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校科技投入管理效益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姗姗[1](2021)在《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科研活动的不断重视,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投入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高校应实施绩效管理,从而使教育提质增效。对高校绩效管理来讲,科研绩效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科研绩效的提升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条件之一,因此,对高校科研绩效进行客观科学且全面的评价分析,有利于优化高校科研资源的配置,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本文以辽宁省3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科研投入产出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解到目前辽宁省在科研投入产出各方面基本保持上升状态,但辽宁省高校之间的科研投入产出相差较大。因此,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辽宁省30所高校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了静态分析、分类分层比较分析、投影分析以及动态分析,在静态分析中可以发现,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整体水平并未达到有效,其中规模效率能够对高校科研绩效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辽宁省各个高校的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出,具体类型上看,相较其他特色类的院校来说,具有医学类以及民族类高校的科研绩效较高。而从层次上看,各个层次之间高校也具有明显差异。投影分析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出现科研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现象。在基于Malmquist指数的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发现,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整体呈现上升状态,技术进步的正向增长能够带动高校科研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各个高校在今后仍需注意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结合实证分析,并运用访谈法与部分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进行访谈。可以总结出,辽宁省高校目前科研经费投入不均匀,科研投入存在冗余、科研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科研产出质量不高、成果获奖等产出相对较少、各高校之间科研绩效存在差距、高校管理出现偏差等问题。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找出影响科研绩效的主要因素,发现高校的成果授奖、技术转让收入、专着、人力及经费投入、课题项目以及人均课题经费数对科研绩效具有显着影响。除此之外,通过访谈法得出各高校的科研政策、现实情况以及研究人员投入度的不同同样能够影响科研绩效的发展。因此,从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辽宁省在今后要注重优化人才培养与利用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在科研创作上增加创新能力,推动成果转让,高校要注重优化科研管理模式及科研环境,完善科研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推动科研绩效的有效提升。
管淑慧[2](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指出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姚冉[3](2021)在《我国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分析》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活动产出的成果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按钮,它不会自发触动经济发展的开关,需要进一步的转化形成产业化,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实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先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因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之一。为清楚了解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内部原因,提高各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本文依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机理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DEABCC模型和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大陆30个省份(西藏因数据缺失除外)2012至2018年间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数据进行了效率的测算与评价。本文首先依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机理,将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分为研究开发和效益产出两个子系统,依据两个子系统内部的转化过程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与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出发确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DEA-BCC模型对研究开发和效益产出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效率测算。三阶段DEA模型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使用的是DEA-BCC模型,用以测算各地区规模变化的效率值;三阶段DEA模型的第二阶段结合了改进后的SFA回归模型,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使所有决策单元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得到反映真正管理因素影响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科技成果转化总系统与效益转化阶段效率值关系密切,总系统的效率值随着效益转化阶段的波动而波动。(2)通过三阶段DEA-SFA模型分析,发现调整前后的效率值有特别大的差距,这一差距说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测算有非常显着的影响。(3)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的情况后,多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下降,说明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被高估。(4)市场环境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转化效率,减少投入冗余;而经济环境和教育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擎[4](2021)在《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之一,高校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对“创新支撑”需求的日益增加,国家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国高校在创新源头供给、重大创新成果、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面对高校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如何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解决实际支撑不足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本文尝试探究这一课题,从校企合作视角深入研究创新职能、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内容旨在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促进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科技创新相关研究,将高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划分为创新职能、创新平台和创新政策三个维度,进而从微观层面、区域层面和政策层面探讨并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分析框架。本文以教育部、工信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从校企合作视角分析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和创新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这三类因素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主要影响机制。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创新职能方面,从双元创新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高校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这两项职能之间的关系变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同时,从基本职能视角,实证研究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项职能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果。第二,在创新平台方面,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区域创新平台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果。第三,在创新政策方面,以“双一流”政策为例,实证检验了创新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区域层面和政策层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分析框架,将高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划分为创新职能、创新平台和创新政策三个维度,并从校企合作视角深入阐述这三类因素的影响机制和逻辑关系。(2)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并构建效率模型测算高校科技创新效率。首先,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分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态势。其次,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两阶段效率模型,测算并分析校企合作情境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演变趋势。(3)研究创新职能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双元创新视角,从静态和动态层面实证检验高校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的发展规律及其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本职能视角,探讨研究生培养、科研倾向变化、校企合作和社会声誉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这些因素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4)研究区域创新平台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构建区域创新平台理论模型,将区域创新平台效应分为域内和域间两个层次,以区域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区域创新平台效应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5)研究创新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双一流”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在政策实施前,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缓慢;在政策实施后,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显着加强。
王腾[5](2020)在《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 ——以W高校体育馆项目为例》文中指出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现高校建设目标、提升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确定与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手段。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LCCM—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是基于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造价管理,包含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与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高校建设项目除具有一般建设项目特点之外,往往还具有需要自主负责运营维护阶段管理的特点,运营维护阶段费用对全寿命周期内的造价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角度探讨高校建设项目的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非常契合。全寿命周期内影响造价的因素繁多,近年来出现的高校建设项目造价失控现象屡见不鲜,加之不断提高的节能要求、消防标准、“营改增”政策、BIM技术应用、过程结算等新技术新要求对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一套针对于高校建设项目特点的造价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模型,明确造价管理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回顾了工程造价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进一步明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特征、内容及流程,系统分析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的含义及目标,为深入研究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造价影响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确定了全寿命周期内影响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16个主要因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再次,介绍了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模型的意义和具体步骤;最后,结合W高校体育馆建设项目的实例,邀请专家对该项目各层级因素进行两两对比打分,确定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进一步明确了“初步设计概算”阶段是影响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造价控制最重要的阶段,“初步设计概算及编制”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用所建立模型对该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造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一致性结论,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所研究内容对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控制提供了较为实用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类似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我国高校建设项目科学合理进行造价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苗欣茹[6](2020)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差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发展作为争夺科技制高点的核心战略,我国也把科技创新作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高校科技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且是整体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小的因素及其空间效应,对优化调整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分布,持续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为此,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第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测算。依据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评价指标,测算分析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数的高低。其中以各省市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目标层,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以及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作为准则层,16个影响因子作为三级指标,运用加权TOPSIS法计算分析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数。第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空间演化分析。首先测算四个不同典型年份的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并运用Arc GIS空间可视化方法分析各省市和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通过计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全局Moran’s I值,分析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最后通过莫兰散点图进一步揭示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集聚差异。第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及空间效应分析。将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及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计算而得到的综合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的科研创新氛围等4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变量进行参数估计,而后选取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对各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以深入探讨它们对各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距甚大,区域空间分布呈东部、中部至西部递减的阶梯状,其中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且三个地区内部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数均为正,都通过了1%的显着性检验,科研创新氛围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相较于技术市场活跃度和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影响效果更强,但它们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以上结论可作为进一步调整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引导创新资源高效率流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龙飘[7](2020)在《知识生产模式3下的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中科研体量与成果产出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却难以转为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效率低下,制约着创新驱动型社会的转型。因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势在必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就是将生产出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也势必会影响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因此,本研究以知识生产模式3为理论视角,以广东省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案例,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来看待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存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展开知识生产模式3的理论研究,包括知识生产模式的历史演变以及知识生产模式3的特点,这一部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为本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其次,通过现有文献资料和数据以及实地调研对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知识生产模式3的分析框架,探究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状况,找出当前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通过资料的梳理发现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中存在着物质化的成果转化理念、封闭式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以及单一性的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三大问题,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到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存在的三点原因:自上而下的转化模式、科研人员的双重身份以及当前知识生产模式仍处于转型时期;最后,结合知识生产模式3分析框架提出对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得改进对策建议。基于上述的理论和现状分析,本部分提出促进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三大对策建议:革新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推动成果转化的公众利益化;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集群推进科技成果一体化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构筑社会公众参与渠道。
刘欣[8](2020)在《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博弈也越来越激烈。在全球范围内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博弈,其实就其本身来讲,实质上是各国之间人才的博弈。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为本国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优秀的人才,由此看来,各个国家想赢得大国间的博弈,高等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领域资源的投入,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2015年开始实施“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并即将进入“普及教育”模式。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1)。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所需资源的供给能力形成了矛盾,学校必须通过建设足够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保障性配套设施、自我培养或引进优秀师资等才能更好的满足受教育群体的需求,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只有充足的教育办学经费才能够满足高校稳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对经费的需求,这就对高校进一步增加融资总量、优化融资结构不断提出新要求。我国高校融资仍主要依托传统的财政拨款,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逐渐拓宽高校自身资源和社会力量办学的融资方式或渠道,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且融资的规模有限,相对教育需求的快速发展而言还难以满足其现实需求。可见,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的拓展及选择进而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尤为重要。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规模、结构及模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下,高校多元化融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得性、代表的普遍性和可比性,本文选择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外公开的融资数据为样本,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办学经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构建了高校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剖析了其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影响和成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及结构优化思路,以期提高高校经费融资绩效,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据此,本文中所提及的高校均指代教育部直属高校。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数据来源、研究内容与结构、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总体阐述,为论文谋篇布局并提出研究方向和思路。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融资、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融资优序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理论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本章主要对高校经费融资总量、融资结构和融资模式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发现我国高校融资的特点、融资主要渠道及存在问题。第四章,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将我国高校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区域布局,对其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差异性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本章提出了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对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适应性选择。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第六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根据第五章得出的结论,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层面出发,得出融资结构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客观影响,包括影响方向及影响显着程度,进而分析造成该种影响的原因。第七章,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本章根据前文对我国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空间比较和研究以及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提出了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第八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述。
梁炜[9](2020)在《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这一特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经济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现依据。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实力跃迁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黑天鹅”“灰犀牛”等公共事件和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制约科技创新的诸多制度藩篱不断被破除,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中国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已经具备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科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然而从现实表现来看,科技创新“红利”释放不足,未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产学研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相对缓慢,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产业链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状态。总体来看,科技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发展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形成了“科技进步陷阱”。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机理分析、问题辨识,以及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对策研究,成为了本论文的初衷和目标。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其逻辑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阐释,同时分别提出科技创新支撑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研究假说;其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现实表现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改进的DEA分析方法——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Comprehensive Data Envelope Analysis),使用该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厘清现阶段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再次,分别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探讨转型背景下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度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在分析框架方面,基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阶段转换的大背景,初步搭建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结构变迁、发展方式转变纳入同一个逻辑框架中,从而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机制做系统性分析;同时构建了四阶段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模型,分别从过程和结果角度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2)在测度方法方面,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对传统DEA方法进行改进,构建CDEA模型,力图克服DEA孤立分割优化目标的片面性,以综合性、全面性的视角对创新绩效做出评价。(3)在对策建议方面,基于国际创新环境变化、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现实背景,按照系统性、协调性、耦合性的原理,构建科技创新“模式—路径—政策”的“三位一体”转型策略,该体系的核心在于“转型”,逻辑层级在于“路径”实施是“模式”选择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模式”提供了保障手段,同样的“政策”制定是“路径”实施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路径”提供了保障手段。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追求人类最终价值的实现,这是经济研究哲学高度的不断跃升,也是经济实践文明演进的不断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高级状态。本论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探索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症之药”,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因势利导的发展思维、道路和决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邱必震[10](2020)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设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提和基础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其关键是构建与之适配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现状来看,协同创新的合作主体间缺乏协调性、互补性以及协同合作缺乏深度、效度的问题较为普遍。现有研究成果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前期的合作伙伴选择机理以及后期的主体合作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少,对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如何适应网络复杂系统的研究不够。因此,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及主体间合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合作伙伴)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协同创新内涵为研究逻辑起点,按照“主体合作决策—主体合作机制设计—主体合作绩效评价—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研究思路,基于网络组织和系统学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模糊集技术、博弈论和传染病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过程运行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选择决策研究。论文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提出了牵头单位(高校)选择合作伙伴应综合评判候选合作伙伴的主体表现和协同表现,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确立了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指标决策方法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数学模型。(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论文基于知识扩散理论及其动力学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驱动机理和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确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过程的核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基于知识传播机理分析,运用SIR传染病模型,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模型和信息沟通机制;基于知识决策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分析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的资源投入因素和预期收益因素,建立了基于多人Nash协商的利益分配模型;基于知识应用的风险研究,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机制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系统工程方法技术,确立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因素备选集,并形成了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HP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最终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通过测度关键影响因素和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4)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性机理,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四条路径(合作主体行为整合、合作系统界面管理、合作伙伴关系优化、合作主体信任管理)。基于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主体角色,提出了加强协同创新政策制度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协同创新评价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二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运行机制模型。基于网络知识扩散理论,运用生物学视角及SIR传染病模型,将生物学基因理论和组织基因思想运用到高校协同创新的全过程,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评价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增量的动态绩效评价机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建议。
二、我国高校科技投入管理效益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高校科技投入管理效益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科研绩效评价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环节 |
(二)科研绩效的提升是促进科技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
(三)个人兴趣是科研绩效研究的先决条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绩效 |
(二)科研绩效 |
(三)绩效评价 |
(四)高校科研绩效评价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绩效管理理论 |
(二)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
第三章 应用模型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
一、DEA方法及模型简介 |
(一)CCR模型 |
(二)BCC模型 |
二、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
三、多元线性分析模型及简介 |
四、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设计原则 |
(二)指标选取及构建 |
(三)投入产出相关指标说明 |
五、小结 |
第四章 辽宁省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现状 |
一、高校数量 |
二、科技投入发展现状 |
(一)科技经费投入 |
(二)科技人力投入 |
三、科技产出发展现状 |
(一)科技课题 |
(二)专着发表情况 |
(三)论文发表情况 |
(四)成果授奖情况 |
(五)技术转让收入情况 |
四、小结 |
第五章 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分析 |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二、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静态分析 |
(一)各高校科研绩效静态分析 |
(二)不同类型及层级高校科研绩效比较分析 |
(三)非DEA有效高校投影分析 |
三、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动态分析 |
(一)各高校科研绩效动态分析 |
(二)高校整体科研绩效年度分析 |
四、小结 |
第六章 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存在问题分析 |
(一)科研投入方面 |
(二)科研产出方面 |
(三)高校方面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因素指标构建及分析 |
(二)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三、小结 |
第七章 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提升对策 |
一、优化科研投入,为提升科研效绩效提供保障 |
(一)提高人才利用率,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
(二)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
二、注重科研产出质量,使科研绩效达到最优化 |
(一)增加创新能力,创设优质科研环境 |
(二)注重高质量成果产出,推动成果转让 |
三、加强科研管理,为提升高校科研绩效提供制度保障 |
(一)加强高校政策引导,优化科研活动管理模式 |
(二)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一 高校科研绩效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高校科研绩效现状访谈记录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3)我国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 |
1.2.2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研究 |
1.2.3 相关技术方法研究 |
1.2.4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成果 |
2.1.2 科技成果转化 |
2.1.3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2.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机理 |
2.2.1 科技成果的转化阶段 |
2.2.2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2.3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
2.3.1 优点与局限性 |
2.4 三阶段DEA模型 |
2.4.1 一阶段-传统DEA-BCC模型 |
2.4.2 二阶段-SFA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
2.4.3 三阶段-调整后DEA-BCC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3.1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两阶段划分 |
3.2 指标选取原则 |
3.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3.3.1 指标体系框架 |
3.3.2 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3.3.3 环境变量选取 |
3.3.4 我国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 |
3.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系统与子系统效率分析 |
4.1 科技成果转化总系统效率分析 |
4.1.1 科技成果转化总系统综合效率分析 |
4.1.2 科技成果转化总系统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 |
4.2 科技成果转化子系统效率分析 |
4.2.1 研究开发阶段效率分析 |
4.2.2 效益产出阶段转化效率分析 |
4.3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综合效率比较 |
4.4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实现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分析 |
5.1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 |
5.1.1 SFA回归 |
5.1.2 环境变量对投入冗余的影响分析 |
5.2 第三阶段DEA-BCC效率分析 |
5.2.1 第三阶段综合效率分析 |
5.2.2 第三阶段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 |
5.3 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前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比分析 |
5.3.1 区域效率均值对比分析 |
5.4 对策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创新相关研究 |
2.1.1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
2.1.2 协同创新网络研究 |
2.1.3 创新平台相关研究 |
2.1.4 双元创新研究 |
2.2 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相关研究 |
2.2.1 基于国内外数据库的文献统计 |
2.2.2 效率评价方法 |
2.2.3 校企合作与创新效率关系研究 |
2.2.4 高校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高校科技创新理论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高校科技创新 |
3.1.2 企业技术需求 |
3.2 高校科技创新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3.2.1 创新职能因素 |
3.2.2 创新平台因素 |
3.2.3 创新政策因素 |
3.2.4 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及效率测算 |
4.1 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4.1.1 科技资源投入现状 |
4.1.2 科技成果产出现状 |
4.2 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测算与分析 |
4.2.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创新职能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双元创新视角下的实证分析 |
5.1.1 理论假设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模型设定 |
5.1.4 估计结果分析 |
5.1.5 稳健性检验 |
5.2 基本职能视角下的实证分析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指标选取 |
5.2.3 模型设定 |
5.2.4 估计结果分析 |
5.2.5 稳健性检验 |
5.3 校企合作视角下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区域创新平台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 |
6.2 模型建立与指标选取 |
6.2.1 模型建立 |
6.2.2 指标选取 |
6.3 估计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创新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理论分析 |
7.2 模型建立和指标选取 |
7.3 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效果分析 |
7.4 双重差分回归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 ——以W高校体育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高校建设项目 |
2.2 工程造价管理 |
2.3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确定 |
3.1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
3.2 高校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
3.3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
4.1 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4.2 构建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指标分析模型 |
4.3 合理控制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的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W高校体育馆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实例分析 |
5.1 W高校体育馆项目介绍 |
5.2 构建W高校体育馆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指标模型 |
5.3 W高校体育馆项目决策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5.4 W高校体育馆项目设计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5.5 W高校体育馆项目招标与施工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5.6 W高校体育馆项目竣工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5.7 W高校体育馆项目运营维护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高校科技创新理论 |
2.1.1 高校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 |
2.1.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构成 |
2.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测度理论 |
2.2.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概念 |
2.2.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要素 |
2.2.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意义 |
2.3 空间效应理论 |
2.3.1 空间效应基本概念 |
2.3.2 空间效应的表现形式 |
2.3.3 空间溢出效应 |
第三章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及现状分析 |
3.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 |
3.1.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选择 |
3.1.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置 |
3.1.3 数据来源 |
3.2 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分析 |
3.2.1 科研经费投入分析 |
3.2.2 科研人员投入分析 |
3.2.3 科研项目投入分析 |
3.3 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分析 |
3.3.1 专利产出分析 |
3.3.2 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
3.3.3 科技进步奖励产出分析 |
3.4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分析 |
3.4.1 专利出售收入成果转化分析 |
3.4.2 国际交流合作成果转化分析 |
第四章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 |
4.1 研究方法 |
4.1.1 加权TOPSIS法 |
4.1.2 时序加权法 |
4.1.3 全局莫兰指数与局部莫兰指数 |
4.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计算与评价 |
4.2.1 分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测算 |
4.2.2 时序加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测算 |
4.3 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空间演化 |
4.4 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自相关性 |
4.4.1 准则层指标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4.2 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五章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1 变量选取、权重设置与模型说明 |
5.1.1 变量选取 |
5.1.2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5.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空间溢出的表达 |
5.2.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5.2.2 空间溢出效应表达 |
5.3 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空间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5.3.2 空间效应分解 |
5.3.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高校科技创新物质基础 |
6.2.2 扩大高校创新活动开放程度,重视区域空间集聚效应 |
6.2.3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广纳科研人才 |
6.2.4 活跃创新技术成果公开交易市场,契合产业链延伸发展 |
6.2.5 契合创新链进行资金配置,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投入效率 |
6.2.6 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形成效率,促进创新链的价值增值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知识生产模式3下的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知识生产模式的相关概念 |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一)知识生产模式的历史沿革 |
(二)知识生产模式3的特点 |
(三)模式3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变革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式3的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分析 |
一、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现状 |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入 |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合作 |
二、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物质化的成果转化理念 |
(二)封闭式的成果转化合作路径 |
(三)单一性的成果转化管理机制 |
三、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自上而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二)高校科研人员身份的双重性 |
(三)知识生产模式仍处于转型时期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式3的广东省高校成果转化的优化建议 |
一、革新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推动成果转化的公众利益化 |
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集群,推进科技成果一体化转移转化平台建设 |
三、创新管理机制,构筑社会公众参与渠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高校融资的必要性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融资的影响要素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融资的对策建议的研究 |
1.3.4 关于国外高校融资经验借鉴的研究 |
1.3.5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6 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部直属高校 |
2.1.2 融资 |
2.1.3 内源性融资 |
2.1.4 外源性融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成本分担理论 |
2.2.3 融资优序理论 |
2.2.4 绩效管理理论 |
第3章 高校办学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 |
3.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 |
3.1.1 高校经费融资总量的演进 |
3.1.2 高校经费融资结构的演进 |
3.1.3 高校经费融资模式的演进 |
3.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特点 |
3.2.1 经费融资总量呈平稳上升态势 |
3.2.2 经费融资结构呈多样性特征 |
3.2.3 经费融资模式呈现经费来源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 |
3.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主要渠道 |
3.3.1 财政拨款 |
3.3.2 教育事业收入 |
3.3.3 科研事业收入 |
3.3.4 社会捐赠收入 |
3.3.5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3.3.6 其他收入 |
3.4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问题 |
3.4.1 对国家财政拨款的外源性融资依赖性较强 |
3.4.2 经费融资结构有待改善 |
3.4.3 社会捐赠收入的吸引力不足 |
第4章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的比较分析 |
4.1.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区域差异性分析 |
4.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
4.2.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区域差异性分析 |
4.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
4.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5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3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5.1.4 评价方法与选择 |
5.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分析 |
5.2.1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
5.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
5.2.3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综合融资水平分析 |
5.3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分析 |
5.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第6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变量界定及模型构建 |
6.1.1 变量界定及选择 |
6.1.2 模型构建 |
6.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3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3.2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4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4.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5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5.2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6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6.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6.2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7章 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 |
7.1 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 |
7.1.1 探索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 |
7.1.2 政府拨款以绩效为导向 |
7.1.3 加强对高校办学经费绩效的审计、评估和监督管理 |
7.2 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 |
7.2.1 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资源,拓宽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渠道 |
7.2.2 充分发挥融资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功能,拓宽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渠道 |
7.2.3 强化高校内部管理,提升资金配置绩效 |
7.3 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分析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演变 |
2.1.2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
2.1.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2.2 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献综述 |
2.2.1 科技创新的内涵 |
2.2.2 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
2.2.3 科技创新模式 |
2.3 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数量的关系 |
2.3.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 |
2.4 现有文献述评及对论文的启示 |
第三章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科技创新的内涵界定 |
3.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分析 |
3.2.1 支撑高速度增长的传统增长动能式微的态势描述 |
3.2.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条件 |
3.2.3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3.3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 |
3.3.1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逻辑机理 |
3.3.2 支撑机制Ⅰ: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 |
3.3.3 支撑机制Ⅱ:基于经济结构的视角 |
3.3.4 支撑机制Ⅲ:基于发展方式的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
4.1 中国科技创新情况的历史考察 |
4.1.1 科技创新指数的测度 |
4.1.2 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特征事实的基本描述 |
4.2 中国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
4.2.1 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模型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分析 |
4.3.1 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效率评价 |
4.3.2 科技创新系统的阶段效率评价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评价 |
4.4 近年来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效率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5.1 科技创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逻辑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5.3.2 区域面板数据回归 |
5.3.3 经验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结构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6.1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 |
6.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6.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
6.3.3 经验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发展方式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7.1 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机制 |
7.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7.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
7.3.3 经验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模式转型 |
8.1.1 模式转型的主要思路 |
8.1.2 “一体”——国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8.1.3 “两翼”——中心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合纵 |
8.1.4 “三方”——“研—产—区”三方联动机制 |
8.1.5 “四协同”——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的充分融合对接 |
8.2 路径转型 |
8.2.1 路径转型的主要思路 |
8.2.2 科技创新主体的转型 |
8.2.3 科技创新任务的转型 |
8.3 政策转型 |
8.3.1 政策转型的主要思路 |
8.3.2 创新政策转型 |
8.3.3 产业政策转型 |
8.3.4 财税政策转型 |
8.3.5 金融政策转型 |
8.3.6 人才政策转型 |
8.3.7 对外政策转型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CDEA模型求解程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协同创新内涵研究 |
1.3.2 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1.3.3 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
1.3.4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方法 |
2.1 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
2.1.1 创新与协同的内涵 |
2.1.2 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 |
2.2 网络组织理论 |
2.2.1 网络组织的概念 |
2.2.2 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
2.2.3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 |
2.3 相关技术方法 |
2.3.1 系统工程思想及其方法 |
2.3.2 博弈思想及其技术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研究 |
3.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与功能 |
3.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过程 |
3.2.1 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
3.2.2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分析 |
3.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构建 |
3.3.1 高校协同创新网络与结构 |
3.3.2 基于网络理论的合作伙伴决策过程分析 |
3.3.3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建模 |
3.4.1 决策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
3.4.2 条件假设 |
3.4.3 决策模型构建 |
3.5 算例求解 |
3.5.1 背景介绍 |
3.5.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5.3 算例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
4.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框架模型 |
4.1.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框架模型 |
4.1.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过程机制框架模型 |
4.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 |
4.2.1 主体间合作的内部推动力 |
4.2.2 主体间合作的外部牵引力 |
4.2.3 主体间合作的支撑力 |
4.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机制 |
4.3.1 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特征及模式 |
4.3.2 基于SIR传染模型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
4.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
4.4.1 利益分配原则确立 |
4.4.2 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
4.4.3 算例分析 |
4.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风险管理机制 |
4.5.1 主体间合作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
4.5.2 主体间合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4.5.3 主体间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研究 |
5.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系统特性 |
5.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2.1 影响因素选取的基本原则 |
5.2.2 初始影响因素识别 |
5.2.3 基于专家审议法的影响因素筛选 |
5.2.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 |
5.3.1 基于AHP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5.3.2 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量化 |
5.3.3 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2 数据统计分析与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建议 |
6.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 |
6.1.1 加强主体合作行为辨识与整合 |
6.1.2 实施协同创新系统界面管理 |
6.1.3 动态调整优化合作伙伴 |
6.1.4 加强主体间合作信任管理 |
6.2 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的政策建议 |
6.2.1 加大协同创新政策支持 |
6.2.2 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 |
6.2.3 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6.2.4 加强协同创新评价和监督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评价问卷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我国高校科技投入管理效益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D]. 于姗姗.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3]我国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分析[D]. 姚冉.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D]. 高擎.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高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影响因素及对策 ——以W高校体育馆项目为例[D]. 王腾.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差异分析[D]. 苗欣茹. 河北大学, 2020(08)
- [7]知识生产模式3下的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研究[D]. 龙飘.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D]. 刘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9]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梁炜. 西北大学, 2020(07)
- [10]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D]. 邱必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