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第11卷文题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1](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认为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方颖[2](2020)在《明代茶陵派文人着述考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是明代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学流派。茶陵派文人的着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丰富,目前学界有关的考订和整理的论着还比较少见。文献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全面而深入地考察茶陵派文人着述情况,有助于茶陵派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本文按照成员的流派地位和齿序,将茶陵派着述考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茶陵派宗主李东阳与早期成员谢铎;第二部分为茶陵派“李门六公”,即石珤、邵宝、顾清、罗玘、鲁铎、何孟春;第三部分为茶陵派其他成员,包括乔宇、林俊、张邦奇、孙承恩、吴俨、靳贵、储巏、汪俊、钱福、陆深。每一家的着述考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着述的总体情况,包括着述的内容、编纂、刊刻和流传情况;二是诗文集的具体情况,包括成书过程、刊刻情况、版本源流、体例和内容的特点,并指出现有研究论着存在的版本选择问题。茶陵派文人着述的全面考证,既是文献学的研究,同时也能为文学史层面的茶陵派研究提供一个考察的视角。茶陵派文人着述的编刊情况,表明这一文学流派的群体活动不仅在于他们的诗文唱酬与宴饮交游,还在于他们的着述从写作、修改到编纂、刊刻的过程中的互动。考证茶陵派文人的着述,可以为茶陵派的形成,提供文献学的视角。
项泽仁[3](2020)在《蒙元榜文碑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榜文是一种以传布政府命令为目标的下行文书,《元典章》中常见此类字眼表明其在蒙元政务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蒙元榜文碑是寺观、庙宇将收执的榜文摹刻于石而形成的一类碑刻。保存至今的榜文原件尚不多见,榜文碑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文书原貌,故可视作“准文书”加以利用。第一章为蒙元榜文与榜文碑。首先梳理榜文的历史源流,汉代的“扁书”与“粉壁”可视作“榜文”异名同质的早期形态。“榜文”的应用不晚于魏晋,其后为唐宋所继承,延至元明清。以收执对象为分类标准,可将蒙元榜文划分为一般型与针对型两类。后者为寺观、庙宇所收执,常被摹刻于石。通过分析桑原骘藏颜庙考察日记,指出其所谓“皇帝圣旨碑”实为“榜文碑”,文书起首语“皇帝圣旨里”应是其误判文书性质的直接原因。结合此例,指出金石学家对其他榜文碑定名的得失之处。检诸文献,寻得蒙元榜文碑20通,计榜文21道。制表登记各碑基本信息,并按语种数量、颁发机构、接收对象等原则简要分类。第二章为榜文碑综合研究,包含碑文、碑体与位置三个角度。碑文研究涵盖样式研究、内容研究两个方面。样式研究就格式、文体、字体、字号、日期、印章与花押七点展开论述。总结了早期与中晚期两种文书格式,分析了典雅文言与硬译文体并存的语言特征。多语文字的存在除提高榜文传播力,亦有证明文书源自官方,绝非伪造的功能。特定文字写以较大字号,具有醒目突出的效用,便于行人读取榜文内容。从落款日期上看,印榜得到一定普及。印章与花押因关涉文书效力,多以原貌模勒。内容研究以“嘉兴路儒人榜文碑”为例,指出起因与高层批示作为始终两端,是文书务必说明的部分。碑体研究分石质、形制两个方面。石质、环境与碑石能否存世密切相关。未见额、座,高度低于1米,且小于宽度的碑体可能原嵌于墙壁。除留意碑石所处外部空间,更关注榜文在碑石上所处的内部空间。与其他公文合刻一石,可视作寺庙为保护自身权益所进行的令典汇编。第三章为碑纸之间的转化研究,探讨榜文附丽载体发生质变的缘由及在此过程中新者之于旧者的存真、失真痕迹。就彼时而言,碑石制作带有公开、铭功的意图;及至日后,可在争讼中充当凭据。除平阙、醒目字号、印章、花押等显而易见的存真,对碑石外貌的考察更可揭示出误刻、漏刻、补刻、缩刻等失真痕迹。书本编纂以提取碑石文字为目的,期于考经证史或褒奖圣贤。质量参差,多有失真。碑石与书本作为后人作品,已绝非文书原件,使用时应格外谨慎。从公开、永续的角度来看,碑石的树立与书本的编纂可谓殊途同归。
吕姝焱[4](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张晶晶[5](2017)在《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是继先秦以後两湖之地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主要表现为大家、流派林立,作家作品繁富。从明初的易代老臣刘三吾、“台阁体”代表杨溥,到以宰相主持文柄的李东阳和“茶陵派”、再到“後七子”的吴国伦以及复古派後期殿军李维桢,以至公安三袁、竟陵锺、谭,还有明末的陶汝鼐、杜濬等等,均是明代文学史中举足轻重甚至引领一时文学潮流的重要人物。不仅如此,明代湖广作家传世作品丰富,是浙江、南直以外又一作家作品高产地之一。论文首次对湖广明代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搜罗与研究,并揭示出其鲜明的地域特徵和时代风貌。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搜罗,包括通志、地方志、诗文集等,共收集到有诗文集或文学作品存世的明代湖广作家768人,并访查其存世着述与文集290余种。并以地域为区划,作家为单位,对768位作家的生平、着述和文学创作情况一一提要叙录。进而,在这些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有完整文学着述传世的153位作家中,遴选出近约80位既具有典型时代共性又有鲜明创作个性的作家为主要叙述依据和研究对象,对明代湖广文坛的历时与地域发展面貌进行综合论述,追求尽可能客观展现明代湖广作家文学创作实践原貌。纵观明代湖广文坛,历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阶梯势的递增繁荣,且每阶段均有在其时声望、影响较大的作家。正统以前的湖广文坛是其发展中最薄弱的阶段,相较於江浙、闽粤的繁盛,此时湖广作家作品数量均较少,文坛发展的主导力多以政治因素为主。正统至正德是湖广文坛的发展期,也是有明一代唯一一个湖南文学成就高於湖北的阶段,此时湖广籍的作家与文坛发展多以李东阳为轴心。正德以後直至明末,是湖广作家作品质与量、文坛地位均迅速提升的繁荣期,尤其是万、启祯期间,家族作家繁盛,且有吴国伦、李维桢、“三袁”、锺、谭诸位具有主柄文坛实力的文学大家相继崛起,一时形成“诗教以楚人为政”的盛势;与此同时,湖广地域内作家间的相交交游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典型如启祯间盛极一时的“竟陵”思潮,单与谭元春相交相善的湖广名士就几遍两湖之地。进入崇祯年间,两湖之地较早就被卷入明末的战乱硝烟中,这样的历史背景基本决定了明末湖广文坛的发展面貌——作家组成多为抗节义士,文学作品多为爱国悲歌;另一方面,与明末仍持续发展的作家人数不相协的是,此时期存世作品文集数量急速回落,此点亦与明末湖广之地长达约40年的战乱有直接关系。明代湖广作家及文学的地域特徵也尤为显着:一是大家林立、流派与群体作家异常繁盛,且引领时代文学潮流。二是明代湖广作家为官者居多,达530余位,且多武将名臣,为官四品以上达250余人,约占作家总数1/3。三是明代湖广作家传世文集中多以诗文为主,鲜少有小说、戏曲;讲学传道、公文疏牍的数量倒尤为可观,此点与湖广作家的政治身份有直接关系。四是亢直义士、狂狷志士颇多,气节尤盛,楚人风采彰着。五是文化家族繁盛,尤其是正德以後,成为明代湖广作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一切从作家传世作品入手,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全面考查和研究,综合展现有明一代三百年湖广文坛的文学面貌和地域特色,是本文追求的目标。
陈开林[6](2015)在《《全元文》编纂考索》文中指出元代立国不足百年,文化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学成就颇为突出。然而,囿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元代文学研究较为薄弱。其中,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元曲的探讨。相比之下,元代文章、诗歌的研究关注力度不够,研究相对滞后。就文献而言,隋树森编《全元散曲》(1964)、唐圭璋编《全金元词》(1979)、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1990),均早已刊布。而李修生主编《全元文》自1999年出版第一辑,至2005年全部刊行。杨镰主编《全元诗》直至2013年方才出版。从这几部元代总集的编纂,略可窥见一斑。当然,《全元文》、《全元诗》的内容庞大,编纂难度较之其他几部总集更为复杂,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有元一代的文章、诗歌总集,《全元文》(60册)、《全元诗》(68册)的出版,为元代诗文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对于推动元代诗文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断代总集的编纂要求“巨细兼收,义取全备”,这一目标往往难以达到。就已经发行的《全元文》、《全元诗》而言,爬梳典籍,网罗繁富,在文献整理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是两部元代诗文总集的标志性成果,其价值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二书在编纂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其成就和问题,学界已有相关的评述和补正。本文选取《全元文》作为研究对象,拟对该书存在的问题作一梳理,补充其阙失,订正其讹误。《绪论》指出了元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凸显了《全元文》编纂的必要性,并对其成就予以肯定。同时,总结了《全元文》存在的诸方面的问题,从“文”的范围界定不清、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文本问题、小传不够精审、大量的佚文有待发掘、对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重视不够六个方面予以阐述。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时有匡正,故略作述评,以呈现学界的研究现状。并揭橥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第一章《<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针对《全元文》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予以考辨。一方面,由于《全元文》分期出版,且成于众手,难免失之照应,以致有作家重收现象。另一方面,元代与宋、金、明代相接,作家朝代归属较为复杂,因而误收其他朝代作家时有发生。经考察,《全元文》重收作家64人、误收作家34人,另有一文分属两人的现象,共计四篇。第二章《<全元文>人物小传补正》,针对《全元文》所写定的作家小传予以补正,共计256人。同时,本文所辑佚文,有部分作家为《全元文》未收之作家。就其生平略作考证,以补《全元文》之阙,共计91人。第三章《<全元文>作品校证》,针对《全元文》所收文章进行校勘,对文本中的错讹、脱文、倒文、衍文等情况予以纠正,并结合相关典籍,对部分异文进行考实。共校勘《全元文》649篇。其中,有多篇文字,《全元文》所收文本不全,均可据以补全。第四章《<全元文>作品系年》,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的信息、《全元文》未采用的其他版本而遗漏的文本信息,以考订相关作品的写作时间,共计197篇。第五章《<全元文>佚文辑校》,针对《全元文》失收之文予以辑录。目前,学界对于《全元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辑佚方面,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剔除与学界的重复之外,另辑录《全元文》佚文508篇。其中,《全元文》已收作家247篇,未收作家261篇。小结部分对文章的不足略作说明。
封树芬[7](2015)在《汲古阁刻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晋是明末清初常熟藏书家与刻书家,声名远播,贡献卓着。论文以毛晋汲古阁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刻书活动,包括汲古阁之藏书、刻书目录、校勘情况、底本选择、印本先後等方面。全文共六章并一附录,首冠以绪论,以明研究现状。主体部分依次为:第一章介绍毛晋家世生平及着述。利用常熟图书馆藏抄本《汲古阁毛氏家谱》,补充其生平家世。对学界很少关注的毛晋着述进行文献学的考察,着录其作品内容、版本、流传及收藏地等信息,以供参考。第二章论述毛晋藏书,考察其来源及流散,重点研究最具有价值的毛抄本。初步汇编《存世汲古阁抄本目录》,并由此归纳分析毛抄本的特点、价值及影响。另详述毛扆所编鬻书书目《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版本情况,以补前人阙漏。第三章研究其刻书目录,详细介绍并辑补“知而未见书目”及“代刊书目”;利用陶、顾二目分析毛晋刻书类别,结合明末社会背景及学术背景分析其选刊缘由。第四章研究其校勘,运用毛晋手校本诸多案例,分析归纳其校勘方法、内容,并将手校本与刻本相对校,还原校书至刻书的整个过程,研究其校勘改字处理方式,指出清代以来学人所谓的毛刻“好臆改”的观点,实有偏颇,不足为信。并汇编整理《毛氏手校本经眼录》;充分利用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及浦镗《十三经注疏正字》,考察毛本与诸本异文,具体分析其致误之由,进一步考实毛晋刻书并未如前人所言“舛讹甚多”。第五章考查汲古阁刻本采用底本情况,以《津逮秘书》及毛刻唐人集为代表,考察出毛晋在底本选择上,遵循择善而从的原则,以宋元旧本、抄本及家藏本为主,多为罕见之本。毛氏既不迷信宋本,亦不排斥坊本,而是从实际版本价值出发来选定底本,从而厘清了清人所谓毛晋刻书不据家藏善本而妄改的说法。第六章研究汲古阁本初印本及後印本的情况,略补前人研究之漏,了解毛晋刻书过程及其认真态度,批评了叶德辉称毛晋“亦妄庸者流”的不实之论。当时书坊据汲古阁原版重印及重刻本情况亦作了些汇编及论述。此外,研究清代以来汲古阁本的流传及影响,重点是《四库全书》采用汲古阁本的情况及馆臣对汲古阁本的评价问题。毛晋藏书刻书成就突出,为一时之冠,其刻书方法及思想极大影响後来者,为古籍保存及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
唐田恬[8](2013)在《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是清代经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周礼注疏校勘记》是其中一种,由臧庸担任分校,并存有大量段玉裁的校勘意见。本文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文选楼本《周礼注疏校勘记》为基本依据,主要分析《校勘记》的体例、内容、使用校本、引用文献(含经说)、校勘理念等方面内容,并与南昌府学本进行对校,辅以阮元《校勘记》前后重要的《十三经注疏》校勘文献,讨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影响。本文由绪论和四部分正文以及结语组成。绪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阐明笔者的研究动机,总述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时代背景。第二方面综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交代本文的阅读地图和文献线索。第三方面明确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论上的创新。正文第一部分结合史料与前人研究成果,叙述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编修过程以及其中存在的语焉不详之处。主要包括《校勘记》编纂的前期准备,《校勘记》的编纂流程与参校学者,《校勘记》的卷数,《校勘记》依据的版本以及《校勘记》的编纂目的和学术定位。第二部分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的体例特点,主要围绕符号标记“○”和文字标记“按”、“案”展开,并将其作为分析《校勘记》其他方面内容的重要参照坐标。第二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的内容,讨论《校勘记》在校订文字、记录异文、辨析版式与句读、考察音韵等方面的内容。第三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的使用诸本,归纳《周礼注疏》的版本系统,考察《周礼注疏校勘记》对各本的使用情况,并指出其在版本学上的成就和不足,第四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引用的文献,由此观察阮元与参校学者们对宋代学者和清代学者的态度,为重新建构学术史提供参考资料。第五方面根据《周礼注疏校勘记》的校语和特点,归纳校勘学者们的校勘理念,指出其在校勘方法论上的进步之处。第三部分是文选楼本与南昌府学本的对校情况与分析。通过对校可以发现,南昌府学本并非如前人所批评的那样一无是处。实际上,南昌府学本对文选楼本的删改并不是毫无学识,错误百出的;而是在阮元的学术理念指导下完成的。第四部分讨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影响。主要通过搜集前人重要的评论文献,并结合《校勘记》的实际特点,尽可能对《周礼注疏校勘记》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语部分,笔者总结前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周礼注疏校勘记》的文本特点为依据,试图给予《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个客观的定位和评价,并提示文章遗留下来的问题,以期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进一步考察。本文的附录包括两方面内容,提供经书文献研究着作与论文的汇总目录,以及《十三经注疏》及重要校勘着作的主要版本及馆藏分布信息,以为同好研究之便。
王翠红[9](2013)在《古钞《文选集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钞《文选集注》是佚名者所编纂的关于唐人《文选》注释的一部集成式着作,依次汇录李善注、《钞》(《文选钞》)、《音决》(《文选音决》)、五家注(即五臣注)及陆善经注等诸家唐人注解,而殿以纂集者据唐本所作的校语,凡一百二十卷。惜已残,现存可见者仅二十五卷,且多为残卷残篇。尽管是残卷,但因编纂依据之底本系唐人抄本,更近于唐时诸家《文选》注本的原貌,故其在版本、校勘、文献考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在集注本与诸刻本(如监本、尤本、胡刻本等李善单注本,陈八郎本、正德本等五臣单注本,奎章阁本、明州本等六家本,赣州本、四部丛刊影宋本等六臣本)系统比勘的基础上,从宏观(历史的脉络)和微观(文本的解读)两个方面对《文选集注》及其所汇录的诸家唐人注解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文选集注》研究概述。在充分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文选集注》的发现与辑印历程。并对《文选集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对相关说解作了相应的补充和考证。第二章《文选集注》之李善注研究。首先,依据敦煌本、集注本和监本、尤本中的李善注,探讨李善注从唐钞到宋椠的文本流变。其次,通过集注本与监本、尤本的系统比勘,分析探究李善注“增注”(即超出集注本与宋刻本李善注中相同部分的文字)的来源,发现除了李善本人的增补外,有相当部分内容是自《钞》、五家和陆善经注阑入,并对其间淆乱情况作了全面的勾稽和整理。又通过对李善注一些内禀义例如“取用旧注体例”、“再见从省体例”、“依正文序次作注体例”、“释文语义连贯体例”等的深入解读,详细考索和梳理了旁注阑入的情况。再次,通过对集注本所参据李善注底本与诸李善单注本正文及注释之间差异、悬隔现象的分析、归纳和考索,补充证实二者当非同一单线上的流传,附和冈村繁所提出的“李善注复线说”的观点。最后,分析论述集注本所参据李善注本的版本校勘价值,诸如可正诸刻本篇题、类目之误,可正旧注淆乱,可正脱文,可正误文,可正衍文等。第三章《文选集注》之《钞》与《音决》研究。首先,在系统梳理、平议《钞》与《音决》撰者众说的基础上,利用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方法,补充考证《文选集注》所汇录之《钞》当系《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载录佚名三十卷本《文选钞》。其次,分析说明《钞》的内容、特色和价值,如长于解题和解析文本、归结文意等。又,《钞》注解繁富,史料价值很高,可助辑佚之用。再次,初步探究归纳《钞》的注释体例和内禀义例,诸如补正李善注之例、校勘之例、订误之例、未详之例、考辨之例、再见从省之例、不以文害意之例等等。最后,对《音决》集《文选》音注之大成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论述。第四章《文选集注》之五家注研究。首先,通过集注本与陈八郎本、正德本等五臣单注本及奎章阁本、明州本等六家本的系统比勘,可以发现五家注疏释内容多抄撮、袭取、隐括李善注、《钞》与《音决》,涉嫌与旧注、前注重复,故遭到《文选集注》编者的大力删减,但因其纂集底本系唐抄本,校勘价值很高,可补诸刻本五臣注之缺漏,亦可藉之订正后出刻本之讹衍误倒现象。其次,系统考察和统计了集注本与刻本五家注注家署名之淆乱情况。第五章《文选集注》之陆善经注研究。通过陆善经注与李善注、《钞》及五家注的横向比勘,可以发现其内容少有与前注重复相同处,又仅存两条音释,可知《文选集注》所汇录陆善经《文选注》当非其原貌。并详细分析、探讨陆善经注的性质和价值。第六章《文选集注》之编纂研究。首先,分析、总结《文选集注》卷次重分体例、校补体例和编纂体例,如删削重复注解、取其始见者;众家注无详略,文意稍不同者,皆备录无遗;只存异文异说,不论是非;音释存于注中等。其次,详细论述《文选集注》编者案语的特点、纂例及其校勘价值等,可补当下研究之薄弱。
刘廷乾[10](2008)在《江苏明代作家研究》文中认为对明代作家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把主要目光倾注于小说、戏曲等作家身上,对诗文作家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开展地域性作家研究则更为薄弱。江、浙一带是明代经济、文化、科举等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明代作家最为繁茂、创作成就最高的地区。尤其是今江苏江南一带,在作家队伍和文学发展上既具有领袖地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加强对江苏这一地域的作家研究,能够做到将空间上的共时性与时间上的历时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集中挖掘展布特定地域——江苏、特定时间——明代的作家思想、创作风貌及文学发展态势。这一研究目前学界还未涉及,具有开拓意义。论文首次对江苏明代作家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并揭示出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包括通志、地方志、诗文集的研究,共收集到有诗文集或诗文作品存世的江苏明代作家1986人,现存诗文别集400余种。根据这些第一手资料,对200余位作家的生平、着述等进行了考察、研究和论述。论文以诗文作家为重点,采用考论结合、史论结合、点面结合、时空结合的方法,对整个江苏地域内的作家作全面关照,在多维角度下展示以吴中文化为核心的吴文化背景下的明代作家创作风貌。重点研究明代中吴、金陵、广陵三个文化次生圈内的作家与文学特色;全面展示明代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家族文化、山人文化、才子文化、才女文化、举业文化、市隐文化、遗民文化中的作家创作特色;探讨江苏明代作家、尤其是异常繁茂的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在明代文学中的主盟地位与领牧作用。江苏明代作家队伍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一是明代江苏作家大多古学深厚、知识渊博,有较强的自立意识,体现出较强的创作个性;二是吴中为科举最发达的地区,取得进士和一甲高第的作家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三是流派与群体作家异常繁盛,引领时代文学潮流;四是文化家族如春笋勃发,族群作家成为明代江苏作家的主力军;五是才子作家形成群体,并前后相继;六是文化的发达、教育的普及,以及南京作为陪都的独特地位,使得女性作家以族出域聚的形式,大批涌现;七是山人、处士作家在中后期作家队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犹以江、浙为最,而吴中此类作家更具代表性;八是江苏作家思想活跃,特别是后期东林党、复社在这一区域的创立与发展,带来了江苏作家队伍的多元性、丰富性。体现以上地域特征的江苏作家群体,置于整个明代文坛,其“卓卓表见”的名家最着,其开创流派、领袖文坛的功绩最大,其占据各类文体的高峰最多,故有引领全国的地位。
二、本刊第11卷文题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第11卷文题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
凡例 |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
一、关中名士 |
二、治陕名宦 |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
一、江南遗民士人 |
二、其他江南名士 |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
附录二 友朋赠答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2)明代茶陵派文人着述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茶陵派成员的确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茶陵派宗主及早期成员 |
李东阳 |
谢铎 |
第二章 茶陵派“李门六公” |
罗玘 |
邵宝 |
顾清 |
鲁铎 |
石珤 |
何孟春 |
第三章 茶陵派其他成员 |
林俊 |
储巏 |
吴俨 |
钱福 |
靳贵 |
汪俊 |
陆深 |
孙承恩 |
张邦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茶陵派文人着述索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蒙元榜文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石刻研究热 |
(二)研究基础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脉络梳理 |
(二)增长点 |
三、取材与思路 |
(一)取材 |
(二)思路 |
四、概念界定 |
(一)碑石与拓本 |
(二)被摹刻本与书本 |
第一章 蒙元榜文与榜文碑 |
一、榜文概述 |
二、榜文碑 |
(一)考辨与定名 |
(二)概况与分类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榜文碑综合研究 |
一、碑文研究 |
(一)样式研究 |
(二)内容研究 |
二、碑体研究 |
(一)石质 |
(二)形制 |
三、碑石位置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碑纸之间 |
一、碑石的形成 |
(一)制作碑石 |
(二)存真失真 |
二、书本的形成 |
(一)制作书本 |
(二)存真失真 |
本章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简称与全称对照 |
附录二 陈校本《元典章》涉及榜文条目表 |
附录三 碑文整理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经历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明代湖广作家作品述论 |
绪论 |
一、前贤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步骤 |
三、湖广文学历史简说 |
第一章 洪武至正统朝湖广文坛与颂圣台阁之声 |
第一节 易代文臣——魏观、刘三吾 |
一、魏观 |
二、刘三吾 |
第二节 台阁治世之音 |
一、杨溥与“台阁体” |
二、台阁禆将与台阁余响 |
第二章 李东阳与景泰至正德间湖广文坛 |
第一节 李东阳与“茶陵派” |
一、李东阳生平与着述 |
二、“茶陵派”之称 |
三、李东阳文学宗尚与诗文创作 |
第二节 李东阳周边湖广籍作家 |
一、东阳师友——黎淳、彭泽、刘大夏 |
二、东阳门生——鲁铎、何孟春 |
第三节 倾心白沙的嘉鱼李氏兄弟——李承芳、李承箕、李承勋 |
一、“嘉鱼二李”文集中的“台阁”与“山林” |
二、兵部尚书李承勋 |
第三章 复古风尚下的湖广文坛(一)—正德进士作家群与湖广家族作家云起 |
第一节 正德六年进士与崇阳汪氏、华容孙氏 |
一、汪文盛与崇阳汪氏 |
二、孙继芳与华容孙氏 |
第二节 正德十二年进士与黄冈王氏 |
一、王廷陈 |
二、王同轨与王一鸣 |
第四章 复古风尚下的湖广文坛(二)—吴国伦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作家群 |
第一节“後七子”之吴国伦 |
一、吴国伦生平与着述 |
二、“後七子”与吴国伦“抗志还大雅”的复古主张 |
三、“闳襟宇”以发“风雅之微旨” |
第二节 湖广文坛中其他复古一脉作家 |
一、“後五子”之魏裳与“末五子”之李维桢 |
二、京山高氏与沔阳陈氏 |
三、其他文名显着的湖广籍作家 |
第五章“楚风”进主文坛与“性灵”风炽—“公安”、“竟陵”继起 |
第一节 公安“三袁” |
一、袁宗道与“本分诗”到“信意信手”的过渡 |
二、袁宏道与“性灵”思潮的高峰 |
三、袁中道与“不效袁氏少年未定诗”的反省 |
第二节“三袁”周边的湖广籍作家 |
一、“不能一瞬息忘民”之公安派主将江盈科 |
二、公安派羽翼李腾芳、雷思霈、苏惟霖、曾可前、丘坦 |
三、多与“公安”社事之武陵龙氏兄弟、释如愚 |
四、其他与“三袁”交好的湖广名士——武将重臣梅国桢、郭正域 |
第三节 锺惺、谭元春与“性灵”说的变调 |
一、锺、谭生平与着述 |
二、“於古不背今不袭,升沉其外中而立” |
三、“阴晴俱从路中变,教人何处学古风” |
第六章 明末湖广文坛之“竟陵风染”与“忧时托志” |
第一节 明末“竟陵之风”的广布流传 |
一、“天下盖知宗景陵” |
二、“楚诗多为竟陵所染” |
第二节“忧时托志”之士的末世悲歌 |
一、“漫道崖山波已竭,试看浩气作狂澜”——张同敞 |
二、守节不仕之士——郭都贤 |
三、布衣遗民——郭金台、杜濬 |
第七章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总论 |
第一节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的历时分布 |
一、元末明初至正统朝——湖广文坛的薄弱期 |
二、景泰至正德朝——湖广文坛的发展期 |
三、正德、嘉靖至万历中期——湖广文坛的繁盛期 |
四、万历中後期至明末——湖广文坛的鼎盛期 |
第二节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地域分布特色 |
一、湖广作家地域排布特色 |
二、异军突起的黄州府 |
三、家族作家的地域分布 |
四、明代湖广宗藩的密集分布 |
结语 |
下编:明代湖广作家作品叙录 |
撰写凡例 |
武昌府 |
汉阳府 |
黄州府 |
承天府 |
德安府 |
岳州府 |
荆州府 |
襄阳府 |
郧阳府 |
长沙府 |
常德府 |
衡州府 |
永州府 |
宝庆府 |
辰州府 |
直隶郴州 |
直隶靖州 |
宗藩(依各王分封顺序列) |
施州卫 |
附录一:明代湖广作家历时分布一览表 |
附录二:访查明代湖广作家存世着述表 |
参考文献 |
後记 |
(6)《全元文》编纂考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元代文学与《全元文》的编纂 |
二、《全元文》存在的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略 |
第一章 《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 |
一、《全元文》作家作品重收考 |
(一) 作家重收 |
(二) 一文误题二人 |
二、《全元文》误收作家考 |
第二章 《全元文》所收作家小传补正 |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小传补正 |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小传考补 |
第三章 《全元文》作品校证 |
第四章 《全元文》作品系年 |
第五章 《全元文》佚文辑校 |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之佚文 |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之佚文 |
小结 |
附录一:《全元文》学界辑佚成果汇编 |
附录二:元人别集所收《全元文》佚文篇目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汲古阁刻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晋生平与着述 |
第一节 毛晋家世生平及相关问题 |
第二节 毛晋着述考 |
第二章 毛晋藏书 |
第一节 汲古阁藏书来源及流散 |
第二节 汲古阁抄本 |
第三章 汲古阁刻书书目 |
第一节 《明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版本述略 |
第二节 陶湘“知而未见书目”考 |
第三节 毛氏代刊书目 |
第四节 毛晋刻书之类别与特点 |
第四章 汲古阁校勘研究 |
第一节 校勘者 |
第二节 校勘示例 |
第三节 毛氏手校本经眼录 |
第四节 毛晋校勘方法及内容 |
第五节 校刻改字问题 |
第五章 汲古阁刻书采用底本情况 |
第一节 《津逮秘书》底本考 |
第二节 《津逮秘书》本与《秘册汇函》本 |
第三节 汲古阁本唐集底本情况 |
第六章 汲古阁本之刻印与流传 |
第一节 汲古阁本之刻印 |
第二节 汲古阁本与《四库全书》 |
结语 |
附录 毛氏题跋拾遗 |
主要参考文献 |
(8)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研究动机 |
(二) 前人的研究状况与论文的文献范围 |
(三)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总述 |
(一) 《校勘记》的前期准备与学界动态 |
(二) 《校勘记》的编纂流程与参与人员 |
(三) 《校勘记》的卷数 |
(四) 《校勘记》依据的版本 |
二、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 |
(一) 《周礼注疏校勘记》的形式特点 |
1. 符号标记“○” |
2. 文字标记“按”、“案” |
3. 各标记按语作者 |
(二) 《周礼注疏校勘记》的主要内容 |
1. 校正错讹(误、衍、脱、倒) |
2. 保留异文 |
3. 版式与句读 |
4. 音韵学 |
(三) 《周礼注疏校勘记》参校各本的情况 |
1. 《周礼》诸本简述 |
2. 《周礼注疏校勘记》使用的版本特点 |
3. 《周礼注疏校勘记》在版本学上的可取之处 |
(四) 《周礼注疏校勘记》引用文献的情况 |
1. 《校勘记》引用的前代文献 |
2. 《校勘记》引用前代文献的特点 |
3. 清人经说的引用情况 |
(五) 由《周礼注疏校勘记》看参与学者的校勘理念 |
1. 区分古今字、正俗字 |
2. 区别经注疏的用字 |
3. 还原隐藏版本 |
4. 反对全据他书轻改本经 |
5. 慎改本书 |
三、文选楼本与南昌府学本的比较 |
(一) 《周礼注疏校勘记》两大主要版本的差异 |
1. 删削 |
2. 增补 |
3. 改易 |
4. 体例变动 |
(二) 江西南昌府学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得失 |
四、《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影响 |
(一) 积极评价 |
(二) 批评 |
五、结论 |
附录 |
(一) 十三经版本及校勘研究着作与论文目录简编 |
(二) 《十三经注疏》及重要校勘着作的主要版本及馆藏位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古钞《文选集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选集注》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文选集注》的发现与辑印 |
第二节 《文选集注》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文选集注》之李善注研究 |
第一节 李善注文本流变 |
第二节 李善注增注考 |
第三节 《文选集注》李善注与宋刻李善注单行本之关系 |
第四节 集注本的版本校勘价值 |
第三章 《文选集注》之《钞》与《音决》研究 |
第一节 《钞》与《音决》撰者考 |
第二节 《钞》的特色和价值 |
第三节 《钞》注例管窥 |
第四节 《音决》述略 |
第四章 《文选集注》之五家注研究 |
第一节 五家注之再评价 |
第二节 集注本与刻本五家署名淆乱现象之考察 |
第五章 《文选集注》之陆善经注研究 |
第一节 陆善经注非其原貌考 |
第二节 陆善经注的性质和价值 |
第六章 《文选集注》之编纂研究 |
第一节 《文选集注》的编纂体例 |
第二节 《文选集注》的编者案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江苏明代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有关研究状况 |
二、研究方法及有关概念界定 |
三、江苏明代作家历时性概述 |
四、江苏明代作家地域性概述 |
第一章 文化视域中的江苏明代作家 |
第一节 三个文化模块三种作家状态 |
一、中吴――活跃的文化土壤与全面繁盛的作家队伍 |
二、金陵――帝都文化的冲击与开放融合式作家队伍 |
三、广陵――繁华消歇后疏星耀空的作家状况 |
第二节 科举雄邑状元之邦 |
一、苏、常二府科举状况 |
二、吴中科举发达的原因 |
三、科举发达与作家队伍壮大的关系 |
第三节 文化世家文化家族 |
一、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视及传承 |
二、文化家族的类别及特色 |
第四节 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
一、市隐心态 |
二、“吴趣”生活 |
三、乡愿哲学 |
第二章 科举魁首与仕宦重臣作家 |
第一节 洪武宰相汪广洋 |
一、通经能文、谨厚自守的一代宰相 |
二、汪广洋诗集《凤池吟稿》考辨 |
三、不愧一代开国之音的诗歌创作 |
第二节 吴宽王鏊赵宽 |
一、成化壬辰状元吴宽 |
二、成化乙未探花王鏊 |
三、成化辛丑会元赵宽 |
四、景泰甲戌榜眼徐溥弘治乙丑状元顾鼎臣 |
第三节 申时行王锡爵王衡 |
一、嘉靖壬戌状元申时行 |
二、嘉靖壬戌、万历辛丑父子榜眼王锡爵、王衡 |
三、嘉靖癸丑榜眼曹大章万历甲戌状元孙继皋 |
第四节 文震孟陈仁锡 |
一、天启壬戌状元文震孟 |
二、天启壬戌探花陈仁锡 |
第三章 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一) |
第一节 高启 |
一、隐士、名士与志士的融通――思想个性及辞官心理 |
二、从格、意、趣到拟、变、通――诗歌理论与创作 |
三、“尚气多辨难攻击之体”――散文特色 |
第二节 吴中四杰、高启北郭十友 |
一、“北郭十友”考辨 |
二、吴中四杰 |
三、“高启北郭十友”之王行、王彝 |
第三节 铁崖派主要作家 |
一、顾瑛 |
二、郭翼、袁华、吕诚 |
第四节 景泰十才子中的江苏作家 |
一、刘溥、沈愚 |
二、邹亮、徐震 |
第五节 茶陵派中的江苏作家 |
一、邵宝 |
二、储巏 |
三、杨一清、吴俨 |
第四章 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二) |
第一节 娄东三凤昆山三隽 |
一、娄东三凤 |
二、昆山三隽 |
第二节 金陵三俊 |
一、颉颃于“弘治七子”的复古力将顾璘 |
二、反对剿袭摹拟的陈沂、王韦 |
三、金陵三俊的影响与金陵文学的彬彬而盛 |
第三节 锡山四友 |
一、华察及其家族诗人 |
二、锡山四友之王懋明、姚咨、施渐 |
第四节 唐宋派作家唐顺之、万士和 |
一、唐顺之 |
二、万士和、姜宝 |
第五节 归有光、归子慕 |
一、归有光 |
二、归子慕 |
第五章 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三) |
第一节 后七子派作家王世贞、王世懋 |
一、王世贞 |
二、王世懋 |
第二节 五子、广五子、末五子、四十子中的江苏作家 |
一、五子、后七子之宗臣 |
二、广五子之俞允文 |
三、末五子之赵用贤 |
四、四十子之王穉登、邹迪光 |
第三节 嘉定四先生 |
一、嘉定四先生概说 |
二、嘉定四先生的创作 |
三、嘉定四先生与钱谦益 |
第四节 东林党作家顾宪成、高攀龙 |
一、顾宪成顾允成 |
二、高攀龙 |
第五节 复社作家张溥、张采 |
一、娄东二张与复社 |
二、娄东二张的文学创作 |
第六章 文化家族中的作家(一) |
第一节 长洲文氏文化世家 |
一、文洪、文林、文森 |
二、文彭、文嘉、文肇祉 |
三、文震亨 |
第二节 长洲王璲、吴县陈继家族 |
一、长洲王璲家族 |
二、吴县陈继家族 |
第三节 吴县三黄 |
一、黄鲁曾、黄省曾 |
二、黄姬水 |
第四节 长洲四皇甫 |
一、皇甫冲 |
二、皇甫涍 |
三、皇甫汸 |
四、皇甫濂 |
五、与三黄、四皇甫交游唱和的吴中作家 |
第七章 文化家族中的作家(二) |
第一节 长洲陆氏三凤 |
一、陆粲 |
二、陆采 |
第二节 吴县袁氏六俊 |
一、袁氏六俊 |
二、袁袠、袁尊尼父子 |
第三节 常熟瞿氏家族 |
一、瞿景淳 |
二、瞿汝稷 |
三、瞿式耜 |
第四节 嘉定侯峒曾、侯岐曾与黄淳耀、黄渊耀 |
一、侯峒曾、侯岐曾家族 |
二、黄淳耀、黄渊耀兄弟 |
第八章 文化家族中的作家(三) |
第一节 无锡秦氏家族 |
一、秦旭与碧山吟社 |
二、秦夔 |
三、秦旦、秦奭 |
第二节 宜兴杭济、杭淮无锡华善继、华善述 |
一、宜兴杭济、杭淮兄弟 |
二、无锡华善继、华善述兄弟 |
第三节 上元倪谦、倪岳父子 |
一、倪谦 |
二、倪岳 |
第四节 宝应朱应登、朱曰藩家族 |
一、朱应登 |
二、朱曰藩 |
第五节 金坛王樵、王彦泓家族 |
一、王樵 |
二、王彦泓 |
第九章 文化才子与狂士怪杰 |
第一节 吴中四才子之祝允明、唐寅 |
一、旷放不羁的祝允明 |
二、风流才子唐伯虎 |
第二节 吴中四才子之文徵明、徐祯卿 |
一、文徵明及其弟子 |
二、“前七子”中的诗杰徐祯卿 |
第三节 桑悦杨循吉吴承恩 |
一、好为大言的桑悦 |
二、性格狷隘的杨循吉 |
三、淮海竖儒吴承恩 |
第四节 张凤翼张献翼 |
一、性格放诞的张凤翼 |
二、个性狂诞的张献翼 |
第五节 顾炎武归庄 |
一、以扶世立教为己任的顾炎武 |
二、被称为名民遗献的归庄 |
第十章 持节高蹈的处士、山人 |
第一节 王逢王宾韩奕 |
一、席帽山人王逢 |
二、医隐王宾、韩奕 |
第二节 沈周与沈贞吉、沈恒吉 |
一、充满“吴趣”的书香世家――家学与师学 |
二、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艺坛地位 |
三、挥洒淋漓,自写天趣――诗歌特色与成就 |
四、布衣之杰,隆望当代――影响与地位 |
第三节、高士史鉴、朱存理 |
一、西村先生史鉴 |
二、野航处士朱存理 |
第四节 山人郑若庸、俞安期 |
一、蛣蜣山人郑若庸 |
二、山人俞安期 |
第十一章 散曲与词作家 |
第一节 散曲家王磐、陈铎 |
一、北曲之冠王磐 |
二、南曲乐王陈铎 |
第二节 散曲家金銮、陈所闻 |
一、“令人绝倒”的金銮 |
二、风格平实的陈所闻 |
第三节 词人张綖、陈如纶 |
一、“再来少游”之张綖 |
二、力追宋人之陈如纶 |
第四节 词人易震吉、汤传楹 |
一、璞中之玉易震吉 |
二、节士词人汤传楹 |
第十二章 戏曲、小说作家 |
第一节 沈璟及吴中吴江派作家 |
一、沈璟的戏曲理论与创作 |
二、吴中吴江派作家 |
三、吴江派的殿军沈自晋 |
第二节 戏曲家梁辰鱼、吴炳 |
一、开创典雅派的梁辰鱼 |
二、追慕汤显祖的吴炳 |
第三节 小说家冯梦龙 |
一、冯梦龙的生平、思想 |
二、冯梦龙对小说的贡献 |
三、冯梦龙对戏曲的贡献 |
四、冯梦龙对民歌、笑话的贡献 |
五、冯梦龙的诗文、散曲创作 |
第四节 小说家纪振伦、甄伟、吴拱宸 |
一、纪振伦 |
二、甄伟 |
三、吴拱宸 |
第十三章 才媛名妓作家 |
第一节 沈宜修与沈、叶二氏才媛 |
一、沈宜修、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 |
二、其他沈、叶二氏才媛 |
第二节 徐媛与陆卿子顾贞立与王朗 |
一、徐媛与陆卿子 |
二、顾贞立与王朗 |
第三节 柳如是及秦淮名妓 |
一、大节从容问女流――柳如是的生平 |
二、河东才调擅风流――柳如是的创作 |
三、秦淮四美人 |
第四节 王微与杨宛 |
一、王微 |
二、杨宛 |
第十四章 佛学、道学、心学作家 |
第一节 姚广孝释妙声 |
一、姚广孝(道衍) |
二、释妙声 |
第二节 释紫柏释洪恩 |
一、释紫柏 |
二、释洪恩 |
第三节 庄□毛宪 |
一、庄□ |
二、毛宪 |
第四节 王艮王襞 |
结语:江苏明代作家之地位 |
附录一:江苏明代作家文集叙录 |
附录二:江苏明代作家一览表 |
主要参考及征引书目 |
后记 |
学位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四、本刊第11卷文题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2]明代茶陵派文人着述考证[D]. 方颖. 江南大学, 2020(01)
- [3]蒙元榜文碑整理与研究[D]. 项泽仁.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D]. 张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6]《全元文》编纂考索[D]. 陈开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7]汲古阁刻书研究[D]. 封树芬. 南京大学, 2015(01)
- [8]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探析[D]. 唐田恬. 北京大学, 2013(S1)
- [9]古钞《文选集注》研究[D]. 王翠红. 郑州大学, 2013(10)
- [10]江苏明代作家研究[D]. 刘廷乾.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论文; 文选论文; 全元文论文; 诗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