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料可燃性指标控制回转窑煅烧温度

用生料可燃性指标控制回转窑煅烧温度

一、用生料易烧性指数控制回转窑煅烧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杨欢[1](2021)在《Rietveld法研究煅烧温度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相有四种,中各矿物相含量的差异会影响水泥的强度、凝结和水化等特性,决定水泥的应用范围及用量。由于煅烧温度、煅烧气氛、煅烧时间、生料配比、物相间的转化等因素影响,矿物相的含量发生变化,改变水泥熟料的特性。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熟料矿物相含量的变化,提供改善水泥性能可能的途径,为绿色环保的建筑环境提供优质熟料,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可为水泥实际生产提供煅烧温度控制的理论依据。不同化学组成的生料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对熟料采用XRD定性分析、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和岩相分析等确定熟料中各矿物相含量及形貌,得到煅烧温度对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增加,C3S和C4AF含量增加,C2S和C3A含量降低,熟料晶体发育良好。高温煅烧时各厂均能得到C3S含量较高的熟料。降低生料石灰饱和系数(KH),C3S含量降低,C2S、C3A和C4AF含量增加;在低温煅烧(1350℃)时,研究的KH的范围差异对水泥熟料矿物相C3S和C2S含量影响较大,高温煅烧(1500℃)时该影响被减小甚至消除。鲍格算法计算的矿物相含量与全谱拟合结果进行对比,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随煅烧温度和KH的变化具有相同规律;全谱拟合计算的C3S含量高于鲍格算法值,而C3A低于鲍格算法值。将不同化学组成生料配至相同的KH,对煅烧好的熟料进行矿物相含量的计算发现:水泥熟料中,C3S和C2S随煅烧温度的变化规律明显,煅烧温度升高,C3S含量增加,C2S含量减少,二者存在一种含量间的平衡;中间相C3A和C4AF含量变化较小,且不存在明显的规律;熟料中各矿物相含量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煅烧温度升高,鲍格算法和全谱拟合计算得到的矿物相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全谱拟合计算值较鲍格算法值更能说明水泥熟料中矿物相间的相对含量。

张笛[2](2020)在《钢渣分相熟料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在我国钢渣排放量大和综合利用率低是困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问题。大量堆积的钢渣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等环境。钢渣分相熟料烧成工艺将未经粉磨的原状钢渣从上升烟道处直接投入到回转窑中,煅烧成钢渣分相水泥熟料,克服了阻碍钢渣在水泥工业中大规模应用的易磨性与安定性两大技术瓶颈,有望实现钢渣的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本文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的钢渣分相熟料的组成与特性,对比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的钢渣分相熟料水泥与常规熟料水泥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为钢渣分相熟料的工程化应用奠定基础:1.钢渣分相熟料与常规熟料的矿物组成一致,与常规熟料相比,分相熟料中C3S的含量和结晶度更高。分相熟料的易磨性与常规熟料相当,通过沸煮法和压蒸法检测的分相熟料安定性合格,胶凝活性良好,早期的胶凝活性优于常规熟料。通过钢渣分相熟料烧成工艺处置钢渣,跨越了钢渣利用中的易磨性差、安定不良和胶凝活性低的瓶颈。生产分相熟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在不改变其他生产条件下,使熟料产量增加,平均生产每吨熟料减少29.2kg CO2的排放。2.用钢渣分相熟料配制的P.I硅酸盐水泥和P.S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抗渗性、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和耐磨性均优于常规熟料配制的水泥。水化90d时,分相熟料P.I水泥和P.S水泥较对应的常规熟料水泥强度增长率分别为14%和8%。水化28d时,分相熟料P.I和P.S水泥胶砂比常规熟料水泥胶砂的电通量分别降低20%和17%。分相P.I水泥28d抗硫酸盐侵蚀系数达1.11,分相P.S水泥28d磨损率仅为0.375 kg/m2。与常规熟料相比,分相熟料与矿渣具有更好的适应性。3.钢渣分相熟料中C4AF含量较高,C3A含量较低。钢渣分相熟料水泥的强度较高、抗渗透能力和抗侵蚀能力较强、耐磨性较好。从熟料组成和水泥性能上来看,钢渣分相水泥偏向于一种道路水泥,兼顾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望应用于道路和沿海以及盐湖等环境较为恶劣地区的水泥混凝土基础设施建设中。

卢晓磊[3](2019)在《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直接煅烧含阿利特的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为主线,围绕着如何突破高SO3条件下熟料矿物C4A3$和C3S两相稳定共存难题,分别从高温熔融液相调控、及其与离子掺杂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工作。主要目的是制备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以下简称“AMCSA水泥”),改善硫铝酸盐水泥中后期强度和粘结性能,进而延长严酷环境下工程结构的服役寿命。借助XRD、DSC-TG、岩相及荧光光谱分析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MCSA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结构、性能和水化,及工业化试生产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AMCSA熟料组成设计与矿物结构研究研究了铁相对C3S和C4A3$矿物形成与共存影响规律,明确了铁相组成Al2O3/Fe2O3摩尔比降低,可以显着降低熔融液相的形成温度,且能改善生料的易烧性和促进C3S矿物形成,有利于C3S和C4A3$矿物形成与共存。研究了C3S结构与粘结性能,表明C3S单矿为三斜晶系中T1型结构,且C3S水化硬化浆体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其3 d、7 d和28 d的抗折粘结强度分别为1.89 MPa、2.45 MPa和3.21 MPa;提出了水化产物C-S-H凝胶与基体之间形成的机械咬合力是粘结强度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研究AMCSA水泥的粘结等宏观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借助Eu3+离子荧光探针分析方法研究C2S结构及γ-C2S相鉴别。阐明了熟料矿物C2S中存在没有水化活性的γ-C2S,并首次明确了Eu3+离子占据四个非等效Ca2+的位置及其在5D0→7F0跃迁范围内的发射波长,即γ-C2S的Ca(1)O6(578.9 nm)和Ca(2)O6(577.6 nm)与β-C2S的Ca(1)O7(573.8 nm)和Ca(2)O8(571.8 nm)。该方法在鉴别少量γ-C2S矿物存在具有突出优势,为AMCSA水泥熟料矿物的物相分析提供了新的表征方法。(2)AMCSA水泥熟料制备、性能与水化研究研究了AMCSA水泥熟料制备与性能,结果表明钡离子掺杂促进了熟料矿物阿利特和C4A3$共存。AMCSA水泥熟料中阿利特和C4A3$矿物衍射峰明显。XRD定量分析熟料矿物组成为:贝利特55.5 wt.%、C4A3$25.6 wt.%、阿利特9.6 wt.%及铁相9.3 wt.%。AMCSA水泥3 d到28 d的抗压强度提高了20.4 MPa,显着改善了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力学性能。研究了BaSO4替代部分CaSO4煅烧制备AMCSA水泥熟料,结果表明BaSO4掺量增加,阿利特矿物衍射峰和岩相显微特征明显。阐明了CaSO4中的SO3对硅酸盐矿物晶体生长发育影响,得到了SO3含量越多对熟料中硅酸盐晶体熔蚀严重,形状不规则且尺寸减小。AMCSA水泥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胶砂3 d到28 d抗压强度增长了12.2MPa;28 d抗折粘结强度为3.39 MPa,较普通快硬硫铝酸盐水泥(CSA)提高了24.6%,明确了Alite矿物对提高水泥的粘结性能具有重要作用。AMCSA水泥水化3 d的累积放热量低于CSA水泥,解释了其早期强度较CSA水泥低的内在原因。AMCSA水泥硬化浆体组成为钙矾石AFt、C-S-H凝胶、AH3和BaSO4以及未水化的水泥颗粒,AFt晶体和C-S-H凝胶等水化产物相互搭接,构成了水泥石的骨架,改善了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宏观表现为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增加。(3)AMCSA水泥工业放大试验与应用研究利用现有水泥生产工艺设备和工业原燃料,首次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窑生产线上进行了AMCSA水泥工业放大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确定了AMCSA水泥工业化试生产配料方案,为石灰石56.81 wt.%、铝矾土23.43 wt.%、石膏3.09 wt.%、重晶石8.83 wt.%,尾矿砂7.85 wt.%。试生产的AMCSA水泥熟料外观呈青灰色略泛黑,结粒均齐,无粉化现象,实测立升重均大于1060 g/L,且矿物岩相显微特征明显;XRD定量分析结果为C4A3$与C3BA3$之和为48.5 wt.%、贝利特32.6 wt.%、阿利特11.7 wt.%和铁相7.2 wt.%。同时也确定了AMCSA水泥工业化制备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该水泥实现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放大生产的AMCSA水泥凝结时间与CSA水泥相当;AMCSA水泥3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46.0 MPa和56.9 MPa,其3 d至28 d增加了10.9 MPa;AMCSA水泥28 d砂浆粘结强度为3.51 MPa,高于CSA水泥的2.72 MPa,粘结强度提高了29%,表明工业化试生产的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即引入Alite矿物能改善CSA水泥的粘结性能。研究了减水剂和缓凝剂与AMCSA水泥适应性,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与该水泥适应性良好;同时得出了硼酸对该水泥缓凝效果最好且对强度影响较小。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案,并依据试配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确定了最终配合比(每方)为水泥、石灰石粉、砂、石、外加剂和水质量(kg)分别为:400、30、835、975、5.2和160。混凝土试样l d、3 d、7 d和28 d龄期抗压强度分别为47.7 MPa、54.1 MPa、60.1 MPa、64.8 MPa,满足混凝土设计C40强度等级要求,为AMCSA水泥在近海和海上等严酷服役环境工程中应用提供了依据。

申帅[4](2018)在《水泥煅烧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分解炉和回转窑是新型干法水泥煅烧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水泥生料在分解炉预分解后,由窑尾进入回转窑煅烧。其中,窑尾生料分解率和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是衡量水泥煅烧系统的重要质量指标,主要由分解炉温度和回转窑烧成带温度决定,将这两个指标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对水泥优质高效生产十分重要。但是,分解炉和回转窑前后关联,设备耦合性严重,喷煤量、喂料量等与窑炉煅烧温度存在非线性,关键变量难以直接测量,导致常规控制策略难以满足现场控制要求,先进控制技术往往能有效解决这类复杂控制问题。本文结合某水泥5000t/d生产线研究了先进控制技术在水泥煅烧工段上的应用。在分解炉生产中,生料分解率是被控目标,通常以控制分解炉温度来满足生料分解率工艺要求。因此,本文根据生料分解率通过模糊控制技术给出分解炉温度设定值调整量,保证生料分解所需的温度。但是,生料分解率在现场不能直接测量,无法实时调整分解炉温度设定值。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减法聚类和FCM的T-S模糊神经软测量模型,实现了对生料分解率预测。确定分解炉温度给定值后,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监督控制器来调节窑尾喂煤量,实现对分解炉温度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监督控制器能较好把分解炉温度控制在设定值附近,超调小、响应速度较快。在回转窑生产过程中,烧成带温度不仅决定熟料中f-CaO含量,它的变化情况还能反映回转窑生产工况。针对烧成带温度不能直接测量问题,本文先建立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软测量模型来预测熟料f-CaO含量,再由熟料f-CaO含量与烧成带温度经验关系式实现对烧成带温度预测。在烧成带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器(DMC)来调节窑头喷煤量,使回转窑烧成带温度稳定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当出现异常工况时,结合专家经验来调节喂煤量和窑转速,及时抑制生产中出现的强烈干扰。最后,本文在中控ECS-100集控系统和APC-Suite先进控制软件上设计了回转窑煅烧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主要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控。

廉国栋[5](2016)在《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是当代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材料之一,随着产能过剩,产量已经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泥企业的劳动投入产出比和水泥熟料的质量逐渐成为研究者讨论的课题。由于国内水泥生产线工况变化较为复杂、在各个工艺环节中缺少很多必要的监测点,这些共同特点不仅造成了与国外水泥厂生产成本和质量上的差距,也导致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在国内水泥厂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所以如何提高水泥熟料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是本文的核心以及研究点。本文通过与现场技术人员的交流,从水泥烧成工艺出发,在深入理解影响熟料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国内水泥厂操作员的操作经验、以多种算法做为支撑、从过程控制角度出发,研究了较为完善的熟料质量控制思路。从现实出发,选择平常操作员操作中调节过程最频繁并且重要的控制量设计了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系统。本文将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控制入窑分解率的分解炉温度控制设定系统,第二部分为控制熟料出窑冷却效果的篦冷机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入窑分解率温度控制设定系统:从水泥生料配料的三率值出发,根据已有的生料易烧性推导出基于三率值的生料易烧性;从水泥厂现场采集大量数据,通过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数据本身特征的筛选,对采集变量进行提取和处理,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建模来实现对入窑分解率的软测量;结合当前配料的生料易烧性指数建立分解炉温度设定的模糊控制系统;依据当前窑主电机电流进行校正;最终给出适合当前工况下温度优化设定值。(2)熟料冷却效果的篦冷机自动控制系统:依据仿人智能控制原理、国内水泥厂篦冷机人工控制特点,设计基于规则的单控制量仿人智能控制器设计和基于多模态下多控制量的仿人智能控制器设计。系统将控制目标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减少波动,提高熟料冷却效果,增加热量利用率,稳定风温,使水泥生产更加稳定。(3)最终完成水泥熟料质量优化控制系统软件的仿真与开发。系统软件主要由OPC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以及优化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在实际中以程序外挂包的形式安装于工程师站或者服务器。现场试验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不错的实用性。

何哲祥,周喜艳,肖祁春[6](2013)在《尾矿应用于水泥原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尾矿用作水泥原料的研究与进展,介绍尾矿对生料易烧性及尾矿用作原料煅烧和用作混合材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并指出尾矿应用于水泥原料时掺量和温度这两个关键影响因素。

邵春山[7](2013)在《论生料的制备及工艺管理》文中提出指出了当前我国新型干法熟料及水泥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及原因;为了提高熟料强度,稳定水泥质量,强调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应从生料之前的各道工序抓起,强化原燃材料和生料的质量管理;研讨了物料的均化与计量、率值设计与生料制备、煤的使用等工艺技术。

乔景慧[8](2012)在《水泥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以预分解窑为代表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过程包括生料制备、生料预热及分解(以下简称生料分解),熟料煅烧、熟料冷却和煤粉制备五个相对独立的工艺环节。其中,生料分解是在最下一级预热器C5和回转窑窑尾之间设置一个分解炉,设置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中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下迅速进行,使进入回转窑的生料分解率达到85%~94%。反映生料分解过程的质量、效率和安全的综合指标是生料分解率,它是指生料经过分解炉和预热器C5后,分解成氧化物的碳酸盐占总碳酸盐的百分比。生料分解率过高,会产生预热器C5下料管堵塞,甚至使生产停产;生料分解率过低,会使得生料预热效果差,增加下一工序回转窑的热负荷,降低产能。生料分解率与分解炉温度和预热器C5出口温度之间具有强非线性,受生料流量和生料边界条件(生料中Fe203含量、Si02含量、A1203含量)及煤粉细度等因素影响,其特性随生料易煅烧和难煅烧而变化,难以建立数学模型且不能连续在线检测。分解炉温度和预热器C5出口温度与给煤量之间具有强非线性、大延时,且受生料流量的影响,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因此难以采用已有的控制方法实现生料分解率的控制。目前生料分解率设定,分解炉温度设定和温度控制采用人工控制,当生料边界条件和生料流量频繁变化时,操作员难以及时准确地判断运行工况,难以及时准确的确定分解炉温度设定值和给煤量,同时难以使分解炉温度跟踪设定值和预热器C5出口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造成生料分解率过高,致使预热器C5下料管堵塞,甚至导致停产。本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重点课题《大型回转窑智能控制系统》(编号:2007AA041404),将生料分解率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同时尽可能提高设备台时产量为目标,开展了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方法;设计和开发了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智能控制软件;结合某水泥生产线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工业实验并投入运行,取得了显着的应用效果。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由易煅烧、难煅烧生料识别,易煅烧生料分解过程控制,难煅烧生料分解过程控制组成的智能控制方法,其中易煅烧与难煅烧生料控制由分解率目标值设定、分解炉温度设定和温度切换控制组成。2.分解率目标值设定由易煅烧生料分解率目标值设定模型和难煅烧生料分解率目标值设定模型组成,该模型采用减法聚类(SCM)和ANFIS确定易煅烧和难煅烧生料分解率目标值。分解炉温度设定模型由基于T-S模糊预设定模型,生料分解率软测量模型,基于软测量模型的反馈补偿模型和基于化验值的反馈补偿模型组成。生料分解率软测量模型采用基于递归限定记忆主元分析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基于软测量模型的反馈补偿模型根据生料分解率目标值和软测量值误差和误差变化量,采用模糊推理计算分解炉温度预设定值的补偿量;基于化验值的反馈补偿模型根据生料分解率实际化验值和生料分解率目标值的误差和误差变化量,采用模糊推理计算分解炉温度预设定值的补偿量,从而获得使生料分解率在目标值范围内的温度设定值。3.易煅烧温度切换控制由分解炉温度模糊PI切换控制器,基于规则推理的异常工况控制器、基于规则推理的前馈控制器和基于规则推理的切换机制组成;难煅烧温度切换控制由分解炉温度T-S模糊控制器,基于规则推理的异常工况控制器、基于规则推理的前馈控制器和基于规则推理的切换机制组成。其中,模糊控制器根据分解炉温度跟踪误差调整给煤量,前馈控制器对生料流量变化进行补偿,切换机制对生料分解过程工况进行识别,当异常工况出现时,自动切换到异常工况控制器,从而保证预热器C5出口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4.采用所提出的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方法研制了智能控制软件,该软件包括生料分解率目标值设定软件、分解炉温度设定软件、温度切换软件和生料分解过程监控软件:5.利用PLC系统和研制的智能控制软件,结合某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设计和研制了全流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同时进行了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业实验并投入运行。工业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与人工控制相比,分解炉温度跟踪误差降低了10%,预热器C5出口温度低于高限,同时预热器C5下料管发生堵塞的几率大大降低。长期运行效果表明:生料分解率提高了7%,台时产量增加了2.15%。

陈哲[9](2012)在《白水泥生料烧成特性及其在预分解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国内对高品质白水泥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国内白水泥行业整体工艺技术水平落后这一矛盾,白水泥行业急需进行白水泥工艺技术的革新,将预分解窑工艺应用于白水泥生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本文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白水泥预分解窑生产线设计的结合,探讨预分解窑应用于白水泥熟料生产的适应性及工程设计优化。通过易烧性实验和综合热分析对白水泥烧成工艺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处表明:①KH和SM的增加均会使白水泥生料的易烧性变差,白水泥预分解窑的KH可以控制在0.92以上,SM可以控制在5或者更高。②白水泥生料与普通水泥生料的预分解特性基本一致,二者的预分解阶段都可以分为水分的蒸发和碳酸盐的分解两个阶段,白水泥生料的分解热耗为1269kJ/kg.cl,热耗为1382kJ/kg.cl,白水泥生料和普通水泥生料中的碳酸钙分解均符合相边界反应收缩圆柱体反应机理,白水泥生料中的碳酸钙的分解活化能为219kJ/mol,普通水泥生料中的碳酸钙分解活化能为233kJ/mol。二者预分解特性基本一致,为使用预分解窑工艺生产白水泥熟料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成熟的普通水泥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工艺设计参数,针对白水泥预分解窑的特性,得出了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的一些优化设计措施:①直接通过窑尾热交换器预热空气作为二次风、三次风风源。②强化系统的密封,减少系统漏风,采用防积料设计,在易结皮、堵塞的部位选用抗结皮耐火材料,减少结皮、堵塞的发生几率。③增加耐火材料厚度,减少系统散热损失。通过对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生产线试生产状况的分析,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生产线应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①严格控制进厂原材料质量,尽量降低原料中的Fe203含量,探讨在结皮和改善易烧性二者之间平衡的碱含量范围。②强化煤质控制,除基本指标满足生产之外,煤粉的含水量控制1%以下,煤粉细度控制在4%(80μm筛余)以下,保证煤粉在分解炉内能够完全燃烧。③在稳定窑系统的前提下,慎重研究在该系统使用萤石作为矿化剂的可能性以及合适的使用量,避免使用不当造成大规模结皮、堵塞导致停窑。正式生产后,HBJY预分解窑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实际产量在380t/d以上,熟料烧成热耗约为5442kJ/kg.cl(1301kcal/kg.cl),白水泥熟料的白度在85度左右,都达到了设计指标。

周宛谕[10](2010)在《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煤炭资源作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分布集中,北多南少,且灰分偏高,这就导致大量灰渣的排放。我国原煤资源相对贫乏的南方地区,却具有较为丰富的低碳低热值的石煤资源。但无论采用哪种工艺,石煤提钒后都会产生巨量的残渣,大部分将堆放灰渣场,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一方面,在水泥生产中,硅铝质材料通常用粘土,但粘土反应活化能较高,导致水泥生产能耗很高,而且开采破坏植被,毁坏田地,导致许多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粘土烧水泥。另一方面,水泥生产可以消耗大量的灰渣,因此,灰渣用于水泥生产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改善环境条件,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为避免传统石煤提钒工艺存在的钒回收率低、污染环境、规模小等问题,本文采用循环流化床钙法焙烧工艺,以钙基原料为添加剂的敦煌石煤料球为焙烧原料,在热输入功率为1MW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含钒石煤料球循环流化床焙烧提钒试验研究,对燃烧后灰渣特性和灰渣钒浸出特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对石煤中的钒矿物具有良好的焙烧氧化作用:焙烧产物以飞灰为主,占70%左右且V2O5的含量为1.38%,比石煤原样提高了23.2%;在液固比2,硫酸浓度15%,浸出温度90℃条件下,灰渣的V205浸出率接近70%。可以预见,敦煌石煤料球在实际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焙烧,氧化效果将会更好,能使灰渣的钒浸出率进一步提高。对提钒残渣和气化灰渣进行物化特性分析。分析表明,提钒残渣和气化灰渣的化学成分以及矿物组成都与水泥生产中的粘土质原料极为相近,而且含有大量的富氧矿物和微量元素,活性很好,用来作生料配料可以促进熟料的烧成;用来作水泥混合材,也有利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对抗压抗折强度的提高大有裨益。此外,气化飞灰含碳量29.53%,发热量可以达到8967kJ/kg,可以作为劣质煤来提供热量,应用立窑水泥的配料,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参考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煅烧工艺,对中间盐法酸浸提钒残渣进行生料配方设计,按照递减试凑法配制了15个生料配方,然后分别在1250℃、1300℃、1350℃、1400℃和1450℃五个温度下进行煅烧。通过对熟料进行游离氧化钙、XRD、SEM扫描电镜的分析和静浆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并与厂熟料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提钒残渣和含钒石煤灰渣作水泥生料,熟料烧成温度降低50℃,减少煅烧时间,降低水泥煅烧能耗,提高生料的易烧性,提高熟料质量,所以使用提钒残渣和含钒石煤灰渣配制水泥生料煅烧熟料完全可行,而且很有意义。参考立窑水泥煅烧工艺,对灰熔聚气化炉飞灰作水泥生料进行配方设计。设定熟料率值KH=0.93~0.95,SM=1.8~2.2,IM=1.1~1.5,根据飞灰与无烟煤的不同配比,以飞灰代粘土的不同替代率,按照解方程法配制了91个生料配方,这表明气化飞灰可在一定生料率值范围内配制立窑水泥熟料煅烧工艺生料,且可较大幅度减少外配无烟煤,达到节能效果。对中间盐法酸浸提钒残渣作混合材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按10%、15%、25%、30%、35%、40%和45%的质量比,将提钒残渣和厂石煤渣分别进行单掺和对掺,对不同配料的水泥试验样品进行物理检验,结果表明:提钒残渣是活性很好的水泥混合材材料,不论单掺还是和水泥厂石煤渣对掺,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均符合复合硅酸盐水泥要求,其强度均满足32.5等级水泥强度要求,水泥性能指标全部满足GB175-2007之规定。而且提钒残渣28d抗压抗折强度均高出水泥厂石煤渣很多,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水泥混合材产品出售,这将大大提高其身价,从而大幅度提高石煤多联产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二次焙烧残渣作混合材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按10%、20%、30%和40%的质量比,将提钒残渣2和厂石煤渣分别进行单掺和对掺,对不同配料的水泥试验样品进行物理检验,发现其水泥强度均满足32.5R强度等级水泥要求,水泥性能指标全部满足GB175-2007之规定。R28的测定表明它是活性很好的水泥混合材材料。当残渣掺入量达到40%时,残渣中的石膏成分足以代替外加石膏,不仅使残渣得到完全利用,还将降低水泥的石膏成本。最后,对灰熔聚气化炉排渣经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后的底渣作混合材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按10%、15%、25%、30%、35%、40%和45%的质量比,将底渣和厂石煤渣2分别进行单掺和对掺,对不同配料的水泥试验样品进行物理检验,发现其抗折、抗压强度都至少满足32.5R等级水泥强度要求,绝大多数都达到42.5R等级水泥强度要求。R28的测定表明底渣是活性很好的水泥混合材材料。

二、用生料易烧性指数控制回转窑煅烧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生料易烧性指数控制回转窑煅烧温度(论文提纲范文)

(1)Rietveld法研究煅烧温度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硅酸盐水泥研究现状
        1.2.1 硅酸盐水泥及其特性
        1.2.2 硅酸盐水泥生产及应用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硅酸盐水泥生产主要问题
    1.3 煅烧制度对硅酸盐水泥的影响
    1.4 煤灰对硅酸盐水泥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来源及基本性能
    2.2 实验仪器
    2.3 测试分析方法
        2.3.1 游离氧化钙(f-Ca O)的测定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3 Rietveld全谱拟合分析
        2.3.4 岩相分析
        2.3.5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
3 不同煅烧温度下熟料中各矿物相含量的变化
    3.1 引言
    3.2 游离钙含量及变化
    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4 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
    3.5 岩相分析
    3.6 本章结论
4 煅烧温度对不同KH熟料矿物相含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游离钙含量及变化
    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4.4 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
    4.5 岩相分析
    4.6 本章结论
5 煅烧温度对熟料各矿物相含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5.3 游离钙含量及变化
    5.4 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
    5.5 矿物相含量的比较
    5.6 鲍格算法与全谱拟合值下的矿物相含量比较
    5.7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
    5.8 本章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钢渣分相熟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钢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1.2.1 钢渣用于煅烧水泥熟料
        1.2.2 钢渣作辅助性胶凝材料
        1.2.3 钢渣作混凝土骨料
        1.2.4 钢渣制备预制构件
    1.3 钢渣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1.3.1 钢渣活性低
        1.3.2 钢渣易磨性差
        1.3.3 钢渣安定性不良
    1.4 钢渣应用中的改性方法
        1.4.1 钢渣的活化
        1.4.2 钢渣易磨性的改善
        1.4.3 钢渣安定性的改良
    1.5 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技术
    1.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水泥生料
        2.1.2 钢渣
        2.1.3 矿渣微粉
        2.1.4 石膏
    2.2 实验方法
        2.2.1 熟料易磨性评价标准
        2.2.2 熟料岩相分析
        2.2.3 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
        2.2.4 化学结合水含量测试
        2.2.5 水泥强度测试
        2.2.6 氯离子渗透测试
        2.2.7 抗硫酸盐侵蚀测试
        2.2.8 耐磨性测试
        2.2.9 孔结构测试
        2.2.10 X射线衍射分析
        2.2.11 产物微观形貌分析
第3章 钢渣分相熟料的组成与特性研究
    3.1 钢渣分相熟料性能研究
        3.1.1 生料综合热分析
        3.1.2 钢渣分相熟料岩相结构分析
        3.1.3 钢渣分相熟料的矿物组成
        3.1.4 钢渣分相熟料的易磨性研究
        3.1.5 钢渣分相熟料的安定性研究
    3.2 经济和环保效益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渣分相熟料水泥性能研究
    4.1 钢渣分相水泥胶砂强度研究
    4.2 钢渣分相熟料水泥胶砂的氯离子渗透研究
    4.3 钢渣分相水泥胶砂的抗硫酸盐侵蚀研究
    4.4 钢渣分相水泥的耐磨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钢渣分相熟料水泥的水化与微结构
    5.1 钢渣分相熟料胶凝活性研究
    5.2 钢渣分相水泥的水化产物
    5.3 水化产物孔结构分析
    5.4 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硫铝酸盐水泥
        1.3.2 硅酸盐水泥
        1.3.3 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1.3.4 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1.3.5 硫铝酸钡(锶)钙水泥
        1.3.6 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熟料体系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2.1 实验所用的设备
    2.2 水泥的制备
        2.2.1 水泥生料配制
        2.2.2 水泥单矿及熟料制备
        2.2.3 水泥样品制备
    2.3 物理性能测试
        2.3.1 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测定
        2.3.2 净浆强度
        2.3.3 胶砂强度
        2.3.4 粘结强度
        2.3.5 混凝土强度
        2.3.6 水泥净浆流动度
    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荧光分析(XRF)
        2.4.2 熟料游离钙含量
        2.4.3 光学显微分析
        2.4.4 X射线衍射及Rietveld分析方法
        2.4.5 电子显微分析
        2.4.6 荧光光谱分析
        2.4.7 热分析
        2.4.8 水化热测试
第三章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熟料组成设计与结构研究
    3.1 C_3S和C_4A_3$矿物共存研究
        3.1.1 化学纯试剂配料
        3.1.2 矿物形成研究方法
        3.1.3 生料易烧性
        3.1.4 相组成分析
        3.1.5 DSC-TG分析
        3.1.6 微观结构分析
    3.2 C_3S结构表征与水化
        3.2.1 化学纯试剂配料
        3.2.2 C_3S结构研究方法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3.2.4 C_3S粘结强度
        3.2.5 水化产物SEM分析
    3.3 C_2S结构研究
        3.3.1 化学纯试剂配料
        3.3.2 C_2S结构研究方法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3.3.4 荧光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制备、性能与水化研究
    4.1 离子掺杂对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形成影响
        4.1.1 实验原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3 水泥熟料相分析
        4.1.4 熟料形成综合热分析
        4.1.5 熟料微观结构分析
    4.2 硫源对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形成影响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熟料矿物设计方法及组成
        4.2.3 水泥熟料XRD物相分析
        4.2.4 水泥熟料岩相显微分析
    4.3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力学性能
        4.3.1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抗压强度
        4.3.2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粘结强度
    4.4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水化
        4.4.1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热
        4.4.2 水泥水化产物XRD分析
        4.4.3 水泥水化产物SEM分析
        4.4.4 水泥水化产物综合热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工业放大试验与应用研究
    5.1 生产线及工艺情况
    5.2 关键技术指标
    5.3 工业放大试验实施方案
        5.3.1 熟料矿物组成设计
        5.3.2 原燃料选择
        5.3.3 生料配料
        5.3.4 水泥熟料煅烧控制
    5.4 水泥熟料试生产关键技术
        5.4.1 熟料配料方案
        5.4.2 水泥生料制备
        5.4.3 熟料烧成技术
        5.4.4 出窑熟料物相分析
        5.4.5 工业放大生产水泥性能
    5.5 应用工程简介
    5.6 工程用原材料
        5.6.1 水泥
        5.6.2 石灰石粉
        5.6.3 骨料
        5.6.4 外加剂
    5.7 外加剂与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相容性研究
        5.7.1 不同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影响
        5.7.2 不同减水剂对水泥强度影响
        5.7.3 不同缓凝剂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
        5.7.4 不同缓凝剂对水泥强度影响
    5.8 混凝土性能研究
        5.8.1 混凝土配合比
        5.8.2 混凝土工作性
        5.8.3 混凝土力学性能
    5.9 工程应用效果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水泥煅烧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先进控制技术概述
        1.2.1 智能控制策略概述
        1.2.2 软测量技术描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泥煅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分析
    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过程
    2.2 水泥煅烧质量指标分析
    2.3 水泥熟料质量控制分析
        2.3.1 分解炉生产工艺控制分析
        2.3.2 回转窑生产工艺控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窑尾生料分解率控制策略研究
    3.1 窑尾生料分解率控制要求
    3.2 窑尾生料分解率软测量模型建立
        3.2.1 窑尾分解率软测量辅助变量选取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T-S模糊神经网络建模方法
        3.2.4 基于减法聚类和FCM的T-S模型前件结构辨识
        3.2.5 实验及结果分析
    3.3 窑尾生料分解率控制方法实现
        3.3.1 生料分解率工艺操作实现
        3.3.2 分解炉温度控制方法
        3.3.3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转窑烧成带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4.1 水泥熟料生产工况和控制要求分析
    4.2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 SVR 的熟料 f-CaO 含量建模
        4.2.1 熟料f-CaO含量软测量辅助变量选取
        4.2.2 支持向量回归(SVR)
        4.2.3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
        4.2.4 实验及结果分析
    4.3 熟料f-CaO含量与烧成带温度关系
    4.4 回转窑烧成带温度控制
        4.4.1 模型预测控制(DMC)原理
        4.4.2 DMC与专家控制的组合控制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煅烧控制系统集成设计
    5.1 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5.2 DCS系统硬件结构
    5.3 水泥煅烧控制策略组态
        5.3.1 I/O点组态
        5.3.2 水泥煅烧过程的常规控制组态
        5.3.3 联锁控制组态
    5.4 水泥煅烧系统监控与调试
        5.4.1 实时监控操作
        5.4.2 系统调试及维护
    5.5 回转窑烧成带温度先进控制技术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1.2 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水泥生产工艺简介及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简介
    2.2 水泥熟料质量控制分析
        2.2.1 水泥熟料质量的主要指标
        2.2.2 水泥生料配料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2.2.3 水泥生产过程控制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2.3 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料入窑分解率控制系统研究
    3.1 参数选择和处理
        3.1.1 参数选择
        3.1.2 控制参数数据预处理
    3.2 入窑分解率软测量模型
        3.2.1 生料易烧性指数
        3.2.2 入窑分解率的极限学习机模型
        3.2.3 入窑分解率的LS_SVM模型
    3.3 基于模糊控制的分解炉温度设定系统
        3.3.1 分解炉温度设定的模糊控制系统
        3.3.2 基于窑主电机修正模块设计
        3.3.3 系统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熟料冷却效果控制系统研究
    4.1 冷却系统控制分析
    4.2 仿人智能控制系统简介
    4.3 基于单控制量的熟料冷却效果仿人智能控制系统
    4.4 基于多控制量的熟料冷却效果仿人智能控制系统
        4.4.1 多模态智能控制
        4.4.2 仿人多模态智能控制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5.1 系统架构
    5.2 软件开发
        5.2.1 数据采集系统开发
        5.2.2 数据库设计
        5.2.3 优化控制后台及显示开发
    5.3 工业应用
        5.3.1 现场应用接口设计
        5.3.2 现场应用控制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6)尾矿应用于水泥原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尾矿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
2 尾矿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2.1 尾矿作原料煅烧水泥
    2.2 尾矿作水泥混合材
3 尾矿应用于水泥的关键影响因素
    3.1 尾矿掺量
    3.2 熟料煅烧温度
4 结语

(7)论生料的制备及工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燃材料的均化、输送与配料计量
    1.1 原燃材料的均化
    1.2 物料的输送与配料计量
2 合理配制生料, 科学设计三率值, 提高生料易烧性
    2.1 生料配制需要考虑的问题
    2.2 科学设计三率值, 提高生料的易烧性
    2.3 生料配比应不断地及时调整
3 生料的粉磨与均化
    3.1 生料的粉磨方法与细度控制
    3.2 生料的储存与均化
4 煤的评价、粉磨与使用
    4.1 煤的质量评价和选用
    4.2 煤组分对生料煅烧的影响分析
    4.3 进厂煤的管理、加工与控制

(8)水泥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料分解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1.1.1 生料分解过程工艺
        1.1.2 生料分解过程建模
        1.1.2.1 数据建模
        1.1.2.2 机理模型
        1.1.3 生料分解过程关键工艺指标检测技术
    1.2 生料分解过程控制研究现状
        1.2.1 生料分解过程控制
        1.2.1.1 仿真研究
        1.2.1.2 工业应用
        1.2.2 切换控制研究现状
        1.2.3 规则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工作
        1.3.1 生料分解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的研究工作
第2章 生料分解过程质量指标控制问题描述
    2.1 生料分解过程的设备组成与工艺流程
        2.1.1 生料分解过程的设备组成
        2.1.2 生料分解过程工艺流程
    2.2 生料分解过程的质量指标—生料分解率
    2.3 生料分解过程控制目标
        2.3.1 生料分解过程输入输出变量
        2.3.2 生料分解过程控制目标
    2.4 生料分解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
        2.4.1 生料分解率与分解炉温度和预热器C5出口温度之间的动态特性分析
        2.4.2 分解炉温度和预热器C5出口温度与转子秤给煤量之间的动态模型及动态特性分析
        2.4.2.1 生料分解过程数学模型
        2.4.2.2 系统非线性分析
        2.4.2.3 系统非线性强弱分析
    2.5 生料分解过程质量指标控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5.1 生料分解率目标值设定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5.2 分解炉温度设定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5.3 分解炉温度和预热器C5出口温度控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方法
    3.1 控制目标
    3.2 控制策略
        3.2.1 控制思路
        3.2.2 控制结构和功能
        3.2.2.1 生料分解率目标值设定模型
        3.2.2.2 分解炉温度设定模型
        3.2.2.3 分解炉温度和预热器C5出口温度切换控制
    3.3 控制算法
        3.3.1 生料分解过程智能设定控制算法
        3.3.1.1 基于SCM和ANFIS的生料分解率目标值设定模型
        3.3.1.2 分解炉温度设定控制算法
        3.3.2 生料分解过程温度切换控制算法
        3.3.2.1 切换机制
        3.3.2.2 基于规则推理的前馈控制器
        3.3.2.3 基于Fuzzy-PI的易煅烧控制器
        3.3.2.4 基于SCM与T-S相结合的难煅烧控制器
        3.3.2.5 基于规则推理的异常工况控制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软件的研制
    4.1 智能控制系统结构和功能
    4.2 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4.2.1 硬件平台
        4.2.1.1 PLC控制系统
        4.2.1.2 设定与监控计算机
        4.2.1.3 电气设备与仪表
        4.2.1.4 系统网络及通讯
        4.2.2 软件平台
    4.3 智能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4.3.1 智能控制软件结构和功能
        4.3.2 智能设定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4.3.2.1 功能设计
        4.3.2.2 生料分解率目标值设定软件程序流程图
        4.3.2.3 温度设定软件程序流程图
        4.3.2.4 智能设定软件界面
        4.3.3 过程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4.3.3.1 功能设计
        4.3.3.2 过程控制软件流程图
        4.3.4 过程监控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4.3.4.1 功能设计
        4.3.4.2 监控界面
        4.3.5 智能控制软件的实现
        4.3.5.1 OPC通讯
        4.3.5.2 OPC服务器与客户端配置
        4.3.5.3 智能控制软件实现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应用
    5.1 应用背景
    5.2 控制系统实施
    5.3 工业应用验证研究
        5.3.1 生料分解过程智能设定
        5.3.2 生料分解过程温度切换控制
    5.4 应用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发明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9)白水泥生料烧成特性及其在预分解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白水泥概念、用途、质量控制
        1.1.2 国内白水泥现有生产工艺简介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白水泥生产技术及研究现状
        1.2.1 白水泥熟料生产技术发展
        1.2.2 国内外白水泥熟料生产工艺介绍
    1.3 研究目标、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白水泥原、燃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
    2.1 白水泥生产对原、燃材料的要求
        2.1.1 白水泥生产对原材料的要求
        2.1.2 白水泥生产对燃料的要求
    2.2 实验用原、燃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2.2.3 实验材料的性能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白水泥生料烧成工艺性能研究
    3.1 率值对白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
        3.1.1 实验方案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1.4 结论
    3.2 白水泥生料的预分解特性研究
        3.2.1 实验方案
        3.2.2 白水泥生料与普通水泥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3.2.3 白水泥生料与普通水泥生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3.2.4 结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白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研究
    4.1 率值对白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
        4.1.1 KH值对白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
        4.1.2 SM值对白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
        4.1.3 结论
    4.2 白水泥熟料与普通水泥熟料矿物岩相对比
        4.2.1 岩相分析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4.2.2 白水泥熟料与普通水泥熟料的岩相对比
        4.2.3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分解窑生产白水泥的工程设计优化
    5.1 预分解窑生产白水泥熟料烧成热耗分析
        5.1.1 白水泥熟料形成热分析
        5.1.2 白水泥熟料烧成热耗分析
        5.1.3 预分解窑生产白水泥熟料的节能设计优化
    5.2 熟料漂白对白水泥预分解工艺的影响
        5.2.1 白水泥熟料漂白技术原理
        5.2.2 白水泥熟料漂白技术及其对预分解窑的影响
        5.2.3 白水泥预分解窑二次风、三次风的优化设计
    5.3 原、燃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对白水泥预分解工艺的影响
        5.3.1 原、燃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对白水泥预分解窑的影响
        5.3.2 白水泥预分解系统的防结皮、堵塞设计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生产线试生产状况
    6.1 HBJY预分解窑白水泥熟料生产线试生产总结
    6.2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的塌料问题研究
        6.2.1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塌料现象
        6.2.2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塌料原因分析
        6.2.3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用煤对塌料的影响
        6.2.4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预防塌料措施
    6.3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的结皮、堵塞问题研究
        6.3.1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的结皮、堵塞原因分析
        6.3.2 HBJY白水泥预分解窑的结皮、堵塞的解决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1 灰渣的来源
        1.1.1 煤炭资源
        1.1.2 石煤资源
    1.2 灰渣的利用现状
    1.3 灰渣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1.3.1 水泥生产工艺简介
        1.3.2 灰渣在水泥工业中应用现状
        1.3.3 灰渣作水泥生产原料的意义
    1.4 课题的提出与本文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钒石煤料球循环流化床焙烧提钒试验研究
    2.1 石煤提钒工艺
        2.1.1 国外石煤提钒工艺概况
        2.1.2 国内石煤提钒工艺概况
    2.2 含钒石煤料球循环流化床焙烧提钒试验研究
        2.2.1 石煤循环流化床钙法焙烧提钒工艺
        2.2.2 试验方法
        2.2.3 原料分析
        2.2.4 焙烧后灰渣特性
        2.2.5 灰渣的钒浸出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提钒残渣的物化特性分析
    3.1 化学成分分析
    3.2 XRD矿物分析
    3.3 SEM扫描电镜分析
    3.4 熔融特性
    3.5 光谱半定量微量元素分析
    3.6 重金属元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钒残渣代粘土配制水泥生料
    4.1 原料分析
    4.2 率值的概念及意义
    4.3 回转窑生料配方设计
    4.4 生料配制及粉磨
    4.5 生料成分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钒残渣代粘土配料煅烧水泥熟料
    5.1 水泥熟料的煅烧
        5.1.1 水泥熟料烧成基本过程
        5.1.2 煅烧制度的确定
        5.1.3 试验系统及方法
    5.2 熟料煅烧结果分析
        5.2.1 熟料的外观特征
        5.2.2 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5.2.3 生料易烧性分析
    5.3 熟料的矿物组成分析
        5.3.1 熟料XRD矿物相组成分析
        5.3.2 熟料SEM扫描电镜分析
    5.4 熟料的静浆抗压强度试验
        5.4.1 熟料矿物的水化特性
        5.4.2 熟料抗压强度试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钒残渣作混合材试验研究
    6.1 中间盐法酸浸提钒残渣作混合材试验研究
        6.1.1 原料分析
        6.1.2 试验方法
        6.1.3 试验结果分析
        6.1.4 水泥强度增进率
        6.1.5 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
        6.1.6 水化矿物的XRD分析
        6.1.7 水化矿物的SEM扫描电镜分析
    6.2 二次焙烧残渣作混合材试验研究
        6.2.1 原料分析
        6.2.2 试验方法
        6.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气化灰渣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7.1 气化灰渣的物化特性
        7.1.1 化学分析
        7.1.2 灰渣含碳量分析
        7.1.3 飞灰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7.1.4 底渣、飞灰粒度分布
        7.1.5 底渣、飞灰XRD矿物分析
        7.1.6 底渣、飞灰光谱半定量微量元素分析
        7.1.7 底渣、飞灰重金属元素检测
    7.2 飞灰作水泥生料研究
        7.2.1 原料分析
        7.2.2 立窑生料配方设计
    7.3 底渣作水泥混合材试验研究
        7.3.1 原料分析
        7.3.2 作混合材试验方案确定
        7.3.3 试验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经历

四、用生料易烧性指数控制回转窑煅烧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 [1]Rietveld法研究煅烧温度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D]. 杨欢.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钢渣分相熟料应用研究[D]. 张笛.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阿利特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 卢晓磊. 济南大学, 2019(01)
  • [4]水泥煅烧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D]. 申帅.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5]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 廉国栋. 济南大学, 2016(03)
  • [6]尾矿应用于水泥原料的研究进展[J]. 何哲祥,周喜艳,肖祁春.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05)
  • [7]论生料的制备及工艺管理[J]. 邵春山. 河南建材, 2013(05)
  • [8]水泥生料分解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 乔景慧. 东北大学, 2012(07)
  • [9]白水泥生料烧成特性及其在预分解窑中的应用研究[D]. 陈哲.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0)
  • [10]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试验研究[D]. 周宛谕. 浙江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用生料可燃性指标控制回转窑煅烧温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