发性坏死性溃疡,基底为暗红色肉芽,凹凸不平,表面覆盖黄白色和/或黑褐色痂皮,皮损边缘呈暗红色肿胀。1例患者的化脓性汗腺炎为既往史症状,就诊时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见条索状瘢痕或凹陷性瘢痕;4例患者的化脓性汗腺炎为现病史症状,表现为皮肤皱褶部位(腋窝、腹股沟)、肛门生殖器区暗红色炎性丘疹、结节、斑块、溃疡,伴有窦道、脓肿及陈旧性瘢痕。1例曾患寻常型银屑病,且就诊期间头皮仍有红斑鳞屑样银屑病损害。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本研究5例患者中,4例提交了血液学检查,其中3例血常规未见异常,1例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1例C反应蛋白无异常,3例较正常升高;3例类风湿因子阴性,1例阳性;4例抗核抗体均阴性。3例对受累关节腔的滑膜液进行检验,镜下均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1例滑膜液细菌培养为阴性。4例对受累关节进行影像学检查均显示破坏性多关节炎。仅1例行心电图、腹部彩超及胸部CT检查,无异常,余4例未提交。4.组织病理检查本研究5例患者中,4例对溃疡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均呈现为坏疽性脓皮病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表皮破溃,表皮细胞间水肿,真皮全层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弥漫、致密浸润。5.基因检测本研究5例患者中,4例对PSTPIP1基因序列变异情况进行了检测,其中2例出现PSTPIP1基因异常,分别为第10和11外显子,c.831G→T核苷酸取代,导致p.E277D错义突变和内含子区发生c.36+68 G>A、c.137+47 G>C、c.562+114 C>G杂合突变;2例患者外显子未检测到PSTPIP1基因突变。6.治疗反应5例患者中,2例给予阿那白滞素(IL-1受体拮抗剂),另2例给予阿达木单抗,坏疽性脓皮病、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化脓性关节炎均得到缓解。2例给予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痤疮症状缓解。3例给予甲泼尼龙口服,坏疽性脓皮病症状缓解,但减量后复发;1例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坏疽性脓皮病愈合;1例给予环孢素口服,坏疽性脓皮病皮损愈合,但减量后化脓性汗腺炎症状加重。1例给予氨苯砜口服,化脓性汗腺炎症状得到控制。2例对化脓性汗腺炎皮损进行手术切除。5例患者病情均好转。在36月随访期间,4例病情稳定,未见复发。结论1.PAPASH综合征为一种慢性自身炎症性疾病,表现为非感染性、血清阴性、复发性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和化脓性汗腺炎四症共存,临床非常罕见,部分病例可见PSTPIP1基因突变。2.阿那白滞素、阿达木单抗、甲泼尼龙、异维A酸对本病有效。
兰雨桐[7](2019)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指出目的:目前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部分患者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本研究旨在评估英夫利西单抗(infli ximab,IFX)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1例中重度UC患者应用IFX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于第0周、第2周、第6周分别给予患者以5mg/kgIFX静脉滴注进行诱导治疗,之后每8周按照同等剂量静脉滴注1次进行维持治疗,用药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抗过敏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1.应用IFX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治疗后第30周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血清学指标;2.应用IFX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周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3.应用IFX治疗30周后肠外表现恢复情况;4.应用IFX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例中重度UC患者应用IFX治疗6周,19例达到临床有效,临床症状如腹痛、粘液脓血便、发热等得到显着缓解,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2例患者出现原发性无应答,其中1例原发性失应答患者应用IFX治疗至第14周,临床症状仍未见明显缓解且炎症指标未见明显下降,停药后进行粪菌移植治疗。9例患者应用IFX治疗30周,临床症状如腹痛、粘液脓血便、发热等得到明显缓解,Mayo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P<0.05),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3例合并外周关节炎、1例合并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该21例中重度UC患者应用IFX治疗过程中共出现5例不良反应。1例患者用药6周后出现EB病毒感染,停药并对症给予抗病毒治疗后复查相关检验示病毒无复制,将用药方案调整为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4例患者于第1次应用IFX治疗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对症给予激素静脉注射后上述症状缓解,并于次日继续缓慢静点IFX治疗,后患者再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IFX对中重度UC患者治疗有效,近期不良反应较少,总体安全性较高。
李锁,李志量,荆可,向睿宇,冯素英[8](2017)在《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目前普遍认为,环境、基因、免疫及肠道微生态共同作用,致使遗传易感个体肠道免疫系统对肠腔内抗原,如食物代谢成分
张航[9](2017)在《浅表性肉芽肿性脓皮病1例及文献回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国内外浅表性肉芽肿性脓皮病(superficial granulomatous pyoderma,SGP)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病理、临床表现、合并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有利于皮肤科医生对本病的正确诊疗。方法我们报道2015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1例SGP男性患者病例。详细记录了其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及愈后等资料。并用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1988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关于SGP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回顾分析其中所报道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SGP病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合并疾病、治疗措施、预后数据,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此外,我们还回顾了SGP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文献。结果1.我们报道的1例SGP患者,男,66岁,头面、手背、双侧小腿及踝部可见大小不一溃疡。最大约10cm×15 cm,表面可见脓血性分泌物,部分溃疡中央结痂,轻压有脓血性分泌物渗出;溃疡边缘堤状隆起,呈紫红色。其后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皮肤病理学表现等,诊断为浅表性肉芽肿性脓皮病。给予甲泼尼龙静滴、口服沙利度胺,他克莫司软膏外用。17天后皮损炎症迅速减轻、分泌物明显减少、大部分溃疡结痂。1月后患者皮损全部愈合。出院9月后随访患者病情无复发。2.复习相关文献,SGP为罕见性疾病,大部分数据来自临床个案报道,少数来自系列病例报告。共收集国外71例SGP患者;收集国内SGP患者13例,包括本文报道病例在内共有14例。(1)就诊年龄:国内外SGP患者就诊年龄范围较大。国外患者平均年龄为51.4±20.8岁;国内病人平均年龄47.9±15.9岁。(2)性别:国外患者男女比例为1.1:1;国内SGP患者男女比例6:1。(3)病因及发病机制:SGP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炎性介导以及基因易感性相关。(4)临床表现:(1)皮损特点:SGP初始皮损多为单发或多发的丘疹、结节或斑块,皮损缓慢扩大进展为疣状皮损或是浅表性溃疡,溃疡基底部较干净,可见有肉芽组织形成。溃疡边缘增殖性隆起,通常不呈穿掘性坏死,边缘颜色较溃疡型PG浅。多数皮损相对无痛。(2)好发部位:国外患者的主要好发部位为躯干和四肢,而国内患者好发部位以四肢和头面颈部为主。腹股沟及会阴部位在国内外病人都是罕见发病部位。(5)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组织病理常表现为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多种炎症细胞。有时可见特征性三层肉芽肿结构形成,内层即中心为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脓肿,偶伴出血,中间层主要由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外层为混合炎性细胞浸润组成,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6)诊断和鉴别诊断:SGP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均无诊断性,其诊断是一种排它性诊断,需排除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血管炎、异物肉芽肿以及感染性疾病等。(7)合并疾病:国外患者中有20例(28.1%)合并系统性疾病。国内SGP患者4例(28.5%)合并系统性疾病。(8)治疗措施:SGP患者通常对温和治疗反应较好,局部治疗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软膏外用、皮损内注射激素等,系统应用的有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国外患者中30例(47.6%)选用了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而国内SGP患者中12例(85.7%)系统应用了糖皮质激素。结论SGP是一种少见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组织病理表现为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多种炎症细胞,有时可见三层肉芽肿结构形成。SGP没有可以明确诊断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包括皮肤病理学检查;因此SGP主要是通过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以明确诊断。SGP多不合并系统性疾病,且通常对温和治疗反应较好。国外与国内SGP患者在就诊年龄、性别差异、好发部位、治疗措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田原,李俊霞,王化虹,李若瑜,刘新光[10](2016)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皮肤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具有皮肤异常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皮肤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疾病活动度、肠道病变范围与皮肤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UC患者37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的UC诊断标准,皮肤表现均经皮肤专科医师会诊明确诊断。比较有皮肤表现UC患者与无皮肤表现UC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373例UC患者中有皮肤表现者共34例(9.1%),包括:坏疽性脓皮病11例、结节性红斑8例、湿疹6例、银屑病3例、天疱疮2例、肉芽肿性唇炎1例、鱼鳞病1例、玫瑰痤疮1例、脓疱病1例。皮肤表现可以出现在UC明确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诊断(分别为3、24和7例)。有皮肤表现的患者年龄为(47.2±12.1)岁,男女比例0.79:1,伴皮肤表现UC患者的重度UC、广泛结肠型UC的比例明显高于不伴皮肤表现的UC患者[50.0%(17/34)比25.1%(85/339),P=0.01;76.5%(26/34)比54.6%(185/339),P=0.04]。结论 UC患者皮肤表现类型多样,以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为主。皮肤表现可以出现在UC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诊断,部分特殊类型皮肤表现的出现对UC诊断具有提示意义。UC患者的皮肤表现与UC活动度呈正相关,广泛结肠型UC患者更容易出现皮肤表现,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二、以坏疽性脓皮病为主要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坏疽性脓皮病为主要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2)儿童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
2.2.2 肠外表现及危险因素 |
2.2.3 疾病评估标准 |
2.2.4 分组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人口和疾病特征 |
3.1.1 分组 |
3.1.2 性别 |
3.1.3 疾病活动度 |
3.1.4 病变部位 |
3.1.5 肛周病变 |
3.2 肠外表现的发病率 |
3.2.1 总样本的肠外表现发病率 |
3.2.2 CD组与UC组的肠外表现发病率比较 |
3.2.3 非VEO-IBD组与VEO-IBD组的肠外表现发病率比较 |
3.3 肠外表现出现的种类 |
3.4 肠外表现的危险因素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炎症性肠病常见肠外表现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 |
2.肠外表现(EIM)所累及的器官分析 |
3.与肠外表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4.1 单因素分析 |
4.2 多因素分析 |
4.3 血清TNF-α分层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溃疡性结肠炎伴肠外表现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肠外表现的选定 |
2.3.2 单因素选择 |
2.4 资料整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性别、年龄分布 |
3.1.2 病变范围、临床类型、疾病活动性、内镜下分级 |
3.2 肠外表现的类型以及每种肠外表现的例数 |
3.3 单因素分析 |
3.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溃疡性结肠炎伴发肠外表现例数、肠外表现的种类及数量 |
4.2 单因素及多发Logistic回归分析 |
4.2.1 性别 |
4.2.2 年龄 |
4.2.3 病变范围 |
4.2.4 临床类型 |
4.2.5 疾病活动性 |
4.2.6 内镜下分级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4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病例报道 |
文献复习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PAPASH综合征一例研究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鉴别诊断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PAPASH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治疗方法 |
2.4 效果评定 |
2.5 药物安全性评估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药物应用情况 |
3.3 治疗效果评估 |
3.4 安全性评估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浅表性肉芽肿性脓皮病1例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引言 |
1 病例报道 |
2 文献复习 |
3 结果与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坏疽性脓皮病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以坏疽性脓皮病为主要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破溃流脓-关节炎-发热[J]. 咸晓梦,吴东.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8)
- [2]儿童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D]. 周庆.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临床研究[D]. 任广辉.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溃疡性结肠炎伴肠外表现临床回顾性分析[D]. 李倩.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以单发皮损为首发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4例并文献复习[D]. 林越. 山东大学, 2020(11)
- [6]PAPASH综合征一例研究并文献复习[D]. 毛子慧. 郑州大学, 2019(08)
- [7]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D]. 兰雨桐.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8]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J]. 李锁,李志量,荆可,向睿宇,冯素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09)
- [9]浅表性肉芽肿性脓皮病1例及文献回顾[D]. 张航. 郑州大学, 2017(02)
- [1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皮肤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 田原,李俊霞,王化虹,李若瑜,刘新光. 中华内科杂志, 2016(07)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炎症性肠病论文;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化脓性汗腺炎论文; 性疾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