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比胡风多判六年(论文文献综述)
于怀岸[1](2018)在《合木》文中认为从起屋造房的木匠到给人合木(做棺材)的木匠,杨姚的人生大起大落。合木的工作虽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种,但在众人眼里仍是晦气不堪的职业,自己也成了暗色地带中的特殊人物。一年又一年的合木生涯,他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父老亲朋,待到大家都接受并给予几分尊重时,火葬的推行又直接摧毁了合木职业。纵观一生,似乎都在潦倒之中。横看村人,喜乐哀怒都归于沉寂。见多了生老病死,经历了妻离子亡,这个以合木为生的人再没有生的喜,也不再有死的惑了。为自己合木送行,成为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薛瑾[2](2018)在《张耒诗歌研究》文中指出张耒诗歌历来被认为是宋诗中的“异调”,其风格舒和坦衍,不加调镌,与“苏门”诸士创作风格大异,虽有随意浅率之弊,但大都秀丽明朗,是北宋最为典型的由唐入宋、以唐变宋者。其诗歌风格上承张王乐府,古朴含蓄;长句力避江西,重拾杜甫雄浑高阔,遥开明代七子“杜样”先声;晚年效法白居易,追求平易自然,因其畏祸意识,作诗寄意,呈现出蕴藉幽隐、曲折委婉的特色。然时有笔力未到,不免内外皆为枯淡而至寡味,不逮前作。在这三种类型基础上,广泛诗法中晚唐,摹仿陶渊明,形成强烈鲜明的自我风格“文潜体”。“文潜体”反映了“宋调”的多元化特征,是宋人诗歌创作努力突破单一书写,从锻炼精工以求平淡自然、简约朴质以致绮丽丰腴的对立统一中,诠释诗歌体性的艺术张力。“文潜体”还从描绘北宋后期士大夫生存环境、心理状况的角度,折射出身陷党争的宋人在迫害之下展露出的整体情志和人格力量,是一种由外界“自然”向内心投递,转为“平淡”下隐忍与持守的宋贤精神。本文在社会史、文学史、政治史的交叉视角下,尝试揭示张耒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特质,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苏门”由最初的师生关系,发展为集政治、学术、文学等为一体的文人集团,其间有复杂的演变历程。伴随“苏门”性质的变化,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遂产生无法避免的隔阂与误会。张耒作为“苏门”子群网络关系的一员,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过程,探索张耒在“苏门”中的角色定位与人事关系,可较全面地把握张耒生活的社会环境,洞悉其主体性格,从而明确对其诗文特色、学术观念的深刻影响。第二,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北宋中期后,乐府重在求新求变。“苏门”诸子进一步淡化古题原义,以乐府体裁表现文人的日常生活,黄庭坚视重于新变的晁补之为乐府创作翘楚。张耒却以回归古乐府主旨,摹写张王、反映民瘼为尚。南宋中期以后,乐府气格重拾工稳、平易古质,倡导中和之乐。张王乐府被视为乐府经典,以周紫芝、刘克庄、陆游、吕本中等为代表,将张王乐府提至李杜元白之上,张耒乐府遂被推崇为“本朝第一”,其经典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南宋乐府诗观和礼乐观的嬗递之上。第三,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之于杜诗只衍其瘦硬通神的一绪,而弃其“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等畅酣饱满之篇。张耒“长句”重拾杜甫弘畅高远的壮美风格。其刻画景物,以为伟丽的拟杜蹊径,与明代前后七子不约而同,遂使得所呈现的“杜样”如出一辙。张耒“长句”的复字重韵、气泄草篇,与“杜样”“白体”不无关联,与江西诗弊生新出奇、力去浅俗恰好相反,从另一角度诠释了“宋调”的不同风格。第四,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张耒晚年“白体”诗歌,艺术上,平易清浅,饶有情致。时有枯槁运笔,比之前作,失其精道处。思想上,变“白体”的道家“知足”为释家“忍辱”,直面现实痛苦,接受人生缺陷。世俗层面,提出“陶白之辨”,肯定白居易的世俗情怀,严肃思考了恶劣条件下,如何维持基本生存的命题。主体精神上,超越了白居易为求明哲保身,回避斗争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的气节与信仰。第五,“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文潜体”是张耒综合张王、杜甫、白居易三类创作样式的基础上、广泛取法中晚唐诗风汇总而成。艺术特质上,它以陶渊明“自然”为渊薮,思语境界真率质朴、意象选择自然纯净;创作方法上,崇尚外在平易与内在艰苦功夫的和谐统一。“文潜体”不仅体现了党争摧残下谪臣的普遍情志,且其重建唐风的抒情传统,在南宋成为杨万里、吕本中、陆游、方回等诗歌风格的来源与支持,为挽救江西诗弊作出了一定贡献,对宋诗有拨乱反正的作用。第六,《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辩误。通过张耒本集和苏门友人集中诗文互证、新出土墓志等文献补充,还原本事真相,订补《张文潜先生年谱》中或因邵祖寿本人判断、或因张集诗文抵牾而连带引起的讹误,对于我们认识张耒生平、苏门交流,均有一定价值。
蒲慧宁[3](2012)在《“独祷”抑或“合唱” ——路翎晚期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路翎是“七月派”的重要小说家,也是“胡风集团”的主要成员。长久以来关于路翎早期创作的研究汗牛充栋,但是对于“文革”后路翎的创作却鲜有人问津。事实上,路翎晚年创作了数量众多的小说、散文、诗歌和回忆录。研究这些作品,对于认识路翎晚年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现了其作为“胡风集团”成员的坎坷遭遇和精神状况;看到了路翎作为“七月派”重要小说家的艰难转型。这些对于我们认识那个时代里文学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路翎是解放前被评论家寄予厚望的小说家。建国后,随着一系列社会和政治变迁,路翎的创作也被纳入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进程之中。路翎也随即积极地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调整,但是仍然被视为“异端”。又加上政治上的原因,他过早地失去了创作的机会。直到“文革”结束,路翎才获得了新的创作机会。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里,路翎克服了疾病等种种困难,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总字数多达600多万。但由于整体文学环境的变迁和作者个人创作本身的一些原因,批评界并没有对路翎晚年的创作给予充分的肯定。路翎晚年创作的作品,直到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部出版。这相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另外一些作家的过度研究,显而易见,作为文学家的路翎,他的晚年创作成为了一处被有意或者无意却终究忽视了的角落。路翎晚年的创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诗歌、小说、散文和回忆录。路翎晚年累计创作诗歌95首,写作跨度从1981年7月到1990年3月。路翎晚年创作的诗歌从思想倾向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颂歌式、反映日常生活式和反映灾难岁月与痛苦式三类。尤其是反映灾难岁月与痛苦的这类诗因为其所具有的思想性价值在路翎诗作中显得最为珍贵;小说风格大致一致,单面化、模式化是这些作品的主要特点。虽然作者在努力表现新的时代主题,表现新的人物和精神面貌,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的写作模式和审美风格却制约着他有意无意地在写作上做出调整和变革。这些小说最终能够发表于世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记叙日常生活的一些散文,大多清新可人,值得一读。这些散文往往从日常生活的小事落笔,较少拘泥于假大空的叙述,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比较高,但可惜的是数量不多;回忆性文章的价值相对比较高,尤其是回忆胡风的文章,由于路翎和胡风的特殊关系,加上路翎在“胡派”作家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文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路翎晚年创作的研究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可以加强对路翎心灵世界的探寻;另一方面,通过对路翎晚年作品史料价值,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的研究,既可以深化路翎研究的进程,又可以反思当代文学中的“工农兵”写作模式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的转型意义,进而了解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生态的变迁。
陈友冰[4](2011)在《初唐边政与边塞诗主调的流变》文中研究指明分析初唐时期唐王朝与突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少数族政权之间的臣服、抗击、征战、羁縻等边政主调的变化过程,可以揭示出初唐边政的总体思路和付诸实施的具体举措;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究初唐边塞诗与初唐边政之间的某种关联,以及由这种关联所形成的边塞诗主调的某种变化及其特色。
陈友冰[5](2010)在《初唐边政与边塞诗主调的流变》文中提出公元618年,经过了二十多年隋末战乱的中华大地又崛起一个新的王朝——唐王朝。从这个时候起到玄宗先天元年(712)的百年间,初唐①的统治者的主要精力是对付突厥、吐蕃、吐谷浑和党项等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其边政是或防御、或征讨、或和亲、或羁縻,其结果不仅使这些地域正式纳入唐帝国的版图,也使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在文化、心理上渐渐融人汉民族之中。当然,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民族与民族之间,它也使初唐
郑晓霞[6](2005)在《唐代科举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举诗的出现是唐代文学中的重要现象,它不仅数量巨大、作者众多,更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唐代政治制度、文坛风貌、士人精神面貌以及社会习俗等诸多内容,这不仅为它在唐代诗歌的神圣殿堂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也为我们研究唐代政治、历史、文化、乃至风俗习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但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在观念上的偏差,认为科举诗是唐代诗歌中的“糟粕”,因而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轻视,形成了唐诗研究领域里一个被忽视的角落。 然而,“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大量科举诗历经千载流传后世的事实时时呼唤着我们的重新认识与理解。本文就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一次尝试。 立足于对唐代科举诗进行独立研究的价值判断、研究现状,力图勾勒出唐代科举诗的真实面貌是本文的基本目标。基于这一目标,论文首先以《全唐诗》为蓝本,对科举诗作出了重新界定,并以此为基点,在审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订、辨析,完成了《全唐诗科举诗索引》。 在上述基础上,论文上编在唐代科举制度以及诗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梳理出唐代科举诗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分析、探讨了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创作状况,展示了其作为唐诗重要类型的整体风貌。由于省试诗在创作上的特殊性以及研究现状,本编另立一章对前人关于省试诗讨论得失进行了回顾、分析,重新界定了省试诗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省试诗的起源、出现的背景、及以诗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等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重新讨论,由此勾勒出省试诗发展的简要历史。 作为唐诗中的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唐代科举诗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及艺术表现方式。中编在对科举诗现实功能的把握中分析了唐代科举诗在思想及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并对其美学成就作了进一步探讨。与其他类型的诗歌相比,科举诗的创作更强调“情志沟通”的功能,由此决定了其主题集中于举子的物质生存状态和精神生存状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以及独特的意象和体式语言。科举诗在思想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不仅是它成为独立诗歌类型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在题材开拓、写志功能、表现手法、人际沟通四个方面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杰出人物的出现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立足于人类文明长河的重要标志,同样,众多优秀诗人的不断创新、开拓及其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是唐代科举诗历史构建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标志,论文下编以着名科举诗家为个案,对唐代科举诗的风貌及其思想艺术特性进行了深入体认。透过他们的创作个案,我们对科举诗的认识也由宽泛而深入、由理论探讨而进入情感体验层面了。
华秋实[7](2002)在《他比胡风多判六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胡风反革命集团"一案中,胡风在狱中关押整整10年之后,于1965年11月26日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1974年3月18日,庄涌在狱中关押20年之后,以"历史反革命"罪判处20年徒刑,比胡风多判6年!宣判之日,离刑满仅差一个月零六天。胡风在十年"文革"中又度过10年监狱生活,与原来判决的刑期加在一起,共24年;庄涌坐了20年的监狱,又蹲了
古华[8](1981)在《芙蓉镇》文中指出 唱一曲严酷的乡村之歌。——自序第一章山镇风俗画(一九六三年) 一一览风物芙蓉镇座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临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往广西的大路。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
二、他比胡风多判六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比胡风多判六年(论文提纲范文)
(1)合木(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2)张耒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与创新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门”中的张耒 |
第一节 自“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 |
第二节 张来与“苏门” |
第二章 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 |
第一节 宋人乐府观与“张王乐府”地位 |
第二节 “苏门”与张耒乐府异同 |
第三节 张耒“本朝乐府第一 |
第四节 南宋乐府观的嬗递与张耒乐府地位的确立 |
结语 |
第三章 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 |
第一节 张耒“长句”的“杜样”范式 |
第二节 张耒“长句”与前后七子拟杜蹊径 |
第三节 张耒“杜样”诗之弊 |
结语 |
第四章 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 |
第一节 “白体”在北宋中期以前的呈现形态 |
第二节 苏轼重塑“白体”与“张得吾易” |
第三节 张耒“白体”诗风与时代心理 |
结语 |
第五章 “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 |
第一节“文潜体”的体性特质与艺术特征 |
第二节 “文潜体”的时代风貌及宋贤精神 |
第三节 “文潜体”在南宋的阐释与摹仿 |
余论 |
第六章 《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辨误 |
第一节 张耒交游人物关系考证 |
第二节 张耒诗文考辨札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3)“独祷”抑或“合唱” ——路翎晚期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路翎晚期创作综论 |
第一节 路翎创作的阶段及其转型 |
第二节 路翎晚期创作具体内容、数量及刊发情况 |
第三节 路翎晚期创作的承继性问题 |
第二章 路翎晚期创作的内容分析及思想倾向问题 |
第一节 诗歌:晚期创作的重点 |
第二节 散文:艰难岁月的言说 |
第三节 小说:意欲证明还有一支好笔 |
第四节 回忆录:“胡风派”归来的记忆 |
第三章 路翎晚期创作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路翎晚期创作的文学环境 |
第二节 路翎晚期创作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初唐边政与边塞诗主调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6)唐代科举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唐代科举诗之界定 |
二 对唐代科举诗进行独立研究的价值判断 |
三 唐代科举诗研究的现状和任务 |
四 论文基本内容 |
上编 源流篇 |
第一章 唐代科举诗的流变 |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即高祖武德四年(621)——玄宗天宝十五载(756)的科举诗 |
第二节 中唐时期即肃宗至德二载(757)——武宗会昌六年(846)的科举诗 |
第三节 晚唐时期即大中元年(847)至天佑四年(907)的科举诗 |
第二章 关于省试诗 |
第一节 前人关于省试诗讨论的得失 |
第二节 关于省试诗的再讨论 |
中编 本体篇 |
第一章 唐代科举诗的主题——唐代举子的生存状态 |
第一节 唐代举子的物质生存状态 |
第二节 唐代举子的精神生存状态 |
第二章 唐代科举诗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强烈的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意象使用 |
第三节 体式和语言 |
第三章 唐代科举诗的美学成就 |
第一节 唐代科举诗的独特风貌 |
第二节 唐代科举诗在诗歌传统中的示范意义 |
下编 人物篇 |
第一章 盛唐时期重要科举诗家举隅 |
第二章 中唐时期重要科举诗家举隅 |
第三章 晚唐时期重要科举诗家举隅 |
附录 |
一 《全唐诗》科举诗索引 |
二 参考文献 |
四、他比胡风多判六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合木[J]. 于怀岸. 江南, 2018(04)
- [2]张耒诗歌研究[D]. 薛瑾. 浙江大学, 2018(05)
- [3]“独祷”抑或“合唱” ——路翎晚期创作研究[D]. 蒲慧宁.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4]初唐边政与边塞诗主调的流变[J]. 陈友冰.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 [5]初唐边政与边塞诗主调的流变[A]. 陈友冰. 唐代文学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
- [6]唐代科举诗研究[D]. 郑晓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7]他比胡风多判六年[J]. 华秋实. 法学天地, 2002(01)
- [8]芙蓉镇[J]. 古华. 当代, 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