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官”工资由村民评定(论文文献综述)
喻琼[1](2020)在《基于激励理论的城乡结合部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N市C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村干部尤为重要。乡村治理、乡村社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等村级事务都需要村干部作为领军人物落到实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村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建设好村干部队伍,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保证传统农村社会到现代城市的平稳过渡,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N市C镇为例,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入口管理”、“过程管理”、“出口管理”三个环节对C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点对C镇村干部选拔任用、劳动报酬、发展提升、考核奖惩、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激励理论的角度相应地提出职业岗位激励、薪酬福利激励、发展提升激励、考核奖励激励、退出保障激励五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张毅[2](2020)在《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文中认为产权和治权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产权是奠定乡村治理的基础要素,治权则是规范乡村治理的结构要素,两者的互动关系共同影响和形塑着乡村的政治生态。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30多年以来,既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中治权不断下放和分散的过程。同时,由于乡村集体产权的松动,导致村集体资源日益被少数村干部垄断,造成了村庄内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和干群矛盾。而且,产权分化严重影响了乡村治权结构,掌握公共权力的村干部不仅霸占集体资源,与此同时又通过集体资源所带来的财富继续巩固其对村庄的治权。随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村庄治权逐步从村干部手中分散到村民手中,于是就产生了围绕村庄公共权力和集体产权的激烈竞争和争夺。本文以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村庄L村为案例,具体描述该村由集体化时期的富裕村到改革开放后的贫困村,村委会选举由村民直选开始时的选举竞争和天价选票,到中期的村“两委”矛盾,再到村委会选举走向规范并趋于平稳的历史过程,重点分析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围绕煤矿资源利益而进行的权力争夺与权力运作,分析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煤矿集体产权对乡村治理的冲击及其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进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集体化时期,L村的集体煤矿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村庄的共同富裕,以及由此带来的村庄良好治理与全面发展;第二章通过对L村第六届换届选举中“金钱竞选”和“天价选票”的全景描述和系统解剖,分析集体产权失效后造成乡村治理的要素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生态恶化与村庄衰败;第三章以L村第八到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分析资源整合和煤矿利益消失后乡村权力运行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村干部无人竞选、村庄公共事务无人管理的治理困境;第四章通过对L村煤矿产权变迁下乡村权力运作轨迹和治理结果的分析,探索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即产权与治权密切关联,直接形塑乡村的政治生态,决定农村的发展命运。L村自治异化主要是缘于集体产权失效而非农民素质低下,优化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关键要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
谢安民[3](2020)在《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礼堂的兴起是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最为显眼的变化。它起初是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发行为,十八大前后被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在属地农村推广,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一项乡村治理国家政策。在此过程中,礼堂建设主体事实上一直是新乡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文化礼堂乃是当下最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但是,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往往与政府宣传策略一致强调普通村民的行为意义,而无视或者低估了乡村精英的参与作用。它们也未看到乡村精英内部互动关系对礼堂公共空间的直接影响,也即后者产生于既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下。基于浙江省新乡贤参与礼堂建设案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世纪以来的乡村精英角色、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构建,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多数学者使用广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抽象的人。有关研究因为过于空泛,不太具有现实分析力。少数学者使用了狭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各种乡村行动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乡村精英作为公共领域行动者的动机及意义分析都不太明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村公共空间总是直接形成于一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中。在大多数研究中,本世纪乡村治理格局总体上仍被归为改革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其结果是,忽略了乡村两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交错关系。有少数学者试图避免这种简化倾向,转而认为近二十年时期形成了新双轨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仍未根本摆脱乡政村治论的影响。当然,这些文献包含的乡村精英角色分析,正是探讨乡村治理格局之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的核心内容。乡村精英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视角:国家附属论、国家与社会中介论和地方精英能动论。对于新乡贤这一新兴乡村精英研究的主流视角相当于中介论。实际上,能动论更为符合近年来新乡贤的去国家化的命名及其实际的治理主导者形象。本研究运用“地方精英能动论”、“双轨治理”和“交往型公共领域”框架,分析本世纪以来新乡贤动员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确认其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公共权威,主导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在乡村礼堂建设过程中,新乡贤总体上相对于基层政府官员属于交往行动者,但是相对于普通村民较多扮演了策略行动者的角色。在新乡贤群体内部,村两委干部相当于策略行动者,乡村文化人、老党员、老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相当于交往行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策略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对于乡村治理格局,进而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起承转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为浙江政府官方评选的省市两级、两届“最美文化礼堂人”共126人的事迹介绍材料,他们包括村干部、乡村文化人、退休或在职教师、退休干部、经济能人、志愿者等。本研究还使用了笔者在浙江文化礼堂发源地A县的4个村庄的田野调研资料,以及二手收集的浙东南H县的6个村庄资料。本研究认为,新乡贤乃是与传统士绅相似的非正式的能动性的乡村精英,他们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复合双轨”中的公共权威。在政府规划乡村礼堂建设机遇下,新乡贤主要出于个人自身文化需求、村庄治理诉求和宗族吸引等,全面参与了乡村礼堂的规划、筹资和设计的各个过程,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公共空间,为其文化权威的建树奠定了物质性和组织性基础。这种公共空间具有泛文化的特征,可称之为“新乡贤交往空间”。它是指处于基层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其中,新乡贤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并从基层政府和普通村民两边获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文化认同。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目前,“新乡贤交往空间”发展还不充分,它既受基层政府外部支持,又受其控制,更主要的是,它为新乡贤群体内部权力关系所限制。然而,它有可能丰富未来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是阐明了“新乡贤交往空间”兴起的社会本质,论证了其赖以形成的“双轨治理”的直接条件和“精英能动”的根本条件,为在乡村社会中调适经典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个案。本文的“新乡贤交往空间”明显不同于国内农村研究中的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而与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文化网络”、“士绅社会”有所相似。不过,新乡贤交往空间并不拥有“士绅社会”的特权功能,而更多地是文化性公共空间,它是当代乡村“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潜力。“新乡贤交往空间”有别于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宰制型公共领域”,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型公共领域”,而是“教化型公共领域”。这些发现,使得本研究同时具有为实现乡村治理振兴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李元勋[4](2019)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胎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起来的,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力量介入高位推动的中国特色的基层直接民主形式,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及有效方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在农村的民主实践和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发韧于农村的由村民创造的民主改革实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国家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对这种民主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使之上升为制度化的基层民主形式和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又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甚至文字表述都会发生某些变化。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实现了从村民自治向乡村治理话语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十八大后要求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便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现了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与具体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概括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并梳理了本论文的理论渊源。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萌生。本章对村民自治产生前的乡村治理作了梳理与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深度剖析,这些背景主要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包产到户的推行、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等因素。梳理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从建立第一个村委会到在全国的普及,村民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得以全面建立。第二章是村民自治的发展。本章对村民自治活动的发动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作了论述,这一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为起点的,主要是开始建章立制,推进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和选举模式的创新。第三章是村民自治的深化。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进行了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背景下,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开展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和选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第四章是村民自治的提升。在这一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村民自治为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实践场域,开启了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始了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广大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各地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基层民主协商的探索与实践。在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对“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五章是村民自治的成效和历史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成效显着,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各项民主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基本得以实现。通过考察村民自治40年的进程得出了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制度革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道路。
张争争[5](2019)在《张家口市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干部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事业的带头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的各项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也关系到党和国家形象。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形成村干部工资补贴有序增长机制,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做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对村干部管理制度进行试点工作等等,致力于解决村级组织软弱涣散、贪污腐败等问题,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十足进步。但是不可否认,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能够满足新时代新要求的农村干部队伍还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张家口市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对该支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且提出了比较具有实践意义的关于加强该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首先,对村“两委”干部相关概念给出了清晰地界定,说明了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内涵、总体要求和重要意义,并总结了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对该区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换届年前后的队伍指标数据和近5年来的有关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分析梳理,发现W区依照省市文件精神在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主要集中在选人、激励、保障、育人和管人等方面,但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再次,对张家口市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流通机制有待畅通、激励保障措施需要强化、干部培育体系有待健全、监督执纪水平需要提高,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村干部身份的体制制约、干部选拔标准低、干部培养质量低、对干部监督重查处和当前村集体经济的制约等。最后,结合全文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认为要从选人用人、目标激励、教育培训、协同监管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五个方面入手,着力加强W区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
王倩[6](2019)在《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状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些年,国家为了充实农村“两委”基层力量,给应届大学生提供社会锻炼实践的机会,缓解就业困难,设立了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植政策。四川省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每年都出台了招考计划,安排应届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工作,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行政村的工作力量。当前,都江堰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提升培养,汇集农村建设人才、筑牢发展力量,是都江堰市抓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主要说明了在国家制定大学生村官政策后,很多地方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都江堰市也不例外。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在说明本文的基本概念后,笔者主要还通过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为当地党委政府在大学生村官管理方面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渠道。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为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现况之调查设计,笔者结合都江堰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刊物,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还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了问卷设计的质量。为了有效全面开展调查,笔者分别对大学生村官、当地村民和村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第四章为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状况之调查分析,主要是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调查问卷的总体情况,并与事先的调查假设进行了对比,经过调查后发现,当地党委和政府基本上认真执行了上级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五章为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配套层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主要是解决问题的优化对策,从政府方面和大学生方面共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改变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方式,将有意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招录进村官队伍,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提高他们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完善考评机制,提高薪酬待遇,做好将来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应当端正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角色分工,适应好自身的工作岗位。
康颖菲[7](2019)在《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A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人才战略计划,对于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大学生村官的驻村现状来看,大学生村官政策正在大规模地推进,但同时暴露出一些政策上、制度上和现实上的问题,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难以发挥最大价值,遇到许多实践困境。而作为我国重要的扶贫模式之一,驻村扶贫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大学生村官是国家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也是驻村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江西省A镇的大学生村官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与个案研究法探究A镇大学生村官在驻村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困境,发现这些困境主要是角色困境、能力困境以及伦理困境。此外,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实践过程,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将其遇到的实践困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相对应地提出了一些优化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机制的对策和建议。笔者希望通过对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实践困境与机制优化研究,实现该领域资料的补充,同时为国家解决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与意见参考,进而使大学生村官的驻村扶贫机制得以优化,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扶贫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毕丽仪[8](2019)在《村干部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从化区A镇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进一步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化示范区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计划到2020年打造从化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所在,村干部作为建设农村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基层行政事务大量增加。村干部在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进百姓福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在职待遇低、退休保障差、晋升渠道少,部分农村基层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和创新性不够,甚至有的村干部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归根到底,村干部队伍缺乏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有效激励农村基层干部,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成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按照以下结构来开展:文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介绍村干部、激励和激励机制相关理论研究。第三章介绍广州市从化区A镇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工作现状和激励机制情况;第四章分析广州市从化区A镇村干部队伍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提出完善广州市从化区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宫新博[9](2018)在《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任职是国家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不仅诠释了当代青年人生发展规划的又一种方向,同时也为乡村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近年来在各地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下,农村经济更快发展、基层组织日渐完善、农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民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逐步走向实现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最终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本研究结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ERG理论和双因素理论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需求问题进行量化而系统的研究,从而客观反映出大学生村官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和迫切需求,并提出满足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课题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概述与说明;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同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及创新点,为研究提供思路方向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问卷调查和访谈。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在咨询专家教授并通过问卷有效性评定后,对四类调查主体进行调查访谈,重点对在岗大学生村官群体做详细问卷调查。基于对本溪市在岗大学生村官群体采用群体问卷调查法,同时运用彼得需求满意调查表进行调查访谈,从主观想法的认知、客观条件的影响、政策环境的需求和满意度的调查,深入了解当前本溪市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和各方面的现实需求及对政策、管理的满意程度;对本溪市不同县区、乡镇(街道)服务期满,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金像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和经历这个过程后,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更客观想法和建议;对部分乡镇和村民、村干部进行深度访谈,客观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以及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和在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中提供的或可以提供的支持帮助;第四部分,根据调查访谈结果,分析总结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从大学生村官的个人认识、外部条件和政策实施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职业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个人认知、客观影响和政策实施方面的问题;六部分,提出对策。结合理论实际,总结出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特点,以此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和建议。
李庆召[10](2017)在《内生外动: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的生成与演变 ——基于对广东省蕉岭县芳心村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视角,研究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生成与演变的历史过程,试图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村庄公共权力生成模式的分析,考察现代国家建构中村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若干主要形态,并揭示其变迁的基本规律。在把握村庄公权力监督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的现实困境,构建与以往不同的村庄公共权力监督模式。村庄公共事务内容决定村庄公共权力特性,村庄公共权力特性决定村庄公共权力监督模式。在村庄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村庄承担的公共事务可分为外部事务(国家事务)和内部事务(村庄事务)两种。为保证内外公共事务顺利完成,村庄内外力量对处于上承下接位置的村庄公共权力进行多种形式的监督。由此,村庄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以特定机制为主导的权力监督模式,如传统时期以自我道德监督为主、权力监督为辅的模式;新政权建设时期外部运动监督为主、内部权力监督为辅的模式;税费改革之后权力制衡监督为主、道德法律监督为辅等模式。因此,本文按照“道德监督—运动监督—权力监督—困境分析—路径预测”这一线索进行探究,以求能够把握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生成和演变的基本规律。本文认为,宋明以后,随着祠堂族权的发展,族权在保持中国基层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政权通过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宣扬,将族权与伦理道德紧密结合。祠堂族权承担的主要是与宗族成员共同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这一时期村庄公共权力的行使范围与强度相对较弱。在权力主体内在的道德监督下,发生蜕变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族权在缺乏内外监督机制的作用下依然能够维持宗族共同体的稳定。清末,国家政权扩张过程中,国家力量试图通过族正制、保甲制控制基层社会,但由于监控能力有限,导致“营利型经纪”增生;新中国成立后,为从农村汲取更多的资源支援城市和工业发展,形成了人民公社体制。合作化运动中适应公社事务急剧增长的需要,基层社会分化形成了新的“干部阶层”。为更好的执行国家政策,完成上级下派的各项任务,公社干部这一新阶层掌握的公共权力急剧膨胀,并发生蜕变。公社内生监督严重不足,引发干群关系紧张。外力支持下的村庄公共权力扩张,普通社员的私权利萎缩,难以通过内部的社会监督约束公共权力。“大跃进”中因政策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国民经济衰退等严重问题。国家通过在农村开展“整风整社”、“反三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方式运用外部力量对基层干部进行运动型监督,最终引发阶级斗争扩大化。人民公社解体后,村民自治填补了国家退出后的权力真空,村庄承担的国家事务减少,而村庄内部的服务型事务增多。处在夹缝中的村干部,为完成国家任务的硬指标,将重心放在税费收取和计划生育等国家行政事务上,并从中谋取私利。税费改革以后,国家对农村由汲取向给予转变。村庄集体资产增加,资源增值,部分村庄干部利用公共权力中饱私囊,成为新的“营利型经纪”。在“乡政村治”模式下,村庄公共权力转型,农民的监督意识增强,创造性利用村庄内部传统资源,通过外力推动形成了专门化的监督机构——监事会,并在外力持续作用下不断完善,形成了内外监督的合力,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村庄公共权力继续蜕变。但这种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模式存在监督机构独立性不足,动力来源后劲缺乏等困境,需构建“内生外动”型的权力监督模式。“内生外动”型监督模式构建的基本路径包括,划定内外力量作用的边界;利用村庄内部潜在的监督资源;培育完善现有的内部监督机制;发挥内外监督力量的协同作用,提升内生监督主体的意识和能力等。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同历史阶段村庄权力监督模式的生成与公共权力的特性紧密相关;中国村庄公共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变是由内外监督力量的作用方式所决定的;现阶段村庄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需要多种机制形成合力;“内生外动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破解我国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的可选路径。
二、“村官”工资由村民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官”工资由村民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激励理论的城乡结合部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N市C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村干部(含城乡结合部村干部) |
2.2 村干部队伍建设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2.3.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2.3.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2.3.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3章 C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研分析 |
3.1 N市 C镇简介 |
3.2 C镇村干部基本情况 |
3.3 C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3.3.1 调查目的 |
3.3.2 调查方法和步骤 |
3.3.3 样本结构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4.1 “入口”环节分析 |
3.4.2 “过程”环节分析 |
3.4.3 “出口”环节分析 |
第4章 C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C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入口激励不足 |
4.1.2 过程激励不足 |
4.1.3 出口激励不足 |
4.2 C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进入渠道窄 |
4.2.2 后备队伍动员不足 |
4.2.3 薪酬制度不规范 |
4.2.4 培训晋升机制不完善 |
4.2.5 考核机制不合理 |
4.2.6 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完善C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
5.1 职业岗位激励 |
5.1.1 健全选拔任用机制 |
5.1.2 培养后备干部队伍 |
5.1.3 宣传良好职业形象 |
5.2 薪酬福利激励 |
5.2.1 提高村集体“造血”功能 |
5.2.2 建立薪酬定期增长机制 |
5.3 发展提升激励 |
5.3.1 素质提升——“360 度”全方位培训 |
5.3.2 政治发展——拓宽晋升渠道 |
5.4 考核奖励激励 |
5.4.1 规范考核程序 |
5.4.2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 |
5.4.3 打破平均主义,兼顾公平和效率 |
5.5 退出保障激励 |
5.5.1 健全退休村干部补贴制度 |
5.5.2 完善村干部社会保障制度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案例介绍 |
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一) 产权与集体产权 |
(二) 煤矿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
(三) 治权及乡村治权 |
(四) 政治生态与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六、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权力共有与利益共享: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农村政治生态 |
1.1 集体化时期农村集体煤矿的经营与管理 |
1.1.1 人民公社时期社队煤矿的形成过程 |
1.1.2 农村社队煤矿的管理和经营形式 |
1.1.3 社队煤矿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1.1.4 社队煤矿对农村政治生态的影响 |
1.2 集体所有与统一经营:集体化时期L村煤矿产权形式 |
1.2.1 L村集体煤矿的形成过程 |
1.2.2 L村集体煤矿的产权形式 |
1.3 党的领导与社员大会: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理形态 |
1.3.1 L村村庄治理的演变历史 |
1.3.2 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权结构 |
1.4 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治理成效 |
1.5 小结 |
第二章 自治异化与村庄衰败:产权与治权分离中的农村政治生态 |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起与村民自治的实行 |
2.1.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办与产权分化 |
2.1.2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农民的政治热情 |
2.1.3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集体煤矿私人承包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2.2 产权松动与治权垄断:L村集体煤矿的私下承包与贫富分化 |
2.2.1 权力垄断资源:村干部私下承包与转让村集体煤矿 |
2.2.2 资源巩固权力:选举竞争与煤矿承包者当选 |
2.2.3 贫富分化与干群矛盾:村干部掌握集体资源的结果 |
2.3 产权分化与治权分散:昂贵的选票与派系斗争 |
2.3.1 村民直选中激烈的竞争与“金钱大战” |
2.3.2 产权与治权分离后的村企对立与治理瘫痪 |
2.3.3 “两委”矛盾——派系斗争背后的资源争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竞争消失与发展困局:产权与治权解挂后的农村政治生态 |
3.1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演变及过程 |
3.1.1 安全整治,关小上大 |
3.1.2 有偿使用,兼并重组 |
3.1.3 国进民退与集团经营 |
3.2 煤炭资源整合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3.2.1 集体收入减少影响村庄公共建设 |
3.2.2 补偿纠纷下社会矛盾增多 |
3.2.3 采煤沉陷区治理难开展 |
3.3 L村集体煤矿整合后的自治转移与发展困境 |
3.3.1 一次性海选与严格投票规则 |
3.3.2 村民参选的理性回归 |
3.3.3 平稳连任与“一肩挑” |
3.3.4 竞争消失后村庄公共事务的发展及困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集体产权与民主治理: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产权制度体系 |
4.1.1 厘清产权关系 |
4.1.2 稳定产权政策 |
4.1.3 规范矿业权市场 |
4.1.4 畅通社会参与渠道 |
4.2 坚持并有效发挥集体产权的双重功能 |
4.2.1 集体产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
4.2.2 坚持与明晰集体产权,增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
4.2.3 强化治权的民主运行,保障集体产权的政治功能 |
4.3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治理 |
4.3.1 加强选举后的民主制度运行,避免“自治异化” |
4.3.2 完善村务监督的制度建设,强化“四权同步” |
4.3.3 提高村民监督意识和能力,提升“公共意识” |
4.4 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
4.4.1 夯实领导地位,理顺两委关系 |
4.4.2 加强党员教育,带动农民参与 |
4.4.3 优化党员结构,抓好“关键少数” |
4.4.4 加强作风建设,重塑干部形象 |
4.5 重塑农村良好的政治文化 |
4.5.1 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 |
4.5.2 加强乡村诚信、法治和民主等现代文明建设 |
结论与讨论 |
一、产权与治权关系是形塑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 |
二、自治异化缘于制度缺陷而非农民素质低下 |
三、集体产权功能失效是农村政治生态恶化的关键 |
四、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健康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分析框架 |
1.4 资料方法 |
1.5 本文观点 |
2.精英的转换 |
2.1 传统士绅 |
2.2 民国新乡绅 |
2.3 集体农村干部 |
2.4 改革后新乡贤 |
3.“双轨”的重建 |
3.1 平衡双轨 |
3.2 长单轨 |
3.3 强单轨 |
3.4 复合双轨 |
4.礼堂的复兴 |
4.1 传统礼堂 |
4.2 近代礼堂 |
4.3 农村礼堂 |
4.4 文化礼堂 |
5.新乡贤的参与 |
5.1 规划选址 |
5.2 规模设计 |
5.3 建设筹资 |
5.4 布局展陈 |
6.内在的动力 |
6.1 村民的文化需要 |
6.2 新乡贤的文化兴趣 |
6.3 村庄的治理诉求 |
6.4 宗族的吸引 |
6.5 女性新乡贤的作用 |
7.自我的限制 |
7.1 村庄领导的竞争 |
7.2 村两委成员的冲突 |
7.3 乡村文化人的工具化 |
7.4 乡村文化人的行政化 |
8.基层政府的策略 |
8.1 行政动员 |
8.2 业务指导 |
8.3 被动支持 |
8.4 特意排斥 |
9.乡村交往的重构 |
9.1 “礼治”交往 |
9.2 文化交往 |
9.3 再组织化 |
9.4 村域外交往 |
10.结论 |
10.1 新乡贤交往空间的历史形成 |
10.2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文化网络 |
10.3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士绅社会 |
10.4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公共领域 |
参考文献 |
(4)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萌生 |
一、1949-1978 年乡村治理的简要回顾 |
(一)农民协会和乡—村政权组织 |
(二)合作化时期的乡村治理 |
(三)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治理 |
二、村民自治产生的背景 |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 |
(二)包产到户的推行 |
(三)农村管理出现组织真空与公共权力缺位 |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 |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逐步建立 |
(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与第一个村委会的成立 |
(二)由点到面建立村民委员会 |
(三)民主选举的初步探索:“海选” |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 |
一、村民自治制度化的初步探索 |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
(二)“莱西会议”促进村级组织的健全 |
(三)初步建章立制 |
(四)民主选举的进一步探索 |
二、开展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 |
(一)推进达标示范活动的急迫性 |
(二)开展达标示范活动的进程 |
(三)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的成效 |
三、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推进 |
(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
(二)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 |
(三)选举模式的创新 |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深化 |
一、村民自治的全面实践 |
(一)《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 |
(二)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 |
(三)依法罢免民选村官 |
(四)民主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
二、制度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
(一)从国家到地方对制度的逐步规范 |
(二)民主选举的进一步规范与超越 |
(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挑战 |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提升 |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诉求 |
(二)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 |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 |
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
(一)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 |
(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 |
(三)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成效 |
三、“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探索 |
(一)治理有效提出的背景 |
(二)打造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
(三)“三治合一”治理模式的实践 |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成效与历史经验 |
一、村民自治的成效 |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推动着中国政治发展 |
(二)村民自治的法制保障不断完善 |
(三)民主实践不断规范 |
(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法制观念增强 |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经验 |
(一)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
(二)依法治理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法理基础 |
(三)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
(四)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 |
(五)推进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5)张家口市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村干部 |
2.1.1 村干部的概念 |
2.1.2 村干部的作用 |
2.2 村干部队伍建设 |
2.2.1 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内涵 |
2.2.2 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
2.2.3 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第3章 张家口市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
3.1 W区概况 |
3.2 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
3.2.1 “一人兼”和“交叉任职”比例高 |
3.2.2 中共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当选率高 |
3.2.3 村主职干部连续当选比例高 |
3.3 W区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
3.3.1 选人用人环节 |
3.3.2 绩效考核环节 |
3.3.3 保障激励环节 |
3.3.4 干部培育环节 |
3.4 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
3.4.1 优化了村“两委”干部结构 |
3.4.2 提高了“双带”能力 |
3.4.3 转变了工作作风 |
第4章 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人才流通机制有待畅通 |
4.1.2 激励保障措施需要强化 |
4.1.3 干部培育体系有待健全 |
4.1.4 监督执纪水平需要提高 |
4.2 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村“两委”干部身份“尴尬” |
4.2.2 村“两委”干部选拔标准低,视野窄 |
4.2.3 对村“两委”干部培养重“量”轻“质” |
4.2.4 在监督执纪方面重查处轻监督 |
4.2.5 村集体经济负担过重 |
第5章 优化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改善村“两委”干部行政管理方式 |
5.1.1 充实后备力量 |
5.1.2 拓宽选人渠道 |
5.1.3 制定选用标准 |
5.1.4 严格任用程序 |
5.1.5 探索村级主职干部专职化 |
5.2 科学建立目标激励机制 |
5.2.1 提高报酬待遇 |
5.2.2 保障村级经费 |
5.2.3 强化绩效考核 |
5.2.4 重视政治激励 |
5.3 建立高效教育培训体系 |
5.3.1 优化培训内容 |
5.3.2 注重培训评估 |
5.3.3 创新培训方式 |
5.3.4 在培训中锻造全面过硬干部作风 |
5.4 落实多方协同监管制度 |
5.4.1 严格上级监管 |
5.4.2 规范村级事务管理 |
5.4.3 注重民主监督 |
5.5 持续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
5.5.1 化解村级债务 |
5.5.2 分类精准帮扶 |
5.5.3 激发内生动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村官 |
2.1.2 大学生村官 |
2.1.3 制度 |
2.2 基本理论阐述 |
2.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3 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沿革 |
2.3.1 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
2.3.2 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现状 |
第三章 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现状之调查设计 |
3.1 调查背景 |
3.1.1 都江堰市基本情况 |
3.1.2 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概况 |
3.2 调查假设 |
3.3 调查对象 |
3.3.1 基层干部 |
3.3.2 村民代表 |
3.3.3 大学生村官 |
3.4 调查方法 |
3.4.1 问卷调查法 |
3.4.2 走访座谈法 |
3.4.3 统计分析法 |
3.5 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
3.5.1 调查的信度 |
3.5.2 调查的效度 |
第四章 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状况之调查分析 |
4.1 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状况调查之实施 |
4.1.1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1.2 走访座谈的实施 |
4.2 关于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的基本情况 |
4.2.1 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
4.2.2 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 |
4.2.3 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 |
4.3 关于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的满意度 |
4.3.1 对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的基本看法 |
4.3.2 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现存问题的看法 |
4.4 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状况的调查结论 |
4.4.1 调查结论 |
4.4.2 调查结论与调查假设之对比 |
第五章 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
5.1 观念层面 |
5.1.1 村干部与村民的观念 |
5.1.2 大学生村官的观念 |
5.2 制度层面 |
5.2.1 缺乏合理的选拔机制 |
5.2.2 缺乏长效的培训制度 |
5.2.3 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
5.2.4 缺乏未来的职业出路 |
5.3 配套层面 |
5.3.1 经济待遇偏低 |
5.3.2 政治激励不到位 |
第六章 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优化对策 |
6.1 政府方面 |
6.1.1 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政策法规 |
6.1.2 改革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 |
6.1.3 健全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制度 |
6.1.4 强化日常考评机制和方法 |
6.1.5 提升大学生村官待遇和发展机会 |
6.2 大学生村官方面 |
6.2.1 提高认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 |
6.2.2 明确角色定位,理清职责分工 |
6.2.3 加强实践锻炼,积累基层经验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7)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A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村官计划及H县A镇发展现状 |
2.1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历程 |
2.2 H县A镇在岗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
2.2.1 H县在岗大学生村官的现状特点 |
2.2.2 A镇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 |
2.2.3 A镇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
2.2.4 A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任务 |
3 A镇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实践过程 |
3.1 A镇及B、C村概况 |
3.1.1 A镇概况 |
3.1.2 B村与C村概况 |
3.2 A镇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制度安排与组织构架 |
3.2.1 A镇驻村扶贫的制度安排 |
3.2.2 A镇驻村扶贫的组织构架 |
3.3 A镇大学生村官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 |
3.3.1 协调落实扶贫政策 |
3.3.2 文书类工作 |
3.3.3 结对帮扶工作 |
3.4 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成效分析 |
3.4.1 A镇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成效 |
3.4.2 A镇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不足 |
4 A镇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实践困境 |
4.1 角色困境 |
4.2 能力困境 |
4.2.1 沟通能力 |
4.2.2 协调能力 |
4.2.3 资源整合的能力 |
4.2.4 工作方法缺乏专业性 |
4.3 伦理困境 |
4.3.1 价值中立与价值操控的困境 |
4.3.2 资源分配的问题 |
4.3.3 情与法的冲突问题 |
4.3.4 个人利益与职业冲突的问题 |
4.4 可持续性困境 |
5 优化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5.1 完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 |
5.1.1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聘要求 |
5.1.2 加强社会工作等实用知识的培训 |
5.1.3 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 |
5.2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机制 |
5.2.1 提高工资待遇 |
5.2.2 落实社会保险制度 |
5.2.3 增加考录公务员的机会 |
5.2.4 增加精神激励 |
5.3 利用优势视角增强服务成效 |
5.3.1 做好服务农村的思想准备 |
5.3.2 加强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
5.3.3 加强农村工作经验的自我积累 |
5.4 探索大学生村官驻村的长效机制 |
5.4.1 向乡村振兴战略过渡 |
5.4.2 向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转型 |
5.5 发挥社会工作机构等社会力量在驻村扶贫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村干部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从化区A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村干部 |
2.1.2 激励 |
2.1.3 激励机制 |
2.2 激励理论 |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2.2.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三章 广州市从化区A镇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3.1 基本情况 |
3.1.1 广州市从化区A镇简介 |
3.1.2 广州市从化区A镇村干部基本情况 |
3.1.3 A镇村干部工作现状 |
3.2 广州市从化区A镇村干部激励机制内容 |
3.2.1 薪酬制度方面——工资待遇和绩效考核结合 |
3.2.2 培训教育方面——学历提升和学习培训结合 |
3.2.3 发展前景方面——选拔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 |
3.2.4 退休保障方面——返聘人员和发放离任津补贴结合 |
第四章 A镇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4.1.1 薪酬待遇激励效果不明显 |
4.1.2 学习培训教育制度未达到预期效果 |
4.1.3 绩效考核制度不全面 |
4.1.4 落实政治待遇渠道少 |
4.1.5 退休保障制度不完善 |
4.2 A镇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尴尬 |
4.2.2 激励理念不够科学 |
4.2.3 缺乏规范有效的激励操作方式 |
第五章 完善从化区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对策 |
5.1 完善经济待遇激励制度 |
5.1.1 加大对行政村财政支持力度 |
5.1.2 探索建立在职村干部福利待遇增长制度 |
5.1.3 规范村干部工资待遇标准 |
5.2 加强精神激励机制建设 |
5.2.1 畅通信息公开和沟通交流渠道 |
5.2.2 增强精神人文关怀 |
5.3 创新政治激励制度 |
5.3.1 建立村干部交流制度 |
5.3.2 实施能力素质提升行动 |
5.3.3 拓宽个人发展渠道 |
5.3.4 畅通村干部进出机制 |
5.4 健全退休保障激励制度 |
5.4.1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
5.4.2 健全离任村干部津补贴制度 |
5.5 强化考核和监督激励制度 |
5.5.1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
5.5.2 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
5.5.3 加大对农村基层的监管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村干部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访谈法 |
1.4.3 数据统计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学生村官相关概念 |
2.1.2 “职业需求”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
2.2.3 双因素理论 |
第三章 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调查 |
3.1 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现状 |
3.2 调查内容和方案设计 |
3.2.1 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内容 |
3.2.2 调查方法和方案设计 |
3.3 本溪市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3.3.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3.3.2 在职大学生村官调查 |
3.3.3 任职期间流出大学生村官访谈 |
3.3.4 大学生村官相关工作人员访谈 |
第四章 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问题及原因 |
4.1 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存在的问题 |
4.1.1 政策制度不完善 |
4.1.2 客观环境影响严重 |
4.1.3 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 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待遇保障的欠缺产生生理需求 |
4.2.2 身份定位不明确产生安全需求 |
4.2.3 关注支持不到位产生情感需求 |
4.2.4 理想信念产生自我实现需求 |
第五章 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影响因素 |
5.1 个人认知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的影响 |
5.1.1 角色准备是否充分 |
5.1.2 自我实现能否达成 |
5.2 外部条件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的影响 |
5.2.1 角色定位模糊 |
5.2.2 知识经验不足 |
5.2.3 社会认同度低 |
5.3 政策实施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的影响 |
5.3.1 法律法规制度 |
5.3.2 服务保障体系 |
5.3.3 宣传引导力度 |
5.3.4 教育培训机制 |
第六章 满足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薪酬待遇满足生理需求 |
6.2 完善政府职能满足安全需求 |
6.3 营造良好环境满足情感需求 |
6.4 提升个人能力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
6.5 实现多方联动创新工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表 |
附录Ⅱ 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内生外动: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的生成与演变 ——基于对广东省蕉岭县芳心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杜赞奇命题” |
(二) 一个根本性问题 |
(三) 日趋严峻的现状 |
二、文献回顾 |
(一) 公共权力监督的研究 |
(二) 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个案基本概况 |
(一) 蕉岭县基本概况 |
(二) 三圳镇情况简介 |
(三) 芳心村村情概况 |
第一章 宗族共同体公共权力的道德监督与约束 |
一、传统社会村庄公共权力的道德监督 |
(一) 公共权力的道德监督机制 |
(二) 中国伦理道德与祠堂族权 |
二、芳心村戴姓宗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 |
(一) “开基田头定居黄龙” |
(二) “聚族而居十代千口” |
三、芳心村戴姓宗族公共权力的产生及形态 |
(一) 宗族共同体公权力的产生 |
(二) 族、房长权力的作用范围 |
四、戴姓宗族公共权力向公共权威的转化 |
(一) 与祖先崇拜相关的活动 |
(二) 维护宗族公共利益的活动 |
五、戴姓宗族权威的道德监督与制约 |
(一) 宗族权威的道德自律 |
(二) 族权内部的权力制衡 |
(三) 自下而上的层级监督 |
(四) 族规对族权的限定 |
六、外部力量对族权的尝试性监控及成效 |
(一) 国家权力对族权的介入过程 |
(二) 国家权力对族权监控的失败 |
七、小结 |
第二章 新政权建设时期的群众运动型监督 |
一、土地改革中村庄公共权力主体的更替 |
(一) 过渡性的村级权力组织 |
(二) 新政权下的首批乡村干部 |
(三) 对农会权力蜕变性质的判断 |
二、国家事务剧增中村庄公共权力的重构 |
(一) 疾风骤雨般的农业合作化 |
(二) 群体分化形成的“干部阶层” |
三、公社体制下村庄事务与公共权力特性 |
(一) 村庄承担的内外公共事务 |
(二) 公社的权力结构及其特点 |
四、公社权力蜕变及内部监督机制 |
(一) 村庄公共权力蜕变的表现 |
(二) 内部权力监督机制的限度 |
五、外部监督的尝试:农村基层反“三风” |
(一) 社员对问题的揭露及处理 |
(二) 当事人的意见及事实还原 |
六、外力监督范围的扩大:“四清”运动 |
(一) 内外权力相互结合 |
(二) 清查账目干部分类 |
(三) 处理包袱进行退赔 |
(四) 完善制度健全机构 |
七、小结 |
第三章 “乡政村治”下权力制约型监督的形成 |
一、人民公社解体下村庄公共事务的变迁 |
(一) 公社解体后急剧减少的公共事务 |
(二) 国家事务与村庄事务比重的变化 |
二、村民自治的兴起与公共权力再度蜕变 |
(一) 公共事务催生村庄治理方式的变革 |
(二) 双重授权下公共权力的蜕变与失控 |
三、外部监督的主动作为及其限度 |
(一) 自上而下的党风廉政建设 |
(二) 治理权力失控收效甚微 |
四、外力推动下内生监督的形成 |
(一) 内外联动组建专门化组织 |
(二) 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 |
五、小结 |
第四章 当前村庄公权力监督的困境与限度 |
一、权力监督组织的独立性 |
(一) 村庄“一把手”的权威 |
(二) “村监会”人选的猫腻 |
(三) “村监会”成员更换的逻辑 |
(四) “村监会”地位的尴尬 |
(五) 依附于村“两委”的监委会 |
二、监督主体的道德与能力 |
(一) “村监会”里的“四不清”干部 |
(二) 截然相反的两位理事会长 |
(三) 正派公益热心人的“私心” |
(四) “监督者也需要监督” |
三、内生监督权的动力来源 |
(一) 利益、荣誉与责任的选择 |
(二) 监督权行使的外力推动 |
(三) 对两种监督力量的评价 |
(四) 制衡型监督的“负效应” |
四、小结 |
第五章 “内生外动”型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的走向 |
一、村庄公共权力监督“内生”资源的价值 |
(一) 内生型权力监督形成的基础 |
(二) 内生型基层社会监督的价值 |
二、村庄公共权力监督“外源”动力的转型 |
(一) 从“运动”到“推动”:外力监督作用方式的变革 |
(二) 从“推动”到“互动”:外力监督介入程度的限定 |
三、“内生外动”型村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构建 |
(一) 划定村庄内外权力作用的边界 |
(二) 利用村庄内部潜在的监督资源 |
(三) 持续完善现有的内部监督机制 |
(四) 发挥内外监督力量的协同作用 |
(五) 提升内生监督主体的意识和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模式建构 |
一、基本结论:中国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生成与演变的基本规律 |
二、命题回应:杜赞奇所预言的中国基层权力监督困境的破解 |
三、模式建构:“内生外动”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村官”工资由村民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激励理论的城乡结合部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N市C镇为例[D]. 喻琼.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D]. 张毅. 山西大学, 2020(12)
- [3]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D]. 谢安民. 浙江大学, 2020(01)
- [4]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D]. 李元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张家口市W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张争争. 燕山大学, 2019(06)
- [6]都江堰市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状况调查研究[D]. 王倩.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A镇为例[D]. 康颖菲.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村干部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从化区A镇为例[D]. 毕丽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本溪市大学生村官职业需求调查研究[D]. 宫新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10]内生外动:村庄公共权力监督的生成与演变 ——基于对广东省蕉岭县芳心村的调查[D]. 李庆召.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