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临床分析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临床分析

一、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壮壮[1](2020)在《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病因,aEEG的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通过对婴儿颅内出血患儿a EEG以及患儿预后进行分析,从而对患儿预后做出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颅内出血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3例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对2018年06月至2019年12月因颅内出血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共计40例行a EEG检查,除外伪差较多,无法判读3例,出院后死亡3例,随访中失去联系4例,共计30例,并对这30名患儿出院后进行随访。同时收集同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其他无神经系统病症累及患儿30例行a EEG检查。结果:4年间共诊治83例颅内出血患者,其中男56例,女27例,男女比例2:1;年龄范围:30分钟-12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月44例(53.0%),1月-12月39例(47.0%);病因:晚发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最为常见共36例(43.4%),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病29例(34.9%),多器官功能受损2例(2.4%),血小板减少症3例(3.6%),病因不明13例(15.7%);在年龄分布上:<1月44例(53.0%),1月-12月39例(47.0%);在地域分布上:拉萨市14例(16.8%)(其中拉萨市5例,拉萨其他地区9例),那曲市33例(39.7%),山南市14例(16.8%),日喀则市13例(15.8%),林芝市4例(4.8%),昌都市4例(4.8%),阿里地区1例(1.3%);临床表现:在83例病人中45例(54.2%)均为非特异性表现,仅有37例(44.5%)病人有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表现,1例(1.3%)既有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表现,又有非特异性表现;对2018年06月至2019年12月因颅内出血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患儿进行随访1-3个月。共有6例失去联系;4例出院后1天内死亡;预后良好10例;预后不良20例;颅内出血组a EEG不同分级患儿间预后的结果表明: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的患儿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5.0%、60.0%、90.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颅内出血在地区分布方面:海拔越高,发病率越高;婴儿颅内出血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当患儿出现吃奶差、反应差、前囟饱满以及面色进行性苍白,我们应该警惕患儿颅内出血的可能。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仍是西藏地区一个导致婴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在西藏部分地区,新生儿出生时注射维生素K并未形成常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新生儿出生时维生素K的注射率,进而减少因维生素K缺乏而致的颅内出血。对于a EEG脑电图结果回示:a EEG结果越异常,预后越差;因此对于颅内出血患儿,应积极救治,尽可能减少其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刘黎明,帖利军,史晓薇,郭乐倩[2](2019)在《维生素K与儿童健康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维生素K根据萘醌环3′端所连接的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水溶性维生素,即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多用于动物饲料中。维生素K1主要在回肠吸收,其吸收有赖于胆汁酸盐和体内脂肪状况,并通过淋巴系统传递到肝脏中,可催化凝血因子的羧化过程,发挥凝血作用。尤其对于维持婴儿正常的凝血功能,维生素K1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K2参与人体骨骼代谢。维生素K2作为谷氨酸羧化酶的辅酶,转运骨钙素等骨钙蛋白γ-羧基谷氨酸上的谷氨酸残基。只有发生羧化反应后,羧化骨钙素才能表现出与羟磷灰石高度的亲和性,进而促进钙盐沉积。儿童阶段的骨量若不能在预定年龄达到其峰值,不但影响本身的生长发育,还会使得成年以后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大大提高。因此,儿童阶段补充维生素K2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国内外研究显示维生素K也与血管钙化、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发生有关,其关联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目前的动物实验以及人群干预研究都提示维生素K对于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维生素K,尤其是儿童阶段的维生素K状态仍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冯文科,刘自强,吴梦珍[3](2019)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损伤的神经康复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讨论对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损伤进行神经康复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8年7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损伤患儿72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下进行神经康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 <0.05)。结论对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损伤进行神经康复能明显提升患儿发育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推广使用。

朱峻[4](2017)在《CT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CT表现,提高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减低误诊率,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对20122016年在我院内儿科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外血肿1例,大面积脑梗塞并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4例达到临床治愈,1例有严重后遗症。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其CT表现与颅内出血、脑梗塞的CT表现相似度极高,放射科医师获取临床信息不对等,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认识不足。因加强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对于该类病人保持足够的警惕,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确诊率,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张欣[5](2016)在《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文中指出目的深入探讨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就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儿,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及护理效果达到临床预期。结论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出血症可防可治,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任维莉[6](2015)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1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2010-2014年收治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31例,给予对症治疗及使用510 mg维生素K静滴,1次/d,连续使用35 d。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8例,好转5例,放弃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3例,死亡3例。8例颅内出血存活患儿进行6个月4年随访,其中有4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肢体功能障碍、脑性瘫痪、癫痫、脑积水。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易并发颅内出血,该症起病突然,发展快,病死率高,愈后差。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王丽杰,孙莹,颜卫源[7](2014)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性分析9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此病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1.7%(94/5 492)。其中男66例(70.21%),女28例(29.79%)。平均中位年龄45.30 d。居住在城市19例(20.21%),村镇75例(79.79%)。退院40例(42.56%),好转32例(34.04%),治愈15例(15.96%)。92例(97.87%)母乳喂养。主诉包括:抽搐(59例,62.77%),呕吐(42例,44.68%),剧烈哭闹、烦躁(28例,29.79%),反应差(5例,5.32%)。未注射维生素K的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值55.9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平均值106.12 s,其中18例(19.15%)显示测不出。86例(91.49%)诊断失血性贫血。因此认为,3个月内母乳喂养婴儿突发贫血伴神经系统症状,要高度怀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及时通过病史及凝血功能、头部影像学进一步确诊。出生3个月内系统补充维生素K1可有效预防此病发生。

张邵军[8](2012)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60例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60例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方法入院后给予静脉注射维生素K5~10mg/d,连用3~5d,输新鲜血浆或全血10ml/kg,1~3次,颅内高压的患儿用脱水剂、止痉剂,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对于血钙低于1.68mmol/d者给予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ml,连用3d,恢复期给予改善脑细胞功能治疗。结果 6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发生颅内出血57例(95%),经临床治疗后,死亡例(10%),智力低下8例(14.9%),肢体功能障碍10例(18.6%)。结论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用母乳喂养的同时,注意维生素K的补充,本病是一种缺乏性疾病,因而可以预防,把维生素K1吸收障碍或摄入不足的婴儿,作为重点预防,应用维生素K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靠。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对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吴善姬,孙玉文,陈志华[9](2010)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4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营养缺乏性疾病,该病起病突然,发展快,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该病多与纯母乳喂养或某些疾病有关。现将3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金路[10](2010)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6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占73.1%,单纯母乳喂养致本病占84.6%。经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占73.1%,后遗症发生率23.1%,死亡率3.8%。结论单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生率高。本病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母亲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食物对预防此病发生起重要作用。

二、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病因,aEEG的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4 aEEG检查方法
        1.4.1 检查前准备
        1.4.2 aEEG电极位置
        1.4.3 记录时间
        1.4.4 检查中注意事项
        1.4.5 检查后注意事项
        1.4.6 aEEG波形的分类标准
        1.4.7 aEEG判读
    1.5 随访方法及预后评估
        1.5.1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地区分布
        2.1.2 临床表现
        2.1.3 并发症
        2.1.4 治疗及并发症处置后
        2.1.5 颅内出血原因
        2.1.6 影像学检查
    2.2 预后
    2.3 aEEG结果
    2.4 aEEG结果与预后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
    3.1 地区分布
    3.2 病因分析
    3.3 临床表现分析
    3.4 影像学检查特点分析
    3.5 治疗方法分析
    3.6 并发症分析
        3.6.1 惊厥发作
        3.6.2 贫血
        3.6.3 呕吐
        3.6.4 脑梗塞
        3.6.5 并发感染
    3.7 预后分析
    3.8 aEEG结果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全文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文献综述 婴儿颅内出血的特点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维生素K与儿童健康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维生素K基本情况
    1.1维生素K结构
    1.2维生素K食物来源及代谢
2维生素K与出血
    2.1凝血功能
    2.2儿童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3维生素K与骨代谢
    3.1调节骨代谢
    3.2维生素K与儿童骨代谢
        3.2.1儿童骨代谢
        3.2.2维生素K与儿童骨代谢关联研究
4维生素K与其他健康状态
    4.1维生素K与血管钙化
    4.2维生素K与肿瘤
    4.3维生素K与神经系统疾病
    4.4维生素K与呼吸系统疾病
5维生素K摄入量

(3)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损伤的神经康复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比较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4)CT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CT表现
    1.4 确诊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5)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基础护理:
        1.2.2 惊厥及颅内高压护理:
        1.2.3 改善患儿呼吸功能:
        1.2.4 密切观察换人是否出现血便、血尿, 皮肤黏膜出血点及末梢循环情况:
        1.2.5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2.6 预防激发感染的发生:
2 结果
3 讨论

(7)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及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特征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2.2.1 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
        2.2.2 凝血功能结果:
        2.2.3 肝功能结果:
        2.2.4 总胆红素结果:
        2.2.5 血常规:
    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8)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60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头颅CT检查
    1.5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四、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病因,aEEG的特点及预后分析[D]. 谢壮壮. 西藏大学, 2020(02)
  • [2]维生素K与儿童健康关系的研究[J]. 刘黎明,帖利军,史晓薇,郭乐倩.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09)
  • [3]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损伤的神经康复疗效观察[J]. 冯文科,刘自强,吴梦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04)
  • [4]CT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应用[J]. 朱峻.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1)
  • [5]重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J]. 张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7)
  • [6]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1例临床分析[J]. 任维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15(02)
  • [7]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J]. 王丽杰,孙莹,颜卫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10)
  • [8]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60例临床研究[J]. 张邵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8)
  • [9]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4例临床分析[J]. 吴善姬,孙玉文,陈志华. 中国基层医药, 2010(24)
  • [10]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6例临床分析[J]. 金路.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02)

标签:;  ;  ;  ;  ;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