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现状

海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现状

一、海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现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红,赵娟,聂帅,张丽霞,孙建,张小勇,宁晓婧[1](2021)在《山西省晋城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督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消毒与灭菌是降低医疗机构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监督管理是控制医疗机构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为了掌握和了解本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现况,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确实保障就医环境安全,我们于2020年对全市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正在使用的胃镜、肠镜和口腔器材进行了现场随机监督监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监督检测对象:全市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正在使用的胃镜、肠镜和口腔器材。1.2检测检验项目:菌落总数和病原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β-溶血性链球菌)。

高宇婷[2](2021)在《基于医疗废物管理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丰台区的医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优质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多地集中于综合医院,综合医院渐渐成为人们就诊的首要选择,逐渐成为城市医疗废物的主要产生来源,医院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2003年SARS疫情爆发后,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医疗废物产量的激增,各地的医疗废物管理能力也在经历考验。目前,对于医疗废物管理的研究多是从人员操作层面,医疗废物的储存和运输空间在建筑学领域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地调研中得知,由于在医院前期的设计中忽视了医疗废物所在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而导致医院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时存在建筑空间环境的问题,医院建筑对实现有效隔离医疗废物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文从建筑设计视角,对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进行研究,力求通过对医疗废物所在建筑空间的改善,提高管理效率。本文从建筑设计维度出发,首先介绍了医疗废物管理在建筑设计维度的理论基础,总结造成医疗废物管理的建筑设计因素,寻找采用建筑设计方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能力的可行性。其次,作者以北京市丰台区的综合医院为研究样本,跟随丰台区卫生健康委的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工作,采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法,借助观察法,收集医院医疗废物的储存和运输空间的现状资料。最后,结合医疗废物现有建筑空间环境,分析医院对医疗废物的储存空间和运输空间的需求,进而得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建筑设计优化策略。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总结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得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建筑设计优化策略。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明确医疗废物在医院建筑中的位置、基于医院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的层面、科室内医疗废物的储存空间和运输空间的建筑设计层面、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建筑设计和建筑物理环境设计层面提出优化建议。总之,本文以医疗废物管理的建筑空间需求为研究背景,从建筑设计视角,以提升综合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为目的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筑设计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以后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张旭堃[3](2021)在《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自进入21世纪20年代后,中国近期正经历着由新冠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卫生安全与经济复苏的双重压力。随着经济复苏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发展,医疗废弃物处置量偏低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种情况下,研究城市医疗废弃物相关处理问题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也日益彰显。城市医疗废弃物及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避免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尤其是针对口罩、针头、检测用具等容易传播病菌的医疗废弃物的及时清运,对于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经济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受疫情影响各类城市医疗废弃物的产生总量均有所上升,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对于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做充分的研究,因此对当前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物流网络进行研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细致的研究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过程种积累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我国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况下我国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收集网络过于老旧的问题,本文创新性的对我国中小城市的逆向物流网络结构进行了从新规划,设计了包含回收层、检测层、处置层的三层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并将发电厂、填埋厂、处理处置企业均考虑进该网络结构中,使该网络结构的适应性更强。本文在构建医疗废弃物物流网络模型时,考虑到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收集工作开展并不理想,医疗废弃物统计量可能会由于疫情、季节变换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采用模糊数将模糊变量清晰化,以此为前提构建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并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来来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最后本文以金昌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对该地区的医疗废弃物回收现况予以确认。结合专家意见,对模型中的相关数据予以设定。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包含13个回收中心、5个检测中心、1个处理处置中心、1个填埋厂、1个发电厂的逆向物流网络模型。该逆向物流网络在一个周期内的运行总成本较原网络节约9.42%,运输成本节约89.41%。

徐海天[4](2020)在《县域医疗共同体构建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县区为例》文中认为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与亿万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连。近年来,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我国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供给、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短板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在这种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下,县域医疗共同体应运而生。如何更好发挥好县域医疗共同体的作用,进一步整合县域范围内的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带动县域医疗水平共同提升,提升县域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以山东省日照市所辖县区为例,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础,阐释分级诊疗、医疗联合体、县域医疗共同体等相关基本概念,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日照市所辖县区的医疗共同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为全国范围县域医疗共同体发展提供借鉴思考。通过对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相关政策、数据以及笔者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发现,与人民群众对健康诉求的需要相比,与医疗资源整合更好发挥公益性相比,日照市县域医共体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医疗机构力量方面,存在医疗卫生总量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区县医共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就医群众获得感方面,存在医共体认可程度不够高,群众就医满意度低的问题;在人事薪酬制度方面,存在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医疗工作者积极性未充分调动的问题;在医保政策方面,存在医保支付政策制约医共体发展壮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日照市本身固有现实情况的个性因素,也有各地医共体建设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原因。结合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分别从政府、县域医疗共同体、人员、医保支付、信息化、就医群众等层面,提出了推进下一步县域医疗共同体的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深化县域医疗共同体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在政府层面,建议通过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健全管理责任链条、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完善政府办医主体地位;在医共体自身层面,建议通过明确自身功能定位、建立完善帮扶机制、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明晰未来发展趋势、推进医防加快融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在医疗工作者层面,建议通过加强基层医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编制管理、加大基层医务人员保障力度,增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水平;在医保支付层面,建议进一步统筹推进新形势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信息化层面,建议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在就医群众方面,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便就医群众更加了解并且信任医共体。总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关系长远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实现分级诊疗、助力医改发展重要任务之一的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仍然在不断探索推进的路上,需要多方协同、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全民健康。

方娴[5](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陈巧玲[6](2020)在《四川省医联体绩效考核结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对四川省医联体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通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数据结果梳理四川省医联体整体发展情况;找出现阶段医联体建设遇到的新问题,并探讨其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医联体下一步健康规范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和期刊文献;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医联体绩效考核相关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医联体绩效考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TOPSIS法及其与RSR法的模糊联合对医联体绩效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应用PLS分析法对医联体绩效考核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对医联体绩效考核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绩效考核结果显示,四川省医联体实施效果有待改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医联体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亟需加强内涵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依然不够,患者医疗经济负担较重,“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计算出本评价体系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发现了医联体绩效考核关键控制点和重要因素,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医联体建设的关键,牵头医院的帮扶是重要因素,资源共享尚未实现全覆盖,病例下转情况整体较差。建议第一,医联体发展需要政府加强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信息化建设,缩小地区差距。第二,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内涵建设,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加快医联体网格化建设;同时需要转变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固有观念,加强医联体政策宣教,提升医联体知晓度增强居民分级诊疗意识。第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需要医联体牵头医院精准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发展,配套政策也要紧密衔接。第四,明确重点、抓住关键,完善医联体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赵敏捷[7](2020)在《基于CIMO模型的浙江省典型地区县域医共体发展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县域医共体为研究对象,基于CIMO框架,分析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典型地区主要做法,深入剖析医共体政策改革背景、措施、结果;对比分析典型地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异同点,进一步分析取得成效的关键机制;总结典型地区医共体建设取得成效的经验做法,挖掘医共体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研究内容:一是基于CIMO框架,分析浙江省典型地区医共体改革现状及影响;二是比较分析典型地区医共体建设差异,系统全面总结形成两地区异同点,进而得出医共体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机制;三是总结医共体改革现存问题,并提出完善医共体建设意见。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及我国县域医共体建设概念、内涵等;选取典型案例地区进行现场调研,通过焦点组访谈、调查问卷,了解并收集典型案例地区县域医共体改革现状及效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区县域内外就诊流向、医保基金占比、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收入情况、服务数量、医疗费用等。基于CIMO框架对典型地区医共体改革背景、措施、机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1.浙江省典型地区医共体发展现状浙江省德清县、东阳市基于两地较为宽松的政策政治环境,在省县两级政府领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如出台政策文件、统一机构法人代表、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制、医共体人才统筹使用机制、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度,强化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县域内资源等。2.县域医共体实施后相关结果浙江省医共体改革后对分级诊疗格局的建立、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德清县住院人次向县域内回流,两县市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诊疗量均有所增加,且住院人数增长率高于门诊人次增长率;两县市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数量及服务效率显着提升,其中东阳市医务人员增长更加明显;两县市乡镇卫生院年均总收入均出现增长。3.典型地区医共体模式对比分析浙江省德清县、东阳市医共体改革背景大致相似;两县市在治理机制、筹资支付、服务提供、组织管理方面均采取相应措施,但各项措施具体开展中存在一定差异;两地改革机制有相同之处,但在绩效考核制度、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财政补偿方式存在差异;医共体建设一年之久,两地区均已取得一定积极结果。结论:政府高位推进,多部门合作,为医共体建设突破制度障碍;统一机构法人代表使医共体各员单位成为紧密型共同体,便于实施一体化管理;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制,使各成员单位成为医保控费主体,并形成主动控费意识;医共体人员统筹使用机制,保障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输入;以“医保基金流向”和“医疗服务能力”为导向的医共体考核制度保障了医共体均衡发展;整体而言,浙江省为推进医共体建设采取众多突破性措施,浙江省医共体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初步构建了分级诊疗就诊格局。当前医共体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缺乏医保基金费用控制动力;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弱化了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间缺乏合理明确且动态变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建议:医共体在未来建设中,应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制,落实结余留用政策;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加强公共卫生、全科医疗等服务;在医共体内创造平等、互信的工作环境,充分考虑各成员单位利益诉求,建立公平合理动态调整的医共体利益分配机制,其他地区可以借鉴浙江省县域医共体主要做法开展医共体建设。

陈可[8](2020)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护理服务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提出,同时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二孩政策开放等国情国策的推动下,作为自贡市医疗卫生系统的主力军,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总体发展情况良好,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尤其在改变临床护理模式、创新护理服务方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工作方面成效显着,在自贡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护理服务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从护理质量看,护理服务工作存在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低于患者就医期望的现状,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护理管理模式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完善,护理人才培养存在不足,制约了护理事业的未来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患者、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三类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在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调查中,针对200名住院患者从病房环境、护理服务提供、护理技能、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在护士知晓度和满意度调查中,针对150名护理人员从工作量、薪酬待遇、护理管理、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在深度访谈中,对10名不同岗位的护理管理者就护理管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个别访谈,找出了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如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够、护患沟通不足、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工作流程合理性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通过对国内外多家医院在护理服务工作的借鉴,结合自贡市三级医院工作实际,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明确了要推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上新台阶,需要在服务理念、队伍建设、管理培训、优化流程、营造环境、完善保障、拓展服务等方面强化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如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高素质管理队伍、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改善护理服务环境、完善护理支持系统、拓展服务领域等,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方面的措施,完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为护理管理部门制定工作措施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依据,提升医院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患者群众的就医感受。

张威涛[9](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赵戎蓉[10](2019)在《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与发达世界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现象出现时间不长,但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因此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老龄化趋势下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居家养老目前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也是政府倡导占主体地位的养老模式。然而,现阶段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独生子女、空巢老人居多,传统的完全由家人(主要是子女)承担照顾所需人力物力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因此,急需探索一种社会力量大力支持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使社会化的服务和帮助跟进到老年人家庭,以适应高龄、失能、空巢家庭老人不断增长的现状,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目的:本研究拟在对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模式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调查城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探讨重庆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解决途径,结合重庆市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学特征、养老政策等现实条件,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提供的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探讨构建具有操作性的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高效、经济、均等的供给提供政策性建议,为养老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内容与方法:1.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现状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各国各地区居家养老起源、发展及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了解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梳理我国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提供参考。2.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主要用于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提供者对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和利用情况的认识,影响居家养老照护的相关因素,收集访谈对象对现行政策和体制的看法,以及对建立重庆市城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确定重庆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解决途径。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区县每个区县抽取卫计委、民政局、财政局业务相关的工作人员各1人,社区主任、社区医院领导、公立及私立的养老机构负责人各1-2人进行焦点团体小组访谈,每组由6-10人组成,共访谈了8组。3.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重庆市各地区经济水平进行分层,每层选择23个区县(城市)老年人口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采用自设问卷,遵循自愿原则,共有1635名65岁以上老人参与了本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和养老服务需求。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4.构建城市城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养老政策,以新人本主义需要(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ERG)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照顾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构建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模式。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以日本、北欧三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模式具有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内容丰富多样而专业,非营利组织作用突显等特点。由对国内青岛市、浙江省、香港等地区的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分析发现,仍然存在服务利用率较低,社会参与度较低,服务种类少、水平低等问题。2.焦点小组访谈的结果为:(1)目前国家提倡的“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适应现实需求,但还没有一种适合于重庆的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2)居家养老照护需求的内容包括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和死亡丧葬。(3)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居家养老照护还未找到合适的运行模式;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医养护康分离;社会知晓率低;对老年人吸引不够,对社会资源缺乏吸引。(4)影响居家养老照护质量的因素有:尊老爱老氛围不浓;制度法规不健全;宣传力度不足;配套资源不足;养老观念陈旧。(5)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构建的建议:完善制度建设与法规保障;整合资源;培养吸引专业人才;培育养老市场;引导观念转变。3.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53份,有效回收率94.98%,调查发现:55.96%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29.4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老人最能接受的养老方式还是居家养老,性别、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子女数量、与子女居住距离及月收入对老年人口选择养老方式有影响。有一半(50.80%)的老人享受过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另一半老人(49.20%)未享受过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63.22%的老人对社区目前提供的老年服务很满意或基本满意。42.37%的老人希望得到长期照顾服务,41.08%的老人希望得到应急情况呼叫服务,16.55%的老人希望得到短期托付服务。老人希望得到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健康咨询和指导(63.43%)、生活护理(53.77%)、营养膳食指导(40.37%)。仅33.29%的老人表示愿意购买有偿居家服务,医疗付费方式、收入和健康状况都是是否愿意购买有偿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4.模式构建的内涵与要素: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构建了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政府、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家庭是基本的供给方。居家养老照护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与死亡丧葬。以“互联网+”作为照护供给方式,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居家养老提供全面快捷、灵活机动、低成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从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照护配套法律法规制度,整合供给侧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等处着手进行配套保障。结论:1.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居家养老模式,但受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能直接复制这些区域的模式和经验。2.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与法规保障,整合医养各方面资源,培养吸引专业人才,引导社会转变养老观念,积极培育养老市场来解决目前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3.老年人口的照护服务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态势,完善的健康支持是目前居家养老照护中最急迫的需求,应加强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宣传引导,优化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内容需要,改革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吸引更多的护理人才。4.构建了包含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的重庆市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提供了政策性建议,为探索更适合重庆市市情的养老模式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运行框架。

二、海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现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现况(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晋城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督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督检测对象:
    1.2 检测检验项目:
    1.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设置:
    1.4 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1.5 采样与检测机构: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抽检样品消毒前后总合格率比较:
    2.2 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样品消毒前后合格率比较:
    2.3 胃镜肠镜消毒前后微生物变化比较:
    2.4 口腔器材消毒前后微生物变化比较:
    2.5 不同物体样品消毒后比较:
    2.6 性质不同的医疗机构不同物体样品消毒后合格率比较:
    2.7 对操作室、消毒管理和消毒人员的监督:
3 讨论

(2)基于医疗废物管理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丰台区的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综合医院成为医疗废物的重要产生源
        1.1.2 疫情下综合医院医疗废物产出量激增
        1.1.3 医疗废物管理对建筑空间环境的需求
        1.1.4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法律层面研究
        1.2.2 管理层面研究
        1.2.3 建筑设计层面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及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综合医院
        1.4.2 医疗废物管理
        1.4.3 医疗废物所需的建筑空间
    1.5 研究难点及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医疗废物管理在建筑设计维度的理论基础
    2.1 医院感染控制与医院建筑
        2.1.1 医院建筑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
        2.1.2 医院建筑可实现有效的空间隔离
        2.1.3 医疗废物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
    2.2 医疗废物管理方法与建筑设计
        2.2.1 基于FOCUS-PDCA循环的医疗废物管理
        2.2.2 基于医疗废物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模式
    2.3 影响医疗废物管理的建筑设计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疗废物现有建筑设计现状调研分析
    3.1 医疗废物管理调研概述
        3.1.1 调研范围和方法
        3.1.2 调研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1.3 调研流程
    3.2 基于总体规划的医疗废物建筑空间现状研究
        3.2.1 医疗废物经过建筑空间的层级性
        3.2.2 医疗废物暂存的选址设置现状
        3.2.3 院区医疗废物独立出口的设置
    3.3 医疗废物储存空间建筑设计现状研究
        3.3.1 医疗废物储存空间概述
        3.3.2 缺少污物间的设置
        3.3.3 污物间建筑面积小
        3.3.4 污物间与污物电梯距离远
        3.3.5 医疗废物暂存处设计现状
    3.4 医疗废物运输空间建筑设计现状研究
        3.4.1 医院院区运输流线长
        3.4.2 缺少污物电梯的设置
        3.4.3 转运工具无存放空间
    3.5 医疗废物储存空间建筑物理环境现状研究
        3.5.1 建筑材料选择不合理
        3.5.2 建筑设施设置待完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疗废物管理的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4.1 医院建筑任务书中应明确医疗废物所在空间的设计要求
        4.1.1 医院建筑必须提供足够的医疗废物储存空间
        4.1.2 设计前期征询感染控制科室的建筑设计意见
    4.2 基于医院建筑院区场地规划的设计优化策略
        4.2.1 医疗废物暂存处规划设计建议
        4.2.2 医疗废物出口的规划设计建议
        4.2.3 医疗废物运输流线的规划建议
    4.3 科室内医疗废物的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4.3.1 医疗废物产生空间建筑平面布局建议
        4.3.2 医疗废物产出量与储存间面积正相关
        4.3.3 科室内污物间和污物电梯的布置建议
        4.3.4 医疗废物建筑水平空间的布局建议
        4.3.5 医疗废物建筑垂直空间的布局建议
    4.4 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建筑设计策略
        4.4.1 医疗工艺流程
        4.4.2 建筑功能分区
    4.5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优化策略
        4.5.1 建筑材料选择建议
        4.5.2 建筑设施选择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建筑设计优化策略的工程实例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基于总体规划的医疗废物建筑设计处理
    5.3 基于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的建筑设计处理
    5.4 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建筑设计处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3)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逆向物流理论
        2.1.1 逆向物流定义
        2.1.2 逆向物流的产生与处理
        2.1.3 逆向物流系统流程分析
    2.2 医疗废弃物定义、分类及处理方式
        2.2.1 医疗废弃物的定义
        2.2.2 医疗废弃物的分类
        2.2.3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2.3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
        2.3.1 废弃物收集处理方面
        2.3.2 废弃物处理设施选址方面
        2.3.3 废弃物逆向物流路径规划方面
        2.3.4 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方面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分析与构建
    3.1 问题描述
    3.2 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况分析
        3.2.1 国外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况分析
        3.2.2 国内医疗废弃物回处理收现况分析
        3.2.3 我国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
        3.3.1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目标
        3.3.2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原则
        3.3.3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主体
        3.3.4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层级结构及对应设施功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及算法设计
    4.1 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假设
        4.1.2 参数和变量定义
        4.1.3 模型建立
    4.2 遗传算法设计
        4.2.1 遗传算法介绍
        4.2.2 遗传算法求解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求解——以金昌市为例
    5.1 模型参数设定
    5.2 运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局限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县域医疗共同体构建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分级诊疗
        2.1.2 医疗联合体
        2.1.3 县域医疗共同体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章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构建情况
    3.1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政策路径
    3.2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发展现状
        3.2.1 东港区医共体发展现状
        3.2.2 岚山区医共体发展现状
        3.2.3 莒县医共体发展现状
        3.2.4 五莲县医共体发展现状
    3.3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模式
        3.3.1 建设责任共同体
        3.3.2 建设利益共同体
        3.3.3 建设服务共同体
        3.3.4 建设管理共同体
    3.4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成效
        3.4.1 县乡医疗资源一体化推进步伐加快
        3.4.2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3.4.3 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3.4.4 在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章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医疗卫生总量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力量薄弱
        4.1.2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区县医共体发展不平衡
        4.1.3 医共体认可程度不够高,群众就医满意度低
        4.1.4 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医疗工作者积极性未充分调动
        4.1.5 医保支付政策制约医共体发展壮大
    4.2 日照市县域医疗共同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医疗资源配置制度不完善
        4.2.2 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
        4.2.3 群众传统就医观念根深蒂固
        4.2.4 人事薪酬激励制度不到位
        4.2.5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作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完善政府办医主体地位
        5.1.1 健全完善政策体系
        5.1.2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5.1.3 健全管理责任链条
        5.1.4 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5.2 医共体自身层面,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5.2.1 明确自身功能定位
        5.2.2 建立完善帮扶机制
        5.2.3 制定相应激励措施
        5.2.4 明晰未来发展趋势
        5.2.5 推进医防加快融合
    5.3 人员层面,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5.3.1 加强基层医务人才队伍建设
        5.3.2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编制管理
        5.3.3 加大基层医务人员保障力度
    5.4 医保支付方面,统筹推进新形势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5.5 信息化层面,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5.5.1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5.5.2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5.6 就医群众层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1.5 研究不足
        1.6 理论研究基础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1.6.2 风险管理理论
        1.6.3 系统管理理论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几个概念
        1.9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2.1.3 研究方法
        2.1.3.1 文献研究法
        2.1.3.2 贴现法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2.1.4 相关内容界定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2.2 结果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2.3 讨论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3.4 小结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专家情况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4.3 讨论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4.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5.2.1 基本情况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四川省医联体绩效考核结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医改背景下分级诊疗位列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
        1.1.2 医联体成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载体
        1.1.3 健康整合趋势下医联体发展契合中国国情
        1.1.4 医联体绩效考核势在必行
    1.2 政策环境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医联体研究现状
        1.3.2 国外整合型卫生服务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概念界定
        1.4.1 医联体
        1.4.2 绩效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2.1.1 研究对象
        2.1.2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统计分析法
        2.2.5 综合评价法
        2.2.6 偏最小二乘回归
    2.3 质量控制
    2.4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省医联体绩效考核结果
        3.1.1 医联体组织实施情况
        3.1.2 医联体分工协作情况
        3.1.3 医联体医疗资源互通情况
        3.1.4 相关文件制定与落实情况
        3.1.5 医联体建设效率情况
    3.2 四川省医联体绩效考核综合评价
        3.2.1 各市(州)医联体绩效考核综合评价
        3.2.2 2016~2018年医联体效率综合评价
    3.3 四川省医联体绩效考核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 讨论与思考
    4.1 医联体实施效果有待改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4.2 医联体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4.3 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医联体亟需加强内涵建设
    4.4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够,健康“守门人”作用未充分发挥
    4.5 患者医疗经济负担较重,“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
    4.6 医联体绩效考核的关键点,影响绩效考核结果
        4.6.1 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医联体建设的关键
        4.6.2 牵头医院帮扶是重要因素
        4.6.3 资源共享尚未实现全覆盖
        4.6.4 病例下转情况整体较差
5 对策与建议
    5.1 政府加强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5.2 进一步完善医联体顶层设计,精细发展规划
    5.3 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加快网格化建设
    5.4 加强信息化建设,缩小地区差距
    5.5 转变医务人员固有观念,提升医联体知晓度
    5.6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逐步落实“强基层”任务
        5.6.1 牵头医院精准帮扶
        5.6.2 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发展
    5.7 配套政策紧密衔接,减轻患者医疗经济负担
    5.8 明确医联体绩效考核重点,抓住考核关键点
6 结论
7 创新之处
8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五年国家、四川省医联体政策文件一览表
附录二 调查表指标体系
综述 医联体发展相关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基于CIMO模型的浙江省典型地区县域医共体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碎片化问题,资源配置呈“倒三角”模式
        1.1.2 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3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的政策发展历程
        1.1.4 我国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概况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概念及研究框架
        1.2.2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国际实践
        1.2.3 国际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效果评价研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国内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定义及研究框架
        1.3.2 国内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况研究
        1.3.3 国内医共体运行效果评价研究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2.1 基于CIMO框架分析浙江省典型地区医共体发展现状
        2.2.2 浙江省典型地区医共体改革机制的研究分析
        2.2.3 总结医共体改革现存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资料来源与数据收集
    3.2 资料分析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质量控制
4 研究结果
    4.1 浙江省典型地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现状
        4.1.1 典型案例1:德清县县域医共体发展现状
        4.1.2 典型案例2:东阳市县域医共体发展现状
    4.2 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对比分析
        4.2.1 德清县、东阳市医共体改革背景对比分析
        4.2.2 德清县、东阳市医共体改革措施对比分析
        4.2.3 德清县、东阳市医共体改革结果对比分析
    4.3 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改革机制
        4.3.1 德清县、东阳市医共体改革机制相同点
        4.3.2 德清县、东阳市医共体改革机制不同点
5 讨论
    5.1 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基本经验做法
        5.1.1 政府高位推进,多部门合作,能够消除改革中的制度阻碍
        5.1.2 法人代表统一是建立紧密型医共体的关键举措
        5.1.3 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制,对医共体改革起到关键作用
        5.1.4 人员统筹使用机制及动态工资总额制,为基层医疗机构保障人才输入
    5.2 医共体建设有助于实现“强基层”,构建分级诊疗格局的目标
    5.3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5.3.1 医保控费动力不足,结余留用激励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
        5.3.2 基层医疗机构定位不明确,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相对弱化
        5.3.3 医共体各成员单位间缺乏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
    5.4 本研究的创新性
    5.5 本研究的局限性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未来县域医共体建设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6.2.2 真正落实医保驱动作用,充分发挥激励机制
        6.2.3 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定位,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6.2.4 医共体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驱动机构间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县域医共体具体做法定性访谈提纲
    附录2 县域医共体卫生行政部门(县/区)调查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护理服务工作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三级医院
        2.1.2 护理服务工作
        2.1.3 知晓度和满意度
    2.2 理论依据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2.2.3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第3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
    3.1 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
        3.1.1 病房环境评价
        3.1.2 护理服务评价
        3.1.3 护理技能评价
        3.1.4 人文关怀评价
    3.2 护理人员知晓度与满意度
        3.2.1 基本情况
        3.2.2 工作量认知
        3.2.3 薪酬待遇认同情况
        3.2.4 护理管理
        3.2.5 工作环境
        3.2.6 福利待遇期望
第4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护理服务内涵质量不够
        4.1.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4.1.3 护理服务流程优化不足
        4.1.4 就诊环境管理不到位
    4.2 原因分析
        4.2.1 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
        4.2.2 护理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成长需要时间
        4.2.3 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稳定性不强
        4.2.4 护理人员待遇相对较低,工作压力大
        4.2.5 执行工作流程机械化,缺乏主动思考
        4.2.6 部分干部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培训
        4.2.7 创新性不足,激励机制不够
        4.2.8 就诊环境满意度低,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大
第5章 国内外护理服务工作经验借鉴
    5.1 国外经验借鉴
    5.2 国内经验借鉴
第6章 完善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6.1 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理念
    6.2 强化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6.3 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6.4 以人性化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
    6.5 优化护理服务工作流程
    6.6 创新思维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6.7 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护理服务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假设
    1.6 研究方案
第二章 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现状分析
    2.1 国外居家养老照护现状分析
    2.2 国内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经典案例分析
    2.3 重庆市的养老地域特色与居家养老服务经典案例分析
第三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3 研究过程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照护需求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
    5.1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原则
    5.2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初步构建与解读
    5.3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论证及修订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居家养老照护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四、海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现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晋城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督检测结果分析[J]. 王军红,赵娟,聂帅,张丽霞,孙建,张小勇,宁晓婧.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12)
  • [2]基于医疗废物管理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丰台区的医院为例[D]. 高宇婷.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D]. 张旭堃.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县域医疗共同体构建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县区为例[D]. 徐海天. 济南大学, 2020(05)
  • [5]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6]四川省医联体绩效考核结果研究[D]. 陈巧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CIMO模型的浙江省典型地区县域医共体发展现状研究[D]. 赵敏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可. 西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10]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D]. 赵戎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海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