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必然性(论文文献综述)
成向东[1](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刘亚男[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
赵聪聪[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建构中国理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发展的经验,既是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既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发展逻辑”一词蕴意丰富,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要义所在。“逻辑”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是一个论证推理的系统过程;体现为一定的原则或规律;具有过程性与特殊性等特征。由此,我们确定“发展逻辑”研究即为注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揭示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必然性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涵盖各要素、各结构、各领域的纷繁复杂的过程,为了更清晰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本文选取现实、理论、价值与世界四个主要维度,分别从各自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与必然性规律。这是本文主要的分析框架与方法。正文共分五章,采用比较典型的总—分结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第一章是基础理论的前提性阐释,是总论部分。本文研究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主要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发展逻辑”主要体现在发展的历程性分析与规律性阐释。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世界逻辑的选择不是随意设置,而是有其各自提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四个逻辑之间也不是各自孤立分离,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系列前提性理论阐释,为本文接下来分述四个逻辑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依据。第二章重点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面向现实”、“回应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哲学视阈下的“现实”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存在,而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首先是面向中国问题、中国实践的现实表达。伴随改革开放实践逐步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经了结构转型——整体转型——整体转型升级的现实演变进程。现实进程的演变内在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即对马克思生产力发展规律、总体性辩证规律、历史性生成规律的遵循。立足“中国现实”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独特性与民族性。第三章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理论源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的理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式表达。从邓小平理论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化“富起来”理论,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建构强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焕发出生机活力。之所以如此,根源于它始终坚持基本原则与历史生成的统一,坚持符合规律性与发挥主体性的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四章着重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社会发展不仅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物质生产过程,更是一个塑造人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建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始终围绕“人”这一价值主体,不断践行着以人民富裕为本——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追求演进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其精神的关系。第五章详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逻辑。马克思提出“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思想,特别是在晚年时期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世界视野与多样选择。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逻辑表现为“跟跑”、“追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进程。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发展历程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魅力与世界价值。本文尝试提出从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世界逻辑出发,分别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与必然性规律,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仅如此,四个逻辑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形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独特性、整体性所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实质上是我们积极主动建构中国理论的有益尝试。这不仅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刘雷德[4](2019)在《中国道路的哲学阐释》文中认为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所谓“中国奇迹”。对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展开了讨论。纵观之,不外乎有三大向度:一是围绕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间接“解释”中国奇迹;二是藉由“中国模式”的探讨,反思中国奇迹的产生;三是通过对中国道路真谛的揭示,破译中国奇迹的密码。这些探讨意义匪浅,但也存在不足,如它们的分析框架大都限于一般的经验科学,而缺少更深一层的哲学阐释。本文认为,中国奇迹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中国道路”(这里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基于此,本着追根求本的哲学精神和带着反思中国成功之道的问题意识,在吸收与借鉴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总体分析框架,借助文献解读法、比较分析法等必要认识工具,按照中国道路的“概念→生成→结构→优势→价值→自信”的逻辑进路,尝试探讨中国道路及其成功的原因和本源意义。具体而言,除导论和结语外,本文用五章的篇幅探讨了中国道路(及其成功)问题,现将其核心内容与观点概述如下。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学界关于中国成功之原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了本文的观点与思路框架。第一章,中国道路的概念。首先,本章考察了自古而今“道路”的基本含义,并指出中国道路特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体内容的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总体实践路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此外,本章通过对中国道路的广义与狭义、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等概念关系的辨析,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道路的内涵。第二章,中国道路的生成。本章从历史背景、现实进程和理论根据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道路的生成逻辑。指出:中国道路的形成以世界历史为背景,以革命为中介,以改革开放为必然选择;中国道路的实践经历了开创、坚持与发展以及在新时代的继续推进三大阶段;中国道路以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想为内在基因,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指引,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理论表达。第三章,中国道路的结构。本章从中国道路的领导主体、价值主体和发展手段三个维度阐释中国道路的结构性内涵。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主体的合法性,在于其先进的领导理念、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其执政地位是人民、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以人为本是现代化的核心,“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进一步发展,正确处理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是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原因;发现和依靠市场,将其力量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并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道路成功的重大保证。第四章,中国道路的优势。本章从比较优势、领导优势、方法优势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道路的成功原因。认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断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比较优势;以战略意识、科学路线、自身建设等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特质,是中国道路成功的领导优势;坚持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资本拉动与劳动创造相统一的辩证智慧,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方法优势。第五章,中国道路的价值。本章从普遍与特殊的角度揭示了中国道路的价值。从普遍性角度而言,中国道路之实事求是的哲学方法,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追求,中国道路的现代性方案,都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普遍性借鉴。从特殊性角度而言,文化大国的后发优势,全球化下的和平崛起,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乃是中国道路成功的独特标识。结语,中国道路的自信,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从“自信是主体必备的素质”与“自信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或经验”两方面探讨了坚定道路自信的必然性。二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竞争两方面揭示了中国道路面临的挑战。三是就坚定道路自信做出了两点探索,即“走自己的路”和注重“人心”的力量。
张东亮[5](2019)在《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中提出本文选取“世界社会主义”的视角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两者揭示的规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以世界社会主义为镜,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何而来,现在的历史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高举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旗,其蕴含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基因,又对世界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拓展。因此,“世界社会主义”的视角对于从全球和人类高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好地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从历史维度和世界广度两个角度进行展开。全文分为三编:第一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走来”,从历史角度选取500年——从社会主义源头走来、170年——从科学社会主义走来、100年——从十月革命走来、70年——从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进程走来、40年——从社会主义改革浪潮走来等五个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节点,在历史中分析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并研究中国实践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意义。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深入体会其“必然性”才可以对社会主义逻辑的展开和未来的发展具有信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其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将理论置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基石之上,从而使得这一理论具备“科学性”;十月革命的炮声为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解答了在生产力不发达国家进行先争取政权在建设的“合理性”,同样作为东方落后国家,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以这种合理性为前提;新中国的建立不是偶然的孤立事件,伴随着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的进展,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一度达到15个国家,中国建国后由于世界冷战格局,只能一边倒的采纳了“苏联模式”,这在当时有着深刻的“历史性”;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独有的,世界范围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僵化的苏联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尝试,但是只有中国走出了一条坚持社会主义却走向“改革开放”的新路,这显示了巨大“开创性”。第二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首先分析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从政党、党员数量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等方面遭遇了比较大的挫折;作为现存的社会主义政权,越南、朝鲜、古巴、老挝都经历了艰难的时期,目前开启了探索具备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种“低潮”的大环境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耀眼的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高举起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体现在在实践方面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有了新的调整,体现在在思想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逐步进入到以中国为中心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第三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化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税收、福利政策和国家调控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调整,这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把握时代走向未来,本编从新科技革命、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三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地位,中国在诸多领域开始进入科技的领跑区,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呼唤世界社会主义的又一次飞跃。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是各民族历史融合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其形成的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全球化观点,并积极参与当前全球化的实践。面对当前发达国家的单边主义和闭关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引导全球化发展方向。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进行着深入的调整,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将成为时代背景,新时代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积极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努力实现和平崛起,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保持“底线思维”,是对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超越,因此必将引领社会主义走向复兴。
崔立如[6](2018)在《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关系被广泛讨论。在国际关系复杂且不确定的演变中,中国将在国际秩序中扮演何种角色?中共十九大之后,"强起来"的中国要争取在一个相互依赖与互联性更大的世界经济体系当中,获得具有更大主动性的地位。新时代的中国外交需要以高度的智慧和实用的政策有效应对前所未有的复杂课题,尤其需要努力在两个并行的进程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作为崛起大国中国既要追求更大的安全与发展空间,更加重视现实主义的国家之间竞争问题;与此同时,中国还要努力维护建立在相互依赖关系基础上的全球经济体系和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性。
张学广,秦海力[7](2018)在《从“人类解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观的演进历程》文中认为力图肩负改变人类命运的重任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的一项重要使命。马克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依据自己对现代性展开的理解,提出"人类解放"概念,促进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的国际主义运动,主导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在这一进程的引导下,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政治崛起就是对人类命运的一项重要贡献。但是,随着20世纪晚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中国及时作出新的时代判断,调整自己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对改善人类命运又作出自己的新的贡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不仅可以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征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观作出新的发展。
李相军[8](2018)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文中提出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愈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标志着全球化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也由“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时代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如下: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在观察思考时代、学习借鉴前人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造的产物,鉴此,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形成发展过程等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社会现实发展的总体逻辑与马克思本人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理论探索的个体逻辑的“化合物”。其次,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本内容提炼为“世界历史的生成”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两个主题。主要从世界历史生成的历史前提、动力机制、路径机制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历史的生成”;着重从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必然性、现实性、现实路径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再次,阐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关系。秉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相互为用的观点,着重论述了后者对于前者的方法论意义以及前者对于后者的论证、深化、丰富等作用。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从“提供审视当今中国最近百余年历史的世界历史视野”、“提供判明当今中国国际环境的理论武器”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孟斌斌[9](2015)在《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费开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费开支在大国兴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古往今来所有大国面临的重要议题。一直以来军费开支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军费开支为投入的战争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推动着国际体系的演变。然而,战争会带来无尽的灾难。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主题。我国一直以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倡导并维护着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科学合理的军费开支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是推动和平发展、破除“中国威胁论”必须回答的战略课题,是建设“两个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冲突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围绕“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的误解及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保障我国和平发展对军费开支提出什么样的需求”,“军费开支对和平发展有什么样的助推作用”的总体思路来展开。大国的竞争充斥着国际格局的演进,我国在经历了列强欺凌的“挨打”阶段和贫穷落后的“挨饿”阶段后,终于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曙光。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发展不乏“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西方学术界主要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个主要理论视角来看待我国的发展壮大。西方媒体舆论则充斥着“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棒杀”与“捧杀”的论调。以外交数据和军费开支数据为基础,采用政策弹性的方法,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驳斥,进一步支撑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事实。我国的和平发展对军事力量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军事力量建设的唯一财力支撑是军费开支。从历史上大国兴衰更替中的军费开支变化规律入手,探讨了军事力量建设、军费开支和大国兴衰的历史变迁。然后回到现实,具体讨论了我国和平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对于军事力量的需求及现阶段我国军事力量水平与和平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军事力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人与物,随着科学技术及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军事力量水平所需的费用越来越高昂。国防是公共物品,所以高昂的军事力量建设投入只能来自于国家的财政开支,也就是说,军费开支是军事力量建设唯一的财力支撑。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军费开支在大国兴衰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国家的发展既要有生产性努力,也要有分配性努力。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与国间利益相关性逐步提升,经济政治利益分配的秩序越来越左右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军费开支作为可置信的分配性承诺,在塑造国际社会利益分配秩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按照该逻辑,构建了军费开支、斗争性努力和大国发展的框架对近代以来我国的军费开支进行了案例研究。我国和平发展对军费开支的总体规模和结构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军费开支的绝对值、军费负担及人均军费开支的数值在全球各大国中并不处于占优地位。我国的军费开支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不相称。保障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总体规模要体现我国军费开支的演进规律、要与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要求相一致、要符合军事力量建设的基本规律。装备发展是我军升级转型的核心。以“奥古斯丁定律”为基础,对英美国家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过程中主战武器装备系统成本增长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军队的军事人力资本提升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规律,脱胎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军费体系特别是人员费用决策必须适应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发展。要基于市场经济规律和军队战斗队本质属性来制定军费开支,才能够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军事人员的努力程度,提高军事人力资本。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在和平年代,军事训练是落实全新作战理念、熟悉新式武器装备、摸清新型战争环境的基本途径。我军现阶段还处在信息化军事训练的初级阶段,要完成信息化战争的军事训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军事人力资本的提升在新型作战理念指导下加强军事训练。军费开支必须与军队信息化训练的规律相适应,并积极牵引军事训练的进行。保障我国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从军兵种来看,重点向海空军倾斜,从项目来看,装备费、人员费、训练费要并驾齐驱,稳步上升。军费开支的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对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首先,军费开支创造总需求。作为政府开支的重要部分,军费开支可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这种作用尤其在需求短缺的情况下发挥得更为明显。在需求疲软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军费开支可以提高对现有资本存量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军费开支具有“衍生”影响。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来看,军事部门是“强迫性”现代化的社会部门,军队中先进的制度要素逐步地由军事领域传播至社会的各个领域,拉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经济溢出的角度来看,由军事部门力量完成的基础设施、先进技术等都会明显地拉动民用经济的发展。当军事力量为民用工程服务、参与抢险救灾等非军事行动时,外部性发挥得更为明显。武器装备研发设计生产的整个国防工业基础从产业内部关联、技术两用等方面促进着整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采用结构计量(structureform)的范式对我国军费开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军事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正在逐年提升,对民用部门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改善。采用简化计量(reducedform)的范式对军费开支的福利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国防产业布局、户籍流动、溢出效应、基础设施、社会分层等机制,军费开支对贫富差距具有改善作用。适应和平发展确定合理军费开支。军费开支要弥补“忍耐期”缺口,达到国际平均水平,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使得军费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要优化军费开支结构,调整装备费、人员费、训练费比例,向新型作战力量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要建立军费开支的增长机制,构建满足人力资本激励要求的人员费增长机制,适应装备更新换代成本增长规律的装备费用增长机制,适应军事训练活动规律的训练费用增长机制。军费开支要适应国家快速发展要求,与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与财政体系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国防工业发展阶段相适应。要发挥军费“增殖”效应,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进一步加强溢出效应。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政策弹性的角度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驳斥。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外界的种种质疑,其中“中国威胁论”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声音。从军费开支和外交行为两个维度入手,研究了全球主要大国的政策弹性,从数据上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2.从可置信承诺的角度研究了军费开支在大国和平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军费开支不仅仅对于武器装备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还间接地传递着一个国家战斗性意愿的信号。这种可置信的战斗性承诺对于塑造全球秩序中的机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最终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3.从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出发,研究了我国和平发展中的国家利益拓展重点方向及其对军事力量和军费开支提出的需求。根据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发展理论,未来拥有丰富资源、具有庞大未饱和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非洲地区是我国资源进口、对外投资、商品出口的重要方向。要保障这些国家利益不受侵犯,就必须发展航路保障和远程投送方面的军事能力,这些能力的建设对于军费开支提出了全新的需求。4.对武器装备的成本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武器装备成本存在着系统性的长期增长趋势,其中海空军主战武器装备平台的成本增长速率较高。这一规律对和平发展中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费用开支提供了较科学的参照系鉴。5.对我国军费开支进行了经济效应分析,发现我国军费开支具有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军费开支有助于经济增长,从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和规模性分析了其经济机理。军费开支有助于改善收入差距,从三线建设、外部性、人口流动、社会分层等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后面的经济机理。
陈大鹏[10](2014)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立足于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行性研究,希望在归纳和总结和平发展道路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它之所以提出和确立的原因,它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中国应采取何种措施有效应对,以确保和平发展道路走得通。基于此,文章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在这一部分中,我主要从背景分析、基本内涵、基本特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和平发展这一道路本身,希望对其有个全面、清晰的解读。第二部分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我从必然性和可行性两个层面论述中国为何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三部分是中国走通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在这一部分,我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综合分析和平发展道路可能或已经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以此发现问题并防范于未然。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承接,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针对文章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我主要从培养和增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全球共识、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构筑稳定、合理的外交布局、用和平发展的实践推进和平发展道路这四个方面给出应对之道,在这四个大的层面之下,我又分别从具体的小视角加以论述,不仅着眼于眼前问题,而且从更加长远的眼光考虑和平发展道路,希望能够为中国走通和平发展道路尽一份微薄之力。整篇文章思路和行文比较清晰,严格遵循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由于才疏学浅,文章中有不足和错误的地方,恳请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必然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必然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成果清理总结 |
三、问题、思路与方法 |
四、难点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理论与“逻辑”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前提 |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新时代 |
二、发展与发展逻辑 |
第三节“逻辑”分析 |
一、四个逻辑的提出依据 |
二、四个逻辑的划分标准 |
三、四个逻辑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现实前提:坚持中国问题导向 |
二、现实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三、现实问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进程 |
一、结构转型——欠发展初期着重发展动力 |
二、整体转型——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平衡 |
三、整体转型升级——发展起来以后致力于国家治理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规律 |
一、立足中国现实的生产力发展规律 |
二、围绕中国发展的总体性辩证规律 |
三、融入中国实践的历史性生成规律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运用 |
三、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认识与应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成 |
一、邓小平理论——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富起来”理论的深化发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强国理论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 |
一、坚持基本原理与历史生成的统一 |
二、坚持遵循规律性与发挥主体性的统一 |
三、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
一、最高价值追求:共产主义 |
二、终极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价值追求主体: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演进 |
一、以人民富裕为本——发展生产力 |
二、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 |
三、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启示 |
一、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 |
二、科学对待人与人的关系 |
三、注重强调人与精神的关系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基础 |
一、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二、现实力量:生产力发展与世界普遍交往 |
三、国际经验: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选择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进程 |
一、基于现实国情的“跟跑”阶段 |
二、主体意识觉醒的“追跑”阶段 |
三、实践主体自觉的“领跑”阶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贡献 |
一、贡献中国发展方案 |
二、宣告西方中心论破产 |
三、提供新型现代性文明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需要继续拓展的方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4)中国道路的哲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从学理上阐释中国道路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改革成功原因研究 |
二、中国模式研究 |
三、中国道路研究 |
第三节 观点与分析框架 |
一、观点、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道路的概念 |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概念界定 |
一、“道”与“路”:中国道路的传统文化内涵 |
二、中国道路: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路径 |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概念辨析 |
一、中国道路的广义与狭义 |
二、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
第二章 中国道路的生成 |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历史背景 |
一、世界历史的形成与中国的“变局” |
二、中国革命是中国道路的必然中介 |
三、改革前三十年对中国道路的奠基 |
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现实进程 |
一、中国道路的开创 |
二、中国道路的坚持与发展 |
三、中国道路在新时代的继续推进 |
第三节 中国道路的理论根据 |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想是中国道路的内在基因 |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道路的精神指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 |
第三章 中国道路的结构 |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领导主体:中国共产党 |
一、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概念 |
二、从历史与现实维度看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合理性 |
三、从领导与服务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价值主体:人民 |
一、现代化的核心:以人为本 |
二、“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 |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道路中的发展手段:社会主义市场 |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 |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四章 中国道路的优势 |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比较优势 |
一、方向优势 |
二、理论优势 |
三、制度优势 |
四、文化优势 |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领导优势 |
一、战略意识 |
二、科学路线 |
三、自身建设 |
第三节 中国道路的方法优势 |
一、坚持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相统一 |
二、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统一 |
三、坚持资本拉动与劳动创造相统一 |
第五章 中国道路的价值 |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普遍价值 |
一、中国道路的哲学贡献 |
二、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追求 |
三、中国道路的现代性方案 |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特殊价值 |
一、文化大国的后发优势 |
二、全球化下的和平崛起 |
三、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 |
结语 中国道路的自信 |
第一节 坚定道路自信的必然性 |
一、自信是主体必备的素质 |
二、道路自信是中国成功的重要经验 |
第二节 中国道路面临的挑战 |
一、执政能力的挑战 |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 |
第三节 坚定道路自信的抉择 |
一、走自己的路 |
二、哲学视角下“人心”与“制度”的考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三、创新之处和写作难点 |
第一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走来 |
第一章 500年—从社会主义源头走来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政治文化的积淀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源起和发展 |
一、社会主义思潮诞生的背景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 |
一、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必然性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
第二章 170年—从科学社会主义走来 |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与发展 |
一、创立的时代背景 |
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 |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
第二节 同期的其他社会主义流派 |
一、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 |
二、英国的改良社会主义 |
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 |
四、俄国的民粹主义 |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
第三章 100年—从十月革命走来 |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
一、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三、德匈保等多国无产阶级革命 |
四、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
第二节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 |
一、标志着社会主义主要阵地向东方转移 |
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三、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本国化的实践 |
第四章 70年—从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进程走来 |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 |
一、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发展 |
二、社会主义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
第二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世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进程关系 |
一、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 |
二、美苏阵营势力影响 |
三、苏联对新中国的援助 |
第三节 新中国的建立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 |
一、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成功结合 |
二、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和实践 |
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
第五章 40年—从社会主义改革浪潮走来 |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的改革浪潮进程 |
一、苏联模式及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
二、苏联及苏东社会主义各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尝试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世界改革浪潮的关系 |
一、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历程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飞跃 |
一、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意义 |
第二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现实形式 |
第一章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发展态势 |
第一节 低潮—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
一、社会主义政权的大量丧失 |
二、共产党组织大规模减少 |
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潮流大规模衰退 |
第二节 反思—打破苏联模式的调整 |
一、亚非拉社会主义理论政策的调整 |
二、西欧共产党组织的调整 |
三、对“欧洲共产主义”的衰落的反思 |
四、共产党组织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 |
第三节 探索—寻找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
一、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开放道路 |
二、老挝:“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的特色道路 |
三、古巴: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
四、朝鲜:“主体思想”迈向改革开放之路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邓小平到习近平的探索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
三、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四、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新调整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 |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到以中国为中心的时代 |
一、社会主义从西向东的发展 |
二、中国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 |
一、实现“现代化”的几条路径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崛起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全方位的继承与发展 |
二、几个突出成就 |
第三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 |
第一章 新科技革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代对科技革命认识的发展 |
一、科技创新地位论 |
二、科技创新道路论 |
三、科技创新体制论 |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呼唤世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
一、新科技革命新发展给世界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 |
二、新科技革命的新发展促使世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
第二章 全球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
一、从马克思和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分析全球化本质 |
二、全球化的进程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影响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观点 |
一、新时代中国对全球化的新认识 |
二、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当前全球化的实践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引导全球化发展方向 |
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
二、倡导全球化发展新机制 |
三、指明了人类共同繁荣方向 |
第三章 世界社会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世界发展的深刻影响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二、劳资分配和国家职能转变 |
三、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 |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
二、社会主义前途光明是历史的必然 |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现实性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 |
二、积极推进大国国关系框架 |
三、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并实现和平崛起 |
四、保持“底线思维”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引领社会主义走向复兴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
二、新时代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崛起”与“和平发展” |
二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
三“强起来”的中国与国际秩序演变 |
(7)从“人类解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观的演进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注人类命运需要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
二、“人类解放”的历史性诉求 |
三、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国际主义 |
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判断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8)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拟解决的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性影响 |
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世界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欧洲古代朴素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欧洲近代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探索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历程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酝酿阶段 |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阶段 |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世界历史的生成 |
第一节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及其特征的界定 |
一、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 |
二、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特征的界定 |
第二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历史前提 |
一、封建社会的地域历史性 |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历史性 |
第三节 世界历史的肇始及其生成的时间节点 |
一、资本主义时代开启世界历史的进程 |
二、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开创世界历史 |
第四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动力机制及其运行的复杂性 |
一、世界历史生成的经济动因 |
二、世界历史生成的政治动因 |
三、世界历史生成的文化动因 |
四、世界历史生成动力机制运行的复杂性 |
第五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路径机制 |
一、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博弈 |
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博弈 |
第六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多重维度 |
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
二、人的地域性存在向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的历史过程 |
第七节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
一、人类一直未能摆脱自身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
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
第四章 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 |
第一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历史必然性 |
一、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的丧失 |
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现实性 |
一、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创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
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锻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主体 |
三、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提供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契机 |
四、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 |
第三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现实路径 |
一、资本主义文明国家同时革命论 |
二、前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发展跨越论 |
第四节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具有一致性 |
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
第一节 唯物史观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作用 |
一、奠定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 |
二、促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现革命性变革 |
三、赋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特殊品质 |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唯物史观的作用 |
一、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过程中论证唯物史观 |
二、从世界历史高度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
三、从世界历史视角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与各国特殊道路的关系 |
第六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
第一节 提供审视当今中国最近百余年历史的世界历史视野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防止和平演变 |
第二节 提供判明当今中国国际环境的理论武器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逆全球化现象 |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崛起 |
三、传统全球化向着新型全球化的方向转变 |
第三节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中国的全球化实践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 |
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下实现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费开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1.1.2 破除“中国威胁论”必须回答的战略课题 |
1.1.3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研究 |
1.2.2 对军费开支的研究 |
1.2.3 对中国和平发展中军费开支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格局演化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确立 |
2.1 大国竞争与当今国际格局的形成发展 |
2.1.1 国家与大国 |
2.1.2 当今国际格局的形成 |
2.1.3 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大国竞争 |
2.1.4 大国体系中的军事能力及军费开支 |
2.2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演变 |
2.2.1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挨打”地位 |
2.2.2 建国后扬眉吐气却贫穷落后的“挨饿”局面 |
2.2.3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复兴曙光降临的崛起态势 |
2.3 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战略定位 |
2.3.1 我国和平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2.3.2 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定位 |
2.4 西方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误读 |
2.4.1 西方学术理论界对我国和平发展的误解与质疑 |
2.4.2 西方政要与传媒对我国和平发展的误导与偏见 |
2.5 “中国威胁论”不成立:基于政策弹性的分析 |
2.5.1 军费开支是“中国威胁论”的核心因素 |
2.5.2“政策弹性”衡量“威胁” |
2.5.3 数据,方法与假设 |
2.5.4 结论:和平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和平发展、军事力量建设与军费开支 |
3.1 大国兴衰中军费开支的历史昭示 |
3.1.1 人类社会早期帝国兴衰中的军费开支 |
3.1.2 欧洲霸权崛起中的军费开支 |
3.1.3 工业革命后全面战争时期的军费开支 |
3.1.4 原子时代的军费开支 |
3.2 我国和平发展对军事力量的需求 |
3.2.1 不断增长的经济总量对于军事力量投入提出要求 |
3.2.2 不断增加的海外贸易对于航路保障需求 |
3.2.3 不断拓展的海外投资对于远程投送力量的需求 |
3.3 我国军事力量现状不能满足和平发展的需要 |
3.3.1 我国军事力量在大国中的相对位置 |
3.3.2 我国军事力量不能满足和平发展的使命任务 |
3.4 军费开支是军事力量建设的财力支撑 |
3.4.1 军事力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与物 |
3.4.2 军事力量水平提升的成本越来越高 |
3.4.3 公共品属性决定着军事力量建设的财力来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兴衰 |
4.1 引言 |
4.2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发展的概念性框架 |
4.3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发展的基准模型 |
4.4 大国发展的发散模式 |
4.5 大国发展的收敛模式 |
4.6 军费开支、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兴衰框架下我国经验分析 |
4.6.1 互补性系数的变化对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解释 |
4.6.2 决定性系数的变化对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解释 |
4.6.3 经验分析的结论与不足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满足我国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适度规模 |
5.1 当前我国军费开支的现状与问题 |
5.1.1 我国军费开支的现状 |
5.1.2 我国军费开支存在的问题 |
5.2 保障和平发展的军费总体规模分析 |
5.2.1 军费开支的演进规律要求军费规模稳步增长 |
5.2.2 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要求军费规模稳步上升 |
5.2.3 军事力量建设的基本规律要求军费规模稳步上升 |
5.3 保障和平发展的军事负担分析 |
5.3.1 军事负担是一个国家军事建设偏好的体现 |
5.3.2 保障和平发展要求我国军事负担适度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保障我国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合理结构 |
6.1 装备发展对军费开支的需求 |
6.1.1 武器装备对军事力量提升具有重大作用:从航母说起 |
6.1.2 我军武器装备面临机械化信息化双重跨越 |
6.1.3 武器装备发展的军费开支需求规律 |
6.1.4 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军费开支需求 |
6.2 军事人力对军费开支的需求 |
6.2.1 现代军事力量的提升重在人力资本 |
6.2.2 合理的激励是提高军事人力资本的关键 |
6.2.3 现阶段我国军人的激励程度较低 |
6.2.4 提高人力资本要求军费开支与军队“战斗队职能”相适应 |
6.2.5 提高人力资本要求军费开支与军人“全寿命发展”相适应 |
6.3 军事训练维持对军费开支的需求 |
6.3.1 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 |
6.3.2 新的作战样式对军事训练提出新的要求 |
6.3.3 我国军事训练活动的间接衡量 |
6.3.4 未来我军军事训练维持费用将会大幅提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和平发展的军费开支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 |
7.1 军费开支的增长效应:规模性和外部性 |
7.1.1 引言 |
7.1.2 军费开支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的经济机理 |
7.1.3 理论模型 |
7.1.4 实证分析 |
7.1.5 我国的军费开支能够助推经济增长 |
7.2 军费开支的福利效应:改善收入差距 |
7.2.1 引言 |
7.2.2 军费开支福利效应的经济机理 |
7.2.3 数据与方法 |
7.2.4 实证分析 |
7.2.5 我国的军费开支有助于改善收入差距 |
7.3 发挥军费开支的经济效应,助推我国和平发展 |
7.3.1 进一步提高军费开支增长效应,促进我国和平发展 |
7.3.2 进一步发挥军费开支福利效应,助推我国和平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和平发展确定合理军费开支 |
8.1 适度提升军费开支规模 |
8.1.1 军费开支要提高至国际平均水平 |
8.1.2 军费开支要弥补“忍耐期”缺口 |
8.1.3 军费开支要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 |
8.2 科学优化军费开支投向投量 |
8.2.1 优化装备费、人员费、训练费比例 |
8.2.2 军费开支要向新型作战力量倾斜 |
8.2.3 军费开支要向基层一线倾斜 |
8.3 建立与军事需求相适应的军费增长机制 |
8.3.1 人员费增长要适应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
8.3.2 装备费增长要适应装备成本增长规律 |
8.3.3 训练费用增长要适应军事训练活动的规律 |
8.4 军费开支要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 |
8.4.1 军费开支要与财税体系改革相适应 |
8.4.2 军费开支要与国防工业改革相适应 |
8.5 军费开支要发挥“增殖”效应 |
8.5.1 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 |
8.5.2 进一步强化溢出效应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1 国家间外交行为数据 |
2 军费开支、斗争性努力的可置信承诺与大国兴衰的数值模拟 |
(1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选题意义和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1.4.2 文章框架 |
第2章 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
2.1 和平发展道路形成的背景 |
2.2 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
2.3 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 |
3.1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3.2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可行性 |
第4章 中国走通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4.1 国内面临的问题 |
4.2 国外面临的问题 |
第5章 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5.1 努力培养和增进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全球共识 |
5.2 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
5.3 构筑合理、稳定的外交布局 |
5.4 用和平发展的实践推进和平发展道路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必然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D]. 刘亚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D]. 赵聪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中国道路的哲学阐释[D]. 刘雷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 张东亮.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J]. 崔立如. 全球秩序, 2018(01)
- [7]从“人类解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观的演进历程[J]. 张学广,秦海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8]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D]. 李相军. 华侨大学, 2018(01)
- [9]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费开支研究[D]. 孟斌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2)
- [1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行性研究[D]. 陈大鹏. 浙江大学, 2014(09)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