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药并用治疗失音63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焱,贾妮[1](2022)在《卒中后失语中医诊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卒中后失语的文献研究资料,系统地综述了中医治疗卒中后失语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出卒中后失语最常见的病因病机,从中药复方、针灸、针药并用、穴位熏蒸、放血疗法等中医治疗手段着手,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详细阐述其历史来源、中药辨证选方依据、针灸疗法中多种针刺及灸法的治疗形式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查阅文献显示:中医在治疗卒中后失语方面,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改进生活质量,而且中医疗法多样,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不仅使临床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获得提高,还为广大医学同胞拓宽了卒中后失语的诊疗思路,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赵倪娟[3](2021)在《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考察明代代表性针灸专着的着者生平事迹、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归纳特色学术思想,讨论学术传承影响,总结明代代表性针灸医籍的学术特色和针灸专着的学术传承影响特点。方法明代的医籍文献以汇集类文献为主,为了反映明代针灸学的面貌,选取的代表性医籍需具备:个人学术观点鲜明、流传较广、影响较远、现存版本较清晰四个特点。选取《神应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奇经八脉考》《针方六集》六本代表性针灸专着以及《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类经图翼》三本综合性医籍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针灸大成》的研究报道较全面,仅参考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查阅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书籍,主要从医籍基本情况、引文情况、学术特色和学术传承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结论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的学术特色体现在:尊崇经典,重视“八脉交会穴”“子午流注针法”理论,完备补泻要素、完善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强调定穴精准、取穴精简,崇尚灸法,重视腧穴整理。《神应经》中同一病人依据左右侧穴位、阴经与阳经经脉、男女的捻转补泻手法在《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方六集》中得到了传承,清代《针灸内篇》继承刺法应用于临床。《针灸大全》中的“治病八法”“飞经走气”针刺手法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医学入门》中得到发挥,被清代《针灸逢源》转录,书中补充和完善的“八脉交会穴”理论被《针灸问对》《针灸聚英》继承。《针灸聚英》“针、灸、药三者并用”的观点被《针灸大成》传承,“针刺实用”的观点被《针灸问对》传承,系统的腧穴理论被《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及清代的《针灸逢源》《循经考穴编》转录,为《奇经八脉考》的编撰提供了参考资料。《针灸问对》本于《内》《难》的学术态度,汪氏的针刺补泻手法在《针灸大成》中得到了继承并在《医宗金鉴》中得到了传播。书中“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学术观点在《针灸大成》《医学入门》《古今医统大全》均有论及。《奇经八脉考》参考《针灸聚英》中腧穴理论,以奇经论治病症的学术理念,对清代多位医家注重调补奇经和以奇经辨证论治各科疾病学术思想的盛行有较大的引导作用,《静香楼医案》《环草堂医案》《临证指南医案》中均有继承发挥。《针方六集》辑录了明代《针灸大全》《针灸大成》《针灸聚英》书中的内容,提出的“针药一理”的学术观点对现代临床证治采用针药并用模式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促进有效针药配伍模式的构建。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中存在着一对多的影响模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在明这一历史时期较广泛的被传承,《针灸大全》中的针刺手法被多数针灸专着传承创新,《针灸聚英》中的腧穴内容则是大多针灸专着腧穴内容的组成部分。《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灸大成》皆以《素》《难》为尊的学术观点,使得三者有明显的纵向学术传承关系。明代的腧穴理论成果对清代影响较深,主要是《针灸大成》与《类经图翼》的腧穴考证的内容。对清代影响较大的医籍主要有《神应经》《针灸大全》《医学入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类经图翼》《针灸大成》《医学入门》直接影响了清代针灸学的发展。
孙岩[4](2020)在《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古代文献,并将医案类文献和医案类以外文献(以下简称医理类文献)分列研究,总结古代医家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补充病因病机理论,探寻辨证治疗规律,为临床提供文献学参考。2.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总结现代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比较古今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病在用药上的异同,提出今后中医临床用药建议。方法1.第五版《中华医典》为主,网络APP“翰堂典藏数据库”和“超星图书”为参照和补充,检索“健忘、善忘、好忘、喜忘、痴呆、呆病、神呆、神痴、不慧”等关键词,收集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文献。2.在CNKI数据库1999.1.1-2019.9.30时间范围内,分别检索主题词为“老年期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和“中医+治疗”、“AD+临床”和“中医+治疗”以及“VD+临床”和“中医+治疗”,检索过程中不限制更新时间。以同样条件,检索万方数据库,作为参照和补充。收集上述现代中医临床文献。3.整理、过滤古代老年期痴呆相关文献和现代老年期痴呆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提取相关资料并予以标准化、数据化,建立古代医案类、古代医理类和现代临床类三个数据库。对舌象、脉象、面色、药量、诊次、预后等一般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中药的选用范围、被选用中药的功能归类、归经分类等进行频数、离散度、相似度、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和挖掘。最终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讨论,探索老年期痴呆的用药规律和趋势。结果1.古代医案中脉象整理结果提示老年期痴呆病多与痰饮、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阳气衰败等因素有关。舌诊整理结果提示该病与痰饮、瘀血及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面色整理结果提示血虚、脾虚、痰湿及阴虚阳亢等因素与该病关系密切。2.古代医案中老年期痴呆病位首要在心,与肾、肝、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性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在老年期痴呆病中也是颇为关键的一环。病机前10位的分别为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痰火蒙心、肾阴亏虚、痰火上扰、精髓不足、水不涵木、痰饮阻滞、心气不足和虚火扰神。3.古代医案中共出现192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20大类和47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肺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补益类、化痰类组合出现的较多,辅以收涩类、开窍类、安神类、理气类等组合。4.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表明,通过舌、脉和面汇总结果发现,老年期痴呆病与忧思、心气不足、心血不足、积热在胃、瘀血、痰饮等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主治中药按功能分别属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利水药、清热药等14大类,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和心包。5.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出现214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17大类和39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阳药和补阴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脾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组合出现较多,温里类、安神类、开窍类、清热类等组合也有出现。6.古代医案类和医理类文献比较。两者记录的脉象、舌象和面色提示的临床意义一致,但医理类文献收集到的记录较医案类文献记录的内容更为丰富。在方剂使用上,具名的方剂重合度不高,医理类文献记载的方剂多于医案类文献实际使用的方剂。在中药选取范围上,有柏子仁、半夏、柴胡等38味中药重合。与医案类文献相比,医理类文献中缺少归三焦经的中药,缺少化湿类、驱虫类、祛风湿类、收涩类、温里类、消食类、涌吐类和止血类8类中药,多出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7.古代医案与现代中医临床比较。在用药范围上,古代医案所用中药有石菖蒲、川芎、远志等118味到现在中医临床还在使用。古今用药的相似度达到40.48%,也就是说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将近一半的中药在古代也是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常用药。从药物归经上看,古代医案中药归经最多的归为肺经,其次是肝经,第三为脾经;而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归经最多的脏腑是脾,其次是肝经,第三归肾经。从中药功效分类方面比较。古代医案所用中药分属20类,现代中医临床所用中药分属17类。除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外,现代中医临床中药功效分类完全与古代一致,保持了较高的延续性。古代用药功能选用范围大于现代。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在现代中医临床上不再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药物使用。用药偏好方面,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均居首位,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的总频次。但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偏好性更强,明显侧重于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用药较为分散,除了着重使用补益药外,还较高频率应用了安神药、化痰药和理气药。药物组合方面,古今中医均注重补益类药物组合的使用,但是在组合搭配侧重上有所不同。古代医案,大量出现补益类中药间的配合组对,少量与安神类、清热类、化痰药等中药配合使用。而现代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两两配合使用情况没有古代多也没有古代普遍,反而是更多选择与活血化瘀类中药搭配。此外,现代中医临床还有活血化瘀类的其他组合,并出现了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医案更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8.在古代医案类文献、古代医理类文献以及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有人参、远志、石菖蒲等30味中药重合。结论1.古代中医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病位首要在心,与肝、肾、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因主要包括年高体虚、平素思虑劳心过度、大病后虚弱、它病误治迁延日久、大怒、情志不遂日久、平素气虚痰湿体质或向有肝阳再遇外邪等。病机按照虚实辨证,虚证最多、虚实夹杂证次之、实证居末,虚证中尤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该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古代医案治疗老年期痴呆在方证对应上有两个显着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病位首要在心,而药物归经上以归肺经的中药居多;第二个特点是病机以“阴虚”、“血虚”最为多见,而药物分类上以补气类、补阳类中药居多。3.古今临床用药异同。古代医案中所用中药共192味(AY集合),现代临床报道中所用中药共214味(CY集合),现代医家使用中药种类上比古代多22味。中药使用范围方面,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的使用都居首位,安神类中药、开窍类中药、清热类中药和解表类中药也均得到重视;不同点在于,古代临床更为注重化痰类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而现代临床偏重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应用。药物组合方面相同,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均偏重于补益类药物的组合使用,并均有开窍类、安神类药物组合的辅助;不同点在于现代中医临床注重活血化瘀类和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则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4.今后中医临床建议。今后中医临床可以尝试多辨证使用化痰药和理气药,以及化痰类组合。单味药推荐:人参、远志、石菖蒲、熟地黄、酸枣仁、茯苓、半夏、柴胡、川芎、丹参、当归、地骨皮、茯神、枸杞子、龟甲、黄连、煅龙骨、龙眼肉、麦冬、牛黄、山药、生地黄、桃仁、天南星、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柏子仁、炙甘草、鳖甲这30味中药,在古代医理类文献、古代医案以及现代中医临床中均有出现,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优选中药。
丁铭[5](2019)在《多系统萎缩表型分析及SNCA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散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等,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和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二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不同患者可表现为各症状的叠加。MSA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广泛、密集分布的α—共核蛋白阳性少突胶质细胞胞浆包涵体。MSA诊断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可能的MSA”、“很可能的MSA”和“确认的MSA”,其中“可能的MSA”和“很可能的MSA”,主要依据临床特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左旋多巴反应差的帕金森综合征或小脑功能障碍)及其程度进行分级。“确认的MSA”需要病理学证实,因此患者生前很难获得确诊。MSA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作为中老年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目前有研究针对编码α-共核蛋白基因SNCA进行多态性分析,在病理确诊的MSA病例中,rs11931074风险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加6倍。多系统萎缩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很重要,目前MSA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近年来祖国传统医学对于多系统萎缩的辨证和治疗有所进展。目的:1.基于中日友好医院“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专病门诊资料库中600例多系统萎缩病例回顾性研究,提取病历资料完整、诊断等级为很可能的MSA,同时具有DNA样品的200例病例,进行性别、发病年龄、病史、神经系统查体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表型分析,以期更为细致的分类,为病因学研究寻找线索。2.对此200例很可能的MSA患者进行SNCA基因rs11931074多态性分析,试探讨本组数据中rs11931074与MSA的相关性。3.针对36例MSA患者的舌、脉、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总结MSA中医兼证,以期从中医角度提高对MSA的认识。方法:1.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进行统计分析。2.实验研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等方法,检测200例病例组和287例正常对照组的α-突触核蛋白编码基因SNCA rsll931074的等位基因分布频数(率)和基因型分布频数(率)。3.统计方法:所有资料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采用x±s的方式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数据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果:1.200例很可能MSA病例的表型分析(以下数据统计结果详见正文):(1)一般资料:(1)研究的200例MSA病例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男女比例为1.5:1;(2)MSA-C型150例,MSA-P型50例,二者比例为3:1,MSA-C型中男性93例,女性57例,比例为1.6:1,MSA-P型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男女比例为1.2:1。(3)200例MSA患者发病年龄区间为41-74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6.09±7.95岁,其中MSA-C型平均发病年龄为55.01±7.38岁,MSA-P型平均发病年龄为59.34±8.76岁,经统计发现MSA-C型发病年龄小于MSA-P型。(4)200例MSA患者最大发病病程为10年,最小病程为1年,平均病程为2.77±2.07年,MSA-C型平均病程为2.68±2.07年,MSA-P型平均病程为3.02±2.06年。(2)既往病史: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在MSA-C型与MSA-P型中无统计学差异。(3)症状:(1)本组病例首发症状包括头晕、行走不稳、二便障碍、RBD、行动迟缓等,其中行走不稳和头晕占比较多,分别为49.5%和22%。(2)非运动症状包括头晕、小便障碍、大便障碍、睡眠呼吸障碍、性功能障碍、排汗异常,以上表型在MSA-C型和MSA-P型中无统计学差异。(4)体征包括眼震、各方向眼动、腱反射和病理征。MSA-C型中眼震多于MSAP型,MSA-P型中上、下视欠充分多于MSA-C型,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表型无统计学差异。(5)辅助检查:(1)脑干-小脑萎缩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级,其中无萎缩患者占4%,轻度占39.5%,中度占52%,重度占4.5%;脑干-小脑萎缩程度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其中有9例患者存在严重脑干-小脑萎缩,对这组病例的临床表型进行了进一步分析;(2)大脑皮层萎缩患者占35%。2.在200例病例组(很可能MSA患者)和287例正常对照组中,α-突触核蛋白编码基因SNCA多态位点rsll931074的等位基因分布频数(率)和基因型分布频数(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中医对多系统萎缩证型(兼证)分析:(1)36例MSA患者:男性22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为1.6:1。其中MSA-C型患者29例,MSA-P型患者7例,MSA-C与MSA-P之比为4:1。最大发病年龄为72岁,最小发病年龄为4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67±7.03岁,平均病程为3.61±2.09年。(2)基于肝脾肾虚、痰浊(热)内阻和痰瘀互阻三种MSA主要证型,进一步总结兼证。其中,肝脾肾亏虚主证分为肝郁3例(8.3%)、脾肾两虚6例(16.7%)、肾气虚5例(13.9%)、肾阳虚1例(2.8%)和肾精不足5例(13.9%);痰浊(热)内阻主证分为痰热7例(19.4%)和痰浊8例(22.2%);痰瘀互阻证分为血瘀1例(2.8%)。结论:1.200例很可能MSA表型分析:(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MSA-C型多于MSA-P型,MSA-C型发病年龄小于MSA-P型;(3)首发症状以行走不稳和头晕最为常见;(4)非运动症状表型在MSA-C型和MSA-P型中无统计学差异;(5)体征中MSA-C型中眼震多于MSA-P型,MSA-P型的上、下视欠充分多于MSA-C型,存在统计学差异;(6)脑干-小脑萎缩程度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2.本研究显示,SNCA基因rs11931074与MSA无明显相关性。3.中医辨证发现,多系统萎缩证型复杂,需要建立个体化诊疗思维,辨证论治。
魏玉婷[6](2019)在《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挖掘归纳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经络、腧穴相关资料,为敦煌针灸医学理论的整理分类提供依据;(2)基于疗法分类,梳理提炼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特色疗法,总结其现代应用与转化,古法新用,为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应用提供依据;(3)围绕敦煌针灸文献的挖掘和整理成果,总结和探讨敦煌针灸文献的医学和史料价值,阐明其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手工检索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博物馆、图书馆,敦煌研究院等地现有的敦煌针灸学资料;计算机检索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各大数据库收录的敦煌针灸学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来源。(1)敦煌医籍:依据敦煌文献中腧穴命名、定位,以及背俞穴的特殊记载,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研究,整理提炼敦煌针灸理论;分类归纳敦煌医籍中多种取穴法,并与藏医取穴法进行对比;基于临证疗法,分类和提炼敦煌医学文献中的针灸特色疗法,总结其操作特点、适宜病症、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2)现代研究:检索整理敦煌医学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文献评价与总结分析,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结果:(1)经络腧穴文献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资料以腧穴记载为主,涉及经络内容较少,归纳总结敦煌针灸医学理论有助于学者理解经络腧穴理论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过程。(1)经络理论探讨背俞穴距椎节两旁二寸三分的取穴法是膀胱经单线循行流派的最早代表,同时是基于背腰距中线一寸五分至三寸之间为膀胱经经气流经学说指导下,专属于灸疗法腧穴的特殊定位方式;该取穴法也为人体横向经脉分布提供了依据。(2)腧穴定位、命名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记载的骨度折量、指寸定位法及借助特定工具、依据体表解剖标志等取穴法是传统取穴法的早期表现形式;板眉、屈眉等特有穴位对补充腧穴学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风府、水道、慈宫等同名异位穴位记载为腧穴随时代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文献依据。(2)针灸疗法文献研究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疗法包括灸疗法、针刺疗法、拔罐疗法、刺血疗法、贴敷疗法、导引法及其他疗法(鼻疗法、内药法、催吐法、灌肠法等),深入挖掘、整理、归纳针灸各疗法的应用规律对拓展和丰富针灸临床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时代特征灸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发展基本一致,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规范的临床操作;贴敷疗法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拔罐疗法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时代其他地区;导引法与其他地区一致均处于发展的高峰期。(2)应用范围灸法、贴敷疗法为当时的主流疗法,前者适用于各科疾病,后者以治疗头面五官科、皮肤科疾病为主;针刺法、刺血法多治疗内科病症;拔罐及其他特色疗是一些临床辅助疗法;导引法是主要的防病养生保健手段。各针灸疗法(不包括其他疗法)仍被应用于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各疗法的适用范围呈扩大增多趋势。(3)现代研究基于敦煌针灸古方的现代研究涉及灸疗法、刺血疗法及贴敷疗法,其中以贴敷疗法研究为多。研究表明,敦煌针灸古方临床疗效肯定,但现有研究涉及到的原方较少,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案设计不够严谨,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故开展敦煌针灸原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今后关注的重点。结论:(1)敦煌针灸文献资料涉及经络内容较少,但其背俞穴二寸三分取穴法属于膀胱经单线循行的最早记载;记载的特殊穴位、特有穴位、取穴方法对早期腧穴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敦煌医学文献中涉及的针灸疗法众多,大部分疗法临床实用性强,对丰富和拓展针灸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敦煌针灸医学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学术和地域特色,其理论和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以更好地促进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构建和完善针灸学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
曾子芸[7](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马彬[8](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杨丹[9](2013)在《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及针刺足三里干预抑郁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五脏藏神是中医学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本研究从基础理论分析、临床文献研究、动物实验的角度对脾胃与神志的关系进行探讨,揭示脾胃与五脏整体的关系以及脾胃对于神志活动的调节作用,分析调理脾胃改善神志异常的机理,对探讨脾胃与神志活动之间的作用机制及丰富五脏藏神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研究调理脾胃防治神志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梳理脾胃为五脏整体之中心的理论基础,探讨脾胃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对神志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当今社会的高发神志异常抑郁症为例,搜集常用医学数据库中的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文献,统计选取经脉以及穴位的数据并且加以分析。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角度以CREB为指标,探索足三里穴、神门穴对抑郁症大鼠的发病影响与否及其作用机理。动物实验方法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电针手少阴心经穴(神门)、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通过与西药组盐酸氟西汀对照,运用开野行为测定法检测大鼠行为学指标,运用HE常规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排列与细胞形态变化及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组织中CREB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3区CREB的表达。结果:五行之中以土为尊,脾因属土而位重。古人崇尚中正之位,因人体脾胃居中,表现而出的现象为化生水谷精微以供养全身,即具有“气血生化之源”的重要功能而受尊崇。人体全身之气升降出入须臾离不开脾胃的转枢,脾胃实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轴。生理上,脾胃具有滋养五脏、助五脏调和之功。病理上,脾胃一病可以直接导致五脏失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导致五脏整体气机逆乱;经脉气血运行失调亦可致周身气机不畅,五脏难安,整体配合不协调从而影响神志活动。脾胃调节五脏整体影响神志活动的机理,不论是脾胃配合失宜、脾胃主持五脏整体气机失调,还是脾胃对气血津液代谢、脾经胃经的影响等,病机关键均离不开气血、阴阳。临床文献研究的结果反映,治疗抑郁症选取阳经的频率远远高于阴经,说明抑郁症在病性上属于阴病,亦表明抑郁症不是单独一脏一腑之病。提示诊治抑郁症时应把握其气血逆乱的本质,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以调理气血、转枢气机为治病关键,注意“首调阳经,五脏重脾”的治疗思路。电针足三里组、神门组抑郁症大鼠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增加明显。盐酸氟西汀组、电针足三里穴组、电针神门穴组在糖水消耗实验上与模型组比较,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电针足三里组、电针神门组两组之间并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在体重的变化上,发现电针足三里穴与神门穴组抑郁大鼠的体重较其他组相对减轻。HE常规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排练紊乱。电针神门穴组、电针足三里穴组、盐酸氟西汀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变性明显减少,胞体排列较整齐,细胞层次较清晰,结构较清楚。但电针神门穴组、电针足三里穴组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细胞情况稍好,两者并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CA3区CREB的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其他实验组,电针神门组明显高于足三里组;Western Blot(?)去测定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模型组海马CREB的表达量最低,电针足三里组高于神门组。在海马CA3区电针神门穴增强CREB表达能力强于电针足三里穴,而从整个海马组织CREB的表达来看,电针足三里穴的调节作用优于电针神门穴。结论:1.五脏藏神理论的内涵为五脏整体主神,脾胃是五脏整体的中心,是五脏整体主神的关键。2.脾胃影响五脏整体调节神志活动的机理离不开气血、阴阳。3.抑郁症属于神志异常疾病,在病性上属于阴病,亦表明抑郁症不是单独一脏一腑之病。提示抑郁症的病机实质为阴阳失衡、气血逆乱,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以调理气血、转枢气机为治病关键,注意“首调阳经,五脏重脾”的治疗思路。4.电针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均可改善抑郁症大鼠病理状态,具有防治抑郁症的作用。提示以《内经》“五脏藏神理论”与“心主神明”理论为依据,指导治疗神志异常疗效确切。5.电针足三里穴、神门穴调节抑郁症发病的机理与海马CREB含量增加有关,推测CREB含量增加,保护神经的作用加强。其中电针足三里穴对整个海马组织CREB含量增加的影响强于电针神门穴。考虑其原因可能是针刺足阳明胃经,直接调节中焦脾胃,产生调畅气机、运化气血的作用。这一调控神志活动的过程发生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有关,其中脑肠轴有极大的可能性参与了这一系列的反应。
蔡宏伟[10](2011)在《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风病病势急。病情多变,病死率高,后遗症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患病率冠诸病之首。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针灸治疗有较为显着的疗效和优势,因此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中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又称卒中,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所致,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本病起病急,变化快,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而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疾病死亡原因中居第一位,未死者致残率很高,是对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因此,对本病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风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古人多依据中风病不同的症状而分别记载,对卒然跌倒、昏迷《内经》有仆击、薄厥、煎厥、暴厥的描述,而半身不遂则多冠以偏枯、身偏不用等名称。唐宋以前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大都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的认识有了重大转折,从外风所中转为内因所致。如刘河间的“瘫痪中风皆因火热”的内因学说,李东垣强调气虚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朱丹溪认为卒倒是“痰生热,热生风”的表现等。中风病的辨证分型,古籍中有诸多论述如《内经》中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论述归纳如下:一.外感风邪,脏腑气血失调,饮食情志因素。而属于外感风邪的如《素问·风论》所述:“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又如《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独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还有《灵枢·热病篇》所说:“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肉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者,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这里强调了外邪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外风入侵。二.《内经》对脏腑气血失调导致的中风也有论述,实为后来所讲的肝。肾内虚,肝击仆偏枯矣。”以上所描述的,与今之中风大致一致,但不以风命名,或虽然强调了内虚的一面,但仍偏于内虚邪中所致,在病因病机上未作出突破。三.《内经》还从情志饮食因素论述了中风的病因,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脉解篇》亦曰:“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日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还有《素问·调经论》言:“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外《素问·通评虚实论》还说:“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甘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上文论述为情志饮食所致者,与今之中风是一致的,只不过情志常被认为是中风发病的一重要诱因。今之中风脑血管疾病常见情志诱发脑出血所致的昏迷,与内经所讲的“大厥”、“薄厥”、“煎厥”、“僵仆”是一致的而过食肥甘厚腻,常常是诱发中风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高血脂常常是引起脑卒中的一个高危因素。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按病位有“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脏”四个浅深层次。金元以前,以孙思邈为代表治疗本病多“祛邪散风”为主,金元以后各家强调辨证论治。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主张未中风或初中风即用针灸、汤药、蒸等诸法“防御风邪”,辨证取穴、多种针灸方法治疗中风病,如放血疗法、炷如鼠矢两边灸等。元代王国瑞在《扁鹊针灸玉龙经》强调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先于无病手足针,宜补不宜泻,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发展了《灵枢》中对中风的补泻治疗理论。由于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疗法多样,临床行之有效,决定了针灸治疗中风病临床疗效的大小,为针灸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使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以及一定的治疗方法的应用也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因此针灸治疗中风病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中医药在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率都有突出贡献。针灸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因其具有疗效确切、便于操作、副作用小、安全等特点,所以,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针灸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历代中医方书关于中风防治方面的大量有效经验结晶,多以零散的形式存在其中,即不便于查阅,也无法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针灸治疗此病方面亦是如此。本文首先是对分散的古代医籍文献中特别是有关中风证治的内容进行整理与研究,寻求他们对中风辨证施治的规律性、特殊性及可行性的认识其次:以及检索相关文献,探讨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症候、辨证及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规律性的阐述,再从历代文献中分析了中风病的历史演进过程,从最初的只有中风类似症状的描述在古代文献根据其发病急骤和症状特征,并从外因、内因、内外因并重角度对中风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进行文献整理,明确了中风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在对重要的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文献整理分析过程中,通过对其用穴规律及针灸方法的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主症、兼症的主要穴位,整理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明确其现代临床运用范围。并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经络选择倾向和经穴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正确地指导现代临床辨证施治和提高临床疗效,为中风现代治疗上作出贡献。
二、针药并用治疗失音6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药并用治疗失音63例(论文提纲范文)
(1)卒中后失语中医诊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复方治疗 |
1.1 从气虚论述 |
1.2 从肾虚论述 |
1.3 从痰浊和瘀阻论述 |
2 针灸治疗 |
2.1 针刺治疗 |
2.1.1 体针 |
2.1.2 电针 |
2.1.3 舌针 |
2.1.4 头针 |
2.2 灸法治疗 |
3 针药并用治疗 |
4 中药穴位熏蒸治疗 |
5 放血治疗 |
6 结语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专着文献学及学术思想研究 |
一 、《神应经》 |
(一)概况 |
1.作者及成书年代 |
2.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1.原创居多,承袭席弘经验 |
2.赋文被引,撰书成赋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注重取穴 |
2.补泻兼施,先泻后补 |
3.双手持针补泻 |
4.针而不灸,灸而不针 |
(四)学术影响 |
二 、《针灸大全》 |
(一)概况 |
1.作者生平 |
2.书名 |
3.成书年代 |
4.版本情况 |
5.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1.引用书籍梳理 |
2.引录歌赋类别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尊经崇古,《内经》为要 |
2.传承窦默学术思想,完善八脉交会穴理论 |
3.推崇按时取穴,理论建树颇丰 |
4.首刊《金针赋》,完备针刺手法 |
(四)学术影响 |
三 、《针灸聚英》 |
(一)概况 |
1.作者及其生平 |
2.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强调穴位的准确性 |
2.反对人神禁忌 |
3.提倡针、灸、药三者并用 |
4.主张针刺实用,反对巧立名目 |
5.系统整理腧穴 |
(四)学术影响 |
四 、《针灸问对》 |
(一)概况 |
1.作者生平与学术背景 |
2.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1.编辑特点 |
2.引用医籍梳理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内》《难》所论,刺法之正 |
2.尊崇经典,切脉为要 |
3.法承丹溪,针浑是泻而无补 |
4.详辨病性,气血有别 |
5.治无定穴,知穴善用 |
6.灸有禁忌,无病忌灸 |
(四)学术影响 |
五 、《奇经八脉考》 |
(一)概况 |
1.作者、成书过程、版本情况及体例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补充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
2.载奇经八脉寸口脉象 |
3.辑录奇经八脉病的论治 |
4.删繁就简,考订奇经腧穴 |
(四)学术影响 |
六 、《针方六集》 |
(一)概况 |
1.作者及其生平 |
2.成书年代及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针药一理观 |
2.论述详备,重修《金针赋》 |
3.取穴精简,切实为用 |
(四)学术影响 |
第二章 明代综合性着作中的针灸学研究 |
一 、《古今医统大全》 |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
1.取穴精准,定经长短 |
2.分经辨治,因时施治 |
3.重视脉诊,因人治异 |
4.未病先防,经络养生 |
5.针药并用,尤崇灸法 |
二 、《医学入门》 |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
1.取穴精简,善用要穴、奇穴 |
2.补充补泻要素,创新补泻手法 |
3.灸药并用,重视炼脐 |
三 、《类经图翼》 |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
1.详述经络与人体诸部的关系 |
2.完善骨度分寸、同身寸法 |
3.仿先贤体例,整理腧穴理论 |
4.明析灸理,重视灸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综述 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病名沿革 |
1.1 西医病名沿革 |
1.2 中医病名沿革 |
2 西医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现状 |
2.1 发病机理研究 |
2.2 临床治疗现状 |
3 中医脏腑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 |
4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文献研究现状 |
第一部分 古代医案类文献研究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对象 |
3.1 诊断标准 |
3.2 古代“老年”的界定 |
3.3 检索范围 |
3.4 收录标准 |
3.5 剔除标准 |
3.6 医案出处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数理分析法 |
4.3 因子分析法 |
4.4 聚类分析法 |
4.5 医案数据化 |
4.6 中药名称规范化 |
4.7 脉象规范化 |
4.8 舌象规范化 |
4.9 面色规范化 |
5. 结果 |
5.1 诊断记录总体评价 |
5.2 病症分类与病因、病机、病性概况 |
5.3 医案书写形式和疗程记录情况 |
5.4 医案处方情况 |
5.5 医案中的中药使用情况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检索范围 |
2.2 筛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分析法 |
3.2 文献数据化 |
3.3 中药名称规范化 |
3.4 脉象、舌象、面色规范化 |
4. 结果 |
4.1 国别和年代 |
4.2 脉象整理结果 |
4.3 舌象整理结果 |
4.4 面色整理结果 |
4.5 方剂整理结果 |
4.6 中药收录情况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现代临床报道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入选原则 |
2.2 筛除原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总体评价 |
4.2 中药频数分析 |
4.3 中药功效分类 |
4.4 中药归经分类 |
4.5 因子分析 |
4.6 聚类分析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医案类文献与医理类文献比较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比较研究法 |
3.2 JACCARD法 |
4. 结果 |
4.1 所用中药集对比 |
4.2 药物功能归类对比 |
4.3 药物归经对比 |
4.4 方剂对比 |
4.5 脉象、舌象和面色比较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古代文献与现代临床报道比较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比较研究方法 |
3.2 Jaccard法 |
4. 结果 |
4.1 中药集对比 |
4.2 药物功效归类比较 |
4.3 药物归经比较 |
4.4 离散度对比 |
4.5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对比 |
5. 小结 |
第六部分 讨论 |
1. 古代医案用药“悖论”解 |
1.1 悖一:病位在心与归经为肺 |
1.2 悖二:证多阴虚、血虚与药重补气、补阳 |
1.3 “痰”在前两个问题中起到的作用 |
2. 古今用药的回归、延续和革新 |
2.1 用药的回归 |
2.2 用药范围的延续与革新 |
2.3 药物组合的继承与发展 |
3. 文献研究中的几点认识 |
3.1 理论与实践的“时差” |
3.2 医案隐性知识浅议 |
3.3 文献数据化的选与弃 |
4. 老年期痴呆相关医案少的原因 |
4.1 讳病失治 |
4.2 未老已亡 |
4.3 归入其他病症之中 |
4.4 记录目的和记录习惯 |
第七部分 总结 |
1. 古代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 |
1.1 病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4 病性 |
1.5 “痰” |
2. 古代医案方证对应特点 |
3. 古今中医临床用药异同 |
3.1 用药偏好 |
3.2 药物组合 |
3.3 用药建议 |
4. 创新点 |
5. 不足 |
6. 中医医案研究方向刍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入选医案出处、分类及原文 |
2. 古代医理类文献目录 |
3. 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目录 |
4. 古代医案出现、现代临床报道中未出现的中药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多系统萎缩表型分析及SNCA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 |
1.概述 |
2.流行病学 |
3.临床表现 |
4.辅助检查 |
5.诊断标准 |
6.遗传和环境因素 |
7.治疗 |
8.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多系统萎缩中医综述 |
1.多系统萎缩的中医病名 |
2.多系统萎缩的病因病机 |
3.辨证分型 |
4.中医临床治疗 |
5.结语 |
6.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上篇 多系统萎缩表型分析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中篇 SNCA基因多态性分析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下篇 多系统萎缩中医舌脉症候分析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讨论 |
1.多系统萎缩表型分析 |
2.SNCA基因多态性研究 |
3.多系统萎缩中医认识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6)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敦煌写卷名称与编号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概况 |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国内研究 |
1.2 国外研究 |
2 敦煌遗书中的主要针灸医学文献 |
2.1 《灸经图》 |
2.2 《新集备急灸经》 |
2.3 《明堂五脏论》 |
2.4 《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 |
2.5 《吐蕃藏文针灸图》 |
2.6 《灸经明堂》 |
2.7 《脉经》 |
2.8 敦煌本《针灸甲乙经》 |
3 敦煌遗书中的其他针灸文献 |
第二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分类研究 |
1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来源 |
1.2.2 文献检索方法 |
1.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意义 |
2 敦煌针灸文献的理论研究 |
2.1 经络理论研究 |
2.1.1 内容 |
2.1.2 价值分析 |
2.2 取穴法分类研究 |
2.2.1 内容 |
2.2.2 价值分析 |
2.3 腧穴分类研究 |
2.3.1 内容 |
2.3.2 价值分析 |
3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研究 |
3.1 灸法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分类与应用 |
3.1.3 临证特点 |
3.1.4 主治病症总结 |
3.1.5 选穴汇总 |
3.1.6 灸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2 针刺法 |
3.2.1 历史沿革 |
3.2.2 分类与应用 |
3.2.3 临证特点 |
3.2.4 主治病症总结 |
3.2.5 选穴汇总 |
3.2.6 针刺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3 拔罐疗法 |
3.3.1 历史沿革 |
3.3.2 应用 |
3.3.3 临证特点 |
3.3.4 拔罐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4 刺血疗法 |
3.4.1 历史沿革 |
3.4.2 分类与应用 |
3.4.3 临证特点 |
3.4.4 主治病症总结 |
3.4.5 刺血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5 贴敷疗法 |
3.5.1 历史沿革 |
3.5.2 分类与应用 |
3.5.3 临证特点 |
3.5.4 主治病症总结 |
3.5.5 贴敷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6 导引法 |
3.6.1 历史沿革 |
3.6.2 分类与应用 |
3.6.3 导引法的应用分析 |
3.7 其他外治法 |
3.7.1 分类与应用 |
3.7.2 临证特点 |
3.7.3 主治病症总结 |
3.7.4 其他外治法的应用分析 |
4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现代应用与评价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文献来源 |
4.1.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4.1.3 文献质量评价 |
4.2 文献评价结果 |
4.2.1 纳入文献Jadad评分 |
4.2.2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应用评价 |
4.3 现代研究与展望 |
5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的总结 |
5.1 针灸疗法涉及主要文献及特点 |
5.2 针灸疗法的总结与分析 |
5.2.1 时代特点 |
5.2.2 临床适用范围 |
第三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及价值 |
1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 |
1.1 地域性 |
1.2 开放性 |
1.3 多样性 |
2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价值及影响 |
2.1 丰富了隋唐前后的针灸医学典籍 |
2.2 保存了最早的藏医古文献 |
2.3 记载了以灸法为主的多种针灸疗法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附件 |
文献综述 敦煌藏医文献中针灸腧穴与疗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及针刺足三里干预抑郁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理论研究 |
1. 五脏藏神理论的内涵为五脏整体主神 |
1.1 五脏是一个自组织整体 |
1.1.1 以阴阳五行阐释五脏整体协调关系 |
1.1.2 以封建官职制度说明五脏整体的自组织性 |
1.1.3 以亢害承制阐释五脏整体的调节方式 |
1.1.4 以五行互藏学说阐明五脏之间互有彼此 |
1.2 神是五脏整体协调基础上的表现 |
1.3 五脏分藏神魂魄意志整体主宰神志活动 |
2. 脾胃为五脏整体的中心 |
2.1 五脏整体之中重脾胃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所引导 |
2.1.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中、重土 |
2.1.1.1 从阴阳之道论古人重象、重中 |
2.1.1.2 从五行之理论古人重土、重数“五” |
2.1.2 五行-五脏系统中脾“土”的重要地位 |
2.1.2.1 脾为孤脏 |
2.1.2.2 脾不独主于时 |
2.1.3 脾胃居中为“后天之本” |
2.2 五脏整体协调有赖于脾胃斡旋气机 |
2.2.1 脾胃是一身气机升降之枢轴 |
2.2.2 以“脾为至阴”论脾转枢阴阳之气 |
3. 五脏整体主神的关键是脾胃 |
3.1 脾胃功能正常是五脏和的前提条件 |
3.1.1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滋养五脏 |
3.1.1.1 从“生化”一词及“脾”、“胃”造字含义分析 |
3.1.1.2 脾为五脏的根本与胃为水谷之海 |
3.1.1.3 血的调节需在五脏共同作用下完成 |
3.1.1.4 精气血筑形体使神有所依归 |
3.1.2 脾胃为人体枢轴助五脏调和 |
3.1.2.1 气化运动的开始及关键在脾胃 |
3.1.2.2 脾胃相互配合影响五脏整体 |
3.2 脾胃功能异常导致五脏整体配合不协调影响神志活动 |
3.2.1 从脏腑探讨脾胃病直接导致五脏气机紊乱 |
病案举例 |
3.2.2 从经脉阐释脾胃经脉异常致五脏气血不调 |
3.2.2.1 脾经、胃经气血失常影响经脉气机 |
3.2.2.2 营卫不和影响全身气机 |
3.2.2.3 病案举例 |
3.2.3 从七情过极、饮食劳倦病因探讨脾胃功能异常致五脏不安 |
3.2.3.1 七情过极致中焦脾胃受损 |
3.2.3.2 饮食劳倦耗伤脾胃之气 |
3.2.3.3 病案举例 |
附:所举病案完整原文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文献分析研究 从针刺治疗抑郁症考察脾胃经脉与神志关系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 |
1.1.2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2.1 数据库 |
1.2.2 检索式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选取穴位情况 |
2.2 纳入文献选取穴位所属经脉情况 |
3. 讨论 |
3.1 论治抑郁症应把握整体 |
3.2 抑郁症属阴病 |
3.3 论治抑郁症就五脏所归属的经脉之中重脾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针刺足三里干预抑郁症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电针足三里穴对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SD大鼠慢性应激加孤养抑郁模型制备方法 |
2.2 实验动物的分组和电针方法 |
2.3 行为学测定指标 |
2.3.1 开野实验(open-field test)行为观察 |
2.3.2 体重监测及糖水消耗实验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实验研究(二) 电针足三里穴对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SD大鼠慢性应激加孤养抑郁模型制备方法 |
2.2 实验动物的分组和电针方法 |
2.3 实验取材 |
2.4 HE染色步骤 |
3. 结果 |
实验研究(三) 电针足三里穴对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SD大鼠慢性应激加孤养抑郁模型制备方法 |
2.2 实验动物的分组和电针方法 |
2.3 实验取材 |
2.4 CRE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
2.5 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实验研究(四) WESTERN BLOT法测定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表达水平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SD大鼠慢性应激加孤养抑郁模型制备方法 |
2.2 实验动物的分组和电针方法 |
2.3 实验取材 |
2.4 WESTERN BLOT测试实验原理 |
2.5 WESTERN BLOT法测定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REB表达水平 |
2.6 凝胶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讨论 |
1. 实验动物概况 |
2. 关于电针组针刺穴位选取足三里穴与神门穴 |
3. 关于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4. 关于开野实验行为评分、糖水消耗量及体重的比较 |
5. 关于CREB表达结果与海马神经元结构改变的分析 |
6. 从实验探讨五脏藏神理论说明的观点——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创新点 |
4.1 总结 |
4.2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源流 |
一、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起源与发展 |
二、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功效 |
第二部分 历代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论述 |
一、秦汉魏晋时期 |
二、唐至宋时期 |
三、金至元代时期 |
四、明至清时期 |
五、近代 |
第三部分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一、中风病的外因 |
二、中风病的内因 |
三、中风病的内因与外因并重 |
四、近代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四部分 古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方法 |
一、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卒中、卒风 |
二、古代针灸治疗中风扁枯、扁风 |
三、古代针灸治疗中风不语 |
四、古代针灸治疗中风不省人事 |
五、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口眼喎斜 |
六、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卒中吞咽障碍 |
第五部分 针灸治疗中风病现代研究概况 |
一、针灸治疗中风卒中、卒风现代研究 |
二、针灸治疗中风扁枯、扁风现代研究 |
三、针灸治疗中风不语现代研究 |
四、针灸治疗中风不省人事现代研究 |
五、针灸治疗中风口眼喎斜现代研究 |
六、针灸治疗中风卒中吞咽障碍现代研究 |
第六部分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针药并用治疗失音6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卒中后失语中医诊疗研究进展[J]. 李焱,贾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1)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D]. 赵倪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D]. 孙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多系统萎缩表型分析及SNCA基因多态性研究[D]. 丁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D]. 魏玉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9]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及针刺足三里干预抑郁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杨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9)
- [10]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 蔡宏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