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升油田南部储层特征及储层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乔,宋立新,韩亚杰,赵会民,刘颖[1](2021)在《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文中研究指明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三段是该区的主要含油层系之一,为了弄清该段储层的沉积特征及展布规律,基于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应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该段的沉积相类型、沉积体系展布等开展了研究。根据各层序边界在岩性、测井、地震及古生物等资料上的标志特征,认为雷家地区沙三段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和SQ3,各三级层序均又细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和高位体系域(TST+HST);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其中扇三角洲包括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等3种亚相,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等微相,湖泊相包括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深湖亚相;SQ1扇三角洲砂体的沉积特征受控于断裂活动、古地貌形态及物源供给;在东部陡坡带,SQ1的LST扇三角洲砂体与上覆TST+HST和SQ2的泥岩形成上生下储式生储组合,是岩性油气藏有利的勘探目标。该研究成果对雷家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杜淼[2](2020)在《辽河新开油田沙河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渤海湾盆地北部,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的南部,是一个大型的基于中央凸起背景下的单斜构造,走向为南北向,末端向西,倾向为南东方向。研究区探明率较低,存在较大的待探明区域,同时采出程度低,需要进一步细致研究。本文综合利用岩心资料、录测井资料以及三维地震资料等数据,首先将地层重新划分对比,在此基础上落实全区构造特征,采用地震反演的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再结合沉积相以及储层的物性、展布等特征,对研究区内油气成藏的模式及主控因素进行探讨。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构造活动期次较多,研究区内主干断层为二界沟断层与新开断层,均是北东向的走向,长度延伸较长,控制全区的构造与沉积。新开油田沙河街组油层发育的优势相带为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这两种相带发育厚层的油气藏,而在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其他相态发育的砂体单层厚度比较薄,连通性差,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沉积相带对油层展布的控制程度很高。研究区主要发育的是沙河街组一段及三段的砂岩储层,由于沉积环境变迁,沉积相变动较大,储层沉积类型复杂。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源来自于相邻生油洼陷,发育有多套储盖组合,同时研究区构造条件复杂,在断层附近的构造高部位处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藏资源,油水关系相对混乱,不存在统一的油水界面。
马倩[3](2018)在《Dashrabt构造J3k-o气藏开发工程设计》文中提出Dashrabt构造属Xsaer山前构造,2012年在AMH东部的Zora地区采集了三维地震面积1090km2,Dashrabt地区位于三维地震覆盖区内。2016-2018年对Dashrabt地区进行了多轮次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其中2018年初完成了 4x4地震测线的加密解释。2017年1月一2017年7月在Dashrabt构造上完钻第一 口探井Dat-21井,该井位于Dashrabt构造断层附近的高点,测试为中-高产气井。已开发的临区在开发生产中,呈现出“前期采速高,稳产能力不足,中期高产水,治水措施效果差”的特点,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强,断层、裂缝发育,部分层位缝洞发育,气田均为高压或异常高压油水碳酸盐岩气藏。由于临区气田对裂缝的认识不足导致气田方案设计存在采速过高,井位设计不合理,实际生产难以达到预期。因此,有必要进行Dashrabt构造气藏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本文通过已完钻井资料对最新三维地震解释的卡洛夫-牛津阶顶界地震反射构造图进行校正,研究气藏的构造和断层展布特征;对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储层物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气田为缝洞型气藏,并通过相干法和曲率法,对裂缝进行精细描述和刻画,并建立基质-裂缝双重介质气藏地质模型,明确了裂缝主要发育在上部XVhp层,呈现出2个组系特征,平面上裂缝同时发育在气藏的高部位和边部断层附近。通过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建立双孔双渗数值模型,进行气藏模拟研究,提出井位部署地质目标及开发指标预测及对比,并根据临区气田相关生产经验,明确南部靠近断层区域为水侵的主要通道,建议气田按5.25%采气速度进行生产,新钻井为大斜度井,优选目标位置为东部高部位。
葛伟峰[4](2018)在《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原理、油气勘探地球化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及油气成藏理论等为指导,在综合应用前人研究成果、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基础上,采用多种分析化验手段,立足于已发现油藏的基础特征,对致密油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发育状况、储层条件、运聚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沙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优选了致密油有利发育区。对沙四段已发现油藏的分析表明,沙四段以非常规致密油藏为主体,常规油藏仅在高升地区的局部发育且面积极小。对沙四段致密油藏的成藏特征研究表明:①沙四段油气来源于自身;②烃源岩累积厚度大,最高可达数百米,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Ⅱ1型次之,有机质丰度达到好-最好的标准,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演化阶段,排烃效果较好;③致密储层单体较薄,累积厚度大,以泥质云岩为主,脆性较高,物性差,孔喉较细,孔隙连通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间为微孔、微裂缝及宏观裂缝,以裂缝型及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④溶蚀及破裂作用对致密储层具有建设性作用,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⑤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阻力,生烃增压是运移动力,裂缝不仅为运移通道,也是油气赋存空间;⑥烃源岩与致密储层呈互层状叠置发育;⑦源岩与储层的分布及厚度、裂缝的发育程度、源储互层发育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⑧沙四段致密油大面积连片分布,主要发育于沙四期的凹陷斜坡区和凹陷中部。
高荣锦[5](2018)在《冷东—雷家地区沙三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冷东-雷家地区沙三段砂砾岩体纵向上多期叠置,沉积期次划分困难;横向上非均质性强,物源条件复杂两大难题,开展了以构造特征研究、物源来源分析、沉积储层研究为核心的一系列地质研究,进而为冷东-雷家地区砂砾岩体油藏的勘探部署奠定了一定的地质基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及认识如下:(1)通过对构造的重新认识,认为冷东-雷家地区的构造特征以发育北东向分带断层,东西向分块断层为主,分带断层控制该区的沉积。(2)通过重矿物分析、周边井砂地比统计、特殊地震现象、古地貌以及地震属性等综合论证,首次提出存在北东向的轴向物源。(3)通过单井相、连井相、平面相的综合研究,确定冷东-雷家地区沙三段低位域发育沉积相带为轴向重力流水道和扇三角洲相,结合地震相和测井相总结了轴向重力流水道的沉积相特征。(4)通过储层特征的精细研究,认为雷家地区沙三下储层属于细喉、中孔、中低渗型储层,总结出储层条件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主水道位置储集条件最好。总之,该项目通过精细研究洼陷带沙三段低位域砂砾岩体油藏的物源来源、沉积储层和控藏的关键地质要素,明确了洼陷带砂砾岩体油藏勘探思路和下步勘探方向,为勘探部署、储量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对其它地区的岩性油藏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王孝通[6](2018)在《雷家莲花油层地质特征再认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家老区地处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区”的曙光-雷家斜坡上。该区域构造复杂,内部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岩性变化快,是复杂断块油藏低阻油藏。以往认为井网已控制住的油层,在细分沉积微相后,发现仍存在部分没有控制住的单砂体。针对这些,开展本次论文的地质认识研究。本论文以雷家莲花油层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区域地质认识为指导,初步分析该区域的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开展地震资料解释研究。首先根据地震层序划分原则,基于井上的旋回特征,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而进行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以及变速成图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区莲花主力油层砂组顶界面具有自北而南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向南逐级下降的台阶状的构造特征,和以走向以近东西和北东向为主断裂特征,完善以往的地质认识。根据沉积环境和岩石相标志,确定了湖底扇的沉积体系,进而可划分为中扇前缘、沟道间、辫状沟道等一系列微相。砂体物源主要来自于北东方向,具有“中厚边薄”的特点,其中辩状沟道是其砂体沉积的主力区。通过分析不同砂组的物性特征和储层物性的分布规律,总结砂体平面展布特征以及以纯泥岩为主,砂砾岩或泥岩夹薄层砂岩为辅的隔层岩石类型。针对实际上的油藏生产情况,主要以动态分析法来综合分析研究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动态分析法对油藏当中小层沉积相加以研究,再结合研究区构造特征,对油层的运动规律、油水分布之类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对剩余油的状况作出必要的确定。针对井网已控制住的油层,细分沉积微相后没有控制住的单砂体,开展了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研究。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和提高采收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硕[7](2017)在《SZ36-1油田东营组储层地质特征及含聚污水回注损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聚合物驱为代表的化学驱油技术为油田开发获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同时随受益井产出的含聚污水性质和成分相比常规产出液更为复杂。将含聚污水直接外排会污染海洋环境,将其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又成本高昂,所以,含聚污水回注地层是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既解决了油田注水开发对水源的实际需求,也满足了海上油田实现零排放的强制性规定。海上油田由于海水阻隔,受海上平台时空限制,无法直接照搬陆上油田的成熟技术。因此,研究聚合物调驱产出污水回注对储层的损害机理,将为海上油田注聚推广、解决水源实际需求和提出针对性的储层保护措施提供强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本论文以SZ36-1油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其主力储层东营组东二段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孔渗参数为标准,将储层划分为五个级别,东二段主力储层为Ⅰ、Ⅱ类储层。通过调研油田水处理现状,发现油田水处理含油量、固相颗粒含量、SRB存在超标。通过开展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水源水与含聚污水静、动态配伍性评价、不同含聚污水与储层适应性评价,结合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等多种微观实验手段,分析含聚污水回注储层的损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营组储层敏感性表现为:弱速敏、强水敏和盐敏、中等偏强酸敏、弱碱敏;②油田含聚污水、东营组地层水与水源水均有一定程度结垢能力,含聚污水与水源水存在轻度不配伍现象。在地层渗流动态条件下,所结垢粒倾向于形成更大的聚集体,造成孔隙堵塞;③含聚浓度为100mg/L时,岩心渗透率损害率约为42%,含聚浓度为200mg/L时,岩心渗透率损害率约为60%,渗透率损害程度随聚合物浓度升高而升高。含聚污水对储层大孔喉的影响大,聚合物不仅吸附于颗粒表面,还会在粒间形成丝状粘连,将大孔喉分割为小孔喉,降低孔喉允许微粒通过的能力。研究成果对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处理与回注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倪娜[8](2017)在《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分析与甜点预测 ——以雷家—曙光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雷家-曙光地区湖相碳酸盐岩位于油气资源丰富的西部凹陷,其中已发现例如兴隆台油田、高升油田、冷家堡油田等的大型油气田。高升油层和杜家台油层是研究区沙河街组四段碳酸盐岩的主要生油层段,因项目需要,杜家台油层被划分为三个油组:杜一、杜二和杜三。该地区受隆台古隆起的影响,研究区沉积环境为半封闭式的浅水湖盆沉积。雷家-曙光地区沙河街组四段沉积主要为滨浅湖-半深湖亚相。2012年以来,随着油田公司对雷家地区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不断认识,对该区部署并实施探井高达十几口,在这些探井中lei93井、lei84井、leiping2井等取得可观结果。通过分析新钻探井,发现研究区储层的主控因素为岩性。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对该工区的岩性、物性、流体性质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然后,利用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连片数据对工区进行构造解释和构造演化分析;进而在研究区搭建层序格架并划分体系域;利用古地貌恢复等手段辅助沉积体系域划分,预测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将研究区湖盆划分为三个四级亚相:半深湖—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湖湾亚相。对曙西洼槽、曙光洼槽、盘山洼槽进行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分析,并且对同一洼槽不同洼槽中不同的古水深导致碳酸盐岩沉积的种类进行预测。在水体深度相对比较深的半深湖—半深湖区,水动力较弱,属于弱还原环境,发育厚度大的大套油页岩,本区碳酸盐岩少有沉积。在水体深度相对比较浅的浅湖区,水动力较强,在此区域碳酸盐岩最为发育,该区碳酸盐岩成连片状沉积。在水体深度更浅的滨湖区,水动力更强,属于氧化环境,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组合以薄互层状的鲕粒灰岩形式沉积。该区域的湖湾亚相几乎不发育。寻找到“岩性相对优势、物性相对较好、岩石脆性良好、裂缝相对发育”的优选“甜点”区,通过基于岩性与电性分析的岩性敏感参数交汇技术预测岩性,通过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的叠前反演方法预测含油气性,通过基于孔渗性分析的优势储层反演预测物性,通过基于叠前反演岩石脆性预测技术预测岩石脆性,通过方位角裂缝预测技术预测裂缝。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和地质手段,进行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分析和甜点预测,对预测出的“甜点”区进行分类,分别对I类“甜点”区、II类“甜点”区、III类“甜点”区进行综合评价。逐步探索出一套专门识别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甜点”区的方法和思路,并取得较好的证实,以期待为今后的地质研究、地震研究、井位的部署、储量的预算提供参考以及依据。
丁军涛[9](2016)在《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高二三区东部沙三、四段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二三区进入开发中后期,储量接替不足问题,在高二三区东部寻找有利圈闭开展储层评价与井位部署研究工作。与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及老区油井生产动态相结合,综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等技术对局部构造、储层重新进行研究落实。构造上确定了高二三区主要发育两组断裂,北东向台安大洼断层和宋家陈家断层为两条长期生长的控制洼陷沉积的断层,近东西向断层起到分块作用,这两组断裂对于圈闭的形成和油气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沉积上确定了高二三区沙四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物源来自短轴方向;沙三段沉积时期高二三区西部及北部发育了以砂砾岩为主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高二三区南部及东部的深水区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油气藏类型上主要有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两种类型,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沟道及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流河道砂体是本区最有利的含油储层。在构造、沉积储层及油藏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在高3-6-24井区发现2个有利圈闭,部署建议井位2口,在高105井区发现1个有利圈闭,部署建议井位1口,在高81井区发现1个有利圈闭,部署建议井位1口。通过圈闭评价及风险分析,建议优先实施高3-6-24井区的建议1井及高105井区的建议3井。通过以上研究,基本搞清了高二三区东部勘探部署潜力,为该区滚动扩边部署提供了依据。
何燕[10](2016)在《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致密油勘探研究的进行,致密油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已在致密油定义储层特征、成藏规律、致密油特征及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致密油的勘探打好了坚实基础。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预测方法,并从中选择了适合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预测的方法。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河街组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发育,勘探程度高,早期利用常规勘探方法效果不理想。近期针对碳酸盐岩勘探多口单井获得工业油流,展示了该区的勘探潜力,但仍存在储层难预测、油气分布规律不清晰和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围绕钻探和生产需求,重点针对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研究,走出常规油气勘探的定式思维,按照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的思路展开攻关。主要目的层段为沙四段的杜一、杜二、杜三及高升四个油组,旨在通过分析前人研究成果,运用三维高密度地震资料,利用已知的地震、岩心、录井资料,结合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建立雷家地区陈家-冷家洼陷沙四段统一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古地貌的恢复,刻画各油组沉积特征,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如叠前同时反演技术等,对各油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岩石脆性和裂缝的五大技术系列开展有利储层综合研究,以寻找“优势岩性、物性相对较好、岩石脆性好、裂缝发育”的“优势储层”区,并提出了相应的部署方案,最终取得了较好勘探效果。
二、高升油田南部储层特征及储层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升油田南部储层特征及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层序地层格架 |
2.1 层序地层划分 |
2.2 层序界面特征 |
2.2.1 SB1层序界面特征 |
2.2.2 SB2层序界面特征 |
2.2.3 SB3层序界面特征 |
2.2.4 SB4层序界面特征 |
3 沉积相研究 |
3.1 沉积相类型 |
3.1.1 扇三角洲相 |
3.1.2 湖泊相 |
3.2 沉积相展布特征 |
3.2.1 垂向特征 |
3.2.2 平面展布特征 |
4 沉积体系控制因素及有利相带分析 |
4.1 沉积体系控制因素 |
4.1.1 断裂活动 |
4.1.2 古地貌形态 |
4.1.3 物源供给 |
4.2 有利相带分析 |
5 结论 |
(2)辽河新开油田沙河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题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0.2.1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现状 |
0.2.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
0.2.3 存在问题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0.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0.5 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研究区构造概况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1.4 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1.4.1 地层对比标志层的确定 |
1.4.2 地层对比中的存在问题 |
1.4.3 砂岩组划分 |
第二章 构造特征 |
2.1 三维地震地层标定 |
2.2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 |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1 断裂特征 |
2.3.2 研究区圈闭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 |
3.1 沉积相模式 |
3.1.1 区域沉积背景 |
3.1.2 相模式 |
3.2 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 |
3.2.1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
3.2.2 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分布特征 |
4.1.1 地震反演预测储层 |
4.1.2 储层分布特征 |
4.2 储层孔隙结构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五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1 油气分布特征 |
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2.1 油气成藏模式 |
5.2.2 主控因素 |
5.2.2.1 断层活动控制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 |
5.2.2.2 沉积相带控制油层发育 |
5.2.2.3 储层厚度控制油层发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Dashrabt构造J3k-o气藏开发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缝描述及裂缝预测 |
1.2.2 气藏产能确定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主要认识 |
第2章 气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小层对比 |
2.1.3 沉积相分析 |
2.2 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3.1 岩石学特征 |
2.3.2 储集空间类型 |
2.3.3 储层测井解释 |
2.3.4 储层基质物性特征 |
2.3.5 储层类型及下限 |
2.3.6 储层分布特征 |
第3章 气藏特征及储量计算 |
3.1 压力与温度 |
3.2 流体性质 |
3.2.1 天然气性质 |
3.2.2 凝析油特征 |
3.2.3 产出水分析 |
3.3 气藏类型 |
3.4 储量计算 |
3.4.1 储量计算公式与单元 |
3.4.2 储量参数 |
3.4.3 储量计算 |
第4章 地质建模 |
4.1 思路和流程 |
4.2 基质模型建立 |
4.2.1 地层格架模型 |
4.2.2 储层岩相模型 |
4.2.3 基质属性模型 |
4.2.4 地质模型检验 |
4.3 裂缝模型建立 |
4.3.1 单井裂缝参数统计 |
4.3.2 裂缝强度模型 |
4.3.3 离散裂缝网络分布模型(DFN) |
4.3.4 裂缝等效渗透率 |
第5章 测试动态分析 |
5.1 测试井试油成果 |
5.2 测试产能分析 |
5.2.1 DAT-21井ⅩⅥ层产能分析 |
5.2.2 DAT-21井ⅩⅤhp层产能分析 |
5.3 压力恢复试井解释 |
5.3.1 DAT-21井ⅩⅥ层试井解释 |
5.3.2 DAT-21井ⅩⅤhp层试井解释 |
5.4 气藏驱动类型 |
5.5 计算方案的选择 |
第6章 初步开发方案设计 |
6.1 方案编制原则 |
6.2 气藏工程设计 |
6.2.1 开发单元 |
6.2.2 开发层系 |
6.2.3 开采方式 |
6.2.4 开发井型 |
6.2.5 井位优选 |
6.2.6 采气速度 |
6.2.7 单井合理配产 |
6.3 方案设计及优选 |
6.3.1 方案设计 |
6.3.2 方案预测与优选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油的概念 |
1.2.2 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 |
1.2.3 致密油的非常规特征 |
1.2.4 致密油成藏特征 |
1.2.5 工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 论文的工作量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及范围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油气勘探概况 |
2.4 沙四段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3章 沙四段油藏地质特征 |
3.1 已发现油藏地质特征 |
3.1.1 雷家老区杜家台油藏 |
3.1.2 A21及A23井区高升油藏 |
3.1.3 H108区块杜家台油藏 |
3.1.4 H119区块高升油藏 |
3.2 沙四段非常规油藏的基本特征 |
第4章 致密油成藏条件 |
4.1 烃源岩条件 |
4.1.1 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丰度 |
4.1.4 有机质成熟度 |
4.1.5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
4.2 沙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
4.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2.2 储层物性特征 |
4.2.3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
4.2.4 储集空间及储层类型 |
4.2.5 成岩作用 |
4.3 运聚条件及源储接触关系 |
4.3.1 运聚条件 |
4.3.2 源储接触关系 |
第5章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
5.1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
5.1.1 源岩分布及厚度控制石油富集范围 |
5.1.2 储集体展布及优质储层控制石油富集区域及程度 |
5.1.3 裂缝是良好的运移通道并改善储层的含油性 |
5.1.4 源储接触关系决定储层中原油能否富集 |
5.2 致密油成藏模式 |
第6章 致密油分布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冷东—雷家地区沙三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创新性认识 |
第一章 概况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1.1 研究区位置 |
1.1.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1.1.3 区域构造格局 |
1.1.4 区域沉积特征 |
1.1.5 区域储层条件 |
1.2 区域勘探条件 |
1.2.1 勘探历程 |
1.2.2 勘探前景 |
第二章 构造特征研究 |
2.1 构造精细解释 |
2.1.1 层位标定与速度分析 |
2.1.2 断层解释 |
2.2 断裂的划分原则 |
2.2.1 断裂分级 |
2.2.2 断层的主要特征 |
2.3 构造格局与圈闭 |
2.3.1 构造格局 |
2.3.2 构造特征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2.4.1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
3.1 古近系各时期的沉积环境概述 |
3.2 陆源碎屑搬运的流体性质 |
3.3 物源体系 |
3.4 沉积相标志 |
3.4.1 深水湖盆是浊积砂体发育的环境条件 |
3.4.2 碎屑颗粒粒度标志 |
3.4.3 沉积构造(层理)标志 |
3.5 沉积相特征 |
3.5.1 概述 |
3.5.2 湖底扇体系及相带特征 |
3.5.3 湖底扇体系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储集层特征及储集性能评价 |
4.1 砂岩储层的岩石学性质 |
4.2 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喉大小分布特征 |
4.2.2 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 |
4.2.3 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 |
4.3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4.4 储层分布特征 |
4.4.1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 |
4.4.2 储层横向分布特征 |
4.4.3 储层的非均质性 |
4.5 储层评价 |
4.5.1 储层评价标准 |
4.5.2 储层评价认识 |
4.6 砂岩储层储集性能的控制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雷家莲花油层地质特征再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理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
1.1.1 工区概况 |
1.1.2 开发历程及现状 |
1.2 区域地层特征及构造特征 |
1.2.1 区域地层特征 |
1.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二章 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特征 |
2.1 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地层对比 |
2.1.1 地层格架的建立 |
2.1.2 地层对比 |
2.1.3 层组分析 |
2.2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
2.2.1 层位标定 |
2.2.2 断层解释 |
2.3 速度参数分析及构造成图 |
2.3.1 速度分析 |
2.3.2 构造成图 |
2.4 构造特征分析 |
2.4.1 砂组顶面构造分析 |
2.4.2 断裂特征分析 |
2.4.3 新老构造对比 |
第三章 沉积特征研究 |
3.1 岩石相类型分析 |
3.1.1 沉积环境 |
3.1.2 沉积相标志 |
3.2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
3.2.1 中扇亚相 |
3.2.2 外扇亚相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3.1 不同砂岩组的物性特征 |
3.3.2 储层物性的平面分布规律 |
3.3.3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3.4 储层非均质性 |
3.4.1 非均质性特征 |
3.4.2 层间非均质性特征 |
3.4.3 储层特征与产能关系 |
3.5 隔层分布特征 |
3.5.1 隔层的岩性类型 |
3.5.2 主要砂岩组间隔层的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油藏工程评价 |
4.1 天然能量开采特点及储量复算 |
4.1.1 开采特点 |
4.1.2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
4.1.3 储量计算 |
4.2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4.2.1 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
4.2.2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
4.3 综合含水率评价 |
4.3.1 与本油藏理论曲线对比 |
4.3.2 与同类型标准曲线对比 |
4.3.3 最终采收率预测 |
第五章 剩余油研究及效果评价 |
5.1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1.1 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2 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
5.2 注水开发调整研究 |
5.2.1 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研究 |
5.2.2 优化注水技术研究 |
5.3 效果评价 |
5.3.1 现场实施情况 |
5.3.2 实施效果总体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SZ36-1油田东营组储层地质特征及含聚污水回注损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疏松砂岩储层特征 |
1.2.2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含聚污水回注储层损害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SZ36-1油田储层地质特征 |
2.1 油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环境与物源分析 |
2.2.2 沉积微相类型 |
2.3 沉积微相分布及垂向演化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岩石学特征 |
2.4.2 物性特征 |
2.4.3 储层分类及孔隙分布特征 |
2.5 油藏温压特征与流体性质 |
第三章 油田注水现状分析 |
3.1 注入水处理流程与设备 |
3.1.1 CEPK平台水处理流程与设备 |
3.1.2 CEP平台水处理系统 |
3.1.3 CEPO平台水处理系统 |
3.2 油田水分析 |
3.2.1 水源井水全分析 |
3.2.2 油田污水全分析 |
3.3 注入水水质指标分析 |
3.3.1 现场水样水质指标分析 |
3.3.2 现行注入水水质标准 |
第四章 含聚污水混合回注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
4.1 储层敏感性分析 |
4.1.1 速敏性实验评价 |
4.1.2 水敏性实验评价 |
4.1.3 盐敏性实验评价 |
4.1.4 酸敏实验评价 |
4.1.5 碱敏实验评价 |
4.2 含聚污水与流体配伍性实验评价 |
4.2.1 公式法结垢预测 |
4.2.2 静态配伍性实验评价 |
4.3 动态配伍性实验评价 |
4.4 含聚污水与储层适应性评价 |
4.4.1 含聚污水回注过程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
4.4.2 含聚污水回注过程孔隙结构对比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分析与甜点预测 ——以雷家—曙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工区概况 |
1.1 研究区地质条件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资料处理及解释 |
2.1 测井数据概况 |
2.2 测井数据分析及评价 |
2.3 测井数据标准化与归一化处理 |
2.4 地震数据精细处理 |
2.5 地震地质结合标定层位 |
2.6 井震结合确定地层对比解释 |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
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2 古地貌分析 |
3.3 工区沉积环境 |
3.4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分析 |
3.5 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4章 “甜点”区的预测 |
4.1 岩性预测 |
4.2 物性预测 |
4.3 含油气性预测 |
4.4 岩石脆性的预测 |
4.5 裂缝预测 |
4.6 “甜点”预测和综合评价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高二三区东部沙三、四段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0.4 技术路线 |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构造特征 |
1.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1.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1.2.2 地层岩性特征 |
1.2.3 沉积特征 |
第二章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2.1 地震反射特征与层位标定 |
2.1.1 层位标定的基本原则 |
2.1.2 层位标定过程及方法 |
2.1.3 层位标定结果 |
2.2 构造精细解释 |
2.2.1 井震格架建立和追踪 |
2.2.2 断层的剖面解释与闭合 |
2.2.3 断层的平面组合 |
2.2.4 解释结果检验 |
2.3 构造特征 |
2.3.1 构造特征 |
2.3.2 断裂特征 |
2.3.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储层特征 |
3.1 沉积相特征 |
3.1.1 湖泊相 |
3.1.3 扇三角洲 |
3.2 沉积相带和砂体展布特征 |
3.2.1 杜家台油层沉积时期 |
3.2.2 莲花油层沉积时期 |
3.3 储层预测 |
3.3.1 稀疏脉冲反演反演原理 |
3.3.2 测井资料处理 |
3.3.3 多井约束反演 |
第四章 油气藏类型及其控制因素 |
4.1 油气藏类型 |
4.1.1 构造油气藏 |
4.1.2 构造—岩性油气藏 |
4.1.3 岩性油气藏 |
4.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4.2.1 构造控制因素 |
4.2.2 储层控制因素 |
4.2.3 构造和生储盖层的良好配置关系 |
第五章 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建议 |
5.1 高 3-6-24井区莲花油层圈闭评价及井位部署 |
5.1.1 高 3-6-24井区构造特征 |
5.1.2 沉积储层特征 |
5.1.3 油藏特征 |
5.1.4 资源预测及圈闭类别 |
5.1.5 井位部署 |
5.2 高105井区大凌河油层圈闭评价及井位部署 |
5.2.1 高105井区构造特征 |
5.2.2 沉积储层特征 |
5.2.3 油藏特征 |
5.2.5 井位部署 |
5.3 高81井区杜家台油层圈闭评价及井位部署 |
5.3.1 高81井区构造特征 |
5.3.2 沉积储层特征 |
5.3.3 油藏特征 |
5.3.4 资源预测及圈闭类别 |
5.3.5 井位部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项目概况 |
1.1 工区范围 |
1.2 地质背景 |
1.3 钻探情况 |
1.4 主控因素分析 |
1.5 存在的主要地震与地质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技术关键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关键技术 |
1.6.4 预期达到的水平、目标 |
1.7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构造精细解释及沉积特征分析 |
2.1 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 |
2.1.1 地震地质层位确定 |
2.1.2 典型井的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2.1.3 区域井地震层位标定 |
2.1.4 井震结合确定地层对比方案 |
2.1.5 层序地层对比解释及构造特征 |
2.2 沉积特征分析 |
2.2.1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
2.2.2 沉积相的类型和特征 |
第三章 资料品质分析及预处理 |
3.1 测井资料分析 |
3.2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 |
3.3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及预处理 |
第四章 优势储层预测 |
4.1 岩性预测 |
4.1.1 岩性划分 |
4.1.2 优势岩性分析 |
4.1.3 基于岩性与电性分析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预测岩性 |
4.2 基于孔、渗性分析的优势储层指示曲线技术预测物性 |
4.3 叠前同时反演预测含油气性 |
4.3.1 岩石物理建模 |
4.3.2 基于岩石物理建模分析的叠前反演技术预测储层含油气性 |
4.4 基于叠前反演的岩石脆性预测技术预测脆性 |
4.5 基于各向异性的分方位角裂缝预测技术预测裂缝 |
4.5.1 叠后属性预测裂缝 |
4.5.2 裂缝分析及正演模拟 |
4.5.3 各向异性道集的选择 |
4.5.4 裂缝预测效果 |
4.6 优势储层综合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高升油田南部储层特征及储层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J]. 王乔,宋立新,韩亚杰,赵会民,刘颖. 岩性油气藏, 2021(06)
- [2]辽河新开油田沙河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杜淼.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Dashrabt构造J3k-o气藏开发工程设计[D]. 马倩.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D]. 葛伟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8)
- [5]冷东—雷家地区沙三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D]. 高荣锦.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6]雷家莲花油层地质特征再认识研究[D]. 王孝通.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7]SZ36-1油田东营组储层地质特征及含聚污水回注损害机理研究[D]. 徐硕.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8]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分析与甜点预测 ——以雷家—曙光地区为例[D]. 倪娜. 长江大学, 2017(12)
- [9]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高二三区东部沙三、四段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D]. 丁军涛.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10]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D]. 何燕.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