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自然灾害灾害形势及特征分析

青海省自然灾害灾害形势及特征分析

一、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宁,宋永永,薛东前[1](2021)在《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演化规律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研究,对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灾情指数模型评估了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的自然灾害受灾程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揭示了自然灾害时空格局演变的社会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中国自然灾害受灾程度总体有所下降,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格局,高受灾中心集中在西南、东南地区;(2)受灾面积对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显着,而倒塌房屋数量对本地区及邻近省域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3)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负效应自东向西逐渐增加;农业生产效应呈西正东负的格局,这与省域受灾程度、灾害种类及防灾减灾能力密切相关。

赵东亮[2](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指出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邓彩霞[3](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阿斯汉夫[4](2021)在《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急剧增加。自然灾害有空间上的群聚性和时间上的群发性特点,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远远超过发生单一灾害的损失。关于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以单灾种为研究对象,对于多灾种灾害群的长时间序列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分析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其受灾情况,研究不同孕灾环境、不同承灾体、不同灾情、不同防灾能力的情况下,不同灾害类型程度的耦合方式,可为内蒙古牧区各旗市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供参考。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基础数据、2000-2019年内蒙古牧区统计年鉴社会经济数据、1900-2010年内蒙古历史自然灾害灾情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从自然灾害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作为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自然灾害群类型,并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针对性的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得出结论有:1.根据内蒙古33个牧业旗旱灾、雪灾、风灾、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以及灾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灾情分成5个类型,第一类型为旱灾雪灾为主轻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第二类型为旱灾洪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第三类型为雪灾旱灾风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第四类型为旱灾风灾雪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第五类型为旱灾风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部地区。2.选取内蒙古牧业旗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计算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较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3.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内蒙古牧业旗防灾能力,并分为4个等级,总体上,防灾能力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防灾能力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防灾能力较强、强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4.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人口数量、大小牲畜等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总体上,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东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口、牲畜数量大于西部纯牧业地区。5.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分成5个主要灾害类型的基础上,以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等四个指标作为自然灾害系统的子系统根据灾害类型和4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分析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特征,对各牧业旗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防灾对策。

王巍[5](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赵昆[6](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兄[7](2019)在《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近年来灾害频发,给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了安全隐患,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承担着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任,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即为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承担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政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配套的适合当地的防治体制。本研究针对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现状及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体制优化的对策,以期提高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本研究首先学习了地质灾害防治及防治建设的相关理论,包括风险社会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危机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现状,指出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措施和成效包括: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分析得出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防治机制不健全、防治体系存在不足以及防治环境有待改善;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组织人才建设欠缺、信息化建设滞后以及灾害防治意识教育欠缺。研究在学习国内外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后,提出想要优化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以及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建设。通过本课题研究,希望可以切实改善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增强其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并为其他省市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杨昭明,李万志,冯晓莉,余迪[8](2019)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风险评估》文中指出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历史灾情数据,旨在利用青海50个气象站1961—2017年汛期(6—10月)的逐日气温、降水数据,通过对暴雨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孕灾环境易损性的研究,对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省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得出:(1)1961年以来,青海省汛期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降水日数及强降水日数增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2)由短时强降水及连续性降水造成的洪水、渍涝灾害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呈增多趋势,且7、8月份为青海省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的高发期,占汛期灾害发生次数的77.9%;(3)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共和县、同德县、化隆县为青海省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发生次数最多、风险最为严重的县。本研究通过开展暴雨洪涝及其引发次生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对暴雨洪涝的早期预警以及防灾减灾措施的及时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信息。

王鹏涛[9](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王梅[10](2017)在《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救济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对其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相关论着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惟救济对象的划分一般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老、弱、病、残疾等个人生理原因以及其他因个人能力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常态贫困人口;另一类是因遭受天灾人祸的打击而陷入困境的人们。依据救济对象的划分,本文的研究围绕常态的贫困救济和灾荒救济两大板块展开。又因青海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在沿着“国家大历史”轨迹行进的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选择以近代青海作为研究的特定时空背景。具体而言,本文的论述分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社会救济的整体及区域研究的前期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对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事业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在写作视角上,在关注官方的救助行为的同时,将视角转入普通人和下层社会,对各民族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予以关注,探究在困境中基层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部分,从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环境、行政设置的历史沿革等入手,对本文的研究客体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海拔高,地形复杂,形成了以寒冷、干旱、多风为特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使本区在近代一直频遭自然灾害的侵扰。而人文环境上,多民族聚居的青海,生计方式上农耕和畜牧并存;政治制度上,近代青海府县制与土司制度并存,并保留了一定的政教合一制度;宗教氛围浓厚,寺院在该地发挥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功能。而且在传统社会多元构成的基础上,又有近代因素的发轫。人文特征的多样性,使救济活动的开展带有地域的烙印,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异质性特征。第三部分,对近代青海常态贫困救济的开展,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官方的救济活动包括:一,官办救济机构的设立;二,开展“冬令救济”,设立平民工厂,实行义务教育、平民教育以及多类奖助项目的助学活动,因突发情形而返贫的民众的灵活救济,等等。民间力量的慈善救济包括:民间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民间慈善团体施舍贫民的活动以及宗教组织在收容孤儿、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助葬、举办冬赈等方面的作为。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教会在传播“福音”过程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慈善救济活动。第四部分,对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开展情况,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政府的救灾活动。政府的救灾除机构的设置和制度层面的建设外,具体分防灾、应灾、灾后善后三个阶段展开。灾前的防治包括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鼓励农垦、禁烟、发展仓储、备荒植物的推广种植、设立气象、水文监测机构等备荒措施,以及以卫生机构的免疫种痘、卫生清洁运动的发起、卫生观念的普及等为内容的防疫举措。灾害发生时,按规定勘灾、定灾后,政府开展了急赈、工赈、疫病的救治等赈济措施。灾后,政府通过安辑流民、蠲缓、灾后补种、借贷、对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等多种手段以平抑粮价、恢复生产。灾荒救济中的民间力量。世人以青海地处偏远,民众智识落后、保守性成,不思改革。实则不然,民众在防灾备荒方面有所实践。在面对灾害时,除向政府呼吁请赈外,也有一定的自救行为,包括结成互助关系、民间土法防疫、祈雨防雹等。此外,民间个体、宗教组织、救灾团体参与赈灾,形成多重的民间救灾格局。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传教士在灾害发生时治疗时疫、救治伤员、发放赈济粮,为灾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第五部分,揭示近代青海的救济事业从晚清到民国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特点,反映出的国家—地方—社会的互动模式。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近代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成效,并结合当代地方实际,探讨近代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研究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二、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变量选择
    1.2 研究方法
        1.2.1 灾情指数模型
        1.2.2 空间自相关模型
        1.2.3 空间计量模型
        1.2.4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1.3 数据来源
2 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3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的社会经济效应
    3.1 灾情社会经济效应的全局空间关联
    3.2 灾情社会经济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检验
        3.2.1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与识别
        3.2.2 全局社会经济效应
    3.3 自然灾害社会经济效应程度及变化
        3.3.1 模型对比与参数检验
        3.3.2 自然灾害社会经济效应程度的演化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1.3.1.1 自然灾害
        1.3.1.2 承灾体
        1.3.1.3 脆弱性
        1.3.1.4 社会脆弱性
        1.3.1.5 生态脆弱性
        1.3.1.6 多灾种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貌
        2.1.2 河流水文
        2.1.3 气候
        2.1.4 植被土壤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
        2.2.2 社会经济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2.2.2.2 农牧业
        2.2.2.3 工矿业
        2.2.2.4 交通运输业
        2.2.2.5 邮电通讯业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2.3.1 地震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2.3.3 雪灾
        2.3.4 旱灾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3.2.1.2 完整性原则
        3.2.1.3 科学性原则
        3.2.2 构建过程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3.2.3.1 暴露度指标
        3.2.3.2 敏感性指标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3.3 数据预处理
        3.3.1 社会经济数据
        3.3.2 生态数据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3.5 确定指标权重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3.7.1 变异系数法
        3.7.2 变化斜率法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3.1 Moran's I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3.7.4 三维趋势分析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4.1.1.1 暴露度分析
        4.1.1.2 敏感性分析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4.2.1.1 暴露度分析
        4.2.1.2 敏感性分析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4.3.1 趋势预测
        4.3.2 空间异质性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5.1.1 暴露度分析
        5.1.2 敏感性分析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5.2 脆弱性分析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4)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第3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组成要素区域差异分析
    3.1 自然灾害灾情区域差异
        3.1.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1.2 旱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3 雪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4 风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5 洪涝灾害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1.6 自然灾害群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3.2 孕灾环境敏感度区域差异分析
        3.2.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2.2 孕灾环境要素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3.2.3 灾害类型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3.3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3.3.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3.2 人口区域差异分析
        3.3.3 牲畜区域差异分析
        3.3.4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3.4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3.4.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3.4.2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
第4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区域特征研究
    4.1 自然灾害系统灾害群耦合协调性模型建立
    4.2 自然灾害群空间分布特征
    4.3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震灾害等级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2.1.3 应急响应能力
    2.2 基本决策方法
        2.2.1 头脑风暴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3.3.3 体系的修正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1 灾情回顾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3 标准草稿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一、特色创新
        二、应用价值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震
        二、地震灾害
        三、风险
        四、风险管理
        五、灾害风险管理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一、构造背景复杂
        二、地震活动频繁
        三、地震风险高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一、中央机构改革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突发事件
        2.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防治
        4.防治体制
    (二)理论基础
        1.风险社会理论
        2.治理理论
        3.危机管理理论
二、青海省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一)青海省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二)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的组织架构及制度规定
        1.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架构
        2.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的制度规定
    (三)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措施及成效
        1.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措施
        2.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成效
三、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浮现的问题
        1.防治机制不健全
        2.防治体系存在不足
        3.防治环境有待改善
    (二)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组织人才建设欠缺
        2.信息化建设滞后
        3.灾害防治意识教育欠缺
四、国内外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经验
        1.美国
        2.澳大利亚
        3.日本
    (二)国内其他地区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先进经验
        1.四川省
        2.云南省
        3.甘肃省
    (三)国内外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的经验启示
五、青海省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体制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建设
        1.健全组织架构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3.提升信息化建设
        4.加大防治资金投入
    (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健全预警监测体系
        2.完善应急防治体系
        3.优化调查评估体系
    (三)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建设
        1.加强危机教育及宣传
        2.集合社会参与力量
        3.坚决执行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区概况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海省汛期气候特征
        2.1.1 气温变化特征
        2.1.2 青海省汛期降水特征
    2.2 青海省汛期降水日数特征
        2.2.1 降水日数特征
        2.2.2 强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3 青海省汛期气象灾害特征
    3.1 青海省汛期暴雨洪涝及其引发次生灾害年际变化特征
    3.2 青海省汛期暴雨洪涝及其引发次生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4 青海省汛期暴雨洪涝及其引发次生灾害风险评估
5 结论与讨论

(9)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3.4.1 时间变化趋势
    3.4.2 空间变化趋势
    3.4.3 频率变化特征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4.1.3 可公度结构系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6.4.3 承灾体暴露性
    6.4.4 防灾减灾能力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6.5.2 气象灾害管理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关于社会救济史的整体研究
        (二) 关于甘青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西北及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区域研究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问题及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 青海的自然环境
        一、地貌
        二、气候
        三、土壤与植被
        四、河流
    第二节 青海的人文环境
        一、多民族聚居和传统地方社会的多元化
        二、宗教氛围浓厚、寺院林立
        三、近代因素的发轫与地方社会
    第三节 近代青海的行政区划及建置的沿革
        一、县以上的行政区划及建置
        二、近代以来青海的基层行政组织
第二章 济贫事业
    第一节 近代青海民族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及其发展
    第二节 官方的济贫活动
        一、官办救济机构
        二、救济机构以外的官办救济事业
    第三节 民间的慈善救济
        一、血缘组织下的互助与济贫(汉族的宗族、撒拉族的孔木散、土族的舍房、藏族的“日科尔”)
        二、地缘组织(村落、藏族部落内、城镇会馆组织)下的互助济贫
        三、宗教组织的慈善救济
        四、民间社会团体的慈善救济活动
        五、融入民间习俗中的济贫行为
    第四节 西方教会的慈善救济
        一、西方宗教的传入及发展情况
        二、教会在医疗和助学方面的济贫活动
    第五节 近代青海济贫事业的成效及其评价
第三章 灾荒救济
    第一节 灾荒概况
        一、灾荒概述
        二、灾荒的影响
    第二节 官方救灾
        一、近代国家和青海地方的救灾机构及其制度建设
        二、灾前预防
        三、临灾赈济
        四、灾后善后
    第三节 民间救灾
        一、防灾备荒的探索
        二、民间赈灾款物的筹集与对政府救灾的支持
        三、民间的应灾举措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救灾
    第五节 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成效及评价
        一、政府救灾活动的成效及评价
        二、民间力量救灾活动的评价
第四章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及反映的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二、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力量为辅
        三、多层次和多样化
    第二节 近代社会救济事业中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一、中央与地方的互动
        二、地方政府与民间的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有关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部分法规
    附录二 近代青海自然灾害发生统计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效应[J]. 王佳宁,宋永永,薛东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1(06)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4]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D]. 阿斯汉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优化研究[D]. 李兄. 长安大学, 2019(07)
  • [8]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风险评估[J]. 杨昭明,李万志,冯晓莉,余迪. 中国农学通报, 2019(03)
  • [9]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D]. 王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青海省自然灾害灾害形势及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