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广告走在上海边缘

“小灵通”广告走在上海边缘

一、“小灵通”广告行走在上海边缘(论文文献综述)

董佳丽[1](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城市想象》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科幻中的城市题材小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总体而言,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作家在想象城市时,受到“科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大,一般倾向于从现实出发去勾勒丰富多样的“科幻之城”叙述图景。本文认为,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处理“城市想象”时,大致是从四个角度展开的。一是“镜像式”的城市空间形态:科幻作家在小说中建构了两种不同却相关的空间形态,即实体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的赛博空间,这二者在书写中延续着“科幻现实主义”的传统,仿佛是现实的“镜像”,通过变形与夸张的折射来反映现实世界的种种;二是“新时间观”影响下的城市史架构:“时间”在科幻小说中拥有着独特的书写维度,提示着城市想象存在的两种叙述可能性,即未来态的城市和历史态的城市。这两种时间序列影响下的城市想象有着强大的张力,带来了新的间离效果和诗意美学体验;三是“问题式”的城市生态:当下城市的“人造”特征愈发明显,这使得科幻作家开始注意城市与生态之间不可忽视的矛盾。作家们的科技观深刻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生态的理解,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试图通过在文本中做“未来试验”的方式去揭示现存问题。但是这种力图展示不足的“问题小说”模式除了意义之外,还带来了一定的桎梏;四是“异变式”的新市民形象建构:其主要聚焦在工业与科技作用下城市人“异变”上,力图反思批判技术、资本、城市三者相互缠绕的关系,表达出科幻作者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通过这几个层面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中城市题材小说做一个较为全面和多角度的探寻,力图挖掘科幻中城市想象的几个重要又有特点的侧面,来补充科幻小说研究疆域及促进中国科幻向前发展。

杨文凭[2](2018)在《《少年文艺》(1953-1966)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教育》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初期,少年儿童得到极大关注,儿童读物被视为教育儿童的途径之一。面对儿童读物稀缺等问题,国家逐步构建起新的儿童文学秩序,《少年文艺》应运而生,成为建国后创办的第一份以少年为读者对象的文艺月刊。而杂志以初中生为主兼顾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读者定位,意味着处在或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也在其定位之中。《少年文艺》在1953年7月创刊后,曾于1960年8月-1961年4月休刊9个月,1966年7月后再次停刊,在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中,杂志面貌处于变动之中,编辑个人的办刊理念和文学追求亦难以充分实现。《少年文艺》在1953—1966年的发展流变,折射出“十七年”时期少儿期刊的生存状态。杂志注重通过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进行培养和教育,在“十七年”文学的框架下,阶级斗争教育是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外部思潮的变动,科学教育、审美教育亦曾在阶级斗争束缚之外,发展出一定特色。通过对《少年文艺》(1953-1966)的考察,一定程度上能触摸到五六十年代少年儿童所处的教育氛围和成长空间,而在当时个人融入集体和国家之建设进程的社会情境中,亦可透过少年习作,关注他们的自我表达和言说。此外,《少年文艺》曾以“教育意义”作为评判文艺作品的标准,这一模糊的评价标准,其涵义随着主流话语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杂志常在文学性、教育性乃至教育工具性间游移,“儿童相”显出多重面相,杂志的立场、作者命运亦发生变化,杂志的风格在“新少年”和“小老头”间摆动。五六十年代的《少年文艺》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促使人们反思当代的儿童文学教育。在自外向内的约束性教育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之间,儿童文学究竟该处于何种立场,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魏少华[3](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交媒体是基于Web2.0技术平台,用户可以实现浏览、下载、上传、分享、评论、即时通讯、在线交友等功能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既具有社交功能又具有信息发布的媒体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指社交媒体中关于话题的所有功能。"话题"功能是社交媒体社交功能和媒体功能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根据对话理论,一种真正的"对话"表现在以下几点:对话首先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社会需要一个自由对话的"公共空间";对话的双方需要具有"主体间性"关系;对话既具有"向心力",又具有"离心力";对话中的"大型对话"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复调"对话;在对话中"复调"与"狂欢"成为平等对话的表现。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中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对对话理论观点的实践与诠释。论文根据每一种"话题"功能与"对话理论"观点的对应性,分章节论述了该"话题"功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运营状况及对新闻对话的影响。文章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依据第二章中对社交媒体六大功能的划分,对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对话性"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技术表现对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影响。Web1.0时代,大多数人以及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网络内容的构建权利,如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主要掌握在有技术权限和话语权限的部门和机构以及少数个人手中。Web2.0的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颠覆了 Web1.0网络传播的模式和理念,它开放了网络内容构建的权限,普通用户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的贡献者和构建者。所以,与其说Web2.0是网络技术的革新,不如说是网络传播理念的变革。社交媒体中的"话题"功能让其平台中的话题变成了一条让用户彼此相连的纽带,在"六度分隔"理论的支持下,实现了人与人的汇聚、"群分"功能。在社交媒体中,人与人实现了对话关系的建立,实现了网络中人与人的相遇。社交媒体的"话题"系统具有网络社区的构建功能,让话题平台中的人们通过话题系统组成不同的社区。这种社区有管理者和管理规则,人与人的联系相对多元、松散,但彼此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这种网络社区具有自由进入、自由讨论的特点,使网络社区具有了对话理论中的"公共空间"的部分属性。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共生其中,且公共话题讨论的参与者由于年龄、学历严重分化,造成其"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用户在技术上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表达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关于话题的对话与互动表现出强大的个体性特点,既有对热点话题的强大"向心力",同时又具有多元主题、多元表达,以"去中心"为特点的"离心力"。社交媒体中的话题讨论呈现出主体多元、主题多元、话语表达多元的"复调"状态。匿名掩盖下的网络讨论,出现了众声喧哗的"狂欢"状态。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复调"与"狂欢"状态,给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它让信息传播回归了多元对话式传播;消极影响则是信息"狂欢"常带来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各种问题,对受众认知形成新的干扰。总之,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徐静琪[4](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张娣[5](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袁潇[6](2015)在《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研究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郝敬堂[7](2014)在《大海作证》文中认为序言这是笔者有生以来最长的一次海上漫步,从南海到东海,从东海到北海,用双脚丈量了18000多公里海岸线。20多天里,大多数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在高高的驾驶舱里看大船破浪远航,在甲板上看海上日出,在船舱里枕着海浪入眠……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笔者认识了一群陌生的人,他们时而漂在海上,时而潜入海底,时而翱翔空中。他们说,天空是蓝色的,大海是蓝色的,梦是蓝色的。他们从事的是"蓝色的事业",他们日夜守望着

刘佳丽[8](2013)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文中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自然垄断行业密集展开政府监管改革,到本世纪初达到最高潮。此后,改革渐趋于平稳,并呈现出停滞的态势。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分析范式,即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及监管手段的角度进行监管改革路径设计。据此,我国自然垄断监管改革在监管机构(主体)、监管对象(客体)、监管工具、手段及方法等几个方面均作出过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从2003年7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第一个专业性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建立,到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治理结构”等不同侧面对监管客体进行改革,再到城市水务等公用事业产业对特许经营权招投标等激励性监管机制的广泛运用,改革不可谓不系统。从表面上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似乎已经面面俱到、无“制”可改。但是,自然垄断行业事故频发、问题不止、争议不断的事实表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而造成目前进入“胶着”状态的原因可能就是“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范式:一方面,片面地将政府监管体系简单地肢解为主体、客体及手段三个板块难免存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另一方面,主体、客体与手段之间的关联互动性很难在现有分析框架内得以体现与关注。因此,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破除以往基于“主体、客体、手段”片面的、局限的、平面式分析思维框架,重建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多维的、动态研究框架与分析范式,即以界区更准确、涵义更广泛、关联更紧密且能全面覆盖以往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互动关系为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体系重新界区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功能模块,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宗旨,探索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实现政府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本文的理论价值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围绕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的推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新思路,即突破对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与监管客体的片面研究,建立在三者之间关系的适应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关于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相互匹配问题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其次,在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论,为政府监管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最后,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研究置于法经济学语境下,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拓展政府监管理论的研究视野。本文的现实意义是:首先,进行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问题的创新研究,构建起适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其次,触及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天花板,从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高度把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改革通盘加以考量,深化我国转轨时期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再次,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一方面,为转型期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筛选更具本土适应性的个性化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实现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在更高层面上的推进。最后,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市场化进程,切实提高自然垄断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增加和公共利益提供现实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性地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划分为监管迷信、监管质疑和监管重构三个阶段,继而提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改革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其次,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的理论基础。在清晰界定监管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构建功能耦合模型,探讨在理论层面上如何建立自然垄断行业最优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以及如何实现三者的功能耦合。再次,分别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改革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并提供国际经验借鉴。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在系统阐述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目标及现存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思路及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首先,在文献资料的梳理方面,一改以往学者对国外有关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的简单铺陈。遵循监管思想史和监管改革史梳理并重的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发展与演变创新性地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监管迷信期、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监管质疑期和引入激励性监管的监管重构期。在充分咀嚼世界范围内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准确定位。其次,在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用“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积极探索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联,并因此形成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功能耦合”研究。再次,重塑监管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将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作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通盘考量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最后,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范式,解决新监管经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安排转换的难题,弥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理论“供给”与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同步做好与监管机制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搭建、监管制度安排。

张旭升[9](2011)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研究 ——以M市Y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制度主义理论为指导,对M市Y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建构与实践进行了深度剖析。文章分析了各参与主体的参与动机及其在参与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信任、合作等行动与策略,揭示了各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探析了各参与主体的行动对该项制度的建构与消解作用,以期呈现制度建构与运作的复杂性和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之上,反思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本研究试图达到以下目的:一是认识多元主体参与该项制度建构及其运作的行动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各主体行动逻辑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分析参与主体的行动与策略对该项制度运行的影响,指出该项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三是提山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发现,“底线安全”和“制度创新”是福利行政者的行动逻辑;“彰显公益”和“互利共赢”是民间养老组织的行动逻辑;“养家糊口”和“兼顾家庭”是服务投递者的行动逻辑;“受惠感恩”和“宽人克己”是服务接受者的行动逻辑。该项服务的“免费性”、“私密性”、“多重代理关系”等特性是左右参与主体行动、行动策略选择的基本因素;参与主体间利益的“双向依赖”是制约参与主体行动和行动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中国的养老文化和宗法文化是影响参与主体行动和行动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该项制度较有效地支援了城市弱势老年群体,缓解了家庭照顾的压力,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支持。但还存在以下儿个方面的问题:如一些人将制度的高效率等同于低成本运作,民间养老组织的服务等同于高效率服务,“免费服务”等于“免责服务”;竞争性购买的局面尚未形成;服务的层次相对较低;服务内容的供需存在“错位”问题:服务资格的遴选中还存在“政策偏离”现象等。为此,本研究最后提出,基层政府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应进一步探索政府购买民间组织运作的服务模式,大力加强政策支撑体系的建设,在向服务双方赋权的同时,还需要推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宋宇[10](2011)在《看不见的社区:一个珠三角彝族劳工群体的生活史研究》文中提出在市场化改革导致的“民工潮”当中,作为自农村向城市迁徙的中国人的一部分,许多少数民族农民也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机会。但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多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在边疆地区或内地山区,仿佛是静止的人群。所以,进城务工的少数民族农民较少受到学者的关注。东部沿海地区时有发生的“民工荒”,劳动力供给不稳定,这就意味着需要更为庞大和灵活的劳动力储备。对临时工的大量需求,给缺乏技能的少数民族农民以脱离农业生产和进入工厂工作的机会。他们的文化习俗与社会组织形式,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推动或阻碍了对这种弹性劳动力市场的适应。相对于汉族,少数民族农民离乡进城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亦将发生变化甚至解体。但是,依据历史经验,移民在城市中往往会形成移民社区。在生活史的视角下,这种连续的变迁过程可以归结为生活秩序在异地的重建。身在珠江三角洲的彝族农民工就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在新的生活环境当中,他们结成了自组织形式的共同体。以一部分工资为报酬,自组织中的带工老板负责为其他彝族农民工介绍工作,而在失业时则提供维持生活的救济。理解这种自组织的形成,需要考虑彝族的文化传统,带工老板的个体经验,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地方背景等方面。个较长时期的、从家乡生活开始的历史回顾,有助于认识自组织内部的阶层分化和民族文化起到的作用。在自组织的内外运作和个体生活的种种细节当中,可以发现彝族人在城市中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社区。可是,当地工业区与居民区的分割与自组织内部的老板与工人的分层共同作用,导致这个移民社区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文化联系取代了聚居。这种移民社区的形态可以称作“看不见的社区”。

二、“小灵通”广告行走在上海边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灵通”广告行走在上海边缘(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城市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以现实为镜的“近未来”城市空间构想
    第一节 物理空间的想象与建构
    第二节 赛博空间的想象与建构
    第三节 科幻现实主义:城市想象的创作观念
第二章 新时间观下的城市史构想
    第一节 重述历史:时间前移下的城市想象
    第二节 展望未来:时间飞跃后的城市想象
    第三节 时空张力下的间离效果与诗意美学
第三章 从生态问题出发的城市想象
    第一节 直面生态危机的现实翻转与变形
    第二节 科技观的变革对城市生态想象的影响
    第三节 生态叙述“问题小说”模式下的得与失
第四章 技术时代的新市民形象书写
    第一节 “异变”的城市人:从现代到后现代
    第二节 技术与资本结合的反思及批判
    第三节 从城市到人:回归人文主义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少年文艺》(1953-1966)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少年文艺》与“十七年”文学背景
    第一节 杂志的定位与刊行
    第二节 杂志的探索与妥协(1953.7-1960.7)
        一、初创时期的编辑方针及栏目设置
        二、“百花时代”中的“八字方针”
        三、妥协与退却
    第三节 杂志的回归与“迷失”(1961.5-1966.7)
第二章 《少年文艺》与儿童文学教育
    第一节 杂志中的阶级斗争教育
        一、“政治少年”的建构——从《队员的道路》到《在团旗下》
        二、成人和少年作者的阶级斗争书写
        三、文体选择和阶级观点的全面渗透
    第二节 杂志中的科学文艺
        一、杂志的科学文艺作品图景勾勒
        二、被搁置的《珊瑚岛上的死光》
        三、“少年科学家”与民族国家气象
    第三节 图像与文字中的审美教育
        一、从国画到火柴盒贴:美的发现与欣赏
        二、另一种言说方式:杂志中的儿童插图
        三、读者接受与杂志意图的偏离:“没有意思”的《散文四题》
第三章 《少年文艺》中“教育意义”的嬗变
    第一节 作为评判标准的“教育意义”
    第二节 杂志中“儿童相”的多重面貌
    第三节 “新少年”与小老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少年文艺》(1953-1966)部分作者作品统计表
附录二:《少年文艺》(1953-1966)主要文学体裁篇数统计表..
附录三:《少年文艺》(1953-1966)征文情况表
附录四:《少年文艺》(1953-1966)科学文艺作品统计表
后记

(3)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四、本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及其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话题"功能
    第一节 社交媒体的概念、分类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
        二、社交媒体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概况
        一、社交媒体的发端:电子邮件(1987)
        二、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的发展:曙光BBS、四通利方等为代表(1991)
        三、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的发展:QQ、微信、易信、陌陌等为代表(1999)
        四、自媒体类社交媒体的发展:博客、播客、微博等为代表(2002)
        五、SNS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人网、开心网等为代表(2005)
        六、垂直社区的发展:豆瓣、lofter等小众兴趣社交为代表(2005)
        七、协同出版类社交的发展:百科、知乎等问答社交为代表(2006)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一、对话理论发展脉络及其主要观点
        二、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第三章 网民汇聚与"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建立
    第一节 话题,社交媒体中网民汇聚的纽带
        一、社交媒体用户汇聚基本情况
        二、社交媒体用户汇聚的"对话性"需求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用户"群分"功能
        一、"自助式"系统"群分"
        二、平台定位式用户"群分":平台选择+用户自助
        三、基于"话题"贡献度用户"群分"
        四、基于"话题"技术采纳的"群分"
    第三节 社交媒体"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的建立
        一、"群"是网络社会形成的基础
        二、"群"是网络对话中"人与人的相遇"
        三、社交媒体"圈层化"人际对话具有平台互通性
    第四节 群体用户调研: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一、2015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网络调研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访谈发现
第四章 "话题"的社区构建功能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
    第一节 关于对话的"公共空间"概念梳理
        一、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
        三、泰勒《现代社会想象》
        四、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第二节 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形成
        一、"物理社区"的衰落与"网络社区"的崛起
        二、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构建措施
        三、基于"话题"系统的网络社区管理体制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及典型代表
        一、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
        二、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典型代表
    第四节 社交媒体公共话题对话主体及对话特点
        一、社交媒体公共对话主体构成
        二、社交媒体公共对话的主要特点
        三、社交媒体"话题"社区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的反思
第五章 "话题"的信息发布功能与网络"主体间性"对话
    第一节 "主体间性"与UGC理念下话题发布功能
        一、关于"主体间性"
        二、社交媒体UGC"话题"理念与"主体间性"关系
    第二节 各类社交媒体UGC"话题"发布主要方式
        一、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二、微博、播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三、即时通讯类"话题"发布
    第三节 网民"主体间"对话案例分析
        一、徐本禹事件:社交媒体主体性显现
        二、"虐猫女"、"铜须门"事件:网民主体争议性调查行为
        三、"秦火火"事件:被滥用的主体间对话
    第四节 社交媒体自助式话题发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推动新闻互动与对话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增加了新闻"把关"的难度
第六章 "话题"的信息聚合、发现功能与对话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聚合功能
        一、论坛类半开放社区的"话题"聚合
        二、自媒体开放社区的"话题"汇聚
        三、即时通讯类闭合式社交媒体的"话题"汇聚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
        一、大数据、算法:"话题"发现功能的技术支持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节 社交媒体热点话题的主要类别
        一、新闻资讯类话题
        二、"微营销"类话题
        三、情感类话题
        四、生活百科类话题
        五、"个人秀"类话题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对话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一、对话的"离心力":去中心化
        二、对话的"向心力":公共话题中的舆论合力
第七章 "话题"扩散功能与"大型对话"传播分析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信息扩散功能
    第二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扩散路径分析
        一、样本选择
        二、样本分类
        三、扩散路径分析
        四、研究发现
    第三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的叙事特点
        一、话题选择:显着性、公共性
        二、主题选择:时政与民生
        三、叙事框架:我的故事——大家的故事——社会的故事
        四、叙事身份:公共性利益代表身份
        五、对话范围:全媒体、多平台、互动性
第八章 "话题"互动、对话中的"复调"与"狂欢"
    第一节 社交媒体"复调"对话内容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果
    第二节 网络"狂欢"下的谣言传播
        一、社交媒体中谣言"信息包裹"解析
        二、谣言传播的手段解析
    第三节 "复调"与"狂欢"中的不良现象与正义维护
        一、社交媒体"复调"对话中的不良现象
        二、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系统和机制
        三、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边界
    第四节 "复调"与"狂欢"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复调"、"狂欢"现象的积极影响
        二、"复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第九章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实现了对话者在网络中"在场"和"相遇"
        二、推动了"转向他人"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三、多元对话形成对传统对话的补充或关系重构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对话功能的异化现象
        一、媒体官方账号在话题传播中的强势态度依然存在
        二、敏感话题"转身"容易,对话难
        三、"工具性"对话成为网络社区隐患
        四、社交媒体"话题"系统中的"伪传播"现象严重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治理
        一、网民自治与"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二、社交媒体"话题"应用中资本控制的风险与治理
        三、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效应的防范与应对
结论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二、向苏联学习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三、图书横排变革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一、毛泽东着作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三、鲁迅全集
        四、《中国》画册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一、文字的运用
        1. 书法体
        2. 印刷体
        3. 美术字
        4. 手写体
        二、图像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小结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一、美学的回响
        二、文化的回馈
        三、诗性的塑造
        四、网格的探索
        五、构成的先锋
        六、设计的参照
        七、神态的朦胧
        八、系列的设计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一、“书卷气”的思考
        二、书籍的形态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图版说明
作者简介
后记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0.2.1 理论价值
        0.2.2 现实意义
    0.3 研究方法
        0.3.1 归纳与演绎分析
        0.3.2 比较研究
        0.3.3 案例分析
        0.3.4 博弈分析
        0.3.5 法经济学分析
        0.3.6 耦合分析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
        0.4.1 研究内容
        0.4.2 创新
第1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1.1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1.1.1 监管迷信: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1.2 监管质疑: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1.3 监管重构:激励性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2 国内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1.2.1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手段的研究
        1.2.2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主体的研究
        1.2.3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研究
    1.3 文献综述简评
第2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分析
    2.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2.1.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
        2.1.2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外延
    2.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2.2.1 耦合的涵义
        2.2.2 耦合的理论模型
        2.2.3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理论分析框架
    2.3 法经济学语境下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关系
        2.3.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法经济学解释
        2.3.2 法经济学语境下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第3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3.1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
        3.1.1 自然垄断的动态性
        3.1.2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嬗变
    3.2 主要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3.2.1 “全方位、立体式”放松监管改革
        3.2.2 垂直分解和剥离重组结合,引入竞争机制
        3.2.3 放开市场准入,为竞争开辟通道
        3.2.4 实行非对称监管,维护、保证公平竞争
        3.2.5 激励性监管机制的运用
        3.2.6 放松监管的成效
        3.2.7 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监管机制适用性的若干思考
    3.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3.3.1 价格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2 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3 激励性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4 非对称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第4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4.1 中国主要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4.1.1 电信产业:逐步走向监管下的竞争
        4.1.2 电力产业:弱监管下的强垄断
        4.1.3 铁路运输产业:政企双重角色缺位下的业内垄断
        4.1.4 航空运输产业:竞争下的过度监管
        4.1.5 邮政产业:垄断经营模式下的体制改革滞后
        4.1.6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缺失下的公益性矛盾
    4.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问题及成因
        4.2.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
        4.2.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4.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4.3.1 行政体制缺陷
        4.3.2 监管体制自身的缺陷
    4.4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4.4.1 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4.4.2 监管机构的权力配置与协调
        4.4.3 监管机构的动态调整
        4.4.4 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体系
        4.4.5 对中国的启示
第5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研究
    5.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框架
        5.1.1 针对监管主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5.1.2 针对监管客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5.2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5.2.1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
        5.2.2 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5.2.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改进
    5.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若干缺陷
        5.3.1 监管体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3.2 监管客体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3.3 监管机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4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5.4.1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
        5.4.2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5.4.3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5.4.4 对中国的启示
第6章 完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政策建议
    6.1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目标
        6.1.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目标
        6.1.2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与协调
        6.1.3 监管改革与城镇化步伐的同步
        6.1.4 消费者话语权的制度保障
        6.1.5 垄断一般和特殊的权衡
        6.1.6 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开阔的研究视角
    6.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制约因素
        6.2.1 监管理念及理论发展的滞后
        6.2.2 并未真正破除的原有垄断格局和垄断利益
        6.2.3 “俘获”现象严重,监管执行不力
        6.2.4 政府职能转变迟缓
        6.2.5 法治的薄弱
        6.2.6 改革的参差不齐、互不配套
        6.2.7 转轨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压力
        6.2.8 国际竞争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压力
        6.2.9 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相背离
        6.2.10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改革的不匹配
    6.3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新思路
        6.3.1 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转化
        6.3.2 监管机制调整要求监管体制、监管制度的适应性变化
        6.2.3 监管制度、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监管机制支撑
        6.3.4 监管体制传动、整合监管机制和监管制度
        6.3.5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路径
    6.4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实施路径
        6.4.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通盘考量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功能耦合问题
        6.4.2 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设计,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
        6.4.3 搭建合理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衔接监管机制的实施与监管制度安排
        6.4.4 进一步健全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充分考量其与监管体制、机制的匹配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研究 ——以M市Y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有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述评
    二、制度—行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福利行政者的行动逻辑
    一、福利行政者推动制度建构的情境及角色
    二、福利行政者推动制度建构的动机
    三、福利行政者推动制度建构的行动策略
    四、福利行政者的行动逻辑
    五、小结和讨论
第三章 民间养老组织的行动逻辑
    一、民间养老组织参与制度建构的情境及角色
    二、民间养老组织参与制度建构的动机
    三、民间养老组织参与制度建构的行动策略
    四、民间养老组织的行动逻辑
    五、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服务投递者的行动逻辑
    一、服务投递者参与制度运作的情境及角色
    二、服务投递者参与制度运作的动机
    三、服务投递者参与制度运作的行动策略
    四、服务投递者的行动逻辑
    五、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服务接受者的行动逻辑
    一、服务接受者参与制度运作的情境及角色
    二、服务接受者参与制度运作的动机
    三、服务接受者参与制度运作的行动策略
    四、服务接受者的行动逻辑
    五、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制度建构与实践的生成逻辑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输送形式对参与主体行动的影响
    二、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与制度的建构及运作
    三、养老文化与宗法文化与制度的建构及运作
第七章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反思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认识误区
    二、非完全竞争下的购买缺陷问题
    三、非均衡关系下的权责不对称问题
    四、政策文本与制度实践的偏离问题
    五、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错位”问题
    六、民间养老服务组织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探索“政府购买,民间养老组织运作”模式
    二、加强民间服务组织的培育和引导
    三、重视老年服务人才的培养
    四、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
    五、加强老年服务伦理的建设
    六、向服务参与主体赋权
    七、加强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服务接受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2:服务投递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3:养老组织负责人的访谈提纲
    附录4: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的访谈提纲
    附录5:民政部门负责人的访谈提纲
    附录6:服务接受者的基本特征
    附录7:服务投递者的基本特征
    附录8:民间养老组织组织管理者的基本特征
    附录9:福利行政者负责人的基本特征
致谢

(10)看不见的社区:一个珠三角彝族劳工群体的生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国国际移民之研究
        一、海外移民和城市贫民区
        (一) "镀金时代"的移民潮
        (二) 移民的困境
        二、进步主义运动和芝加哥社会学派
        (一) 进步主义运动:"不平则鸣"
        (二) 城市实证研究:芝加哥学派
        三、两条理论线:社区研究和劳动力市场研究
        (一) 社区研究
        (二) 工业生产中的族群问题: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中国国内移民之研究
        一、民国时期的国内移民:会馆、乞丐和苦力工人
        二、进入工业生产的移民
        三、建国后的社会变迁与移民过程
    小结
第二章、离乡进城:以方叔一家的生活史为主线
    第一节、聚会的一天
    第二节、家乡的生活(2004年前)
        一、婚前生活
        (一) 方叔
        (二) 方阿姨
        二、结婚
        三、重建生活秩序:"去打工吧"
        四、离乡
    第三节、初入珠三角(2004-2005年)
        一、最初几个月(2004年9月—2005年1月)
        二、工厂附近的小屋
        三、离开工厂(2005年1月)
    小结
第三章、彝族农民工自组织:工作在珠三角
    第一节、珠三角和罗桥镇
        一、背景:珠江三角洲
        二、中层背景:位于珠三角的罗桥镇
    第二节、彝族农民工自组织
        一、人物传略
        (一) 赵卫国
        (二) 黄心智
        (三) 刘胜利
        (四) 张正义
        二、做带班时的生活(2005年—2007年)
        三、方叔独立(2007年):从带工到"老板"
    第三节、彝族劳工自组织的运行
        一、外部运行:寻找工作机会
        二、外部运行:送工人进厂
        三、内部运行:以工作为秩序基础的日常生活
        (一) 工人的生活:虚伪的种族主义
        (二) 老板的生活:生活秩序的再创造
        四、内部运行:"意识形态"建构
        (一) 共同体精神
        (二) 内部的"意识形态"
        (三) 展望未来
    小结
第四章、看不见的社区:生活逻辑的复制与再建
    第一节、老板的生活:长三角之行
        一、初入长三角
        二、交警队:公事公办
        三、工地和殡仪馆
        四、交警队:大功告成
        五、告别
        六、离开
    第二节、工人的生活:寿喜厂的日子
        一、寿喜厂一日游
        (一) 初进寿喜厂
        (二) 迅速开始工作
        (三) 彝人集体出厂
        三、工厂的生活空间:集体宿舍
        四、工作过程:流水线上的"意识形态"斗争
        五、工厂里的人:工友们
        六、工资薪酬的变化:突然的福利
        七、一份工作的结束:无奈的出厂
    第三节、社区的功能:两个延伸个案
        一、延伸个案:惠州维权
        (一) 缘起
        (二) 维权
        二、延伸个案:五一节的篮球赛
    第四节、两个二元结构:社区为什么看不见
第五章、延伸讨论:社区的明天
    第一节、国家的在场
    第二节、结论:民族文化的变化和社区的明天
    第三节、尾声:还乡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小灵通”广告行走在上海边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城市想象[D]. 董佳丽.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2]《少年文艺》(1953-1966)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教育[D]. 杨文凭.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D]. 魏少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6]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研究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D]. 袁潇. 南京大学, 2015
  • [7]大海作证[J]. 郝敬堂. 中国作家, 2014(02)
  • [8]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D]. 刘佳丽. 吉林大学, 2013(08)
  • [9]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研究 ——以M市Y区为例[D]. 张旭升. 南京大学, 2011(06)
  • [10]看不见的社区:一个珠三角彝族劳工群体的生活史研究[D]. 宋宇.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小灵通”广告走在上海边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