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

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

一、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凌星月[1](2021)在《农村幼儿家长的教师角色期待研究 ——基于陕西省汉中市S村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家长的想法和要求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访谈法从农村幼儿家长的视角去进行调查,在对S村的所有幼儿家长进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找出家长最关心的幼儿教师角色的内容,并进行归类、总结,进行维度的划分,然后从不同的层面对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家长列举的事例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方面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育教学方面,农村幼儿家长主要期待的角色为知识的超前传递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者;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耐心细致的生活照顾者和行为约束和改良者;在与幼儿交往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情绪抚慰者和榜样示范者;在家长工作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主动沟通者;在教师自身发展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以幼儿掌握知识为目的的反思者。总的来说,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呈现出“简单化”、“传统性”以及“矛盾性”的特点,而造成家长产生如此期待可能的原因既有家长层面的原因,家长层面上是由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教育观念和自我认知造成的,当然也有教育现实的原因。同时家长的期待的教师角色和教师实际承担的角色是有差异的,家长期待教师成为幼儿生活的全权负责者、权威的管理者和家长意愿的绝对服从者,而幼儿教师实际承担着幼儿能力的培养者、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以及家长的合作者。虽然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实际承担的角色有一定的差异,但家长期待中也存在着合理的成分,这对幼教师资队伍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次的调查,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重视家长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二,加强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期待的合理化,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蔡其全[3](2021)在《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中的经典性、基础性、永恒性的问题,是教育研究者必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到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都展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发展功能的关切。在国内,主流的教学本质观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中心”和“起点”。从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文献来看,人们总是从知识学习出发,或者仅仅在知识学习的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的发展问题。当然,仅仅将知识学习作为学生发展的起点、基础,或者主要途径,从逻辑上讲也是合理的。但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育人事业,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人们极易将主要的事情当作首要的事情,把首要的事情当作唯一的事情。很多人就将学生发展的“基础”和“起点”,当做是学生发展中“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所谓知识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下的认识成果,也就是书本知识。现行学校教育当中的知识学习,主要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这种知识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能,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局限。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学生发展是知识学习的可能结果,而不是必然结果。在新时代,旨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需要超越传统的知识授受的“大框架”,重新审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本研究综合运用思辨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澄清了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揭示和确认了知识学习存在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最终,基于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思路。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分六部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该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思路。首先,从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学生素养的培育,人何以发展四个方面概括了本研究的缘起。然后,通过梳理与评析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了推进本研究的可能方向,也明晰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厘清了本研究中的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关于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的理解不一,是造成人们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产生误解的根源之一。因此,我们首先从学科立场与知识类型的角度界说了本研究中的知识涵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总结出当前关于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然后基于对这两种理解的综述,确立了本研究中知识学习的概念范畴。本文中知识学习指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活动,而不是以获得知识为目的或手段的学习活动。第三部分(第二章)考察了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主要认识和观点。在西方,古代教育的认识当中暗含着“知识等于发展”的信念;近代教育阶段,出现了儿童中心与知识中心的“博弈”;现代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得到无比重视,但在实践中知识却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国内,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学界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与西方类似。从国内外的认识来看,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主要存在三种误解: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第四部分(第三章)探讨了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学生“发展什么”与“怎么发展”的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什么”与“如何学”等问题的回答。因此,我们首先澄清了学生发展概念的实质,将发展概念与人的素质结构关联起来。其次,梳理了我国教育在学生发展取向上的几种类型,并指出当前教育价值取向归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事实。最后,探讨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本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取向与素质发展机制的探讨,为后文分析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提供了的理论基础。第五部分(第四、五章)分析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发展局限,该部分是全文核心部分。第四章基于对“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的思想前提的考察,重新确立了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一是不同的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具有不同的发展功能,二是知识学习对不同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归纳出知识学习对于全面发展的功能:知识学习奠定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知识学习为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最后,通过对优秀学生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确认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第五章首先从知识学习对全面发展取向的悖离,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以及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四个方面,论证了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然后,揭示了知识学习对于学习本义的违背、对于学习对象的窄化、对于学习过程的简化,以及知识学习可能存在的其他“教育风险”。最后,通过对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分析、中西方课堂教学的差异比较、典型“发展”案例的剖析等实证方法,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进行了确认。第六部分(第六章)澄明了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问题。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是由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决定的。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基于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的认识,学校教育改革需要在观念层面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在实践层面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姚宇华[4](2017)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组织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不断发展,大学组织逐步由一个封闭性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需遵循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其中外部逻辑须通过内部逻辑发挥作用。外部逻辑主要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相关,内部逻辑则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相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社会变迁,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Ⅱ逐步兴起和发展。作为对理论与实践的回应,论文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进行研究。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遵循提出问题、构建分析框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和结论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理想类型法、历史研究法、组织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需要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动力或原因进行分析。依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和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论文构建了“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就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动力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环境作为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须通过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就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的协同演化方式而言,主要存在自组织的协同演化和他组织的协同演化两种方式。论文以此为分析框架,对国外大学组织模式的历史变迁、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变革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进行了考察。从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看,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相继产生和形成了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T-u型)、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R-U型)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E-U型)三种经典的大学组织模式。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原因或动力看,外部动力表现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内部动力表现为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知识生产模式0、知识生产模式Ⅰ和知识生产模式Ⅱ等三种知识生产形式。总的来说,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是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论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模式变革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MIT自创建以来,在组织模式上先后产生和发展了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等三种组织模式。通过对其变革动力进行的分析表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在美国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MIT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通过对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特征与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历史变迁而言,自清末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相继经历了近代大学组织模式、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等发展阶段。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断裂性和稳定性、移植性和模仿性以及强制性和激进式并重的变革方式等。通过国际和历史比较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组织行动者地位不平等、组织目标外部逻辑彰显、组织技术适切性较为缺乏、组织结构科层化以及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等。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和知识生产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无序与有序相互交织的社会发展路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程度和层次较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在知识生产层面,在独特社会形态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政治权力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理性主义知识观缺失、知识生产体制化滞后及知识型结构模式失衡等特征。总的来说,在我国独特的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他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基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综合借鉴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未来的变革,论文从策略和模式设计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而言,应从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等层面采取相应策略。同时,在当今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I向模式II转型的背景下,论文从组织行动者、组织目标、组织技术、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等要素对未来我国大学组织模式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组织行动者来看,应处理好大学外部行动者和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从“政事一体化”走向“政事分开”,改进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制定和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保障教师地位及提升学生地位等。从组织目标来看,应加强各种目标之间的融合性、平衡目标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提升目标的多样性和个性等。对组织技术而言,应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革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在组织结构上,应分别对行政组织结构和学术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行政组织结构来说,应建立一种“学校—学院—系”三级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点是对学校层次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建立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大学治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术组织结构而言,应在对政府层面的学科分类目录进行相应调整的前提下,借鉴西方一流大学学院设置经验,重视学科属性差异性。在学院设置上,建构一种由基础性学科和实用性学科学院组成的学院结构。同时应加大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就组织权力而言,应坚持以“善治”为指导的权力分配目标、自治和共治统一的权力分配原则和集权与分权统一的权力分配方式以及建构一种“纵向分权”的权力分配模式。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关注了大学组织的“外适应”和“内适应”问题。在大学组织的分析视角上,实现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整合。因此对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胡神松[5](2012)在《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人类对智力劳动成果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当前,发达国家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在注重智力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物质财富的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教育与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把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升知识产权能力,作为本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2005年我国开始制定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国务院颁布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并把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任务,将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作为近期的战略目标。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和文化在近代清末才移植我国,与我国以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以及长期的为政以德和人治传统有很大的差异,导致知识产权在我国存在制度上的缺失和文化上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知识产权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面临诸多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是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无论市场主体还是管理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还不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基本理念还未形成。这就导致了我国一方面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还很少,另一方面已有的知识产权资源流失又比较严重。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市场主体和管理主体的知识产权素质,拓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知识产权教育和文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基础性、艰巨性、长期性等特点。中国入世后,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垄断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知识产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意义显得尤其重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知识产权专业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是时代对我国当前知识产权教育提出的新任务。美、英、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基本上都开设有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如2002年春,日本就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包括四大战略:创新战略、保护战略、应用战略、人才战略。其中人才战略不仅包括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培养有知识产权基本素质的科技人才。韩国已在各类学校建立了125个发明实验班,进行发明创造训练和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培养未来的发明创新人才。2005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国际专题讨论会在日内瓦召开。来自全世界42个国家的与会者呼吁以更全面的方式开展并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工作,鼓励人们更广泛地认知、更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会者还呼吁提供更多资源以支持中小学和大学的知识产权课程。知识产权从娃娃抓起,在小学就开始知识产权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培养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对我国今后公民知识产权素质的提升具有战略性意义。高校是知识产权教育的主阵地,知识产权素质应当成为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应当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来抓。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竞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60%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大多数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机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还很淡薄,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赔偿额每年高达数百亿。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教育,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素质迫在眉睫。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三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知识经济形势下,农民也必须提高知识产权素质,利用知识产权特别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来取得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总之,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中小学生、大学生、行政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农民、服务机构人员知识产权素质,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点等。第二章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概述,阐述了该论文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第三章为知识产权制度、文化和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从知识产权制度与文化的历史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文化现状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分析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第四章为国外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阐述国内外目前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为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阐述了战略规划和战略专项任务,并提出了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价值观、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法律信仰、知识产权能力五个方面战略目标和实际成效。第六章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绩效评价,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上述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进行绩效分析。第七章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实施措施,以高校、中小学、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农民等社会主体为代表重点阐述了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实施措施。第八章为实证研究,以中兴通讯和武汉理工大学为实例阐述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施取得的成效。文章涉及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模型法、统计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的规划和目标,分别从实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联动或互动,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协调统一,营造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实现知识产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交相辉映,共同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熟悉一种制度,形成一种理念,培养一种能力,形成一套机制。第二、提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即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培养知识产权法律信仰、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提高知识产权能力。第三、从管理学的角度构建模型对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进行绩效分析。第四、提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的实施措施。

张琼[6](2011)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的培养举措更多侧重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来进行,而很少从知识教学的角度去探求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现行的知识教学,也不是以应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而主要或仅仅只是从知识掌握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教学。实际上,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立足于知识教学这一微观层面,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进行认识。而知识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外,显然更应关注学生学了知识之后走入生活、走入社会或在工作中要能运用。这才是对知识学习的生活意义的一种体现和追求。围绕“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核心问题,本论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教学的实然取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知识教学转向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知识学习方式变革和知识教学变革及其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全文除引言外,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知识教学的目标转向及其必要性。鉴于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章从知识教学的目标定位入手,在简要回顾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知识教学的实然取向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传统的知识教学主要以培养“知识人”、“认知体”或“认知主体”为目标,而基本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教学中确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仅适应了新型实践形态对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体现了知识教学的生活意义,也有助于克服学生的认知“失灵”问题。因此,知识教学在目标上需要转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章主要是就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关系的已有认识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本章先对中外教育中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历史的检视,进而从当代一些理论研究对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关系的认识中,探寻理解二者关系的趋势和新的动向,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第三章重在分析知识的运用及其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制。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和基础部分。要使知识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上的价值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明确:外在的理论知识和他人经验如何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的实践能力?该过程受到哪些要素或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部分从纵横两个维度对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制进行了揭示。从纵向维度看,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包含六个主要环节:运用知识感知问题情境、发现问题并确认知识运用的目标状态、结合已有知识和情境资源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辩护、将方案付诸实施、监控和调整方案并最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六个环节并非线性的,而是以反思为媒介形成各环节间的“回路”;通过各环节的往复,知识运用过程得以不断调整和修正,直至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从横向维度看,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运用、变式运用、重构运用和综合运用,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的过程和方式体现了知识、实践、创新三者的统一;影响知识运用的主体变量主要包括直接经验、情境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的运用需要综合考虑并结合这些变量才能顺利进行。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旨在知识运用的知识学习过程的变革。在对知识掌握的认知性标准、简单化方式和单一过程类型的反思性批判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标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从知识实际运用的角度看,知识往往表现出复杂性和情境性,相应地,知识的学习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知识学习过程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使用需要考虑知识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基于对前面知识学习现状的反思以及知识性质的认识,有必要改造知识学习过程,以“用中学”重建知识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用中学”是旨在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知识学习方式,其过程体现了学习者将公共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观念和行动,进而实现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习者实现着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双向建构。第五章的主题是“指向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变革”。主要是根据前面有关旨在知识实际运用的知识学习活动的变革,探讨如何调整和变革知识教学体系,为学生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创造教学条件,同时,从知识教学体系变革系统的外部环境系统来进一步探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支撑条件。

张勇[7](2008)在《新形势下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林宪生[8](2001)在《当代地理教育价值取向定位》文中指出1、地理教育的时代使命 空间的相对狭窄,时间的相对加速,是现代人地关系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标志着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空前密切起来,要求人们自觉地去认识地理环境。从知识经济看,我们特别关注知识经济,是由于它的体系的基础是教育,核心是科技,关键是创造型人才。从素质教育看,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因此,从人地系统结构的变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实施素质教育三个方面把握时代,明确地理教育的时代使命。首先,地理教育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认识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任务。其次,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地理教育要重视创新意识培养,担负起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创造型人才的任务。再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地理教育从现在做起,努力培养造就数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

杨莉苹[9](2000)在《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面对 2 1世纪的挑战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本文从知识经济的角度 ,以系统科学的大教育观 ,分析了知识的两大类型及其互补关系 ,进而对当前关于素质教育的诠释的观点进行分析 ,明确指出 :素质教育实质乃是个性教育 ,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人的解放”是教育的主题

宋庆丽[10](2000)在《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灵魂》文中研究指明

二、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幼儿家长的教师角色期待研究 ——基于陕西省汉中市S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服务产品理论
    (二 )角色期望理论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分析
    (一)农村幼儿家长对“好教师”的角色理解
    (二)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类型分析
六、讨论
    (一)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特点分析
    (二)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与教师现实角色承担的差异
七、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八、研究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访谈提纲
致谢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现实回应: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
        (二) 理论省察: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
        (三) 时代诉求:学生素养的培育
        (四) 个人旨趣:人何以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
        (二) 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
        (三) 关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
        (四) 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学习
    一、知识界说
        (一) 知识的立场与类型
        (二) 知识的相关概念
        (三) 本文中的知识
    二、知识学习的涵义
        (一) 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
        (二) 知识学习的涵义界定
        (三) 知识学习的概念辨析
第二章 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西方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
        (一) 古代教育中的认识
        (二) 近代教育中的认识
        (三) 现代教育中的认识
    二、国内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理解
        (一) 民国初期:“死读书”与“学做合一
        (二) 建国之后:“知识至上”与“开门办学”
        (三)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学习的超越
    三、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
        (一) 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
        (二) 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
        (三) 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 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
    一、学生发展的实质
        (一) 发展概念述评
        (二) 学生发展的实质
    二、学生发展的取向
        (一) 知识取向与发展取向
        (二) 学生发展的取向类型
        (三) 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向
    三、学生发展的机制
        (一) 发展的本能与可能
        (二) 学生发展的机制
第四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
    一、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立论基础
        (一)知识学习的双重功能
        (二) 为什么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
    二、知识学习与素质发展的结构剖析
        (一) 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
        (二) 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发展功能
        (三) 知识学习对不同素质的发展功能
    三、知识学习在全面发展中的功能表现
        (一) 知识学习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
        (二) 知识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
        (三) 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
        (四) “优秀学生”的成长透视:知识学习全面发展功能的案例剖析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
    一、理论分析: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
        (一) 全面发展取向的背离
        (二) 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
        (三) 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
        (四) 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
    二、现实表征:知识学习具有哪些发展局限
        (一) 坍缩学习的本义
        (二) 窄化学习的对象
        (三) 简化学习的过程
        (四) 知识学习的可能风险
    三、实证分析:知识学习发展局限的确认
        (一) 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
        (二) 中西方学生发展状况与课堂教学的比较
        (三) 典型的“发展”案例
第六章 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
    一、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
        (一) 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二) 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
        (三) 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二、如何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一) 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
        (二) 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
        (三) 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
    三、基于知识学习发展功能与局限的教改启示
        (一) 观念转变:更新知识观与学习观
        (二) 实践变革: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2.1.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2.1.2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
    2.2 理论基础
        2.2.1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
        2.2.2 知识社会学理论
        2.2.3 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大学组织分析内部和外部视角的整合
        2.3.2 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2.3.3 知识生产模式演变及分析维度
        2.3.4 大学菱形组织模式的构建
        2.3.5 分析框架:“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模型
3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3.1 知识生产模式0与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
        3.1.1 中世纪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3.1.2 知识生产模式0的特征与变革
        3.1.3 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与变革(T-U型)
    3.2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
        3.2.1 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3.2.2 第一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Ⅰ的形成与发展
        3.2.3 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与变革(R-U型)
    3.3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探索
        3.3.1 转变中的景观:知识价值社会的变迁
        3.3.2 第二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Ⅱ的产生与发展
        3.3.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探索(E-U型)
4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4.1 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4.1.1 组织行动者
        4.1.2 组织目标
        4.1.3 组织技术
        4.1.4 组织结构
        4.1.5 组织权力
    4.2 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4.2.1 组织行动者
        4.2.2 组织目标
        4.2.3 组织技术
        4.2.4 组织结构
        4.2.5 组织权力
    4.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探索
        4.3.1 组织行动者
        4.3.2 组织目标
        4.3.3 组织技术
        4.3.4 组织结构
        4.3.5 组织权力
    4.4 MIT组织模式变革的案例分析
        4.4.1 社会变迁下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4.4.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关系
5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特殊性分析
    5.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透视
        5.1.1 近代大学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5.1.2 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5.1.3 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发展
    5.2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5.2.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
        5.2.2 中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5.3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5.3.1 社会层面:独特的社会形态
        5.3.2 知识生产层面:政治权力规划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6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审思
    6.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
        6.1.1 社会层面:构建以“善治”为目标的“治理型”社会
        6.1.2 知识生产层面:重构知识生产模式
        6.1.3 大学组织层面:优化变革理念与方式
    6.2 中国未来大学组织模式的具体设计
        6.2.1 组织行动者
        6.2.2 组织目标
        6.2.3 组织技术
        6.2.4 组织结构
        6.2.5 组织权力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概述
    2.1 基本理论
    2.2 相关概念
第3章 知识产权制度、文化和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知识产权制度与文化的历史分析
    3.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文化的现状分析
    3.3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分析
第4章 国外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及启示
    4.1 美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
    4.2 日本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
    4.3 英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
    4.4 德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
    4.5 启示
第5章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构建
    5.1 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2 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
    5.3 战略内容与实际成效
第6章 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绩效评价
    6.1 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因素分析模型
    6.2 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因素对战略效率贡献度数理模型
    6.3 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以高校为例
第7章 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实施措施
    7.1 点面结合的宣传与普及战略实施措施
    7.2 教育与培训战略实施措施
    7.3 重大专项综合保障战略实施措施
第8章 实证研究
    8.1 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
    8.2 武汉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知识教学的目标转向及其必要性
    第一节 知识教学的实然取向:缺失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一、塑造“知识人”
        二、培养“认知体”
        三、发展“认知主体”
    第二节 知识教学的应然取向:培养实践能力
        一、适应新型实践形态对人的实践能力提出的要求
        二、体现知识教学的生活意义
        三、克服学生的认知“失灵”的需要
第二章 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关系的已有认识
    第一节 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关系的历史检视
        一、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中知识与实践关系的回溯
        二、西方传统教学思想中知识与实践关系的回溯
    第二节 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关系的当代走向
        一、知识教学要面向实践—来自新的智力理论的观点
        二、在知识教学中“引入”实践—来自当代认知心理学①的观点
        三、让知识教学“融入”实践—来自情境活动理论①的观点
第三章 知识的运用及其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制
    第一节 知识运用的两种取向
        一、两种不同的问题:认知问题与实际问题
        二、两种不同取向的知识运用:认知取向与实践取向
        三、区分两种不同取向的知识运用的教学意义
    第二节 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一、实际问题解决
        二、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的方式
        一、直接运用
        二、变式运用
        三、重构运用
        四、综合运用
        五、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的方式与知识创新
    第四节 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与其他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知识运用与直接经验
        二、知识运用与情境感知能力
        三、知识运用与操作能力
        四、知识运用与交往能力
        五、知识运用与反思能力
第四章 旨在知识运用的知识学习过程的变革
    第一节 重考“知识学习”
        一、知识学习标准重解:不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算不算掌握了知识?
        二、知识学习方式重解: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知识都可以这样学习吗?
        三、知识学习过程的类型化重解:不同类型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否存在差异?
    第二节 知识的性质及其对知识学习的要求
        一、知识的性质
        二、知识的性质对知识掌握要求
    第三节 旨在知识运用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用中学”
        一、知识学习转向“用中学”的意义
        二、“用中学”的涵义与特征
        三、“用中学”的发展价值
        四、“用中学”的基本过程
        五、“用中学”中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双向建构
第五章 指向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变革
    第一节 促进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知识教学变革的内容
        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调整知识教学的目标
        二、以实际问题情境为依托呈现教学内容
        三、从知识学与用统一的角度展开教学过程
        四、建立凸显知识实际运用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二节 知识教学变革的内外部条件
        一、课堂环境改造
        二、课内知识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的结合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四、教师培养制度的跟进
        五、社会资源条件的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新形势下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提出
二、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特征
    (一)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现代技术工人的要求
    (三)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扭转中等职业学校的不利局面
    (四)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营造有利于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
    (二)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
    (三)改革职业教育课程
    (四)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

四、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幼儿家长的教师角色期待研究 ——基于陕西省汉中市S村的调查[D]. 凌星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D]. 蔡其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D]. 姚宇华. 武汉大学, 2017(06)
  • [5]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D]. 胡神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6]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 张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新形势下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 张勇. 重庆行政, 2008(01)
  • [8]当代地理教育价值取向定位[A]. 林宪生. 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1
  • [9]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J]. 杨莉苹.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S1)
  • [10]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灵魂[J]. 宋庆丽. 江西社会科学, 2000(12)

标签:;  ;  ;  ;  ;  

从知识经济看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