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标准应用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韩玲[1](2021)在《霾天气对北京市居民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文中提出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学术思想注重自然环境对人体生命的影响,五运六气学说(以下简称运气学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高度体现,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将“天人合一”思想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阐释与应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霾天气频发,以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区域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损害居民健康,为新时代“天人合一”理论的重要研究命题。本研究基于北京市气象数据、大气污染物数据及健康数据,深入研究霾天气和气象条件对北京市居民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对“天人合一”理论以及运气学说之气象对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现代科学背景下的研究与探讨。1研究目的(1)探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对雾霾含义、形成原因以及雾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2)以能见度作为霾天气发生的指征,研究霾天气对北京市居民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并探讨霾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在不同能见度水平、不同年龄组人群、不同性别人群及在不同季节的差异;(3)研究气温与霾天气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综合影响。2数据与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2006年至2016年北京地区气象数据和大气能见度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气象局;2006年至2016年北京市居民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同时段的北京市PM2.5浓度数据分别来源于北京市气象局、美国大使馆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http://sthjj.beijing.gov.cn/)。(2)研究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建立霾天气与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并对霾天气进行分级,探究轻微霾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将总人群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研究年龄和性别在霾天气对死亡风险影响中的修饰作用;按季节进行分层,研究霾天气对死亡风险影响的季节差异;此外,分两部分内容研究气温和霾天气对死亡风险的综合影响,一是采用二元响应模型和温度分层模型,研究在不同气温分层下霾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影响,从而量化评估气温与霾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协同影响;二是将大气稳定度划分为扰动、正常、静稳三种状态,采用归因人数和归因分值两个指标,量化评估在不同大气稳定状态下,由气温和PM2.5造成的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3 研究结果(1)《内经》时期的雾霾可划分为静稳型雾霾和沙尘型雾霾,当时已经认识到,雾霾的发生可以造成视程障碍,因此以能见度的降低作为雾霾发生的标志,这一认识也沿用至今,这是可以采用能见度来研究霾天气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理论基础;《内经》中关于雾霾天气对健康影响的认识是侧重于从形成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对健康影响的角度阐释的。(2)能见度的降低可引起北京市居民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在单日滞后模式中,能见度每下降1km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分别增加 0.78%(95%CI:0.62-0.95)和 0.54%(95%CI:0.45-0.61);在累积滞后模型中,能见度每下降1km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85%(95%CI:0.67-1.03)和 0.53%(95%CI:0.44-0.61)。(3)能见度分层结果表明,即使在轻微霾下,能见度的降低也可以增加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4)性别分层结果表明,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不同性别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年龄分层结果表明,能见度对循环系统疾病老年人群(≥65岁)死亡风险的影响更大。(5)季节分层结果表明,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冬季的风险最大,这种季节差异反映了污染物排放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的季节差异。(6)颗粒物(尤其是PM2.5)不仅是影响能见度的关键因素,也是能见度可影响居民死亡的实质因素。(7)气温与能见度对北京市居民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具有协同影响,当低温和低能见度同时存在时,能见度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较大。(8)2009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由气温和PM2.5造成的北京市居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归因分值分别为23.76%(95%CI:18.96-28.38)和17.54%(95%CI:15.22-19.81),其中,由低温造成的归因风险最大,PM2.5次之,高温造成的归因风险最小。气温与PM2.5对死亡风险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大气稳定状态下不同,其中,在大气静稳状态下,二者对死亡风险的综合影响最大,大气扰动状态下次之,而大气正常状态下的环境条件相对有利于居民健康。4研究结论(1)《内经》时期已经认识到,雾霾的发生可以造成视程障碍,因此以能见度的降低作为雾霾发生的标志。气象条件是雾霾形成的客观因素,后世对易导致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的认识与《内经》中的认识一脉相承。(2)以能见度表征的霾天气可以增加北京市居民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能见度水平、年龄、季节、气温可以修饰霾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在没有或缺乏颗粒物浓度监测的时段和地区,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以能见度作为备用指标,开展霾天气对人的健康影响评估具有应用价值。(3)全面解读霾天气对人的健康影响,不仅需要研究霾本身的影响,也要重视和考虑形成霾天气的气象条件的影响,这是中医学“天人合一”观以及《内经》运气学说所蕴涵的丰富的医疗气象学思想对当代开展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的启示意义所在。
林佳安[2](2021)在《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我们搜索的关键词,成为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把刀,小时候抬眼就是漫天星星点点,现在头顶只有雾霾,不见星星,全球的环境质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差。从柴静的《苍穹之下》纪录片热播开始,我们国家对于雾霾,对于空气环境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也意识到大气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于是国家发布中央最高文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作为最高行动纲领,标志着“蓝天保卫战”的正式打响。各地方政府发布地方规章和文件,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在各地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活动。要想测试活动的绩效如何,是否有达到大气污染治理的预期效果,则需要审计这个监督评价的工具。但是,在查阅与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之后,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也不深入。因此我国的大气污染环境审计开展得并不算顺利,现实中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如何最大程度地改善目前的研究现状,也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动机。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大气污染治理活动的绩效,Z市作为我国中部的一线城市,其经济发展情况和地理环境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选择对Z市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度剖析。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取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审计对象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以及主要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为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理论概述,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的含义与特征,范围与内容以及标准与方法,同时也介绍了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工作的指导理论。第三章为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介绍Z市大气污染现状和治理的基本情况,然后介绍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过程;同时,从审计重点及审计评价角度分析该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情况,总结该审计项目的经验启示,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审计计划缺乏系统性、审计范围狭窄、审计评价的定量分析不深入以及审计建议不具体。第四章为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问题成因分析,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后、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工作复杂、审计操作指南不明确和缺乏审计考核机制。第五章为完善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对于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内部审计环境、审计工作指导细则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解决。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光要从国家纲领性法律与地方执行性法律方面优化,还需要建立会计和审计相关法律规范;其次需要完善内部审计环境,借助大数据工具简化工作,共享工作数据,还需要有足够胜任能力的人才方能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再次要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指导细则,扩大审计范围,不光要审计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还需要关注其他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污染物,治理方能更有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可使用环境重置成本法对该市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后续需要跟踪审计跟进解决效果;最后,需要强化主体职责,从工作效果和人员两方面对审计工作进行考核。第六章为结论。对全文的所有内容进行总结,并根据本文的案例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研究不足之处提出期望。
兰敏[3](2021)在《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以汾渭平原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自2018年以来,汾渭平原作为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三大区域之一一直备受关注。汾渭平原的大气污染是由产业结构依靠重化工,能源消耗依靠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依靠公路运输等不协调的经济和能源结构造成的,同时汾渭平原四面被山包围,不利的地形条件限制了该区域大气扩散条件,导致污染物久积不散。为了能有效提高大气环境质量,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汾渭平原涉及到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先后建立了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给汾渭平原地区的大气环境治理带来实际改善效果,但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和总结了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知识,从法学视角挖掘了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为汾渭平原地区实施和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三省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立法实践,发现汾渭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如下问题:生态补偿法律基础薄弱、生态补偿区域性合作不足、生态补偿长效性制度缺位以及生态补偿实施保障制度欠缺;通过分析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的生态补偿实施经验以及美国、欧盟大气污染治理协商立法的经验,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汾渭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即要加快立修法步伐,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推动汾渭平原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深入合作、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长效性制度及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保障制度。本文旨在推进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助力汾渭平原地区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长久、持续的改善。
马元婧[4](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空气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所以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实时更新的监测信息掌握大气污染状况,评估预测环境质量,对预警决策和科学治理空气质量以及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目的在于建立神经网络,使其能够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利用人类大脑的运转机制来读取并解释数据,是为了能够让机器可以像人类一样会学习会分析。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和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系统采集的多源、多维、多态的海量数据,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环境监测设备异常数据来源诊断、大气气溶胶颗粒成分分析和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优化三个方面展开,对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予以分析解决,同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1.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的研究。针对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无法对产生异常数据的监测设备进行详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Faster RCNN模型,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训练大量环境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与异常运行状态的图像,来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借助环境监测站内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测设备采集的图像,将对异常数据来源设备的定位问题,转化为对监测设备采集图像的目标检测问题。考虑到检测目标的特征属性,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卷积层重构、特征融合、锚框重置和数据扩增等改进方式,提高模型异常数据来源诊断的准确率,使得针对异常数据来源的监测设备故障排查工作向无人值守化过渡。2.基于深度学习的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的研究。现有的大气气溶胶颗粒分类方法存在缺乏统一的提取标准以及完全依靠人工经验手动命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同时,以单个颗粒为单位的大气气溶胶颗粒监测过程又会产生过于庞大的颗粒信息。针对大气气溶胶颗粒监测与分类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算法,提出一种改进Alex Net模型,训练并建立大气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利用以往监测活动中已经被人工命名的气溶胶颗粒质谱图,人工标注类别信息,建立用于训练分类模型的数据集。通过对气溶胶颗粒质谱图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调整图片分辨率、减小卷积核尺寸和精简网络层数等优化方法,对Alex Net深度学习分类算法进行改进,经过深度卷积网络提取能够反映出颗粒类别的质谱特征,对气溶胶颗粒成分进行自动学习,生成大气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提升了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实现自动分类的目的,达到实时检测的效果。3.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现有运行中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WRF-CMAQ,由于污染源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以及不能够完整全面的量化大气传输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了空气质量预报数值出现偏差的现象。针对现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现状,提出应用深度置信网络模型DBN,挖掘区域内数值预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该模型利用了研究区域内多个国控监测站点的历史监测数据以及相应的气象预报数据,充分考虑了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预报周期内,对区域内任意站点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进行修正,提高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有效性。
张振华[5](2021)在《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带来严峻的雾霾污染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关注雾霾污染现状并相继投入到治理过程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区域性、复合型雾霾污染典型地区,在全国雾霾污染的治理版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协同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污染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反复出现区域性重度雾霾污染。政府间如何有效协同起来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已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决策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更精准地推动雾霾治理工作,本研究着力于探究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及效果评价。在演进逻辑方面,本研究依据协同主体的不同类型将政府间协同治霾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解析,分别是: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因此,需要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是怎样的?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归纳总结政府间协同治霾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究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效果,将重点回答以下问题:政府间协同治霾具有什么样的直接影响和异质性影响?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第一,在府际协同分析框架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和专家打分法等政策文献量化方法,有效梳理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部际协同不断强化、政策制定机制持续完善、颁布政策的短期应急效应以及累积政策的长期叠加效应是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的主要演进逻辑。第二,在府际协同分析框架下,利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主要体现在成本收益分析、政绩考核体系、区域空间影响和产业转移趋势四个方面,并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案例分析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第三,在府际协同分析框架下,利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主要体现在环保廉政建设、环保督察成本、环保问责力度和公众参与程度四个方面,并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中央环保督察机制的案例分析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在归纳总结政府间协同治霾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进一步评价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效果。在府际协同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政府间协同治霾政策强度指标,并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政府间协同治霾政策强度的直接影响,系统评价政策强度受到不同类型公众参与方式调节作用下的异质性影响。依据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及效果评价,本研究通过总结研究发现,给出了针对雾霾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府际协同分析框架出发,运用政策文献量化方法,系统探究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中的部际协同关系,有效梳理了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本研究既没有采用政策文献解读的定性方式评价政策变迁问题,也没有沿用常用的基于代理变量或虚拟变量测度政策强度的研究思路,而是从政策内容本身出发,对政策文献语义内容和政策外部结构要素等非结构化政策文本进行结构化量化。基于政策文献量化所获得的结构化数据,进一步建构了政策全样本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有利于深度刻画并科学评估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其次,在府际协同分析框架下,基于博弈方有限理性和博弈策略可重复性,提出横向地方政府竞争博弈与纵向央地政府间博弈的分析结果,得出了地方政府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执行的合作与博弈过程中,不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并不是经过单次博弈便找到了最优的稳定策略,而是通过逐渐调整优化的多次博弈过程,才能探求到最具稳定性的策略。因此,本研究以博弈方有限理性以及博弈策略可重复性为前提,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得出其演进逻辑。最后,在构建政府间协同治霾政策强度指标时,综合考虑了中央政府政策制定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两个方面的因素。已有关于政策强度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执行因素,较少关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政策制定因素。结合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本研究在府际协同分析框架下构建了政府间协同治霾政策强度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了中央政府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力度与地方政府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执行力度两个层面。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政府间为协同治理雾霾污染的努力程度,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政策强度研究视角。
马啸[6](2021)在《基于PMF模型对大气VOCs源解析及其污染特征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大气环境中VOCs排放量巨大、来源复杂,VOCs在大气中积累易发生二次化学反应,在夏季是造成臭氧(O3)超标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的重要前体物,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将VOCs取代SO2,成为大气治理的5个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合肥市为例,在2018~2020年6~8月对大气VOCs进行监测,共检出56种组分,分析VOCs组成及浓度变化水平,并基于后向轨迹模型与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法识别合肥市大气VOCs污染的区域传输特征;基于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对VOCs排放来源进行解析;基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气溶胶生成系数(FAC)法计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综合分析VOCs化学反应活性,筛选主要活性组分;基于VOCs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合肥市大气VOCs进行健康危害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后向轨迹模型与潜在源贡献因子法的大气VOCs污染区域传输特征研究。2018~2020年研究期间合肥市总VOCs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6.32×10-9、20.67×10-9和30.35×10-9,通过后向轨迹模型和PSCF法分析,合肥地区VOCs污染主要受到东北、东、西南方向的气流输送影响,VOCs的潜在贡献高值区(WPSCF>0.5)主要集中在合肥地区及周边区域,大气VOCs污染主要由本地污染源排放积累造成。(2)基于PMF模型的VOCs源解析研究。利用PMF模型对VOCs来源解析,共计检出6类VOCs排放来源。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NG)源和机动车排放源为大气VOCs污染主要的贡献源,其次为工业源和溶剂源,天然源和燃烧源贡献占比较低。结合VOCs特征组分示踪法判断,合肥市大气VOCs污染主要排放来源为LPG/NG以及机动车排放。(3)基于MIR法、FAC法对VOCs的OFP、SOA生成潜势的研究。2018~2020年的三个观测期,合肥市大气VOCs的总OFP分别为198.0、155.6、215.6μg/m3,烷烃类化合物对OFP的贡献最大;SOA的总生成潜势分别为120.41、86.86、98.57μg/m3,芳香烃类化合物对SOA生成潜势的贡献最大,贡献占比超过90%,其中甲苯为SOA生成潜势贡献最高VOCs组分。(4)基于VOCs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非致癌风险评价中合肥市VOCs的非致癌风险值位于安全阈值内,致癌风险评价中苯和乙苯存在小概率风险,并且苯和乙苯的风险值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周春梅[7](2021)在《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关注学科本体”是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其研究旨趣在于发现和解决地理学科独有的教学问题,揭示地理学科特有的教学规律与原理,而地理大概念因其反映学科本体而备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地理大概念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产物,而单元教学是实现大概念教学的有效路径。地表差异是地表空间异质性的刻画,是对地球表层地理景观和地理过程差异性表现的一般性概括,在根本上是对“区域差异性”的直观体现。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大,知识分布纵贯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等教材。同时,地表差异内容极其复杂多样,从时间视角看,地表差异有动态和静态不同形式的表现;从空间视角看,地表差异有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的表现。因此,认识地表差异亦是中学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课例分析和文献梳理发现,当前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及研究现状不是很理想,缺乏对于地表差异内容的结构化认知,对地表差异内容蕴含的学科价值及其体现策略缺乏深入的研究,也很少关注地表差异内容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间的关联性,特别是在结合地表差异内容渗透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方面更是收效甚微。本研究以“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地理大概念为线索,以“单元教学”为实现路径,以“地表差异”为主要内容载体,重点探讨以下四个研究问题:其一,“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为何可以作为地理大概念?它包括哪些次级概念、次级概念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其二,“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作为地理大概念具有怎样的解释力?其三,如何依据“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这一地理大概念建构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单元?其四,如何围绕“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这一地理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的设计?论文首先从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大概念教学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的策略等几个维度明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阐明了本研究对于地理大概念和地表差异教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然后提出了四个研究目标以及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并对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说明。论文的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回答了“大概念是什么?”和“大概念有什么用?”的问题。其研究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证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凝练过程。以“专家思维逻辑、学科知识逻辑、课程内容组织逻辑”三条逻辑路径,作为大概念确定的“明线”;以“学生、教师、专家”三个主体,作为大概念确定的“暗线”,深入论述了“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并基于深入的学理分析,论述这一大概念细化的结果以及次级大概念间的逻辑联系。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一”进行了全面地回答。其中,“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次级大概念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对“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及细化结果采用“专家咨询问卷”的方法向本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意见征询。并根据问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修正、完善了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及细化结果,最终确定了“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三个次级大概念。第二部分,论述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具有怎样的解释力。首先,强调从产生机理和表现形式深刻理解“热力差异”,然后论述如何以“热力差异”为逻辑起点,对自然地理过程和自然地理景观进行成因分析和演化趋势预测,并强调对热力差异及作用结果的分析需要关注尺度和规模。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二”进行了全面地回答。论文的实践研究部分主要回答了“大概念怎么用?”的问题。其研究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大概念为线索,呈现建构教学单元的一般逻辑路径,并依据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建构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单元。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三”进行了全面地回答。第二部分,针对建构的教学单元,确定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环节,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如何围绕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开展单元教学设计。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四”进行了全面地回答。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概括了本文在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确定及细化、地理大概念解释力分析以及基于地理大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结论。同时,对后续能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刘政阳[8](2020)在《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研究 ——以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文中认为
刘娟伶[9](2020)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污染范围广的特性,需要突破按行政区划的管理模式。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是包括了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区域统一规划制度、重点区域统一标准制度、重点区域信息共享制度、重点区域联合执法与监测预警制度的体系合集。它是重点区域内地方政府通过定期召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联席会议,按照“四统一”制度的有关规定,共同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进行总体布局,预防新的大气环境问题,治理现有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从当前情况来看,现行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现阶段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工作的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各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重点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暴露出以下问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工作协调制度缺乏程序化的支撑;重点区域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进行大气环境数据共享、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活动等方面合作性和协调性不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保障实施体系不完备,缺乏有效的监督责任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需要综合考虑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制定相应的特别应对措施。为此,完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要从决策、执行和监督三大板块入手提出建议,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一规划”逐步完善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的顶层设计、“统一标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空间布局、“统一监测”建立完善的区域环境监测网络、“统一防治措施”形成多方位全覆盖的治理模式,建立监督责任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以不断加强政府间的协作,来提高区域大气治理成效。
沈贝贝[10](2020)在《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其中大气污染问题尤为显着,成为了社会公众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希望改善我国大气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要想了解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绩效,就要进行专项的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环境绩效审计作为监督手段之一,能够进行绩效评价,提供客观、全面的信息。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职能在提升环境管理绩效、加快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开展的较晚,相关研究不足,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科学、完善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这将影响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发挥其对大气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尝试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且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绩效进行审计评价,助力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相关概念,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受托环境责任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次,介绍了DPSIR模型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列举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政策相关性原则等,以此构建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素的22个具体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并构建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接着,以构建的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大气污染治理状况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期望本研究能对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二、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标准应用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标准应用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霾天气对北京市居民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雾霾及其致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
2 雾霾的病邪属性 |
3 雾霾发生与人群健康结局的关联性 |
4 雾霾致病的治疗 |
5 小结 |
综述二 开展大气能见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1 我国与欧美国家颗粒物浓度的监测情况 |
2 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 |
3 以能见度数据反演PM_(2.5)浓度数据 |
4 采用能见度开展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对雾霾的形成及雾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 |
1 雾霾的含义 |
2 《内经》中对易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的认识 |
3 《内经》中对雾霾现象的描述 |
4 《内经》中对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及雾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数据资料与方法 |
1 数据资料 |
1.1 气象数据 |
1.2 大气能见度数据 |
1.3 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 |
1.4 干消光系数 |
1.5 静稳天气指数 |
1.6 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据 |
2 研究方法 |
第四部分 数据研究结果 |
1 结果一: 描述性统计 |
2 结果二: 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 |
3 结果三: 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影响的季节差异 |
4 结果四: 气温在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影响中的修饰作用 |
5 结果五: 不同大气稳定度下,气温与PM_(2.5)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综合影响 |
第五部分 讨论 |
1 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 |
1.1 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总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 |
1.2 性别和年龄分层结果 |
1.3 轻微霾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 |
1.4 PM_(2.5)在能见度对死亡风险影响中的贡献 |
1.5 启示意义 |
2 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影响的季节差异 |
2.1 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在冬季最为显着 |
2.2 颗粒物在能见度对死亡风险影响的季节差异中的贡献 |
2.3 启示意义 |
3 气温在能见度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影响中的修饰作用 |
3.1 气温与能见度对死亡风险的协同影响 |
3.2 近年来北京市极端温度事件和静稳天气指数的变化情况 |
3.3 启示意义 |
4 不同大气稳定度下,气温与PM_(2.5)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综合影响 |
4.1 气温与PM_(2.5)对死亡影响的归因风险 |
4.2 气温与PM_(2.5)对死亡风险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大气稳定度下的差异 |
4.3 《大气十条》实施前后变化情况对比 |
4.4 启示意义 |
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局限性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与内容的研究 |
1.2.3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应用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理论概述 |
2.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含义与特征 |
2.1.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 |
2.1.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特征 |
2.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2.2.1 国家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审计 |
2.2.2 大气污染治理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审计 |
2.2.3 大气污染源治理的绩效审计 |
2.2.4 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的绩效审计 |
2.3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2.3.1 传统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2.3.2 现代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2.4 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标准 |
2.4.1 法律法规标准 |
2.4.2 环境技术标准 |
2.4.3 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
2.5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5.1 绿色经济理论 |
2.5.2 公共环境受托责任理论 |
2.5.3 经济外部性理论 |
3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介绍 |
3.1 Z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基本情况 |
3.1.1 大气污染现状 |
3.1.2 大气污染治理状况 |
3.2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过程 |
3.2.1 审计准备阶段 |
3.2.2 审计实施阶段 |
3.2.3 审计报告阶段 |
3.2.4 后续审计阶段 |
3.3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重点 |
3.3.1 工业废气污染防治的审计 |
3.3.2 机动车污染防治 |
3.3.3 扬尘污染防治的审计 |
3.4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 |
3.4.1 评价国家与地方法规的落实情况 |
3.4.2 评价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 |
3.4.3 评价整体环境效益情况 |
3.5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3.5.1 审计计划缺乏系统性,降低审计效率 |
3.5.2 审计范围疏于对室内空气污染物防治的关注 |
3.5.3 对绩效成果审计评价的定量分析不深入 |
3.5.4 对重工业整治和改造工程的审计建议不具体 |
4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
4.1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相关法律建设落后 |
4.1.1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不完善 |
4.1.2 地方性执法细则制定修订工作滞后 |
4.1.3 会计和审计准则缺少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规定 |
4.2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复杂 |
4.2.1 审计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部门交叉 |
4.2.2 环境绩效指标的因果关系复杂 |
4.2.3 信息技术方法应用不全面 |
4.3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操作指南不明确 |
4.3.1 对重点防治的大气污染源审计范围界定狭窄 |
4.3.2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审计成本效果评价标准 |
4.3.3 整治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细则不具体 |
4.3.4 环境结果公告对审计建议的披露笼统 |
4.4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考核机制不合理 |
4.4.1 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考核不明确 |
4.4.2 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考核不足 |
5 完善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对策 |
5.1 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 |
5.1.1 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5.1.2 地方政府明确执法和维法细则,落实审计政策 |
5.1.3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制度,加快企业环境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实施 |
5.1.4 完善环境绩效审计的法律规范,制定并完善环境审计准则 |
5.2 优化审计内部环境,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
5.2.1 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库平台,详细披露审计进展 |
5.2.2 全面运用现有较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 |
5.2.3 优化审计人才结构,增强审计人员的大气环境审计能力 |
5.3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指导细则 |
5.3.1 扩大对大气污染物审计范围 |
5.3.2 用环境重置成本法评价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成本效果 |
5.3.3 明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跟踪审计操作流程 |
5.4 强化审计主体职责,建立完善的审计考核机制 |
5.4.1 完善对大气污染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考核机制 |
5.4.2 对大气环境绩效审计人员数量分配和知识结构定期考核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以汾渭平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综述 |
1.2.2 国外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概述 |
2.1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概念 |
2.2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特征 |
2.2.1 对监测技术水平要求高 |
2.2.2 补偿主体界定困难 |
2.2.3 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复杂 |
2.3 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
第3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现状分析 |
3.1 大气污染现状 |
3.1.1 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
3.1.2 大气污染协作治理分析 |
3.2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相关法律现状分析 |
3.2.1 国家层面 |
3.2.2 汾渭平原地方层面 |
3.3 小结 |
第4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4.1 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 |
4.1.1 生态补偿缺乏基本上位法 |
4.1.2 区域性生态补偿立法缺失 |
4.2 区域生态补偿管理体制不完善 |
4.2.1 生态补偿区域性合作不足 |
4.2.2 缺乏区域性政策评估和调控 |
4.3 生态补偿长效性制度缺位 |
4.3.1 补偿主体界定不明确 |
4.3.2 资金来源单一 |
4.3.3 补偿方式单一 |
4.3.4 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低 |
4.4 生态补偿实施保障制度欠缺 |
4.4.1 缺乏绩效考核制度 |
4.4.2 缺乏监督制度 |
4.5 小结 |
第5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经验与启示 |
5.1 主要发达国家生态补偿经验 |
5.1.1 美国生态补偿制度 |
5.1.2 欧盟生态补偿制度 |
5.1.3 日本生态补偿制度 |
5.2 欧美地区大气污染协商立法经验 |
5.2.1 欧盟环境指令 |
5.2.2 美国州际协议 |
5.3 小结 |
第6章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 |
6.1 加快立修法步伐,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
6.1.1 将大气环境领域纳入国家《生态补偿条例》 |
6.1.2 尝试区域协同立法 |
6.2 推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深入合作 |
6.2.1 将汾渭平原协商协作机构上升为等级协作机构 |
6.2.2 积极跟踪评估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及成效 |
6.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长效性制度 |
6.3.1 明晰生态补偿主体 |
6.3.2 多渠道筹措资金 |
6.3.3 探索多种补偿形式共同推进 |
6.3.4 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
6.4 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保障制度 |
6.4.1 设立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 |
6.4.2 建立公众监督以及问责制度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4)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识别研究现状 |
1.2.2 大气气溶胶颗粒分类的研究现状 |
1.2.3 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4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Faster R-CNN |
2.2.1 卷积层 |
2.2.2 RPN网络 |
2.2.3 RoI pooling层 |
2.2.4 目标分类与定位层 |
2.3 改进Faster R-CNN |
2.3.1 重构卷积层 |
2.3.2 特征融合 |
2.3.3 锚框重置 |
2.3.4 数据扩增 |
2.4 实验与分析 |
2.4.1 实验环境 |
2.4.2 实验数据 |
2.4.3 预训练模型 |
2.4.4 评价指标 |
2.4.5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成分及特征 |
3.2.1 有机碳颗粒(OC) |
3.2.2 元素碳颗粒(EC) |
3.2.3 元素-有机碳混合颗粒(ECOC) |
3.2.4 高分子有机碳颗粒(HOC) |
3.2.5 重金属颗粒(HM) |
3.2.6 矿物质颗粒(DUST) |
3.2.7 富钾颗粒(K) |
3.3 AlexNet |
3.3.1 网络结构 |
3.3.2 技术特点 |
3.3.3 AlexNet卷积特征图 |
3.4 改进的AlexNet分类方法 |
3.4.1 改进策略 |
3.4.2 改进的AlexNet网络结构 |
3.4.3 改进AlexNet卷积特征图 |
3.5 实验与分析 |
3.5.1 实验环境 |
3.5.2 实验数据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WRF-CMAQ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
4.2.1 WRF气象预报模型 |
4.2.2 CMAQ预报模型 |
4.2.3 WRF-CMAQ |
4.3 预报因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3.1 时序变化特征 |
4.3.2 空间分布特征 |
4.3.3 气象因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3.4 污染因子之间相互影响 |
4.4 基于DBN-BP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 |
4.4.1 DBN-BP模型搭建 |
4.4.2 基于DBN-BP修正模型结构 |
4.4.3 预测模型训练过程 |
4.4.4 DBN-BP隐藏层确定 |
4.4.5 模型性能评价函数 |
4.5 实验与分析 |
4.5.1 实验环境 |
4.5.2 实验数据 |
4.5.3 数据集预处理 |
4.5.4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部际协同的已有研究 |
1.3.2 地方政府间关系与雾霾治理 |
1.3.3 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与雾霾治理 |
1.3.4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雾霾治理效果 |
1.3.5 已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范围廓清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府际关系理论 |
2.1.2 协同治理理论 |
2.1.3 本研究的理论适用性 |
2.2 分析框架 |
2.2.1 已有跨域治理分析框架 |
2.2.2 “治理过程—治理效果”府际协同分析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 |
3.1 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
3.1.1 理论背景分析 |
3.1.2 研究问题描述 |
3.2 数据基础与研究方法 |
3.2.1 研究数据基础 |
3.2.2 政策文献量化方法 |
3.3 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的研究结果 |
3.4 中央政府部际协同治霾演进逻辑的讨论 |
3.4.1 部际协同不断强化 |
3.4.2 政策制定机制持续完善 |
3.4.3 颁布政策的短期应急效应 |
3.4.4 累积政策的长期叠加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 |
4.1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的研究背景 |
4.1.1 现实背景介绍 |
4.1.2 研究问题描述 |
4.2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演化博弈模型 |
4.2.1 模型基本假设 |
4.2.2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2.3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4.3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霾演进逻辑的讨论 |
4.4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案例选择依据 |
4.4.2 案例数据来源 |
4.4.3 案例讨论与发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 |
5.1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的研究背景 |
5.1.1 现实背景介绍 |
5.1.2 研究问题描述 |
5.2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演化博弈模型 |
5.2.1 模型基本假设 |
5.2.2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2.3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3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同治霾演进逻辑的讨论 |
5.4 大气污染中央环保督察机制的案例分析 |
5.4.1 案例选择依据 |
5.4.2 案例数据来源 |
5.4.3 案例讨论与发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效果评价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理论背景分析 |
6.1.2 研究假设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定义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实证模型 |
6.3 实证研究结果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空间回归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政府间协同治霾效果评价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发现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政策制定的协调机制,实现中央政府部际高效协同治霾 |
7.2.2 改进成本分担与考核体系,推动地方政府之间联动协同治霾 |
7.2.3 强化廉政建设与问责力度,促进央地政府之间无缝协同治霾 |
7.2.4 拓宽公众的外部监督渠道,推动第三方参与政府间协同治霾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8.1.1 主要内容 |
8.1.2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PMF模型对大气VOCs源解析及其污染特征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VOCs污染特征研究 |
1.2.2 VOCs排放来源研究 |
1.2.3 VOCs化学反应活性研究 |
1.2.4 VOCs健康风险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观测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观测区域与时间 |
2.2 仪器与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后向轨迹模型 |
2.3.2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 |
2.3.3 PMF模型 |
2.3.4 臭氧生成潜势 |
2.3.5 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 |
2.3.6 VOCs健康风险评价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VOCs污染特征及区域传输研究 |
3.1 VOCs组成特征、浓度变化及气象相关性分析 |
3.1.1 VOCs组成特征 |
3.1.2 VOCs体积分数月度变化特征 |
3.1.3 VOCs体积分数日变化特征 |
3.1.4 气象相关性分析 |
3.2 基于后向轨迹模型与PSCF法对VOCs污染区域传输研究 |
3.2.1 基于后向轨迹模型对大气传输轨迹聚类分析 |
3.2.2 基于PSCF法对VOCs污染潜在贡献源区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MF模型对VOCs排放源解析 |
4.1 PMF模型源解析 |
4.2 VOCs特征组分示踪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OCs化学反应活性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价 |
5.1 VOCs化学反应活性研究 |
5.1.1 基于MIR法对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
5.1.2 基于FAC法对VOCs的 SOA生成潜势研究 |
5.2 光化学龄研究 |
5.3 VOCs健康风险评价 |
5.3.1 非致癌风险评价 |
5.3.2 致癌风险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五、论文结构与内容概要 |
六、拟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地理大概念的研究综述 |
一、大概念研究脉络及其内涵 |
二、地理教学中的大概念研究 |
第二节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研究 |
一、单元教学的内涵及组织逻辑 |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现状 |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教学现状 |
第三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次级大概念的确定 |
第一节 大概念确定的逻辑理路 |
一、专家思维逻辑 |
二、学科知识逻辑 |
三、课程内容组织逻辑 |
第二节 大概念细化的缘由及结果 |
一、大概念细化的缘由 |
二、大概念细化的结果 |
第三节 次级大概念的学科理解及关系分析 |
一、次级大概念的学科理解 |
二、次级大概念的关系分析 |
第四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次级大概念专家认同度调查 |
第一节 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专家咨询问卷的目的 |
二、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 |
三、专家咨询问卷的实施 |
第二节 专家咨询的结果与意见分析 |
一、分析方法 |
二、分析结果 |
第五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作为地理大概念的解释力分析 |
第一节 地表热力差异的产生机理及表现形式 |
一、地表热力差异的概念理解及产生机理 |
二、地表热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及表现形式 |
第二节 热力差异之于自然地理过程的解释力分析 |
一、热力差异是分析自然地理过程动力因素的起点 |
二、从热力差异出发可推测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化趋势 |
三、以热力差异为起点认识自然地理过程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热力差异之于自然地理景观差异的解释力分析 |
一、热力差异是认识自然地理景观差异性表现的起点 |
二、从热力差异出发可推测自然地理景观的演化趋势 |
三、以热力差异为起点认识自然地理景观的典型案例 |
第四节 对热力差异作用结果的分析需关注尺度和规模 |
一、关注尺度和规模的“尺度思想”蕴含怎样的育人价值 |
二、尺度大小的辨识是热力差异及其作用结果分析的前提 |
三、改变尺度大小是对热力差异及其作用结果分析的方法 |
第六章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 |
第一节 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一般逻辑路径 |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理论路径 |
二、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操作路径 |
第二节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教学单元建构案例 |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自然地理过程”教学单元 |
二、基于大概念建构“自然地理景观”教学单元 |
第七章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基于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与环节 |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环节 |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
第二节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
一、“大气运动”单元问题链的确定 |
二、“大气运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的概述 |
第一节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的基本内涵 |
一、“重点区域” |
二、“联合防治” |
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 |
第二节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的特点 |
第三节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的具体内容 |
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联席会议制度 |
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四统一”制度 |
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监督制度 |
第二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实践经验与不足 |
第一节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的实践经验 |
一、签订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 |
二、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
三、联合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
四、开展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巡查 |
第二节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存在的不足 |
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工作协调制度缺乏程序化支撑 |
二、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四统一”制度协作性不强 |
三、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监督责任制度尚未建立 |
四、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建立 |
第三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的完善 |
第一节 以协同决策制度保障区域平衡 |
第二节 以协作执行制度促进统一行动 |
一、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
二、优化重点区域大气环境共享信息 |
三、统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标准 |
四、规范重点区域联合执法与监测预警 |
第三节 以多元化监督制度保障防治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内涵的研究 |
1.2.3 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
1.2.4 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模型构建及案例的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环境绩效审计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 |
2.1.2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 |
2.1.3 环境绩效审计的类别 |
2.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和内容 |
2.2.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 |
2.2.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公共受托环境责任理论 |
2.3.3 外部性理论 |
第三章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实施的现状 |
3.2 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 |
3.2.2 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单一 |
3.2.3 部分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
3.2.4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
第四章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DPSIR模型介绍 |
4.1.1 DPSIR模型基本原理 |
4.1.2 DPSIR模型适用性分析 |
4.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1 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原则 |
4.2.2 系统性原则 |
4.2.3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
4.2.4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
4.2.5 成本效益原则 |
4.2.6 政策相关性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第五章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权重的测算 |
5.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5.1.2 层次分析法具体步骤 |
5.1.3 指标权重的测算 |
5.2 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 |
5.2.1 定量指标评价方法 |
5.2.2 定性指标评价方法 |
5.2.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4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六章 河南省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案例 |
6.1 河南省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 |
6.2 河南省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 |
6.2.1 数据收集 |
6.2.2 计算综合评价得分 |
6.2.3 评价 |
6.3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6.3.1 发现的主要问题 |
6.3.2 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的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标准应用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霾天气对北京市居民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D]. 韩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D]. 林佳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以汾渭平原地区为例[D]. 兰敏.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马元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
- [5]政府间协同治霾的演进逻辑及效果评价研究[D]. 张振华. 兰州大学, 2021(09)
- [6]基于PMF模型对大气VOCs源解析及其污染特征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马啸.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D]. 周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研究 ——以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D]. 刘政阳. 辽宁大学, 2020
- [9]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法律机制研究[D]. 刘娟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研究[D]. 沈贝贝.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雾霾治理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