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酸盐厌氧降解途径及其反应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徐嘉[1](2021)在《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特征污染物研究》文中指出煤热解技术作为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的关键性技术,是中国按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证。但是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中仍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长期无法达到零排放的要求,这已经严重掣肘了整个煤热解行业的发展。通过对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回用标准,从而实现废水零排放,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非均相催化氧化技术因其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和产物绿色的优点,在煤热解废水深度处理中受到了青睐。2,4-二甲基苯酚和2-甲基喹啉作为两种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中含量仅次于苯酚和喹啉的污染物,毒性强且研究少,因而选择两者作为本试验的特征污染物进行研究。本论文立足于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构建了以MnOx/GAC催化剂为核心的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表征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考察了体系对生化出水中特征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并对过程机理进行了探究。本研究设计正交试验制备了γ-Al2O3、椰壳基活性炭、秸秆基活性炭三种载体,负载Mn、Fe、Cu三种不同金属,不同烧制条件的催化剂,并在相同条件比较了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将Mn元素负载在秸秆基活性炭上,在600℃下焙烧4 h,所制得催化剂(表示为MnOx/GAC)催化性能最好,在催化剂投量20 g/L、臭氧投量160 mg/h时,反应60 min COD由160 mg/L降到57.09 mg/L。利用SEM、BET、FTIR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孔隙发达;催化剂中Mn主要以MnO、MnO2、Mn3O4三种氧化物形式存在;催化剂表面Mn(IV)相对含量为42.22%,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表面羟基约3.56 mmol/g、比表面积为356.918 m2/g;催化剂表面丰富的羟基官能团是反应的活性位点;催化剂零点电荷靠近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的p H,表明其对于实际废水的适应性较好。特征污染物的降解率随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重复使用九次之后2,4-二甲基苯酚和2-甲基喹啉的去除率依然可以达到81.1%和80.29%。重复次数增加时,Mn离子溶出减少,使用十次后催化剂溶出的Mn离子浓度为0.042 mg/L。试验考察了催化剂和p H对液相臭氧分解的影响,加入催化剂可以使臭氧分解速率由0.0002 s-1增加到0.00313 s-1,当p H=6.70时,催化臭氧的分解速率比3.10时提高了2.38倍,当p H=11.20时,比6.70时提高了3.71倍。研究了各个影响因素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催化剂投量和臭氧投量对2,4-二甲基苯酚的降解率影响明显,最优条件催化剂投量20 g/L、臭氧投量120 mg/L下,反应20 min后降解率可达86.54%。2-甲基喹啉的最优条件与2,4-二甲基苯酚相同,经过60min反应后86.27%的2-甲基喹啉被降解。同时发现溶液p H对2-甲基喹啉去除率影响明显,p H为3和5时对2-甲基喹啉的降解能力下降了37.47%、17.69%。2-甲基喹啉的降解受温度影响较小,水温从10℃升高到30℃时,降解率仅小幅度升高,继续升高水温降解率下降。无机离子对2-甲基喹啉降解的抑制作用:Mg2+>SO42->Cl-,Na+则对反应基本没有影响。催化剂投加试验表明,2-甲基喹啉的反应速率常数随催化剂投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降解过程包括液相中的均相反应和固液界面的非均相反应,非均相反应的速率常数(0.13385 M-1·s-1)明显大于均相反应(0.02515 s-1)。通过对两种特征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拟合得知,臭氧投量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催化剂投量。叔丁醇、对苯醌和Na N3淬灭实验表明,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的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并不是主要的活性氧种类,主要的氧化能力来自于超氧自由基和单线态氧。MnOx/GAC催化反应后,表面Mn(II)的相对含量由50.84%降至34.34%,Mn(III)则由3.9%增加至26.58%,一部分MnOx发生了电子转移,同时催化剂中的晶格氧转化为化学吸附氧和吸附水分子。MnOx/GAC表面羟基与臭氧形成五元环,随后释放超氧自由基,进而形成单线态氧,提高了系统的氧化能力。催化剂中的Mnn+失去电子形成Mnn+1后,催化剂要维持静电平衡,来自晶格氧的电子溢出到Mnn+1附近,将Mnn+1还原为Mnn+,从而完成Mnn+→Mnn+1→Mnn+的循环过程。反应体系中,邻氨基苯甲醛在臭氧作用下生成NH4+和一部分NO3-,另一部分NO3-来自NH4+氧化,TN降低可能的原因包括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NH4+被氧化生成N2。根据离子色谱和液质的结果分析,2-甲基喹啉的降解产物主要包括开苯环和开吡啶环,2,4-二甲基苯酚降解过程中存在苯环上的加成和开环的过程,小分子酸则主要是甲酸、乙酸、草酸。计算2-甲基喹啉的福井函数值,结果表明单线态氧和臭氧倾向于攻击苯环中的C原子,而超氧自由基攻击C1、C3、C6、C9和N10位置的倾向更大。结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2-甲基喹啉和2,4-二甲基苯酚的降解路径,二者受到臭氧和活性氧攻击后开环生成中间体,进一步氧化成小分子酸,最终被完全矿化。
吕莹[2](2020)在《非缓冲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中阳极酸化调控及产电性能强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活性微生物(Electrochemical active bacteria,EAB)降解有机物并产生电能的技术。MFC体系运行过程中有机底物的厌氧水解和产电过程会产生质子(H+),这些H+在阳极液中不断积累会导致阳极酸化,严重限制EAB的生长和产电活性。目前,在MFC体系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磷酸盐缓冲剂(PBS)或碳酸氢盐将阳极液pH值控制在中性到弱碱性范围,但是外加缓冲剂不仅会大大增加MFC的运行成本,还可能造成出水总磷和盐度过高等问题,不适合大规模实际应用。然而,非缓冲MFC体系(Buffer-less microbial fuel cell,BLMFC)运行过程中阳极酸化问题无法避免,严重限制体系的产电性能。因此,如何缓解和消除BLMFC体系的阳极酸化是实现MFC实际应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不同底物BLMFC体系中阳极酸化情况及其对产电的影响。针对以乙酸钠为底物的BLMFC体系,通过外加厌氧污泥强化无机碳(IC)积累的方式缓解阳极酸化问题;针对以葡萄糖为底物的BLMFC体系,通过耦合异养阳极反硝化过程缓解阳极酸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六种常用碳源(甲酸钠,乙酸钠,丙酸钠,草酸钠,丁酸钠和葡萄糖)分别作为BLMFC的底物,考察了不同底物条件下阳极酸化程度,IC的积累浓度以及体系的产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酸钠和草酸钠为底物的BLMFC体系运行过程中未发生阳极酸化情况。丁酸钠BLMFC体系运行初期阳极液最低pH值有所降低,但未对体系产电性能产生抑制作用。乙酸钠和丙酸钠BLMFC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阳极酸化,并且限制了体系的产电性能。葡萄糖BLMFC体系阳极酸化最严重,尽管初始pH被调为10,在周期开始10 h内阳极液pH值仍然迅速降低至~5.3。甲酸钠、乙酸钠、丙酸钠、草酸钠、丁酸钠和葡萄糖BLMFC体系单个运行周期结束时IC的积累浓度分别为14.60 mM、8.34 mM、5.98 mM、9.62 mM、10.07 mM和1.20 mM;Pmax分别为190.2 mW/m2、340.1mW/m2、108.0 mW/m2、3.8 mW/m2、315.1 mW/m2和41.9 mW/m2,乙酸钠体系输出功率最高,产电性能最优。(2)以乙酸钠为底物的BLMFC体系运行过程中,厌氧污泥的存在可以消除阳极酸化。实验结果表明,KCl-S-BLMFC体系单个运行周期内IC累积浓度由8.30 mM增加到12.50 mM,阳极液pH值在整个运行周期内均保持在7.2以上,阳极酸化被消除,体系的Pmax由332.2 mW/m2增加到628.1 mW/m2,CE也由16.37%增加到19.45%。高通量测序实验表明,阳极生物膜中的EAB是Geobacter,并且KCl-S-BLMFC阳极生物膜中Geobacter的相对丰度由0.2%增加到5.75%。(3)以葡萄糖为底物的BLMFC体系耦合阳极异养反硝化后阳极酸化被消除。实验结果表明,添加90 mg/L NO3--N后,DNMFC-90体系阳极液pH值在整个运行周期内一直保持在6.5以上,体系的Pmax增大到264.5 mW/m2,是Control体系的5.4倍。然而,过高的NO3--N添加量(120 mg/L)使得反硝化过程消耗过多底物,严重限制了DNMFC-120体系的产电。NO3--N初始浓度为60 mg/L、90 mg/L和120 mg/L的DNMFC体系中NO3--N在周期开始的前15 h内可以被全部去除,反硝化过程消耗的TOC占体系总TOC去除率的17.6%,26.1%和35.8%。高通量测序实验表明,Dysgonomonas和Petrimonas分别是DNMFC阳极生物膜中主要的EAB和反硝化细菌属,它们的相对丰度随着初始NO3--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杨逸[3](2020)在《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使用的各类化工产品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其中,间甲基苯酚作为一种基本的有机合成材料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处理间甲基苯酚废水的方法中,湿式催化氧化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非均相催化氧化,而其中的催化剂载体是研究重点。碳纳米管(CNT)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载体,但是由于其颗粒粒径较小,无法直接应用于固定床反应中,否则较大的床层压降会造成CNT的流失,导致二次污染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将CNT与微纤复合材料相结合,制备出同时具有CNT与微纤复合材料优点的催化剂载体,并对其制备过程进行优化,然后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制备出一系列催化剂并测试其对间甲基苯酚的湿式催化氧化反应活性,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催化剂失活及催化反应机理。含磷废水同样也是近年来导致水生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处理含磷废水的方法,其中吸附法因其成本低,设计简单,操作简便,不会产生大量需要二次处理的污泥而被广泛应用。镧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以及较大的吸附容量,但其存在合成条件复杂,成本较高,容易烧结以及容易流失的缺点。将微纤复合材料与碳酸镧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化合物的团聚,提高吸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首先对碳酸镧负载微纤复合材料(LC-MF)的制备进行优化,然后将其应用于含磷废水的吸附反应中,研究LC-MF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首先,采用湿法造纸技术,高温烧结以及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制备出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Fe-CNT/MF)并将其应用于间甲基苯酚的结构化固定床湿式催化氧化反应中。结果表明,MOCVD法制备出的催化剂与浸渍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较高的活性组分负载量,温度,床层高度以及较低的进料流速有利于间甲基苯酚的催化降解,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总有机碳(TOC)转化率可达到45%以上,且Fe-CNT/MF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间甲基苯酚在Fe-CNT/MF结构化固定床反应器上的湿式催化氧化反应主要通过两条路径进行,分别是先转化为甲基氢醌和先转化为甲基儿茶酚,两条路径最后都会被完全氧化为CO2和H2O。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乙炔作为碳源,直接在微纤复合材料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制备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CNT-MF)。结果表明,直接生长法制备得到CNT-MF具有更好的质量,最佳合成条件为700℃,氮气流速为500 m L/min,乙炔进料体积为氮气10%,沉积时间80 min。将制备得到的CNT-MF应用于间甲基苯酚的结构化固定床吸附反应中,结果表明,与颗粒填充固定床相比,结构化固定床吸附容量有一定降低,但可以有效降低床层压降和床层阻力,提高传质传热,有利于间甲基苯酚的吸附反应。其次,采用MOCVD法在CNT-MF上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制备出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Fe-CNT-MF并应用于间甲基苯酚的结构化固定床湿式催化氧化反应当中。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催化剂床层高度以及H2O2浓度,较低的进料流速和p H值都有利于间甲基苯酚的降解,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TOC转化率可以达到53%以上,但是在较低的p H值下活性组分的浸出严重。Fe-CNT-MF反应24 h后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间甲基苯酚转化率仅下降10%,TOC转化率仅下降7%,且整个过程没有活性组分的浸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所有间甲基苯酚都先转化为甲基氢醌进行降解,碱性条件下,有一部分间甲基苯酚会先转化为甲基儿茶酚进行降解。Fe-CNT-MF失活机理研究结果证明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主要包括碳化合物沉积,催化剂表面性质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含氧基团的引入。最后,将微纤复合材料与碳酸镧相结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LC-MF)并对其制备进行优化,然后应用于含磷废水的处理当中。结果表明,磷酸盐在LC-MF上的吸附反应最佳的p H值范围是6-9,溶液的离子强度和共存阴离子对LC-MF吸附反应影响较小。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及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模型,证明吸附反应是化学吸附,平衡时间约为300 min。粒子内部扩散模型表明LC-MF对磷酸盐的吸附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表面扩散,颗粒内部扩散以及平衡过程。经过5次再生循环实验后,LC-MF的吸附容量依然维持在原吸附容量的80%以上,证明LC-MF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最后研究了吸附剂吸附磷酸盐的吸附机理,证明了吸附过程包含静电吸引过程以及配体交换过程。
于杨,沈颐身,叶树峰[4](2001)在《草酸盐厌氧降解途径及其反应条件》文中认为用厌氧消化法对氧化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草酸盐废弃物进行处置. 实验结果表明,草酸盐可以转化成无害的甲烷和HCO3(,反应需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并辅以外来碳源. 底物浓度过高或pH值过高均会抑制草酸盐降解. 当底物浓度超过0.25 mol/L或pH(10时,草酸盐的降解完全停止. 外加碳源乙酸可以极大促进草酸盐的降解.
二、草酸盐厌氧降解途径及其反应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酸盐厌氧降解途径及其反应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特征污染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煤热解工业的必要性 |
1.1.2 煤热解废水的特点 |
1.2 煤热解废水处理技术 |
1.2.1 预处理 |
1.2.2 生物处理 |
1.2.3 深度处理 |
1.3 臭氧氧化技术应用 |
1.4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1.4.1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1.4.2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特征污染物的筛选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反应体系的建立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 |
2.3.2 特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
2.3.3 特征污染物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方法 |
2.3.4 气相臭氧浓度检测 |
2.3.5 液相臭氧浓度检测 |
2.3.6 活性氧的检测 |
2.3.7 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水质分析 |
2.3.8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章 MnO_x/GAC臭氧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3.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3.2.1 催化剂的表观形态及元素分析 |
3.2.2 催化剂的晶型结构 |
3.2.3 催化剂的表面官能团 |
3.2.4 催化剂的吸附性能 |
3.2.5 催化剂的表面电荷状态 |
3.3 催化剂的稳定性 |
3.4 反应体系的离子溶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nO_x/GAC催化臭氧氧化特征污染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率研究 |
4.2 非均相催化氧化2,4-二甲基苯酚的影响因素 |
4.2.1 臭氧投量对2,4-二甲基苯酚降解的影响 |
4.2.2 催化剂投量对2,4-二甲基苯酚降解的影响 |
4.3 非均相催化氧化2-甲基喹啉的影响因素 |
4.3.1 臭氧投量对2-甲基喹啉降解的影响 |
4.3.2 催化剂投量对2-甲基喹啉降解的影响 |
4.3.3 溶液初始p H对2-甲基喹啉降解的影响 |
4.3.4 水温对2-甲基喹啉降解的影响 |
4.3.5 无机离子对2-甲基喹啉降解的影响 |
4.4 特征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 |
4.4.1 非均相催化氧化2-甲基喹啉反应动力学模型 |
4.4.2 非均相催化氧化2,4-二甲基苯酚反应动力学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nO_x/GAC催化臭氧氧化特征污染物机制研究 |
5.1 非均相催化氧化过程中活性氧种类探究 |
5.1.1 羟基自由基作用探究 |
5.1.2 超氧自由基和单线态氧作用探究 |
5.2 催化剂性质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2.1 反应前后催化剂表面元素的价态改变 |
5.2.2 催化剂活性位点测定 |
5.2.3 催化臭氧降解机理研究 |
5.3 2-甲基喹啉降解历程分析 |
5.3.1 反应过程中的紫外光谱扫描 |
5.3.2 反应体系中N元素的迁移 |
5.3.3 降解中间产物分析 |
5.3.4 反应活性位点推测 |
5.3.5 降解路径分析 |
5.4 2,4-二甲基苯酚降解历程分析 |
5.4.1 降解过程中的p H变化 |
5.4.2 降解中间产物分析 |
5.4.3 降解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非缓冲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中阳极酸化调控及产电性能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
1.2.1 MFC的工作原理 |
1.2.2 MFC的分类 |
1.3 BLMFC体系阳极酸化的产生与调控 |
1.3.1 阳极酸化的产生 |
1.3.2 阳极酸化的调控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底物BLMFC体系阳极酸化程度及产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活性炭(AC)空气阴极的制备 |
2.2.2 BLMFC的搭建 |
2.2.3 BLMFC的接种与运行 |
2.2.4 BLMFC的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BLMFC阳极酸化情况 |
2.3.2 阳极液中IC的积累 |
2.3.3 BLMFC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 |
2.3.4 阳极电化学表征 |
2.3.5 库伦效率(CE)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厌氧污泥对BLMFC体系阳极酸化的调控及产电性能强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AC空气阴极的制备 |
3.2.2 BLMFC的搭建 |
3.2.3 BLMFC的接种与运行 |
3.2.4 BLMFC的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LMFC阳极酸化情况 |
3.3.2 IC积累和组成 |
3.3.3 BLMFC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 |
3.3.4 阳极电化学表征 |
3.3.5 CE |
3.3.6 阳极微生物群落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异养阳极反硝化对BLMFC体系阳极酸化的调控及产电性能强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AC空气阴极的制备 |
4.2.2 BLMFC的搭建 |
4.2.3 BLMFC的接种与运行 |
4.2.4 BLMFC的体系的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LMFC阳极酸化情况 |
4.3.2 BLMFC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 |
4.3.3 氮的去除 |
4.3.4 TOC的去除和流向 |
4.3.5 阳极电化学表征 |
4.3.6 阳极微生物群落 |
4.4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1.1 含酚废水 |
1.1.2 含磷废水 |
1.2 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 |
1.2.1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2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微纤复合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3.1 微纤包覆材料 |
1.3.2 微纤复合膜材料 |
1.4 碳纳米管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4.1 碳纳米管的性质,制备方法与生长机制 |
1.4.2 碳纳米管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镧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5.1 镧的性质 |
1.5.2 载体复合镧化合物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微纤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1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的制备 |
2.2.3 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 |
2.2.4 碳酸镧负载微纤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微纤复合材料的表征 |
2.3 微纤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评价 |
2.4 微纤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评价 |
2.5 实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
3.1 前言 |
3.2 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1 不同搅拌时间的影响 |
3.2.2 不同原材料比例的影响 |
3.3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3.1 有机金属气相沉积法的应用 |
3.3.2 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4 间甲基苯酚在Fe负载微纤包覆碳纳米管结构化固定床上的湿式催化氧化 |
3.4.1 负载方法的影响 |
3.4.2 负载量的影响 |
3.4.3 温度的影响 |
3.4.4 流速的影响 |
3.4.5 床层高度的影响 |
3.5 稳定性能评价及其反应机理 |
3.5.1 稳定性以及重复利用性能评价 |
3.5.2 反应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
4.1 前言 |
4.2 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
4.2.1 催化剂的影响 |
4.2.2 温度的影响 |
4.2.3 进气流速的影响 |
4.2.4 沉积时间的影响 |
4.2.5 酸预处理的影响 |
4.3 间甲基苯酚在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吸附剂结构化固定床上的吸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
5.1 前言 |
5.2 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5.2.1 Fe-CNT-MF的形貌 |
5.2.2 Fe-CNT-MF的元素结合能 |
5.2.3 Fe-CNT-MF的还原性能 |
5.2.4 Fe-CNT-MF的表面酸性 |
5.3 间甲基苯酚在Fe负载微纤复合碳纳米管结构化固定床上的湿式催化氧化 |
5.3.1 间甲基苯酚吸附的影响 |
5.3.2 温度的影响 |
5.3.3 流速的影响 |
5.3.4 床层高度的影响 |
5.3.5 氧化剂浓度的影响 |
5.3.6 pH值的影响 |
5.4 稳定性能评价及其反应机理 |
5.4.1 稳定性能评价 |
5.4.2 反应机理 |
5.5 失活机理 |
5.5.1 Fe-CNT-MF的形貌变化 |
5.5.2 Fe-CNT-MF的红外光谱分析 |
5.5.3 Fe-CNT-MF的结构变化 |
5.5.4 Fe-CNT-MF的热重分析 |
5.5.5 Fe-CNT-MF的含氧基团变化 |
5.5.6 Fe-CNT-MF的元素结合能变化 |
5.5.7 Fe-CNT-MF再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
6.1 前言 |
6.2 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制备工艺探索 |
6.2.1 LC-MF的制备过程优化 |
6.2.2 LC-MF的形貌 |
6.2.3 LC-MF的等电点 |
6.2.4 LC-MF的晶型 |
6.2.5 LC-MF红外光谱分析 |
6.2.6 LC-MF的元素结合能 |
6.3 磷酸盐在微纤复合碳酸镧吸附剂间歇式反应器上的吸附反应 |
6.3.1 pH值的影响 |
6.3.2 离子强度的影响 |
6.3.3 吸附热力学 |
6.3.4 吸附动力学 |
6.3.5 共存阴离子的影响 |
6.3.6 重复利用性 |
6.4 吸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草酸盐厌氧降解途径及其反应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煤热解废水生化出水特征污染物研究[D]. 徐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非缓冲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中阳极酸化调控及产电性能强化研究[D]. 吕莹. 江南大学, 2020(01)
- [3]微纤复合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杨逸.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草酸盐厌氧降解途径及其反应条件[J]. 于杨,沈颐身,叶树峰. 过程工程学报,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