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比较研究

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比较研究

一、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雷晓芬[1](2021)在《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的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生育压力、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的现状,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APIM)研究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生育压力对夫妇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引起大家对不孕不育夫妇的关注,为日后提高和改善夫妇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于2020年5月到2020年10月,在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生殖中心门诊就诊的450对不孕不育夫妇为研究对象。用患者基本情况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生育困难压力量表、生育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利用SPSS24.0和AMOSS24.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了940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00份,回收的有效率为95.74%。2.不孕不育妻子抑郁得分(7.23±7.49),其丈夫抑郁得分(3.24±5.09)。妻子抑郁得分高于其丈夫,妻子及其丈夫对于抑郁得分呈现出显着性差异(p=0.000<0.05)。3.不孕不育夫妇妻子生育困难压力总分在124.57~223.11分之间,平均分(173.84±49.27),其丈夫的生育困难压力总分在109.87~214.87分之间,平均分(161.37±51.50)。妻子生育困难压力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其丈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孕不育夫妇妻子生育生活质量总分在35.83~75.47分之间,平均分为(55.65±19.82),其丈夫的生育生活质量总分在38.86~83.92分之间,平均分为(61.39±22.53)。妻子生育生活质量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其丈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孕不育夫妇之间的抑郁、生育困难压力、生活质量均显着相关。6.丈夫抑郁对丈夫生活质量具有显着负向影响(β=-0.232,p<0.001),丈夫生育压力对丈夫生活质量具有显着负向影响(β=-0.385,p<0.001),丈夫抑郁对妻子生活质量具有显着负向影响(β=-0.250,p<0.001),妻子抑郁对妻子生活质量具有显着负向影响(β=-0.231,p<0.001),妻子生育压力对妻子生活质量具有显着负向影响(β=-0.237,p<0.001),丈夫生育压力对妻子生活质量具有显着负向影响(β=-0.314,p<0.001)。结论:(1)不孕不育夫妇之间的抑郁、生育压力、生活质量存在性别差异。不孕妻子的抑郁程度、生育压力高于其丈夫,生活质量低于其丈夫。(2)不孕不育夫妇双方的抑郁、生育困难压力、生育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主体效应:不孕不育夫妇自身的抑郁、生育困难压力会负向预测自身的生育生活质量;客体效应:不孕不育男性的抑郁、生育困难压力会负向预测配偶的生育生活质量。

张小余[2](2021)在《生育利益的私法实践样态与保护》文中认为生育利益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家庭的稳定,同时也影响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秩序,因此,为防止他人对生育利益的不当干预,应以法律的手段予以保障和救济。从我国已有法律体系来看,对生育利益的私法保护明显弱于公法保护,不仅规范的数量较少,规定的内容也较为概括。而私法领域的生育利益案件涉及领域较广、发生数量较多、案件情节较复杂,对生育利益私法保护的疏漏,不仅降低了司法审判效率,也无法全面保护生育主体受损的生育利益。由此,从私法层面完善对生育利益的规制十分必要。生育利益的私法完善方向,应立足我国司法实践现状予以明确。通过分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生育利益案件、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生育利益案件,在参考国际文件和其他国家生育利益私法保护方式以及我国生育利益私法保护观念的基础上,针对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生育利益案件所反映的裁判问题,可更好地明确我国生育利益私法保护的路径选择。加强对生育利益的私法保护,既要由法律肯定生育权的民法地位,细化生育权的权利内涵,还应综合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其他规范,对个别类型化生育利益案件的特殊性予以特殊规制,进行及时、专业的调整。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法律规范的补足促进实践问题的解决。完善生育利益私法保护规范,不仅有益于丰富生育利益私法保护体系,实现不同规范的协调统一,而且也能为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活动提供更为充分的裁判依据,增强司法裁判效能,更好地保障生育主体的生育利益。

李帅彤[3](2021)在《综合延续性护理在弱精子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综合延续性护理在弱精子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通过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率、焦虑情绪、睡眠质量等指标来探讨综合延续性护理在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方面的效果及优势。方法随机选取兰州市某三甲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20年3月~2020年6月就诊的弱精子症患者112例,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在初次就诊时给予弱精子症的常规护理。干预组57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延续性护理措施,主要从健康宣教、督促患者戒除不良习惯、指导患者按时服药、确保有氧运动、心理辅导、保证良好睡眠等几个方面进行为期3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比较患者初次就诊时、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率、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运用SPSS25.0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的精液质量、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在干预前后不同时点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精液常规分析显示,1个月、3个月时,精液量干预效应不明显(F=0.084,P=0.773),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39.801,P<0.001),交互效应作用不显着(F=0.423,P=0.649),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1个月和3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精液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精液常规分析显示,1个月、3个月时,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干预效应均不明显(F=0.655,P=0.420)、(F=0.004,P=0.951),时间效应作用均显着(F=383.713,P<0.001)、(F=286.359,P<0.001),交互效应作用均显着(F=4.158,P=0.018)、(F=7.561,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1个月和3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精液常规分析显示,1个月、3个月时,PR+NP和PR干预效应显着(F=2.179,P<0.001)、(F=16.265,P<0.001),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463.533,P<0.001)、(F=397.595,P<0.001),交互效应作用显着(F=125.006,P<0.001)、(F=101.671,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R+NP和PR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SAS评分显示,1个月、3个月的SAS评分干预效果显着(F=6.504,P=0.012),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197.829,P<0.001),交互效应作用显着(F=92.733,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6.SRSS评分显示,1个月、3个月的SRSS评分干预效果显着(F=5.981,P=0.016),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465.726,P<0.001),交互效应作用显着(F=65.300,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RS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延续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率,同时可有效地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值得在弱精子症患者的治疗中推广。

项锲[4](2020)在《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评估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究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评价实施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对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结局,为下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和不孕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 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了解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同时采用准实验研究获得真实世界数据以评价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效果。首先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等10个因子,并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不孕相关资料和临床检测等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例数(构成比)和中位数(四分位数)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可能影响因素。根据研究对象个人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选择进行非随机化分组开始干预效果评价,分别给予干预组和对照组不同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采用χ2检验评价其对不孕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结 果](1)本研究利用SCL-90量表对1393例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评价。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80±5.38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50.6%,初次移植占96.6%,无子女占92.6%,初婚占90.3%。干预效果评价研究中干预组534例,对照组859例,干预组观察到的妊娠结局数为196例,对照组为254例。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配偶年龄、民族、配偶民族、文化程度、配偶文化程度、职业和配偶职业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SCL-90量表平均得分为140.18±30.29分,相较于国内正常成年人常模值(129±38.76分)高。此外,除偏执因子外,其余总分、总均分和8个因子分在本研究组和常模组两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睡眠及饮食六个因子均比常模高出0.10分。此外,约有90%的被研究女性不孕症患者各因子评分为轻度(1<X≤2分)及以下。(3)不同年龄组患者间SCL-90量表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间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症、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患者间SCL-90量表总分、总均分、抑郁、偏执和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不孕原因患者间SCL-90量表抑郁和恐怖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与再次移植患者间SCL-90量表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女与无子女患者间SCL-90量表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然流产史与无自然流产史患者间SCL-90量表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化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4,P>0.05),但干预组阳性生化妊娠占比(56.7%)高于对照组(50.4%)。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是在相同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129.00分),还是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生化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生化妊娠占比(54.4%)高于对照组(51.2%),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生化妊娠占比(59.7%)高于对照组(49.5%)。临床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2,P>0.05),但干预组阳性临床妊娠占比(48.5%)高于对照组(42.5%)。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是在相同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129.00分),还是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129.00分)中,临床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临床妊娠占比(47.8%)高于对照组(41.8%),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临床妊娠占比(49.4%)高于对照组(43.3%)。[结 论]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关注。对于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个人而言,应尽早就医接受不孕相关治疗,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并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对于辅助生殖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应对患者普及必要的备孕知识,优化治疗方案,进行心理测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干预服务。本研究尚不能认为实施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可能产生影响,有待后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李冬[5](2020)在《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近几年随着不孕不育发病率不断上升,选择辅助生殖的夫妇日益增加。较多研究报道了心理状况和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外开展了许多关于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及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生殖是夫妻双方共同完成的生物过程,男方和女方各自的生育压力及影响因素能否作用于对方,国内外研究中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对夫妻双方生育压力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目的:了解十堰市及周边地区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现状以及夫妻双方生育压力的各种影响因素,探索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改善该人群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育问题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十堰市某三甲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624人(312对夫妇)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560份(280对)问卷。采用SPSS25.0和Amo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结果:(1)本研究中,280对夫妇平均年龄(32.31±5.02)岁;居住在城市者占比61.43%;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比26.43%;家庭月收入7000元以上者占比47.50%;原发性不孕占比为52.50%;不孕原因以女方因素为主,占比78.60%;不孕年限为(3.53±2.68)年。(2)560人生育压力平均分是(162.69±19.56)分,男方及女方FPI得分在父母角色需求及性压力两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不同职业、不同治疗时间的男女生育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治疗时间为3~5年患者生育压力最高。(3)男方和女方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方和女方的应对方式总分及“面对”、“回避”、“屈服”三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5)。(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方与女方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27)0.05);男方和女方的FPI得分与自己及对方的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27)0.05);男方和女方的FPI得分与自己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呈负相关,与“回避”和“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27)0.05)。(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基本变量后,男女各自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和“屈服”维度是各自生育压力的影响因素,而对方的社会支持也是自己的生育压力影响因素。(6)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女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面对”和“屈服”维度)分别与女方生育压力之间因子载荷系数显着;男方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和“屈服”维度)分别与男方的生育压力之间因子载荷系数均显着;男女双方的社会支持除与自身的生育压力有关外,与对方的生育压力因子载荷系数均显着。结论:不孕不育夫妇存在较高的生育压力,女方生育压力高于男方。夫妻双方各自的社会支持和应对疾病的方式均能预测各自的生育压力。夫妻双方的社会支持除能够预测自己的生育压力外,还能预测对方的生育压力。

谢玮琦[6](2020)在《不孕女性归因方式对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孕不育是当下全球都在发生的一项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发生率正逐年升高。而不孕女性作为承担生育压力的主要角色,其心理健康可能直接关系到整个辅助生殖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妊娠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不孕女性的心理特征,对其心理问题的成因作出分析,为改善其心理问题提出方案,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其长远的目标在于最终能够找到一条通过心理干预调整进而改善不孕女性情绪的方式方法以往研究显示不孕女性具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因此本次研究通过三个研究研究不孕女性抑郁和焦虑情况,其中研究一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医生的访谈,初探不孕女性心理及情绪状况,并确定了研究二中的研究变量;研究二通过对不孕女性实施问卷调查,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探究了不孕女性归因方式与抑郁和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这一变量,在不孕女性其基本特征对抑郁焦虑影响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三对不孕女性进行访谈,探究了不孕女性归因方式的影响因素,并初步建立了理论模型。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不孕女性具有抑郁和焦虑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8.80%和20.78%。2.归因方对不孕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有显着的影响,且归因方式在不孕女性的基本特征和抑郁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不孕女性归因方式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但高生育期望和负性事件具有一定共性。由此可见,不孕女性确实存在抑郁和焦虑的问题,且抑郁和焦虑会受到归因方式的中介影响,且这种归因方式可能具有的共同原因。

刘晨霞[7](2020)在《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一般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女性不孕症病人的心理生理康健是全世界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国内对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匮乏。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的现状,研究对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验证一般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在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女性不孕症病人心理干涉措施的制订打下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2018期间在辽宁省沈阳市妇婴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被诊断为不孕症的女性患者,抽样方法为方便抽样。本次研究的调查内容为女性不孕症病人的人口学资料、生活质量、不孕症病人生育相关压力、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分别由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不孕症生育压力量表(FPI)、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来测量。最终回收问卷560份,有用利用问卷548份,有用回收率为97.8%。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差别一般情况的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及其有关因素的相关作用;应用分层回归分析确定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要素及其作用强度,并初步验证一般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分别在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最后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采取Hayes提出的PROCESS宏命令来检验。结果:本研究中女性不孕症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79.55±16.78,生育压力得分142.50±28.42,一般自我效能得分25.10±6.23,心理弹性得分56.99±14.87。人口学要素文化程度和不孕症诊断原因为影响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文化程度和收入为影响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相关压力的因素;影响女性不孕症患者一般自我效能的人口学因素为年龄、居住地、收入和妊娠史;女性不孕症病人人口学变量年龄、文化水平和居住地是影响其心理弹性的因素。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压力是生活质量的消极要素。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在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之间起到不完全的中介作用。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的现状相比过去并没有得到改善。生育压力对女性不孕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直接预测,生育压力是生活质量的消极要素。同时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在女性不孕症病人的关系起到部分的中介。因此,于医疗工作者来说,应该对不孕症病人的心理康健引起足够的重视,关注生理疾病的同时关注心理康健。应该从生育压力、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以及心理资源的角度,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对于家人,应该给以病人充足的支撑和关心,从而改善病人的心理健康。

杜超超[8](2019)在《男性不育症中医治疗的辅助技术:人类精子库在我国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于人类精子库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的研究,使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使用的每一步都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的同时,也避免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社会伦理、社会文化之间的冲突。希望可以在医疗新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的同时,又不失传统伦理学的底线和中国文化的核心及特点。方法本研究选用了文献法及比较分析法。通过CNKI、Ebsco Medine、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20年的中文及英文参考文献,以“精子库”、“辅助生殖”、“伦理”、“儒家伦理”、“法律”、“单身女性生育权”等中英文为关键词,收集了共936篇文献。通过浏览文献摘要,删除344篇参考文献。通过进一步参考文章主题及内容,剩余121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79篇,外文文献42篇。通过学校图书馆及其他网络途径,以传统儒家文化、家庭与血缘、性文化、男性不育症、伦理学等为主题,收集了46本参考书籍,其中中文图书36本,外文图书10本。通过整理参考文献中涉及的西方各国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法律规定,根据各国政府官网的情况,选择了美国、英国和瑞典作为本文法律分析中主要的参考对象。通过收集到的参考文献和书籍,针对关于人类精子库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选择了部分关于社会家庭伦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从人类精子库建立背景入手(包括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史、男性不育症的中医治疗史等),通过对于儒家传统文化及当代文化观念、我国相关法律条文的伦理基础及文化基础的分析,探讨造成人类精子库面临的伦理问题的社会伦理因素及与西方存在分歧的法律因素。结果我国人类精子库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的文化因素分析: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尤其是人类精子库的使用,与传统儒家文化以重视血缘关系的、以家庭为主观念相去甚远,但与当代社会学理论中个体为本,血缘与家庭为辅的观念不谋而合;传统社会中的将性文化规范于婚姻制度内,是单身女性生育权不能被认可的一方面原因,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平权主义的法制化社会,两性平等成为社会上的主流观点,这是单身女性要求生育权的主要原因。对于我国人类精子库三条相关法律规定的伦理基础分析:(1)禁止单身女性生育。认为“单身女性生育权”不符合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正名”原则的身份权,及将性文化的产物(生育)规范于婚姻制度内的“礼”制。(2)互盲原则。受到儒家重视血缘关系的影响,互盲原则是出于对保护双方家庭的考虑,以及对于受到人们重视的“隐私权”的保护。(3)禁止商业化原则。人类配子的性质目前没有定义,出于保守的态度,应避免“人体器官或组织买卖”的可能性。禁止商业化也符合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内容,将其视为公益性活动。结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是在男性不育症无法被彻底治愈的条件下生殖医学所能提供的短期内满足男性不育症患者及其家庭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人类精子库面临的社会家庭伦理问题,主要是传统儒家伦理观念与当代伦理观念、血缘家庭伦理的古今观念、生育与婚姻家庭观念的古今差异等问题与这项新技术所引发的社会家庭伦理冲突,我国现有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相关法律规范,是建立在我国文化观念的基础上的、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未来相关法律建设的发展方向还要结合当代文化观念及社会价值导向的要求,结合我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中西方文化融合阶段的社会价值观,建立既符合我国文化特色,又紧跟时代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

萨静姝[9](2019)在《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理、法、方、药。系统探讨两个医学体系在治疗不孕症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和处方用药规律的差异和共同之处。为提高泰国临床治疗不孕症疗效,促进中泰传统医学交流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方法:本课题分别使用上海中药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泰国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Thai JO数据库,以“不孕症”、“中医”、“中药”、“中医药”、“infertility”、“female infertility”、“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woman disease”、“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Thai herbal medicine”、“TTM”等为检索关键词组,检索和整理不孕症古代有关文献、和现代文献从2008年至2018年7月的中医、和从1782年的文献数据至2018年7月的泰医对女性不孕症诊治和方药研究的科学论着。本研究最终收录科学论着228篇,专着161本;收集现代泰医、泰西医临床报道等文献87篇,查阅了有关不孕症古籍、教科书等29本。采用Excel 2010进行检录数据库,IBM SPSS 2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IBM SPSS Modeler Subscription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和数据挖掘,分析郑文杰医师以中药治疗泰国不孕症者从2014年1月–2018年8月在泰国泰京天华慈善医院(中医部)门诊部的患者治疗用药、和泰医古今文献记载治疗不孕症处方的用药规律。结果:1.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诊治理论的异同在妊娠的认识方面:中医学和泰医均强调女性血液充沛、经期正常、行经通常、男女适当和悦交媾是顺利妊娠基本条件。但是,中医更加强调肾精天癸充盛、阴阳平衡,泰医强调女性子宫结构和功能的健康。在病因病机方面:示两国传统医学,均认为先天和后天为重要致病因素。中医指“五不女”为先天性生殖系统异常情况,泰医认为先天遗传因子引起闭经、月经量少等;后天因素方面,两者均提出作息失常、饮食不节、房事过劳、情志失调,久病体虚、高龄为导致不孕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中中医的风、寒、湿邪的外感致病,泰医的寒雨季节环境及和夫妇交合不当的条件均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在病机方面:中医以两大观点为主,一“虚”,以肾虚、脾虚为主,二“瘀阻”引起气血两虚,冲任失调,胞宫、胞脉阻滞的主要机理;泰医以血液亏虚、月经失调,血瘀、血块和子宫的异常病变为主要机制,因而中医、泰医在病机上也有相似的观点,以“不足”、“失衡”、“瘀”为共同病机。对本病的治疗法则发现,中医、泰医根据其病因病机以“治病求本”、“整体观”为主要治法:中医在“辨证论治”或“辨证与辩病相结合”,以温补肾阳、补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为主治则;泰医论调经,调补四塔,补益血液,行血祛瘀、排除血腐烂、排血毒为主。两种医学的治法都为“补其不足、调其不平、行其不通、排其瘀积”为相容观点。根据治疗法则上,中医、泰医均有内外治法,但对本病的复杂性都以药物内服为主要治疗方法。2.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临床用药规律的异同中医处方:本研究共收集到223中医处方,共涉及药物162味,共计3182频次,从数据挖掘结果,发现“太子参、杜仲、淫羊藿、黄芪、枸杞子、菟丝子、桑椹、仙茅、白术、甘草、柴胡、紫河车、熟地黄、垂盆草、白芍”为处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以“仙茅-淫羊藿”,和“柴胡-紫河车-菟丝子-桑椹-淫羊藿”为处方中的主要配伍,故中医治疗泰国不孕症以“补益气血,温补肾阳、调养冲任、疏肝解郁”为基本药法;泰医处方:收集到85泰医处方,共涉及药物299味,共计1341频次,发现假荜拔(Piper retrofractum)、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黑胡椒(Piper nigrum)、紫花丹(Plumbago indica)、疏果胡椒(Piper interruptum)、Piper sarmentosum、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白芷(Angelica dahurica)、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川芎(Ligusticum sinense)、当归(Angelica sinensis)、青蒿(Artemisia annua)、孜然芹(Cuminum cyminum)、黑种草(Nigella sativa)、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家独行菜(Lepidium sativum)、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香附(Cyperus rotundus)、Dracaena loureiroi、诃子(Terminalia chebula)为处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其中“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白芷Angelica dahurica”,“Piper sarmentosum-疏果胡椒(Piper interruptum)-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假荜拔(Piper retrofractum)-紫花丹(Plumbago indica)”为处方中的主配伍,故泰医以“调理体内风塔,调补四塔、血液,助火温寒,兼排血瘀解血毒”为主要药法。结论:1.中医和泰医在治疗女性不孕症具有共同的诊治理论,由于理论的渊源有异,故体系也有不同。2.数据挖掘结果客观反映了两种医学的处方立法基于整体观为确定诊断,以“寒型体质”、“人体虚弱”为泰国不孕症者的主要病机,所以“调理月经、补益血液、调治子宫”和“行通体内,排除瘀积”作为治疗泰国不孕症临床有效的处方用药配伍,但因两国传统医学理论的认识亦有异,故其选用药物也有所不同。

李莹[10](2019)在《染色体多态性对不孕不育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对不孕不育人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计算不孕不育人群中染色体多态性的检出率;2.通过对行IVF/ICSI-ET治疗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患者与染色体正常患者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对不孕不育患者IVF/ISCIET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查阅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电子病历系统及随访记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筛选,纳入于本中心拟行第一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促排卵方案为长方案的不孕不育夫妇4264对,计算该人群中染色体多态性的总检出率、染色体多态性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率及各种常见多态性类型的分布情况,并与相关文献记载中正常人群中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染色体异常的患者77例以及年龄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患者18例,最终入选4169对夫妇,使用IBM-SPSS v.23.0软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尝试不同的分组方法,比较染色体多态性与染色体正常的不孕不育患者的妊娠相关实验室指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临床指标(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分娩率、早产率、围生儿畸形率),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对不孕不育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1.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的检出率为3.93%,约为正常人群检出率的2.2倍;2.男性患者检出率高于女性患者(5.04%vs 2.81%)。男性不孕不育患者中最常见的多态性类型为D/G组随体随体柄及短臂变化,最多见核型为1qh+/-及Y染色体多态;女性中最常见的多态性类型为1,9,16号染色体次缢痕长度增减,最多见核型为inv(9)及1qh+/-;3.染色体多态性组早期流产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23.29%vs 10.7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多态性组受精率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4.27% vs 75.01%),生化妊娠率高于染色体正常组(6.49%vs 5.06%),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分娩率均低于染色体正常组(39.46%vs 44.57%,79.45%vs 83.95%,76.71%vs 79.80%),但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性别的染色体多态性对不孕不育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双方染色体均为多态性时可能降低受精率和卵裂率(69.29%vs75.01%,94.77%vs 97.42%);5.在不同类型多态性与染色体正常组的比较中,1,9,16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减组优胚率明显低于染色体正常组(38.53%vs 42.83%),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染色体多态性在不孕不育人群中的检出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群,且男性高于女性。2.不同性别中染色体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3.染色体多态性患者早期流产的发生率较染色体正常者显着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4.虽然对于其他妊娠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均有一定趋势,提示我们染色体多态性可能存在一定的临床效应。且不同性别的染色体多态性、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多态性可能存在不同的临床效应,在不同方面影响妊娠结局,临床工作中发现染色体多态性的患者,虽不至于过于紧张,但应该提醒患者更加注重孕期产检。

二、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的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生育压力、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不孕不育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1.1.2 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现状
        1.1.3 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困难压力现状
        1.1.4 不孕不育夫妇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1.1.5 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生育困难压力、生育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现状
        1.1.6 主客体模型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方法
        2.3.3 资料收集
        2.3.4 质量控制
        2.3.5 统计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不孕不育夫妇基本情况与不孕不育特征描述
    3.2 不孕不育夫妇抑郁得分情况及比较
    3.3 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困难压力得分情况及比较
    3.4 不孕不育夫妇生育生活质量得分情况及比较
    3.5 不孕不育夫妇间抑郁、生育困难压力、生育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6 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生育困难压力、生育生活质量的主客体效应
4 讨论
    4.1 不孕不育夫妇基本情况
    4.2 不孕不育夫妇抑郁得分情况
    4.3 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困难压力得分情况
    4.4 不孕不育夫妇生育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4.5 不孕不育夫妇间抑郁、生育困难压力、生育生活质量的主客体效应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生育利益的私法实践样态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生育利益的涵义厘定
    第一节 生育概述
        一、生育的内涵分析
        二、生育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生育利益的私法定位
        一、生育权与生育利益的关系
        二、生育利益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育利益的私法实践样态
    第一节 生育利益案件的综合梳理
        一、生育利益案件的收集
        二、生育利益案件的选取
    第二节 生育利益案件的类型分析
        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生育利益案件
        二、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生育利益案件
    第三节 生育利益案件的问题整理
        一、生育利益的民事权利规制阙如
        二、生育利益案件特殊规制的疏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育利益私法保护的路径探寻
    第一节 国际文件对生育利益的保护指引
        一、国际文件对生育利益的保护内容
        二、国际文件对生育利益的保护趋势
    第二节 国外生育利益私法保护的形态梳理
        一、英美法系国家对生育利益的私法保护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生育利益的私法保护
    第三节 我国生育利益私法保护的观念呈现
        一、生育利益民法保护的观念差异
        二、民法典建议稿对生育利益的私法保护
    第四节 生育利益私法保护的理性选择
        一、法律的民事权利确认
        二、其他规范的综合性调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育利益私权保护的规范设计
    第一节 生育利益私权地位的民法确认
        一、生育权的性质
        二、生育权的主体
        三、生育权的内容
        四、生育权的实现
    第二节 生育利益案件特殊规制的补充立法
        一、补充婚姻家庭领域的生育立法
        二、补充劳动用工领域的生育立法
        三、补充医疗卫生领域的生育立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综合延续性护理在弱精子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男性弱精子症的研究现状
        1.1.2 男性弱精子症的病因
        1.1.3 男性弱精子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1.1.4 男性弱精子症的治疗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综合延续性护理的研究现状
        1.2.2 综合延续性护理在弱精子症患者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样本量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方法
        2.3.2 研究工具
        2.3.3 干预方法
    2.4 资料收集
        2.4.1 一般资料和各量表信息的采集
        2.4.2 精液标本采集
    2.5 伦理审查
    2.6 质量控制
        2.6.1 干预前期
        2.6.2 干预过程
        2.6.3 数据处理
    2.7 统计学分析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入组结果
    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精液量比较
    3.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精子浓度比较
    3.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精子总数比较
    3.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精子活动率(PR+NP)比较
    3.7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精子前向运动率(PR)比较
    3.8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焦虑(SAS)评分比较
    3.9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睡眠质量(SRSS)评分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综合延续性护理对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
    4.2 综合延续性护理对弱精子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4.3 综合延续性护理对弱精子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男性不育症诊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三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函
致谢

(4)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女性不孕症概述
        1.1.1 不孕不育症的定义
        1.1.2 女性不孕症的分类
        1.1.3 女性不孕症的流行趋势
        1.1.4 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1.2 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发展
        1.3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概述
        1.4 女性不孕症患者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1.5 影响心理健康的可能因素
        1.5.1 社会人口学因素
        1.5.1.1 年龄
        1.5.1.2 经济教育水平
        1.5.1.3 生活方式
        1.5.2 家庭社会因素
        1.5.2.1 夫妻关系
        1.5.2.2 家庭文化
        1.5.2.3 社会支持
        1.5.3 不孕治疗因素
        1.5.3.1 不孕症类型及治疗
        1.5.3.2 不孕时长
        1.5.3.3 失败体验
        1.5.4 其他因素
        1.6 常见心理健康干预举措
        1.6.1 认知行为疗法
        1.6.2 心理教育与咨询
        1.6.3 心理支持
    2 研究依据
        2.1 已婚妇女不孕症发生率日渐攀升
        2.2 接受不孕相关治疗的女性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2.3 结合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可能对不孕症治疗结局产生显着效果
    3 研究目的
        3.1 评估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
        3.2 评价实施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结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与方案设计方法
    2 研究现场及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终止/剔除标准
    3 研究工具与方法
        3.1 研究工具
        3.1.1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3.1.2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1.3 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回顾分析法
        3.2.2 专家咨询法
        3.2.3 现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法
    4 伦理学原则
    5 质量控制
        5.1 SCL-90量表整理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设计
        5.2 调查人员和干预人员培训
        5.3 现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5.4 数据录入与分析
    6 技术路线
结果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基本情况
        1.2 研究对象不孕相关情况
        1.3 研究对象临床检验指标情况
    2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
        2.1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
        2.2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分布
        2.3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单因素分析
        2.4 研究对象SCL-90总分评分情况多因素分析
    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化妊娠和临床妊娠结局比较
        3.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化妊娠结局比较
        3.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妊娠结局比较
讨论
    1 结果讨论
        1.1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基本情况
        1.2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
        1.3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1.4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不同心理健康干预的妊娠结局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1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
    2 心理健康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建议与对策
    1 及早就医接受治疗,关注自身身心健康
    2 完善临床评估体系,跟进心理健康研究
    3 优化不孕治疗方案,普及相关教育宣传
参考文献
综述 女性不孕症患者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简化版)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1.1 不孕不育症的发展现状
        1.2 不孕不育患者生育压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不孕不育患者生育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2.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类型
    2.研究对象
        2.1 研究样本
        2.2 样本的选择
        2.3 样本量的确定
    3.研究工具
        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3.2 生育问题量表
        3.3 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问卷
        3.4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
    4.资料搜集
        4.1 前期准备
        4.2 资料搜集步骤
    5.资料分析
        5.1 资料整理
        5.2 统计描述
        5.3 统计分析
    6.质量控制
        6.1 研究设计阶段
        6.2 资料搜集阶段
        6.3 数据录入阶段
        6.4 数据分析阶段
    7.伦理原则
三、结果
    1.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2.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的现状
        2.1 生育压力性别差异对比
        2.2 生育压力在基本资料上的差异对比
    3.男方及女方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4.男方及女方生育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5.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男方及女方生育压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5.2 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6.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交互作用分析
四、讨论
    1.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
    2.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现状
    3.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对生育压力的影响
    4.社会支持对夫妇生育压力的影响
    5.应对方式对夫妇生育压力的影响
    6.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八、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不孕女性归因方式对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不孕不育国内外现状
        1.1.2 不孕症的医学解释及方案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不孕女性心理
        2.1.1 不孕女性的心理特征
        2.1.2 影响不孕女性心理的因素
        2.1.3 不孕症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及干预
    2.2 归因方式
        2.2.1 归因方式的理论发展
        2.2.2 归因方式的实证研究
        2.2.3 归因方式对抑郁焦虑的影响
        2.2.4 归因方式的测量及量表
3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方法
        3.2.1 研究问题及假设
        3.2.2 研究方法
        3.2.3 实验方案
4 研究一:不孕女性情绪特征临床医生访谈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工具及程序
    4.5 访谈研究效度分析
    4.6 研究结果
    4.7 研究结果小结
5 研究二:归因方式对不孕女性情绪的影响调查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方法
    5.4 实验材料
        5.4.1 基本信息问卷
        5.4.2 抑郁自评问卷(SDS)
        5.4.3 焦虑自评问卷(SAS)
        5.4.4 归因方式问卷(ASQ)
    5.5 研究结果
        5.5.1 被试基本信息及量表得分统计性结果
        5.5.2 量表信度分析
        5.5.3 归因方式对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5.5.4 患者特征对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5.5.5 患者特征对归因方式的影响
        5.5.6 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及模型
    5.6 研究结果小结
6 研究三:不孕女性归因方式成因访谈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设计
    6.4 研究工具及程序
    6.5 访谈研究效度分析
    6.6 研究结果
    6.7 研究结果小结
7 讨论
    7.1 不孕女性的情绪特征
    7.2 不孕女性归因方式特征
    7.3 归因方式对不孕女性情绪的影响——正负性事件
    7.4 归因方式对不孕女性的影响——四维度
    7.5 归因方式在不孕女性特征和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
    7.6 归因方式特点的影响因素
    7.7 不孕女性归因方式的影响因素模型初探
    7.8 对不孕女性心理的干预建议和对策
    7.9 研究不足与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7)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一般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1 女性不孕症病人一般情况的调查
        2.2.2 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
        2.2.3 女性不孕症病人生育压力测量工具
        2.2.4 女性不孕症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测量工具
        2.2.5 女性不孕症病人心理弹性测量工具
    2.3 研究的质量控制
    2.4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 结果
    3.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1.1 量表的信度检验
        3.1.2 量表的效度检验
    3.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与分析
    3.3 人口统计学要素对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生育压力、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研究
    3.4 女性不孕症病人生活质量、生育压力、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3.5 女性不孕症病人生育压力、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3.5.1 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
        3.5.2 女性不孕症病人生育压力对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
        3.5.3 女性不孕症病人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在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3.5.4 女性不孕症病人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在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4 讨论
    4.1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的总体情况
        4.1.1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现况
        4.1.2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2 研究对象生育压力、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关系
        4.2.1 研究对象生育压力对生活质量的直接作用
        4.2.2 研究对象自我效能在生育压力和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4.2.3 研究对象心理弹性在生育压力和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男性不育症中医治疗的辅助技术:人类精子库在我国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表(按出现先后顺序)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男性不育症中医治疗的辅助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发展背景研究
    1.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历史回顾
    1.2 人类精子库建立的背景分析及发展历程
        1.2.1 中医学角度:男性不育症的起源与发展
        1.2.2 人类精子库的建立历程
    1.3 我国人类精子库面临的社会伦理争议
        1.3.1 亲缘关系多元化或“亲缘关系异化”
        1.3.2 家庭内血缘纽带的解构
        1.3.3 单身女性生育权
2.我国人类精子库伦理疑难的文化因素及中医学角度分析
    2.1 儒家伦理血缘观与家庭观
        2.1.1 传统儒家血缘与家庭观念的发展
        2.1.2 当代血缘观与家庭观
        2.1.3 中医“整体观”及儒家家庭观念和人类精子库
    2.2 性文化与婚姻关系
        2.2.1 儒家性文化与婚姻的“礼”制
        2.2.2 现代两性平等与婚姻家庭
        2.2.3 中医诊疗观念及当代性文化与人类精子库
3.我国人类精子库管理制度的社会伦理分析及展望
    3.1 人类精子库管理制度的社会伦理分析
        3.1.1 禁止单身女性生育政策的伦理分析
        3.1.2 互盲原则政策的伦理剖析
        3.1.3 严防商业化原则的伦理解析
    3.2 我国人类精子库管理制度建设的展望
        3.2.1 单身女性生育政策的展望
        3.2.2 对互盲原则政策的设想
        3.2.3 对禁止商业化原则的建议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我国人类精子库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现代交际杂志)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四 文中涉及的国内外立法进程

(9)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理论文献研究
    1.资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理论文献研究(Documentary analysis)
        1.1.1 资料来源
        1.2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1.2.1 资料来源
        1.2.2 统计方法
    2.泰国传统医学的一般情况介绍(Introduction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2.1 泰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History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2.1.1 素可泰王朝以前时期(公元1182~1186年)
        2.1.2 素可泰王朝时期(公元1220~1438年)
        2.1.3 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公元1350~1767年)
        2.1.4 吞武里王朝(公元1768~1782年)
        2.1.5 拉达那哥欣王国时期(公元1782~至今)
        2.2 泰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The basic theory of TTM)
        2.2.1 四塔理论
        2.2.2 泰医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致病因素
        2.2.3 泰医学的治疗方法
    3.女性不孕症在中医、泰医的认识(Female infert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and TTM)
        3.1 女性不孕症在中医、泰医古籍中病名的记载(Female infertility in the ancient TCM and TTM theories)
        3.2 中医、泰医理论中妇女妊娠中的认识(The mechanism of pregnancy in TCM and TTM theories)
        3.3 中医、泰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female infertility in TCM and TTM theory)
        3.3.1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的分析
        3.3.2 泰国传统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
        3.3.3 女性不孕证在中医、泰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3.3.3.1 女性不孕证在中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3.3.3.2 女性不孕证在泰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3.4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TCM and TTM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3.4.1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4.1.1 中医的治疗原则
        3.4.1.2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3.4.2 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原则
        3.4.3 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3.4.3.1 药物治疗
        3.4.3.2 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研究现状
        3.5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护(TCM and TT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female infertility)
        3.6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认识总结(Summary of TCM and TTM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4.现代医学的对女性不孕症的认识(Female inferti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medicine)
        4.1 女性不孕症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female infertility)
        4.2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病理因素(Factors effecting female infertility)
        4.2.1 生物学因素
        4.2.1.1 子宫病变因素
        4.2.1.2 输卵管病变因素
        4.2.1.3 卵巢病变因素
        4.2.1.4 机体免疫因素
        4.2.2 社会环境心理因素
        4.3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式及目前研究进展(The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第二部分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分析
    1.数据挖掘方法(Data mining methods)
    2.中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治方的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prescription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2.1 中医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total herbal used)
        2.2 中医总体药味类属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herbal types)
    3.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治方的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prescription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3.1 泰医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herbal used)
        3.2 泰医总体药味类属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herbal types)
        3.3 泰医调经处方中使用药味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menstrual cycle regulation prescriptions)
        3.4 泰医祛血瘀和子宫痈处方中的药味使用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treatment blood stasis and uterus disease prescriptions)
        3.5 泰医补益处方中的药味使用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nourishing prescriptions)
    4.关联规则(Association analysis)
        4.1 中医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CM herbal used)
        4.2 泰医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TM herbal used)
第三部分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讨论与总结
    1.探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医与泰医理论(Discussion in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CM and TTM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infertility)
        1.1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历史上的论述
        1.2 中医、泰医对妊娠机理论述
        1.3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分析
        1.4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治则和治法
        1.5 中医、泰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探讨
        1.6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护的论述
    2.中医、泰医在泰国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论述(Discussion in the prescription rules and pattern of TCM and TTM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2.1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2.1.1 中医治疗泰国女性不孕症患者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2.1.2 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2.2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对比分析
    3.本课题的创新点(Knowledge contribution)
    4.结论(Conclusion)
        4.1 本课题的成果分析
        4.2 本课题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泰医治疗不孕症现状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染色体多态性对不孕不育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染色体多态性在不孕不育人群中的检出率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染色体多态性在不孕不育人群中的检出率
        1.2.2 染色体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1.3 讨论
    1.4 小结
二、染色体多态性对不孕不育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观察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定义标准
    2.2 结果
        2.2.1 多态性组与正常组妊娠结局比较
        2.2.2 不同性别多态性组与正常组妊娠结局比较
        2.2.3 不同类型多态性组与正常组妊娠结局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染色体多态性在生殖异常方面的临床效应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的不孕不育夫妇抑郁、生育压力、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D]. 雷晓芬.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生育利益的私法实践样态与保护[D]. 张小余.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综合延续性护理在弱精子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李帅彤. 兰州大学, 2021(11)
  • [4]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项锲.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不孕不育夫妇生育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D]. 李冬.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4)
  • [6]不孕女性归因方式对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D]. 谢玮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一般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研究[D]. 刘晨霞.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男性不育症中医治疗的辅助技术:人类精子库在我国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D]. 杜超超.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D]. 萨静姝.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染色体多态性对不孕不育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D]. 李莹.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