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一、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花高产栽培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方瑾[1](2013)在《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生长、土壤水温及无机氮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四川第二大粮食作物,玉米生产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玉米生产常受阴雨寡照和季节性干旱的影响,尤其在生长前期的低温干旱和中后期的高温逼热及干旱,常造成玉米产量的降低,因而生产上出现了垄作与覆盖等措施,以通过对田间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微气候的调控,达到减灾和稳产增产的目的。但相关研究较缺乏,为此,本研究利用主栽品种川单“418”,在四川盆周西部的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试验农场,设置了平作无覆盖(对照)、平作覆盖秸秆、平作覆盖窄地膜(玉米膜侧栽培)、平作覆盖宽地膜(玉米膜上栽培)及垄作覆盖窄地膜(玉米膜侧栽培)、垄作覆盖宽地膜(玉米膜上栽培)等处理,探讨了不同覆盖耕作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表现、养分吸收,以及耕层土壤水分、温度和无机态氮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覆盖耕作处理均能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但随生育推进效果逐渐减弱。吐丝期之前地膜覆盖特别是平作膜上、垄作膜侧、垄作膜上处理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垄作膜上处理效果最优。平作秸秆处理则在十二叶期之后对植株生长表现促进作用。吐丝期之后,垄作膜上和平作膜上处理生长速率明显减缓。收获期各覆盖耕作处理均增加了地上干物质积累,垄作膜侧和垄作膜上处理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2.6%和15.0%,并且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行数都有提高,故而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垄作膜侧、垄作膜上和平作秸秆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8.7%、19.6%和20.7%,垄作膜侧处理产量最高,达7602kg·hm-2。2.不同的覆盖耕作处理对玉米的养分吸收和转运有促进作用,各处理对植株影响效果不同。地膜覆盖耕作处理从苗期到吐丝期氮、磷、钾元素的各器官积累量和总积累量都有增加,并且垄作膜上积累量最大。平作秸秆自十二叶期之后养分积累加快。吐丝期后覆盖耕作下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转运作用增强,但垄作膜上处理养分积累能力减弱。至收获期氮、磷积累以垄作膜侧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50.1%和51.7%,垄作膜上处理也增加了33.7%和33.8%。覆盖耕作下百公斤籽粒需肥量和PFP都有增加。3.不同的覆盖耕作对土壤水热环境影响不同。覆盖能增加0~2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垄作膜上吐丝期平均土壤水分含量显着增加15.5%,垄作膜侧显着提高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增幅为18.3%,并且显着提高收获期60~100cmm土层土壤水分。各地膜覆盖10cm土层土壤温度均有升高,晴天升温作用更加明显。平作覆膜(膜上、膜侧)膜面容易受泥浆污染,增温效果较差。R3期之前,垄作膜上土壤温度最高,在8时、14时、18时分别增加0.7~3.4℃、0.8~3.3℃、1.0~5.7℃,最高温度32.4℃,平均可达30℃左右;垄作膜侧在各个时刻温度较垄作膜上低1.0℃左右,土壤温度控制在18.8~29.6℃;平作秸秆在8时表现出保温作用温度增加0.5℃,14时和18时温度下降0.50C和0.8℃,在晴好天气降温,在降雨天气则保温,平均温度较对照平均升高0.2℃,土壤温度控制在17.6~25.7℃之内。4.不同的覆盖耕作可以一定程度影响土壤无机氮的运移。秸秆覆盖、垄作膜侧和垄作膜上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无机氮的含量。平作秸秆0~20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着增加。垄作覆膜处理显着增大0~60cm土层硝态氮和无机态氮含量。覆盖栽培方式下土壤无机氮淋洗作用减弱,在深层未见明显积累。不同覆盖方式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量均具有的差异性并且与土壤水温以及矿质氮的影响较为同步。由于覆盖材料的不同增产机理不同,地膜覆盖促进在生育前期植株生长,平作秸秆则在吐丝期之后对植株表现促进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地膜覆盖垄作栽培优于平作栽培,平作秸秆处理有利于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在产量也表现出优势。在覆盖耕作提高产量的同时养地,有利于地力的持续供应。

刘国宇[2](2012)在《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筛选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辽宁地区夏季平菇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品种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夏季温度过高,昼夜温差小,缺乏优良的高温型平菇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技术掌握的片面,导致夏季平菇生产频频出现失败,特别是辽宁地区每年的6月中旬至8月初期,市场上平菇数量紧缺,且品质不好,因此高温型平菇菌株的筛选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本论文针对引进的11个平菇菌株进行筛选。通过一级种、二级种菌丝耐高温试验,对菌丝在高温条件下的长势、生长速度及污染率做了记录、测量和分析,同时结合高温出菇试验对菌丝长势、污染率及现蕾期、转潮期、子实体产量、品质、色泽等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差异显着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P9(LN-3)菌丝耐高温性强,在32℃的环境中,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颜色浓白,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性状表现为子实体菌盖平均直径达到8.45cm,平均厚度1.52cm,呈灰色,菌褶细密洁白。以筛选出的产量高、质量优的耐高温平菇菌株“LN-3”为试验菌株,研究了高温条件下关键栽培技术。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42%、棉籽壳20%、木屑20%、麦麸10%、稻糠5%、豆饼粉3%,另加适量石灰和石膏,分别占主料总重量的3%和1%;培养基最佳含水量为65-70%;确定了最佳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影响,当灭菌时间达到12h,菌袋成功率接近100%,用煤量为321kg,而灭菌时间再延长,菌袋成功率没有变化,但用煤量增多,浪费能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夏季高温期菌袋摆放密度,即摆放四层、袋袋间距为1cm、垛垛间距为60cm,同时结合适时的通风,加大空气流动,能够在有效利用空间面积和成功率上找到平衡点;结合大量的栽培试验确定最佳的环境因子指标,平菇发菌期的最适宜温度为21-25℃、空间相对湿度60-70%,菌丝在长至菌袋1/3后,通过扎眼透气的方法来增加菌袋内的氧气含量,通过试验,菌袋扎眼数量最适宜的是20个。子实体生长期的温差刺激达到8-10℃以上,空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在高温期平菇生产中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平菇的成败、产量和质量。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随时发现病虫害和杂菌随时处理,避免传播扩散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在管理中注意适时的通风,适当控温控湿,保持菇房室内外的卫生等,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避免产生药物残留,保证食品安全。

李晓波[3](2010)在《水肥调控对油棕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索出适合我国热带北缘地区油棕高产的栽培管理措施,本研究以7龄品种RYL12油棕为试材,以灌水量(W)4水平与施N量、施P量、施K量、施Mg量各2水平的混合型正交试验L8(4×24)设计,其中灌水量(W)4水平分别为:W1、W2、W3、W4;施肥2水平分别为:常规施用N、P、K、Mg肥,即:Nc、Pc、Kc、Mgc与加倍施用N, P、K、Mg肥,即:Nj、Pj、Kj、Mgj。讨论了不同灌溉水平与施肥量对油棕生长、养分变化规律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溉的效应因施肥量多少而异,施肥量的效应也因灌溉与否而异。油棕生长增长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趋势。在W3处理,油棕株高、基高与叶片生长最快,分别增长了1.14 m、0.44 m与25.2片;而在W1、W2与W4处理,油棕生长缓慢。肥料用量不同,对油棕生长的影响不同。当氮肥用量从Nc增加到Nj时,油棕株高与叶片生长量分别提高了26.2%与10%;当钾肥用量从Kc增加到Kj时,基高提高了约10%;然而,当磷肥用量从Pc增加到Pj时,叶片数反而下降了3%。2.油棕各器官中营养元素的月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叶片中全氮含量月变化规律表现为年中高,年初、年尾低,全磷含量呈低-高-低波浪型的变化趋势,而全钾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叶柄全氮含量的月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全磷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化,全钾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根系中全氮含量的月变化规律与叶片相似,表现为年中高,年初和年尾低。而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则与叶片相反,表现为:全磷含量呈高-低-高的波浪型变化趋势,全钾含量为年中低,年初和年尾高。3.不同水肥调控下油棕各器官养分含量不同。在W3处理,油棕各器官中N、P、K含量最高。增加氮肥用量能提高油棕各器官氮素与磷素含量,增加磷肥用量则减少各器官中磷素含量,增加钾素用量除能提高各器官中钾素含量外,还能提高叶片与叶柄中的氮素含量。在W3处理,NcPcKjMgj配施下,不同器官中的N、P、K含量最高,其中,叶片:N为2.559%,P为0.136%,K为1.170%;叶柄:N为0.554%,P为0.043%,K为1.160%;根:N为0.769%,P为0.050%,K为1.290%。4.不论是常规施肥还是加倍施肥,油棕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4个灌水处理的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W3> W2> W1> W4。在不同水分处理下,油棕产量受不同施肥水平的影响不同。在W1与W4处理,不同施肥水平的产量虽有差异,但未达到显着水平。在W2处理,不同施肥产量差异显着,表现为:NjPcKjMgc>NcPjKcMgj。在W3处理,不同肥料配施产量差异性不显着,但NcPcKjMgj配施产量最高,为81.71kg/palm。5.不同水肥处理油棕经济效益不同。当灌水量为5 mm/palm.day,氮、磷、钾、镁肥用量分别为2.4 kg/palm.yr,1.5 kg/palm.yr,6.0 kg/palm.yr与1.8 kg/palm.yr时,油棕获得的净利润最大,为10251.4元/公顷;与常规处理(灌水量为零,氮、磷、钾、镁肥用量分别为2.4 kg/palm.yr,1.5 kg/palm.yr,3.0 kg/palm.yr与0.9 kg/palm.yr)的1645.7元/公顷相比较,净利润增加了8605.7元,增效高达523%。6.综合以上分析,初步提出旱季油棕园适合的经济灌水量为5 mm/palm-d,氮肥用量为4.8 kg/palm.yr,磷肥用量为1.5 kg/palm.yr,钾肥的用量为6.0 kg/palm.yr,不施用镁肥。每年施肥四次较好,施肥时间最好在3月、7月、9月、12月,7月应提高氮、钾肥施用量。

王梅[4](2010)在《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发育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系统研究了油松人工种群的生殖特性、更新特征、林下植物群落多样性、生长特性及其沿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影响油松人工种群生殖和更新的限制性因素,探索了应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模型来评价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油松人工林在陕北黄土高原可天然更新的地理分布北界和天然化培育途径,为油松人工林的造林区划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均具有结实能力,结实母树比例在30%以上,中部和南部地区结实母树比例高于北部地区。不同县间单株球果产量变异幅度大,以神木和吴起最少,分别为8.3和7.3个;黄龙和宜川最多,分别为20.6和19.7个;同一地区植株间球果产量变异幅度也大。油松球果的长、宽、平均单果出种量、种子长、宽均是南部和中部地区显着大于北部地区。油松种子饱满率则以北部地区较高达到67.32 %-77.60 %,中部和南部较低为59.12 %-62.76 %。年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对油松的生殖特性影响最大,年均蒸发量和无霜期对油松的生殖的影响次之。2.油松种子千粒重以南部和中部地区为最大,北部地区最小。分布区北端的神木种子生活力最低,与其它地区的有显着差异,其它地区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室内条件下各地区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着。20℃-25℃是油松萌发的最适温度,最低发芽温度在8℃左右。土壤含水率8 %是油松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土壤水分含率。3.在天然条件下,神木、吴起和绥德地区,种子落地后不能发育成幼苗(树)。志丹、延川、延长仅在林缘处发见到极少量的3-5年生幼树;在黄龙、宜川林下幼苗幼树较丰富,最大幼树年龄为10 a,幼苗(树)主要聚集分布于母树四周,但幼苗向幼树的转化率低。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和≥10℃年积温对油松人工林的更新过程影响最大。油松人工林可天然更新分界线应该为年降水量550 mm的等降水线左右,550 mm等降水线以南地区为油松适宜栽培区。潜在更新区分界线应该在年降水量550 mm和500 mm的等降水线之间,该地区为油松亚适宜栽培区。不可更新区分界线应该为年降水量500 mm的等降水线左右,等降水线以北的地区为油松不适宜栽培区。4.由北向南,油松人工林林下乡土植物的科、属、种数均逐渐增加,75%以上的植物属是温带分布属。物种多样性的最小值均在神木。纬度和年降水量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纬度、年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和1月平均气温对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由北向南,Cody指数(βC)呈现递增的趋势,这说明沿纬度梯度物种替换数目逐渐增加,较好地反映了不同生境梯度上群落的差异。Whittaker指数(βWS)矩阵、Jaccard指数(Cj)和Sorenson指数(CS)均呈现不规则地跳跃式变化,表明各区域之间油松人工林群落相似性差异较大;并且Cj和CS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5.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各生长指标(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冠高)由北向南逐渐增大,黄龙、宜川为适宜栽培区域,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冠高分别达到8.9和8.5 cm、8.8和6.3 m、3.7和3.5 m、2.8和5.8 m。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各生长指标均有显着差异。宜川和黄龙县的油松人工林直径、树高分布遵从于近似正态分布。纬度、年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对油松的生长影响最大,无霜期对油松的生长的影响次之。6.通过应用模糊隶属函数评判模型对3个区域(8个县)油松人工林的天然化发育进行综合评价,所得的结果符合当地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发育状况。油松人工林的天然化发育大小依次是:黄龙>宜川>志丹>延长>延川>绥德>神木>吴起。7.阴坡油松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均显着大于阳坡。阴坡与阳坡林下分别有植物21,19种,共有种11种,群落相似系数为55 %。群落总体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是阴坡稍大于阳坡,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阳坡稍大于阴坡。阴坡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阳坡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Jsw)则与阴坡相反,为灌木层>草本层。油松人工林的死亡率随初植密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死亡年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油松树高与栽植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林下幼苗(树)的更新状况在低密度林地内最好。在各栽植密度油松人工林中,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群落总体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3种栽植密度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密度Ⅲ>密度Ⅱ>密度Ⅰ;均匀度指数Jsw和Ea则表现为Ⅰ>Ⅲ>Ⅱ,而Jsi则表现为Ⅲ>Ⅰ>Ⅱ。8.陕北黄土高原营造油松人工林,年降水量>550 mm的地区最好,阴坡最好,油松人工林合理的初始造林密度应在2800-3000株/hm2。

崔屹林[5](2007)在《辽西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分类、结构和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系统综述国内外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调查和土壤性质测定等方法,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分类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关系入手。根究大凌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生态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现状等方面,以及从大凌河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大凌河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分类原则及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另外,探讨了大凌河流域4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和油松纯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改良土壤、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并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研究,旨在为大凌河流域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大凌河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有3个复合生态系统类型、有3种经营模式、7种主要复合类型。(2)在0~20cm和20~40cm,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大小依次为:林—农>林—草>林—药>林—果>油松纯林;(3)在0~20cm和20~40cm,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全氮含量的大小依次为:林—农>林—草>林—果>林—药>油松纯林;(4)在0~20cm,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全磷含量的大小依次为:林—草>林—果>林—农>林—药>油松纯林;在20~40cm,林—果和林—农>林—草>林—药>油松纯林;(5)在0~20cm和20~40cm,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小依次为:林—农>林—果>林—药>林—草>油松纯林。(6)各种模式的土层厚度:林—果>林—农>林—药和油松纯林>林—草;从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团粒结构看,林—果>林—农>林—药>林—草>油松纯林。从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侵蚀程度看,水土保持效果依次为:林—果>林—农>林—药>林—草>油松纯林。(7)从不同农林复合模式枯落物的持水量看,涵养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林—果>林—药>林—农>林—草>油松纯林。

柴长国[6](2006)在《甘肃省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秦王川是我省中部干旱地区之一,总土地面积2070 km2,占全兰州市土地面积的10.6%。区域内地形平坦连片集中,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畜牧业和林(草)业。截止1999年灌区粮播面积2.94万hm2,产粮6000多万kg,油料作物播种0.2万hm2,总产量240万kg,蔬菜90 hm2,总产180万kg。引大秦王川灌区业已成为兰州市高效节水城郊型农业潜力最大的地区,并发展成为兰州市周围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秦王川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肥力较差;水利条件较好,但供水季节分布不均;光照资源充足,但热量条件有限;生物资源多样,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土壤次生盐渍化日益加重,防治迫在眉睫。因此,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必然以充分挖掘秦王川资源优势为主,以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逐步形成秦王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高效种植业技术体系以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为纽带,开展以以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要内容,最终使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率达到70%。畜牧业是秦王川综合开发的一项支柱产业,但现阶段区内畜牧业还比较落后,其起点低、基础较薄,特别是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应用水平低。秦王川发展畜牧业应以食草型肉用畜禽为重点,逐步调整优化畜禽结构,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出能力。以规模化集约化奶牛业为主,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猪业和养鸡业,积极推广舍饲养羊技术,通过畜牧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把秦王川建设成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渠道防渗衬砌作为一种传统的节灌方式,根据实地调查,每亩次节约苗水13 m3,冬水20 m3,每亩年节约水量46 m3,按全灌区要发展灌溉面积计算,每年可节水4600万m3左右。同时,采用限水灌溉、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和局部灌溉等技术,与常规灌水相比,可节约用水量10%~20%。因此,秦王川农业发展模式重点选择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秦王川各种农业资源,使农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次,选择产业开发型生态农业模式,使秦王川部分地区形成一村一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模式。现代农业也是秦王川发展可供选择的模式,目前在秦王川已经建成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着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农业是秦王川未来农业发展的道路。

郜庆炉[7](2002)在《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将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查土地因素与宇宙因素的互作效应,探查设施条件下的资源生产潜力,深入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制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与模式,确立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旨在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缓解人口增加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全文9章。第一章引言,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认为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趋势,即设施型农作制度和生态型农作制度。 第三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对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第四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对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我国设施农业和农业设施的类型及分布,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普通日光温室栽培、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栽培、现代化温室栽培等主要设施农业生产类型的应用及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六章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生态因子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阐述了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轮作与连作、熟制、茬口安排和立体种植,并把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作一茬型、单作多茬型、多作一茬型、多作多茬型;并对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类介绍。 第八章设施条件下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率先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科学地界定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内涵,拓宽了设施农业的研究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种植制度和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两部分。 G)拓宽了农作制度的研究领域,首次把农作制度与设施农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设施农业依托农业工程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可控的技术手段,将部分或大部分环境条件置于人工调控之下,强化了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使人类对植物生活要素进行全方位调控成为可能。这就对我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我国农作制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O)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充实了耕作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O)系统地探讨了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布局、作物配置方式、熟制或茬制等方面的影响,为设施条件下作物合理布局,茬口安排,种植模式的选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确立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技术框架和主要的技术内容,充实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确定了设施条件下作物间、混、套作和茬口安排的原则,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克服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立体种植的方式、夏季休闲期的利用的途径和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的具体技术,归类介绍了设施条件下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

王春凤,王兴邦,邵善英[8](2001)在《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花高产栽培试验初报》文中研究指明

朱首军[9](2001)在《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模式尽管延续了上千年,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是近十年来的事。目前,关于土壤水分运移的研究,绝大多数是针对纯农田或纯林地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还很少,且大都局限于探讨土壤含水量对林木生长、作物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等。为此,我们应用土壤水动力学的一些方法对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近两年的野外定位观测和试验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椒为浅根性树种,根系在0~120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呈“V”字形,垂直分异明显,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具水十分布范围为0~250cm,随根系的水平延伸呈阶梯状分布,其中在0~150cm范围内(约1倍树高)为其根系水平分布集中分布区,根重占总根重的70%。花椒根长密度与根干重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越靠近林缘吸水根系根长密度L越人,垂直方向上绝大部分集中在0~60cm土层内。林缘处O-60cm土层内根长密度L占0-120cm土层内L的95.9%,其中20~40cm土层是L密集区。对林带树根二维分布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花椒林带L及根干重G与距林带距离(H)和土层深度(Z)的回归方程为: 2.对刺槐、侧柏人工林根区、有效根长密度的分析表明:在林龄相同的情况下,刺槐根系分布深度是侧柏的2倍多,但刺槐根区平均有效根长密度只有侧柏的44.5%。构树种最大有效根长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均位于距地表0~30cm以内。在水平方向上,刺槐有效根长密度以距树干30~90cm处为最大:侧柏以距树干:0~30cm处最大。侧白有效根重密度是刺槐的1.64倍,但0~60cm深度主要根系分布层平均,则刺槐根重密度略大侧柏。人工林根区根系密度分布在水平方向上因树种不同而异,侧柏基本上与距树干距离成反相关,而刺槐则呈二次抛物线形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则与农作物根系密度分布具有一致的规律性,即随深度增加呈指数趋势递减。经非线性参数拟合分析,采用的函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根区根系的空间分布状况。 3.农林复合系统小林带附近小麦根系分布主要特点是:靠近林带处根系减少,垂直方向上根系密集区在0~20cm,越靠近林带其密集程度越大。 4.对渭北旱塬区农林复合系统和人工林系统两类土壤质地带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进行了测定利分析,并通过测定资料,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参数拟合方法,求得了不同生态系统不同土壤层位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各模型参数拟合精度较高。 5.农林复合系统的林木株间,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与人工林系统相同的趋势,只是由于株间距 摘要 离较小,这种趋势被限制了。就花椒而言,当距离调查株90cm时,实际上己经靠近另一相 邻的花椒材,而苹果距离调查株120cm时,更靠近其相邻的另一株苹果树,所以在花淑或苹 果株间 1/2处的上壤含水量最大,然后向两侧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当到达树于基部时,土 壤含水量达到最小。在垂直于林带力何上,同样由于林木距离的限制,整个横向段土壤水分 呈现随根系交错而变化的趋势,特别是在根系交错的农林复合界面地段,土壤含水量明显减 少,产生树木与小麦很系争水的矛盾,凶此在进行农林复合配置时,应当考虑小麦与树木应 当留有一定的保护地带,避免灼者恨系相互交错。6 很据农田水量平衡方程以及相对蒸散与土壤有效水分相对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理论分 析推导出厂个同时段、个同降水条件下土壤临界含水量的计算方法,根据实测资料建立厂个 I。训I段、个1小项水条什下卜地大水吐‘。作物桃水V的计沐公人: ot__、II:厂·I)11E厂。、1 o一o=1W一oIeXd———卜尸】eXd一----·ot—n川 经检验精度较高,为干旱期农林复合系绞内作物耗水的土壤水分动忐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7 对农林复合系统中蒸散耗水特征分祈结栗表明:冬小麦拔节期至乳熟期,分布在林带区的根 系吸水量占总量的46.99%,分介在05~15H衣田范围内的根系吸水量占总量的5301%, 故林带吸水以消耗农田土壤水分为上;林带恨系吸水范田山林带区和农出中0、SH~15H范围 组成,该区为林带根系和冬小麦恨系的交织区,在准林争水过程中,小麦吸水占优势。从林 带和冬小麦根系吸水的比例关系未说,在拔节至乳熟期间,小麦耗水是农林复合系统耗水的 主要特征。在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间,林带的蒸散耗水以蒸腾方式为主。农田蒸散的水平分 布具有不均匀性,在农休复合系统中,林带具有降低农田蒸散的水分效应。8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的水平运动中,林带对系统水分运动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双重作用。 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带的总体效应为正。正效应的存在,是由于林带具有降低气温和减少蒸 散等小气候效应的作用。但在负效应区,这种小气候还个能抵消林带根系吸水对农田土壤水 分的消耗,而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湍流运动。随着林距的增加,

姜举娟[10](2000)在《大豆断根摘芯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增产原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选用四种栽培模式(断根摘芯、断根不摘芯、地膜覆盖、直播),比较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差异及增产原因;同时针对断根摘芯栽培模式,选用3个大豆品种(东农9219,克隆1号,黑农40),探讨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及产量增产原因,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 1.同一品种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存在差异。四种栽培模式的产量表现为:断根摘芯>地膜覆盖>断根不摘芯>直播,断根摘芯、地膜覆盖栽培与直播达到了1%的极显着水平,其中断根摘芯栽培的大豆产量已达到了理想的增产效果。(增产18.8%)。在断根摘芯栽培模式下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黑农40>东农9219>克隆1号,黑农40与克隆1号达到了1%的极显着水平。 2.同一品种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的大豆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同。特别是每株荚数受栽培模式的影响较大。四种栽培模式中,断根摘芯栽培明显高于其它栽培。在断根摘芯模式下,不同品种的每株荚数以黑农40为最高。 3.在整个生育进程中,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增长曲线。不同栽培模式比较,断根摘芯栽培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最高。在断根摘芯栽培模式下比较不同品种,黑农40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 4.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表现为:在整个生育进程中,叶中的干物质分配率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品种下降的幅度不同。在四种栽培模式中,干物质在叶中的分配率,前期基本一致,到后期,断根摘芯栽培的叶中的干物质分配率较低。在断根摘芯栽培模式下,比较三个不同品种的干物质在叶中的分配率,黑农40最低。茎中的干物质分配率在前期呈上升的趋势,后期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品种上升和下降的程度不同。四种栽培模式中,断根摘芯栽培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在断根摘芯模式下,比较不同品种,黑农40前期上升和后期下降的幅度比较大。荚中干物质分配率在生育期内呈上升的趋势。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品种上升的幅度也不同,其中以断根摘芯栽培、断根摘芯模式下黑农40上升的幅度比较大。 5.在整个生育进程中,叶面积指数出现前升后降的趋势,在结荚鼓粒期达到最大值。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叶面积指数不同。四种栽培模式中,以断根摘芯栽培的叶面积指数始终最高。在断根摘芯栽培模式下,三个不同大豆品种的叶面积指数也不同,最大叶面积指数相比,黑农40>东农9219>克隆1号。 6.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物生长率呈前升后降的趋势;净同化率在前期呈下降的趋势,中后期上升后又下降。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的作物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不同。在四种栽培模式中,断根摘芯栽培的最大作物生长率和最大净同化率都高于其它栽培模式。在断根摘芯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相比,黑农40的最大作物生长率和最大净同化率都高于其它两个品种。 姜举娟 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5月 7.根系活力在整个生育进程中呈现近似正态曲线变化,到结荚鼓粒期达到最大值;根重和冠根比都呈“ S”型曲线变化。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模式、同一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不同。四种栽培模式的根系活力、根重和冠根比都以断根摘芯栽培的值为最高。在断根摘芯栽培模式下,比较三个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黑农40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二、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花高产栽培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花高产栽培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生长、土壤水温及无机氮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综述
    2.1 四川玉米生产概况
    2.2 玉米的主要覆盖方式
        2.2.1 地膜覆盖
        2.2.2 秸秆覆盖
    2.3 土壤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3.1 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3.2 对作物养分吸收运移的影响
    2.4 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2.4.1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4.2 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2.4.3 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案
        3.3.1 试验区域概况
        3.3.2 实验材料
        3.3.3 试验设计
        3.3.4 试验实施
        3.3.5 中期调查和采样测产方法
        3.3.6 计算公式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1.1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株高的动态变化
        4.1.2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4.1.3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4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
        小结
    4.2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养分吸收与分配
        4.2.1 不同的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地上部对氮素的积累、转运和分配规律
        4.2.2 不同器官的氮素分配与转运
        4.2.3 不同的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地上部磷的积累、转运和分配规律
        4.2.4 不同的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地上部对钾的积累、转运和分配规律
        4.2.5 不同覆盖耕作下玉米偏生产力和百千克籽粒养分需求量比较
        小结
    4.3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4.3.1 2009年玉米生育前期0~2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4.3.2 2011年玉米全生育期内0~20c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
        4.3.3 收获期土壤剖面0~100cm水分含量情况
        小结
    4.4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1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4.4.1 不同时刻土壤温度差异情况
        4.4.2 不同天气下土壤温度的变化
        小结
    4.5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土壤剖面矿质氮分布
        4.5.1 收获期土壤铵态氮分布
        4.5.2 收获期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
        4.5.3 收获期土壤剖面矿质氮情况
        小结
5 讨论与结论
    5.1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养分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5.2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5.3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10cm深处十壤温度变化
    5.4 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土壤剖面矿质氮分布
    5.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筛选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平菇研究现状
        1.3.1 平菇发展状况
        1.3.2 平菇发展目前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供试菌株
        2.1.3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菌丝复壮、活化菌种
        2.2.2 一级种(母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2.3 二级种(原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2.4 出菇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一级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3.2 二级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3.3 各菌株高温条件下栽培试验比较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一级种菌丝耐高温情况
        2.4.2 二级种菌丝耐高温情况
        2.4.3 各菌株高温条件下栽培试验
        2.4.4 各菌株高温性的综合评定
第三章 平菇高温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培养料
        3.1.2 场地
        3.1.3 供试菌株
        3.1.4 二级种生产
        3.1.5 栽培方式
    3.2 试验方法
        3.2.1 栽培季节的选择
        3.2.2 培养基配方
        3.2.3 含水量对比试验
        3.2.4 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影响试验
        3.2.5 菌袋摆放密度的研究
        3.2.6 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
        3.2.7 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
        3.3.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平菇子实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3.3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平菇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3.3.4 最佳培养基配方的综合评定
        3.3.5 培养基最佳含水量的研究
        3.3.6 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影响试验
        3.3.7 菌袋摆放密度的研究
        3.3.8 发菌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菌丝的影响
        3.3.9 出菇阶段环境因子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3.3.10 杂菌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3.4 小结与讨论
        3.4.1 培养基配方对平菇栽培的影响
        3.4.2 培养基最佳含水量的研究
        3.4.3 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综合分析
        3.4.4 菌袋摆放密度的综合分析
        3.4.5 发菌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菌丝的影响
        3.4.6 各环境因子对子实体生长阶段的影响
        3.4.7 病虫害及杂菌对平菇栽培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水肥调控对油棕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水肥耦合概述
        1.2.2 水分对油棕影响
        1.2.3 施肥对油棕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生长性状测定
        2.3.2 产量性状测定
        2.3.3 油棕各器官采样
        2.3.4 样品分析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肥调控对油棕生长的(株高、基高、叶片数)影响
        3.1.1 水肥调控对油棕株高影响
        3.1.2 水肥调控对油棕基高影响
        3.1.3 水肥调控对油棕叶片生长影响
    3.2 水肥调控对油棕各器官养分含量影响
        3.2.1 水肥调控对油棕叶片N、P、K含量影响
        3.2.2 水肥调控对油棕叶柄N、P、K含量影响
        3.2.3 水肥调控对油棕根系N、P、K含量影响
    3.3 水肥调控对油棕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3.3.1 水肥调控对油棕果穗败育率影响
        3.3.2 水肥调控对油棕果穗数影响
        3.3.3 水肥调控对油棕单串果穗重影响
        3.3.4 水肥调控对油棕平均果粒重影响
        3.3.5 水肥调控对油棕果实/果穗影响
    3.4 水肥调控对油棕鲜果串产量影响
        3.4.1 灌溉对油棕年平均鲜果串产量影响
        3.4.2 施肥对油棕单株鲜果串产量影响
    3.5 叶片增长量、矿质元素含量与鲜果串产量相关性分析
    3.6 鲜果串产量构成因素间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3.7 水肥调控对油棕经济效益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研究不足之处
7 本文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4)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发育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工林的地位
        1.1.2 我国人工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 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研究
    1.2 研究现状
        1.2.1 我国人工林研究的现状
        1.2.2 油松林分布及研究现状
        1.2.3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培育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样地调查
        1.5.3 数据处理
        1.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沿环境梯度油松人工种群生殖特性
    2.1 球果结实量调查与产种量统计方法
        2.1.1 球果结实量调查
        2.1.2 球果在树冠上的空间格局
        2.1.3 球果产种量调查
        2.1.4 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
    2.2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结实特性
        2.2.1 结实特征
        2.2.2 空间分布
        2.2.3 球果特征
        2.2.4 种子特征
    2.3 生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4 讨论
第三章 控制条件下油松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3.1 种子萌芽测定方法
        3.1.1 种子千粒重、种子生活力及发芽率测定
        3.1.2 不同温度梯度发芽试验
        3.1.3 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发芽试验
    3.2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及发芽率
        3.2.1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及发芽率
        3.2.2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及发芽率的相关性
        3.2.3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和发芽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温度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3.4 土壤含水率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3.5 不同区域土壤含水率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3.6 讨论
第四章 沿环境梯度油松人工种群更新规律
    4.1 幼苗幼树测定和数量统计方法
    4.2 不同区域幼苗幼树数量分析
    4.3 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区域划分
    4.4 影响油松人工林更新的环境因子分析
        4.4.1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
        4.4.2 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5.1 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标
        5.1.1 α多样性测度方法
        5.1.2 β多样性测度方法
    5.2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
    5.3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5.3.1 林下植物α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2 林下植物β物种多样性
    5.4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养分
    5.5 讨论
第六章 油松个体生长与人工林林分结构
    6.1 油松个体的生长过程
    6.2 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
        6.2.1 直径结构
        6.2.2 树高结构
    6.3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3.1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
        6.3.2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4 讨论
第七章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评价
    7.1 评价方法
        7.1.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7.1.2 评价指标
        7.1.3 数据处理方法
        7.1.4 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模型
    7.2 评价结果
        7.2.1 评价指标统计
        7.2.2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评价
第八章 立地类型及经营措施对油松人工林的影响
    8.1 样地选择
    8.2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的影响
        8.2.1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8.2.2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
        8.2.3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
        8.2.4 不同坡向油松人工林下植物共有种及相似系数比较
    8.3 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的影响
        8.3.1 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8.3.2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数量及生长
        8.3.3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8.3.4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因子比较
    8.4 讨论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天然化培育建议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9.1.1 主要结论
        9.1.2 主要创新点
    9.2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培育建议
        9.2.1 天然化油松人工林栽培技术
        9.2.2 现有油松人工林的人工促进更新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辽西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分类、结构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国外研究进展
        1.1.1 世界主要地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进展
        1.1.2 国外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定性研究的开展
    1.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国内研究进展
        1.2.1 分类体系的确立
        1.2.2 评价研究的开展
        1.2.3 系统的结构配置研究引起重视
    1.3 研究展望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1.1 研究地点环境因子
        2.1.2 地理位置、地貌特性
        2.1.3 研究区自然资源概况
    2.2 研究地点环境因子特征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成土母质及土壤
        2.2.4 植被状况
    2.3 研究方法
        2.3.1 复合农林生态系统类型与结构调查
        2.3.2 实验地的设置
        2.3.3 土壤性质测定方法
        2.3.4 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土壤的侵蚀种类调查
        2.3.5 枯落物贮量和持水量的测定
        2.3.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凌河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分类
        3.1.1 大凌河流域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特征
        3.1.2 大凌河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2 大凌河流域复合农林分类指标及体系框架
        3.2.1 系统类型
        3.2.2 系统
        3.2.3 复合结构模式类型组
        3.2.4 作物栽培、动物养殖方式及种类
        3.2.5 小结
    3.3 大凌河流域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3.3.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3.3.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3.3.3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3.3.4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
    3.4 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功能研究
        3.4.1 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的化学性质
        3.4.2 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的物理性状
        3.4.3 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枯落物持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甘肃省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1 文献综述
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2.1 基本情况
    2.2 目的和意义
    2.3 主要内容
    2.4 研究方法和基本路线
    2.5 预期的目标和结论
3 秦王川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和劣势
    3.1 秦王川灌区农业资源特点
    3.2 开发条件分析
    3.3 秦王川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原则
4 高效种植业的方向及技术体系
    4.1 秦王川种植业生产现状
    4.2 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4.3 种植业布局
    4.4 种植业技术体系
    4.5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5 高效畜牧业的方向及技术支撑体系
    5.1 畜牧业生产现状
    5.2 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
        5.2.1 奶牛高产技术体系
        5.2.2 肉猪生产技术
        5.2.3 羊生产技术体系
    5.3 畜牧业产业化的方向及途径
    5.4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
        5.4.1 复合型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
        5.4.2 生态养殖场产业化开发模式
6 高效农业中的节水技术体系
    6.1 水资源状况和需求矛盾解析
    6.2 主要的节水技术措施
        6.2.1 工程节水技术
        6.2.2 农艺节水技术
        6.2.3 土壤保墒耕作技术
        6.2.4 化学节水技术
        6.2.5 喷灌及微灌技术
    6.3 秦王川土地盐渍化防治需求
7 秦王川农业综合开发应选择的模式
    7.1 农牧综合发展型
    7.2 农林结合型
    7.3 现代农业型
    7.4 生态农业型
    7.5 产业经营型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设施型农作制度提出的背景
        §1.1.1 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1.1.2 设施农业的兴起及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1.1.3 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1.1.4 设施型农作制度—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
    §1.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2.1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2.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2.1.2 中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2.2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
        §2.2.1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2.2.2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的主要成就
        §2.2.3 中国农作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2.2.4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
    §3.1 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概念
        §3.1.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3.1.2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3.2 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3.2.1 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大
        §3.2.2 集约化程度高
        §3.2.3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程度低
        §3.2.4 作物组成受市场的影响大
        §3.2.5 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高
        §3.2.6 生物种群多样性特点显着
    §3.3 研究和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的目的意义
第四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4.1 设施农业生产分析
        §4.1.1 设施农业生产的实质
        §4.1.2 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
    §4.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4.2.1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4.2.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4.2.3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4.2.4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4.3 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
        §4.3.1 植物的生活因素
        §4.3.2 植物生活因素的作用规律
        §4.3.3 植物生活因素作用的基本特点
    §4.4 多维用地原理
        §4.4.1 土地的多维性
        §4.4.2 多维用地
    §4.5 生物学原理
        §4.5.1 生物间互利共生机制
        §4.5.2 生态位原理
        §4.5.3 物种多样性原理
    §4.6 光能利用原理
    §4.7 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分布
    §5.1 我国的气候及特点
        §5.1.1 我国的气候
        §5.1.2 气温分布的特点
        §5.1.3 光照分布的特点
        §5.1.4 水分分布的特点
    §5.2 我国农业设施的主要类型及其调控功能
        §5.2.1 农业保护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5.2.2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5.3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5.3.1 田间地膜覆盖栽培型
        §5.3.2 塑料拱棚栽培型
        §5.3.3 温室栽培型
        §5.3.4 其它设施栽培类型的应用及分布
第六章 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
    §6.1 光照条件
        §6.1.1 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6.1.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光照条件
        §6.1.3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6.2 温度条件
        §6.2.1 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6.2.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
        §6.2.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6.3 湿度条件
        §6.3.1 植物生长发育对湿度条件的要求
        §6.3.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
        §6.3.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6.4 空气条件
        §6.4.1 二氧化碳
        §6.4.2 有害气体
    §6.5 土壤条件
        §6.5.1 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6.5.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土壤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七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7.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
        §7.1.1 地膜覆盖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7.1.2 温室大棚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7.2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轮作与连作
        §7.2.1 轮作
        §7.2.2 连作
    §7.3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茬口安排及熟制(茬制)
        §7.3.1 设施条件下的茬口安排
        §7.3.2 设施条件下的熟制(茬制)
        §7.3.3 农业保护设施夏季休闲期的利用
    §7.4 设施条件下的立体种植
        §7.4.1 设施条件下作物地面立体种植
        §7.4.2 设施条件下作物空间立体栽培
    §7.5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
        §7.5.1 设施条件下作物种植模式的类型
        §7.5.2 设施条件下的主要种植模式
第八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8.1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环境调控
        §8.1.1 改进农业设施的结构和管理技术
        §8.1.2 人工补光
        §8.1.3 遮光
    §8.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环境调控
        §8.2.1 增温
        §8.2.2 保温
        §8.2.3 降温
    §8.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环境调控
        §8.3.1 降低空气湿度
        §8.3.2 降低土壤湿度
        §8.3.3 加湿
    §8.4 农业保护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8.4.1 农业保护设施内CO_2浓度的调控
        §8.4.2 农业保护设施内有害气体的防止
    §8.5 农业保护设施内土壤状况的调控
        §8.5.1 深耕土壤
        §8.5.2 科学施肥
        §8.5.3 合理灌溉
        §8.5.4 生物除盐
        §8.5.5 合理使用农药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综述
    第一章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1.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1.2 国内外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
        1.3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土壤水分研究综述
        2.1 土壤水分入渗研究
        2.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水流运动研究
        2.3 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研究
        2.4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确定
        2.5 我国林地土壤水分研究
        2.6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态界面研究综述
        3.1 生态系统界面的概念
        3.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界面的性质利功能
        3.3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界面的分类
        3.4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界面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5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界面范围与作用强度的描述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试验区布置与观测方法
        1. 试验区概况
        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1.2 试验地概况
        2. 野外观测点布置
        3. 野外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及评价
        1 土壤物理力学性质测定与分析
        1.1 土壤容重的测定
        1.2 土壤结构测定分析
        1.3 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微团聚体测定分析
        1.4 土壤分散系数、结构系数的计算
        1.5 土壤比重的测定及孔隙度的计算
        2 土壤水分贮藏量分析
        3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复合系统中林木及作物根系测定与分析
        1 引言
        2 观测项目与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花椒带根系分布
        3.2 地埂花椒林根系随树龄的变化
        3.3 地埂花椒林根系的力学强度测定
        3.4 人工林有效根长密度及其在根区的分布
        3.5 冬小麦根系分布
        3.6 根系分布的影响因素
        3.7 冬小麦根系线性吸水模型及其验证
        3.8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1 引言
        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2.1 供试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2.2 测定方法及原理
        2.3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土壤扩散率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3.1 供试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3.2 试验原理
        3.3 试验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4 土壤导水率的计算
        5 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与分析
        5.1 土壤最大吸湿水
        5.2 土壤凋萎湿度
        5.3 土壤田间持水量
        6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农林复合系统及人工林系统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2 取点数与测量精度的关系分析
        3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时间稳定性分析
        4 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4.1 根区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及日变化
        4.2 人工林根区土壤水分水平分布及日变化
        4.3 人工林根区土壤水分空间日变化综合分析
        5 人工林根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根系密度分布的关系
        6 农田系统、人工林系统和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比较分析
        6.1 不同系统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6.2 不同系统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布特征
        7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农林复合系统的蒸散耗水及根层土壤水分动态预报
        1 概述
        1.1 蒸散和蒸散能力
        1.2 复合系统内蒸散现象的复杂性
        2 复合系统内林木蒸散的估算
        2.1 树木蒸腾量的测定
        2.2 蒸散量的估算法
        3 农林复合系统内的作物需水量和耗水量
        3.1 作物需水量和耗水量的概念
        3.2 作物需水量和耗水量的计算
        3.3 干旱期作物耗水的土壤水分动态预报
        3.4 农林复合系统内蒸散耗水特征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水分状况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作用
        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内水分循环概述
        1.1 系统对液态水运动的调节
        1.2 系统中湿润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1.3 系统的水分平衡
        2 大气降水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分配
        2.1 林木对降水的截留过程分析
        2.2 林冠截留作用的本质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结语
英文摘要
附录:作者简介

(10)大豆断根摘芯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增产原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方法
    2.4 试验流程
3 结果与分析
    3.1 同一品种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同一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
    3.2 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3.3 生理参数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3.4 根部性状特点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同一品种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同一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
    4.2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4.3 各生理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4.4 根部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四、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花高产栽培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覆盖耕作方式下玉米生长、土壤水温及无机氮变化的研究[D]. 方瑾.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2]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筛选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刘国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3]水肥调控对油棕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D]. 李晓波. 海南大学, 2010(03)
  • [4]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发育评价[D]. 王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5]辽西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分类、结构和功能研究[D]. 崔屹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6]甘肃省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D]. 柴长国.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2)
  •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D]. 郜庆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8]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花高产栽培试验初报[J]. 王春凤,王兴邦,邵善英.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S2)
  • [9]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 朱首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01)
  • [10]大豆断根摘芯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增产原因的研究[D]. 姜举娟. 东北农业大学, 2000(01)

标签:;  ;  ;  ;  ;  

辽西半干旱区双株双层棉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