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外围公共空间中的图底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曹志洲[1](2021)在《汤姆·梅恩建筑中图底关系的“超越性”研究》文中提出
王馨曼[2](2021)在《江南运河沿岸传统聚落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璐露[3](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田璐[4](2021)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开放社区居住街坊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量建设的封闭住宅小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却也带来空间结构封闭、公共交往缺失、邻里关系淡化,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街区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发布文件推广街区制,提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2018年12月实施的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将“居住街坊”作为住宅建筑组合形式的居住基本单元,更加强调住区的开放性、与城市环境的融合性,社区配套的均衡性,居民公共交往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政策与标准的指向,标志着我国几十年来的居住建筑规划和设计模式将发生改变。基于以上背景,论文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研究基础和理论指导,从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出发,关注城市环境,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和居住街坊与其所临街道的关联性,以尝试解决城市住区结构不合理、城市交通拥堵、邻里关系日渐疏离的现状问题为目标展开研究。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掌握新城市主义与开放社区的形成、发展、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其次,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进一步梳理、归纳总结我国住区现状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然后,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了解和总结国内外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和“开放社区”理念相关的住区结构形式,分析其现存的共性问题和可借鉴的设计要点,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居住街坊用地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结构形态、公共空间布局、环境景观塑造、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探索开放社区理念下,适宜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和生活需求的城市新建开放住区的基本组织单元——居住街坊的设计策略及要点。论文最后以呼和浩特市实际住区项目为例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将步行主导、尺度适宜、人群异质、邻里和谐、安全设计的策略应用到工程实践项目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建筑学视角营造一个有利于加强公共交往、促进邻里和谐、激发街区活力、满足不同居民生活需求、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适宜居住的住区空间环境。为开放社区模式下居住街坊的设计提供具有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李冬[5](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白茹[6](2021)在《谨慎城市更新视角下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提出建国初期的老工业住区作为由福利制跃迁至商品房时代的重要遗留,现已呈现出建筑形态老化、基础设施匮乏、环境质量下降、邻里关系消散等诸多弊端,成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真空”和亟待改善的城市“亚空间”。基于此,本文以谨慎城市更新为研究视角,提出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以期为老工业住区赋予更高的服务效能,使弱势居住群体获得可负担的社会服务和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梳理国内外谨慎城市更新、老工业住区更新的研究进展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谨慎城市更新的内涵、概念模型、更新模式进行了基本解析,对谨慎城市更新应用于老工业住区更新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谨慎城市更新引导下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更新的实施路径。(2)选取三个典型老工业住区作为调研对象,分别对庭院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和公共绿地空间的空间形态、使用功能及绿化景观等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居民的户外活动类型及时空分布特征、各环境要素与居民活动的关联程度等具体的使用实态进行详细分析,调研发现: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包括:公共活动场地类型单一、绿化景观系统布局失衡、道路交通组织缺乏弹性、场所空间归属感缺失。(3)从物质景观、功能特征、场所氛围、社交生活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户外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供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化评价了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的综合质量水平,研究发现:环境可供性整体表现特别消极,难以支撑公共交往活动的发生;景观环境与功能服务体系难以精准回应使用主体的需求,存在供需失配的弊端;社交生活是促进居住群体进行公共活动的重要媒介因素。(4)立足于环境可供性的评价结果,提出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包括:以怡老性运动健身空间、多义性代际互动空间、群体性社团交往空间为主的公共活动空间增补;以生产性庭院绿化、观赏性街道绿化、生态性屋顶垂直绿化为主的绿化景观系统嵌入;以生态性静态停车场地、可达性公共交通站点、生活性慢行街道网络为主的道路交通系统修复;以可识别性街道家具、交往取向“新院落体系”、地域元素转译细部设计为主的场所空间营造。该论文有图79幅,表23个,参考文献83篇。
蔚海涛[7](2020)在《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厦门市城市化率迅速膨胀,城市经历了颠覆性的空间景观巨变。在城市化和二元所有制结构影响下,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成为空间异类和城市孤岛。增量向存量优化的转变使得城中村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研究和实践对象之一,在空间利益和权力博弈的推动下,通常以政府和开发商主导的推倒重建与综合整理使城中村更新逐渐演变为更加激烈的人地矛盾和社会矛盾,城中村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城市非正规性研究是对社会空间和社会场景的再思考,追寻事物或行为的自发性和演变性规律,对日常生活和现有事物客观描述,以强调规范于体制之外的秩序表达。城中村是城市非正规性研究的重要空间场所之一,其内部空间秩序和社会结构展现出现阶段其复杂的公共空间形态和丰富的公共生活场景,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物质基础,成为创造城市生活价值的关键。同时国内现阶段以城市非正规性在城中村研究和更新方面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因此,城市非正规性与城中村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正向价值,既是寻求看城中村的另一种视角,也是对理论实践的客观科学补充。本论文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的工作流。基于城市非正规性理论下的建筑学和城市设计研究,以现象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为支撑,通过结合相关理论和城市更新案例,将城市非正规性特征主导的厦门城中村通过空间主导性将其整合、分类、取样本,并以非正规性视角对其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类比,归纳出厦门城中村空间特征及人群行为特征,并以社区空间和城市空间角度概括出现阶段城中村所面临的微观性和宏观性问题,以此基础提出非正规性空间营造更新的适用性策略。在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中从物质空间和文化基础角度提出针对功能业态、边界空间、内部空间和地域文化的活化更新策略,来寻找城中村与城市共生共享的发展方式。以此总结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后续城中村更新营造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程鑫欣[8](2020)在《格式塔心理学下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孙庄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性特征。传统村落受各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共同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地域性特色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失。针对此问题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村落做了大量研究与保护工作,例如乡土民居角度、历史考古角度、生态保护角度等,而从心理学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较少。传统村落与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忽视从人的角度的研究,然而目前我国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较少。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运用整体论、同型论、“心力场”、“图底关系”,对一个地区的传统村落空间环境进行解读,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个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同时将该策略应用于设计实践,以满足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需要。文章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相关理论,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1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井陉地区传统村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内容,然后分析格式塔心理学下传统村落空间环境整体性、心力场、图底关系的运用方法。其次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对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进行分析解读挖掘出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整体特性,并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提出针对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优化的策略。并以孙庄村为例,依据村内具体的空间环境特征和环境现状,结合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优化策略,分别对村内建筑、街道、节点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的研究成果弥补了井陉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理论研究的不足,同时创新性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对井陉地区传统村落进行解读并提出优化策略,拓展了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途径,同时对当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张宇[9](2020)在《基于空间组构视角下的体育场外部空间研究》文中指出体育场外部空间作为室外公共空间的一种,其作为体育场与城市衔接的过渡空间,一方面可作为承担体育场赛事的补充,另一方面具有市民室外休闲、娱乐、运动、交往等潜能。但现实中,体育场外部空间时常因开放开敞度不够、功能衔接不合理、流线组织不完善、体量组合无组织、设施破旧景观少等问题,呈现出人气活力缺乏、利用率不高,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空间组构作为空间句法与空间设计网络分析的核心概念,具有定量分析,可揭示空间背后隐藏的逻辑组织关系。本文以空间组构为视角,以2个球场诺坎普球场(代表低密度空间布局)、上海虹口体育场(代表高密度空间布局)作为典型案例,采用线段模型、视域模型、空间网络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与实际调研现状和Nikken Sekkei+JPRA Arquitectes、Sasaki事务所设计的改建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目的及意义是探索以空间组构作为理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体育场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体育场外部空间的优化策略。以期今后为新建、改扩建的体育场外部空间优化提供借鉴。
杨舜妮[10](2020)在《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系统微改造策略研究 ——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急速加剧,城中村的变化反映了周围的环境的不断变化。邻校城中村对于大学校园有着住宿、餐饮、购物、创业基地等功能空间的补充作用。这些来自高校的空间诉求为邻校城中村带来了改造和发展的动力。同时,邻校城中村自发非正式的发展模式与自上而下统一规划的校园构成不同的城市景象和空间发展逻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邻校城中村涌入的大量的人口对其公共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村落公共设施和原有的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公共活动需求。各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城市物质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聚焦于邻近深圳大学城的平山村公共空间改造,并通过与深圳的另一邻校城中村——桂庙新村的比较,探讨其公共空间系统微改造的原则及策略,以实现城市空间与周边环境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通过对课题的背景、价值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及案例的综述,明确了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对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以及微改造等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邻校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和空间基本特征;第三章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走访,梳理了平山村的发展历程及村落空间形态的变迁过程,初步探讨了邻校城中村现状的空间形态要素(图底关系、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界面、空间尺度、空间节点),归纳总结了村落公共空间系统的基本形态特征;第四章通过观察、记录,总结了平山村和桂庙新村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特征和空间使用情况,分析了二者在不同空间特征下不同人群行为模式的特性及共性;第五章基于前文对空间形态与空间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在城市系统下的价值与问题,试图挖掘改造的潜力,以此构建对特定场所的改造设计原则和策略;第六章对本文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平山村现行综合整治政策下的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实践性与原则性的参考。
二、建筑外围公共空间中的图底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外围公共空间中的图底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3)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3.1 心理认知 |
2.3.2 社会空间 |
2.3.3 历史文脉 |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开放社区居住街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区发展 |
1.1.2 政策标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新城市主义 |
1.3.3 住区、社区、街区 |
1.3.4 开放社区 |
1.3.5 居住街坊 |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关于新城市主义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关于开放社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关于居住街坊的相关研究综述 |
1.5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新城市主义的相关研究 |
2.1.1 新城市主义的形成发展 |
2.1.2 新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 |
2.1.3 新城市主义的本质特征 |
2.1.4 新城市主义的组织要素 |
2.1.5 新城市主义的表现形式 |
2.1.6 新城市主义的典型开发模式 |
2.2 我国住区发展及相关研究 |
2.2.1 第一阶段-现代城市住宅的早期萌芽阶段 |
2.2.2 第二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缓慢发展阶段 |
2.2.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
2.2.4 第四阶段-21 世纪量到质的多元发展阶段 |
2.3 封闭住区的现状问题 |
2.3.1 封闭住区的形成原因 |
2.3.2 封闭住区的现状问题 |
2.4 开放社区及居住街坊的相关研究 |
2.4.1 开放社区的理念 |
2.4.2 开放社区的构成要素 |
2.4.3 居住街坊的演变发展 |
2.4.4 居住街坊的组成要素 |
2.4.5 开放社区与居住街坊的关系 |
2.5 相关内容和理论的比较分析 |
2.5.1 开放住区与封闭住区的比较 |
2.5.2 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开放社区理念的比较 |
2.5.3 新旧版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案例分析与比较 |
3.1 国内开放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1.1 北京郭公庄一期公租房(2017) |
3.1.2 上海万科翡翠公园(2016) |
3.1.3 分析总结 |
3.2 国内新城市主义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2.1 上海安亭新镇(2019) |
3.2.2 青岛绿城理想之城(2008) |
3.2.3 分析总结 |
3.3 国外开放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3.1 巴黎欧风路住宅设计(1974) |
3.3.2 巴黎Clichy-Batignolles文化街区(2012) |
3.3.3 英国剑桥爱丁顿社区(2019) |
3.3.4 分析总结 |
3.4 国外新城市主义社区案例分析研究 |
3.4.1 美国滨海镇(1981) |
3.4.2 美国肯特兰镇(1988) |
3.4.3 分析总结 |
3.5 对比研究 |
3.5.1 国内外开放社区比较 |
3.5.2 国内外新城市主义社区比较 |
3.5.3 新城市主义理论下开放社区特征总结 |
3.5.4 案例分析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社区居住街坊的设计研究 |
4.1 开放社区设计原则 |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1.2 密接城市原则 |
4.1.3 公共优先原则 |
4.1.4 多元混合原则 |
4.1.5 高效利用原则 |
4.2 居住街坊设计策略 |
4.2.1 步行主导 |
4.2.2 尺度适宜 |
4.2.3 人群异质 |
4.2.4 邻里和谐 |
4.2.5 安全设计 |
4.2.6 小结 |
4.3 规模尺度控制 |
4.3.1 适宜步行的街道长度 |
4.3.2 适宜交往的街坊规模 |
4.4 结构形态设计 |
4.4.1 多接口对接城市 |
4.4.2 多级的密路网结构 |
4.4.3 全覆盖的步行系统 |
4.4.4 街坊组合多样化 |
4.4.5 建筑形态多样化 |
4.5 公共空间设计 |
4.5.1 点线面相结合 |
4.5.2 面状空间—邻里中心 |
4.5.3 线性空间—街道空间 |
4.5.4 点状空间—碎片化剩余空间 |
4.5.5 公共空间多层次立体化布置 |
4.6 公服配套设计 |
4.6.1 公服配套功能混合多样 |
4.6.2 公服配套布局均衡有序 |
4.6.3 公服配套使用开放共享 |
4.7 景观环境设计 |
4.7.1 日照环境 |
4.7.2 夜间照明环境 |
4.7.3 气候、洁污环境 |
4.7.4 景观绿化 |
4.8 管理服务智慧化设计 |
4.8.1 智能安防设备 |
4.8.2 智能车辆管理 |
4.8.3 数字服务设备 |
4.9 后疫情下的思考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项目设计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选址 |
5.1.2 设计要求 |
5.2 总体规划设计 |
5.2.1 规模尺度 |
5.2.2 结构形态 |
5.2.3 公共空间 |
5.2.4 功能配置 |
5.2.5 景观环境 |
5.3 具体空间设计 |
5.3.1 特色街坊 |
5.3.2 活力街道 |
5.3.3 邻里和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之处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图录 |
附录B: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6)谨慎城市更新视角下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工业住区是老旧小区更新的重点对象之一 |
1.1.2 住区既有更新手段及方法滞后于居民的发展需求 |
1.1.3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供需结构不匹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谨慎城市更新 |
1.3.2 老工业住区 |
1.3.3 户外公共空间 |
1.3.4 环境可供性 |
1.3.5 户外公共空间更新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谨慎城市更新理论应用于住区的实践进展 |
1.4.2 环境可供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
1.4.3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谨慎城市更新的内涵、路径及可行性分析 |
2.1 谨慎城市更新的理论内涵及概念模型 |
2.2 谨慎城市更新应用于老工业住区更新的可行性分析 |
2.2.1 点状推进,弹性可控 |
2.2.2 投入微小,效益明显 |
2.2.3 分级引导,组织有序 |
2.2.4 聚力自治,持续发展 |
2.3 谨慎城市更新引导下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更新路径 |
2.3.1 活动空间共享性织补 |
2.3.2 闲置空间功能性替换 |
2.3.3 开敞空间平衡性互动 |
2.3.4 绿化空间一体化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市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及其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老工业住区建设发展概况 |
3.1.1 建设背景 |
3.1.2 发展演变历程 |
3.1.3 老工业住区分布特点与现存概况 |
3.2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
3.2.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
3.2.2 调研对象基本概况 |
3.2.3 调研方法及调研内容 |
3.2.4 调研信息处理及样本回收情况 |
3.3 样本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
3.3.1 庭院空间现状 |
3.3.2 街道空间现状 |
3.3.3 广场空间现状 |
3.3.4 公共绿地现状 |
3.4 样本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
3.4.1 居民户外活动类型及时空分布特征 |
3.4.2 户外活动空间及其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
3.4.3 各环境要素与居民活动的关联程度 |
3.5 哈尔滨市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问题分析 |
3.5.1 公共活动场地类型单一 |
3.5.2 绿化景观系统布局失衡 |
3.5.3 道路交通组织缺乏弹性 |
3.5.4 场所空间归属感缺失 |
3.6 本章小结 |
4 谨慎城市更新视角下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与分析 |
4.1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的概念及评价特征 |
4.1.1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的概念 |
4.1.2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的特征 |
4.2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2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4.3.3 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模型 |
4.4.1 设立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的指标集、评判语集 |
4.4.2 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的构建 |
4.5 哈尔滨市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及分析 |
4.5.1 锅炉厂家属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及分析 |
4.5.2 电机厂家属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及分析 |
4.5.3 东安厂家属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及分析 |
4.5.4 哈尔滨市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谨慎城市更新视角下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策略 |
5.1 多元化的公共活动空间增补 |
5.1.1 群体性的社团交往空间 |
5.1.2 多义性的代际互动空间 |
5.1.3 怡老性的运动健身空间 |
5.2 均好性的绿化景观系统嵌入 |
5.2.1 观赏性的街道绿化 |
5.2.2 生产性的庭院绿化 |
5.2.3 生态性的屋顶垂直绿化 |
5.3 弹性化的道路交通系统组织 |
5.3.1 生活性的慢行街道网络 |
5.3.2 可达性的公共交通站点 |
5.3.3 生态性的静态停车场地 |
5.4 归属感的地域场所空间营造 |
5.4.1 可识别性的街道家具 |
5.4.2 交往取向的“新院落体系” |
5.4.3 地域元素转译的细部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哈尔滨市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可供性表现矩阵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兴起对城市的思考 |
1.1.2 日常都市主义等城市设计理论的可行性 |
1.1.3 现代城市建设使人归属感和安全感缺失 |
1.1.4 通过参与式设计来获取城市空间的价值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5.1 国外 |
1.5.2 国内 |
1.6 研究特色和研究创新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中村非正规性相关概念与实践案例研究 |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中村社区 |
2.1.2 城市非正规性 |
2.1.3 公共空间 |
2.1.4 公共生活 |
2.2 非正规性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日常生活和日常都市主义 |
2.2.2 共享空间和动态·复合型空间 |
2.2.3 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空间行为 |
2.2.4 城市针灸 |
2.3 实践案例分析 |
2.3.1 城中村更新——南头古城更新改造计划 |
2.3.2 城市更新——巴塞罗那城市再生计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调研分析 |
3.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整合分类研究 |
3.1.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概况 |
3.1.2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分类研究 |
3.2 调研内容及调研方法 |
3.2.1 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 |
3.2.2 调研方法 |
3.3 旅游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大社社区 |
3.3.1 概况 |
3.3.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
3.3.3 街区街巷型空间 |
3.3.4 社区节点型空间 |
3.3.5 社区社会生活 |
3.3.6 小结 |
3.4 商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杏林社区 |
3.4.1 概况 |
3.4.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
3.4.3 街区街巷型空间 |
3.4.4 社区节点型空间 |
3.4.5 社区社会生活 |
3.4.6 小结 |
3.5 工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五通社区泥金社和店里社 |
3.5.1 概况 |
3.5.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
3.5.3 街区街巷型空间 |
3.5.4 社区节点型空间 |
3.5.5 社区社会生活 |
3.5.6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中村社区非正规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 |
4.1 非正规空间形态特征 |
4.1.1 社区肌理 |
4.1.2 街巷结构 |
4.1.3 建筑形式 |
4.1.4 活动空间 |
4.1.5 日常生活 |
4.2 非正规空间功能的状态和特征 |
4.2.1 空间功能状态 |
4.2.2 空间属性特征 |
4.3 非正规空间人群的空间行为 |
4.3.1 社区住民 |
4.3.2 商业经营者 |
4.3.3 社区外部人群 |
4.4 非正规空间存在的问题 |
4.4.1 微观性问题 |
4.4.2 宏观性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概念设计 |
5.1 项目概况与诉求 |
5.1.1 概况 |
5.1.2 项目诉求 |
5.2 项目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
5.2.1 区位分析 |
5.2.2 区域业态分析 |
5.2.3 路网交通分析 |
5.2.4 空间演变分析 |
5.2.5 建筑类型分析 |
5.3 “非正规性空间”营造的适用性策略 |
5.3.1 复合型功能营造 |
5.3.2 功能性有机营造 |
5.3.3 参与式社区营造 |
5.3.4 在地性延续营造 |
5.4 项目目标方向 |
5.5 项目更新策略 |
5.5.1 功能业态整合 |
5.5.2 边界空间更新 |
5.5.3 内部空间活化 |
5.5.4 地域文化复兴 |
5.6 非正规性空间对城市设计的思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调研问卷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格式塔心理学下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孙庄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格式塔心理学下的传统村落空间环境 |
2.1 传统村落概念 |
2.2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基础 |
2.2.1 整体论 |
2.2.2 同型论 |
2.2.3 心力场 |
2.3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
2.3.1 图形与背景 |
2.3.2 邻近原则 |
2.3.3 相似原则 |
2.3.4 完形原则 |
2.3.5 简化原则 |
2.4 格式塔心理学下的传统村落空间环境 |
2.4.1 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整体性 |
2.4.2 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心力场 |
2.4.3 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图底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格式塔心理学下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1 井陉地区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2 井陉地区传统村落整体特征 |
3.2.1 传统村落现状 |
3.2.2 调研村落现状 |
3.2.3 传统村落整体特征 |
3.3 井陉地区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分析 |
3.3.1 街巷形态 |
3.3.2 街巷结构 |
3.3.3 街巷尺度 |
3.3.4 街巷界面 |
3.4 井陉地区传统村落建筑特色 |
3.4.1 建筑类型 |
3.4.2 建筑细部 |
3.5 井陉地区传统村落节点空间分析 |
3.5.1 村阁 |
3.5.2 祠堂 |
3.5.3 寺庙 |
3.5.4 戏台 |
3.5.5 其他生产生活节点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
4.1 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存在问题 |
4.1.1 传统风貌的缺失 |
4.1.2 空间环境场所感缺失 |
4.1.3 空间序列的消失 |
4.2 格式塔心理学下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4.2.1 以延续传统风貌为导向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4.2.2 以功能转变为导向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4.2.3 以人性化改造为导向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格式塔心理学下孙庄村空间环境优化 |
5.1 孙庄村基本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历史沿革 |
5.1.3 空间布局 |
5.2 孙庄村空间环境特征及优化需求 |
5.2.1 孙庄村空间环境特征 |
5.2.2 空间环境优化的需求 |
5.3 格式塔心理学下孙庄村空间环境问题分析 |
5.3.1 传统建筑风貌保护不利问题突出 |
5.3.2 街巷空间图底关系混乱问题突出 |
5.3.3 节点空间心力场减弱问题突出 |
5.4 格式塔心理学下孙庄村空间环境优化原则 |
5.4.1 保护图底关系延续传统风貌 |
5.4.2 建筑功能植入提升空间活力 |
5.4.3 优化服务设施满足村民需求 |
5.5 孙庄村空间环境优化设计 |
5.5.1 传统建筑优化 |
5.5.2 街巷空间优化 |
5.5.3 节点空间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空间组构视角下的体育场外部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1.3.1 体育场外部空间 |
1.3.2 空间组构的理论及应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关于体育场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关于空间组构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体育场外部空间的基础研究 |
2.1 体育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2.1.1 体育场与城市结构的关系 |
2.1.2 体育场与边界空间的关系 |
2.1.3 体育场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
2.2 体育场外部空间与城市的关系 |
2.2.1 类型一: 利用交通空间 |
2.2.2 类型二: 利用体育空间 |
2.2.3 类型三: 利用文化空间 |
2.2.4 类型四: 利用休闲空间 |
2.2.5 类型五: 利用商业空间 |
2.3 体育场外部空间的主要问题 |
2.3.1 开放开敞度不够 |
2.3.2 功能衔接不合理 |
2.3.3 流线组织不完善 |
2.3.4 人气吸引力不足 |
2.3.5 体量组合无组织 |
2.3.6 设施破旧景观少 |
2.4 体育场外部空间的典型案例选择及依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场外部空间组构分析 |
3.1 空间组构分析的原则 |
3.2 典型案例的工程概况 |
3.2.1 诺坎普球场概况 |
3.2.2 上海虹口体育场概况 |
3.3 线段模型分析 |
3.3.1 诺坎普球场线段模型分析 |
3.3.2 上海虹口足球场线段模型分析 |
3.4 视域模型分析 |
3.4.1 诺坎普球场视域模型分析 |
3.4.2 上海虹口体育场线段模型分析 |
3.5 空间网络模型分析 |
3.5.1 诺坎普球场空间网络模型分析 |
3.5.2 上海虹口体育场空间网络模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场外部空间组构优化策略 |
4.1 体育场外部空间组构优化原则 |
4.2 可达性优化 |
4.2.1 视域可达 |
4.2.2 交通可达 |
4.3 体量与形态组合优化 |
4.3.1 体量组合 |
4.3.2 形态组合 |
4.4 功能与流线组织优化 |
4.4.1 功能组织 |
4.4.2 流线组织 |
4.5 设施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系统微改造策略研究 ——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中村的存在价值及改造意义 |
1.1.2 邻校城中村与大学校园的共生关系 |
1.1.3 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问题剖析 |
1.1.4 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的变化 |
1.2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有关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
1.3.2 国外的城市更新研究 |
1.3.3 国内的城中村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城中村更新改造实践案例研究 |
1.3.5 邻校城中村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读 |
2.1 城中村 |
2.2 邻校城中村 |
2.3 城中村公共空间 |
2.4 微改造 |
2.4.1 微改造的定义 |
2.4.2 微改造与城市有机更新的联系 |
第三章 平山村发展历程及形态要素分析 |
3.1 发展历程 |
3.1.1 平山村发展历程 |
3.1.2 与桂庙新村发展历程比较研究 |
3.2 外部空间形态要素 |
3.2.1 图底关系 |
3.2.2 空间结构 |
3.2.3 空间功能 |
3.2.4 空间节点 |
3.2.5 空间界面 |
3.2.6 空间尺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学生行为路径地图 |
4.2.1 平山村学生行为路径地图 |
4.2.2 桂庙新村学生行为路径地图 |
4.2.3 对比分析 |
4.3 主要街道行为地图 |
4.3.1 平山村主要街道行为地图 |
4.3.2 桂庙新村主要街道行为地图 |
4.3.3 对比分析 |
4.4 主要节点空间行为核查表 |
4.4.1 平山公园行为核查表 |
4.4.2 桂庙新村凉亭行为核查表 |
4.4.3 观察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山村公共空间微改造策略 |
5.1 空间现状问题 |
5.1.1 公共空间与高校联系不足 |
5.1.2 空间秩序不足导致空间导向性差 |
5.1.3 公共空间对公众活动支持性差 |
5.1.4 公共空间步行连续性差 |
5.1.5 公共节点空间利用低效或缺失 |
5.2 微改造指导原则 |
5.2.1 延续性 |
5.2.2 连续性 |
5.2.3 多元性 |
5.2.4 局部渗透性 |
5.2.5 社区可参与性 |
5.3 微改造策略 |
5.3.1 空间结构的优化 |
5.3.2 新功能空间植入 |
5.3.3 空间尺度的优化 |
5.3.4 空间界面的优化 |
5.3.5 节点空间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建筑外围公共空间中的图底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汤姆·梅恩建筑中图底关系的“超越性”研究[D]. 曹志洲.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江南运河沿岸传统聚落空间研究[D]. 王馨曼. 江南大学, 2021
- [3]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开放社区居住街坊设计研究[D]. 田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谨慎城市更新视角下老工业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白茹. 黑龙江科技大学, 2021(08)
- [7]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D]. 蔚海涛. 华侨大学, 2020(01)
- [8]格式塔心理学下井陉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孙庄村为例[D]. 程鑫欣.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9]基于空间组构视角下的体育场外部空间研究[D]. 张宇. 浙江大学, 2020(01)
- [10]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系统微改造策略研究 ——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D]. 杨舜妮. 深圳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