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化学教学论的实验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赵维元,史鸿霞[1](2021)在《基于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托"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在探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通过师范生对主题实验在扎实、全面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重点从仪器、药品及实验方案等维度进行创新性改进和设计活动,达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发挥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凸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师范生对学习和教学的内涵理解,更有利于在真实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及能力。
韦寿莲,王赵志,谢春生[2](2021)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文中提出中学化学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化学教育体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对化学师范生培养实验教学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教学实践情况,通过更新实验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成绩评价,加强对化学师范生实验操作演示、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黄红梅,严海林,吴暾艳,冉鸣[3](2020)在《基于信息技术的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及时、充分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加强学生间的反思交流,课题组在现有化学仿真实验平台辅助教学论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和化学仿真实验平台,针对实验操作和实验教学等2方面设计并制作了教学微视频,构建了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实践效果表明:该模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分层教学需求,提高了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的教学效果,具有实践价值。
陈荣莹[4](2020)在《教师资格考试“国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文中提出教师资格考试“国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前化学教师的教学现状及探究教师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从而可以在教学能力的角度为教师资格考试形式提出建议,从化学教学能力的角度对高校培养师范类人才模式的改进提出建议。通过文献调查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都在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研究教师教学能力。国内学者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已经有较高的基础,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究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界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和结构给出许多定义,结合文献调查,本文认为高中化学教学能力为化学教师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即完成教学目标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专业能力,包括教学基础知识能力、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化学教学实施能力、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化学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五种能力。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可以得出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并基于教学能力的角度,对教师资格考试形式提出改进方案,使其在考核过程中能够全面考查到申请人的教师教学能力,进而对高校培养师范类人才模式提出改进建议,在培养师范生过程中注重其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资格考试是检验师范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是师范生入职前的一次考核,并不是高校的培养目的,希望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过程能够引起师范生对自我能力提升的意识。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五种教学能力的现状展开调查,探索影响他们教学能力的因素,并根据结果对不同人口学背景的高中化学教师提出建议与提升策略,从高中教师教学能力的角度出发为高中化学教师资格的考试形式提出建议,对高校培养师范类人才模式的调整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希望可以重新思考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意义。本文研究一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探讨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第二章是有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的确立。第三章是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量表工具的建立和访谈提纲的建立。量表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师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五项教学能力,5项一级指标和26项二级指标,访谈提纲由5道题目构成,是关于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理解,在职化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能力,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需要如何改进以及对高校培养师范类人才提出的建议等。第四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以及访谈结果的统计与总结。第五章是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第六章是研究的总结与展望。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了影响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五个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本文从数据分析中得出,高中教师教学能力受到五个因素的影响:教师所在学校的性质、教龄、性别、职前教育类型、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所在学校的性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每种维度都有影响,独立分析每一个教龄教师的所在学校性质对教学能力的影响可以发现,对熟手型教师在教学基础知识能力和化学实验教学能力方面有显着影响,对经验型教师化学实验教学能力有显着影响;教龄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影响也十分显着,其对基础知识能力、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和化学实验教学能力方面有显着影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对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师在教学基础知识能力和化学教学设计能力两个教学能力方面有显着影响,对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没有显着影响;职前教育类型对教师教学能力在教学基础知识能力方面有显着影响;性别对教师的教学基础知识能力和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化学教学方面有显着差异。对此提出的提升策略为:(1)教师层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反思型教师。对于职前教育类型的影响,可以通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维度的评价,提升教学能力;(2)中学层面:增进多方合作交流做互动型学校。增进不同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的交流。对于学校所在性质、教龄和性别的影响因素需要学校层面增进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增进学校内部教师的交流提升教学能力;(3)高校层面:优化师范培养模式做多样化平台。需要改进高校培养师范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教学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加强微格课程的作用,提高实习听课效率,深入教学一线,注重实习经历,加强班主任实习经历,可以借鉴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鼓励新手型教师攻读教育硕士。(4)国家层面:完善教师资考形式做全面化把关。可以通过改进教师资格考试形式,将结构化面试中的提问环节改为半结构化命题,考官可以用追问式提问方式观察申请人教学应变能力,延长教学设计撰写时间,注重考查申请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教育实习经历考核,提升对申请人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查。
胡虹,史红霞[5](2019)在《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建立完整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工具,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了2轮实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第1轮调查对象是S大学102位化学专业师范生,针对评价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修改和删减,共计12处。基于修改后的评价框架,形成第2份调查问卷。第2轮调查对象是14所高校的15位专家,针对理论框架、评价框架中的各级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删减、内涵及表述修改、项目补增等,共计30处。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37个评价标准且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
张晶[6](2019)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实践研究 ——以N大学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为例》文中指出共享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教育坚持共享发展的大背景,结合N校化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采用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组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促使化学师范生全员参与、全程培养、全面发展,旨在构建共享发展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以解决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技能培养不均衡及不全面、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概述。对论文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研究思路和内容等进行概述,总结了目前关于共享发展理念下的教育、本硕互动学习以及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对“共享发展理念”“本硕互动”“教学技能培养”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导生制”“Barnes的AERP模式”等相关研究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共享发展理念下的“本硕互动”学习模式打好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共享发展理念下“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阐述了模式构建的思路,并对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依托课程分析所培养的化学教学技能。通过对指导思想、模式程序、模式流程及模式评价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完成了“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第四部分“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与评价。阐述了教师教育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按照模式流程实施的过程,运用个人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对“本硕互动”学习模式进行评价。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对“本硕互动”学习模式在化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和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等多方面实践研究进行展望。结合实际教学环境,将研究生与本科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构建并实践“本硕互动”学习模式,两者在教师教育课程依托下,通过互动学习既解决了化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为完善教师教育课程提供了基础,并且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锻炼提供了支持和平台。“本硕互动”学习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师范生培养、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等方面有良好运用效果,期望能够为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史红霞,胡虹[7](2019)在《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评价是《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机制,也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包括预习报告评价、实验过程评价、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教学评价、期末测试评价五个方面。在全面、合理、多样、简约的原则下,结合教学评价含义与课程功能的分析,以及对15位专家和113名化学专业师范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构建了由五个一级指标以及二十四个二级指标和三十八个评价标准组成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框架。
陈思静,肖琦[8](2018)在《师范院校“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承载着提高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的责任。因此,针对"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特点,本论文在剖析了该课程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改进建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的改进。希望能为提高高等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的效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赵维元,吴柯甜[9](2017)在《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师范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存在对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实施教学变革研究。通过开展以疑难实验为主题的研究性设计和实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并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
李文婷[10](2016)在《“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以宁夏大学化学师范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教学论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着重培养化学师范生独立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本研究将项目化学习模式引入《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分别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方案三方面对“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通过师生的实时反馈可以得出:“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具有时效性和创新性,能够改变师范生的原有学习方式,可以为高等师范教育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概述。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在综述了“化学教学论实验”和“项目化学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理论探索。对国内、国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项目化学习的概念、涵义、要素、理论基础等进行梳理,为构建“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模式理论构建。借助5W1H分析方法,依次确定了项目设计目的、框架和原则,项目实施框架、流程和原则,项目评价主体、方式和细则等内容,完成“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模式的理论构建。第四部分:“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模式实践应用。一方面是探索教师如何组织项目化学习,在项目准备、启动、实施、评价、总结五个阶段中,教师如何制定计划、落实行动和反思改进;另一方面是探索师范生如何实施项目化学习,在项目准备、开题、实施、结题和评价反思五个阶段中,师范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第五部分:实施效果评价及总结。笔者分别从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作品分析等方面进行实施效果分析。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对研究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二、通过化学教学论的实验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化学教学论的实验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师范生创新能力 |
2 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可行性分析 |
3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
3.1 教学模式构建 |
3.2 关键教学环节说明 |
3.2.1 探究主题构建 |
3.2.2 团队协作的合作小组构建 |
3.2.3 务实活动过程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
3.2.4 共享答辩后的再创造 |
3.2.5 撰写报告后的全面升华 |
4 基于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
4.1 提升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价值理解 |
4.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
4.3 重视过程中多方位创新思维培养 |
4.4 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 |
4.5 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培养 |
4.6 基于心理资本的创新培养 |
5 研究反思 |
(2)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 |
2.1 紧密联系化学新课改实际,更新实验内容体系 |
2.2 教学方法改革 |
2.2.1 重视师范生备课讲课能力的培养 |
2.2.2 重视师范生实验操作演示技能的培养 |
2.2.3 重视师范生实验探索能力的培养 |
2.3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
3 结语 |
(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我校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2 “手机微信平台”与“化学仿真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功能 |
3 “手机微信”和“化学仿真实验平台”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
3.1 实验教学模式建构 |
3.2 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
3.3 实验教学范式探索 |
3.3.1 实验操作训练范式 |
(1)视频示范-仿真训练 |
(2)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
(3)课后反思-实践探索 |
3.3.2 实验教学训练范式 |
(1)学生表达-教师辅导 |
(2)视频示范-学生反思 |
(3)学生表达-实践交流 |
4 实践效果 |
4.1 教师层面 |
4.2 学生层面 |
5 结语 |
(4)教师资格考试“国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的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在考试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
1.1.2 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
1.1.3 教师资格考试从省考到国考形式改进与存在问题 |
1.1.4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体现不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教师教学能力 |
2.1.2 化学教师教学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我效能感 |
2.2.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2.3 多元智力理论 |
3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3 问卷信效度检测 |
3.3.1 信度的检测 |
3.3.2 效度的检测 |
3.4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4.1 访谈的目的 |
3.4.2 访谈的提纲 |
3.5 调查访谈的实施 |
4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
4.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总体分析 |
4.2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
4.3 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
4.3.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统计 |
4.3.2 性别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3.3 职前教育类型对教学能力的影响 |
4.3.4 教龄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3.5 所在学校性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4 新手型教师分析 |
4.4.1 学校性质对新手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4.2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对新手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4.3 教学基础知识能力与化学教学设计能力的线性关系 |
4.5 熟手型教师的分析 |
4.5.1 学校性质对熟手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5.2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对熟手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6 经验型教师的分析 |
4.6.1 学校性质对经验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6.2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对经验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7 专家型教师的分析 |
4.7.1 学校性质对专家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7.2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对专家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4.8 访谈结果分析 |
5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 |
5.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
5.1.1 所在学校性质的影响 |
5.1.2 教龄的影响 |
5.1.3 性别的影响 |
5.1.4 职前教育类型的影响 |
5.1.5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影响 |
5.2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5.2.1 教师层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反思型教师 |
5.2.2 中学层面:增进多方合作交流做互动型学校 |
5.2.3 高校层面:优化师范培养模式做多样化平台 |
5.2.4 国家层面:完善教师资考形式做全面化把关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新手型教师访谈 |
附录四 熟手型教师访谈 |
附录五 经验型教师访谈 |
附录六 专家型教师访谈 |
致谢 |
(5)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1 研究思路 |
1.2 研究方法 |
2 第1轮修正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构建基础 |
2.3 问卷设计 |
2.4 调查对象及实施 |
2.5 调查结果分析 |
2.5.1 指标必要性的分析 |
2.5.2 指标内容的修改 |
2.5.3 师范生对本次调查的建议 |
(1)注重实验教学实践,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 |
(2)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师范生实验技能 |
(3)加强实验创新思维,重视各环节反思 |
3 第2轮修正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构建基础 |
3.3 问卷设计 |
3.4 调查对象及实施 |
3.5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1 预习报告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3.5.2 实验操作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3.5.3 实验教学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3.5.4 实验报告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3.5.5 期末测试指标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4 结论 |
(6)共享发展理念下“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实践研究 ——以N大学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教育大环境影响下的教学改革 |
1.1.2 基于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
1.1.3 基于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的优势所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优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 |
1.3.2 有助于完善教师教育课程的设计 |
1.3.3 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综合教学能力 |
1.3.4 有助于帮助师范生全面职业规划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共享发展理念下教育的文献研究 |
1.4.2 关于“本硕互动”学习的文献研究 |
1.4.3 关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文献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共享发展理念 |
2.1.2 本硕互动 |
2.1.3 教学技能培养 |
2.2 相关理论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导生制 |
2.2.3 Barnes的AERP模式 |
第三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 |
3.1 相关要素分析 |
3.1.1 主体要素分析 |
3.1.2 共享要素分析 |
3.1.3 技能要素分析 |
3.2 依托课程分析 |
3.2.1 《中学化学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中化学教学技能培养 |
3.2.2 《化学微格教学》课程中化学教学技能培养 |
3.2.3 《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化学教学技能培养 |
3.2.4 《化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中化学教学技能培养 |
3.3 “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 |
3.3.1 指导思想 |
3.3.2 模式程序 |
3.3.3 模式流程 |
3.3.4 模式评价 |
第四章 “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
4.1 教师教育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 |
4.1.1 《中学化学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 |
4.1.2 《化学微格教学》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 |
4.1.3 《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 |
4.1.4 《化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 |
4.2 教师教育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评价 |
4.2.1 《中学化学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评价 |
4.2.2 《化学微格教学》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评价 |
4.2.3 《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评价 |
4.2.4 《化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中“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评价 |
4.3 教育实习过程中,教学技能实践评价 |
4.3.1 实习生问卷分析 |
4.3.2 指导老师访谈问卷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的概念分析 |
(一) 教学评价的含义 |
(二) 《化学教学论实验》的功能 |
二、《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
(一) 预习报告 |
(二) 实验过程 |
(三) 实验教学 |
(四) 实验报告 |
(五) 期末测试 |
三、《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框架构建 |
四、结语 |
(8)师范院校“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改革的背景 |
二“化学教学论实验”改革建议 |
(一) 教学内容改革 |
(二)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
1. 将实验探究融入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 |
2. 将“试误法”与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相结合 |
3. 重视演示实验教学的训练 |
(三) 作业模式的改革 |
三结语 |
(9)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1.1“化学教学论实验”的教学价值 |
1.2 传统“化学教学论实验”的不足 |
1.2.1 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到位 |
1.2.2 学生缺乏对实验开发和研究的意识 |
1.2.3 学生开展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薄弱 |
1.3 高师院校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
2 教学实践 |
2.1 教学变革指导思想 |
2.2 教学变革模式 |
2.2.1 立足目标,确定主题 |
2.2.2 构建小组,合作学习 |
2.2.3 优化方案实验验证 |
2.2.4 实验教学,师生共评 |
2.2.5 撰写报告,资源共享 |
2.2.6 全面评价,促进发展 |
3 研究反思 |
(10)“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以宁夏大学化学师范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化学教学论实验”为师范生创造了实验教学研究的平台 |
1.1.2 项目化学习具有培养师范生实验教学研究能力的独特优势 |
1.1.3 项目化学习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 |
1.2 研究综述 |
1.2.1 “化学教学论实验”的综述 |
1.2.2 高等教育领域中项目化学习的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教师教学维度 |
1.3.2 学生学习维度 |
1.4 研究内容 |
1.4.1 构建“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模式 |
1.4.2 探索“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 |
1.4.3 分析“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实施效果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行动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探索 |
2.1 项目化学习概述 |
2.1.1 项目化学习的概念 |
2.1.2 项目化学习的涵义 |
2.1.3 项目化学习的要素 |
2.2 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2.2.3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2.3 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
第三章 “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模式构建 |
3.1 指导思想 |
3.1.1 宏观指导思想 |
3.1.2 微观指导思想 |
3.2 总体思路 |
3.2.1 What——明确做什么 |
3.2.2 Why——行动的目的和意义 |
3.2.3 Who——行动中扮演的角色 |
3.2.4 When——行动的计划 |
3.2.5 Where——在哪里行动 |
3.2.6 How——行动步骤 |
3.3 设计方案 |
3.3.1 设计框架 |
3.3.2 设计目的 |
3.3.3 设计原则 |
3.4 实施方案 |
3.4.1 实施框架 |
3.4.2 实施目标 |
3.4.3 实施流程 |
3.4.4 实施原则 |
3.5 评价方案 |
3.5.1 评价主体 |
3.5.2 评价方式 |
3.5.3 评价原则 |
3.5.4 评价细则 |
第四章 “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案例 |
4.1 准备阶段 |
4.1.1 计划 |
4.1.2 行动——培训如何实施项目化学习 |
4.1.3 反思 |
4.2 启动阶段 |
4.2.1 计划 |
4.2.2 行动——破冰之旅 |
4.2.3 行动——专题讲座 |
4.2.4 反思 |
4.3 实施阶段 |
4.3.1 计划 |
4.3.2 行动——项目准备 |
4.3.3 行动——项目开题 |
4.3.4 行动——项目实施 |
4.3.5 行动——作品制作 |
4.3.6 行动——项目结题 |
4.3.7 反思 |
4.4 评价阶段 |
4.4.1 计划 |
4.4.2 行动——培训如何进行项目化学习评价 |
4.4.3 反思 |
4.5 总结阶段 |
4.5.1 计划 |
4.5.2 行动——实验技能大赛 |
4.5.3 行动——优秀作品展览 |
4.5.4 行动——作业汇总 |
4.5.5 行动——项目短片汇报 |
第五章 实施效果调查与讨论 |
5.1 实施前访谈(学生) |
5.2 实施前访谈(指导教师) |
5.3 问卷调查 |
5.4 实施后访谈(学生) |
5.5 实施后访谈(指导教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理论探索层面 |
6.1.2 教师实践层面 |
6.1.3 学生实践层面 |
6.2 辐射效应 |
6.3 反思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公开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参与教材编写 |
学术交流和实践经历 |
所获奖项 |
四、通过化学教学论的实验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 赵维元,史鸿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22)
- [2]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韦寿莲,王赵志,谢春生. 广东化工, 2021(16)
- [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黄红梅,严海林,吴暾艳,冉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20)
- [4]教师资格考试“国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D]. 陈荣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J]. 胡虹,史红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22)
- [6]共享发展理念下“本硕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实践研究 ——以N大学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为例[D]. 张晶. 宁夏大学, 2019(02)
- [7]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J]. 史红霞,胡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师范院校“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陈思静,肖琦. 教育现代化, 2018(28)
- [9]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变革研究[J]. 赵维元,吴柯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7(22)
- [10]“化学教学论实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以宁夏大学化学师范专业为例[D]. 李文婷. 宁夏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